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语上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语上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语上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语上第六单元导学案

《 20、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 20、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 21、珍珠鸟》导学案

《 21、珍珠鸟》导学案

《 22、九色鹿》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预习提纲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2、了解李白生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学步骤: 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读好“孟、陵、辞”字音。 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 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初意: 二、交流展示:诗意 三、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检测: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2、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 1、我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预习提纲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1)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理解送: 元二: 使: 安西:(2)题目的正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介绍作者:王维 2、抓字眼,眀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2)小组汇报 。(3)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15自相矛盾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了解人物思维过程,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片,猜一个成语吗? 2.你一定猜出来了吧。就是“自相矛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3.自己大声的读2遍课题《自相矛盾》 4.自己从图中找到矛和盾。 矛:前面尖尖的用于攻击敌人的兵器。 盾:是圆形或方形的,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书写提示:矛(máo)盾给予(yǔ)

二、了解作者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解大意 1.根据下面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2.读一读下面生字、句子 (1)鬻(y ù) 吾(w ú) 弗(f ú) 夫 ( 2) “楚人有鬻(y ù) 盾与矛者。” “夫(f 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吾(w 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w ú)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其人弗(f ú)能应也。” 3.试着读出韵味和节奏

4.结合注释和老师提示理解大意 誉之曰誉:称赞 吾盾之坚吾:我坚:硬,坚固 吾矛之利利:锋利 或曰曰:说 何如何如:怎么样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代词,指“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之:相当于“的”。 4.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四、走进寓言,了解人物思维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提示: 矛刺破了盾说明矛非常锋利,而盾不够坚固。矛刺不破盾则说明,矛不锋利而盾相当坚固。那楚人的矛是锋利还是不锋利?盾是坚固还是不坚固?确实有问呀?围观者论证了楚人的话不成立。他才会发出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牛)

第六单元整体导读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儿童诗 单元学习重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学习难点:学写儿童诗。 学法提示: 1、在学习课文之前,按学案的要求,认真搜集、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资料,锻炼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在学习课文时,要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边读边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本上;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更感人。 学习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搜集阅读《海龟救人》《小狮子爱尔莎》《沈石溪文集》中的《斑羚飞度》《混血豺王》等。观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影视片。 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可用5—6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可用4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可用3课时,共需要12—13课时。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年级:六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自主探究日期: 主备课人:牛延琴学科组负责人:王玲娜审核人:王玲娜祝喜梅 学习内容:《轻扣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

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学习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学习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具准备: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学生交流)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 (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 (1)自己动手写诗 (2)举办诗歌朗诵会 (3)合编小诗集 (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导学案新版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导学案(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 【文题设置】 从生活中选择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 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联想有两个要素:一、“有一定联系”; 二、“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 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明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 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对于写作流程,鲁迅曾以“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来概括。其间,“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就是讲的联想和想象。对此《文心雕龙》中也曾有精彩的描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通万里。吟咏之,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石之色。”凭借想,可以把一些相近的、相似的、相关的乃至相反的事物系、合起来,把平日累的素材、印象、感受在里融合、通、升,形成一种新的思想,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因此,想思在写作中的用相当广泛,它不可以开拓写作思路,而且可以醒我沉睡的心智、 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所咏的“物”,要具体描它的形象,于 所抒的“ ”,要表达自己真的感情。“展开想”,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 想到自已真的“ ”的抽象感情。如“ 根”:可以由根深埋于地下,干 的挺直,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想到祖国建没作基石的工人、 民、士、知分子。再如“海潮”:以从“声如千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天卜无” 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想到海潮的守信;从海潮奔、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想到宏抱, 博大胸 【例文引路】 土地 碧空如洗,在的白云下,黝黑的土地,与天空一起向前延伸,像两条永不相 交的平行,着个世界上的一切走向方?? 泥土是博大的。相,人是由泥土成,今天,我都会切地叫“大地母”。广无疆的大地,用大的胸膛,孕育着所有的生灵。我无法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21.古诗两首》导学案(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2个字。会写本课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借助注解,看着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这首诗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诗句的意思。能体验诗人的感情,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自学本课生字。 2、朗读《望天门山》,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3、能从诗句的描述中想象所描述的美丽景色。 【合作、探究】 1、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2、组内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3、借助图画和注解,交流诗句的含义。 4.交流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达标测评】 一、用下列生字组词。 断()()楚()() 孤()()帆()() 二、读故事《望天门山》填空。 1、读《望天门山》时,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有巍巍的,滔滔的,巍巍的,还有,真是太壮观了! 2、这首诗中的“楚江”指。最后两行的意思是: 三、默写《望天门山》。

