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谏逐客书详解

谏逐客书详解

谏逐客书详解
谏逐客书详解

《谏逐客书》详解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以此统领全文。“臣”,李斯自称。臣下对君王说话时的口气。“吏”,官吏。主要是指那些主张逐客的王宫贵族。“窃”,私下里。意思是,只是我个人私下里偷偷这么想的,口气很谦恭。“以”,本身“认为”意思。“为”,相当于现代汉语判断词“是”。“以为”本是两个词,它们中间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代词“之”。“之”代逐客这件事。后来由于“以为”经常连用,慢慢变成了一个词。“以为”即“认为”的意思。“过”,名词,错误。这几句说,我听说官吏们议论驱逐客卿,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这一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论点是统贯全篇的总纲。这个开头曾经很受后人的赞赏,南宋理论家李图,他在《文章经义》一书中说:“起句直见事实,最妙。”一开头就点明文章的议论中心,驱逐客卿问题。他还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谏逐客书》起句尽矣,不可以加矣。是好的不可能再好了。为什么?因为它起句发意。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逐客是错误的。起句开门见山,明快简洁,这当然是很好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应看到这里还有个更策略及分寸问题。《谏逐客书》是写给一个特殊的读者--秦王看的。目的又是谏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呈命,而李斯本人也在逐客之列。因此这一奏书的成败得失,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李斯本人的身家性命。这就要求奏书特别讲究策略,注意分寸,这也是说理艺术的特点。当时韩国派郑工来大兴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财力、人力的阴谋,已弄得朝廷上下沸沸扬扬;秦国贵族借机打击排斥客卿,矛盾十分尖锐。如果李斯稍有闪失,轻举妄动,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对这种严重的形势,李斯当然是洞若观火,对这些矛盾他心里也很清楚。但他却只字不提,采取回避态度,只用“臣闻吏议逐客”六个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就避免了对主张逐客的权贵们的刺激,绕开了许多可能发生的纠缠。同时这个简洁的开头,写得很婉转,“吏议逐客”,好像秦王还没有逐客,批评的矛头也不直接指向秦王。“窃以为”口气完全是谦卑的、商量的。这就给秦王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便于他收回呈命。可见这第一段简洁、婉转中不仅是个开门见山的问题,而且包含着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

以下各段是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理由。

第二段,从历史事实说起,通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君王任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缪公”,缪,通假穆。即秦穆公。他在秦国由小国到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百里笑、蹇叔、丕豹、公孙支”是秦穆公州的五位贤臣。他们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这几句说,以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获取了由于;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召来了丕豹、公孙支。在这里“西取”、“东得”、“迎”、“来”,这四句用的是排比句,极力铺陈。一方面显示秦穆公招贤纳士多,一方面突出这些贤士都不是秦国人,是来自四面八方。“取、得、迎、来”四个动词用的很灵活。虽然意义相近,但没有重复感。其中“来”字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活用作及物动词,是“使之来”的意思。“子”,是对以上五位贤士的尊称。“产”,生,出生。现代习惯用法,物用“产”,人用“生”,先秦时“生、产”通用,没有这样的分别。所以这五子不出生在秦国,而用了不产于秦。“霸西戎”,在西戎称了霸。全句说,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于秦国,但秦穆公利用了他们,兼并了二十多个诸侯国,于是秦国就在西戎称了霸。“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说明他们都是客卿。“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强调他们的功劳。既然秦穆公是依靠客卿才称霸于西戎,那么相比之下,现在的秦王要驱逐客卿,就是错误的。这是言外之意。不明说,让秦王自己得出结论。以上是秦穆公招纳客卿的历史事实。重在人才来自四面八方,突出广纳贤才。接下来写秦孝公。“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到了秦国,在秦国担任了十年宰相。在这十年中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为秦国很快富强起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以殷盛”,以,表原因,因此,由此。“殷”,指财产厚实。“盛”,人丁兴旺。“殷盛”,指人财两旺。“乐用”,乐于被用。即愿意为国家效劳的意思。“亲服”,亲向顺服。“获”,打败,战胜。“举”,拿下、攻占。“治”,与强一样,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与“乱”相对,指国家治理的好,太平昌盛。全句说,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富强。老百姓乐于被使用,诸侯亲向顺从,战胜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拿下了上千里的土地,使国家到现在还太平昌盛。

