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网公司35~110千伏项目可研深度规定

南网公司35~110千伏项目可研深度规定

南网公司35~110千伏项目可研深度规定
南网公司35~110千伏项目可研深度规定

附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5~110kV 配电网项目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3-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 – 4 – 20 发布 2011 – 4 – 20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5)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5)

4.1工程概述 (5)

4.2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4.3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4变电站站址选择 (12)

4.5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5)

4.6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17)

4.7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

4.8海底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20)

4.9环境保护 (22)

4.10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 (22)

4.11抗灾减灾分析 (23)

4.12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23)

4.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4)

4.14结论及建议 (25)

5 附件及附图 (25)

5.1附件 (25)

5.2附图 (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隧道专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 (29)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曹华珍、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

本规定由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引言

为应对电力发展新形势,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用户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构建一个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国际先进配电网,进一步提高电网投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配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构建配电网规划前期管理的一体化体系,全面开展可研工作,规范管理。现为指导南方电网公司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报告编制内容,加强35~110kV 配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确保项目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特制定本规定。

配电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应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各专业有关的设计规程、规定,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在电网规划和系统设计指导下进行,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贯彻资产全生命周期理念,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通道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成果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投资的35~110kV配电网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或改建变电站工程及线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定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定。。

GB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SD12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SDJ161-19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SD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GJ 151-2000 电力系统光缆通信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5218-2005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

DL/T 5391-2007 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Q/CSG 11502-2008 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

Q/CSG 11503-2008 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

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项目可行性研究以电网规划和系统设计为基础,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

3.1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一个主要阶段,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初步设计提供基础。

3.2 可行性研究工作重点是从技术经济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系统方案、工程建设规模、最佳投产时间;选择并推荐合理的变电站站址和相关的线路路径(或大跨越)方案,避免后续工作中出现颠覆性因素;提出项目的主要技术原则和工程设想;合理评估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3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由电力系统、系统通信、变电站站址及工程设想、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环境保护、节能降损、抗灾减灾分析、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几部分内容组成,并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作相应增减。

3.4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全面、准确、充分地收集和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5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应包括说明书,相关图纸和现场的照片等。要求设计文件齐全,图纸清晰、正确;文字说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3.6 对建设方案应有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当有特殊专题项目时应说明专题研究内容、费用估算。

3.7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取得乡县级以上的规划、土地协议、跨越林地等的协议证明。视项目具体情况落实地质、地震、矿产、文物、电信、军事、民用航空、航道、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草原行政、林业行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河道、水利、海洋行政等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及供水协议。

3.8 当有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时,需对闲置物资再利用进行论证。

3.9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的条款,以利于建设的标准化和造价控制。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4.1 工程概述

4.1.1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包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依据和报告编制所执行的技术依据。

a)与委托方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项目的委托函或中标通知书。

b)经批准或上报的项目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电厂接入系统审查文件。

c)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其它重要文件。

d)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技术规程规范。

e)审定的电网规划。

4.1.2 工程概况

a)简述工程概况,电网规划情况及项目工作过程。对扩建、改建工程,应简述先期工程情况。

b)说明线路工程所经过地区的行政区划、工程规模,明确与本工程相连的线路起迄点及中间

点的位置、电压等级、回路数、线路长度、导线截面及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线路通道等。

c)说明变电站地理位置,变电站本期、远期建设规模。

d)说明本项目通信工程规模。

e)说明本工程静态、动态投资估算。

4.1.3 设计水平年

根据电网规划合理选定项目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设计水平年一般取项目推荐的投产年,远景水平年用于校核分析,应取设计水平年后5~10年的某一年。

4.1.4 主要设计原则

a)结合工程建设条件等提出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和相应的措施。

b)简述本工程的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

c)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

d)节能设计原则及主要思想。

e)抗灾设计原则及主要思想。

f)闲置物资的再利用情况。

4.1.5 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a)说明本项目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b)说明本项目范围内由外单位协作完成的项目(如环评、谐波分析等)及分工界限。

c)对扩建和改造工程,应简述原有工程与本期项目的衔接与配合。

4.2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a)电力系统一次论证重点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出站址选择的地理范围,提出推荐站址方

案;确定合理的项目规模和投产时间。

b)必要时进行电气计算,对有关的电气设备参数提出要求。

4.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

简述项目所在地区的区域范围及地理、社会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等。

4.2.2 电力系统现状

简述本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电力系统现况(包括上一年度的该地区的负荷,电量和装机情况,电网规模),分析相关地区(特别是项目供电区)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

4.2.3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说明与本项目相关地区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情况。设计水平年为项目推荐投产年,对远景年进行展望。

4.2.3.1 电力需求预测

a)概述本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

b)以经审定的电网规划或滚动修编为依据,在必要的电力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简述

负荷增长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并列出各水平年本地区电力、电量增长表;重点分析本项目供电区内的电力需求发展情况(如拟由本项目供电的主要开发区、主要用电大户的用电增长情况),提出本项目供电区的电力需求发展情况。

4.2.3.2 电源规划

必要时概述本项目所在地区电源建设情况。

4.2.3.3 电力电量平衡

论述平衡的原则,进行项目所在地区、供电区域的当前到设计水平年逐年和展望年的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并对平衡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变电站的布局和规模。对于110kV以下水电厂上网较多的地区,应考虑不同方式典型负荷的平衡。

4.2.3.4 电网建设规划

重点说明与本项目投产前后相关的电网发展情况、包括主要在建的输变电工程的情况。

4.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满足供电区域负荷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完善网架结构、减少供电线损等角度论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5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供电范围

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在项目必要性论证基础上,说明本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确定本项目合理的供电范围。

4.2.6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4.2.6.1 接入系统方案

a)根据地区电网规划、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站址周边电网情况及线路路径条件,提出本工

程项目本期接入系统方案,并对接入系统方案远期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b)由于相关电力系统或站址位置发生较大变化,线路路径存在较大难度等因素,致使原规划

接入系统方案已明显不合理,应对接入系统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提出接入系统方案的调

