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3、鸟的天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3、鸟的天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3、鸟的天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3、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释题

1、师(配乐):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

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不久,榕树便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师板课题,生读)

2、释题

(1)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天堂”?那“鸟的天堂”

又会是怎样的呢?

(2)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是的,那确实是很美的地方,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们的想

象再读题。

二、学习生字,感知全文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走进这鸟的天堂。

2、读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指出易错字写法:灿烂、茫、规、隙、耀

3、师生合作读全文,正音:枝干、颤动、不禁、兴奋、应接不暇。

4、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哪

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大榕树?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鸟?)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第一次是傍晚去,鸟儿已经栖息了,所以只看到树,第二次是早上去,鸟儿开始活动,所以就看到了应接不暇的鸟。)

三、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1、细心的同学一定已经发现这句话: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这里”指的是哪里?“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一株大榕树)这里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

2、一树一天堂,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树啊?师配乐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生随着朗读闭眼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株大树?(大、茂盛、充满生机)请生把词语写到黑板上。

1、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默读课文第一到第九自然段,动笔找出相

关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相应的树的特点。

2、学习第七段

(1)出示“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A从“逼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描写榕树的,第七段是近看,第五段是远看。

B这一段,主要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大)读句子,指导重读“一株”,结合上文理解为什么。(承接上一段大家关于榕树株树的争论)

C读准“数目”和“不可计数”,理解“不可计数”。

过渡: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它的枝是怎样生长的呢?

(2)出示“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师介绍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深入泥土里,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生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B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这棵生长了500多年的大榕树至少有20个教室那么大。)带着你的惊叹读第七段。

独木不成林,但它却覆盖了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字词写出了榕树的“大”?

C品“卧”,一个“卧”字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拟人句。指导朗读。

小结: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天堂。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株大树,背诵第七段。

总结过渡: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所以,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那么第八段又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呢?3、学习第八段

出示第八段课文。

读第八段,这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茂盛、生机勃勃)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

(1)标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榕树长得非常茂密)(2)标出“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榕树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能把“似乎”去掉吗?(这是作者的想象,带着神秘的感觉,读出来)

(3)“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作者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自由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与同桌交流感受。全班交流。

师小结:那是风吹,那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含着的无限的生机,所以作者说——(引读那翠绿的叶子……)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

不自禁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板书,指导读出赞叹的感觉)

(4)师: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使我们感受到大榕树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所以,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

配乐背诵第七、八段。

6、光有这大而茂盛的榕树,这里就能成为鸟的天堂了吗?找到“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

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第七、八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字词、检查第七、八自然段的背诵。

过渡: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写出了榕树大、茂盛、充满生机的特点。正是由于榕树本身蕴含的生命力,以及当地农民的保护,所以,这棵树能成为鸟的天堂。那么,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呢?

二、体会动态美,学习“鸟”的部分。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鸟的?这“鸟的天堂”里的鸟有什么特点?(多)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请你在文中勾画出来。

2、交流板书:多,有的、、、、、、有的、、、、、、有的、、、、、、

指导朗读、强调“到处”,“有的、、、、、、有的、、、、、、有的、、、、、、”

想一想,有的鸟还在做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还有哪里也写出了鸟的多?(13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应接不暇”,指导朗读,读出应接不暇、看不过来的感觉。(句子之间要读得紧凑一点)

4、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生接)

你觉得它在唱些什么?它想说些什么?

5、练习背诵第12、13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

师:是啊,这只画眉多高兴啊,这百鸟欢闹的场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作者被这奇观吸引住了,忍不住发出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指导读出感叹的意味。

四、释疑

过渡: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吗?

“天堂”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处“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学生自由讨论。

(“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是说人们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课文中四处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的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五、小练笔

写导游词,向游客朋友们介绍“鸟的天堂”。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1

2、13段。

2、在积累本抄写课文7、8、12、13段。

3、完成第三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充满生机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多有的、、、、、、有的、、、、、、有的、、、、、、

应接不暇

(精选)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树立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 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在教育中,应遵循教育规律,充 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发挥法制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自然地在教材中挖掘其 法制因素,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自然地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念。下面是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第3课《鸟的天堂》最后一个环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场景: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巴金爷爷著的《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现在 老师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带着大家到“鸟的天堂”去玩玩,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新 的发现和体会?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知道,在这篇课文中巴金爷爷是两次到达“鸟的天堂”,那么,两次到达“鸟的天堂”时,他的心情怎样? 生 1:第一次到达时只看到一株好大好大的榕树,没有看到一只鸟,心里很不是 滋味。 生2:第二次就不一样啦!因为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 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所以内心特别惊喜。 生3:我还能感受到巴金爷爷看到了小鸟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而感到自豪,心情就 舒畅多了。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我倒觉得巴金爷爷的想法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值得 我们在研究研究。 生1:巴金爷爷觉得他留恋这里的风景对鸟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人们留在这树

