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雅与俗

雅与俗

雅与俗
雅与俗

浅谈雅俗与“反三俗”

摘要:前一段时间,胡主席提出“反三俗”,社会由是刮起一股强劲的“反三俗”之风,综合开来,成绩突出,问题不少,尤其是郭德纲事件,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论,到底什么是雅与俗,什么是三俗,应该怎么看待三俗,背后反映出什么问题?学生此篇论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阐释。

关键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雅与俗郭德纲大众

我想雅与俗主要是说人的,所以应该从几方面人群思考的这方面来考虑才算客观公正,而不仅仅是从大学生或者学者嘴里说出来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学习大众文化课的一个目的吧。所以借这次回河北正定老家,顺便把这个问题说给几个哥们儿听,让他们回答;说给母亲,让她谈谈看法;说给高中老师让他们说说;说给开工厂的亲戚让他们聊聊;说给政府的叔叔们让他们给我点意见。结果不出所料的是说出来的大相径庭,但是也有可以相通之处,让人深思。

初中就不上的哥们儿说:“这个东西我们都不在乎了,什么雅不雅、俗不俗的”,我说:“你非得给我说出点东西”!“那就是漂亮的小闺女就是雅,邋里邋遢的男的就是俗气”大家哄堂而笑,另外一个哥们儿赶紧说“吹,你可别相信他说的,我给你说,举个例子吧,你就说话挺雅的,他说话就是俗,反正可以多方面说的,就这样吧”然后大家都说开了,一个在石家庄干装修活的哥们儿认真的说到:“我和你嫂子谈着的时候,去那个咖啡小屋的地方,就在石家庄那个什么路上的那个,那个地方放着音乐,优哉游哉哩,真雅,不过就是贵了……小闺女都待见这个地方”还没有说完,另一个上过高中的兄弟就插进来了:“我在苏州干活的时候,去那里转着玩,那个园林里这有点水,那有个假山的,环境就是好,那个雅致,真他妈的雅致”说着啧啧得发出赞叹。

妈妈说:“好看就是雅,俗里俗气得,一点都没有见过大世面就是俗吧”“没有进过大城市是不是俗气?”“对,这个也是,我就是想说这个的”

高中的恩师说:“雅就是优雅啊,俗就是说话,办事很俗气,比如那些痞子们说话就是俗气,还觉得自己讲义气,天天找事,捣乱,打架,说话也没有水平,挺俗气的”“老师,你给我举一个雅的例子吧”“人家那个王老师的闺女弹钢琴就是雅,华钊我给你说吧,你就上学吧,一直考下去,认识得人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越高的大学生谈吐越雅”

开工厂的亲戚说:“那些村里人说话有时就很俗气的,就是街里歇着的那些老头们,上次听别人说他们说起来南水北调了,有的说从黄河弄的水,有的说是从广东那边,差点打起来,反正没有一个说对的,你看看,一点东西都不知道,也不看新闻,就是俗气,一群人还在那里争,雅啊,雅就是我们上次去县委书记家,人家媳妇就是雅,大学教书的,就是雅,说话语气都不一样,你以后也要娶一个这样的媳妇啊,咱们院可就指着你哩,哈哈,还有朗朗说是十一月三十号来石家庄在那个省剧院弹钢琴,这个就是雅”

政府工作的叔叔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你婶子看的那个浙江卫视还是江苏卫视的那个相亲的电视,上面的女的就是很假的,都是向钱看齐的,说实话真是俗气,还有那些来办事的农民们,有时候说话就是很俗气,雅这个还不好说”

分析以及联想以上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雅与俗在不同人中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人们认为漂亮,美好,含蓄,适宜,从容,高贵,交际语言得体,上层社会,有钱人,大城市中上层,西方古典文化,拥有较高地位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美好的环境,就是优雅;而俗一般是不整齐,土气,拿不上台面,趣味不高,令人讨厌,粗野,拥有很少的知识,尤其是拥有很少的知识而且拿出来

炫耀自己,讲话没水平,低层和低层,太过于追求金钱,太过于追求地位,而且太露骨得想要得到这些,有些人甚至认为农村就是俗气。

而探求真理不可以不求其根源,“学术界已有的认知,“雅”和“俗”本来没有褒贬色彩,只是类别上的不同。“雅”本来是“夏”,指的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中心地区”。而“俗”指的是其他地区。”(摘自孔庆《东雅俗标准如何辨析》)。

后来,“雅”频繁出现在古代经典典籍上,一,正,规范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辞令就得谓之雅。”“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二,高尚,博大,美好意:“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三,情趣深远意,比如亦有雅人深致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俗,一,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俗语”“俗曲”;二,趣味不高的,令人生厌的,“庸俗”“鄙俗”“俗不可耐”。三,平凡或者是见识不高明,如《老子》云:“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墨子》云:“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

