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蒙古贞中学计永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三、教学难点:

对碳不完全燃烧的理解以及对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涌现了一大批有名的书画家,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洗礼,流传于世幸存下来的已不多见,成为我国文化中的瑰宝,下面两幅就是古代留下来的字画,请看屏幕。

屏幕投影:古代字画的图片

(二)、教授新课:

1为什么这些作品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洗礼依然笔锋清晰,色泽鲜艳而不褪色呢?你们知道古代书画家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用墨汁来写,墨汁又是用什么来制作的呢?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

引导学生思考碳的稳定性是否有前提,让其明白碳只有在常温下才具有稳定性。

(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利用碳的稳定性,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出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碳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投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碳在高温下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说出燃烧是的现象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时候主要生成二氧化碳,然后教师说明在氧气不足时主要生成一氧化碳,使学生理解条件不同其燃烧的主要产物可能不同。投影: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动画:两种反应的微观图示

(强调主要产物,防止误解成只有一种产物。)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平时烤煤炉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出示投影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所讲内容,能得到哪些发现?

(碳具有可燃性,条件不同,主要产物不同。)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思考氧化物的概念,并理解某些的含义。

(使学生弄清概念,避免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回答问题。例如为什么在酒精灯上加网罩,说明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注意那些地方。

因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提问,即可节省时间,又能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思考生成那些物质?可以引导学生从质量守衡定律入手。

投影: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动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得到那些发现?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引出碳具有还原性。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碳的还原性能够做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

三、小结:

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同时可以利用碳的这些性质,为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作出贡献。

四、课堂作业

学生练习:教材习题第2题,第4题,第6题。练习后当堂订正。

五、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碳在高温下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六课外作业:

写一篇关于碳的小论文。

《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蒙古贞学校

计永攀

《碳的化学性质》

说课稿

大固本学校

计永攀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 2.药品: 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②总结归纳法;③演译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碳单质的不同用途及性质,请学生用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版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碳的各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稳定性和化学活动性。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难点: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在第一节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知道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怎样呢? [板书]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提问] 碳的几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讲解] 碳的单质都由碳原子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组织讨论] 根据碳原子的结构简图,分析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 [共同分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得到或失去4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都比较困难,故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国古代字画墨迹及焦炭、木炭等具有稳定性为例进行讨论。)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毕竟不是稳定结构,升高温度时,单质碳的化学活动性增强,可与许多物质反应。 [板书] 一、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提问] 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讲解] 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也放出热量。 [板书] [讲解]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煤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时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放出热量。煤是常用的燃料。 [讨论] 用什么方法可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学生阅读] 课本金刚石元素组成发现史。 [引导讲解] 将金刚石或石墨放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唯一的产物——二氧化碳,则说明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引入] 碳与氢气一样,也具有还原性。 [板书]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比较碳还原氧化铜与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异同。 3.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4.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板书] 实验: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教案《碳的化学性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二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 2 课时二碳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共分2个课时,第1课时上第一部分一.碳的单质,本教案是第2课时,教材内容是二. 碳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本节课要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 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并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实

