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中考化学之---化学实验汇总

2014中考化学之---化学实验汇总

2014中考化学之---化学实验汇总

知识要点:

一、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3.不能加热的仪器

5.计量仪器

6

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固体块状:

少量液体: 固体粉末: 大量液体: 2.物质的加热 3.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①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②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②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4.蒸发

⑴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⑵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5.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⑴所需仪器:主要有 、 、 、 。 ⑵步骤:①计算 : ②称量、量取: ③溶解: ④贴签:

6.粗盐的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7.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方法:①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一半水,振荡。②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2)难溶物的洗涤:油脂用热的碱性溶液。不溶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酸洗。 (3)洗净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形成一层水膜。 8.实验能力(动作技能和智力 技能的结合) 重要气体的性质、制取、鉴别、除杂和推断

①常见气体(O 2、H 2、CO 2)制取和收集 ②CuO 的还原(C 、H 2、CO)

③物质检验和鉴别(主要物质的性质实验) ④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气体发生装置:制气所需的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药品)和生成物的状态。

2、气体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能与水或空气反应来确定。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

反应的气体

3、气体的除杂与干燥

⑴解答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干燥实验的相关问题,可参考下列规律:

①考虑干燥与除杂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先除杂后干燥。

②接口的连接: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排水法)应“短”进“长”出。

⑵除杂方法:

①加热法:气体通过双通玻璃管装置时,杂质与管中药品反应而除去。

如:除N2中的杂质O2,通过红热的铜网;除CO2中CO,通过加热的CuO。

②洗气法:气体通过洗气瓶,杂质与瓶中试剂反应被吸收。应注意进、出气管位置,应“长进短出”。

4、药品使用:

5、实验室制取氢气

原理: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ZnCl2 + H2↑

一般不选用Fe与Mg;铁与酸反应较慢;镁与酸反应过快。

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反应、不加热。

收集方法: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的检验:

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6、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

原理:

试验装置图:

试验现象:○1黑色的固体(CuO)转为红色固体(Cu)○2玻璃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注意事项:○1开始加热前先通氢气—排除里面的气体,防止加热时爆炸。

○2反应停止后持续通一段时间氢气---防止还原的铜再度被氧化。

经典例题:

例1、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有:

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③⑤①⑥

B、④⑤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②③⑥⑤

例2、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请找出上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操作正确,则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

⑶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__________ 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为弄清楚某废弃的防空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检验防空洞内气体成分。

⑴甲组检验上述某一气体,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选用(序号)。若洞内含有水蒸气,则B中的现象是;若A中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则防空洞内含有;

⑵乙组用上仪器组装一套装置,一次实验同时检验上述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填序号,仪器可以重复使用);

⑶若已验证洞内中无一氧化碳,则进洞前要做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较高的实验,其方法是。例4、现有A、B、C、D、E、F六种装置(如下图):

回答问题:

⑴将实验室制取O2、、H2、和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入下表中(填装置图的字母代号,下同):

⑵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的气体的实验时,应选用装置和装置连接。

⑶实验室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用装置和,并对其中的装置应做的改动是。

例5、实验时出现以下情况,试从供选择的可能原因中,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表:实验时出现的情况:(1)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2)洗涤刚用过的蒸发皿,发现其炸裂。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水是紫红色。(4)氢气还原氧化铜后,部分铜又开始变黑。

(5)实验室制取CO2时,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刚开始时产生一会儿气泡,过一会就几乎无气泡产生。

供选择的原因:(A)未经冷却(B)加入了稀硫酸(C)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沙子(D)气体发生器漏气

(E)先撤灯后撤气体导气管(F)先撤氢气后撤灯(H)试管口未堵棉花

例6、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用固体草酸(化学式为H2C2O4.2H2O)可以制取CO,方程式可写成H2C2O4.2H2O△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请回答:(1)为证明分解产物中有水,装置A中的物质应该是 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_______;