对比雅俗古代看法与刚刚的今人看法,不难分析出古代的看法和现在大体相同,只是现在又有了更多的、更具体的含义了。

弄清这些,下面的问题就好讨论了。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强劲的反“三俗”之风,几个月过去了,成绩很大,问题不少,有的属于“三俗”的被放过了,基本不沾边的被抓住了。像南方几个卫视搞得相亲节目,有的嘉宾就明显是一切向钱看,对于自己不负责任伤害广大群众的言语疯狂叫嚣,毫无悔改之意,比如马诺,遭到了广电总局的批评,黯然下台,真是大快人心,但是很多该换招牌继续存在;还有,郭德纲这种通俗而获得广大基层群众喜爱的笑星也被扣上了“三俗”的帽子,而且越扣越紧,就让很多人感到气愤了。

郭德纲的事情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事情缘由于此:2010年5月,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针对郭德纲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后来郭德纲包庇自己的徒弟李鹤彪打人,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到底郭德纲的相声算不算“三俗”呢?只要大家听听他的相声就知道了——基本都算不上的,学生也认为基本不算“三俗”。学生认为其因有三:首先,郭德纲的相声是通俗、世俗,但是通俗、世俗不等于庸俗,低俗和媚俗,他通俗的语言适合大众口味,以及大多数文化品位的人,带有少量粗俗的言语不能完全算进低俗里面,他是应该注意这方面的表达,带有少量的讽刺是这个行业的责任所在,不能因为他说了国家哪哪不好,就不由分说得定型为“三俗”或者是反党反国家,子产还不毁乡校呢;带有少量的“夜读的才子盼女鬼”之类也绝对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坏的影响的。再者,郭德纲的相声符合“双百方针”,符合中央多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号召,不能因为他包庇过自己的徒弟,代言过假冒伪劣产品“藏秘排油”就一刀切,不能把高雅之外的东西都定性为“三俗”;其三,不排除某些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也不能因为他拿某些人开涮就大加指责。

郭德纲的相声属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和功能,如商业性、娱乐化、文本的模式化和复制性等。大众文化中有“三俗”的文化,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但是不能拿出一个以广大基层老百姓的事情讲相声的郭德纲下油锅。郭德纲的相声商业性,娱乐性很强,广受老百姓喜爱,带有少量粗俗的言语不能完全算进低俗里面,社会上就是很多地方存在粗俗与低俗的,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是应该把自己那一方面进行检讨,说相声说到这个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语言的表达,也不会影响他的风格的。所以郭德纲表示自己也会注意这方面的,我觉得“反三俗”起到让人改正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团结批评团结”是很重要的。

但是从郭德纲事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并反对这样的错误倾向,就是不能以各种运动为名,剥夺老百姓的话语权,申辩权,国家的宣传部门不应该以此为机会,错误地加强对人民言语与舆论的控制。这次“反三俗”虎头蛇尾,甚至一段时间很混乱,和国家宣传部门的不周密的策划不无关系。还有我们不能把阳春白雪外的文化统统归于“三俗”,我们不能把下里巴人的文化称为低俗庸俗的文化,我们不能对把“反三俗”对于各方面差别对待,比如周星驰以及个别香港影星的电影,以及当代的电影,和一些电视剧,一些报纸媒体确实存在很多庸俗,低俗,甚至媚俗的片段和版面,反三俗应该从多方面做起,才能做好,应从自纠自查做起,才能不偏不倚,孔子说:“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再对别人进行批判时,或多或少会带上错误的或者是偏颇的观点。

