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一、填空题

1.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耗 6个方面。

5.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

7.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

二、选择题

1.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1周。

2.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5%);

(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应按时免疫接种;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1—5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18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自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同时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

4.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

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5.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

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或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6.生理性体重下降规律:一般下降幅度为原有体重的3%—9%,多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至第7—10日

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7.生长发育规律:

(1)体重的增长:①平均男婴出生体重为3.3±0.4kg,女婴为3.2±0.4kg;②出生后前3个月一般每月

体重增长600—1000g,生后3个月末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出生后9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前3

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个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9.5—10.5kg)。③生后第1年是体重增长最

快速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进入青春期后体格生长再次加快,呈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④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

(2)身高的增长:①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6个月时身长约65cm,1岁时身长约75cm,2岁时身长约85cm;②2—12岁身长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

(3)头围的增长:①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3—34cm,1岁时约46cm,2岁时约48cm,15岁时54—58cm,

基本同成人;故头围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②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或增长过快则提

示脑积水、脑肿瘤的可能。

(4)胸围的增长:①胸围指自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肺和胸廓的发育;②出生时

约32cm,1岁时46cm,约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发育开始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

米数约等于儿童年龄(岁)减1。

(5)脑部耗氧量:生长时期的脑组织耗氧较大,小儿脑耗氧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

人为20% 。

8.骨骼发育:

(1)颅骨发育:①颅骨缝3—4个月时闭合;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

2.0cm,1-1.5岁时闭合;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最迟出生后6-8周闭合;②前囟早闭、头围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③前囟张力

增加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2)脊柱发育:3个月左右出现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出现第二个弯曲—胸椎后凸,1岁左

右出现第三个弯曲—腰椎前凸。

(3)长骨发育: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的生长成熟程度。

9.牙齿发育:(1)乳牙20个,恒牙32个;(2)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2—2.5岁出齐;2

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3)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

10.母乳是否充足如何判断:若母乳充足,新生儿哺乳后安静入睡,大小便正常,体重正常增长;母亲可

有乳房胀痛感或乳汁溢出浸湿胸前衣服等现象。食后右侧卧位,床头略抬高,避免溢奶引起窒息。

11.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刻,婴儿4—6个月以内提倡母乳喂养,4月后合理添加辅食,10—

12个月完全断奶,断奶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易怒、失眠、啼哭等表现;不能母乳喂养时首选配方奶粉。

12.计划免疫: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制订的免疫程序,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13.主被动免疫

(1)主动免疫:主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所以需加强;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例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

(2)被动免疫:该免疫力一般约持续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

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此类制剂来源于动物血清。

(3)主被动免疫的应用:例如,被针刺伤,立即注射抗体(3周)、疫苗(1—2周的空白期),获得相

对应的抵抗力。

14.免疫程序:(1)乙肝疫苗:若现在发热、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及其痊愈不足2周者,建议推迟

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同破伤风),第1、2剂次间隔≥28天;

(2)脊髓灰质炎疫苗:凡有腹泻、发热及急性传染病者暂缓接种。

(3)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15.疫苗接种时间(月龄):①0:乙肝、卡介苗;②1:乙肝;③2:脊髓灰质炎疫苗;④3: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⑤4: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⑥5:百白破;⑦6:乙肝、流脑;⑧7:无;⑨8:麻疹疫苗。

16.(1)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为110kcal/kg;

(2)小儿特有的必需氨基酸:组氨酸;

(3)维生素根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

(4)矿物质:

常见常量元素:钙、磷、镁、钠、钾、氯、硫;

常见微量元素:碘、硒、锌、铜、铁。

17.哺乳禁忌: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但乙

肝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禁忌。

18.全牛奶的家庭改造:(1)稀释:生后不足2周者采用2:1奶(2份奶加1份水),以后逐渐过渡到

3:1奶(生后2周)或者4:1奶(3周);满月后即可用全奶;(2)加热;(3)加糖:一般100ml 牛奶

加5—8g糖。

19.引入辅食的顺序及时间(详见88页):①第一种引入的食物:配方奶、强化铁的谷类食物、蛋黄;②

其次是蔬菜、水果;③最后添加的食物是肉、鱼(7-8月),蛋(9-11月)。

20.儿科急诊的特点:(1)儿童起病急、来势凶、病情变化快、突发情况多,应做好各种抢救准备;(2)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3)儿童疾病的种类和特点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

21.(1)洗手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2)儿童血压测量:患儿年龄不同袖带宽度也不同。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不同年龄的

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3)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1—2cm;

(4)2岁以下患儿巴宾斯基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有临床意义。

22.(1)儿童用药:氯霉素中毒易引起“灰婴综合征”,链霉素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阿司匹林易引起Reye综合征,儿童服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肾上腺皮质激素随意停药易出现反跳现象,

吗啡和镇静药(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易引起呼吸抑制,滥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发生鹅口疮、肠道

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副作用,儿童腹泻、便秘一般不用止泻药和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补液、通

便等方法。

(2)婴儿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任何药物均不可混于奶中哺喂。

23.(1)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儿童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体液平衡调节功能差;

(2)体液的总量和分布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越多,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外液中间质液

所占比例变化最大,血浆和细胞内液变化不大,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55%—60% 。

(3)细胞内液阳离子以钾离子为主,细胞外液以钠离子为主。正常血钾浓度:3.5—5.5mmol/L,血钠浓度:145—155mmol/L,渗透压:280—320mmol/L。