整意见。

4.2.6.2 接入系统方案比较分析

对接入系统方案开展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和系统对变电站站址的意见。

4.2.7 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系统论证,提出本项目建设规模,包括变压器容量、台数(本期及最终规模);各侧电压出线回路数和方向(本期及最终规模)、线路导线截面、无功补偿配置等;说明相关配套工程项目,如对侧间隔等。

4.2.8 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如有较大地方电源接入、谐波源或冲击负荷等,需进行电气计算和分析,提出谐波源解决措施。

4.2.9 系统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4.2.9.1 电气主接线

依据电网规划,按照《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对本站主接线、布置提供多个方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建议。对有电源或大用户接入的,还应考虑电源及用户对变电站主接线的相关要求。

4.2.9.2 主变压器参数选择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容量、短路阻抗等应采用《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的变压器典型技术参数,必要时根据电力系统发展情况从短路电流、调压等方面进行复核。

4.2.9.3 短路电流水平

提出变电站各级母线侧短路电流水平;必要时,应结合系统要求及变电站进出线情况,对变电站母线通流容量、电气设备额定电流提出初步要求。

4.2.9.4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提出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4.2.9.5 导线截面选择及线路型式

a)根据正常运行方式经济输送容量和事故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送容量和电网发展的需要,结

合电网发展及标准化设计,确定推荐导线截面。

b)对需要采用电缆的工程,根据系统需要提出电缆的载流量要求。

c)一般钢芯铝绞线的最大输送容量原则上按导体允许温度为80℃作为校核条件。

4.2.9.6 低压无功补偿配置选择

根据变电站规模、负荷特性、分层分区无功平衡结果,参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提出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及分组容量、型式及投切要求等。

4.2.10 闲置物资再利用

当项目有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时,需结合电力系统发展和设备使用寿命,分析闲置物质相关设备参数是否满足本工程技术条件。

4.2.11 项目合理的投产时机

论述项目合理的投产时机。

4.2.11 系统相关建议

必要时提出影响本项目系统接入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4.3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4.3.1 概述

4.3.1.1 系统概况

a)简述一次系统的概况和特点,包括项目范围、投产时间、接入系统方案,以及其它相关的

情况等。

b)简述电网运行相关安排的设想。例如:值班、操作、控制等方式选择的设想。

4.3.1.2 调度管理关系

根据相关调度管理规程和调度管辖原则,提出本工程的调度和运行管理关系,确定变电站内相关信息的传送方向。

4.3.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3.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概述与本项目有关的系统继电保护、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现状,包括保护的配置、产品型号、投产时间、通道使用等情况,并对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4.3.2.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根据一次系统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相关要求,论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主要技术原则,提出线路保护的配置方案,包括保护类型、通道方式;提出母线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等设备的配置方案。4.3.2.3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结合全网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要求和站内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本工程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的配置原则和建设方案。

4.3.2.4 安全自动装置

结合地区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的整体建设要求,提出本工程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和建设方案。

4.3.2.5 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

根据线路继电保护、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不同需要,分别提出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通信接口方式等。

4.3.2.6 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

提出对PT、CT、直流电源等设备的技术要求。

4.3.2.7 调度端扩充要求

对于因本项目建设而引起的调度端主站扩充,需要提出扩充要求和方案。

4.3.3 调度自动化

4.3.3.1 各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简述与项目相关的各级调度端EMS 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主站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若是扩建工程,还应说明站内自动化设备现状(包括远动装置、电能计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

4.3.3.2 远动系统

根据调度规程和原则,提出远动系统方案,明确远动设备的功能、性能、配置、通信接口要求,确定远动信息内容。

4.3.3.3 电能量计量系统

根据南网、各省网公司电能量计量(费)要求,提出本站关口计量点、备用关口计量点、考核计量点的设置原则,明确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采集终端的功能、性能、参数配置、通信接口要求,确定电能量信息内容。

4.3.3.4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

根据南网、各省网公司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提出站内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明确系统功能、性能、监控范围及设备配置原则。

4.3.3.5 通道要求

明确变电站至各相关调度端的远动通道、计量通道、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配置要求。

4.3.3.6 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根据相关调度端对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要求,分析变电站各应用系统与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传输和安全隔离要求,提出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配置要求。

4.3.3.7 自动化设备的配置

结合本项目简述变电站内及各调度端需要配置的自动化设备和需要进行扩充的主站系统。

4.3.4 系统通信

4.3.4.1 概述

简述本项目一次接入系统方案概况及调度通信组织关系。

4.3.4.2 业务需求分析

a)根据通信规划,分析本项目节点在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b)根据各专业对本项目的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应以电网发展水平年的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

景年的业务发展,提出各应用系统(包括电网调度、线路保护、安稳系统、调度自动化、

各信息系统等)对通道数量和技术的要求。

4.3.4.3 通信现状及存在问题

说明与本项目相关的通信网络(光纤传输网、调度数据网、调度交换网、综合数据网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与本项目相关的已立项或在建通信项目情况等。

4.3.4.4 通信方式

根据需求分析,以及通信网现状和通信网规划的要求,提出推荐使用的主、备通道的通信方式。

4.3.4.5 光纤通信方案

a)光缆建设方案

1)对各种可能的路由、可能的敷设方式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光缆建设方案推荐意

见。

2)简述光缆建设方案,包括光缆路由、光缆型式、芯数、长度等。

b)光传输网络方案

提出光传输网组网方案、光通信电路建设方案及设备配置。

4.3.4.6 微波通信方案

简述微波传输网的建设方案及设备配置。

4.3.4.7 载波通信方案

简述需要使用的电力线载波通道组织建设方案及设备配置。

4.3.4.8 调度数据网络方案

根据调度管理关系及调度数据网总体建设要求,提出本项目节点接入网络方案、设备配置和通道组织要求。

4.3.4.9 综合数据网络方案

根据所在供电局综合数据网络总体建设要求,提出本工程节点网络接入方案、设备配置和通道组织要求。

4.3.4.10 各种业务通道方案

a)提出调度电话、行政电话、继电保护、远动信息、安全稳定装置、电能计量信息、电能质

量监测信息等各种业务信息送各调度管理单位的通道组织方案。

b)提出传输线路功角测量装置等信息的通道组织方案。

c)提出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等所需的通道组织方案。

4.3.4.11 辅助设施

a)提出通信设备供电电源配置原则及设备配置。

b)按照规程要求对通信设备空间、布局、环境参数等提出一般性的要求。

c)根据相关管理机构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原则,提出变电站通信设备动力监控配置要

