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老子,老子衍

非老子,老子衍

非老子,老子衍
非老子,老子衍

非老子,老子衍

湛柏欣译注

译者序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经典著作。自唐代韩愈提出儒家的道统说以来,历代都有儒者对佛道二家作出非议。然而,明确而全面地批判《老子》的学者为数不多,明代大儒湛若水、王夫之就是其中代表。王夫之更把《老子》看成是社会祸害的总根源,他对老子的思想恨之入骨、发誓要肃清其对人们的毒害。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对《老子》的指责,湛若水作有《非老子》,王夫之作有《老子衍》。虽然由于某些原因,《老子衍》比较有名,不过《老子衍》和《非老子》无论从形式还是从观点来说,都有不少接近的地方,特别是都认为《老子》是一部讲机谋、兵法的书——近代的毛泽东、胡适等也认为《老子》是一部兵法,也不排除王夫之作《老子衍》有受到《非老子》的启发。

湛若水写《非老子》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老子》是不是老子所作,而是“明圣道”。湛若水以正统儒学的角度对《老子》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并很有启发性,《非老子》让人们知道《老子》中确实有是似是而非、故弄玄虚的地方,同时让人们对“道”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王夫之对《老子》的批评,语言虽然隐晦却辛辣,并且正如《老子衍》的名字一样,通过推衍《老子》的意思来揭露其本质。虽然是对《老子》的批判,两位大儒的作品固然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不是说他的观点都客观、正确,但是比较起其它研究、赞扬《老子》的学术著作,《非老子》和《老子衍》对《老子》的研究是深刻的,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认识《老子》的角度。因此,无论是研究《老子》,还是研究古代儒者对《老子》的看法、对道家流弊的批判,《非老子》和《老子衍》都是宝贵的作品。在阅读《非老子》及《老子衍》过程中,我也常感叹“如果不是读《非老子》、《老子衍》,我也想不到这一点”,我想看过《非老子》和《老子衍》后,大家都会有同感。

为了方便读者对比一下湛、王两位大儒对《老子》的非议,我把《非老

子》和《老子衍》的译文放在一起。对于两位大儒的英雄所见略同,我特别用了黑体字。由于《非老子》的古文版本有缺页或缺字严重的情况,使某些段落只剩下意思不完全的文字,因此只能舍弃。另外,《老子》的断句和翻译历来有争议,本书采用断句和翻译部分是配合湛、王两位大儒的非议。

笔者水平有限,希望本书对读者有帮助。

非老子,老子衍

甘泉先生自序:

非议《老子》是为了什么呢?就是非议《老子》的言论,非议《老子》的影响。《老子》里所说的“道”和宣扬的“德”并非我们的圣人说的“道”和“德”,所以知道《老子》并非老聃所作。传说老子年龄超过几百岁,那么经历了这么久岁月,他的道德水平应该非常高深。古代称为年老的人为“耇”,说“耇能考察古人的道德”,又说“耇能考察上天的意志”。现在看《老子》上下两篇,没有一句话能概括天理的,作者能考察上天的意志吗?没有一句话是创造性地阐发“六经”所说的,作者能考察古人的道德吗?《老子》不是怪诞不经的语言,就是谈论权谋术数的。所以我知道它不是老聃所著作的。

根据记载,老子是“周柱下史”,见识广博通晓古代知识,想必是通晓“三坟五典六经”精义的人,怎么能说这本书是老聃著的呢?如果这本书真的是老聃著的,则说明他缺乏志向啊。异端的言论流传,以讹传讹,而不知道这本书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是菲薄“礼”而不去实行,那么传闻曾经孔子向老聃问礼,是怎么回事?孔子把老聃比喻为龙,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孔子向老聃问礼是事实,那么《老子》上面菲薄礼的言论并不是老聃的观点。所以我知道《老子》不是老聃的著作。