(4)根据血钠水平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呕吐腹泻引起)、低渗性脱水(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程度

最重)、高渗性脱水(人为造成,腹泻时补含钠盐过多,程度最轻)。临床上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高渗

性脱水早期典型表现为剧烈口渴,且口渴这一症状仅在高渗性脱水时出现。静脉输液恒量补液量是否足够

多采用中心静脉压。

24.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两者比值为20:1,它们在维持细胞外液PH中

起决定作用。

25.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脏损害,肾脏损害,代谢性碱中毒。

26.氯化钾溶液的安全剂量:临床常用的是10%氯化钾溶液10ml一支,静脉滴注时需稀释成安全浓度0.2%—0.3%,不可直接静推,即500ml水中加10%氯化钾10—15ml。

27.(1)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电解质浓度)、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三部分;

(2)补钾原则: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浓、不宜过早、见尿补钾、禁止静脉推注。

28.(1)28≤胎龄<37周(早产儿),37≤胎龄<42周(足月儿),胎龄≥42周(过期产儿)。

(2)出生体重2500—4000g(5—8斤,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超极低),体重>4000g(巨大儿)。

29.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

(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衰、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h内的患儿;(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

(3)胎龄<30周、生后48h内,或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

(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h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食管气管瘘、膈疝等;

(5)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换血者。

30.新生儿Apgar评分:内容包括心率、呼吸、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皮肤颜色5项;每项0—2分,总共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生后1分钟评分可区别窒息程度,

5分钟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后效果和预后。

3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天内

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59微摩尔/L(12.9mg/dl)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

32.新生儿硬肿症

(1)硬肿的特点: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

(2)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硬肿范围: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4)硬肿症的严重程度

硬肿范围全身及器官功能改变

轻度<20% 无明显改变

中度 25%—50% 反应差、功能明显低下

重度>50% 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衰

(5)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的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中度或重度硬肿症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热。每小时提高箱温1—1.5℃,箱温不超过34℃,在12—24h内恢复正常体温。

33.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

34.(1)营养不良患儿能量的供给: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开始每日供给能量250—330KJ/kg(60—

80kcal/kg),中、重度营养不良开始每日供给能量165—230KJ/kg(45—55kcal/kg)。

(2)蛋白质的供给:蛋白质的摄入量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3.0—4.5g/kg。

35.(1)有活性的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

(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①初期(早期):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

②活动期(激期):6个月以内“乒乓球头”,7—8个月“方颅”(“方盒样”头形);1岁左右胸部出现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及漏斗胸;1岁左右四肢出现X、O形腿。

36.(1)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2)泌尿生殖系统:大肠杆菌;

(3)急性肾小球肾炎:β-溶血性链球菌;

(4)肺炎感染病原体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肺炎感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选择题选合胞病毒);

(5)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其次是腺病毒;

(6)地西泮:为惊厥和新生儿破伤风的首选药,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出现选择题,例如小儿惊厥首选药物选择地西泮);

(7)秋冬季腹泻:轮状病毒;

夏季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食饵性腹泻:喂养不定时、食物的质和量不适宜、过早给予淀粉类或脂肪食物等,属于非感染性腹泻。

37.婴幼儿肺炎用药时间:抗生素一般用至体温正常后的5—7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葡萄球菌性肺炎易复发及产生并发症,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总疗程6周。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

38.支气管哮喘

(1)诱因:接触或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感染、强烈的情绪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药物(如阿司匹林)、其他(空气寒冷、干燥,强烈气味的化学制剂、职业粉尘和气体等);

(2)临床表现: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喘鸣音,听诊全肺可闻及哮鸣音。

(3)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给氧、补液、纠正酸中毒。

39.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多为眼睑及颜面部水肿,呈非凹陷性。血尿

既可呈茶褐色或烟蒂水样(酸性尿),也可呈洗肉水色(中性或弱碱性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尿少水

肿时期,限制钠盐摄入,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每日60—120mg/kg;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

每日0.5g/kg。

40.肾病综合征

(1)单纯性肾病:开始于眼睑、面部,水肿呈可凹性。一般无血尿及高血压。

(2)肾炎性肾病:除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水肿外,尚有明显血尿、高血压、血清补体

下降和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3)感染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肾病综合征较有效的首选药物。

(4)饮食:一般适量供应优质蛋白2g/(kg·d)。

41.泌尿道感染

(1)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以下尿路感染多见,主要是大肠杆菌),血源性感染(经血源途径侵袭尿路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

(2)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有时也伴有尿路刺激症状;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

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全身症状轻微。

(3)健康教育:一般急性感染于疗效结束后每月随访1次,除尿常规外,还应做中段尿培养,连续3个月,如无复发可以认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1次,共2年或更长时间。

42.(1)食物铁供应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2)维生素C、稀盐酸、氨基酸、果糖可促进铁的吸收,可与铁剂或含铁食品同时进食;茶、咖啡、牛奶、蛋类、麦麸、植物纤维、草酸和抗酸药物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品同食。

43.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血行感染;

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联合用药和静脉用药。

44.麻疹、水痘、腮腺炎

(1)传染期:①麻疹患者出疹前后的5天均有传染性,有并发症的患者传染性可延长至出诊后10天;

②水痘从出疹前1—2天至病损结痂为止;