我们不能把某个行业就定性为“三俗”行业,或者某人的作品定性为“三俗”作品,要知道区别对待,比如不能因为莫泊桑小说中有男女的细节描写就把莫泊桑定性。还有要把握通俗文化向高雅文化的转化,不必强求通俗文化转向高雅文化。我们不必过于强调相声以及一些行业的教育意义。非教育的,引起人联想的都是坏的,这种思想要不得,君不见就是因为春晚过于强调教育意义以及所谓的“高雅”才一段时间评价不高,广大群众认为春晚“没意思”的。要注重他的主要功能,比如相声主要是让人娱乐的,只要不是伤害广大群众感情都可以说,说出广大老百姓的心声也不能马上就定性为反动或者“三俗”。而且有些看起来低俗的东西放进一整段的相声或者文章等作品里面可能功能就不一样了,比如东北二人转,有些看起来低俗的表达放进去,就会发生不一样的效果,而且广大群众平时就是这么说的,只是拿不上台面而已,不能就这么定性为低俗,庸俗,这个尤其重要。还有就是不能把男女之间的感情描写,以及世俗的言语方式看做是低俗,比如郭德纲的八判:“数九隆冬盼春光,夜半三更盼朝阳。花容月貌盼大款,闲散二奶盼流氓。夜读的才子盼女鬼,光棍的老头盼大娘。演戏盼着能得奖,说相声盼着死同行”,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的批判,不能因此就说郭德纲低俗。还有就是传统文化不能被过分抨击。还有一种值得注意就是因为意见和他不一样就把人家乱扣“三俗”帽子,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且是我党我国屡次犯的错误,我们实在应该提高警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只顾批判低俗而忽视庸俗和媚俗,或者重此薄比,媒体作为较高的层次以及社会地位不能居高而下看着什么都是低俗的,不能坐在大城市看着小城市的小市民和农村的老百姓就是低俗,不能因为他们说的话不高雅就说低俗,媒体应该从自身出发多多关注庸俗和媚俗,因为这个问题在媒体中存在范围很广,很严重。由此一些人不能因

为自己处在较高的地位,就坐拥高雅,看谁都是低俗的,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庸俗,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见到下级就牛气,见到上级就低声下气,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媚俗!

到底我们应该反对那种俗?什么才是真正的“三俗”?我认为孔庆东先生在《任重道远反三俗》中提到的三个方面很应该反思:“首先要反对被敌对势力洗脑之后的人云亦云的民族虚无主义腔调。很多人不读书、不思考,整天跟着流俗咒骂革命、对革命先烈和历代国家领导人进行人格侮辱、咒骂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而咒骂中国的一切,彻底否定中华民族的一切,还自以为见解高明,不知道自己所言是老百姓所说的“臭大街”的垃圾。这些人里,有我们国家很著名的文艺明星、很著名的作家学者甚至文化部门的领导,反三俗,应该首先从这些人身上开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是从这些人身上崩溃的。

其次,要反对那种漠视人民的苦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没心没肺”的文化心态。明明是大水遍地,旱涝交加,矿难和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有些人却天天无耻地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这种粉饰太平、强奸民意的作品,不但假大空,而且极其不道德,严重伤害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感情,必须坚决反对。还有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整天咿咿呀呀爱得要死要活的“纺棉花”艺术,也属于“低俗”乃至“恶俗”,而有些领导不但不抵制,还花费国家大量金钱,把那些艺人请来,造成对亿万青少年日复一日的精神戕害。

再次,要反对那种不懂艺术、不具备起码的艺术鉴赏能力,却对艺术指手画脚的粗暴恶劣作风。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开国领袖算起,我们的历代领导人都是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但是现在某些领导,看不懂芭蕾舞、专看脱衣舞;看不懂好电影,专看三级片;听相声不知道什么是真相声,专听那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春晚相声”,听不懂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敢于讽刺权贵的、每天赢得无数掌声的好相声;让这样的领导反“三俗”,他们必然会杀死苏东坡、高捧李师师。说得苛刻一些,他们连李师师的艺术也欣赏不了。”

第一种人即所谓反动势力,或者是部分愤青,因为总所周知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原因利用这个反对国家,侮辱领导人,我们应该格外警惕这个,因为人们在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之后很自然会向这方面靠拢,况且国家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第二种在广大大学生,文化工作者以及公务人员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后者,在拆迁中甚至伙同黑恶势力,干出打人,强拆居民住房的可耻行为,这才是真正的低俗;第三种,是强调领导应该增强自

身修养,远离“三俗”包围。

马克思韦伯按照社会阶级、社会地位、和团体(或政党)把人分层,而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所以要区别对待,让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共存,我们不能只重视高雅的和产值高的文化,而忽视一般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该继续大力提倡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让“反三俗”有一个清晰周密的理论依据。

以上我们主要讨论了“俗”,而学生在采访几位家里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基本不怎么在乎雅与俗了,他们也认为平时雅与俗很模糊,学生在查文献的过程中看到肖冠军写的《雅俗的消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必然趋势》才明白过来,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有一天可能要消失,而且综合很多实例,有些在古代很一般,今天就是高雅的了,比如钢琴。而国家这次“反三俗”运动背后深刻的社会问题要看到,那就是社会道德问题很突出,从“八荣八耻”到这次“反三俗”,都是围绕这个问题的,而社会道德的建设,现在看来真是任重而道远的。

历史学院文学方向

08级张华钊

20083810133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总第70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雅俗共赏的艺术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 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

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 雅不避俗 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 收稿日期:2008-02-12作者简介:陈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 总第70期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雅俗共赏的艺术 ——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收稿日期:2008-02-12 作者简介:陈琦(1959-),女,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中专讲师。