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澄清石灰水发生了 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自己分析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什么 物质,教师加以指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引出还 原反应,说明碳有还原性。 四.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主要教学法①谈话法;②总结归纳法;③阅读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思路由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一样,但碳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引入碳的化学性质。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可用于绘制字画。如果温度升高,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 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的还原性决定了 它可用于冶金工业。最后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五.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知道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 物理性质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今天我们就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板书: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绘制字画欣赏课件我国古代用墨汁书写、绘制字画,可保存几百年不退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 水份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过渡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又怎样呢?请大家在课本107页的方框中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 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燃烧充分)。回忆一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在点燃的条件下, 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 板书:2、可燃性,可作燃料。 讲解:如果氧气少,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的CO气体,写出木炭在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的化学 方程式。2C+O22CO(燃烧不充分)冬天烧煤烤火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 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看课件,说 反应现象:(1)黑色粉末变红色(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 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的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用网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初中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初中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N C.2HD.C 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A.H2和O2B.H2和CO2 C.C和H2D.C和O2 附2:课堂练习二 7.写出碳分别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前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后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 8.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9.在C+CO22CO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CB.CO C.CO2D.C和CO 10.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 ,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D.炭粉和氧化铜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664 2.稳定增强 3.COCO2+2+4 4.D 5.B 6.C 7.2C+O22COC+CO22CO可燃还原 8.1∶2CO29.A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2.药品: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一一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 [学生]: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P110第一段 [讲解]: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我国古代一些书法、画家用墨,墨是由碳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 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什么呢? [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 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一一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板书]:1、碳的可燃性C+QCQ (氧气充足) [思考]:视频上出现的中毒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种气体又 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2C+O2丄二2CO (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可燃性[板书]可燃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 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学生]:是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碳的单质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 13 碳的单质 1.(2018?呼和浩特)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分析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解: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2. (2018?四川雅安)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 原子种类不同 B. 原子大小不同 C.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原子数目不同 答案C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3.(2018?荆门)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分析;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 D、O2、Na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 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错误;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正确; 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错误; D、O2、Na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B。 4.(2018?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分析根据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和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性质归纳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Mg + O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点燃Fe3O4(在空气中不燃烧)3.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 2Cu + O2 △2CuO 4.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 + 3O点燃2Al2O3(在空气中不燃烧)5.氢气中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H2 + O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4P + 5O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点燃SO2 8.碳在空气(或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点燃CO2 9.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点燃2CO 10.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CO + O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 + CO高温2CO

初三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实验专题

九 年级 化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 2 H 2O ; 乙 CO H 2O ; 丙 NH 3CO 2 H 2O ; 丁 CO 2 CO H 2O . 你认为 丙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 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 、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否. (2)实验中用纯净O 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因为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杂质,会引起实验干扰. (3)实验中观察到A 中无水CuSO 4变蓝,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乙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 2===CaCO 3↓+H 2O 、 Fe 2O 3+3CO 高温 ====2Fe+3CO 2.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 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第一是提供足够多的空气或者氧气,第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的接触面积.

2.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 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的作用是出去二氧化碳气 体A装置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变化.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图C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木炭(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不纯净.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①还含有稀有气体;②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3.为减少煤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焦炉煤气是脱硫煤隔绝空气强热的部分产物)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料,其成分是初中课本中常见的气体.现通过以下实验流程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 (1)白色沉淀A、B是不是同一种物质?是(填“是”或“不是”); (2)从探究过程可推出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焦炉煤气的可能组成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氢气、(只写一种可能的情况). 4.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已知SO2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因SO2有还原性,故还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无水硫酸铜与水由白变蓝.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

九年级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二课时)