③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腮腺肿大前6天至发病后5天或更长时间均可排出病毒。

(2)时间顺序:①麻疹:一般持续3—5天,顺序:耳后→发际→颈部→颈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

②水痘: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

疹和结痂常分批出现,在疾病高峰期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持续2—3天;

③腮腺炎:先一侧腮腺肿大,持续3—5天。

(3)并发症:①麻疹: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

②水痘(水痘的并发症考的可能性不大):败血症、水痘后脑炎、面神经瘫痪、Reye综合征、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

③腮腺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耳聋、心肌炎、肾炎等。

三、名词解释

1.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防治与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学。儿童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3.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4.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使机体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5.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的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

6.生理性体重下降:部分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可致体重暂时性下降,又称生理性体重下降。

7.高危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

8.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简称新生儿冻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1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

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11.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若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缓解药物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

难者,称为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12.生理性贫血(不考):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

能暂时下降,红细胞破坏增加(生理性溶血);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

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13.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14.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

障碍。

15.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16.儿童保健: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及社会能

力发展的一门学科。

四、简答题

1.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环境准备:光线明亮,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物品摆放有序;

(2)心理准备:做好解释、宣教工作,消除家长及儿童的紧张情绪;

(3)接种不宜空腹进行;

(4)严格掌握接种的禁忌症;

(5)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①接种活疫苗用70%—75%乙醇消毒;②抽吸后如有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③接种后剩余活菌苗应烧毁。

(7)其他:①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②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③接种麻疹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

2.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素含量丰富且吸收好,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方便、省时,量、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及母子情感交流;

(5)母乳喂养经济,可节省约1/5人工喂养费;

(6)母乳喂养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7)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使乳母孕期贮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3.指导哺乳的技巧

(1)尽早开奶,按需哺乳;

(2)促进乳房分泌,每次哺乳应让乳汁排空;

(3)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即可;

(4)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

(5)保持心情愉快;

(6)保证合理的营养;

(7)社会及家庭的支持。

4.食物转换的原则(辅食添加的原则)

(1)引入食物的质与量应循序渐进,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2)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应暂停引入新食物;

(3)食物转换时应先选择既易于婴儿消化吸收,又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4)食物转换时应选择不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5.儿童用药的特点

(1)儿童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2)儿童血—脑脊液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3)儿童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一,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差异;

(4)胎儿、乳儿可因母亲用药而受到影响;

(5)儿童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6.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按医嘱要求全面安排24h的液体总量,并遵循“补液原则”分期分批输入;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有条件者最好使用输液泵;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记录24h出入量。

7.输液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应重点观察哪些内容?

(1)观察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2)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3)观察静脉点滴是否通畅;

(4)观察脱水是否改善及尿量情况;

(5)观察酸中毒表现;

(6)观察低血钾表现。

8.鼻咽部分泌物吸引操作时的注意点。

(1)操作前洗手,戴手套,患儿取侧卧位或头转向一侧;

(2)选择合适的吸引器,调节好吸引器的压力;

(3)先吸引口腔,换管后在吸引鼻腔,避免口部致病菌倒流入鼻腔;

(4)吸痰前高流量吸氧;

(5)吸引时应观察患儿有无发生哽噎、喘息、呼吸暂停、心率过缓和发绀等;

(6)观察吸引出的分泌物的量、色泽、黏稠度及吸引时发生的病情变化。

9.佝偻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1)给孕妇及患儿父母讲述有关疾病的预防、护理知识,鼓励孕妇多进行户外活动;

(2)选择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3)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 400—800IU;

(4)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引入换乳期食物;

(5)在预防用药的同时,告知家长避免过量服用,注意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

10.婴幼儿腹泻病情观察时应重点观察哪些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观察大便情况: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量;

(3)观察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嗜睡、烦躁等;

(4)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如脱水情况及程度、低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11.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时的处理:

(1)轻者置患儿于膝胸卧位即可缓解;

(2)及时吸氧并保持患儿安静;

(3)镇静:皮下注射吗啡0.1—0.2mg/kg;

(4)纠酸:静脉应用碳酸氢钠;

(5)重者可静脉缓慢注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6)防治并发症。

12.洋地黄应用的注意事项。

(1)应用洋地黄应注意给药方法、剂量,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的中毒症状;

(2)每次应用洋地黄前应测量脉搏,必要时听心率;

(3)严格按剂量服药;

(4)当出现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黄绿视、嗜睡、头晕、视力模糊等毒性反应时,应停服洋地黄,并与医师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案例分析

Ⅰ、重症肺炎(肺炎合并心衰)

1.(1)辅助检查:肺片显示肺下野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

(2)心衰的主要表现:①呼吸困难加重,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②心率突然增快超过180次/分;

③心音低钝,奔马律;④骤发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

2.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前面3个最主要),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3.护理措施

(1)第一种可能(简述其护理措施):

①改善呼吸功能:休息、氧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③降低体温:如温热水擦浴、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④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高热多饮水;

⑤密切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尿量等;

⑥健康教育;⑦心理护理。

(2)第二种可能(如何给患儿安排休息):

①患儿取半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60%;

②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③注意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

④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

⑤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以利于休息;

⑥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3)第三种可能(给患儿观察病情应重点观察哪些方面):

①监测生命体征;

②中枢神经系统:神志、面色、意识、瞳孔;

③心脏及循环系统:呼吸、心音、心率、尿量;

④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⑤有无其它系统器官的损害: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

⑥如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一侧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可能出现了脓胸、脓气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

后面1种考的可能不是很大,建议多看几遍

(4)给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有哪些?

