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旋转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旋转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旋转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旋转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ABC 中,AB=AC ,∠BAC=α(?<

(1)如图1,直接写出∠ABD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 ,若∠DEC=45°,求α的值。 【答案】(1)1

302α?-(2)见解析(3)30α=?

【解析】解:(1)1

302

α?-。

(2)△ABE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

连接AD ,CD ,ED ,

∵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 ∴BC=BD ,∠DBC=60°。 又∵∠ABE=60°,

∴1

ABD 60DBE EBC 302

α∠=?-∠=∠=?-且△BCD 为等边三角形。

在△ABD 与△ACD 中,∵AB=AC ,AD=AD ,BD=CD ,

∴△ABD ≌△ACD (SSS )。∴1

1BAD CAD BAC 22

α∠=∠=∠=。

∵∠BCE=150°,∴11

BEC 180(30)15022

αα∠=?-?--?=。∴BEC BAD ∠=∠。

在△ABD 和△EBC 中,∵BEC BAD ∠=∠,EBC ABD ∠=∠,BC=BD , ∴△ABD ≌△EBC (AAS )。∴AB=BE 。 ∴△ABE 为等边三角形。

(3)∵∠BCD=60°,∠BCE=150°,∴DCE 1506090∠=?-?=?。 又∵∠DEC=45°,∴△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C=CE=BC 。

∵∠BCE=150°,∴(180150)

EBC 152

?-?∠=

=?。 而1

EBC 30152

α∠=?-=?。∴30α=?。

(1)∵AB=AC ,∠BAC=α,∴180ABC 2

α

?-∠=

∵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DBC 60∠=?。 ∴180ABD ABC DBC 603022

αα

?-∠=∠-∠=

-?=?-。 (2)由SSS 证明△ABD ≌△ACD ,由AAS 证明△ABD ≌△EBC ,即可根据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结论。

(3)通过证明△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180150)

EBC 152

?-?∠==?,由(1)

1

EBC 302α∠=?-,从

而1

30152

α?-=?,解之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4),B (4,4),点M ,N 是射线OC 上两动点(OM <ON ),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MAN =45°,小明用几何画板探究其中的线段关系. (1)探究发现:当点M ,N 均在线段OB 上时(如图1),有OM 2+BN 2=MN 2. 他的证明思路如下:

第一步:将△AN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PO ,连结PM ,则有BN =OP . 第二步:证明△APM ≌△ANM ,得MP =MM . 第一步:证明∠POM =90°,得OM 2+OP 2=MP 2. 最后得到OM 2+BN 2=MN 2. 请你完成第二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2)继续探究:除(1)外的其他情况,OM 2+BN 2=MN 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新题编制:若点B是MN的中点,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

【答案】(1)见解析;(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证明

△APM≌△ANM,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当点M,N在O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仍然成立.证明方法类似(1);(3)如图3中,若点B是MN的中点,求MN的长.利用(2)中结论,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如图1中,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

∵点A(0,4),B(4,4),

∴OA=AB,∠OAB=90°,

∵∠NAP=∠OAB=90°,∠MAN=45°,

∴∠MAN=∠MAP,

∵MA=MA,AN=AP,

∴△MAN≌△MAP(SAS).

(2)如图2中,结论仍然成立.

理由:如图2中,将△AN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PO,连结PM,则有BN=OP.

∵∠NAP=∠OAB=90°,∠MAN=45°,

∴∠MAN=∠MAP,

∵MA=MA,AN=AP,

∴△MAN≌△MAP(SAS),

∴MN=PM,

∵∠ABN=∠AOP=135°,∠AOB=45°,

∴∠MOP=90°,

∴PM2=OM2+OP2,

∴OM2+BN2=MN2;

(3)如图3中,若点B是MN的中点,求MN的长.

设MN=2x,则BM=BN=x,

∵OA=AB=4,∠OAB=90°,

∴OB=42,

∴OM=42﹣x,

∵OM2+BN2=MN2.

∴(42﹣x)2+x2=(2x)2,

解得x=﹣22+26或﹣22﹣26(舍弃)

∴MN=﹣42+46.

【点睛】

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旋转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3.如图所示,△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EC的延长线交BD于点P.