林里鸟儿会被打扰的。 生2:小鸟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我们不要伤害我们,让我们永远拥有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 师:你认为他想为鸟儿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 生2:我认为巴金爷爷是想保护环境。 师:是呀,美景要欣赏,生活要继续。祖国大地处处是美景,巴金爷爷没有因为欣赏美景而停下前行的脚步。老师认为这也是巴金爷爷朴实文风的体现,在他的眼里可能世界万物都是值得欣赏留恋的。平和、朴实,就如这位百岁老人的人品一样具有“大家”风范。巴金爷爷写这篇文章让我们学习,就是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 告。第五章第四十四条又规定:对违反本法,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 任。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生存下去,而不要让它们无家可归啊! 生1:老师,我知道了,就是不能随意破坏环境,要保护环境,否则就是犯法的。生2:老师,我错了,有一次我觉得好玩就捅了一个鸟窝,里面还有几只不会飞的小鸟呢! 生3: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摸鸟蛋了。 生4: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敢冲当侩子手了。 ...... 师:同学们都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让老师感到非常高兴。那么今后我们应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

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并懂得注意课文中静态是怎样写的和动态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对文章内容可以理解得更加真切。 3、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中对大榕树和群鸟欢闹情景的描写。 2、了解大榕树的形状、颜色、大小的描写是静态描写;鸟飞、鸟叫、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教深的句子。 教具准备: 大榕树的放大挂图、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录音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文脉,学习第1—4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二、三、四段,理解作者对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的描写。 第三课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一处景物,写出动、静态描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情形。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的那篇课文? 板书课题:3 鸟的天堂 2、作者和朋友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范读第二段。 2、出示大榕树放大的挂图,让学生边看边讨论。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大榕树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由远及近的顺序,“河面变窄”,“逼近榕树”,“船在树下”。)(2)作者在这一段着重描写了榕树的“大”和“美”的特点,请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画出来。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板书: 大:孤木成林 ①榕树静态 美:勃勃生机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品读 感悟《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品读感悟 ——《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而农村的学生对大自然的景和物并不陌生,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学习热情较高,有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但语文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我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时,我将紧扣“合作探究,自主感悟”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积极探究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景,学生乐学 师:(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同学们,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师生一起听) 师:谁来说? 生(1):我听到了许多鸟的欢叫声,它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生(2):我还听到了溪水声,阳光灿烂,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呵!好美的画卷啊! 生(3):真美啊!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师:同学们,了不得,你们说得真好!我也能感受鸟儿无忧无虑地在安居乐业,多么令人向往的鸟乐园啊!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游览《鸟的天堂》。(板题) [评析:教学伊始,通过录音机播放鸟的欢闹声,鸟声悠扬,令人想象鸟的热闹景象,给了学生听觉和想象上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同时,更能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片断二:合作探究

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主题《鸟的天堂》

7、鸟的天堂 学科:语文 学校:登禹学校小学部 年级:六年级 作者:纯 7、鸟的天堂 课题:《鸟的天堂》课时:1课时 一、前端分析: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了解文章段与篇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同时继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有一定涵的句子。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奇特魅力,是鸟的天堂,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容,并要求学生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例如:鸟的天堂的地点、环境等等。这节课主要通过鸟的天堂的环境以及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络自主查询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鸟的天堂的环境等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的意识。 (2)能说明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表现出对美丽、奇特的鸟的天堂的赞美。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课件讨论研究,了解文章结构及主要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认知难点: 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 大 第一次看大榕树奇特 茂盛 7、鸟的天堂 第二次看鸟多 七、教学设计思想: 《鸟的天堂》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通过对鸟的天堂景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因为学生们对这个地方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讲课前让学生搜集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让学生出不了解鸟的天堂的环境、地方等等。通过鸟的天堂景色的美丽、奇特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升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背第8、1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文章中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在设计上,首先在导入时放一段鸟的声音,目的是让学生很快的入境,然后让学生会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引到第一次去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而后分析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色,再分析第二次去看到的景色。并且分别在第一次去看与第二次去看时插入有关课件,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学生朗读得更好。并且,在设计时,分别采用自读、指名读、评读、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容。最后,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引深到环境保护上面来,以此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八、自我评价: 在准备本课时我的准备不是很充分,教案设计有些表面化,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教师领着学生走。没有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我就本课教学设计环节分析一下不足的地方。 1、导入时,由于我有些紧,把巴金爷爷说成老舍爷爷了。这是不应该犯的错误。 2、通篇文章在设计时,只是考虑到按教师的思路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教师让学生找什么答案,学生就去找。我在原来做课时没有出现过这现象。以后设计教案时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3、教师理解课文不是太深入,以至于教师在读时也不是很有感情。在以后讲课时,教师应多读读课文,只有教师深入理解课文,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学生才能深入理解课文。那么,学生在朗读时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课件运用的时间应该再多考虑一下,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出示。课件中出示鸟的录像时间有点长。并且,在出示录像时教师可以根据录像出现的景象再配上课文容,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记忆课文。 5、在分析课文时,对于每句中的重点此进行分析,像有的词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时,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再来朗读,效果会更好的。