①翻身拍背;②体位引流;③痰液粘稠可采用雾化吸入;④机械吸痰;⑤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咳嗽;⑥呼吸道痉挛给予解痉药物;⑦昏迷并伴有舌后坠:口咽通气管。

Ⅱ、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1.鉴别

(1)急性肾小球肾炎:①临床表现:血尿、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②尿蛋白定性:+—+++之间,不超过3个+。

(2)肾病综合征:①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②尿蛋白定性为+++—++++,超过3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d)。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1)护理诊断:体液过多(最主要),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高血压脑病。

(2)护理措施

A.第一种可能(简述其护理措施):

①休息、控制水盐摄入;

②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时期限制钠盐摄入,有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入量;

③利尿、降压:速尿和硝普钠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观察;

④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尿量、尿色;

⑤健康教育;⑥预防感染。

B.第二种可能(如何为患儿安排休息)?

①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

②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③1—2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

④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⑤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

⑥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活动。

3. 肾病综合征

(1)护理诊断:体液过多,有感染的危险(最主要),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焦虑,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2)护理措施

A.第一种可能(简述其护理措施):

①适当休息;②营养管理;③预防感染;④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⑤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B.第二种可能(如何预防感染)?

①首先向患儿及家长解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②做好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

③加强皮肤护理;

④做好会阴部的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⑤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⑥注意监测体温、血象等,发现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完整word版)人卫版儿科护理学第六版课程总结,推荐文档

儿科。 第一章:儿童成长分期:(英) ●Fetal period:完全依靠母体 ●Neonatal period:最大危险 ●Infant period:生长高峰,抗体消失 ●Toddler age:自我保护不足 ●Preschool age:培养品质 ●School age:成人水平 ●Adolescence:生长第二高峰 在6~7岁时自行合成IgG;患病快、恢复也快;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英) 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3kg(2x+8),1y为出生时3倍;2y为4倍。 身高:出生50cm;1y=75cm;(7x+75); 头围:(眉弓上缘到枕骨结节)34——46——48;一岁时头围=胸围 颅骨:前囟(1.5~2cm;2y时闭合);后囟(6m闭合) 脊柱:抬头颈曲(3~4m);4m翻身;坐胸曲(6~7m);8~9m爬;走腰曲(1y)长骨:(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为其岁数+1) 牙齿:8m开始萌出;13m仍未萌出为延迟 感知觉:6m辨父母声音、认父母; 第三章:儿童保健:Array●胎儿:前3m易畸形 ●新生儿:家庭访视(3~4次) ●婴儿期:合理喂养(6m引入其他食物) ●幼儿期:防疾病事故 ●学龄前:自理能力 ●学龄:良好习惯及姿势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卡介苗(皮内、三角肌中部)乙肝、百白破(肌内、三角肌) 乙脑、麻疹(皮下、三角肌下缘)

第五章:儿童营养(英) 1能量与营养素 总能耗: ●基础代谢率:50~60% ●食物热力作用:7%~8% ●生长:25%~30% ●活动、排泄:10% 故1y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约100kcal/kg;蛋白质(1.5~3g/kg/d);钙(2g/d) 2儿童喂养: ●母乳成分 ●母乳喂养优点 ●哺乳技巧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食物转换原则 第九章:营养障碍疾病 1:PEM(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多见于3y以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水肿)为营养不良的最早表现○1喂养不当的皮下脂肪最先消耗—躯干— 臀部—四肢—面颊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消瘦) ○2营养不良分度: ○3并发:自发性低血糖:发生于夜间或清晨,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暂停、脉搏细速,为主要死因。(静推25%—50%的葡萄糖)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pdf

儿科护理学完整版 一、填空题 1.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 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3.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 初期(早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 儿童总的能量消耗包括 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发育(小儿特有)、活动、排泄及摄食消 耗 6 个方面。 5. 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6.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和早产儿于生后 2—3 天内出现黄疸, 4—5 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0—14 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 周。 7. 临床上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类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 8. 化脓性脑膜炎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 9.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10.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 征、Brudzinski 征阳性。 二、选择题 1.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保健为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放在生后第 1 周。 2. 新生儿或婴儿母乳喂养后取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避免因溢乳而引起窒息。 3. 儿童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保健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 天称新生儿期; 22—胎龄满28 周至出生后7 足天,称围生期。新生儿期的保健措施主要为合理喂养与保暖(温度保持在 24℃,湿度55%); (3)婴儿期:出生后到 1 周岁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消化和吸收能力未 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 故应合理喂养;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 患感染性疾病, 故应按时免疫接种; (4)幼儿期:自满 1 周岁到 3 周岁为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独立行走,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 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 5 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是意外窒息(初生1—3 个月内婴儿易发生窒息, 1—5 岁婴幼儿易发生异物进入机体,呼吸道异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18 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应鼓励其自己进食,不要惩罚幼儿。 (5)学龄前期:自满 3 周岁到6—7 岁为学龄前期;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同时生 6)学龄期:自6—7 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易出现上学的不适应性; 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

儿科护理教案【全】@徐医

教案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一章绪论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儿科学》褚福棠主编 教学目的 1.了解儿科学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及任务 2.熟悉儿科的特点,了解儿童心理社会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4.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5.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教学难点 小儿各年龄期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