(1)把△ABC绕点A旋转到图1,BD,CE的关系是(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要说明理由;

(2)若AB=3,AD=5,把△ABC绕点A旋转,当∠EAC=90°时,在图2中作出旋转后的图形,PD=,简要说明计算过程;

(3)在(2)的条件下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PD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答案】(1)BD,CE的关系是相等;(2

5

34

17

20

34

17

3)1,7

【解析】

分析:(1)依据△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即可BA=CA,∠BAD=∠CAE,DA=EA,进而得到△ABD≌△ACE,可得出BD=CE;

(2)分两种情况:依据∠PDA=∠AEC,∠PCD=∠ACE,可得△PCD∽△ACE,即可得到

PD AE =

CD

CE

,进而得到PD=

5

34

17

;依据∠ABD=∠PBE,∠BAD=∠BPE=90°,可得

△BAD∽△BPE,即可得到PB BE

AB BD

=,进而得出PB=

6

34

34

,PD=BD+PB=

20

34

17

(3)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当CE在⊙A下方与⊙A相切时,PD的值最小;当CE在在⊙A右上方与⊙A相切时,PD的值最大.在Rt△PED中,PD=DE?sin∠PED,因此锐角∠PED的大小直接决定了PD的大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到旋转过程中线段PD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

详解:(1)BD,CE的关系是相等.

理由:∵△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

∴BA=CA,∠BAD=∠CAE,DA=EA,

∴△ABD≌△ACE,

∴BD=CE;

故答案为相等.

(2)作出旋转后的图形,若点C在AD上,如图2所示:

∵∠EAC=90°,

∴CE=2234

AC AE

+=,

∵∠PDA=∠AEC,∠PCD=∠ACE,

∴△PCD∽△ACE,

∴PD CD

AE CE

=,

∴PD=534

17

若点B在AE上,如图2所示:

∵∠BAD=90°,

∴Rt △ABD 中,BD=2234AD AB +=,BE=AE ﹣AB=2,

∵∠ABD=∠PBE ,∠BAD=∠BPE=90°,

∴△BAD ∽△BPE , ∴

PB BE

AB BD

=,即334PB =, 解得PB=

6

3434

, ∴PD=BD+PB=34+63434=20

3417

, 故答案为

53417或203417

; (3)如图3所示,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圆,当CE 在⊙A 下方与⊙A 相切时,PD 的值最小;当CE 在在⊙A 右上方与⊙A 相切时,PD 的值最大. 如图3所示,分两种情况讨论:

在Rt △PED 中,PD=DE?sin ∠PED ,因此锐角∠PED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PD 的大小. ①当小三角形旋转到图中△ACB 的位置时, 在Rt △ACE 中,2253-, 在Rt △DAE 中,225552+= ∵四边形ACPB 是正方形, ∴PC=AB=3, ∴PE=3+4=7,

在Rt △PDE 中,2250491DE PE -=-=, 即旋转过程中线段PD 的最小值为1;

②当小三角形旋转到图中△AB'C'时,可得DP'为最大值, 此时,DP'=4+3=7,

即旋转过程中线段PD 的最大值为7. 故答案为1,7.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图形的特殊位置解决最值问题.

4.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边AB在射线OM上,且OA=6,点D是射线OM 上的动点,当点D不与点A重合时,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连接DE.

(1)如图1,猜想:△CDE的形状是三角形.

(2)请证明(1)中的猜想

(3)设OD=m,

①当6<m<10时,△BDE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BDE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m的值,使△DE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等边;(2)详见解析;(3)3;②当m=2或14时,以D、E、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的性质猜想结论;

(2)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E=60°,DC=EC,即可得到结论;

(3)①当6<m<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E=AD,于是得到

C△DBE=BE+DB+DE=AB+DE=4+D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CD,由垂线段最短得到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于是得到结论;

②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a)当点D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

b)当0≤m<6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E=60°,∠BDE<60°,求得∠BED=9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60°,求得∠CEB=30°,求得OD=OA﹣DA=6﹣4=2=m;

c)当6<m<10时,此时不存在;

d)当m>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BE=60°,求得∠BDE>60°,于是得到m=14.

【详解】

(1)等边;

(2)∵将△A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DCE=60°,DC=EC,∴△CDE 是等边三角形.

(3)①存在,当6<t<1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BE=AD,

∴C△DBE=BE+DB+DE=AB+DE=4+DE,由(1)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CD,

∴C△DBE=CD+4,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AB时,△BDE的周长最小,此时,CD=23,∴△BDE的最小周长=CD+4=23+4;

②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

a)∵当点D与点B重合时,D,B,E不能构成三角形,∴当点D与点B重合时,不符合题意;

b)当0≤m<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60°,∴∠BED=90°,由(1)可知,△CDE是等边三角形,∴∠DEB=60°,∴∠CEB=30°.

∵∠CEB=∠CDA,∴∠CDA=30°.

∵∠CAB=60°,∴∠ACD=∠ADC=30°,∴DA=CA=4,∴OD=OA﹣DA=6﹣4=2,∴m=2;

c)当6<m<10时,由∠DBE=120°>90°,∴此时不存在;

d)当m>10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BE=60°,又由(1)知∠CDE=60°,

∴∠BDE=∠CDE+∠BDC=60°+∠BDC,而∠BDC>0°,∴∠BDE>60°,∴只能∠BDE=90°,从而∠BCD=30°,∴BD=BC=4,∴OD=14,∴m=14.