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鸟的天堂》该篇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下面是分享的四年级上册人教版《鸟的天堂》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 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 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四年级语文重点课文,(鸟的天堂)教材赏析。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教学重点是想想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鸟的天堂”之美,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好的词句,善于积累,运用,并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感受。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我这次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这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傍晚,群鸟已经归巢,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并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清晨,正是群鸟出巢的时刻。重点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充分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结尾时又由衷地写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四年级语文 《鸟的天堂》课文

《鸟的天堂》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课文]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一、《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了解文章段与篇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有一定内涵的句子,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鸟的天堂》共有8个生字,14个生词。全文共14个自然段,按游览顺序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是一篇培养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的教学,不仅对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能使学生通过教材这个范例,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师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本组学习目标的掌握和完成情况。此外,《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还有着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 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准确传神,生动形象;节奏明快,情深意厚;欲扬先抑,气韵贯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学习本文,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其审美情趣。此外,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以及寄情于景等表达手法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和习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应遵照本组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教学。 学情分析: 一、教师主观分析: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作业以及学习成绩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做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但是由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 二、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

《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分析_教案教学

《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分析 [情景说明]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第七册第一组课文第3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巴金的《鸟的天堂》,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好文。以它为范本能引发学生个性化冲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见解是目的,而暂时不问见解是否正确,充分,合理,或者粗疏浅陋,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就好。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营造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从而就为更加有效地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教学实录]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生:作者是这样说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齐读)“这xx的xx的树。” 师: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这样吧,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美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生朗读、勾画、体会) 师:你们最欣赏作者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 (生读这句话,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 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 (师有感情地朗读) (生评价) 生:老师读的有声调高低的变化。 生:有的地方读慢,有的读快。 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倾注自己的感情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就再练习练习吧! (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哪些喜欢的地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鸟的天堂》教案

课题《鸟的天堂》 一、教案背景:本册教材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3课。 二、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三、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四、教学方法:236环节教学模式 反馈预习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汇报展示有效训练总结拓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难读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9自然段) A.研读课文5~8自然段 1、作者所说的“鸟的天堂是一棵美丽的大榕树”,自渎5~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受深的词句。 2、指名分节朗读文段,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读法,比者读一读。 3、读了这几个自然段,同学们有怎样的感受?请同桌展开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抒发自己读书体会) 4、汇报读书体会,摘录关键词语,重点体会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什么。 A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

课题: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 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了解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 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2.搜集巴金的资料和与“鸟的天堂”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 2.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板书: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1)学习字词。 (2)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①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②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1)自己读读、画画、想想。 (2)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特别喜欢的语句就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2)根据读文理清段落: 第一部分(1~4段):写“我们”出去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5~9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近看大榕树的情景。 第三部分(10~13段):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群鸟欢腾的景象。 第四部分(14段):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教师相机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群鸟) 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思考: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下面疑难问题的解决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加引号呢?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让我们再次通过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精读理解,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仔细品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边读边想画面。 全班交流: (1)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你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或内容?