“和雅”文化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举和善践雅行 九坝镇中心学校“和雅”文化特色建设方案(初审稿) 一、“和雅文化”的提出背景 基于桐梓县育局提出一校一特的办学要求,基于九坝镇党委政府提出“和善之乡”的精神文化建设理念,基于学校“诵读经典、点亮人生”校本课程开发,经学校认真分析校情结合域情,提出了“和雅”文化立校的特色发展思路。我们取“和雅”即“和善,雅行”之义,“和善”取谦和友善之义,具体是指教师之间的和善互学、学生之间的和善互助、师生之间的和善互动、家校之间和善相处、人与环境之间的和善共生。“雅行”取温文尔雅之义,是指学校教育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具体指教师团队要体现儒雅气质、学生群体要形成文雅行为,校园文化要彰显高雅特色。 二、总体目标及办学特色 总体目标是:确立“和雅”核心办学理念;建设“和雅”特色文化;实施“雅行”教育;塑造“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少年;实现蕴雅课堂;打造高雅校园文化。 办学特色项目是:开展“雅行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打雅拳大课间及太极拳、培雅性及每周一节自选课:有唱雅歌、写雅字、练雅球、画雅画等);自编“雅行教育”校本课程(诵读经典、点亮人生)读本;背诵雅行三字经。 三、和雅文化理念系统构建

办学理念:举和善,践雅行 学校校训:温文尔雅谦和友善 “谦和友善”---既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更是人的内在品行的体现;既是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慈悲,对他人的关心、付出、贡献,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主动鼓励及心境的自我调适,更是全社会追求的人与人这间、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境界。“温文尔雅”—是学生身上自然显现出来的一种气度特质,这种气度是通过学生自身学识的积淀,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兼修和学校环境的熏陶而自然形成的。 学校教风:儒雅善导 “儒雅”一词的意义,《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两义:1.学识精深。2.气度温文尔雅。其实这两义也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只有学识精深,才能真正做到气度温文尔雅;而气度温文尔雅,则是学识深湛的外在表现。教师只有自身做到了儒雅才能培养文雅的学生,“善导”是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意思等同 学校学风:文雅善学 “文雅”温和有礼貌,温文尔雅,讲礼仪。有称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善学”善于学

论柳永词之雅俗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汉语言文学08级3班200802101334 罗坤 摘要: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而 本文作者则从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柳词的雅与俗。即既有 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并对柳词之雅俗的成因也做了简 明的解释。 关键字:俗及成因,意俗,庸俗,通俗,情雅及成因,意雅及成因,语雅及成因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是无法逾越的一章,而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无法忽视的。他是当时词坛上最为受人瞩目的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但是他也是两宋词坛备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词的雅俗归类上。大部分人均持一种极端的态度,而我认为柳永的词既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虽然肯定了柳永在词的创新上的成就,以及其词音律的和谐,但还是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文学史上,关于柳永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南渡初王灼《碧鸡漫志》,陈师道《后山诗话》,黄昇《花庵词选》

等。这样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 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意俗,庸俗和通俗。毫无疑问,意俗和庸俗这两种会属于绝对意义的贬义,而通俗这个词则属于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因为没有个性而大众化,也可以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而受人欢迎。 1.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小镇西》“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凤栖梧》中的“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定了一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一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但随着词的发展,后世词人之作日趋庸俗,而柳词中的庸俗之作也是在这一文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如:《合欢带》中的“妍歌艳舞,莺惭口舌,柳妒纤腰”,《长相思》中的“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红窗听》中的“如削肌肤红玉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工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 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柳永词的雅和俗 摘要:柳永是宋朝著名的词人,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他留给后人很多脍炙人口的词,像《乐章集》等;文坛和词坛有很多关于柳永的词风的定位问题,从古至今,这个话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议的焦点问题;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定位为“俗”的人有一大堆理由;定位为“雅”的人有一大堆理由,而至于到了最后,干脆有人走中庸之道,说柳永的词风非俗非雅,或俗是或雅。在笔者浅学看来,对于柳永的词风不要用片面的观点去描述,从历史和从柳永生活的环境,以及词文化氛围去全方位的包围,扩大视野去理性看待他在词界的雅俗成就,这样才是最稳妥的评价历史的方法;本文列举实例来说明柳永词的雅和俗,望抛砖引玉,以求智者精言。 关键词:柳永;词;雅和俗 1.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最鼎盛辉煌成就毋庸置疑是:唐诗、宋词;而宋词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更显得独树一帜,直至今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风格和内涵意境的延展。至于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名声鼎沸、