这一层写秦孝公重用客卿的事实。从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各方面来论证,突出了变法治囯。

接下来写惠王,“张仪之计”,就是“联衡政策”,主要是采用挑拨拉拢,收买威胁等手段,来破坏六国的联合。“包”,囊括。“夷”,指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九”是个虚数,指很多。“九夷”,指楚国境内的众多少数民族。“制”,控制,统治。“膏腴之埌”,指肥沃的土地。“散”瓦解。“从”通假“纵”,即苏秦用的联合六国对付秦国的“合纵”政策。“西”,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西面”,面向西。“事”,侍奉。“施”(yi),动词,延续的意思。全句说,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兼并了巴蜀,北面占领了上郡,南面夺取了汉中,囊括了楚国境内众多少数民族,控制了鄢和郢,东面占据了成皋这个险要之地,割取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它们面向西来侍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一层写惠王用客卿的历史事实。重在以“联衡”打破了“合纵”,突出了四面扩张。这里连用“拔”、“并”、“收”、“取”、“制”、“割”、“散”等动词,构成一连串既整齐对偶,又长短错落的排比句、对偶句,极力铺陈渲染,势如排山倒海,大大强化了张仪之计的威力和效果。

下面讲秦昭王,“范睢”,本是魏国人,后化名张禄辅佐秦昭王。“穰侯华阳”,秦昭王母的弟弟,依仗太后的权利,在朝廷内专政。秦昭王听了范睢的劝告,夺了穰侯的相任,并把华阳君驱逐出关,这样就打击了豪门贵族的势力,强化了秦王的统治权。范睢还提出了远交近攻、逐步蚕食的策略,使秦国不断地扩大疆土。“强”,形容词活用动词。“强公室”,使王室的权利增强。“杜”,抑制,杜绝。“杜私门”,抑制豪门贵族的权势。“蚕”,名词作状语。“蚕食诸侯”,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一口地把诸侯国的疆土吃掉。全句意,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的权利,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逐个吞并了诸侯列国,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一层写秦昭王用客卿的历史事实,突出打击豪门。

以上写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个层次,是并列关系,都是通过历史事实的铺陈,来说明客卿的作用。因此文章接下来就总收一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这一句将上面的铺陈全部收住。“以”,表凭借,依靠的意思。“之”,两种解释: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定语的标志。说“都是凭借了客卿的功劳。”二是将“之”字解释为动词,即获得、得到、达到的意思。