教学内容总学时1学时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3分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15分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二、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三、婴儿期(infancy period):四、幼儿期(toddler's age): 五、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六、学龄期(school age): 七、青春期: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8分一、儿科特点 (一)儿童生理机能特点: 1、解剖 2、生理 3.免疫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2.疾病特点 3.诊治特点 4.预后特点 5.预防特点 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自学)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1、护理活动执行者(care-giver): 2、护理计划者(planner): 3、健康教育者(educator): 4、健康协调者(coordinator): 5、健康咨询者(consultant) 6、患儿的代言人(advocate): 7、护理研究者(researcher): 二、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专业素质(四)身体心理素质 第五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3分 小结2分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5天、5个月、5岁、15岁各属何年龄期?有何特点?保健应注意什么? 2、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及所涉及的范围 3、名词:胎儿期、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青春期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二章生长发育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 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黑色的是从试题里和PPT里抄过来的) 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书上版本:1)母乳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 5)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6)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以使乳母孕期储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试题答案版本:(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儿科护理学简答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黑色的是从试题里和PPT里抄过来的)第二章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 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 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高级到低级,由简单到复杂;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1、简述青春期少年保健的主要内容:(试题里有,但书上没画重点) 1)营养保健:青春期生长发育较快。需要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以及体格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继续防止急性传染病以及沙眼、龋齿、近视眼、寄生虫和脊柱弯曲等疾患 4)预防运动创伤、车祸、溺水,以及打架斗殴造成的意外伤害。家长。学校和保健人员都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

第四章 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书上版本:1)母乳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2)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 3)母乳新鲜无污染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 5)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 6)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以使乳母孕期储备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体型恢复至孕前状态 试题答案版本:(1)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2)增加婴儿的免疫力(3)简便、卫生、经济:母乳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随要随哺(4)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婴儿安全感、信任;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5)哺乳对母亲有利:产生催乳素、抑制排卵。 2、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活动下肺结核、糖尿病、严重心脏病等应停止哺乳。乙型肝炎并非哺乳禁忌。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3、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 1)时间:一般在小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2)方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从胎儿期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重要的特点。 “生长”(growth)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变化。“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的演进,为质的改变。生长和发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从胎儿期至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是不断进行的。 2、各年龄阶段生长的速度不同。如体重和身高:1岁内增长最快,为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出生时约3kg,1岁时是出生的3倍,之后减慢);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后又迅速加快增长,为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系统发育速度并不相同。 1.神经系统(脑、硬脑膜、脊髓等)发育较早: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第一年。 2.有些先快后慢,如淋巴系统(胸腺、淋巴结等):咽部淋巴组织及扁桃体也是在幼儿期增长比较明显,到了10岁以后逐渐减小,发病也减少;故小儿切除肥大的扁桃体手术在10岁以后可酌情决定。 3.生殖(睾丸、卵巢、输卵管、前列腺等)系统发育较晚,于青春期开始发育。 4.其它系统的发育先慢后快,如心肝肾肌肉等,与体格生长平行。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1.由上到下: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2.由近到远: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先会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 3.由粗到细:先会用全手掌握持物品,再发展到能以手指捏取。 4.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图、画人。 5.由低级到高级:先会看、听感觉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事物。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仍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受内因(遗传因素),外因(环境因素)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特性和环境影响是确定小儿生长发育进程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范围,环境则决定发育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程度。内在遗传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儿童如何生长发育。 (一)遗传因素 1、照镜子发现:皮肤、身材、面部特征等与父母相似。 2、性别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青春初期,女孩体格生长剧增,体重、身高可能超过男孩,但是青春期末,其平均体重、身高低于同龄男孩,因为男孩青春期开始较晚,但延续时间长。 女孩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早,骨骼较轻,骨盆较宽,肩距较窄,皮下脂肪丰满,而肌肉却不如男孩发达。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因素越大。 (1)当各种营养素供给比例恰当,生活环境适宜,小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2)宫内营养不良的胎儿,体格生长落后,脑的发育迟缓,生后营养不良首先导致体重

儿科护理学习题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A1型题 1.小婴儿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A.喉痉挛 B.面神经症 C.手足搐溺 D.无热惊厥 E.陶瑟征 2.下列不是母乳喂养优点的是 A.钙磷比例适当((2: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B.含消化酶较多 C.乳糖量较多 D.含饱和脂肪酸多 E.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3.儿童能量代谢与成人的主要不同点是 A.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活动所需能量多 B.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G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D.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E.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少,活动所需能量较多 4.婴儿母乳喂养错误的是 A.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吸吮母亲乳头 B.按需哺乳 C.定时哺乳 D.每次哺乳时以吃饱为准 E.每次应将一侧乳房吸空 5.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A.肌肉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呆滞 C.身长低于正常 E.体重不增D.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面颊~胸背~腹部~臀部~四肢 A. B.胸背一腹部~臀部~四肢一面颊腹部~胸背~臀部~四肢~面颊 C. D臀部~四肢~面颊~胸背一腹部腹部~胸背~四肢一面颊一臀部 E. 7.预防拘楼病需强调及早添加换乳期食物B. 母乳喂养A. 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 E. 经常晒太阳8.营养不良易并发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其中最常见的是维生素CB 缺乏 A .维生素缺乏 C.B缺乏.维生素 A 缺乏DE 缺乏.维生素DE .维生素9.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是.前白蛋白 A B.视黄醇结合蛋白 C .转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D. )1 (IGF16 / 1 E.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10.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重度贫血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E继发感染 A2型题