(3)实验中采用“压水法”收集CO(装置C);从CO的物理

性质考虑,是因为____ 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CO2能用来灭火,与此相关的化学

性质是_____ _______。

例7、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 。实验③ 。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 2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了Na 2CO 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 例8、下列A ~ F 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⑴A 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⑵C 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⑶D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⑷若用E 装置除去O 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

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 ”或“b ”)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⑸F 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

化学方程式 , 。 ⑹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例9、如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除去CO 中 F 、确认CO 与NaOH

浓硫酸

C 、证明分子是

不断运动的

酚酞 试液

氨水

A 、电解水

E 、洗气瓶

的CO2,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含CO2,装置内应盛_____________.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装置放置方向不变),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_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_端通入.

(4)测量气体体积: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该方法适用于测量_________的气体的体积.

(5)用做安全瓶:将它连接在气体发生装置之后,以防止液体倒吸流入气体发生装置而损坏仪器.此时瓶中无

液体,气体从_____________端通入.

课堂练习:

1、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中队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5、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该同学实际加入量筒内液体体积( )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

6、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B、原混合物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C、原混合物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7、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天平、长颈漏斗、玻璃棒等仪器。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A、制取氧气

B、粗盐提纯

C、制取氢气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溶液

8、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9、甲、乙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为a______,b________。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测定方法:同学甲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固体物质的质量,同学乙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验证同学甲的测定结果.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10g,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100.2g和102.0g,则同学乙测定的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5)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按同学乙的方法,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10、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

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填序号)

(2)操作A的现象是;

(3)他讲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11、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 炭粉 b. 氧化铜 c. 。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

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

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若现象是,

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6)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装置,反之会有何影响?。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口通入。

12、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应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成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步骤有:○1加热氧化铜○2检验氢气纯度○3停止加热○4通入氢气○5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13、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 + Ca(OH)2= CaC2O4↓(白色)+ 2H2O。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1)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 和 H2;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 、CO和 H2O;第三种:草酸分解:

H2C2O4△CO2↑+ H2O(未配平);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2)设计与实验: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①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

此判断 (填“严密”或“不严密”)。

②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直接画在图上或答题卡上)。乙同学按B装

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

(3)结论与思考:

①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省略B装置方框内的仪器,整套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有CO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方

法是:。

14、已知: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想要通过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来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碳酸氢铵不稳定,稍受热便会分解,分解方程式为NH4HCO3 NH3↑+H2O+CO2↑),该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A烧杯中加浓硫酸的作用是。② B管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③如果该同学的猜想正确,他应该观察到的C、D中的实验现象是:。

15、现有CO、CO2、H2、水蒸气四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若只验证混合气体中的CO和H2,现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回答:

①使用装置A的目的。

②使用装置D的目的。

③若A、B装置顺序对调,将会导致。

④若A、E装置顺序对调,将会导致。

⑤若D、E装置顺序对调,将会导致。

⑥F装置的作用是。

○7若要验证混合气体中这四种成分,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还应补充哪些装置(从上述装置中选择并用字母表示,下同) ,请将完整的实验装置图的顺序排列出来。16、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下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

不成立)

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

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

是。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 9.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合成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D.综台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 10.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加固体药品C.过滤 D.加热液体 11.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12.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 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色l ,乙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图甲所示物质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4:71 13.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14.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向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鉴别NH4Cl和NH4NO3溶液 D.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15.向盛有一定量氯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16.(3分)2017年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3月19日在北京举行。陕西安康被誉为“中国硒 谷”,盛产富硒产品。 (1)富硒茶中的“硒”指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富硒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 (3)可用_____区分富硒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17.(3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H2SO4 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H2O+CaO=Ca(OH)2 【解析】 【详解】 (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 (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 (OH)2。 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 (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H2O+Ca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13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1-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 C.水的电解D.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 C.硫粉D.红磷 3.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0 C.-2 D.-1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水B.油脂C.铅D.维生素 7.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