求。

4.4 变电站站址选择

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根据该项目的中间成果审查意见,论述站址的建设方案。

4.4.1 变电站站址

以每个站址方案为单元,简要论述比选站址方案的有关情况。最后推荐两个可行的站址方案进行下一步综合论述。特殊情况下(如环境所限),对唯一可行站址方案进行论证。

4.4.1.1 站址区域概况

a)站址位置:站址所在的市、县、乡镇、村落名称,相对所在地市、县中心的方位和距离。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要特别加以说明。附图片画圈说明站址具体位置。

b)站址地理状况: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水库、通过道路、海拔高度、自然

高差、植被、树木、农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拟建站址围墙与集中民居的最小距离。

c)站址土地状况:说明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使用权情况。

d)交通情况:说明站址附近公路、铁路、水路的现状和与站址位置关系,进站道路引接公路

的名称、路况及等级。

e)与城镇规划的关系及可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f)矿产资源:站址区域矿产资源及开采情况,对站址安全稳定的影响。

g)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等的描述。对于一些年代久、规模大、数量多的宗

族墓群(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也应作出说明。

h)周边设施影响:站址附近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通讯电(光)缆、飞机场、导航台、高速

公路、油(气)站、接地极、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等与变电站的相互影响情况说明。

4.4.1.2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应说明站址范围内已有设施(如输电线路、通信线路、水渠、池塘、机井、房屋、厂房、坟墓、道路、养殖场等)、拆迁和经济作物的赔偿情况,并对费用作出初步估计。

4.4.1.3 出线条件

按本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说明出线走廊情况及排列次序。

4.4.1.4 站址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a)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b)说明五十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说明五十年一遇的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c)说明变电站用水量要求,落实水源条件。

4.4.1.5 站址工程地质

a)说明站址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本阶段勘测应对站

址方案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b)说明站址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

c)了解站址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

措施的建议。

d)建议的地基处理方案。

e)从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对比选站址进行比较评价。

f)对边坡治理进行初步评述。

4.4.1.6 土石方工程

说明土质结构比,估算土石方工程量,说明取土土源,弃土地点等情况。

4.4.1.7 进站道路及交通运输

a)进站道路:简述道路引接情况和变电站入口方向。说明进所道路需新建道路的长度和改

造道路等的工程量。

b)大件设备运输:说明各站址方案大件运输的条件和方案,调查和估算各站址大件运输方

案的措施处理费用。

4.4.1.8 站用电源

说明站址方案站用电源的引接方案。

4.4.1.9 站用水源

说明站用水源的引接及工程量。

4.4.1.10 站址环境

说明站址所在区域环境情况及污秽等级。

4.4.1.11 通信干扰

说明对站址附近通信设施干扰情况。

4.4.1.12 施工条件

说明站址的施工条件,包括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施工电源和水源等。

4.4.1.13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4.2 工程设想

4.4.2.1 系统概述

简述变电站变电容量、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方向、无功补偿及其他装置情况。

4.4.2.2 电气主接线选择

a)结合系统的要求和工程建设规模,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电气主接线提出初步

意见。

b)当项目有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时,应对闲置设备电气参数的适应性进行论述分析并提出推

荐意见。

4.4.2.3 电气总平面

a)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排列顺序,全站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

b)简述各级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高压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近远期配合措施。

c)当扩建工程有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时,应对闲置设备外形尺寸的适应性进行论述分析并提

出推荐意见。

4.4.2.4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简述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原则以及参数规格。

4.4.2.5 防雷接地

简述防雷接地措施。

4.4.2.6 电气二次部分

a)简要说明控制方式选择,主要保护配置原则及设备选型原则。

b)简述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装置配置方案。

c)简要说明卫星对时系统配置原则。

d)简要说明主控室、继电器室、蓄电池室及10kV配电装置室等二次设备房间布置的主要设

计原则。

e)说明变电站图像监视及报警系统的配置方案。

4.4.2.7 站区规划和总布置

a)从利用地形、地貌、远近结合,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和节约土地的角度说明站区总体规划的

特点,说明进站道路引接情况、引接长度和变电站入口方向。

b)说明对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和竖向布置方式的设想,场地设计标高的选择,站区防洪防涝

措施的规划。

c)预估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和本工程共需征地面积。列出总平面技术经济指标。

4.4.2.8 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

a)说明全站主要建(构)筑物的设想,预估全站总建筑面积。

b)简述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的设想。

c)简述地基处理方案的设想及工程量预估。

4.4.2.9 辅助设施

简述变电站供排水、暖通和消防等设施。

4.4.2.10 配套项目工程设想

a)变电一次部分

简述线路对侧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及设备选择,高压配电装置的型式选择及间隔配置。

当项目有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时,应对闲置设备电气参数的适应性进行论述分析并提出推荐意见。

b)变电二次部分

简述配套项目扩建或改造原则。需注意与前期工程的协调,核实现有电气二次设备及相关部分的适应性,有无扩建工程接入可能,确定二次设备改造工程量。

c)变电土建

1)简述配套项目用地及总布置情况。

2)简述建构筑物及其结构型式的设想。

3)简述地基处理方案的设想及工程量预估。

4)简述配套项目供排水、暖通和消防等设施。

4.5 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a)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应重点解决路径方案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原则上应选

择不少于两个线路路径,并提出推荐路径方案。

b)线路路径应尽量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采空区、环境敏感区域;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和风

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如需穿越试验区,应与相关部门办理路径协议。对于通过覆

冰区域的线路方案,线路路径选择时应尽量避开覆冰严重的微地形、微气候地段。

c)对线路的各路径方案宜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或航测影像等新技术手段进行路径优

化。

d)在林区宜采用高跨设计。

4.5.1 概况

4.5.1.1 简述近期电力网络结构,明确线路起迄点及中间点的位置、线路解口点或线路T接点的位置、输电容量、电压等级、回路数、导线截面及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线路通道等。

4.5.1.2 说明变电站进出线位置、方向、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对于新建变电站,需作好进出线走廊的布置,统一规划远近期过渡方案。