最新儿科护理学试卷及答案

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 儿科护理学 2 3 4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5 1、小儿身长增长较快,1岁时约为()cm,2岁时约为()cm, 6 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为()cm。 7 2、测量儿童身长时取立正姿势,双眼(),头部(),足跟靠拢,足尖 8 分开约60度。 9 3、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 10 ()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11 4、婴幼儿盆浴时应关上门窗,调节室温至()左右,水温为 12 ()℃,盆底最好铺毛巾以免滑动。 13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生后()天开始出现,()天最 14 明显,()天消退。病理性黄疸一般发生时间为() 15 6、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 16 () 17 7、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是()、()、()、 18 ()。 19 8、手足搐搦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 20 () 21 9、小儿乳牙于生后()开始萌出,于()时出齐,共有 22 ()个

23 10、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蝎时应迅速滴注或推注(),低渗性脱水, 24 输液速度应(),高渗性脱水宜慢些,否则易发生()。 25 11、婴儿生后1周内可有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 26 (),常于生后()日恢复到出生体重。 27 12、病房中如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及时( ),患儿污物及所住病室及 28 时行( ),对曾与其接触过的易感儿应酌情作( )。 29 13、腹泻脱水时血钠浓度: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30 等渗性脱水() 31 14、卵圆孔瓣膜在解剖上关闭一般为生后()个月。 32 15、对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者应(),等待心力衰竭控制 33 ()周后,方可在床上适当活动。 34 16、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疱疹性咽峡炎是由() 35 感染引起 36 37 二、判断题:请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38 1、身长的个体差异较大,若低于正常的20%以上为异常() 39 2、心理学家将学龄期称为“第2反抗期”。() 40 3、急性肾炎患儿家中带来的食物经医务人员允许方可食用。() 41 4、女婴在生后3~5天可见阴道少量流血,连续5~7天消失,如出血时间延长或血量 42 增多则应考虑新生儿出血症。() 43 5、每次哺乳时应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以保证吃够足量的营养素。()

2017年4月自考儿科护理学(一)03003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儿科护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300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特点的是 A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B.认知、心理社会和行为发展 C.内分泌不稳定,面对更多社会压力 D.体格生长缓慢进行 2.某小儿l周岁,生长发育正常,其身长约为 A.70cm B.75cm C.80cm D.85cm 3.某小儿,女,l2个月,其乳牙数目约是 A.2~4个 B.4—6个 C.6~8个 D.8—10个 4.小儿前囟凹陷见于 A.脱水 B.脑肿瘤 C.脑积水 D.脑膜炎 5.初乳中含有较多的 A.铁元素 B.矿物质 C.饱和脂肪酸 D.免疫因子 6.关于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严格消毒制度,预防感染 B.严格掌握禁忌症 C.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不必处理 D.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7.光照疗法时,最有效的蓝色荧光灯的波长为 A.320~370nm B.370~420nm C.420~470nm D.470~520nm 8.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个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称为 A.小于胎龄儿 B.大于胎龄儿 C.巨大儿 D.适于胎龄儿 9.新生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物质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10.关于早产儿消化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吮能力差 B.吞咽反射弱 C.贲门括约肌松弛 D.胃酸及消化酶多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六章 营养与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教学文稿

第六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A1型题 1.小婴儿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A.喉痉挛 B.面神经症 C.手足搐溺 D.无热惊厥 E.陶瑟征 2.下列不是母乳喂养优点的是 A.钙磷比例适当((2:1),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B.含消化酶较多 C.乳糖量较多 D.含饱和脂肪酸多 E.蛋白质、糖、脂肪比例适当 3.儿童能量代谢与成人的主要不同点是 A.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活动所需能量多 B.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少,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G儿童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D.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多,尚有生长发育需要能量 E.儿童排泄损失能量较少,活动所需能量较多 4.婴儿母乳喂养错误的是 A.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吸吮母亲乳头 B.按需哺乳 C.定时哺乳 D.每次哺乳时以吃饱为准 E.每次应将一侧乳房吸空 5.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 A.肌肉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呆滞 C.身长低于正常 D.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E.体重不增 6.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 A.面颊~胸背~腹部~臀部~四肢 B.胸背一腹部~臀部~四肢一面颊 C.腹部~胸背~臀部~四肢~面颊 D臀部~四肢~面颊~胸背一腹部 E.腹部~胸背~四肢一面颊一臀部 7.预防拘楼病需强调 A.母乳喂养 B.及早添加换乳期食物

C.及早口服鱼肝油 D.及早服用钙剂 E.经常晒太阳 8.营养不良易并发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其中最常见的是 A.维生素A缺乏 B.维生素C缺乏 C.维生素B缺乏 D.维生素E缺乏 E.维生素D缺乏 9.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指标是 A.前白蛋白 B.视黄醇结合蛋白 C.转铁蛋白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E.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10.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重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A2型题 11.患儿,女,6个月,体重5.5kg,生后母乳喂养,量少,未添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护士应首先考虑患儿是 A.正常儿 B.拘楼病 C. I度营养不良 D. II度营养不良 E.Ⅲ度营养不良 12.患儿,女,4岁,曾患询楼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型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 A.多晒太阳 B.多做户外活动 C.给予预防量的维生素D D.给予治疗量的维生素D 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13.患儿,男,1岁,有肋骨串珠,肋隔沟,被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询楼病,护士正确的护理是 A.多练走 B.多练站 C.避免久站 D.多练坐 E.用矫正器 14.患儿,男,6个月,人工喂养,腹部皮下脂肪0.3cm,皮肤弹性差。护士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B.因为是慢性病不用密切观察 C.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D.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E.定期测体重 15.患儿,6个月,平素多汗,易惊,烦躁,纯牛奶喂养。今日突然抽搐1次,表现为面肌及四肢抽动,约数秒钟,抽后神志清醒,不伴发热