C.生石灰D.氯化钠 8.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硝酸钠B.氯化钾 C.碳酸氢铵D.磷酸二氢铵 9.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 B.胆汁7.1 ~7.3 C.血浆7.35~7.45 D.胃液0.9 ~1.5 10.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1.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2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1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燃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HC03- B. Na+、Ca2+、CO32-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i—28 Cl—35.5 Ca—40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9.(2017陕西省,题号9,分值2)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A.碘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食盐中加碘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发生,故正确; B.不合理的使用不农药和化肥,则会造成不良后果但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故正确; C.炼铁厂加高烟囱并没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只是把污染物排放到高空当中,故错误; D.化石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等等,例如石油产品和煤如果仅仅用作燃料烧掉就太可惜了,为此,化 学科技工作者将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就可以再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所以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故真确。 【知识点】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燃料的综合利用 10.(2017陕西省,题号10,分值2)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加固体药品 C.过滤 D.加热液体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技能。 A.在实验室闻气体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错误; B.加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倾斜或平放,然后把盛有药品的钥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 管直立起来,故正确; C.过滤操作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加热液体时,试管应倾斜45度,用酒精灯的外烟加热,故错误。 【知识点】闻气体加固体药品过滤加热液体 11.(2017陕西省,题号11,分值2)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 ...的是() 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化学。 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这是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 B.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空气)和着火点,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来达到灭火的目 的,故正确; C.铝在常温下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铝制品的作用,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正确; D.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用洗洁精洗去餐盘 上的油渍,并不是洗洁精能溶解油渍,故错误。 【知识点】分子的运动灭火原理金属的氧化乳化作用 12.(2017陕西省,题号12,分值2)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卷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 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 例 (广州市中考题)有A ,B ,C , D , E 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 ~E 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 ~E 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

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读: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例(北京市中考题) 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 ,Ca(OH) 2 五种 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读: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2014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1 C .–2 D .–1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 B .铁 C .硅 D .氧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大理石 B .称量固体 C .熄火酒精灯 D .过滤 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钾 D .过磷酸钙 6.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 .棉花 B .涤纶 C .羊毛 D .蚕丝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粗盐 B .糖水 C .黄铜 D .氢气 8.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50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9.下列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鸡蛋清7.6~8.0 B .柠檬2.2~2.4 C .西红柿4.0~4.4 D .牛奶6.3~6.6 10.丁二酮(C 4H 6O 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C .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 11.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B .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 C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与解析

2017年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2分)(2017?)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 【解析】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确.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故选项说确. C、加高炼铁厂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节约化石燃料,提高其利用率,故选项说确. 故选:C. 2.(2分)(2017?)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B.加固体药品 C.过滤D.加热液体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3.(2分)(2017?)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 A湿衣服在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 B.B、C.C、D.D、 【解析】 解:A、衣服在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A正确;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由于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由于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的进行,故C正确; D、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是由于洗洁精能乳化油渍,故D错误. 故选D. 4.(2分)(2017?)从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图甲所示物质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4:71 【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共有Si、H、Cl三种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2分)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2分)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C.D. 4.(2分)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B.银C.铜D.铁 5.(2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6.(2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C60D.金刚石 8.(2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2分)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2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2分)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B.聚氯乙烯C.玻璃钢D.天然橡胶 12.(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B.H+、K+、NO3﹣、SO42﹣ C.Na+、NH4+、NO3﹣、OH﹣D.Ag+、Ba2+、NO3﹣、Cl﹣ 14.(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2分)按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宜昌市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而在此背景下,中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走向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试卷是否真正有利于各类高级中学选拔新生,是否真正有利于各初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促进师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一份中考试卷的命题是否很好地体现这些功能竟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育行为乃至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对试卷的分析 2009年宜昌市化学中考试卷在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设计及操作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等。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1.1 试卷的科学性 (1)题量控制合理,卷面设计人性化 整卷六个大题,多数大题分若干个小题,题目长度适中,阅卷中发现绝大部分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全卷。卷面设计人性化,在答卷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动漫卡通图“踏上探究之路,我们信心百倍”“反思探究旅程,展示更好成绩”,每个大题分别设为“我会选择”“我会填空”“我会说明”等富有鼓励意味的词语,这样一方面既能缓解考生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2)难度控制合理,难易布局有序 统观全卷,无偏、怪和超纲题,试卷难度适中,且试卷中六个大题(共27个小题)均按照一定的知识台阶有序布局,让考生思考有方向,尤其使部分功底扎实,思路严密,思维灵活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 (3)知识点考查多元化,注重实验探究能力 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采用较开放性的试题形式加强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考核,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卷较好地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涉及有实验原理、方案设计、装置、操作、试剂以及观察、分析、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第22题和第25题就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 1.2 试卷的导向性 (1)立足基础源于教材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比如,化学变化,物质类别,基本实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第5题和第23题第4小题),根据化学式说出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辨别置换反应,根据稀释原理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用语的含义,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