《21.古诗两首》导学案(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能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2、我能借助注解和图画,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之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合作、探究】 1、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4、同桌互读,我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5、借助图画和注解,说说诗句的含义。 6、交流不懂的地方。 7、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达标测评】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duàn chǔ jiānɡɡū dú fān chuán jìxùhuà zhuānɡ 二、我会辫子组词 淡()妆()晴()孤()凡() 谈()壮()睛()抓()帆()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后两句的诗句是(,。) 意思是: 诗中作者写的是西湖和的美景。在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说西湖像她一样“。”苏轼的这一比喻广为流传,所以西湖又被人们称作“西子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第六单元成长足迹导学案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 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 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 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课题成长足迹 内容简说: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 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的别具一格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作者在激励下成为作家,表达了自己对老师、母校 的感激之情。 课题依依惜别 第1页共17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课前准备 孩子们,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两个板块,分别是“回忆往事” 和“依依惜别”。综合性学习应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设计的活动应与即将毕业的你们的生活相关,所以,学习这单元之前,需要大家自主阅读单元导语.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搜集六年小学生活中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获奖证书、自己的相关作品等。然后慢慢整理,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4. 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5. 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板块一:回忆往事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活动过程 一、浏览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活 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六单元学习目标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导学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些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本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 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景,突出了这座海滨小城 的整洁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美丽 的 小兴安岭课文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六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4.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 3.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 课时分配 17.《古诗三首》…………………………………………………………3~4课时 18.《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时 19.《海滨小城》…………………………………………………………2~3课时 20.《美丽的小兴安岭》…………………………………………………2~3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教法与学法 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中的不同风姿。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六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设计2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回忆往事》导学案

板块一:回忆往事 活动目标 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活动过程 一、浏览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活

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时间? 二、明确建议,突出重点,完成计划表。 1.明确活动内容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回忆往事”开展的活动有: ①朗读“回忆往事”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②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③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说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填写时间轴。 ④搜集、筛选成长资料,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编排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2、归纳活动重点: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班级纪念册。 3、填写活动计划表(可先自己填写,而后小组合作完成) 参考如下:

同学们填完自己的,可对照此活动计划表修改完善,最后小组呢你商议,达成一致,完成小组计划表。 三、学习整理资料,填写时间轴 六年时光,2000多个日子里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事呢?一下子回忆起来可能有点难。 1、借助“阅读材料”回忆。 方法步骤: ①认真默读读两篇阅读材料,边读思考:两位作家最难忘谁?难忘什么事?为什么难忘?可圈点批注,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②总结: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位作家最难忘的是自己的语文老师。怀念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③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是不是也回忆起了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呢?试着回忆回忆。 提示:老师一个淡淡的微笑,一次耐心的辅导,一句温柔的话语,一次轻轻的抚摸,都是关爱, ④除了难忘的老师,还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呢? 温馨提示:可以是难忘的第一次,可以是难忘的老师,可以是可爱的同学,可以是丰富的活动,可以是…… 2、填写时间轴

三年级的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导学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我要本课认识“亦、妆” 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 4个字。 2、我要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望天门山》。 3、我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 ,体会诗人的感情 ,激发自己热 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诗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习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 知识链接: 李白: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 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最兴盛的盛的时期, 他的诗都是以赞美和歌颂为主题的。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 合称为“三苏”。 学习课时:两课时 一、把生字写正确写规范。 duàn chǔgūfān 中江单船 二、精读古诗 ,理解诗意。 1、我能联系课文中注释 ,借助工具书 ,或请教老师同学 ,看着插图 ,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 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我想和学习小组的伙伴交流一下诗句的意思。 三、想象画面 ,感情朗读: 1、在诵读这首诗时 ,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看到的美景:雄伟的()山,() 的长江水 ,乘风破浪的(),啊!真是气势浩荡,奇险壮观呀!假如我是诗人李白, 我会这样吟诵《望天门山》 2、通过学习 ,我知道了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是诗人在西湖(),起初湖上(),后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思是 四、课后检测: 1、生字盘点: “断”共()笔 ,第七笔是()组词()。 “楚”共()笔 ,部首是()组词()。 2、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其中一句比喻句是 ,把比作,抒发了作者对 的赞美。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导学案