4.5.2 线路路径方案

4.5.2.1 根据收集资料、室内选线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和路径协议等实际情况,应重点解决线路路径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选择提出一个或多个可比的路径方案,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路径方案,使线路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

若电网规划中间有解口或改接情况,则线路路径应综合考虑远期的情况,并说明本期及远期线路接线和挂线方式。

4.5.2.2 概述各路径方案所经市、县名称,沿线自然条件(海拔高程、地形、地质、水文、主要河流、城镇规划、环境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等)。

4.5.2.3 说明各路径方案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影响分析。

4.5.2.4 简述各路径方案的林木砍伐和拆迁简要情况,对环境保进行护初步分析。

4.5.2.5 说明线路路径交叉跨越已运行的线路的情况,初步评估施工期间对现有运行电网设备的影响。

4.5.2.6 通过技术及经济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路径方案比较应包括对线路长度、回路数、耐张转角塔数量、地质条件、交通条件、交叉跨越、对无线电和通信的影响、拆迁赔偿、协议难度、工程投资差别等情况的比较。

4.5.2.7 具体说明推荐路径方案。路径涉及的用地性质、使用情况;与沿线政府、军事等部门原则协议情况;已取得的出线走廊赔偿初步路径协议或赔偿标准。线路路径所经过的复杂地段的照片资料,应测出线路拥挤地段的平断面图并进行多回路论述。

4.5.2.8 新建的线路要清晰标明与现运行线路的相对关系(包括交叉的具体位置、解口点的位置等)。

4.5.3 工程设想(针对推荐方案)

4.5.3.1 主要设计气象条件

设计最大风速情况。设计覆冰情况,有无重冰区。对通过重冰区的线路,特别是经过微地形、微气候地段的线路,要进行详细调查和论证。

4.5.3.2 线路导地线型式

a)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及工程海拔、冰区划分、大气腐蚀等,导线的选型对包括电气性

能、机械性能、线路损耗、线路耐用性,工程造价、运行费用等内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实现输电线路的全生命周期内的费用最低。推荐选定的导线型号。

b)根据导地线配合、地线热稳定、系统通信等要求,推荐地线型号。

c)列出推荐的导地线机械电气特性。

d)分析线材、绝缘子、金具及塔型等线路类闲置物资是否满足本工程的技术条件要求。

4.5.3.3 污区等级及绝缘配置

根据最新版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确定线路沿线污区等级,按南网、各省网公司最新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作绝缘配置,推荐绝缘子型式及片数、防污设计,确定空气间隙。

4.5.3.4 线路规模

根据工程的需求,说明线路的长度和回路数等。

4.5.3.5 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

a)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全线杆塔塔型规划并提出杆塔主要型式。

b)结合工程特点和沿线主要地质情况,提出推荐的主要基础型式(如个别地段需特殊处理,

应说明原因)。

4.6 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大跨越的跨越点位置选择应结合线路工程的路径方案,重点解决跨越位置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4.6.1 跨越点位置和跨越方式

4.6.1.1 基本要求

a)应说明跨越点位置选择过程。

b)大跨越工程原则上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比的跨越点位置方案,并对每个跨越点位置和

跨越方式按下述要求进行论述。

4.6.1.2 跨越点位置

描述各跨越点位置方案所在的具体位置(市、县名称),自然条件(海拔高程、地形)、城镇规划、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矿藏分布、环境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等。

4.6.1.3 跨越点位置工程地质

说明跨越点位置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建筑场地类别,必要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说明跨越点位置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了解跨越点位置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4.6.1.4 跨越点工程水文条件及防洪影响评价情况

说明各跨越点位置的河道河床条件、岸线稳定情况、设计水位及堤防情况,并结合水利部门的要求,对防洪影响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或结论意见。

4.6.1.5 跨越方式

根据地形、地质、施工和运行条件等确定跨越方式、档距、塔高;并按系统规划情况确定跨越回路数,提出投资估算。

4.6.1.6 其他情况

a)说明各方案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影响。

b)简述各跨越方案林木砍伐和拆迁情况,对环境保护进行初步分析。

4.6.2 推荐方案

4.6.2.1 结合线路路径方案,说明各比选跨越方案的技术条件、节能降耗效益、主要材料耗量、投资差额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

4.6.2.2 简要说明推荐跨越点位置方案。

4.6.2.3 说明推荐跨越点位置方案与地方规划、国土、航道、航空、水利、林业等主要部门原则协议情况。

4.6.3 工程设想

4.6.3.1 论述推荐跨越点位置方案的设计风速及覆冰厚度的取值过程。

4.6.3.2 导地线型式

a)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及设计风速、覆冰冰厚、塔高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

推荐的导线型号。

b)根据导地线配合、地线热稳定、系统通信和覆冰冰厚等要求,推荐地线型号。

c)说明推荐的导地线机械电气特性。

4.6.3.3 确定导地线的防振、防舞动措施。

4.6.3.4 提出推荐的绝缘子和金具型式。

4.6.3.5 推荐跨越高塔的防雷和接地方式。

4.6.3.6 杆塔和基础型式

a)提出推荐跨越点方案的铁塔高度,选择塔头的布置方式。

b)对三回及以上的同塔多回路高塔,应按塔头的布置方式进行跨越高塔的技术综合论证。

c)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的铁塔型式及所选材质。

d)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并结合运行维护要求,选择登塔等辅助设施。

e)根据所在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和地质水文情况,结合工程特点,提出推荐的基础型式。

4.6.3.7 提出铁塔、基础钢材和基础混凝土、土石方等主要工程量技术指标,必要时进行技术指标分析。

4.7 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应重点解决路径方案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宜选择不少于两个可行的线路路径,并提出推荐路径方案。

电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市政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认可;如需穿越己征用地,应取得相关单位的路径协议。

4.7.1 概况

4.7.1.1 简述近期电力网络结构,明确线路起迄点的位置、输电容量、电压等级、回路数、电缆截面及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电缆线路通道等。若电网规划中间有解口点,则电缆路径应综合考虑近远期情况。

4.7.1.2 说明变电站进出线位置、方向、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对新建变电站,应结合近远期情况对电缆进出线进行规划布置。