综上所述:当m=2或14时,以D、E、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1,在Rt△ADE中,∠DAE=90°,C是边AE上任意一点(点C与点A、E不重合),以AC为一直角边在Rt△ADE的外部作Rt△ABC,∠BAC=90°,连接BE、CD.

(1)在图1中,若AC=AB,AE=AD,现将图1中的Rt△ADE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锐角α,得到图2,那么线段BE.C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2)在图1中,若CA=3,AB=5,AE=10,AD=6,将图1中的Rt△ADE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锐角α,得到图3,连接BD、CE.

①求证:△ABE∽△ACD;

②计算:BD2+CE2的值.

【答案】(1)BE=CD,BE⊥CD,理由见角;(2)①证明见解析;②BD2+CE2=170.【解析】

【分析】

(1)结论:BE=CD,BE⊥CD;只要证明△BAE≌△CAD,即可解决问题;

(2)①根据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即可证明△ABE∽△ACD.

②由①得到∠AEB=∠CDA.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到∠DGE=90°,即DG⊥BE,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D2+CE2=CB2+ED2,即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详解】

(1)结论:BE=CD,BE⊥CD.

理由:设BE与AC的交点为点F,BE与CD的交点为点G,如图2.

∵∠CAB=∠EAD=90°,∴∠CAD=∠BAE.

在△CAD和△BAE中,∵

AB AC

BAE CAD

AE AD

=

?

?

∠=∠

?

?=

?

,∴△CAD≌△BAE,∴CD=BE,

∠ACD=∠ABE.

∵∠BFA=∠CFG,∠BFA+∠ABF=90°,∴∠CFG+∠ACD=90°,∴∠CGF=90°,∴BE⊥CD.(2)①设AE与CD于点F,BE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3.

∵∠CABB=∠EAD=90°,∴∠CAD=∠BAE.

∵CA=3,AB=5,AD=6,AE=10,∴AE

AB =

AD

AC

=2,∴△ABE∽△ACD;

②∵△ABE∽△ACD,∴∠AEB=∠CDA.

∵∠AFD=∠EFG,∠AFD+∠CDA=90°,∴∠EFG+∠AEB=90°,∴∠DGE=90°,∴DG⊥BE,∴∠AGD=∠BGD=90°,∴CE2=CG2+EG2,BD2=BG2+DG2,∴BD2+CE2=CG2+EG2+BG2+DG2.

∵CG2+BG2=CB2,EG2+DG2=ED2,∴BD2+CE2=CB2+ED2=CA2+AB2+AD2+AD2=170.

【点睛】

本题是几何综合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运用类比,在变化中发现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0,4),点B(﹣2,0),把△ABO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AB′O′,点B、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B′、O′.

(1)如图①,若旋转角为60°时,求BB′的长;

(2)如图②,若AB′∥x轴,求点O′的坐标;

(3)如图③,若旋转角为240°时,边OB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A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1)252)点O′8545

);(3)点P′的坐标为(﹣

83 5,

36

5

【解析】

分析:(1)由点A 、B 的坐标可得出AB 的长度,连接BB ′,由旋转可知:AB =AB ′,∠BAB ′=60°,进而可得出△ABB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B ′的长; (2)过点O ′作O ′D ⊥x 轴,垂足为D ,交AB ′于点E ,则△AO ′E ∽△ABO ,根据旋转的性质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E 、O ′E 的长,进而可得出点O ′的坐标;

(3)作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A ′,连接A ′O ′交x 轴于点P ,此时O ′P +AP ′取最小值,过点O ′作O ′F ⊥y 轴,垂足为点F ,过点P ′作PM ⊥O ′F ,垂足为点M ,根据旋转的性质结合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点O ′的坐标,由A 、A ′关于x 轴对称可得出点A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 ′O ′的解析式,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P 的坐标,进而可得出OP 的长度,再在Rt △O ′P ′M 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 ′M 、P ′M 的长,进而可得出此时点P ′的坐标.

详解:(1)∵点A (0,4),点B (﹣2,0),∴OA =4,OB =2,∴AB

. 在图①中,连接BB ′.

由旋转可知:AB =AB ′,∠BAB ′=60°,∴△ABB ′为等边三角形,∴BB ′=AB

(2)在图②中,过点O ′作O ′D ⊥x 轴,垂足为D ,交AB ′于点E . ∵AB ′∥x 轴,O ′E ⊥x 轴,∴∠O ′EA =90°=∠AOB .