《语文园地六》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进行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学习。大家还有印象吗?语文园地一般有哪几个板块? 2.生:一般就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只是在第四单元有一个“书写提示”板块。 3.师:是的,这一板块的有关知识,我们在后续单元中还要进行学习。那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将引领我们学习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89页,我们开始语文园地六的学习。 4.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六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体会场景、细节描写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学习作者对文章进行结尾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能抓住场景描写的段落,想象画面,加深印象,体会表情达意的效果。 4.学习写一写成长路上的“第一次”。 5.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课文中的具体场景和细节描写,交流阅读体会。 2.以课文结尾的例子,感悟几种结尾的方法和好处。

3.照样子,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4.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并积累名言警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珍惜成长中的“第一次”;明白做人要从勤俭朴素来修养身心,培养品格。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问题引领: (1)在阅读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 (2)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提示: (1)出示“交流平台”中内容。 交流平台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 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他描写的场景中。如,《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有时,浓厚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用心品味。如,《慈母情深》有一个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还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个性修改 一、单元内容简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 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 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 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 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 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 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 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 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 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 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 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 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学生在五年 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 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 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 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 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 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活动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 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2课《古诗二首》 【学习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这是哪儿?这里的景色美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一下你看到的美景吗? 荷花池中长满了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一朵朵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露出了笑脸…… 2.今天就来学习《古诗二首》 (1)学习生字“首”:读“shǒu”,翘舌音,在文中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2)课题中的“二首”指的哪两首古诗?画出来,读一读。(《池上》《小池》。)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 1.自己先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提示:“采”“踪”都是平舌音,“踪、萍”是后鼻音,“迹”的声调是四声。 2.作者简介。 3.学习观察课文插图 (1)观察画面并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荷塘长满了荷叶。荷叶绿绿的,圆圆的,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一朵朵粉红的荷花从荷叶中间冒了出来。有的荷花已经谢了,露出一个个碧绿的莲蓬。 (2) 莲蓬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莲子的营养十分丰富,是夏天解暑的好食材。 (3)想象画面: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娃,看到满池的荷叶、荷花,闻着风中传来的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课本插图中的小娃在干什么呢? (撑着小艇采莲蓬。) 4.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读诗句,想一想:诗中哪个字让你想到了小娃采白莲时的样子? (2)就是“偷”,“偷”字说明小娃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一个“偷”字,写出了小娃的顽皮、可爱,让人感受到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 一般的“偷”是可耻行为,令人反感;小娃的“偷”是光明正大的,他毫不掩饰、天真调皮的举动更显示出了他的可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导学案新人教版

21 女娲造人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理解女娲的形象。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袁珂,1916年生,神话学家。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古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等。 2.写作背景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3.体裁介绍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字词积累(填字或注音) 女娲.()泥潭.()蹲.()掘.()起 掺.()合莽.()莽榛.()榛生气蓬勃 ..() Chéng chè()y?u()光绵yán()枯téng() 2.解释下列词语: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神通广大: 3.预习课文,并思考: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用课文内容回答。) (2)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

(3)女娲怎么样让人类繁衍生息? 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链接: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十分繁重);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揉团黄土造了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绳子放到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几个情节,特别是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3)默读这几个情节,同学们看看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4)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拓展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道渴而死⑤。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河、渭:即黄河、渭水。④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燕门山北。⑤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⑥邓林:桃林。