4.7.2 电缆线路路径方案

4.7.2.1 根据收集资料、室内选线、现场踏勘和协议等情况,提出可行的电缆路径方案。明确电缆路径所经道路或区域的位置,重点了解与附近建筑物和现有市政设施的相互关系。若路径中有大型跨(穿)越工程,如城市道路立交桥、城市排污河涌、地下人行隧道、铁路、地铁、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则应结合跨(穿)越点位置、跨(穿)越方式等进行方案比选。

4.7.2.2 概述各方案所经道路的名称,以及沿线的自然条件(海拔高程、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含平均地温、土壤热阻及沿线地震基本烈度)、水文条件、交通条件、城镇规划、重要设施(含军事设施)、重要交叉跨(穿)越等。

4.7.2.3 说明各路径方案对电信线路的影响。

4.7.2.4 若有电缆隧道方案,则应根据隧道建设范围内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描述其地质和水文条件,说明隧道起迄点的位置、隧道横截面、隧道施工工法、可容纳电缆回路数、隧道工作井、预留电缆线路出口、通风口、人员材料出入口位置等。

4.7.2.5 对各比选方案从路径长度、地质情况、敷设方式、施工工法、运行条件、建设工期及投资差额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推荐的电缆路径方案。

描述推荐路径方案。说明推荐路径方案与沿线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军事等主要部门的原则意见情况;说明地方相关单位对线路走廊赔偿的意见等。

4.7.2.6 附上路径方案所经复杂地段的图片资料。

4.7.3 工程设想

4.7.3.1 电缆的截面及型号

a)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结合电缆敷设的环境温度、沿线的土壤热阻系数、敷设方式等,

提出推荐的电缆导体截面。

2016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重要指标即上市公司总数量,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等,把握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 (1) 第二节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上海市上市公司总数量同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上海市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目录 1 总则 (1) 2 方案设计 (2) 2.1 一般要求 (2) 2.2 设计说明书 (2) 2.3 设计图纸 (6) 3 初步设计 (8) 3.1 一般要求 (8) 3.2 设计总说明 (8) 3.3 总平面 (9) 3.4 建筑 (11) 3.5 结构 (14) 3.6 建筑电气 (17) 3.7 给水排水 (20) 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4) 3.9 热能动力 (26) 3.10 概算 (28) 4 施工图设计 (30) 4.1 一般要求 (30) 4.2 总平面 (30) 4.3 建筑 (32) 4.4 结构 (36) 4.5 建筑电气 (43) 4.6 给水排水 (46) 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

2017年童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童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 第一节童装行业需求增长快,市场空间大 (5) 一、全面二孩政策开放,未来婴童数量增长 (5) 二、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婴童消费规模扩大 (6) 三、童装行业尚处成长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8) 第二节童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国内品牌优势明显 (11) 一、童装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有望提升 (11) 二、国内专业童装品牌占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 (13) 第三节童装行业三大运营模式,四大销售渠道 (15) 一、童装品牌运营以直营和加盟为主 (15) 二、商场联营店和品牌专卖店是童装品牌销售两大传统渠道 (15) 三、购物中心店和线上交易兴起 (17) 第四节童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一、童装消费趋向于品牌化,市场趋于集中 (21) 二、线上交易扩大,线下渠道下沉 (23) 三、市场更加细分,婴幼儿服饰销售额增速远超行业 (26) 四、外延扩张,向儿童全产业发展 (29) 第五节森马服饰:充分享受童装行业成长红利 (33) 一、国内休闲装龙头企业,休闲品牌恢复性增长 (34) 二、童装业务拥有绝对优势,提供持续高增长动力 (35)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新生婴儿数量规模 (5) 图表2:中国0-14岁人口数量规模 (6) 图表3:2011-2015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率 (6) 图表4:2011-201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7) 图表5:育儿群体各年龄段比例 (8) 图表6:童装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阶段 (9) 图表7:2011-2017童装销售规模 (9) 图表8:2011-2017童装、男装、女装销售额增长率 (10) 图表9:2015年各国前十大品牌占有率之和 (11) 图表10:2015年中国市占率前十的童装品牌 (11) 图表11:成人休闲装品牌E-land (12) 图表12:成人装延伸品牌E-landKids (12) 图表13:商场联营店 (16) 图表14:品牌专卖店 (16) 图表15:购物中心 (17) 图表16:购物中心楼层指引 (18) 图表17:2010-2015年中国购物中心数量 (19) 图表18:童装品牌的天猫旗舰店 (20) 图表19:母婴产品消费时的因素比例 (21) 图表20:三四线城市以及县乡市场的无品牌童装 (22) 图表21:2012-2015年中日韩三国前十大品牌占有率之和 (23) 图表22:2011-2017年母婴用品线上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23) 图表23:2015年与2014年母婴网购各品类交易额占比 (24) 图表24:2005-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 (25) 图表25:我国一二线城市和三四城市人口占比和购物中心占比 (26) 图表26:婴幼儿服饰 (27) 图表27:大童装 (27) 图表28:2011-2017年细分类目童装销售额增长率 (28) 图表29:动画片快乐梦多多 (29) 图表30:快乐梦多多之拯救小镇 (30) 图表31:温州梦多多小镇 (31) 图表32:梦多多小镇宣传海报 (31) 图表33:森马近年营业收入店数量 (33) 图表34:森马近年净利润情况 (33) 图表35:“森马”品牌门店数量 (34) 图表36:森马休闲服营收情况 (35) 图表37:“巴拉巴拉”品牌门店数量 (35) 图表38:童装、休闲装营业利润占比 (36) 表格目录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 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 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 控制要求相同。 2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概述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公用工程规格。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2)工艺流程叙述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b)正常生产主要操作条件