由旋转可知:∠B ′AO ′=∠BAO ,AO ′=AO =4,∴△AO ′E ∽△ABO ,

AE AO ='O E BO ='

AO AB

,即4AE ='2O E

∴AE

,O ′E

∴O ′D

+4,∴点O ′的坐标为

). (3)作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A ′,连接A ′O ′交x 轴于点P ,此时O ′P +AP ′取最小值,过点O ′作O ′F ⊥y 轴,垂足为点F ,过点P ′作PM ⊥O ′F ,垂足为点M ,如图3所示. 由旋转可知:AO ′=AO =4,∠O ′AF =240°﹣180°=60°,∴AF =12AO ′=2,O ′F

AO

∴点O ′(﹣

6).

∵点A (0,4),∴点A ′(0,﹣4).

设直线A ′O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0,﹣4)、O ′(﹣

6)代入y =kx +b ,得:

46b b =-???-+=??

,解得:4

k b ?=???=-?

,∴直线A ′O ′的解析式为y =

3x ﹣4. 当y =0

时,有﹣3x ﹣4=0,解得:x =

﹣5,∴点P

(﹣5

,0),∴OP =O ′P

在Rt△O′P′M中,∠MO′P′=60°,∠O′MP′=90°,∴O′M=1

2

O′P′=

23

5

P′M=

3

2

O′P′=

6

5

,∴点P′的坐标为(﹣23+

23

5

,6+

6

5

),即(﹣

8336

55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及旋转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BB′的长;(2)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E、O′E的长;(3)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当O′P+AP′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位置.

7.如图2,边长为2的等边△ABC内接于⊙O,△ABC绕圆心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A′C′分别与AB、AC交于E、D点,设旋转角度为.

(1)当=,△A′B′C′与△ABC出现旋转过程中的第一次完全重合;

(2)当=60°时(如图1),该图()

A.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3)如图2,当,△ADE的周长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会变化,说明理由,如不会变化,求出它的周长.

【答案】(1)120°;(2)C;(3)△的周长不变.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角为120°可直接求解;

(2)根据题意可知,当=60°时,点A、、B、、C、为⊙O的六等分点,,所有的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由此可得到所有图形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3)得到结论:周长不发生变化,连接A,根据弦相等,则它们所对的弧相等的性质可

得,即,再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由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同理,因此可求△的周长

==.

【详解】

解:(1)120°.

如图,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O=120°;

(2)C

(3)△的周长不变;

理由如下:连接AA′,

∵,

∴,

∴,

∴,

∴,

同理,,

∴△的周长=.

考点:正多边形与圆,圆周角定理

8.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连接EF.

(1)如图1,若点G是边BC的中点,连接FG,则EF与FG关系为:;

(2)如图2,若点P为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FP,将线段FP以点F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FQ,连接EQ,请猜想B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为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BF+EQ=BP(3)BF+BP=EQ

【解析】

试题分析:(1)EF与FG关系为垂直且相等(EF=FG且EF⊥FG).证明如下:

∵点E、F、G分别是正方形边AD、AB、BC的中点,

∴△AEF和△BGD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EF=FG,∠AFE=∠BFG=45°.∴∠EFG=90°,即EF⊥FG.

(2)取BC的中点G,连接FG,则由SAS易证△FQE≌△FPG,从而EQ=GP,因此

)

=-.

EF2BP EQ

(3)同(2)可证△FQE≌△FPG(SAS),得EQ=GP,因此,

))

===-=-.

EF GF2BG2GP BP2EQ BP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培优专题 等腰三角形

培优专题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1 如图1-1,△ABC 中,AB=BC ,M 、N 为BC 边上两点,且∠BAM=∠CAN ,MN=AN ,求∠MAC 的度数. 分析 AB=AC ,MN=AN 可知△ABC 和△AMN 均为等腰三角形,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找所求角间的关系. 练习1 1.如图,已知△ABC 中,AB=AC ,AD=AE ,∠BAE=30°,则∠DEC 等于( ). A .7.5° B .10° C .12.5° D .15° 2.如图,AA ′、BB ′分别是△ABC 的外角∠EAB 和∠CBD 的平分线,且AA ′=AB=B ′B ,A ′、B 、C 在一直线上,则∠ACB 的度数是多少? 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BC ,∠A=20°.D 是AB 边上的点,且AD=BC ,?连结CD ,则∠BDC=________. 例2 如图1-5,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AB 边延长线上一点,BD?的垂直平分线HE?交AC 延长线于点E ,那么CE 与AD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分析 要说明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两条线段相等,往往需要做一些工作,如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两条线段的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量得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 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CD =m :n 例:已知线段AB=2.5m,线段CD=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 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 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还要注意顺序。) 例:b,a,d,c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cm,b=3cm,c=6cm,求线段d 的长度。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 c d 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旋转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在□ABCD中,AB=6,∠B= (60°<≤90°). 点E在BC上,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与AD上的点F重合,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如图2,点M是BC上的动点,连接AM,把线段AM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N,连接FN,求FN的最小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详见解析;(2)FE·sin(-90°) 【解析】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F∥BE,所以∠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 ∠BAE=∠FAE,∠BEA=∠FEA,所以∠BAE=∠FEA,故有AB∥FE,因此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因此可得结论; (2)根据点M在线段BE上和EC上两种情况证明∠ENG=90°-,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FEN=-90°,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FAE=∠BEA, 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 BE=EF, ∴∠BAE=∠FEA, ∴AB∥F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又BE=E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①如图1,当点M在线段BE上时,在射线MC上取点G,使MG=AB,连接GN、EN.