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词人,在长达有三百多年 的宋朝历史上,他的词可以叫做风靡一时、极为流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句话就是对柳永的词的风靡程度的一种真实评价。但历史上对柳永的褒贬不一,有些人倍加欣赏、有些人不屑一顾;说“俗”者,将柳永一脚踏翻抛弃路边;说“雅”者,扶上正座推崇之极。我们仅从字面上分析得出:雅俗虽只是两种风格,但在历史上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如何来评判柳永的“俗性”还是“雅性”,笔者 认为,“雅俗共赏性”应该是对柳永最中肯的评价。 2.论俗 对柳永词的评价,很多人如:南渡初王灼、陈师道、黄昇以及 李清照的《词论》,都将柳永毫不留情的归于卑俗类;他们甚至不反 对柳永词在创新上的巨大成就;也不否认其词音律的高超手段之和谐,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这些人对柳永“俗”的评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2.1内容俗 柳永词,许多作品中都有内容“俗气”的特征;基于这一点,也是历代文人将其定位成“俗霸天下”的主要依据。如:“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写出女子的风情万种;《凤栖梧》中的“旋 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写出男女之间的交欢之态,虽含蓄不奔放,却难辞“俗气”之格调。柳词仕途不利,一度沉迷醉酒香艳之中,尤其对女性身体着迷,如:“英英妙舞腰肢软”与“……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

浅谈文化中的雅与俗

浅谈文化中的雅与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文化中的雅与俗雅文化是通过时间、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俗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产业。而雅俗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并能做到雅俗共赏的。 “文化”一词,是当今社会中着重强调的,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息息相关的一个现代化词语。文化,既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可以用时尚前卫来感叹;既可以有雅俗之分,也可以有大众精英之别。总之,“文化”是一个可以不断更新,包容性很强的词语。在“文化”意义的多元发展中,雅文化与俗文化不再作为互相对立的两种概念而出现,相反,“雅与俗”越来越以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的思想中。 雅文化,即高雅、优雅的文化。它意在强调一种韵味和内在,是通过时间、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雅文化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是艺术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高度凝炼和结晶。雅文化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古代,“雅”即“正”的意思,《诗经》中分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在《诗集传》中写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古人视“雅”为正统地位,认为一切音乐文学的其他要素都要以雅为中心,随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又被赋予了

新的时代意义,即指那些具有实验性、示范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包括表现重大题材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创作以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影片、着作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雅文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带领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是文化进步的领头军,是文化更迭的新鲜血液。 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却有一种“缩水”的趋势。首先,雅文化要求欣赏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且只有通过反复品味才可理解其深刻内涵。这一特点使它的欣赏者的数量难以与俗文化相匹敌。同时,雅文化也往往难于产生并且难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它在市场上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也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其次,雅文化是以一种“世外桃源”的形式存在于文化当中。它不肯出世,把自己的精髓高举过头顶,不与时下的流行文化一争高下,因而,它的才华势必会被淡忘,留在人们心中的也就是与世无争的泰然处世之道。文化经典中孔子的《论语》,是历史长河中的雅文化的代表者,而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它并没有与俗文化一争高下,相反,它是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让现代人去主动学习古代的优秀文化成果。最后,雅文化是在时间与历史的沉淀中凝聚而成的,在同一个时期,雅文化所指代和包含的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使得人们思想中的雅文化停滞不前,也就忽略了它的创造与积累,因而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落后”的错觉。大多数人都认为: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都可以被称为雅文化,然而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就不能被称为雅文化,有人会认为《小二黑结婚》就算不上传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江汉大学学年论文

江 汉 大 学 学 年 论 文 题目:浅议柳永词中 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年八月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内容摘要: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近70首。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词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女性觉醒。柳永在词作中运用多种方式技巧来刻画这些女性心里状态,主要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语自叙、内心幻想、动作外貌、铺叙故事等方式来刻画人物心理。自柳永后,女性词便被后来的词人所承袭并不断发展,而且柳永的词法技巧也对后来词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形象、“新女性形象”心理、直抒胸臆型、独白式 “作为诗材的女性形象,在柳永这里已经超出了此前的观念性和类型性,进而达到了以具体的心理描写为主的层次”①。本文就柳永词中关于女性形象的心理描写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也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即所谓的“艳词”,在《乐章集》中近70首。这些词多为俚词,雅俗共赏。在这些词中,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永通过这些词作对市民阶层的女性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并进行了大胆的歌颂。这些词“表现了市民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表现被遗弃和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②,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英雄”意识和女性觉醒。 柳永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仁宗朝景佑四年柳永中举为界。前期柳永多流连于花街柳巷酒肆舞馆,与众多歌伎交善,仅词中提到就有心娘、佳娘、虫娘、酥娘、师师、香香、英英、瑶卿、秀香等十余人,他的不少词就是写给这些歌伎的,然而柳永并非出身豪贵,流落汴京倡馆酒楼间,很多时候以卖词为生

