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2014年3月10日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

安全。

一、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创新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区域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建设集自主创新、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致力于解决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

(二)立足现有,建设永久性基地。依托现有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继承已有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将创新基地建成综合为主、各具特色的永久性基地。在全国发挥农业科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功效。

(三)择优委托,建设开放性基地。遵照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紧紧依靠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单位,择优确定创新基地建设主体和共建单位。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创新基地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研发成果和信息平台等向社会开放,加快形成社会各方力量联合攻关、协同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格局。

三、建设任务

(一)抓好“四个一”。一是制定一个规划。根据每个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分别制定到“十三五”末的建设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目标、技术集成方向、推广服务重点、人员培训模式、组织管理制度等具体建设内容,引导创新基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组建一支专家队伍。根据创新基地建设需求,组建一支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相关企业等人员共同参与的专家团队。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对基地农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日常指导。三是集成示范一批技术。根据创新基地服务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充分梳理、继承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集成组装并示范应用一批技术,切实解决当前国家或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四是对接一个企业。立足主导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市场手段,促进每个创新基地(企业性质的创新基地除外)至少与一个企业有机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二)构建“五个机制”。一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政

府择优委托的科研立项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组织各建设单位开展科技需求调研,明确科研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制定建设规划,合力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二是建立以首席专家为创新基地主要负责人的业务指导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根据创新基地发展需要,以建设依托单位为主,确定创新基地首席专家。首席专家负责创新基地的科研示范、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安排和业务指导。三是建立以“政府+基地+专家(农技员)+企业(规模经营组织)+农民”模式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将农民需要的技术在创新基地中进行研发、集成试验示范,由科技专家或基层农技员将该技术推广到企业或其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技术用户,进而辐射到普通农民。四是建立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创新基地绩效管理办法,将创新基地促进国家或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并做到奖罚分明,引导创新基地的各建设单位和人员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五是建立以政府引导性支持和社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在创新基地建设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组织相关的各级各类科研和推广项目向创新基地予以倾斜,并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创新基地将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创新工作,积极吸引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创新基地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条件

—基地主体。基地建设主体可为县级政府农业部门或农业科

研单位、教学单位、推广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组织。

—基地规模。基地应具有较大规模的、长期固定的集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功能于一身的场地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试验器材、培训设备和现代化通讯手段。

—智力支撑。基地应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齐全的、能够长期提供支撑的技术团队。

—研发实力。基地应具有各级各类科研或推广项目的实施基础,能够系统解决当地主导产业链条中各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问题,并已有成型集成技术正在示范、推广、应用。

—联企共建。基地应具有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责权利清晰合理,且正在与至少1家企业合作。

—政府扶持。基地所在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积极整合资源、探索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在衔接科研和推广体系工作方面成效显著。

五、遴选程序

(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制定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部内各有关司局、事业单位以及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和现有基地基础协商产生创新基地。

(二)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对协商产生的创新基地进行汇总、分析,并开展全面调研、论证,提出100个创新基地建设名单。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确定名单并进行社会公示。

六、进度安排

2014年2-3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起草工作。

2014年3-4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和创新基地推荐工作。

2014年4-5月,完成创新基地调研和论证工作。

2014年5-6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的认定工作。

2014年6-8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工作。

2014年8-9月,完成创新基地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2014年9-12月,完成创新基地的阶段性总结、宣传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唐珂司长总牵头,刘艳副司长、杨礼胜副巡视员负责创新基地建设规划、遴选、挂牌、运行管理等具体指导工作。技术推广处、条件建设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处配合。设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起草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相关调研等工作。各分工安排要做到定期督办,及时汇报进展。各省(区、市)及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科教单位要设专人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明确权责分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创新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制订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加强政策、项目扶持,遴选和考核基地,指导协调基地运行管理中有关重大问题。地方农业部门,负责创新基地推荐,委托创新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对基地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提供基地建设用地和其他配套设施,协调落实基地应享有的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有关扶持政策,

如何才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精)