区十五科技发展深度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区十五科技发展深度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区科技局结合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和编制工作,对全区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通过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思考“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现就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回顾 1、“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1)深入实施科技“四大工程”,科技创新能力逐年得到提升。 “十五”期间,全区科技进步目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成为推动科技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五年来,全区坚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四大工程”,2003年增加全面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工程”,2004年又在科技“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将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体系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每年市、区领导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全区将科技进步考核目标列入“三个文明”指标体系,年终进行自下而上的考评。五年来,全区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名,其中高层次人才××人;创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家,认定民营科技型企业××家;开发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五年累计专利申请量×××件,其中2005年×××件,比2000年增加×××%。科技成果鉴定××项,其中2005年××项,比2000年增加××%。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截止2004年,全区××家企业在手生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其中,近两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区列统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到2005年达××%,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按照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近两年计划并已着手通过引进、嫁接高新技术,重点建设和培育××××、×××××两个产业化特色基地。 (3)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产学研联合的构架基本形成。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平台。区政府××××年与××××××咨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两位专家为区政府科技、经济顾问,请专家组帮助,为区工业产品科技创新五年规划作咨询;××××年区政府与××大学×××××系签订合作协议;2005年与××工学院就开展全面合作进行了多次接触,学院准备每年至少在区内组织4次高新技术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拓展全区各级干部,特别是企业家的科技创新视野。 五年来,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重大科技活动,先后邀请×××××、国防科工委、××大学、××大学、××大学等几十家单位的××名专家、教授来××参会;组织××多家企业分西线、南线、北线出行,走访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哈尔滨、沈阳等地,签订正式合作协议项目61项。 (4)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完善。

2017年社交媒体专题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社交媒体专题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 第一节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及微博行业的演变 (6) 一、社交媒体经历“论坛&博客、SNS&微博、多元化社交”三个阶段 (6) 1、早期社交网络:论坛与博客 (6) 2、交互性更强的社交媒体:SNS与微博 (6) 3、多元化社交:综合社交与垂直社交并存 (7) 二、微博行业格局的演变 (8) 1、独立微博的拓荒时代 (9) 2、门户微博群雄割据 (9) 3、新浪微博一家独大 (9) 第二节从社交媒体的两种关系及三种属性,理解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1) 第三节微博盈利模式:以内容吸引用户,以广告变现流量 (15) 一、丰富的内容矩阵产生强用户粘性 (16) 二、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构建稳定金字塔状结构 (16) 三、产品覆盖用户和企业,提升体验,流量变现 (18) 1、用户产品 (19) 2、企业产品 (19) 第四节新浪微博的脱颖而出和业务扩张之路 (30) 一、新浪微博在四大门户竞争中胜出的原因 (30) 1、产品 (30) 2、技术 (31) 二、新浪微博一家独大之后的三大下沉战略 (31) 1、“领袖”下沉:从名人大V到自媒体红人,从名人效应到细分达人 (31) 2、内容下沉:从新闻媒体到垂直领域,从热点导向到兴趣导向 (32) 3、用户下沉: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发达地区到城乡地区 (33) 第五节扶持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提升用户粘性 (35) 一、财经及股票领域 (36) 二、电影映前、映中、映后的微博营销 (40) 三、微博与电视、视频的结合 (42)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年版完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重要指标即上市公司总数量,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等,把握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辽宁省上市公司总数量同全国上市公司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指标分析 (7) 一、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辽宁省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规范对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拟采用 1、相关批复。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总平面图。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 3、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 (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 (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

(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 (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 (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 (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工艺安装 7、建筑结构。(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华为室内深度覆盖专项设计方案

华为室深度覆盖专项设计方案 1.1项目概述 近年来,室移动用户的通信感知逞下降趋势,特别是居民小区,用户投诉量不断攀升。各个运营商都普遍遇到这个问题,对网络优化和网络建设都提出不小的挑战。加强室覆盖,确保用户感知成为重点工作。 目前,在网络覆盖类投诉中,室覆盖引发的客户投诉占比高达50%以上。公司室分系统业务量吸收情况:GSM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4.8%,GSM室分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7%;TD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8.5%,TD室分下行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8.9%。室覆盖网络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室网络覆盖问题,提高覆盖质量,全面改善客户感知,公司从华为室分入手,按照全面梳理、重点保障、普遍提升的原则,采用边测试、边制定方案、边实施优化的方式,分区域、分阶段逐一排查解决现网室覆盖盲区、弱覆盖及难点问题。 1.2工作概述 结合客户投诉情况,按照重要区域、热点区域、一般区域的原则及次序,通过现场测试、话务统计等多种手段全面排查室深度覆盖、语音质量等室网络质量问题。重点对影响室覆盖质量的干放、电桥、合路器、室分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负载、馈缆、接头等器件质量进行测试、排查。根据测试、排查结果,同步制定室深度覆盖优化方案。

具体工作容: 1)参数调整,通过调整小区重选、切换、邻区、功率控制、2/3G互操作等参数,提升室深度覆盖能力。 2)频率优化,通过2G频率、TD频率及扰码优化,室分专用频率规划等手段,提升室覆盖质量。 3)通过分层覆盖改造,天线补点或位置调整,新技术应用等手段,改善室覆盖及质量。 4)同步进行室深度覆盖优化整改方案实施后的现场测试与效果评估。 2问题及优化方案 2.1弱覆盖 弱覆盖优化流程 弱覆盖整体优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总平面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中,总平面专业设计,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二、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注明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 三、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 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 称、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 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墙的 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总平面图应画图例。 四、竖向布置图 1、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 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地面坡度用箭头表示。 五、详图: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运动场地、 停车场等。(以上项目如另外委托作环境设计,本设计可不画。) 六、总图制图规定 1、计量单位: (1)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 (2)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的方位角,宜注写到“秒”。 (3)道路的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2、坐标注法: (1)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可向左或右偏移,但不宜超过45°,x为南北方向轴向,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向,y的增量在y轴线上; (2)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 (3)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3、标高注法:

CDMA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

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思路 1

2 ?室内优化概述 ?室内典型问题分析与定位?室内覆盖优化方法?室内覆盖新技术应用? 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案例分析 提纲

室内无线传播环境 室内通常是封闭、半封闭(非封闭)的无线传播环境,由于墙壁、门窗、家具和其它物体的存在,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无线电波有直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和绕射波。 影响室内无线信号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物尺度、建筑物内的格局、布局,墙体楼板的厚度,建筑材料的类型以及窗户的类型等。由于无线信号在室内无线环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导致: ?路径损耗,除了自由空间损耗还包括其它障碍物及穿透建筑物材料所产生的额外损耗; ?多经效应; ?路径损耗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3