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的关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又是共存于民族文化中的两个对立统一体。无俗即无所谓雅,无雅也就无所谓俗,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随着文化语境的变化,雅与俗的内涵和表现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1、雅与俗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常说的“雅”,即高雅,它代表着文学艺术发展的纯正方向。其理想的模式是:思想内涵的博大、崇高、深刻与先进,想象的丰富与美丽,境界的高洁与灵动,技巧的独特与高超,语言的优美与纯洁,等等。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追求和达到高雅的境界,不但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而且是文化人主体人格通过艺术话语的最好呈现。它是创作主体对文学艺术价值中精神向度自觉和深入把握的结果。 相对而言,“俗”,或曰通俗,则主要代表着文学艺术价值的世俗化取向。一般地说,它不追求什么深邃的思想内涵,不热衷于精神开掘和“灵魂拷问”,总是以浅近的、为多数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力求满足、同时也塑造着大众普泛的艺术口味。它虽难免粗鄙芜杂,却常常洋溢着普通人情感的浪花,展示出文学艺术迷人的娱乐色彩。因为老百姓喜爱和需要它们,所以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俗”是它的特点和本色。随着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商品化,商业化操作中那种赤裸裸的功利性目的,必然诱使某些文化商人和媒体合谋,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某些低俗的东西,无限度地强化大众文化消费中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

以满足人们“及时行乐”、“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的欲望和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平面化(即在精神内涵上的空虚、苍白、直露和肤浅)与庸俗化(即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以金钱物欲、色欲、权欲等世俗功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使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来越成为其主导意识。这就是大众文化中越来越显眼和令人忧虑的“媚俗”倾向。 与大众文化相比,经典文化、主流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其作用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英国人崇拜莎士比亚,法国人景仰雨果,普希金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德国则以诞生了贝多芬为荣,经典文化、主流文化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道德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既是其“从”,又是其“补”,但不可或缺,少了它,便没有文化的多样化。 2、雅与俗的相互影响。 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互相冲突存在着的,这种冲突的建设意义在于:一方面通俗文化能促进高雅文化的创新,使高雅艺术更具生活性和现实感;另一方面,高雅文化的张力也能制约、规范通俗文化,避免它把其保守、颓废、低俗、消极的一面张扬到极致。相应的,两种文化内部的下滑也会相互造成不良影响。 3、雅与俗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 雅俗文学在矛盾对立中可以实现互渗互补,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诗经》中的国风本属于民歌,自然通俗易懂,楚辞也来自对楚民歌的加工和创造,也应不难理解,可千年之后,它们早已上升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本在民间传播,而今都属于文学名着。在古代,我们认为诗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 [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雅俗 一、柳永的生平创作 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柳永词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情趣,着意与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词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又是共存于民族文化中的两个对立统一体。无俗即无所谓雅,无雅也就无所谓俗,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随着文化语境的变化,雅与俗的内涵和表现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1、雅与俗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常说的“雅”,即高雅,它代表着文学艺术发展的纯正方向。其理想的模式是:思想内涵的博大、崇高、深刻与先进,想象的丰富与美丽,境界的高洁与灵动,技巧的独特与高超,语言的优美与纯洁,等等。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追求和达到高雅的境界,不但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而且是文化人主体人格通过艺术话语的最好呈现。它是创作主体对文学艺术价值中精神向度自觉和深入把握的结果。 相对而言,“俗”,或曰通俗,则主要代表着文学艺术价值的世俗化取向。一般地说,它不追求什么深邃的思想内涵,不热衷于精神开掘和“灵魂拷问”,总是以浅近的、为多数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力求满足、同时也塑造着大众普泛的艺术口味。它虽难免粗鄙芜杂,却常常洋溢着普通人情感的浪花,展示出文学艺术迷人的娱乐色彩。因为老百姓喜爱和需要它们,所以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俗”是它的特点和本色。随着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商品化,商业化操作中那种赤裸裸的功利性目的,必然诱使某些文化商人和媒体合谋,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某些低俗的东西,无限度地强化大众文化消费中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以满足人们“及时行乐”、“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的欲望和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平面化(即在精神内涵上的空虚、苍白、直露和肤浅)与庸俗化(即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以金钱物欲、色欲、权欲等世俗功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使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来越成为其主导意识。这就是大众文化中越来越显眼和令人忧虑的“媚俗”倾向。 与大众文化相比,经典文化、主流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其作用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英国人崇拜莎士比亚,法国人景仰雨果,普希金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德国则以诞生了贝多芬为荣,经典文化、主流文化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道德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经典文化和主流文化来说,大众文化既是其“从”,又是其“补”,但不可或缺,少了它,便没有文化的多样化。 2、雅与俗的相互影响。 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互相冲突存在着的,这种冲突的建设意义在于:一方面通俗文化能促进高雅文化的创新,使高雅艺术更具生活性和现实感;另一方面,高雅文化的张力也能制约、规范通俗文化,避免它把其保守、颓废、低俗、消极的一面张扬到极致。相应的,两种文化内部的下滑也会相互造成不良影响。 3、雅与俗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 雅俗文学在矛盾对立中可以实现互渗互补,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诗经》中的国风本属于民歌,自然通俗易懂,楚辞也来自对楚民歌的加工和创造,也应不难理解,可千年之后,它们早已上升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本在民间传播,而今都属于文学名著。在古代,我们认为诗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者。而词,虽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论文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院部专业语言与传媒学院语文教育 完成日期2013年5月12日 目录

