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鸭病资料第二期文字

鸭病资料第二期文字

鸭病资料第二期文字

一、肉鸭的基本特性

1、生长速度快

鸭采食多,消化代谢旺盛,增长发育快。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45日龄体重可达 3.5 公斤以上,相当于初生重的60多倍。

2、耐粗放性强

鸭吃料是采用铲的方式,采食后饮水。喜欢啄圆形发亮的东西,如颗粒饲料。鸭没有牙齿,只有靠肌胃进行机械性消化,适口性要求不高,主要是凭视觉观察饲料外型,质地和颜色来择饲。

3、耐寒怕热

鸭没有汗腺,皮下脂肪较厚,羽毛保温性能好,御寒能力强,但抗暑能力差,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鸭主要通过呼吸来散热,还可以进入水中,通过传导散热。

4、反应灵敏易惊吓

鸭的视觉灵敏,反应能力较好,但它性急胆小,容易受惊而高声鸣叫,易导到互相挤压。惊恐行为一般在1月龄左右开始出现。

5、人鸭关系的建立

鸭听觉较灵敏,雏鸭入棚2-3天内要尽快频繁接触,确立熟悉的信赖关系。把喂料,饮水管理程序化,减少应激。鸭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容易调教。

7、喜欢合群相居、喜水

二、肉鸭的生理特点

1、鸭的正常体温:41.5-42.5℃心跳140-200次/分呼吸:16-28次/分

2、有卵黄囊

刚孵出的雏鸭体内腹部有一个卵黄囊。重约近10克,其生理作用是供给雏鸭3日龄内的主要营养物质。卵黄囊吸收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生长发育。应及早开饮开食和适当供温,可促进卵黄吸收。

3、雏鸭调节温度机能不完善

刚出生雏鸭比成年鸭体温低2-3度,对外界温度变化适应性差,自身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同时绒毛薄而疏松,皮下脂肪少,保温性差。因此育雏时供给合适的温度是成败的关键。4、雏鸭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小

雏鸭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较多,消化代谢旺盛,而雏鸭胃容积小,又没有明显的嗉囊。所以雏鸭的日粮宜精不宜粗。饲喂方式采用少添多次的方法(自由采食为最佳)。

肉鸭图片

最佳养殖效益构成

怎样提高养殖效益:

市场行情对个人而言多数是可遇而不可求,不易把控,提高养殖效益主要通过优化以下5各环节来实现

鸭苗和饲料占了整个养殖成本的90%,要想降低成本,这两个环节的优化是关键。

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虽然只占养殖成本的10%,但对养殖的贡献率占到60%,所以要提高养殖效益,这三项的优化同样很重要。

肉鸭的饲养管理(0-55日龄)

环境控制总原则

1,养殖场选址‘3远离’原则:远离人员居住区,远离主干道,远离养殖场和屠宰场2,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密度通风透气光照充足饮水等

3,减少应激饲养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特别是非饲养员机动车辆不能突然出现在鸭舍周围。选网孔小表面光滑的饲养网,以减少腿被卡伤

良好的管理

15定:定人,定时,定饲料,设备定位,定性为规则。

2经常观察鸭子形态,行为,采食,饮水,粪便,呼吸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根据四川地区的肉鸭养殖习惯暂时将肉鸭生长分为三个阶段:

雏鸭(0-14日龄),中鸭(15-28日龄),大鸭(29-55日龄)

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全身是绒羽,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需要人工保温。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要有一个逐步锻炼的过程,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饮料。三是生长发育极为

迅速,2周是初生体重的10多倍,4周龄时比初生重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千克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

机能尚不完善,易得病死亡,需要特别注意防疫卫生工作。因此,培育雏鸭必须十分耐心细致,需要精心的饲养和管理,它直接影响到育雏成活率的提高,是整个养鸭生产中关键的一环,应当尽量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进雏前准备工作

做好育雏鸭舍的清理和消毒

1,上次育雏结束后,用清水将育雏室内的粪便和杂物冲洗干净;