室内传播模型 目前,可以将室内传播模型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两大类。 ?经验模型是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拟合建立的,又称统计模型。经验模型的公式中包含的参量比较简单,如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工作频率以及墙体、楼板的穿透损等,缺乏描述无线传播环境的具体参数。优点是比较容易实现、计算量小,使用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缺点是难以揭示无线电波传播的内在特征,在不同无线环境应用时需要校正。 适用于室内环境覆盖预测的经验模型主要有: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ITU-R P.1238通用模型;衰减因子模型;多墙模型(MWM模型);线性衰减模型(LAM模型)。 ?确定性模型用来模拟实际电波传播的物理过程,它将环境中的要素如墙壁、楼板、家具和门窗等用几何形状及介电常数建模,再选择与环境要素模型相一致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电波的直射、反射、透射和绕射以获得空间中某一点的接收场强预测值。确定性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跟踪和分析预测结果误差的来源,缺点是计算复杂,往往需借助高精度的数字地图信息和工具软件的支持,应用难于推广。 常用的预测室内电波信号场强的方法有:射线跟踪法;时域有限差分法。 4

上市公司调研报告

上市公司调研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本期导读: -5-10 星期二【宏观经济研究报告:人口结构的宏观经济含义】 报告出处:中金公司报告作者:彭文生报告时间: -05-09【通信行业:光纤光缆行业——预制棒进展和超导布局是看点】 报告出处:东方证券报告作者:吴友文报告时间: -05-09【化工研究周报:原油价格的焦点从供给转向需求;环氧丙烷价差开始扩大】 报告出处:广发证券报告作者:吕丙风报告时间: -05-08【滨化股份601678:下游产能扩张需求带动价格上涨——调研简报】 报告出处:国都证券报告作者:王双报告时间: -04-26【东富龙300171:待看东方“伏龙”的薄发——深度报告】报告出处:华泰联合报告作者:李聪报告时间: -05-09【赛马实业600449:低估值高成长凸显投资价值——季报点评】 报告出处:华泰联合报告作者:朱勤报告时间: -04-29【中天科技600522: 市场能力有保障、高端项目作引擎:推动公司制造升级——深度报告】 报告出处:申银万国报告作者:余斌报告时间: -04-15【亨通光电600487:

3 2020年4月19日 ◆房地产泡沫是未来几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相应的政策应对势在必行。中国生产者人数在1995- 年间超过消费者并持续上升,推动储蓄率大幅攀升,投资需求强劲。同时以控制CPI 通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相对资产价格过于宽松。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产者超过消费者之后大约15 年间,都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和破灭。 ◆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动也促进了中国的金融脱媒。过去十年年龄在35-64 之间的高储蓄人群比重上升,意味着整体投资的风险偏好增加,投资者更多地追求银行存款以外的风险较高、回报也较高的投资工具。未来高储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加,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高储蓄人群本身结构也有变化,其中风险偏好较低的55-64 岁快退休的人群占比将逐步上升,对债券市场的增长特别有利。 【通信行业:光纤光缆行业 —— 预制棒进展和超导布局是看点】 报告出处:东方证券 报告作者:吴友文 报告时间: -05-09 摘要: ◆核心提示:市场认为,光纤光缆行业面临价格下降和需求减缓双重挤压,增长前景堪忧。但我们研究认为,受地震影响日本预制棒出货将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历史水平,这给国内今明两年进入规模量产的预制棒项目带来市场机遇,具备预制棒能力和有超导等相关多元化的光纤光缆企业将有望重新发力。 ◆光纤光缆行业承受价格下行的最大风险阶段已过。国内产业在 年之前,预制棒除长飞光纤光缆公司以外,主要依赖从日本和欧美进口。自 年以来,国内的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富通集团等均启动了预制棒项目,产业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内容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 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第4.2节至第4.8节)以及图纸总封面;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 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的专项容;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顶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引后直抵进入施工图田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见第3.10节)。 3 各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什,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4.1.2 总封面标识容。 1 项目名称; 2 设计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设计日期(即设计文件交付日期)。 4. 2 总平面 4.2. 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2.2 图纸目录。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3.3.2,该表也可列在总平面图上),说明地形图、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等设计依据、基础资料: 4.2. 4 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场地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层数; 5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