摘要 (3) 前言 (5) 一、俗词之“俗”的体现 (5) 二、雅词之“雅”的体现 (7) 三、“雅俗并存”所形成的原因 (9)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柳永的词可以分为俗词和雅词两大类。俗词之“俗”主要体现在: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采用大量极为通俗的民间口语;运用铺叙手法,叙事抒情率口而出,不求含蓄。雅词之“雅”主要体现在他那些写景工丽、用语典雅以及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柳永之所以形成这种雅俗并存的艺术风格,则与他的市井文化品格与正统儒家意识的畸形结合密切相关。 关键词:柳永,俗词,雅词,儒家意识,市井文化品格 Abstract

Liu Yong's words can be divided into common words and elegant words two categories. The vulgar word" vulgar” is mainly reflected in: large deep Town Square - especially the lives of prostitutes; use a large number of extremely popular folk oral narrative tactics; use of narrative and lyric, rate of mouth, nor implicitly. The word" elega 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work, diction and elegant scenery beautiful writing self arms works scenery and emotion produced by the fusion of a deep sense of. Liu Yong form this kind of elegance coexist in the art style, and his pop culture character and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consciousness malformation combined with closely related. Key words:Liu Yong, vulgar words, elegant words, Confucian consciousness, civil culture character 前言

浅谈文化中的雅与俗

浅谈文化中的雅与俗 雅文化是通过时间、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俗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产业。而雅俗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并能做到雅俗共赏的。 “文化”一词,是当今社会中着重强调的,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息息相关的一个现代化词语。文化,既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可以用时尚前卫来感叹;既可以有雅俗之分,也可以有大众精英之别。总之,“文化”是一个可以不断更新,包容性很强的词语。在“文化”意义的多元发展中,雅文化与俗文化不再作为互相对立的两种概念而出现,相反,“雅与俗”越来越以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的思想中。 雅文化,即高雅、优雅的文化。它意在强调一种韵味和内在,是通过时间、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雅文化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是艺术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高度凝炼和结晶。雅文化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古代,“雅”即“正”的意思,《诗经》中分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在《诗集传》中写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古人视“雅”为正统地位,认为一切音乐文学的其他要素都要以雅为中心,随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指那些具有实验性、示范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包括表现重大题材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创作以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影片、著作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雅文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带领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是文化进步的领头军,是文化更迭的新鲜血液。 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却有一种“缩水”的趋势。首先,雅文化要求欣赏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且只有通过反复品味才可理解其深刻内涵。这一特点使它的欣赏者的数量难以与俗文化相匹敌。同时,雅文化也往往难于产生并且难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它在市场上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也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其次,雅文化是以一种“世外桃源”的形式存在于文化当中。它不肯出世,把自己的精髓高举过头顶,不与时下的流行文化一争高下,因而,它的才华势必会被淡