说:“这四位君王,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获得了成功。”两种解释都可以,以第二种为好。既然秦国发展史上最有作为的几个秦王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那逐客的错误就不言而喻了。但作者还觉得不够有力,于是接着又来了一个反问句“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负”,辜负。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一种反诘性的肯定,比正面肯定句更富于感情色彩,更能引起对方的思考,因而也就更有力量。如果说前面都是摆事实、讲道理,正面论说,那么下面通过“向使”一转,进入反面论证。“向”,过去,之初。“使”,假如、假使。“却”,动词,拒绝。“内”念纳,接纳之纳,是通假字。“是”,代词,这样,这样的。“实”与“名”相对。“实”,实际,实惠。“名”,名声,名望。全句意,当初,假如四位君王拒绝客卿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运用,这样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惠,而秦国也就没有强大的名声了。“国无富利之实”与“秦无强大之名”,是对偶句。前一句讲“富”,后一句讲“强”,实际上两句可并为一句,“秦国就没有这么富强。”之所以用两句,是为了造成对偶,加强语气,以示强调。这一段在大量历史事实铺陈之后,又加上反面论征,并用反诘、对偶以强化语气,这就使论征显得十分透彻有力。概括起来,第二段是通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实,来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第三段,从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说起。这里罗列了七样珍宝,课本都有说明,不再重复。值得注意的是七个动宾句搭配的很好。特别是七个动词:“致”,获得。“有”,拥有。“垂”,悬挂。“服”,佩带。“乘”,骑坐。“建”,树立。“树”,设置。这些动词用的灵活、恰当。“翠凤”,凤凰指的是旗子上的图案。“翠”,翠鸟。这里指翠鸟身上的美丽羽毛。“翠凤”,就是用翠鸟的羽毛做成的旗子上的凤凰图案。全句意,现在陛下获得了昆山上产的玉石,有了随候珠、和氏壁一类珍宝,悬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佩带着太阿宝剑,骑坐着千里宝马,树立着用翠鸟羽毛编织成凤凰型装饰物的旗帜,设置了用灵鼍皮蒙制的战鼓。这许多宝物秦国都不出产,而陛下您喜欢它们。为什么这里连用七个排比句来铺陈珍宝?是为了突出秦王所喜爱的珍宝大多来自别的国家,暗与秦王驱逐客卿形成鲜明对照。在铺陈之后,用一设问句转移,寓意很明确,你既然这么喜欢别的国家的珍宝,为什么要单单驱逐客卿呢?这个意思作者却不说出来,让秦王自己思而得之。这说明作者写的很有分寸,很善于启发、诱导。“所生”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词组,指出产的东西。“是”,代词,代这些。“玩好”,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玩赏喜爱的

东西。“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对“用、采”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名词解,“用”,指器皿。“采”,色彩颜料。“不为用”,不会用来做成器皿。“不为采”,不会用来做绘画的材料。另一种解,“用、采”作动词,“用”,表被动。“不为用”,不会被使用。“不为采”,不会被开采。以上两种解,以第一种为好。由于这两句话是对偶句,“用”与“采”相对立,所以不可一字作名词解,一字作动词解。全句意,假如一定是秦国出产的东西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这夜光壁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用犀牛角、象牙制成的器物,就不会成为您喜欢玩赏的东西;郑国的歌女、舞女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像駃骏騠一样的骏马就不会挤满外面的马棚;江南地区所产的金锡,就不会做成金器、锡器,西蜀一带的丹砂、青頀就不会作为绘画颜料。这句像前一句一样,也是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但句型有了变化,前一句是先用肯定句铺陈,后设问;这一句是先假设,后用否定句铺陈。两句句型刚好相反。所以虽然都是铺陈珍宝,并不觉得累赘。接下来是铺陈美色:“所以……者” 就是用来做“什么什么的东西” 。“娱悦”,使心欢娱,使耳目畅快,是使动用法。“随俗”,随着世俗风尚。“雅化”,美化。“佳”,美好。“冶”,艳丽。“窈窕”,体态优美。因为古传燕赵地方多美女,所以秦王后宫里就有许多赵女。全句意,凡是用来装饰后宫、充当侍妾,使心里高兴、耳目愉悦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用,那么这些用宛地出产的珠装饰的头簪,镶嵌着玑珠的耳饰,东阿绸绢做成的衣服,织锦刺绣之类的装饰,就不会献到您的面前;而随着世俗风尚的变化来打扮自己,容貌艳丽、体态优美的赵国女子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这一层写秦王所喜爱的美女及其装饰品,也多是来自别的国家。并通过铺陈方法,极力渲染它们的美好、华贵,这也是为了与单在用人上驱逐客卿形成鲜明的对照。下面写音乐:敲打瓦罐,扣击瓦盆,弹奏古筝,拍击大腿,用咿咿呀呀的歌唱呼叫来使耳朵愉快,那才是地道的秦国音乐。这是说,什么是秦国的真正音乐。“快耳”,使耳朵愉悦,使动用法。《郑》《卫》指郑国、卫国地方的音乐。《桑间》,指卫国桑间地方音乐。郑、卫之音婉转优美,多情多变。虽被孔子指责为“淫乐”,但实质上却是丰富多采,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韶虞》,指舜时乐曲。《武象》,是周武王时期配的乐曲。这些乐曲被称为“雅乐”。相对雅乐来说,郑、卫之音则被称为“俗乐”。不管雅也好,俗也好,对秦国来说都是异国音乐。但当时秦王所喜欢听的音乐,却正是这些异国音乐。喜欢听异国的音乐,而且要驱逐异国之人,这不是一种矛盾?所以经过以上说明后,李斯接着反问道:如今秦王你丢掉击瓦罐、瓦盆这一套,而专听郑、卫之音,放弃弹筝而采用《韶虞》乐曲,像这样做又是为