儿科护理学重点

儿科 1、判断儿童体格发育主要指标是: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 围、皮下脂肪厚度等(15) 2、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有哪些?(2) ①胎儿期:受孕至生后脐带结扎 特点:妻妾营养物质及氧气来自母体;生长发育最快 ②新生儿期: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③婴儿期:出生至1岁 特点:生长发育较快,运动功能发育快,抵抗力低 ④幼儿期:1岁至3岁 特点:生长发育快,智力发育快 ⑤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特点:体格发育减慢,智力发育加快 ⑥学龄前:6~7岁至11~12岁 特点:体格发育较学龄前期加快,智力发育加快 ⑦青春期:女孩11~12岁至17~18岁 男孩13~14岁至18~20岁 特点:体格发育快,生殖系统发育快 3、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及临床特点(446) (1)主要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oxA16) (2)临床特点:五期:手足口出诊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 ①发热 -- 发热为HFMD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多数HFMD患儿突然起病 -- HFMD初期,部分患儿有咳嗽、流涕、头痛、恶心、呕吐、纳差等前驱症状。约 半数患儿于发病前1天~2天或发病同时伴发热,体温一般为38℃左右,持续2天 ~3天,少数患儿持续3天~4天 -- 但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的HFMD患儿体温常较高,伴发热的持续时间亦较长 ②口腔改变 -- 口腔黏膜疹在HFMD的临床症状中出现比较早,起初表现为在口腔的硬腭、颊部、 牙龈及舌部出现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后形成溃疡,周围绕以红晕。 --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常伴有流涎、拒食等表现。 -- HFMD患儿的口腔症状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或无口腔损害 ③皮肤改变 ?1~3天后患儿的手、足、臀、膝等处出现红色斑丘疹,散在或融合,无痒感;部 位为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或足跟边缘、肛周及会阴部多见;很快发展为 2~4mm大小的水疱,内含数个至数十个不等透明液体,部分水疱长轴与皮纹一致。 ?HFMD患儿的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中,不一定全部出现。部分病例可无发 热,可仅仅表现为皮疹或口腔内疱疹。 4、掌握正常儿童出牙的规律是什么?(23) 小儿正常出牙顺序是这样的,先出下面的二对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

《儿科护理》自学指导书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 一、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二、自学学时:54课时 三、课件学时:54课时 四、教材名称:《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五、参考资料:1.《儿科学》第六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人民 卫生出版社 2.《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吴瑞萍,胡亚美,江载 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 章节同步练习(10%)+笔试(90%) 七、课程简介: 本指导书是根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编写而成,作为整体护理的培训教材。 儿科护理学是综合性临床医学科学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等基础医学和疾病防治护理的临床医学。 小儿是一个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尚未成熟且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无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护理等方面,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其特点。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个特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使之正确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以保证小儿健康的成长。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科学人才的要求,通过儿科护理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护理和科研打下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儿科护理学》全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至四章主要为儿童保健、儿科基础护理;第六至十四章为患病儿童的护理。 八、自学内容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内容概述: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承认的特征及特殊需要。本章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其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二、自学课时安排:1学时 三、知识点: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特点:儿童生理功能特点(解剖、生理、免疫)、心理社会特点、儿科临床特点。3.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4.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其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期特点。 5.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儿科护士被赋予多元化角色,为护理活动的执行者、护理计划者、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患者代言人及护理研究者。儿科护士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 四、难点:小儿年龄分期、小儿年龄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五、章节同步练习题: 1.何谓儿科护理学? 2.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小儿年龄分级期?各期有何特点? 4.作为儿科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生长发育 一、本章内容概述: 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公共课限选课)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儿科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小儿身长增长较快,1岁时约为(75; )cm,2岁时约为( 85 )cm,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为(5~7.5 )cm。 2 3 4 5 6 7 8、手足搐搦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8、答案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惊厥 9、小儿乳牙于生后()开始萌出,于()时出齐,共有()个9、答案6个月左右;2~2.5岁;20

10、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蝎时应迅速滴注或推注(),低渗性脱水,输液速度应(),高渗性脱水宜慢些,否则易发生()。10、等张含钠液;快;慢;惊厥 11、婴儿生后1周内可有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常于生后()日恢复到出生体重。11、答案:3%~9% 7~10 12 14 15 16、 1 2 3、急性肾炎患儿家中带来的食物经医务人员允许方可食用。() 4、女婴在生后3~5天可见阴道少量流血,连续5~7天消失,如出血时间延长或血量增多则应考虑新生儿出血症。() 5、每次哺乳时应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以保证吃够足量的营养素。() 6、婴幼儿呼吸时多呈腹式呼吸,7岁后多数为胸腹式呼吸。() 2