∵∠AMN=∠B=,∠AMN+∠2=∠1+∠B ∴∠1=∠2 又AM=NM,AB=MG ∴△ABM≌△MGN ∴∠B=∠3,NG=BM ∵MG=AB=BE ∴EG=AB=NG ∴∠4=∠ENG= (180°-)=90°- 又在菱形ABEF中,AB∥EF ∴∠FEC=∠B= ∴∠FEN=∠FEC-∠4=- (90°-)=-90° ②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在BC延长线上截取MG=AB,连接GN、EN. 同理可得:∠FEN=∠FEC-∠4=- (90°-)=-90° 综上所述,∠FEN=-90° ∴当点M在BC上运动时,点N在射线EH上运动(如图3) 当FN⊥EH时,FN最小,其最小值为FE·sin(-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求最短距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得出∠FEN =-90°,再运用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4,4),点M,N是射线OC上两动点(OM<

中考数学 专题 四边形培优试题

四边形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的一点,过C作AE的垂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DE,过点D作DF的垂线交AF于点G。 (1)求证:AG=CF。 (2)连结BG,若BG⊥AE,取BC的中点H,试判断线段BD与线段EH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E是边CD上一点,延长CB到点F,使BF=DE,作∠EAF 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G,求证:BG+DE=E G。 (2)如图2,已知△ABC中,∠BAC=45°,AD⊥BC于点D,若BD=2,CD=1,求△ABC的面积。

3、如图1,摆放矩形AB CD与矩形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结AF,若M为AF的中点,连结DM、ME,猜想DM与M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图1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的关系为。 (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使点F在边CD上,点M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4、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CD上,点F在线段BC上时,连结AE和DF交于点P,请写出AE与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点E、F分别移动到边DC、CB的延长线上时,连结AE和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真接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3)如图3,当点E、F分别在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结AE与D F,(1)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4,当点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结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 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移动,请画出点P的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 考试总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图为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A. B. C. D. 2.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与互为余角 B. C. D. 4.如图,是的中位线,延长至使,连接,则的值为()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 B. C. D. 6.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点,于点,,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角平分线上;②;③;④.正确的有() A.个 B.个 C.个 D.个 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 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8.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则等于() A. B. C. D. 9.已知是的中线,且比的周长大,则与的差为() A. B. C. D.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高重合,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中() A.都是锐角 B.有一个是直角 C.有一个是钝角 D.不能确定 卷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问题情境:在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 ,交直线于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相似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相似练习题及答案 一、相似 1.如图,在Rt△ABC中,,角平分线交BC于O,以OB为半径作⊙O. (1)判定直线AC是否是⊙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 (2)连接AO交⊙O于点E,其延长线交⊙O于点D,,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设的半径为3,求AC的长. 【答案】(1)解:AC是⊙O的切线 理由:, , 作于, 是的角平分线, , AC是⊙O的切线 (2)解:连接, 是⊙O的直径, ,即 . . 又 (同角) , ∽ ,

(3)解:设 在和中,由三角函数定义有: 得: 解之得: 即的长为 【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证得点O到AC的距离为半径长,即可证得AC与圆O相切;(2)先连接BE构造一个可以利用正切值的直角三角形,再证得∠1=∠D,从而证得两个三角形ABE与ABD相似,即可求得两个线段长的比值;(3)也可以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其中AB的长度是利用勾股定理与(2)中AE与AB的比值求得的. 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4)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BEF∽△DCB; (2)当点Q在线段DF上运动时,若△PQF的面积为0.6cm2,求t的值; (3)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D∥BC, 在中, ∵别是的中点, ∴EF∥AD, ∴ EF∥BC,

培优专题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9、等腰三角形【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分类解析】 例1.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分析:欲证M是BE的中点,已知DM⊥BC,所以想到连结BD,证 1∠ABC,而由CE=CD,BD=ED。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DBE= 2 1∠ACB,所以∠1=∠E,从而问题得证。 又可证∠E= 2 证明: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C的中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ABC 中,AB=AC ,∠BAC=α(?<