又说任函谷关令尹喜请老聃作《老子》五千多字,现在我看那五千多字用一个字可以概括,说“无”一个字够了,为什么用五千个虚浮不实言语来

喋喋不休呢?《老子》一定是喜欢这种故弄玄虚的人托名而作,不是和其伪做的《泰誓》一样吗?是汲冢古墓中的《周书》记载的吗?还未可以得知。社会上离经背道的人,又把《老子》的句子加以解释,用圣贤的经典上的言论加以附会《老子》的言论,把老聃和孔子并称为“二圣”。或引用孔子的学说去印证老聃的学说,或者让老聃的学说去附会孔子的学说,都是望风捉影的行为。说到:“河豚可以食,性命也难舍弃。”这样的言论可悲啊!因此,怪不得我之前问孔子向老聃问礼和比喻老聃为龙是否附会。现在来不及声讨《老子》于宗庙朝廷,特别为这件事担忧。要坚守先辈圣贤之道,又恐怕被谣传、邪恶的言论或欺骗、离间使我陷入困境。孟子认为做好学问必需先要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做学问的人能够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则异端邪说不能影响他。所以我忘记自己的年纪老迈,写文章来说明《老子》并非老聃说著。说它并非老聃的话,是因为要说明先辈圣贤的“道”啊,实在是不得已啊,我难道是喜好挑起辩论吗?我难道是喜好挑起辩论吗?

船山先生自序:

以往对《老子》的注释,每一代的宗旨都不同,每一家的说法都有分别。王弼(字辅嗣)、何晏(字平叔)把《老子》混同于《周易》的乾坤、易简;鸠摩罗什、梁武帝肆意用佛家的事理、因果之说去支离曲解、牵强附会,可见对《老子》的诬说已经很久了。到陆希声(字鸿磬)、苏辙(字子由)、董思靖及近代的焦竑(字弱侯)、李贽之流,更把《老子》与禅宗相互引证、连缀组合,妄称什么“教外别传”来混杂,这就好像福建人把霜当成雪,河南人听闻蟹好吃而去吃蟛蜞一样。《老子》上说:“载营魄抱一无离”,“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冲气以为和”,是老子为自己作解释了。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是庄子为老子作解释了。舍弃这些明白的解释,而勉强去使儒家合乎道家,即歪曲了儒家;勉强去使道家合乎佛家,即歪曲了道家。他们是要驱除儒家的教化于世,去迎合佛家的四大皆空、万法唯心的宗旨,这样来遗害世人,何时才结束啊!

我早已发现了他们的荒谬,于是舍弃各家的观点,自己来使老子的本意充分展开。为的就是进入老子的营垒,攻击其基础,暴露其根据,从而发现

其缺点,从而是真正的“道”得到恢复。老子的缺点是什么?天下间谈论“道”的人,不满流行之见而故意唱反调,这样就不公正了;偶有所得就喜欢抓住不放,就偏离正道了;有一点小聪明就四处卖弄,是流弊的开始。这三点过失,老子兼有啊。所以对于圣道所说的以礼、乐来建立中庸和谐的标准,其道理之精深是老子不能达到的。

虽然,时移世易,大道沦丧,覆灭失败接连,固守经文反而造成歪曲、串改;目光短浅从而成了灾祸的根源;治理天下的生事扰民,自己搞垮了自己;为了夺取天下用尽力气和智慧,却让百姓受苦。假如他们能够如老子所讲的一样,让万物及百姓自己恢复兴盛,或许会好一点。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歌舞升平,张良(字子房)、孙登(字仲和)用不同的办法去避免危险,用的也是老子那一套。比起佛家的空疏、苛刻残酷,终究不过是繁琐而无要领,千头万绪让人难以理解,轻视现实而不顾,反而喜欢一些光怪陆离的自欺欺人,老子不是好一些吗?司马迁说:“老聃无为自化,清净自正”,这样说是接近老子的观点的。然而,孔子赞叹老子犹如龙,这种话叫我怎能够相信!