什么呢?“就”,动词,走到、靠近。与现代汉语的“就业”、“各就各位”意思一样。这个反问句与这段开头“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一句,相呼应,然后一并作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句比较难理解。“意”,心意。“快”,愉快。“快意”,使动用法,使心意愉快。这里指“使心意愉快的事物”。“当前”,放在面前,摆在面前。“适”,舒适。也是使动用法。“适观”,使观赏舒适。“而已”,罢了。全句意,当使人心意愉快的事物摆在面前的时候,总是选取那些最能使观赏舒适的罢了。也可把“当前”解成为“应当放在首位”。那样全句意是,把使人心意愉快的事物放在首位,是为了使观赏更舒适罢了。这两句解释意思差不多,都可以。其精神实质都是说,你秦王所以要搜罗那么多奇珍异宝,赵国的美女,郑、卫地方音乐,是因为它们确实比本国的好,更能使你心意愉快,更能使你观赏舒适。所以,只要是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你就根本不管它是不是秦国所生产的。这种用物方针是合情合理的,但你在用人方针上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接着在下文写用人方针的不合理、不正确。由此可见,“取人不然”这一句是这一段的关键,它既是对前面珍宝、美女、音乐大肆铺陈的总收,又是对后面议论的开启。目的是通过用物方针与用人方针的对比,引出用人方针的谬误。“取人”,用人。“不然”,不是这样。“不问可否”,指的是不问客卿有用还是没用。“不论曲直”,指的是不考虑驱逐的是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去”,动词,去掉,驱逐。这句紧承上句,用对比法说明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然则”句,是直接批评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比前一句又推进了一步。“然则”,既然这样,如此看来。“是”,这样,这样做。“在乎”,在于。“民人”,指人。“所以”,以是用,用来。用“跨海内,制诸侯的方法、策略”。就是方略。“跨海内”“制诸侯”指的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这句把逐客问题与统一大业联系,说明逐客与否,关系到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重大战略方针问题。全句意,不论是非邪正,不是秦国人都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被驱逐。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是人,这决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啊!

第三段在内容上有两个层次:第一,通过对秦王所喜爱的,并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实的铺陈,与用人上采取驱逐客卿形成鲜明对照。通过这一对照来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外,是毫无道理的。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喜爱外物、排斥客卿的对比,引申出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方针,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天下的方略。

第四段,借用比喻来讲道理。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前面主要是摆事实,后面是讲道理。

“粟” ,本意指谷子,这里代指全部粮食作物。“众”,多。“兵强”,指兵器,说兵器锐利。“兵”,也可解释为军队。“兵强”,即军队强大。在先秦时,“兵”一般指兵器。如果写军队用“师”。所以这里的“兵强”,解释为“兵器锐利”好些。这句意,我听说土地辽阔,粮食众多,国家强大人口就盛,兵器锐利士卒就勇敢。这意思是说,秦国要强盛,就应广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接纳重用客卿。为了把这意思说的更透彻,接着作者又运用了比喻。“是以”,以是,因为这个,因此,所以。“让”,辞退,舍弃。埌,细小的泥土。“不让土埌”,说连细小的土块也不舍弃。“择”,剔除,排除。“就”,成就。“却”,拒绝。“众庶”,广大普通老百姓,民众。“明其德”,使动用法,就是使他们的功德昭著。这三句的意思是,泰山是一小块、一小块土埌积累起来的,大河、大海是许多细流汇集而成的,所以君王要使自己的功德昭著,也就是不排斥、不疏远民众。这三句是排比,前二句是比喻,后一句才是要说明的道理。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埌”,“河海不择细流”来做比喻,用此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不驱逐客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接着作者又指出历史上动名最昭著的先帝、先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四时充美”与“鬼神降福”是对偶句,“降、充”皆动词,“四时充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来充实你的美好。“所以”表原因。“所以无敌”,就是无敌的原因。全句意,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一年四季都来充实你的美好,连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五帝三王是这样做的,但你秦王是怎样做的呢?于是作者笔锋又回到谏逐客上来。