,2,雏鸭到来3-5天前将冲洗干净的用具及各种设备(料桶、饮水器、垫网等),搬进育雏鸭舍并摆好。

3,进雏前第3天熏蒸消毒每50m3-100m3用烟熏消毒剂一代(三氯异氰盐酸钠或二

氯异氰盐酸钠加助燃剂)。也可按福尔马林42ml/m3,高锰酸钾21g/m3,密闭熏蒸消毒24

小时,第二天通风换气,,将舍内残余消毒气体排出更换为新鲜空气。

4,进苗当天关闭门窗检查好养殖设备水槽(饮水壶)供水情况,料槽/料桶,取暖设备,照明设备等。,

5,提前预温将舍内温度升值33-35度准备接雏。育雏舍舍内温差最好在1度以内。

6,准备足够的优质的饲料、药品

育雏舍的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饮水、消毒.喂料、用药等

一育雏舍温度

1—3日龄应保持在35—32℃;4—7日龄应保持在32—28℃ 8—12日龄应保持地28—24℃;13—15日龄,当室温与鸭子生长需要的最佳环境温一致时即可停止加温。夏季气温高3-7日龄可转入中鸭舍,春秋季7-10日龄转群,冬季12日龄以后转群,冬季可用二温室中转。当室温与鸭子生长需要的最佳环境温一致时即可停止加温。看鸭识温与温度计相结合。若温度过低,则雏鸭容易挤压成堆,造成损伤;若温度过高,则雏鸭张口喘气,散离热源,烦躁不安,张开翅膀,饮水量增加;温度适宜时,雏鸭散开活动,三五成群,躺卧的姿势很舒展,伸颈展翅,食后静卧无声。因此,育雏人员要根据雏鸭对温度反应的动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

二,最适宜密度

网上育雏60-80只/㎡生物垫料育雏50-60只/㎡三层网上育雏每层40-50只/㎡

三,适宜的湿度

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60%~7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体重增长,呼吸量加大,排泄量增大,此时应尽量降低育雏舍的相对湿度(50%~55%)。3天以后可开排风扇除去多余湿气。

四,通风换气度

新鲜的空气。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需要不断吸入新鲜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同时地面育雏的鸭粪和垫料等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因此,要保证雏鸭正常健康生长,应加强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确保空气新鲜。3日龄后可开换气扇将室内废气,多余水汽排除室内。

五,正确的光照。

刚出壳的雏鸭宜采用较强的连续光照,以便使其尽快熟悉环境,迅速学会饮水和采食。0~4周龄雏鸭连续光照的时间每天23小时,提供1小时黑暗,使鸭群适应黑暗的环境,以免停电时引起惊群。光照强度至少为10勒克斯,如用白炽灯泡,则每平方米应有5瓦的照度。

六,充足的饮水,自由采食。先开水,后开食。第一次鸭群全部饮水的1~2小时后,开始添喂饲料。

雏鸭出壳后原则上应在12-24小时内“开水”,运输路途较远的,待雏鸭到达育雏舍休息半小时左右应立即供给添加多维素和1%葡萄糖的水让其饮用。饮水时要防止雏鸭嬉水,以免弄湿羽毛而感冒。

七,注意细节:1,多层育雏上下层会有2-3度的温差,最好在过道上安一小型换气扇,让室内冷热空气尽快混合均匀将温差控制在1度内。注意换气扇不能直接吹鸭苗。

2,防烟道不密闭漏气引起鸭煤气中毒大量死亡;

3,垫料育雏,低温打堆鸭苗大量压死

4,温度偏高,鸭苗脱水死亡或成弱苗,

5,饮水位置不够,一些苗子喝不到充足饮水脱水死亡或成弱鸭。

6,湿度过大,温度时高时低,诱发沙门氏菌或脾脏坏死。

7、3天以后可用换气扇排除室内废气和多余水汽。

8,大,小,次苗分群育雏。

9,常巡视(最好2小时巡视一次),观察羽毛行动粪便胫爪饮食是否异常。

10,做好卫生防疫

中鸭(3-4周)的饲养管理

1:减少换料应激:用1-2天逐渐换料,换料是饮水中加入鸭用氨基酸多维(黄金搭档),可加入预防浆膜炎大肠杆菌药物。

2 :温度与通风

?一定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通风作用:换气与排湿、控温、除尘。

?除冬季某些时候需供温(15℃-16℃)外,其余时间可不供温。(四川地区去非常寒冷的冬季,一般不额外加温)