(3)∵∠BCD=60°,∠BCE=150°,∴DCE 1506090∠=?-?=?。 又∵∠DEC=45°,∴△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C=CE=BC 。 ∵∠BCE=150°,∴(180150) EBC 152 ?-?∠= =?。 而1 EBC 30152 α∠=?-=?。∴30α=?。 (1)∵AB=AC ,∠BAC=α,∴180ABC 2 α ?-∠= 。 ∵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DBC 60∠=?。 ∴180ABD ABC DBC 603022 αα ?-∠=∠-∠= -?=?-。 (2)由SSS 证明△ABD ≌△ACD ,由AAS 证明△ABD ≌△EBC ,即可根据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结论。 (3)通过证明△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180150) EBC 152 ?-?∠==?,由(1) 1 EBC 302α∠=?-,从 而1 30152 α?-=?,解之即可。 2.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 (1)请问EG 与CG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结论仍然成立 【解析】 【分析】 (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出CG =EG . (2)结论仍然成立,连接AG ,过G 点作MN ⊥AD 于M ,与EF 的延长线交于N 点;再证

中考数学总复习 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专项训练一 一元二次方程 一、选择题 1.(2016·新疆中考)一元二次方程x 2-6x -5=0配方后可变形为( ) A .(x -3)2=14 B .(x -3)2=4 C .(x +3)2=14 .(x +3)2=4 2.(2016·攀枝花中考)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 2ax -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 B .-1或-4 C .1或-4 D .1或4 3.(2016·凉山州中考)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则x 1-x 1x 2+x 2的值是( ) A .-43 B.83 C .-83 D.43 4.(2016·随州中考)随州市“桃花节”观赏人数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约为20万人次, 2016年约为28.8万人次,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20(1+2x )=28.8 B .28.8(1+x )2=20 C .20(1+x )2=28.8 D .20+20(1+x )+20(1+x )2=28.8 5.(2016·潍坊中考)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sin 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等于( ) A .15° B .30° C .45° D .60° 6.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长是方程x 2-12x +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4 B .12 C .12或14 D .以上都不对 7.(2016·深圳中考)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 =x n ,规定y ′=nx n - 1.例如:若函数y =x 4,则有y ′=4x 3.已知函数y =x 3,则方程y ′=12的解是( ) A .x 1=4,x 2=-4 B .x 1=2,x 2=-2 C .x 1=x 2=0 D .x 1=23,x 2=-2 3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x +2n =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y 2+2ny +2m =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三个结论:①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②(m -1)2+(n -1)2≥2;③-1≤2m -2n ≤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9.(2016·菏泽中考)已知m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x -3=0的一个根,则2m 2-4m =________. 10.方程(2x +1)(x -1)=8(9-x )-1的根为____________. 11.(2016·聊城中考)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3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2.(2016·黄石中考)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2m +1=0的两实数根之积为负,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y = a +4 x 的图象如图所示,A 、P 为该图象上的点,且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P AB 中,PB ∥y 轴,AB ∥x 轴,PB 与AB 相交于点B .若△P AB 的面积大于12,则关于x 的方程(a -1)x 2-x +1 4 =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14.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40L ,第一次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体积的溶液,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练习.doc

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练习 1.如图,已知△ A.7.5°ABC中, AB B.10° =AC ,AD = C.12.5 ° AE ,∠ BAE D.18° = 30 °,则 ∠ DEC 等于(). 2.如图,AA′、 BB′分别是△ABC的外角∠C 在一直线上,则∠ACB的度数是多少?EAB 和∠CBD 的平分线,且AA′= AB = B′B,A′、 B 、 3.如图,则∠ BDC 等腰三角形 = ________ ABC . 中,AB =AC ,∠ A =20 °. D 是AB 边上的点,且AD = BC ,连 结 CD , 例 2 如图, 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B 边延长线上一点, E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C 边延长线上一点,且EB = ED .那么CE 与 AD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E

C A B D

练习 线交1.已知如图,在△ CA 的延长线于点 ABC中,AB=CD,D是 F ,判断AD 与 AF 相等吗? AB 上一点,DE⊥BC , E 为垂足,ED? 的延长 2.如图,△ABC = 15°,则 BD 与 A . BD>B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 的大小关系是( B . BD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1.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求证:(1)△ACD∽△ABC; (2)AC2=AD?AB; (3)CD2=AD?DB. A 证明:(1)∵∠ACB=90°,CD⊥AB, ∴∠CDA=90°=∠ACB, ∵∠A=∠A, ∴△ACD∽△ABC. (2)∵△ACD∽△ABC, ∴AC AD AB AC =, ∴AC2=AD?AB; (3)∵CD⊥AB, ∴∠ADC=∠BDC=90°,∴∠A+∠ACD=90°, ∵∠ACB=90° ∴∠A+∠B=90° ∴∠ACD=∠B ∴△ACD∽△BCD, ∴CD AD BD CD =, ∴CD2=AD?DB.