“乃”,却,表明上下文的关系。“黔”,本意黑色。“首”,头。即“黑头”。这里指的是老百姓。这是秦代所用的称呼。“业”,名词用作动词。第一步,“业”,功业。名词活用即“建立功业”;第二步,使动用法“使……建立功业”。“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西向”,面向西。“借寇兵而赍盗粮”,把兵器借给敌寇,把粮食赠送给盗贼。全句意,如今你却要抛弃百姓,而资助敌国,拒纳宾客,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避而不敢面向西,像缠住了脚一样不能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把兵器借给敌寇,把粮食送给盗贼啊!

这一段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为了把道理说的既通俗又透彻,作者首先用“泰山不让土埌,河海不择细流”的比喻说明要成就帝王功业,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接着作者又指出五帝三王的范例来诱导秦王,并以秦王“却宾客以业诸侯”的错误作法,形成对照,使正反两种作法,两种结果更加鲜明。最后作者又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作比,形象地突出了逐客束约自己、资助敌人的双重危害。比喻、对比在这一段议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宝”,名词作动词用。“可宝者”,值得宝贵的东西。物品虽不出产在秦国,但值得宝贵的却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三段中对珍宝、音乐、美色的铺陈。贤士不出生于秦国,愿意效忠的也很多。这一句是照应、收结前面第二段中对秦国历史上重用客卿的铺陈,同时也暗示着李斯本人愿意效忠秦王的心意。“资”,资助。“损”,减少。“益”,增加。“虚”,名词作动词用。“自虚”,把自己搞空虚、搞虚弱。“树”,结。“树怨”,结下怨仇。全句意,现在您驱逐客卿而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而增加敌人力量,内部把自己搞空虚,而外部又与诸侯结下怨仇。这样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那是办不到的。这一句照应第四段所论证的逐客是束约了自己而资助了敌人的道理。同时进一步引申,把逐客的危害,提高到了可能使秦国亡国的高度。并以此来回应第一段所提出的逐客是错误的总论点。首尾照应,完满地收结了全文。

下面将全文层次、内容简要归纳一下:

《谏逐客书》是一篇论说文,它的中心论点就是“谏逐客”,也就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或者说论述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全文分五个段落进行论述。这五个段落的分论点是十分明确的,可概括如下:第一段,提出总论点:“驱逐客卿” 是错误的。

第二段,过秦国发展史中四位有作为的君王任用客卿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实,说明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第三段,通过对秦王所喜爱的非产于秦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大量事物的铺陈,用对比法说明唯独在用人上排斥客卿是错误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作法,不是统一全国、制服诸侯的方略。

第四段,运用比喻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与害,纳客就能无敌于天下,逐客则是削弱了自己,资助了敌人。