?通风时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可产生贼风,严禁温差有太大悬殊。

氨气浓度过高的危害

?刺激某些感觉器官,削弱鸭体抵抗力,导致发生呼吸道疾病,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血红素与红血球降低,出现贫血,从而影响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效能。氨气偏高所造成的危害是由于氨麻痹或损害呼吸道的黏膜上皮,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所引起的。

饲养密度网上10-12只/㎡,生物垫料8-10只/㎡

光照白天自然光照,晚上开弱光以便吃料饮水

其他管理要点

做好带鸭消毒及环境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治疾病发生

?夏季炎热时,巧用淋水器和遮阳网。

?寒冷冬季时,巧用塑料薄膜、花油布与遮阳网既能防寒保暖又能通风换气除湿。

?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防止啄料浪费及保持旺盛食欲。

?强弱分群,尤其残、病鸭要隔离饲养。

鸭群日常观察要领

?观察羽毛观察行动观察粪便观察胫爪观察饮食观察羽毛

?健康鸭的羽毛平整,光滑,紧凑。羽毛蓬乱,污秽,失去光泽,多见于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羽毛断落,或中间折断,多见于啄羽症或羽虱。

观察行动

?正常雏鸭反应敏捷,精神活泼,挣扎有力,叫声洪亮脆短,眼睛明亮有神,分布均匀。?看鸭识温、察觉贼风。

?病鸭侧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性反复蹬踏,全身不断抽风,是小鸭病毒性肝炎呼吸困难。?口和鼻中流出粘液,不住摇头,可能鸭霍乱。

观察粪便

?正常粪便为深褐色,带有少量白色尿酸盐沉淀。

?当鸭患病时,往往排出异样粪便。

?如排水样粪便多由鸭舍温度过高、天气热、饮水过多引起;

?血样粪便多见于球虫病、出血性肠炎;

?灰白色或绿色粪便多见鸭瘟、鸭霍乱等病。

观察胫爪

?如有脚垫,多是由于垫网过硬或温度不当引起;

?如鸭掌干裂,多由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小引起;

?如垫网有毛刺,接头间未处理,以及其它易引起外伤的因素存在,则鸭易感葡萄球菌,引发腿病。

观察饮食

?鸭在正常情况下,采食量,饮水量保持稳定的缓慢上升过程,若发现采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就是发病的前兆,注意与应激引起的相区别。当发现部分料桶剩料过多,应注意附近鸭群是否有病鸭存在。

大鸭的饲养管理(5-8周龄)(参照中鸭)

饲养密度网上8只/㎡,生物垫料6只/㎡

啄羽现象(若留大白鸭26-30日龄剪嘴防啄羽)

?肉鸭啄羽、啄肛等啄癖的发生是生产中常见的现象,是其品种性情所致。啄癖影响鸭体健康,增加鸭群应激,严重者还会造成鸭死亡。即使是这样,也可从多方面分析原因,从而尽量避免。

啄羽原因

?光照过强、光照突然增加或红色光线刺激,对鸭产生一种应激作用而发生啄癖;

?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供给不足,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及磷、钠等矿物元素缺乏;

?舍温较高,通风不良,使鸡感到不舒适,烦燥不安而产生啄癖;

?饲养密度过大,活动面积不足;

?长势大小不一,均匀度差,容易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

?出血、外伤等各种刺激诱发啄癖产生。

啄羽解决办法

饲料中加入羽毛营养粉及氨基酸多维(鸭用多维-黄金搭档)

?饲料中可添加2%可食用石膏粉或商品用治疗啄癖的药物;

?饲养员不间断在鸭舍内走动巡视,将受伤鸭隔离饲养;