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PB=120°,求证: (1)△ACP∽△PDB, (2)CD2=AC?BD. 证明:(1)∵△PCD是等边三角形, ∴∠PCD=∠PDC=∠CPD=60°, ∴∠ACP=∠PDB=120°, ∵∠APB=120°, ∴∠APC+∠BPD=60°, ∵∠CAP+∠APC=60° ∴∠BPD=∠CAP, ∴△ACP∽△PDB; (2)由(1)得△ACP∽△PDB, ∴, ∵△PCD是等边三角形, ∴PC=PD=CD, ∴, ∴CD2=AC?BD.

3. 如图,正方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已知△ABC 的边BC=15,高AH=10, (1)求证:△ADG∽△ABC; (2)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解:(1)∵四边形形DEFG是正方形, ∴DG∥BC ∴△ADG∽△ABC; (2) 如图,高AH交DG于M,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DE=MH=x, ∴AM=AH﹣MH=10﹣x, ∵ADG∽△ABC, ∴DG AM BC AH =, ∴ 10 1510 x x - =, ∴x=6, ∴x2=36. 答:正方形DEFG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6,36.

2020年中考数学培优 专题讲义 第17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

第17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 解这类问题一般用到以下与面积相关的知识:图形割补、等积转换、等比转化. 【例题讲解】 例题1 如图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ABC S △=1 2 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问题: 如图2,顶点为C (1,4)的抛物线y =ax 2+bx +c 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 ②是否存在抛物线上一点P ,使PAB S △=CAB S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B 1把A (3,0)代入解析式求得a =-1, 所以1y =-(x -1)2+4=-x 2+2x +3,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y =kx +b 由1y =-x 2+2x +3求得B 点的坐标为(0,3) 把A (3,0),B (0,3)代入2y =kx +b 中 解得:k =-1,b =3 所以2y =-x +3; (2)①因为C 点坐标为(1,4) 所以当x =1时,1y =4,2y =2 所以CD =4-2=2 CAB S △= 1 2 ×3×2=3(平方单位);

②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 ,设P 点的横坐标为x ,△P AB 的铅垂高为h ,则h =1y -2y =(-x 2+2x +3)-(-x +3)=-x 2+3x 由PAB S △=CAB S △ 得: 1 2 ×3×(-x 2+3x )=3 化简得:x 2-3x +2=0, 解得:1x =1,2x =2, 将1x =1代入1y =-x 2+2x +3中, 解得P 点坐标为(1,4). 将2x =2代入1y =-x 2+2x +3中, 解得P 点坐标为(2,3). ∵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 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1,4),(2,3). 模型讲解 竖切 面积公式均为1 = 2 S dh C B h C B h C B 横切 面积公式均为1 = 2 S dh D 【总结】 这种“铅垂高×水平宽的一半”的求解方法可过三角形的任意一点,并且“横竖”均可.而在选择时,如何选用,取决于点D 的坐标哪种更易求得. 例题2 已知一次函数y =(k +3)x +(k -1)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P (-1,-4).

培优专题讲解_等腰三角形(含解答)-

等腰三角形专题练习题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1如图1-1,△ABC中,AB=BC,M、N为BC边上两点,且∠BAM=∠CAN,MN=AN,求∠MAC的度数. 练习1 1.如图1-2,已知△ABC中,AB=AC,AD=AE,∠BAE=30°,则∠DEC等于().A.7.5° B.10° C.12.5° D.18° 1-2 2.如图1-3,AA′、BB′分别是△ABC的外角∠EAB和∠CBD的平分线,且AA′=AB=B′B,A′、B、C在一直线上,则∠ACB的度数是多少? 1-3

3.如图1-4,等腰三角形ABC中,AB=BC,∠A=20°.D是AB边上的点,且AD=BC,?连结CD,则∠BDC=________. 1-4 例2 如图1-5,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AB边延长线上一点,BD?的垂直平分线HE?交AC 延长线于点E,那么CE与AD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练习2 1.已知如图1-6,在△ABC中,AB=CD,D是AB上一点,DE⊥BC,E为垂足,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判断AD与AF相等吗? 1-6 1-7 1-8 2.如图1-7,△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ABC内一点,且∠DAC=∠DCA=15°,则BD与BA的大小关系是() A.BD>BA B.BD

中考数学总复习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 12 C .2 D .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 x 3= x 5 B .x 4·x 2= x 6 C .x 6÷x 2 = x 3 D .( x 2)3 = x 8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 4.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5.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O 1O 2=8,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6.对于反比例函数y =1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7.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30 B .众数为29 C .中位数为31 D .极差为5 8.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与所花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 9.一元二次方程x x 22 =的根是( ) A .2=x B .0=x C .2,021==x x D .2,021-==x x 10.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 A .1 B . 21 C .31 D .4 1 A B C D (第8题图)