第3期(2012年3月中国科技论坛-5- 如何才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编者按:面对农业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以农业科技创新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但农业科技创新所涉范围广,需要通盘考虑其战略布局和支撑措施。为寻求更优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部分科技与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杨起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农业的产业形态复杂,涉农行业多样,产业延伸广阔,技术创新体系复杂。解决中国的农业和农业科技问题必须跳出狭隘的农业和农业科技范畴来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寻求破解之道。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研究开发,也不能把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简单归结为技术供给不足,而应将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农业面临的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农业创新生态背景下来研究和部署。 必须坚持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从农业科技的三性出发,国家将加大对与农业科技的投入,政府农业科技组织建设也将得到加强。但是,农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产业创新的活动,涉农经济组织作为创新活动主体的基本属性不会改变。科学家、工程师、农艺师和涉农领域的各类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活的载体,他们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不是取决于个人属性而是取决于组织属性。只有当科技成果进入创新的经济过程时才体现出实际的经济价值,只有市场中的涉农经济组织才是技术创新的投资、执行和受益主体,政府机构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承担有限的非市场性的公益服务。在缺乏利益输送机制条件下,它们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而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政府机构则会产生腐败,并对市场主体产生挤出效应,进而破坏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政府科研机构固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然而更为落后并亟待提升的是本应承担起创新主体重任的涉农经济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除了农业技术创新

关于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确保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意见解读

关于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确保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意见 2012年,是全面完成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农业农村发展“六个上台阶”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新突破。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科技兴农基础保障 (一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农业科技创新要把保 供给促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着力突破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在良种培育、地力提升、作物丰产、优质安全、畜禽标准化养殖、加工储运、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绿色防控、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赵川镇2021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的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达到“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规

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分布性相融合的原则,与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突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我市优质粮油“十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种养“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在目前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万头以上生猪、100万只以上家禽和百头以上奶牛等257个特色种养小区范围内,2021年度全市重点培育100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至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特色种养小区发展到500个,其中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200个。 四、标准条 被列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需同时符合下列条: 1、具备一定的种养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

国家级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国家级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关于建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的请示为进一步完善园区党员和群众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有关要求,拟筹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现就有关建设方案及事项请示如下: 一、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对建设党建活动场所的要求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活动场所的建设要求:“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设规范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具备条件的单独建设,也可与群团组织共建共用。园区要按照务实管用、共建共享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国家级园区一般不少于400㎡,自治区级园区一般不少于200㎡,其他园区一般不少于100㎡。要管好用好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切实发挥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综合作用。” 二、建设内容及用途 园区青年公寓2号楼架空层面积为759.87㎡(不包括一楼办公室及水电配置用房);合资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高度关心员工文体生活,目前已建成运动健身室(面积180㎡)和职工书屋(面积41.88㎡)。建议依托现有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按照自治区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进行升级改建,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活动室的内外部软硬件设施。 (一)党员活动室 主要用于党员议事、学习和教育培训等,可经常开展党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党员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需配备满足会议需要的桌椅,室内墙面悬挂入党誓词、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相关板报。 (二)职工书屋

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蔡冠深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打破地域局限,发挥最大合力。他建议成立“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委员会”,由三地政府相关副主管统筹,组合三地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以及大型科技企业、高校力量,就湾区内科技创新规划、政策,包括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不足与前景进行统一研究,制订契合三地实际的长远及近期规划。 蔡冠深还建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银行、基金和相关的监督委员会,以配合区内科技创新活动所引发的大量且多变的金融需要,吸引内地以及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到香港、深圳上市,吸引全球科创基金到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分部甚至总部,“在金融领域,我们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及跨境合作过程中加大监控,加强对诈骗、洗黑钱等犯罪行为的打击。” 蔡冠深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还要加快区内的要素流动。“我建议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四个城市率先为重要的科研人员及企业高管发放‘大湾区绿卡’,以加快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讯息流等要素在区域内跨境流动,真正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完善各项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形成创新驱动、产业联动、空间连接、功能互补的‘一廊四城’创新发展新格局。” 蔡冠深还建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南下深圳设立分院,同时发挥好香港港科院的能量,调动港科院数十位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港深之间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鼓励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国际企业在粤港澳设立分

支机构,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支持港澳开设一批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平台,以共享大湾区创新创业资源。 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蔡冠深说,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设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和平台也要向港澳科学界有序开放,进一步吸引香港科技人员、港澳大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景,增强国家观念,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融入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之中。” 全国政协常委、中山乡亲蔡冠深递交了多份提案,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在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提出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十一项举措。他建议设立“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大湾区科技发展银行、基金和相关的监督委员会,扩大粤港澳科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设立深港科技创新河套管理局,在深圳、广州、香港及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率先为重要的科研人员及企业高管发放“大湾区绿卡”,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南下深圳设立分院,同时发挥好香港港科院的能量;在大湾区布局设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动成立大湾区三地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设立联盟网站;在香港设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构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和完整的创新产业生态链;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及跨境合作过程中加大监控,加强对诈骗及洗黑钱的执法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对标世界一流实验机构。