?在国外高密度舍饲,常采用初生雏断喙,以此来避免啄羽。

肉鸭的疾病防治

总原则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养为主养防结合

预防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节约性手段。若预防成本1毛钱

治疗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消耗性补救措施。治疗成本会大于3毛钱

以养为主:即优质鸭苗+优质饲料+最佳的环境控制+良好的管理

养防结合:结合最佳的防治方案(科学的保健程序和治疗方案)

牧生源鸭药推荐的几组保健预防程序

牧生源鸭药夏季推荐预防用药程序一(夏季)对水的处理:1,消毒或2,过滤。(26-30天出栏鸭)

牧生源鸭药夏季推荐预防用药程序二(夏季)对水的处理:1,消毒或2,过滤。(26-40天出栏鸭)

肉鸭春秋季用药程序推荐(以10000只计0-28日龄)

肉鸭春秋季用药程序推荐(以10000只计0-40日龄)

肉鸭冬季用药程序推荐(以10000只计0-30日龄)

肉鸭冬季用药程序推荐(以10000只计0-55日龄)

肉鸭常见疾病

病毒性疾病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鸭瘟

细菌性疾病雏鸭副伤寒(鸭沙门氏菌)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禽霍乱

寄生虫球虫

生物垫料霉菌感染

鸭病毒性肝炎

1、出壳后

2、3天至3周龄鸭发病为主,4—6周龄也有发病。7日龄内发病死亡率可达100%,7—21日龄发病死亡率约20—50%,现在肝炎病毒变异后20-30日龄也有大量死亡病例

临床症状●病初精神萎顿、缩颈垂翅●脚蹼发绀●运动失调●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死雏鸭头向背弯曲、两脚后伸主要病变

●肝肿大,质碎,呈土黄色或淡红色●肝表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性斑状条纹

●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充血或肿胀●有时可见脾脏肿大、出血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预防:出壳干毛即注射病毒性肝炎抗体0.5—1ml/ 只,7 日龄注射鸭肝炎抗体1-1.4 ml/ 只●治疗:按每斤体重1.5 —2ml/ 只高免卵黄抗体。

鸭流感

流感病毒以其核衣壳和包膜基质蛋白为基础,可以分为A、B和C三个抗原型,从鸟类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均属A型。在同一型内,随着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的变异性,又可分为许多亚型。到目前为止,从人和各种动物分离到的流感病毒有16种不同的 HA亚型,10种不同的NA亚型。由于HA和NA的抗原性变异是相互独立的,二者的不同组合又构成更多的病毒抗原亚型。由于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易变性,即使是HA和 NA亚型相同的毒株,也可能在抗原性、致病性及其它生物学特性上有着程度不同的差异。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以至2~3天,由于鸭的种类、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病毒株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有很大的差异。通常的表现为:患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大便拉白色或带淡黄绿色水样稀粪。精神沉郁,腿软无力,伏卧地上,缩颈。部分患鸭有呼吸道症状,少数患鸭死前有神经症状。患鸭迅速脱水、消瘦、病程短,鸭群感染发病后2~3内引起大批死亡。

鸭流感

以20日龄至产蛋初期的青年鸭最多见,在发病鸭群出现典型的临床经过。潜伏期很短,约数小时至l~2天,发病后2~4天出现大量死亡,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骤减,以致废绝,饮水增加,粪便稀薄呈淡黄绿色,部分鸭出现单侧或双侧眼睛失明,而其外观上无异。番鸭以精神沉郁为主要死前症状,蛋鸭品种则在濒死期大量出现神经症状。

产蛋鸭感染后,数天内,鸭群产蛋量迅速下降,有的鸭群产蛋率由90%以上可降至10%以下

或停蛋。发病期常有仅为正常强的 1/2~1/4重量的小型蛋、畸形蛋。虽然蛋黄小,但肉眼看不出蛋黄和蛋清的变化。

急性死亡的患鸭皮下特别是腹部皮下脂肪有散在性出血点。肝脏肿大,质地较脆;呈淡土黄色,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表面有针头大灰白色坏死点。心脏冠状脂肪有点状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条状坏死灶。胰腺有灰白色坏死点。部分病例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在空肠、回肠粘膜有间段性2~5个1厘米左右环状带,环状带有的病例呈灰白色,出血性或紫色溃疡带,这种特殊的病变,从浆膜即可清楚可见。肾脏肿大,呈花斑状出血。脑膜充血。