7、新生儿吞入羊水引起呕吐者可用4%苏打水洗胃。() 8、新生儿的肾脏对酸、碱调节能力差,故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9、肾病综合征的预期目标之一是2一3周内水肿渐减轻、消退,体液分布正常。() 10、小儿液体分布与成人相比,不同之处主要是间质液较多。() 11 12 13 于 14 15 16 18 19、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20、败血症患儿体温波动较大,为了正确了解病情,应每2~4h测温1次,体温较高者易多喂水,并给予乙醇擦浴以降温。() 三、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初级护师 儿科护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二、生理特点 呼吸形态:腹膈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 呼吸功能:肺活量、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体弥散量较成人小,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三、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sIgA)为低;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和活性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 》若上呼吸道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部位不确切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一、病因 病毒感染:90%,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也可继发细菌感染,常见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婴幼儿期,若有疾病影响、环境因素及护理不当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二、临床表现 一般类型 ·局部症状:流涕、鼻塞、喷嚏、咳嗽等。 ·全身症状:发热、畏寒、头痛、拒奶,高热惊厥,阵发性腹痛等。 ·体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皮疹等。 特殊类型 ·疱疹性咽峡炎:高热、咽痛、流涎、拒食等。咽充血,黏膜上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一周。 ·咽-结合膜热: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咽充血,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有球结膜充血,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三、并发症 婴幼儿: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年长儿:急性肾炎及风湿热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专业课限选课): 课程类型(公共课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 58 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 1 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实施《儿科护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通过提问、作业、实验报告、案例讨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及儿童护理临床实践的特点,将《儿科护理学》分解成7 个侧重点不同的模块,各模块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保持连续性,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使《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阶段性的重点,保证《儿科护理学》课程之内涵覆盖全过程,贯穿教学始终。

※《儿科护理学》各章节练习题(缩略版)

《儿科护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 5页.婴儿期是指( C ) A.出生后到3个月 B.出生后到6个月 C.出生后到12个月 D.出生后到18个月 E.出生后到24个月 5页.新生儿期是指( 4 ) 1)自出生脐带结扎到1周岁 2)自受孕到出生脐带结扎时 3)自出生后第一天到生后第40天 4)自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天 第二章 5页,14页.幼儿期特点不包括( A ) A.幼儿期指3~6、7岁的小儿 B.能够独立行走 C.会用“我"指代自己 D.能讲2~3个字的词组 E.乳牙出齐 9页.一般体格生长最快的年龄阶段是( A ) A.半岁之前 B.半岁以后 C.出生后1年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9页.一个正常4岁儿童的体重约为( D ) A.10Kg B.12Kg C.14Kg D.16Kg E.18Kg 9页.计算身长的公式:身长(cm)=年龄×7 +70(cm),适用于下列哪个年龄阶段( D ) A.1~6个月 B.6~12个月 C.1~12岁 D.2~12岁 E.12岁以下 9页.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 D ) A.6岁 B.8岁 C.1 0岁 D.1 2岁 E.1 4岁 9页.一健康儿,体重12kg,身长84cm,出乳 牙20个。其年龄约为( B ) A.3岁 B.2岁 C.1岁半 D.12个月 E.10个月 9页.一健康儿,体重约18 kg,身长105cm, 头围约50cm,其年龄为( C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E.7岁 9页.体重达到出生体重的4倍的年龄是( D ) A.6个月 B.1岁 C.1岁半 D.2岁 E.2岁半 9页.一般情况下,一个3岁的儿童的身长约为 ( C ) A.70cm B.80cm C.90cm D.100cm E.110cm 11页.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C ) A.生后6~8周 B.6~12个月 C.1~1.5岁 D.1.5~2岁 E.2~2.5岁 12页.乳牙出齐的时间为( E ) A.1岁 B.1~1.5岁 C.1.5岁 D.1.5~2岁 E.2~2.5岁 22页.关于初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指产后7天以后的母乳 B.分泌量多 C.含脂肪多 D.免疫物质多

历年儿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历年儿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题及答案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难度系数1 关键字:儿科护理学范围 1.小儿与成人根本的区别在于D A.婴儿头长为身长的1/4 B.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 C.病理变化常因年龄而异 D.不断地生长发育 E.儿科护理项目内容繁多 2.小儿的特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婴儿头长为身长的1/4 B.基础代谢较成人旺盛 C.病理变化常因年龄而异 D.新生儿易患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 E.儿科护理项目内容繁多 3.小儿易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是E A.生长发育迅速 B.消化功能差 C.肝功能不成熟 D.肾功能不成熟 E.免疫功能不完善

4.小儿易于发生营养性疾病的原因是B A.小儿外观和身体各部分比例都在不断变化 B.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成人多 C.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 D.小儿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 E.小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健全 5.婴幼儿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E A.生长发育迅速 B.消化功能差 C.肝功能不成熟 D.肾功能不成熟

E.免疫功能不完善 6.不属于儿科重点防治的疾病是E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小儿腹泻 C.小儿肺炎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儿科护理学的工作中心是E A.患儿的疾病护理 B.患儿的身心护理 C.所有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的护理

D.所有小儿的身心护理 E.“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 8.下列适用于护理婴儿的沟通技巧是C A.因势利导 B.多做游戏 C.搂抱与抚摸 D.适时鼓励 E.社会交流 9.儿科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A A.保证患儿的安全 B.缓解分离性焦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