《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麒麟区麒麟小学张丽萍 《鸟的天堂》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第七册第一组课文第3课,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少教多学”,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此教学环节我有这样的感受: 首先,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感悟榕树的美。 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孩子们的阅读感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 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说话自己的理解。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这样吧,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美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生朗读、勾画、体会) 师:那些句子展示了榕树的美,体会到了些什么,谁来说说自己

的理解?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榕树富有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能! (生读这句话,发现学生情感的投入不够) 师:这句话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想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听我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的有声调高低的变化。 生:有的地方读慢,有的读快。 师:我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倾注自己的感情在读。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那就再练习练习吧!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师: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哪些喜欢的地方? 生:我喜欢这一句“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我从这里知道了榕树长得十分茂盛。 生:我还给他补充一点,这株榕树长在一座小岛上,一株树就占据了整座小岛,就说明了榕树很大,很茂盛。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创作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美丽奇特,赞颂了“鸟的天堂”的确名不虚传。本文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动态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朗读、感悟、想象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美、在感悟中领会动静结合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榕、纠、涨”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积累文中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画面,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赏析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榕、纠、涨”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陆续、应接不暇”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1.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段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导语: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交流听后的感受。)是的,鸟儿的欢唱多么动人啊!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今天,我们有幸学习到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理解课题,质疑思考:何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天堂”的含义——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课题“鸟的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 鸟的天堂(教案)

23 鸟的天堂 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感受人与自然、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榕树不同角度的图片,走近榕树,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榕树的美。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体会到这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4.抒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1.预习提纲 (1)课前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浆、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懂得鸟与树、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一、说“天堂”。 1.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2.过渡。 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思考:你跟着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生1:第一次:黄昏——大榕树。 生2:第二次:清晨——鸟儿。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两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 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感受人与自然、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用心的听一听,看你能想到什么? 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 师:你想到了什么,请你来说说,想到一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鸟在扑翅膀,而且在唱歌。 生:我想到了有一些鸟儿,在扑翅膀,在唱歌。 师:多么快乐的鸟的世界呀,(板书:鸟的天堂)如果你看见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你会有更多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请同学们做到读准字音,把带着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 请注意下面粗体字的读音。 枝干上的树木不可计数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伯伯不许人去捉他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注意不叫添字啊,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我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里,也会读得很好的。你觉得课文给我们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啊!请大家读书吧。 生读。 师:我们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了文章,谁说说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课文描述了鸟的天堂,里面有许多鸟儿生息繁衍。 生:这些课文在第七第八自然段描写的茂盛的榕树,第九第十写得小鸟的可爱。 师:我觉得你也很可爱,看来有一颗茂盛的大榕树。还有很多可爱的小鸟,这美丽的景象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引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课件出示:一只小画眉招聘导游 师: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生:想!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好竞聘。 生:当好导游,必须充分理解好课文,才能吸引游客。 生:读好课文,自己先感受到天堂的美,才能吸引游客。 师:你的意见呢? 生:首先读好课文,想想景物的特点和特色,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来描写这鸟的天堂优美的景色。 师:同学们的意见都很好,先来读读课文,我们自己先来感受一下这鸟的天堂,再介绍给游客们。我们就读这两段,按你喜欢的方式来读。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出声地读吧! 生自由读。 师:我们课前已经搜集了很多资料,说说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说说看。 生:我喜欢榕树这一段,“那翠绿的……”我觉得这段话比较优美,不是直接说榕树长得多么优美,而是用了比喻的方式。 师:还有没有补充。说一说你的意见。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 堂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1、2两段,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作者的联想,并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联想,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三分钟说话。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天堂”,问:“天堂”原指什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指学生回答) 2.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3.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4.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8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5.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去看一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鸟的天堂》说课稿

《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学生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课文情节很简单。主要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傍晚,群鸟已经归巢,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并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清晨,正是群鸟出巢的时刻。重点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充分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结尾时又由衷地写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我确定了四个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这个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以这一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亲自去体会、去感受,并利用朗读、交流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从中挖掘这种独立学习的可贵能力,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表现。 3、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的学生由于这方面的知识缺乏,这种环保意识特别的差,有时还会做出一些不良的举动,为了让这种不良现象的杜绝而实现德育目标,我设计了在讨论完所有的问题后,让学生联系课文互相学习交流,体会到爱护大自然,爱护鸟类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强了环保意识。 4、情感目标: 课文《鸟的天堂》揭示鸟与树、人与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当今世界热点为环保,又正好与我国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应,一个“和谐”,从文本到生活,都得到了体现。通过本文的学习,师生情感达到了升华,沉浸在和谐的大自然的氛围中。倍感《鸟的天堂》的确是人间的乐园。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三、说说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及教学媒体的使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是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贯彻新大纲提出的: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的要求,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在读中自己去感悟,去领会其意义。理解是朗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可能通过朗读准确表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的更加深入。例如:“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数,树干的数目不可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