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评李斯谏逐客书

评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是秦代公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公文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在他的公文写作中,《谏逐客书》是最优秀的一篇,堪称中国古代公文之最。 ????他的公文,散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和《古文苑》。 ????《谏逐客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当时由于秦国势力强大,外来客卿增多,影响秦国公室贵族的权势,他们就借韩国人郑国为秦修筑渠道、消耗财力,使秦无暇东征的事例,提出“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的建议。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劝谏。他针对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愿,以高远的立意,论述了逐客与统一天下的矛盾,并以此之利害关系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一语中的,打动了秦王,最后使秦王收回成命。 ????《谏逐客书》,就文种而言,属于“上书”。上书,或称“书”,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陈述性文书。大量应用于战国时期。 ????《文心雕龙·章表》上讲:“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这里的“言事于主”,即包括上行文书,也包括一般游说文书。 ????《颜氏家训·省事篇》讲:“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任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 ????上书,是在游说辞令的基础上形成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的《论说篇》中说:“一人之辞,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的话,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在《平原君列传》中,司马迁记述了当时赵国游说之士毛遂的非凡事迹:“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以骄傲地说,在战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知识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到了顶峰。不少游说之士在国君面前,纵横陈词,无所顾忌,颇有一种“侠义之风”。这种“侠义之风”至秦汉以后,由于皇权的高压而逐渐消失了。 ????上书游说人主,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高的智慧和技巧。韩非的《说难》对此专门进行了理论的阐述。文章分析了进说中会遭到的种种危害,指出要达到进说的成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迎合君主的心理和要求,获得君主的信任。法家进说的目的是“听用而振世”,但为获得事业的成功,又不惜鼓吹使用诡诈的手段。????如何使自己的主张能迎合君主的心理和要求呢?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关键是你的游说之辞要“顺情人机,动言中务。”也就是要顺着君主的感情思想,把事情引到关键问题上;所用的言辞,要符合主要任务的推行和解决。也就是说,要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 ????下面,就《谏逐客书》这篇上书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说一下文体。从公文角度看,这是一篇上书,在战国时期,属于上行文。如果从写作角度上看,它又是一篇论说文。 ????本篇有一个全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用白话说,就是:我听说官吏们议论驱逐客卿这件事,我认为驱逐客卿是错的。实际上是说,秦王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也就是公文写作中篇头撮要的写法。这里用了“臣闻吏议”和“窃”,是属于古代公文中常用的“避讳语”和“敬语”。 ????为了证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正确性,下面用了历史的、现实的、对比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加以论述,最后,又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总结全文,并与开头相照应,从而结束全文。

谏逐客书原文与赏析

《谏逐客书》原文与赏析 《谏逐客书》 秦李斯 原文: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秦于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

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与,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马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追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声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结合本文的写作,懂得著文为用,在生活中学习养成用文章表达自己意见的习惯。学习本文开门见山、前后贯通,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个人观点的方法。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正反对比的手法,并简要分析识别文中铺陈部分及运用排比、对偶的句子,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结合,采用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作家生平: 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赢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嬴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二、作品背景: 此文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河南)后到秦国游

谏逐客书原文逐句翻译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 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 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 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 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 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 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 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秦惠王采用张仪的 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 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 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昭王得到雎范,废掉了穰侯,驱逐了 华阳君,增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 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这四位国君,都是由于任用 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 士丽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 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 鼍之皮的好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 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 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 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 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 卫桑间的歌声,《昭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 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昭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

谏逐客书原文逐句翻译

谏逐客书原文逐句翻译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 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 孙支。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昭王得到雎范,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谏逐客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一)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土,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翻译句子。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写作方法赏析

《谏逐客书》写作方法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一份奏章,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当时,秦王政为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重用了一些客卿,这就削弱了秦国贵族的权势,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真正引致逐客令的导火线,是嫪毐之乱再加郑国渠事件。嬴政要大举清洗其余党,吕、嫪都是外国人,秦宗室大臣借此机会也劝秦王逐客,“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逐客。也罢了李斯的官,然后才有了《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全文以利劝之,以害怵之,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自于李斯优秀的写作技巧: 一,抓住秦王所患,不想被秦宗室包围,以致权势过大。婉婉相续,左右逢源。 李斯深知秦国局势,秦宗室借这机会大叫逐客,显然是恶意排挤。这也是秦王所担心的问题。召揽衷心客卿的利益和国君利益一致。所以李斯为了让秦宗室无从反驳,也让其它客卿感谢他,李斯通篇没有明显为自己辩护,也没有批评、讽刺、开罪秦宗室,更没有谈论郑国、嫪毐之类敏感案件,这都是让自己左右逢源的技巧。李斯是从天下大事、国家利益、发展的硬道理立论,从形势、理性、感性等各个层面说服秦王,而他个人的利益,也就隐含在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斯站在秦王这一边,而秦王可以挺他,也挺了他。