案例-五维十阶提升室内深度覆盖

五维十阶提升室内深度覆盖

目录 摘要 (4) 前言 (4) 一、LTE室分系统网络质量评估体系 (5) 二、弱覆盖优化 (7) 2.1优化流程 (7) 2.2流程分析 (8) 2.2.1故障告警 (8) 2.2.2设计合理性分析 (9) 2.2.3分布系统故障排查 (10) 三、质差小区优化 (10) 3.1影响掉话问题的常见因素 (10) 3.2优化流程 (11) 3.3流程分析 (12) 3.3.1参数核查 (12) 3.3.2操作日志、设备故障、告警/外部事件排查 (13) 四、业务吸收(零流量、低流量) (13) 4.1优化流程 (13) 4.2流程分析 (14) 4.2.1告警故障 (14) 4.2.2参数设置 (14) 4.2.3无源器件故障问题 (15) 4.2.4用户因素 (16) 五、用户感知速率 (16) 5.1优化流程 (17) 5.2流程分析 (18) 5.2.1下行速率的基本分析方法: (18) 5.2.2上行速率的基本分析方法: (19) 5.2.3空口问题指标 (19) 5.2.4检查覆盖和干扰水平 (20) 5.2.5MIMO天线功率不平衡 (21) 5.2.6检查空口误码率(BLER) (21) 5.2.7RSRP过高的影响 (22) 5.2.8上下行Grant调度次数不足 (22) 5.2.9MCS阶数过低 (23) 六、互操作(高重定向) (23) 6.1优化流程 (24) 6.2流程分析 (25) 6.2.1告警故障排查 (25) 6.2.2邻区错漏配核查 (25) 6.2.3切换测试分析 (25) 6.2.4无源器件故障问题 (25) 6.2.5室分深度覆盖不足问题 (26)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析说施工图设计——代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日新月异,建筑设计市场也因之兴旺起来,国家、集体及私人设计单位竞争激烈。面对这种局面,建筑方案的设计能否出奇制胜,固然成为设计单位取得设计权的重要保证,但施工图的设计能力与质量,同样成为设计单位整体水平的体现。 然而,有些建筑师却只热衷于方案设计,视施工图设计为雕虫小技,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这种片面认识,主要是由于对施工图设计的下述特点缺乏了解所致。 一、施工图设计的严肃性 施工图是设计单位最终的“技术产品”,是进行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及效果,负有相应的技术与法律责任。因此,常说“必须按图施工”。未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经协商或要求后,同意修改的,也应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补充设计文件,如变更通知单、变更图、修改图等,与原施工图一起形成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应归档备查。 即便是在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后,施工图也是对该建筑进行维护、修缮、更新、改建、扩建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一旦发生质量或使用事故,施工图则是判断技术与法律责任的主要根据。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中规定:“……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图设计的承前性 建筑工程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小型和技术简单者,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简化为两个阶段)。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决策到实施逐步深化的过程。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就施工图设计论,它必须以方案与初步设计为依据,忠实于既定的基本构思和设计原则。如有重大修改变化时,应对施工草图进行审定确认或者调整初步设计,甚至重做再审。 值得提醒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图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始前除充分准备内部作业所需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协助业主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详见附录二)。否则往往欲速而不达。难免返工! 由此可见,建筑师只有参与施工图设计,通过本工种和其他工种间反复推敲、协调的量化过程,才能深化、修正、完善最初的建筑构思。也即首先确保施工图设计不变形,才能使建筑竣工后“不走样”! 三、施工图设计的复杂性 就一般民用建筑而言,如果说建筑方案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建筑师构思的水平。那么建筑施工图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处理好建筑工种本身的技术问题,同时更取决于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作。诚然,建筑工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仍然处于“龙头”地位,因为建筑的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空间处理、立面造型、色彩用料、细部构造以及功能、防火、节能

室内设计服务内容和设计深度要求

上海览海西南骨科医院 室内设计 服务内容及设计深度要求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1设计服务范围及要求: 本次设计服务内容为室内设计。设计阶段包含概念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招标配合、后期施工配合服务。 整体设计在符合整体建筑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需体现国际化高端专科医院的服务理念,需符合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所需相关规定、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规范规定;应结合医院管理模式,突出现代医院、绿色医院的特点。 1.1室内设计工作分以下几个阶段: 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配合、后期施工配合 1.2室内设计服务范围和内容: 1)室内设计服务范围:建筑设计范围内甲方认为需要进行室内精装修设计的部位。 2)室内设计完成内容需包含所有场所及功能房间内软装(定制家具、系统家具、医疗家具、 装饰灯具、地毯、装饰挂画、装饰品、窗帘、盆景绿植、室内景观小品等)订制、陪同采买及摆场完成(采购由甲方负责)。 3)各阶段提交的设计文件需符合以下要求:满足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符合业主提出的 《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满足项目所在地各政府部门的报批报审要求(包括审图、盖章、出蓝图)。 1.3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建筑设计各专业图纸(分阶段按需提供)。 2)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设计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规范规定。 1.4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及满足相关部门验收标准。 2)符合现代医院的建设要求。 3)在建筑设计的功能分区基础上优化各级医疗工艺流程;使各类流线、空间布局更为合理。 4)高品质原则。室内装修设计品质不仅应体现在硬件配置、建设标准上,还应体现在室内 空间品质、色彩的选择、质感的处理等美学要求和文化品味上。设计要具有前瞻性和先进 性;形象和空间处理要简洁大气,富有时代感,要与甲方的服务理念相协调。 5)人性化原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注重人的心理、行为需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良好医 疗环境,注重使用的便捷性和科学合理性。 6)为病员、医务人员提供温馨舒适、开敞明亮的医疗环境。 2室内设计各阶段具体设计要求: 2.1概念设计阶段: 1)需完成的设计工作: a)与甲方会晤、熟悉并定位设计要求、设计标准,同时也评定项目室内设计的目标。

华为室内深度覆盖专项讲解

华为室内深度覆盖专项

摘要:针对目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网络目前状况的矛盾,提出深度覆盖专项,重点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减少投诉量,提高用户感知度。 关键词:覆盖、干扰、话务、数据、提升。 1概述 1.1项目概述 近年来,室内移动用户的通信感知逞下降趋势,特别是居民小区,用户投诉量不断攀升。各个运营商都普遍遇到这个问题,对网络优化和网络建设都提出不小的挑战。加强室内覆盖,确保用户感知成为重点工作。 目前,在网络覆盖类投诉中,室内覆盖引发的客户投诉占比高达50%以上。盐城公司室分系统业务量吸收情况:GSM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4.8%,GSM室分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7%;TD室分话务吸收比例为8.5%,TD室分下行数据流量吸收比例为8.9%。室内覆盖网络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解决室内网络覆盖问题,提高覆盖质量,全面改善客户感知,盐城公司从华为室分入手,按照全面梳理、重点保障、普遍提升的原则,采用边测试、边制定方案、边实施优化的方式,分区域、分阶段逐一排查解决现网室内覆盖盲区、弱覆盖及难点问题。 1.2工作概述 结合客户投诉情况,按照重要区域、热点区域、一般区域的原则及次序,通过现场测试、话务统计等多种手段全面排查室内深度覆盖、语音质量等室内网络质量问题。重点对影响室内覆盖质量的干放、电桥、合路器、室分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负载、馈缆、接头等器件质量进行测试、排查。根据测试、排查结果,同步制定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方案。

具体工作内容: 1)参数调整,通过调整小区重选、切换、邻区、功率控制、2/3G互操作等参数,提升室内深度覆盖能力。 2)频率优化,通过2G频率、TD频率及扰码优化,室分专用频率规划等手段,提升室内覆盖质量。 3)通过分层覆盖改造,天线补点或位置调整,新技术应用等手段,改善室内覆盖及质量。 4)同步进行室内深度覆盖优化整改方案实施后的现场测试与效果评估。 2问题及优化方案 2.1弱覆盖 弱覆盖优化流程 弱覆盖整体优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