八年级数学下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培优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下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培优练习题 一、填空选择题: 1.如下图1,等边△的边长为3,P 为上一点,且=1,D 为上一点,若∠=60°,则的长为( ) A . 3 2 B .23 C . 12 D . 34 2.如上图2,△中,D 、E 分别是、的中点,平分∠,交于点F ,若=6, 则的长是( )(A )2 (B )3 (C ) 2 5 (D )4 3.如上图3,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 不可能... 是( )A .(4,0) B .(1.0) C .(-22,0) D .(2,0) 4.如上图1,==,若∠A =40°,则∠的度数是( ) A .20o B .30o C .35o D .40o 5.如上图2,△中,==6,=8,平分么交于点E ,点D 为的中点,连结,则△的周长是( ) A .7+5 B .10 C .4+25 D .12 6.如上图3,在△中,,∠36°,、分别是△、△的角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7.在等腰ABC △中,AB AC ,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 .7 B .11 C .7或11 D .7或10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腰长为4 ,则其腰上的高为 . 9.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若设腰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与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 则∠B 等于_ 度. A D C P B 60° E D C B A (第6题) B A D C 1 2 3 4 -1 1 2 x y A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学生用)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 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 ?中,5=AB ,3=AC ,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如何把AB ,AC ,AD 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当中。 解:延长AD 到E ,使DA DE =,连接BE 又∵CD BD =,CDA BDE ∠=∠ ∴()SAS CDA BDE ???,3==AC BE ∵BE AB AE BE AB +-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即822 AD ∴41 AD 2、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F DE ⊥,D 是中点,试比较CF BE +与 EF 的大小。 证明:延长FD 到点G ,使DF DG =,连接BG 、EG ∵CD BD =,DG FD =,CDF BDG ∠=∠ ∴CDF BDG ??? E C A B D A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旋转问题带答案

旋转问题 考查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 旋转性质----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大小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注意旋转过程中三角形与整个图形的特殊位置。 一、直线的旋转 1、(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如图,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4 = MN,1 = MA,1 > MB.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 x AB=.(1)求x的取值范围; (2)若△ABC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3)探究:△ABC的最大面积? 2、(2009年河南)如图,在Rt△ABC中,∠ACB=90°, ∠B=60°,BC=2.点0是AC的中点,过点0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0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AB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②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2)当α=90°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C (第1题)

解:(1)①当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时,∠EDB=∠B=60°,而∠A=30°,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α=∠EDB-∠A=30,此时,AD=1; ②当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时,∠ODA=90°,而∠A=30°,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α=90°-∠A=60,此时,AD=1.5. (2)当∠α=90°时,四边形EDBC是菱形. ∵∠α=∠ACB=90°, ∴BC‖ED, ∵CE‖AB, ∴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在Rt△ABC中,∠ACB=90°,∠B=60°,BC=2, ∴∠A=30度, ∴AB=4,AC=2 , ∴AO= = . 在Rt△AOD中,∠A=30°, ∴AD=2, ∴BD=2, ∴BD=BC. 又∵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EDBC是菱形. 3、(2009年北京市) 在ABCD中,过点C作CE⊥CD交AD于点E,将线段EC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如图1) (1)在图1中画图探究: ①当P为射线CD上任意一点(P1不与C重合)时,连结EP1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C1.判断直

2020年中考数学 专题培优 圆 解答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培优圆解答题 1.如图,点D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过点B作⊙O的切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C, E是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DF是⊙O的切线; (2)若OB=BF,EF=4,求AD的长. 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边AB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边AC相切于点E,连结 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DF=∠F; (2)如果CF=1,sinA=0.6,求⊙O的半径.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CN为⊙O的切线,OM⊥AB于点O,分别交AC、CN于D、M两 点. (1)求证:MD=MC; 4,求MC的长. (2)若⊙O的半径为5,AC=5 4.如图,已知AB为⊙O直径,AC是⊙O的切线,连接BC交⊙O于点F,取的中点D,连接AD交BC于点 E,过点E作EH⊥AB于H. (1)求证:△HBE∽△ABC; (2)若CF=4,BF=5,求AC和EH的长.

5.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B=8,点C和点D是⊙O上关于直线AB对称的两个点,连接OC、AC,且 ∠BOC<90°,直线BC和直线AD相交于点E,过点C作直线CG与线段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与直线AD 相交于点G,且∠GAF=∠GCE (1)求证:直线CG为⊙O的切线; (2)若点H为线段OB上一点,连接CH,满足CB=CH. ①△CBH∽△OBC;②求OH+HC的最大值. 6.如图,AB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的直径,半径CO⊥AO,点M是弧AB上的动点,且不与点A、C、B重合, 直线AM交直线OC于点D,连结OM与CM. (1)若半圆的半径为10. ①当∠AOM=60°时,求DM的长; ②当AM=12时,求DM的长. (2)探究: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DMC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