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1. 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roll/201301/2455301.htm(中国证券网) 2.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2006zcfg/html/201209/%7B07B4198D-9A31-48D2-9 C67-B5860A9FBEF3%7D.shtml(《农家致富》2012年第11期) 3.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2006nwkx/html/201202/%7BDCE992A1-4082-4F07-BB25-1BCD67A971D3%7D.shtml(新华社) 4.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2006nwkx/html/201203/%7B240EC299-7825-4EA9-8 3DE-4FEAFBF01019%7D.shtml(农民日报) 5.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6.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202/t20120213_2480135.htm(国务院办公厅) 7.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104/t20110418_1971041.htm(中国政府网) 8.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305/t20130527_3474548.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208/t20120808_2819671.htm(国务院办公厅)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812092146.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

农业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生态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时间:二零一七年七月 项目名称:***生态园建设项目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地点:******镇*** 项目性质:新建

目录 第一章项目摘要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建设规模与范围 (3) 1.3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3) 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 1.5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4) 1.6效益分析 (5)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7) 2.1项目区选择 (7) 2.2地理交通与自然条件 (7) 2.3项目区基础设施情况 (9)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10) 3.1项目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10)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与供需平衡分析 (15) 4.2地下水资源量 (15) 4.3现状需水量分析 (17) 4.4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18) 4.5灌溉水质分析 (19) 第五章总体规划及目标任务 (20) 5.1上位规划 (20) 5.2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5.3规划目标 (22) 5.4功能定位 (23)

第六章建设内容 (24) 6.1花卉苗木引进 (24) 6.2***种植 (25) 6.3新建机井 (26) 6.4购置安装变压器 (26) 6.5铺设供水管网 (26) 6.6田间道路 (26) 第七章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26) 7.1设计依据 (26) 7.2功能分区与布局 (27) 7.3工程设计 (27) 第八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9) 8.1概算依据 (39) 8.2编制方法 (40) 8.3投资概算 (42) 8.4资金筹措 (43) 第七章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26) 7.1设计依据 (26) 7.2功能分区与布局 (27) 7.3工程设计 (27) 第八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9) 8.1概算依据 (39) 8.2编制方法 (40) 8.3投资概算 (42) 8.4资金筹措 (43) 第九章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 (44)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

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集聚区、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关 键 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合肥为代表的全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各项工作已经到了全面深化、全面落实的攻坚突破阶段,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强化主攻方向,加强开放合作,着力吸引集聚海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断扩大创新成果市场应用,持续提升科创中心建设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加强政策协同,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试点,如何集中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持续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已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需双方不接轨、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突出瓶颈应抓紧研究突破,须进一步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通过强化政策协同、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搭建科技成果信息“供需对接”平台等举措多管齐下,逐步探索形成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效益及规模。 紧扣科创中心建设目标、职能定位及任务分工,要加强政策、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一套精简高效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放大科技、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政府采购、军民融合、

知识产权等政策协同效应,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为强化重点任务的统筹部署及创新资源要素的统筹配置,并形成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强大合力,建议各科创中心建设城市设立“一门式”服务窗口,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着力点,协调解决各类主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与竞争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以国际科创园区建设为抓手,吸引更多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地,吸引更多科学家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在国内孵化转化。锚定全球科技创新战略领域,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国家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和新型研发组织,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国际创新网络,建立面向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新机制。要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优化国家重大创新布局,各科创中心建设城市力争主导发起、领受、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大科学设施、重大项目落地,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城市。 产学研用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进一步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梳理科技成果资源,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市场主体的技术服务站点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实体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完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

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

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制格式及要求

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制格式及要求 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制格式及要求来源:省局计财处作者:局办公室日期:2013 年04月02日访问次数:38 项目主管部门:*** 省农业厅项目承担单位: 负责人及电话: 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设计单位: 设计证书编号: 项目设计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设计单位: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 工程设计资质等级: 工程设计号: 单位法人代表: 副总工程师: 工程设计负责人: 工程设计参加人员: 目录 第1 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 1.2 项目主管单位 1.3 项目建设单位 1.4 项目责任人