二,在选材上李斯也经过深思熟虑:1、针对秦王爱好选材。秦王欲称霸,敬重英明之主,所以李斯便选了秦国四位英主及历史上的五帝三王;秦王喜欢声色宝玩,李斯便广造天下之宝入文,而将其与客这一最大宝物相比,以使秦王能明是非。2、注意选哲理性强的材料。如地广粟多,国大人众,重物轻人等三,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文章可分为四部分:1、观点鲜明的提出客卿留秦利大于弊;2、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证明其利大于弊;3、警戒客卿被逐的后果,证明弊大于利;4、总结客卿留秦和被驱逐的利弊,提出放弃驱逐,广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该文始终。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正反对比,说理透彻”也是其制胜的一大原因。在文中,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任用客卿而建立功业是正,“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的结果则是反;秦王政喜好产于异国的“色乐珠玉”是正,“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则是反;假设这些“色乐珠玉”“必出于秦而后可”是正,秦王将无法享用则是反;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是正,秦王“弃黔首”、“却宾客”则是反;“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是正,“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则是反。正是在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中,“逐客为过”的论点得以反复论证,客卿有功于秦、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的道理得到了透彻的说明。全文条理清楚,章法谨严,言之有据,理直气壮,具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 四,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委婉善讽,将秦王架置于一个明君的高度从修辞手法上看,此文大量运用了铺陈、排比、对偶的手法,清丽整饬,富于文采,体现了策士文辞的“铺张扬厉,委婉善讽”的艺术特色。全文共25句,用对偶和排比的就有18句,占72%。如第二段列举四位君主任用客卿取得成功的史

谏逐客书备课资料【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赏析】

谏逐客书/李斯备课资料【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十一课】 资料内容:古文的【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j i a n)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yan)、郢(y Tn g),东据成皋(gao)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ju),废穰(ra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翻译: 我听说大臣们在建议赶走别国到秦国做官的人,我私下认为错了!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从戎族,向东面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请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不出生在秦国,但秦穆公却任用了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结果在西戎称霸。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新法,转移风俗,改变习惯,百姓因此殷实兴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为王效力,诸侯都归附听命,打败了楚国魏国的军队,占领了千里土地,直到现在国家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策,攻取了韩国三川—带地方,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领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囊括了楚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控制了鄢(原楚国国都)郢(当时楚国国都),向东占据了成皋的天险,攻取了别国的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来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现在。秦昭襄王得到了范雎,废黜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加强了王室的地位,遏制了贵族势力,像蚕吃桑叶那样吞食了诸侯的土地,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君王,都凭借客卿的功劳。从这些事实看来,客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呢!假使当初四位君王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雄厚富庶的实力,秦国也没有强大的威名了。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o)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 ue ti)不实外厩(jiu),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z a n)、傅玑(j i)之珥(er)、阿缟(ga o)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y a o t i a o),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wen g)叩缶(f 6u),弹筝搏髀(bi),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翻译: 现在陛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这些珍宝,垂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佩带太阿宝剑,乘骑纤离(名马)之类骏马,竖起用翠羽做成凤鸟形状装饰的旗帜,陈设用鼍皮蒙的鼓:这几件宝物,秦国没出产

谏逐客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谏逐客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先秦作者:李斯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

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一作:太山)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

谏逐客书(一)

谏逐客书(一) 2 1、全面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初步分析全文的段落结构 重点: 疏通文字 难点: 分析段落层次 讲授

谏逐客书 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赵女不立于侧也”这一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这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所轻视的是人才。 1、思考并做好课后练习 2、熟读全文

第一、二课时 一、背景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后来,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次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主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二、分析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谏逐客书作品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1,本文的文体类型。 《谏逐课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政论散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3,本文运用的铺陈方法。 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4,文中运用排比句、对偶句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排比句在文中: ①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③致昆仑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④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⑤宛珠之髻、傅玑之耳、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⑥地广者栗多,国大着人众,兵强则士勇。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文章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对偶句:特点——上下两句句子字数相同,结构相同,两两相对而显得工整,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文中:①百姓乐用,诸侯亲服。②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③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④非秦者去,为客者逐。⑤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⑥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5,简析本文的论据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一)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二)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谏逐客书欣赏