[ 评价总结]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 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排烟道通畅, 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通过对“碳的可 燃性”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安 全教育 [ 总结提高]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又可生 成CO ,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质,是内因,而‘O2充足与 O2不充足’是一个外在条件。条件的改变是可以影响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的。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渗透条件对物 质所发生的变 化的影响。 探究——碳的还原性 [ 提出问题] 在高温下,碳单质与氧气单质反应,表现出可燃性;碳还 能表现出什么性质呢?大家一起来探究?讨论,猜想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碳还原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 1.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思考、交流得出结论。(教师点播) [ 思考、讨论、交流] 操作步骤: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先撤 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培养学生动脑 通过实验探究 科学知识的意 识。 培养学生动脑 通过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化学 问题的能力。 2.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注意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 尊重客观事实。 3.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碳与氧化铜反应:C + 2CuO 高温 2Cu + CO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讨论后达成共识] 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 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 对问题从多个 角度进行认识。 引导学生体会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可燃性及还原性)。 2.掌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复习】 (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 【自主学习】 在点燃的条件下,当氧气充足时,碳跟氧气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填反应类型)。 【课堂探究】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稳定性 (1)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有__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外层)有_____个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②交流与讨论: 碳在常温下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你能否从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得到结论? 巩固练习:下列叙述中,主要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 ①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填写 ②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用火将其表面烤焦 ③石墨做铅笔芯 ④古代用墨汁写字绘画 ⑤石墨粉作耐高温的润滑剂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2、碳的可燃性 在点燃的条件下,当氧气充足时,碳跟氧气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填反应类型)。 巩固练习:两份质量相同的碳,分别生成CO 2和CO 时,消耗O 2的质量比是 ( ) A 、1:1 B 、2:1 C 、1:2 D 、3:2 3、碳的还原性 1. 从下到上安装好仪器,试管中略向下倾斜。 2. 将木炭粉和黑色氧化铜分别充分烘干后,按一定的质量比称取两种黑色粉末。放入研钵中反复研碎、混匀。 3. 用药匙或小纸槽将黑色混合物放进试管底部,塞上带有橡皮塞的直角玻璃导管,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另一支盛 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4.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然后集中在盛有混合粉末处加强热。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你能根据还原反应的原理写出焦炭从含三氧化二铁的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吗? 。 [深度思考]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说出碳有哪些用途? 巩固练习: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 .采用先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 .将H 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 .将O 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你的收获: 【有效训练】 1.已知四种物质常温下A 是黑色固体,B 、C 、D 都为无色气体,A 和B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化合生成C 和D ,A 和C 在高温条件下可化合生成氧化物D 。 ①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D 。 ②A 和另一种黑色固体加热反应能生成一种红色固体和气体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30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6克。计算: (1)生成了多少克CO 2; (2)生成了多少克Cu?(3)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课题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021版初中化学同步教学课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稳定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画更是一绝,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用墨书写或绘制的作品能够保存的到今天,与常温下碳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活泼直接相关,但是随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活动性______________。 2.“钻石恒永远,一颗恒流传”的广告语,说明碳受日光照射或与______________接触,都不反应。 (英国国王权杖上的“非洲之星”钻石) 3.碳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有_______个电子,得失电子均不容易,所以____________不活泼,画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可燃性(与氧气的反应) 1.氧气充足时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不足时 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1.与氧化铜的反应 (1)装置 (2)原理 C+_______CuO________________ (3)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__________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 2.还原反应 (1)定义 含氧化合物中的_________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2)还原剂 还原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3.还原性的用途 (1)用于冶金,能将金属从___________里还原出来。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 CO2+C______________2CO 【答案】一、1.化学性质大大增强 2.空气、水分 3.4 化学性质 二、1.C+O2CO2 2.2C+O22CO 三、1.(1)①酒精灯澄清石灰水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 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2.药品: 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②总结归纳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学生回答]:(因为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 [引导]:多媒体再展示另外几种常见碳单质的不同用途及性质,请学生用连线的方式将物质、用途和性质一一连接。 [学生回答]:(炭黑常温下稳定有稳定性,木炭可以燃烧有可燃性。) [提问]:那么炭黑的稳定性和木炭的可燃性还是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吗?(不是。)那么是它们的什么性质呢?(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_初中化学之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讲解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_初中化学之碳和碳的氧化 物知识点讲解 各位热爱化学科目的初中同学们,初中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已经总结出来了,小编这就给大家分享这篇文章。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氢气、氧气这两种非金属气态单质的知识后,再学习碳这种非金属固态单质及其化合物是顺理成章的。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对氢气、氧气性质的理解得到巩固、补充和深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及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学生分析 对于单质碳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和教材的前几章里学生已获得了很多相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有些性质与氢气相似又跟氧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碳的性质的理解有了初步了解。初三学生具有思维敏捷、竞争意识强、敢于探索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师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气氛较好。 三、设计理念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施的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所以,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思考、猜测、设计、分组讨论、演示实验多种方法相结合,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让人人都心情愉快的来理解这丰富多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虽然差异较大,但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掌握单质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单质碳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提升科学探究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形成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重点、难点的确定 1)重点:根据《大纲》要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实行比较。 2)难点: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3.处理重点、难点的手段与途径:通过实验、列表比较,突出重点,通过度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六、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中所熟知的事实(如木炭能够长期保存,油墨不褪色等),理解碳的化学稳定性;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碳燃烧和碳与氧化铜反应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汇编

二、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 [学生]: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P110第一段 [讲解]: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画家用墨,墨是由碳黑制成,书写或绘 画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什么呢?[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 [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 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 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碳的可燃性 C+O2CO2 (氧气充足) [思考]:视频上出现的中毒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种气体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 2C+O22CO(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 可燃性[板书]可燃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2,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学生]:是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 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板书]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