柳永词 研究综述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范围也不断扩展,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几年对柳永词所做的讨论研究主要综述为柳永其人以及悲情的思想人格,柳永词的题材、雅与俗、传播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柳永其人词作品综述 一、柳永其人及悲情的思想人格 在北宋词人中,“浪子词人”柳永的生平研究,始终是词学界、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值得参考的有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中指出的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1柳永仕途坎坷,与歌妓乐工厮混,对封建士子恪守的梦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弃,柳永被世人看作是那一时代背离主流的背离者,针对柳永的时代的悲剧性和其人经历的悲剧性许多研究者都对他的悲情思想进行了研究。 袁美丽在《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伤了风化,加之,柳永词通俗浅显的形式,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2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柳永的悲情有那一个出时代的特点,在《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中胡春玲则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存悲剧的内容、成因及时代意义,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并显示出时代特色。3 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中论述了柳永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无关价值重建,而是在自己悲苦不安的处境中对传统一元化仕宦价值的反思与追寻,对个体生命与充实的维护。他的创作,也使俗词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吸引感应了同时、后代的词人,使他们在其影响下各随性情所近作出了新的个性化拓展.4 二、柳永词作品研究 (一)题材的研究 根据对学术论文的阅读发现其中在对柳永词的题材的探讨大致分为羁旅行役、都市词、恋情词以及在对宋词题材的开拓等几个方面研究。 时东明、田全金《柳永的情词与“恋妓”情结》对柳永的恋情词指出柳永的一生与歌妓解下的不解之缘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5黄若茜《浅议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把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概括为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6钟其鹏《略论柳永艳情词中的爱情观》认为柳永词具有先进的爱情观,这种先进性体现在爱情的平凡快乐、情欲合理、男女平等。7 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研究论文也不少。孙小梅的《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统计分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季节意象,体察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悲秋情怀。8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一文总结了柳永羁旅行役词"浪萍风梗"式、"登高临远"式、"孤馆梦回"式、"临歧伤别"四种主题模式。9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中又对这羁旅行役一系列词的结构进行了探头,相对丰富了这方面的较少的研究。10 1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J ] .南昌大学学报,2004 (9) .. 2袁美丽.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J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4) 3胡春玲.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J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 (3) . 4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J ] .山西师大学报,2002 (4) . 5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7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8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01) 9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10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社科纵横.2004(6)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 摘要:柳永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有争议的词人, 后人对他的褒扬和贬抑千百年绵绵不绝。柳永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他所写的词 露骨、俗化,他从她们的体态、装扮、艺伎、情感等方面,给我们呈现了歌妓 的具体形象。透过柳永的俚俗词,我们看到才子佳人的“双美遇合”。 关键词:柳永;歌妓;形象 柳永既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具争议的词人。柳词的流传速度极快、范围极其宽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声名显赫在于他作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以及他越过封建道德底线所创作的露骨艳词,同时也是他最具争议的原因所在。在他中进士以前,他终日混迹青楼,过着浅斟低唱的浪漫生活,中进士以后又游宦漂泊各地,他的这种特殊经历造就了他在词坛的先锋地位,歌妓便成为他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绝大部分的艳词中,除了对歌妓各种妩媚姿态的细致描写,还有他与不同歌妓所建立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本文就柳永所创作的俗词,论述柳永所处时代,歌妓得以繁盛发展的原因;并对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最后总结歌妓存在对柳永一生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歌妓繁盛的“前因后果” 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社会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结束了五代的乱离,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一些大都市出现了百业繁庶的景象,孟元老在《梦华录》中对当时的汴京描写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1]所以,歌妓蔚然成风的原因在于: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的经济发展、都市繁荣为奢华享乐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处于一个安稳盛世,人民百姓自然更多地趋于精神享受; [2]其次,宋太祖建国初就鼓励大臣“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于是北 宋的官员们享乐成风,达官贵人自不待言,就连一般官员家里也普遍蓄养歌妓。于是,宋代士大夫在官府有官妓歌舞助兴,在家则蓄养家妓,每逢私人聚会或自娱自乐之时,便由这些精心调教的家妓来唱词娱乐——这无形中就为歌妓的繁盛准备了温床; 最后,柳永顺应这样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发展的社会需要,进行写词手法的改革,以适应市井民间的要求,创作大量表现国家、首都繁庶,以及描写歌楼舞榭和歌妓舞女生活的词。柳永以慢词见长,铺叙刻画,情境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歌妓形象在柳永词中的体现 宋代各种文献在论及柳永时,多指出其词的尘俗淫靡即在于他出入秦楼楚馆与市妓偎红倚翠浅斟低唱的产物。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柳之乐章,人多称 [3]之,然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文学形象。柳永科场失意后终日于烟花巷陌之中与市妓恣纵狂荡、风流畅 快,所以,对于歌妓,他颇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同身受。于是他开始真心真意与之谈心交友,开始设身处地地理解歌妓的悲苦。于柳永而言,歌妓不仅是一种玩物,而是他的知己、朋友。宋玉有“曲高和寡”之喻,以比知音难求,柳永通过写词与歌女结缘,同时也是表现出他寻求知己的情结,因而其闺情也多升华为知音之赏爱。 柳永以男性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艳词在一百首以上,占此类作品的绝大部分。他以男性独有的视角,细致刻画了歌妓的花容月貌、华丽服饰、超群技艺、感性情怀。以下根据词的内容细化分析: 其一,花容月貌。惊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身材是作为一名歌妓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具备吸引人的外在,她们才能有迷人的魅力。

(现代文阅读题)《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阅读答案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阅读 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 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 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

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