谏逐客书欣赏 谏逐客书欣赏 此文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矣秦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一开始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却把逐客的过错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词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宋代李深说:“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回矣”。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志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的引用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四个君主拒绝客卿而不忙乱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民富国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脱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正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第二段里却笔峰一转,设下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品的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第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

不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作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壁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这样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才可以,那么,镶着珍珠的赞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阶所产的丝娟做成的衣服,华丽丝绣所作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或样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占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心秦国之所生而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第三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国、卫国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 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 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是,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近承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前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作了很好的铺垫。第四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诽秦之人不如待诽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珍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候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

12级高一语文读本之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李斯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题目是后人加的,有的本子“书”作“疏”。李斯(公元前?—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在秦国担任官职,辅佐秦王统一天下,后任秦朝丞相。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缪公〕即秦缪公,也写作“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由余〕春秋时晋国人。先在西戎任职,后来投奔秦国,帮助穆公统一了西戎各部落。〔戎〕又称西戎,指当时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百里奚〕春秋时楚国宛(yuān)地(今河南南阳)人,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后,把他当作陪嫁的奴隶送往秦国,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了出来,用为大夫。 〔蹇(jiǎn)叔〕春秋时岐(今陕西岐山东北)人,曾游于宋,后由于百里奚的推荐,秦穆公聘他为上大夫。 〔来〕招来,使……来。

〔丕豹〕春秋时郑国大夫丕郑的儿子,因为父亲被晋惠公所杀,逃到了秦国,秦穆公用他为大将。 〔公孙支〕原为晋国人,被秦穆公任为大夫。 〔并国二十〕吞并了许多西戎部落建立的国家。二十,非实指。 〔孝公〕即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 〔商鞅〕姓公孙,名鞅,卫国人,也称卫鞅。后因功被封为商君,故称商鞅。秦孝公任用他为相,执政期间,先后两次变法,打击秦国旧贵族势力,发展封建经济,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以〕因此。 〔殷盛〕富足兴旺。 〔乐用〕乐于被使用,乐于效力。 〔获楚、魏之师〕获,俘获,这里是战胜的意思。公元前340年,商鞅率秦军大败魏军,同年又攻打楚国,取得胜利。 〔举〕攻占。〔治强〕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惠王〕即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也称惠文王,公元前337年—前311年在位。 〔张仪〕魏国贵族的后代,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秦惠王任用他为相,采用连横的策略,游说各国与秦国联合,瓦解了齐楚联盟。 〔拔〕攻取。 〔三川之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因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而得名。当时是韩国地盘。

《谏逐客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

《谏逐客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赏析简答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2014年版)。李斯(?一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荀子的弟子,入秦为客卿。前237年,秦王赢政接受宗室大臣建议,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身在被逐之列,于是作此书劝谏,为秦王采纳。 ②【缪公】即秦稳公。 ③【西取由余于戎】由余,原为戎王的臣子,后入秦,为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④【东得百里奚于宛】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虞亡时为晋所俘,作为晋献公女陪嫁之奴入秦。后逃亡到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地,为楚人所俘,秦穆公知道他有才能,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授以国政,号“五羖大夫”。 ⑤【迎蹇叔于宋】蹇叔,百里奚的朋友,有才能。因百里奚荐举,秦穆公请他入秦,委任为上大夫。 ⑥【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公孙支,秦大夫。来,招致、招揽。 ⑦【并】兼并,吞并。 ⑧【孝公用商鞅之法】孝公,即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日益富强,奠定了日后统一天下的基础。商鞅,公孙氏,名献,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洛东南),号商君,故称商鞅。 ⑨【殷盛】殷实,富裕。 ⑩【乐用】乐于为用。 ?【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前340年,商鞅率军大败魏军,俘获魏公子魏公子卬,逼迫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同年又南侵楚,战况不详,据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