1.5 项目建设地点 1.6 指导思想和目标 1.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9 项目建设期限 1.10 项目预期效益 第2 章编制依据 2.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2.2 设计指导思想及特点第3 章建设地点基本条件 3.1 地理位臵 3.2 气候及土壤条件 3.3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3.4 场区配套条件 第4 章技术工艺方案4.1 项目技术来源与技术水平4.2 种猪生产工艺设计 4.3 新品种,系,育种方案第5章工程建设方案 5.1 、土建工程 5.2 、田间工程 5.3 、仪器设备 5.4 、引种 第6 章项目设计概算6.1 概算编制依据 6.2 项目投资概算 第7 章资金筹措 第8 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8.1 建设期限 8.2 项目实施进度 第9 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9.1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9.2 运营期的组织管理第10 章项目效益分析10.1 经济效益 10.2 社会效益 10.3 生态效益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 庄发展规划 xinxiang City Modern Tourism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Planning 项目建设单位:新乡市xxx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104班王雪丽 编制日期:2012.12.1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庄建设组织 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项目顾问: 三、技术顾问: 四、实施单位: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1)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1) (五)项目建设地点 (1)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1) (八)经济效益分析 (2)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2) (十)运行机制 (2) 二、项目区概况 (3)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3)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3)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3) (二)自然资源概况 (3)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4)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4)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4)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4) 1. 规划水平年度 (5)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5)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6)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8)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8) 1、有机蔬菜生产区 (9) 2、花果苗木种植园 (9) 3、畜禽养殖区 (10) 4、水产养殖区 (10) 5、农产品加工园 (10)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0)

农业科技创新解读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 三农” 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 , 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 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 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 三 农” 。有效整合国家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 三农” 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 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规程》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重点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和确定有关项目。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 2. 效益先导的原则。项目选择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力。 3. 建设先行的原则。选择项目以领导重视程度、群众参与程度和建设先行程度为重要依据。土地治理类项目必须是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或计划先行启动的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必须具备一定基础,新建项目原则上不予入库。 4. 统筹兼顾的原则。项目选择要注意类型的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安排土地治理类和基地类项目,也要注重多种经营类和科技类项目的配套,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功能。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建成项目产生综合效益。 5. 集中布局的原则。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三年一期的要求,统筹规划年度内及年际间的土地治理类项目,做到相对集中连片。着力培育有带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019年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9年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1 概述 1.1 背景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 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1.2 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特征: 平台技术结构智慧化:

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园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10多个系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根据运营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积累、习惯性分析报表等,达到本平台技术结构的智慧化; 平台自身管理智慧化: 本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具备强大的服务器端功能,再加上重点开发的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分配诸如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优先级、权限模块化等,实现对平台内各个系统管理的智慧化; 管理功能智慧化: 本平台除总控中心具备对所有系统功能进行管理权限外,其他如各个系统分控中心、领导管理终端、员工业务终端、客户登录终端、显示终端、报警前端等,会根据不同的权限分配不同的管理模块和汇总查询结果,同时提供智能化分析报表和图表等,实现在平台上进行工作和园区管理的智慧化; 服务功能智慧化: 本平台核心是为园区客户提供及时、多样、个性化的办公、租售、缴费、投诉、维修、安保、消防、预定等服务,方便客户找到园区及周边的银行、医院、超市、洗车、修车、保险等服务信息;还能提供为企业办照注册、缴税、政策咨询等服务;为客户服务流程可追踪、可回溯、可记忆,保证客户再次使用该服务时,达到更个性化和便利的智慧化服务。 这样,对于一个现代化园区来说,智慧园区管理及服务平台,就是园区现代化管理的灵魂,平台整合园区所有的原有智能软硬件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搭建统一强大的管理网络覆盖和服务器群组组成的平台,对提高管理效率、丰富决策依据、提高对园区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园区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互动、促进园区更通畅的和周边社会、社区联接,展示、塑造、突出高科技园区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 效益分析 智慧园区的建设,将会致力建设智慧化的办公园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下表所示:

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中标公告

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中标公告 中化商务有限公司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就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结果: 1、项目名称:策划制作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册 2、项目编号:0747-2061SCCZN015 3、采购人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采购人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院1号楼 5、采购人电话(略) 6、资金来源:北京市财政资金 7、项目预算及最高限价:人民币20万元 8、采购代理机构:中化商务有限公司 9、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 10、采购内容: (1)采购内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六周年成效画册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英文宣传册的设计制作工作。 (2)交付期限:签定的工作任务书生效之日起一年。 (3)交付地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或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否。 11、招标公告日期:2020年3月6日 12、定标日期:2020年4月3日 13、公告期限:1个工作日 14、中标结果: 中标/成交供应商:北京麒麟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域清街2号院4号楼1-102 中标金额:人民币191,079.84元 15、合同履行日期:1年。 16、中标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详见附件。 17、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屈宏明、尹倩、赵晶、贾文凯、江南 18、服务费金额及收费标准: 服务费金额:人民币5,000.00元 收费标准:中标人在领取中标通知书的同时,以中标金额为基数,按照原计价格(2002)1980号、发改办价格(2003)857号文件规定的服务费标准下浮20%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招标代理服务费。本项目招标代理服务费不足人民币5,000.00元的按人民币5,000.00元收取。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以科技“利器”突破资源紧缺的约束,努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认识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一是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