患病产蛋鸭主要病变在卵巢,比较大的卵泡,卵泡膜严重充血、出血,有的卵泡萎缩,蛋白分泌部有凝固的蛋清,个别病例卵泡破裂于腹腔。

鸭流感

鸭流感虽然有一定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供参考,但由于病毒株毒力不同,在症状和病变的差异可能很大。因此本病确诊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主要通过注射禽流感多价疫苗控制加强消毒、提供新鲜的空气防止感冒以减少本病的发生抗生素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感染,中药金叶清瘟、病毒清对本病毒的复制可能有干扰或抑制作用。

鸭流感

由于本病的流行病学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传染的来源还未搞清楚,因此在防制上只能采用一般的预防措施。要注意有些应激因素(如受冷、拥挤等)和引进带毒家禽可能激发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病的预防疫苗还处在研究阶段,由于禽流感病毒的毒株很多。

根据许多研究者的经验,应选择在流行的优势毒株,或根据流行区域存在的不同抗原型毒株,研制成多价灭活苗。商品鸭在雏鸭免疫接种4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留种的种鸭群在产蛋前15~30天进行免疫,免疫种鸭群后代的雏鸭,可在15~20日龄进行首免,种鸭免疫后3个月再次进行免疫。

鸭瘟又名大头瘟

●病原:鸭瘟病毒,属疱疹病毒●成年鸭多发,死亡率5—100%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高热、不吃、口渴●流泪●两脚下麻痹,伏卧不起,不愿下水●头颈肿大、低垂●排水样稀粪或黏糊状稀粪,泄殖腔粘膜出血或坏死,有的血染●种公鸭死亡时阴茎脱出●死前病鸭全身震颤●有些病鸭眼、鼻、口有血液流出

主要病变

●颈部皮下出血性胶样浸润,食道黏膜充血、出血,食道有糠麸样物质被覆●肠道有卡他性出血炎症●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或被覆坏死性假膜●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

鸭瘟防治

●10—15 日龄皮下注射鸭瘟疫苗1 头份, 30—35 日龄时再注射1 头份

●使用金叶清瘟、病毒清、金丝桃素,本草多糖等中药或其他抗病毒药物增强免疫,提高抗病力●高发病地区,可注射鸭瘟特效抗体

细菌性疾病雏鸭副伤寒(鸭沙门氏菌)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禽霍乱

雏鸭副伤寒(鸭沙门氏菌)

由伤寒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雏鸭的常见急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拉稀,剖检则是肝脏坏死点,盲肠肿胀,坏死性肠炎,肠内容物干酪样、脾脏坏死等。

主要以3周龄以内雏鸭常发,3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生

临床症状:病鸭缩颈呆立、垂翅、拉稀,粪便腥臭;肛门周围绒毛有尿酸盐附着,全身颤抖,共济失调,临死时全身僵直;慢性则可见粪便带血,全身消瘦

剖检特征:肝脏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小点状坏死灶;小肠后段和直肠肿胀,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脾脏肿大呈花斑状、严重者脾脏坏死;盲肠肿大呈斑驳花纹状,肠内有干酪样团块物质

治疗:首选浆杆绝杀(林可-壮观),同时可选用氧氟沙星、头孢赛呋钠、氟苯尼考等,连续用药三天即可;若症状较重不能吃食,可用头孢噻呋钠+安普浆炎+混感康肌肉肉注射按2ml/公斤只·天。10%氟苯尼考肌注,1ml/公斤只·天

预防:加强消毒;注意环境卫生;平时使用呼肠疫肽+百草青预防二、鸭传染性浆膜炎

●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

●5—60日龄鸭均可发病,15—20日龄多发,死亡率5—75%

临床症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