201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9.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 ..的是【】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11.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12.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 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16.(每空l分,共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用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清新的空气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 Ⅱ.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1)不法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生姜等,该过程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2SO4、CO(NH2)2、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17.(共3分)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西安世园会”。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有关。(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 (3)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法。 18.(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内附答案)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 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l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精挥发 B .石蜡熔化 C .水的电解 D .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 A .木炭 B .甲烷 C .硫粉 D .红磷 3.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1+ B .0 C .2- D .1-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 C .过滤 D .加入大理石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 .蒸馏水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60C 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 A .水 B .油脂 C .铅 D .维生素 7.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生石灰 D .氯化钠 8.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 A .硝酸钠 B .氯化钾 C .碳酸氢铵 D .磷酸二氢铵 9.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 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 A .胰液7.58.0~ B .胆汁7.17.3~ C .血浆7.357.45~ D .胃液0.9 1.5~ 10.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1.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2.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元素符号为Hg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 .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 g 13.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 .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 .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3Na H HCO -、 、 B .+2+23Na Ca CO - 、、 C .+-+3K NO H 、 、 D .+-+H Cl OH 、 、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丙可能是单质 B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答-------------------- 题-------------------- 无-------------------- 效 ----------------

2020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跟往年一样,化试卷由13个题目组成:8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 二、试卷感觉及考点: 1~5题容易,跟四调比起来难度大降,一眼能望出答案,考点分别是物质类别,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意义,化学与生活,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交叉与包含); 6 7 8难度突然加大,第六题物质间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7题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盐的反应,涉及到质量; 第8题实验装置,数据处理,与氢氧化钠的变质密切相关,对学生要求较高,读题要求高 第28题是刚开始学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关于催化剂的实验:写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简单; 第29题溶液,图像为溶液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涉及到的计算比四调简单多了,根据图像计算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是一个顺向推断的情况; 第30题推断题,样子很熟悉,图像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物质性质进行分析,跟往年相比简单些; 第31题定量测量题,有2分不好得;这2分我也没得到位,一个是说现象,;还有一个是数据处理我做错了,后来像学生一样我也没做,空着的; 第32题计算题不太难,但是平时练得不多,后一阶段我们主要在溶液中进行计算,复分解反应讲得多些;这个计算题涉及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不一定会写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做题感觉 我自己做了一遍这套试卷,感觉不是很难,跟平时的难度相当,但是活一些四、预估分数:针对前四十名学生 选择题平均可以达到18到21分;第28题简单,估计可以得到3到4分; 第29题估计可以得3分;第30题估计扣2分,得4分; 第31题至少扣2分的4分,最多可以扣4分,大概平均得分4分; 第32题大概平均得分3到5分 总分大概在37到41分之间,然后上下浮动2分,35到42分之间;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0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2.(2.00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称氯化钠 B. 量水 C. 溶解 D. 装瓶

3.(2.00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4.(2.0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5.(2.00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 22CO C+O 2CO22CO+O 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6.(2.00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 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1(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 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 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2(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 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