2020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主备人:审核: 编写时间:学校: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2.要养成如何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制定活动计划。 学习时间:六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共同回忆五年级上学期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二、自学体验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重点阅读:单元导语、活动建议。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课堂交流:单元导语、活动建议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组长: 时间: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组员: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分工:记录员: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组 轻叩诗歌的大门 单元导读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 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 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 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 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 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实践:诗海拾贝(第1课时)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我们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 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预习导航】 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 “诗 歌朗诵——读” 一、为阅读扫清障碍。(给下面加点的注音) 往矣.( ) 霏霏.( ) 润.物( ) 野径. ( ) 枕.头( ) 睫.毛( ) 花穗.( ) 齐绽.( ) 皑皑.( ) 徜徉.. ( )( ) 二、结合注释,认真读一读课文中的六首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写初读后的收获: 2.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在课文中做上标记,以备课上讨论交流。 三、课前搜集诗歌。 提示:搜集诗歌是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最基础的一环。就像是你要当一回小厨师,那就必 须先买菜回来。也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必须有“诗歌材料”了,才能 让自己发挥水平进行“再加工”。 1. 说说搜集诗歌的方法: 2.把你搜集的诗歌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堂探究】 一、“整理诗歌——抄” 提示: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能把搜集到的诗歌分类整理下来,然后反 1. 说说整理诗歌的方法: 把握不住的字音一定要查字典或问同学哟! 例:诗歌分类,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 形式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12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 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整理学过的古诗。(学生) 3.1张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揭题,释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思考:“池 上”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 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 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1.学生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预设:“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 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 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1.我会背的古诗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2.《池上》的作者是(),他是() 朝人。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10分钟)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 2.出示学习要求: “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 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 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 学会提问。 3.指名朗读古诗,针对字音 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1.倾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和节 奏。 2.按照自读要求学习:出声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默读,圈 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3.我能读古诗并用“/”画出节奏。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三、再读感悟,识字解意(用时:14分钟)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 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交 流。相机点拨学生自学中发现 的疑难问题。 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自读每句诗,结 合画面,小组交流讨论诗意, 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2)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浮、 迹、萍、踪”四个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结合图画理 解诗意。小组内交流、自学。 2.与老师交流、探讨自学中的疑 难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诗意。 (2)在教师指导下多种方法识记 生字。 4.我能给生字找家。(连一连) (3)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①“偷”字的精妙。 (3)交流思辨中理解: ①一个“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 5.我会选。 (1)本诗中最能表现小孩儿调皮的是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学案新人教版课件

贾生 1.易错字 逐(zhú) 苍生(cāng) 2.词语释义 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访:咨询,征求意见。 逐臣:被贬谪的大臣。指贾谊。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伦:无人能比。 可怜:可惜。 虚:徒然。 前席: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苍生:指百姓。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全集》。  【文题解说】  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学习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依依惜别》导学案

活动二:依依惜别 活动目标 1.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2.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活动过程: 一、浏览课文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回忆板块一:《回忆往事》的计划制定。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同学们,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依依惜别”这一板块的“活动建议”,看一下,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时间? 二、明确建议,突出重点,完成计划表。

1.明确活动内容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依依惜别》这一板块设置了“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两项活动,从集体和个人两个角度提供了表达情别之情的活动平台,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3、填写活动计划表(可先自己填写,而后小组合作整理) 三、“举办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 (一)交流:同学们,“举办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总结方法步骤: 温馨提示:可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策划一等备一举办 (三)策划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 1、阅读教材提供的策划书范例。 2、明确策划书应包括: 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分工准备、流程。 3、可分小组,初步交流毕业联欢会的构想,形成小组策划书。 重点讨论以下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

编号: 课题:天窗 课型: 预习+展示+讨论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 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一、预习交流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藉、蝙蝠、霸、宙 3.理解词语。(通过自学,你在课文中搜集了哪些词语?能过读课文或利用学习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4.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展示汇报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先在小组内读一读。 因为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因为所以小小的天窗又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因为天窗让孩子们所以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因为天窗让孩子们所以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2.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最好的词语或句子有哪些?写下来,说说好在哪里?(5分钟) (师重点引导“雨脚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划”“掠过一条黑影”等)

3.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句子或段落是什么?说明理由。 4.你认为这是一扇怎样的天窗?说说你的看法。 三、交流合作 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4.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5.小组合作完成展示部分的内容。 四、教师指导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五、课堂检测(8分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