【点评】

宋明理学吸收了佛老二氏的一些精华,然而三家毕竟不同,不能混乱。不过,一直以来,有些人一家不通的人都妄谈三教合一,混乱了儒释道,这正是湛若水、王夫之两位大儒所忧虑的。

湛若水的弟子王道写了《老子亿》,主张儒道互通,加上老师陈献章的学说被某些人质疑为“禅”、江门心学不是儒家正宗,因而湛若水特意写了《非老子》来证明儒道的不同,希望江门心学与佛老划清界线。他极力反对道儒有师生关系,又通过质疑“孔子问礼”的传说,指出或者《老子》非老聃所写,或者“孔子问礼”是虚构的。

王夫之写《老子衍》则与所处的时代有更大的关系。明末,心学流弊严重,接近于禅,崇尚空谈,明朝的亡国多少与此有关,王夫之因而对此深恶痛绝。王夫之认为古来最有害的学说分别是老庄、佛教、申(不害)韩(非子)。在他所处的时代,申韩影响不大,而本是外来的佛教又是通过老庄而在

中国发展的,所以“三害”以老庄为首。在《老子衍》中,王夫之希望正本清源,一指出《老子》的不当之处,二说明儒家的正宗思想。

一章

《老子》:

“可以言说的道,并非恒常的‘道’。可以命名的名,并非恒常的‘名’。用无来命名天地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根源。因此,道经常是无欲,可以观察其无形微妙;道经常是有欲,可以观察其有形端倪。无、有都来源于‘道’,构成其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指的是同一个道理。有、无的互相作用,是众妙的门径。”

甘泉先生说: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形而下、细微、粗大’都具备了,多么直接明白啊。《老子》这句话噜苏又没有条理,希望追求高超深远、超越名称,已经是不认识‘道’了,反而使得文辞晦涩。用一个‘道’字即是名字了,名字之外又有‘无名’这个名字吗?

《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是一‘形’字,只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老子》用‘无名’和‘有名’区分天地万物,是与《易经》所说的相反啊。况且以‘道’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天地也是统一的事物啊!

欲求怎么可以有呢?有欲求的就不是‘道’了。《中庸》上说:‘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周子(敦颐)说:‘唯一者是没有欲求的。’这就是‘道’啊。现在《老子》把自然发生的事物都看作有欲求,是情感旺盛而性情放荡啊,又有什么玄妙的?所以老子并非知晓‘道’的人。”

船山先生说:

“可以言说的不是常,常是不可以言说的。不过《老子》说它是常,常就是一个可以言说了。因此,你不抛弃常,就没有什么可以言说。不抛弃常,

则在人时间的机谋中可以通行无阻;没有什么可以言说,则是纯粹的天、一。既然有了开始,又有了根本,那么我姑且看观察一下。观察,要借助不得已的现象。观察有与无的不同,就能发现有无之间无尽的转化;观看它们的同,虽然‘有’是后来发生的,‘无’也不是最早的开始。那么去应对万物便看见差异了,安居是便看见相同了。所以养育万物而不以仁自居,在机谋伪诈中穿行而不会受到伤害;知晓天下的情况,不勉强别人侍奉自己;抛弃对于自己多余的东西,不固执旧物也不迷恋新物。所以无法说出它有什么功绩,而命名为‘众妙’。于是乎它自处非常得意,打开门就能观察各种事物的生死变化,也是很相宜的呢!”

【点评】

有人把《老子》混同于《周易》,于是湛若水便直接把两者加以比较,让人明白两者对于“道”根本观点是不同的。儒家一直以“私”去评价佛老两家,因而湛若水也抓住《老子》说到“欲”去加以非议。“道”不可道、不可名,怎会有“欲”?

王夫之一开始就突出《老子》的一个矛盾:明明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却又要说一大堆。有和无既然是互相作用的,又是同一来源,那么有就不是无所生,无也不在有之前了,但《老子》却重无轻有。之后,王夫之又把《老子》的“观”加以展开,让人得知其“观”是为了保存自己、不受机谋伪诈伤害。

二章

《老子》: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也相对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也就相对产生。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衔接——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万物生成而不占为己有,有功于人世间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甘泉先生说:

“‘道’的二重性,不外乎善恶。善就是知道善,恶就是知道恶,这是持执常道的本性啊。违背人的本性,不是属于人的。孟子说:‘没有是非之心,不是属于人的。’善善恶恶都不是外力给予,这是圣人所说的‘无为’啊。现在一定要把善恶都忘记,然后才叫‘无为’,我想这恐怕是违反天性的过失,即反而是‘有为’。这一章每句话都是似是而非。”

船山先生说:

“天下万物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两端的对立。对立产生于统一,所以一有美从而就有丑,一有善从而就有恶。根据这一面去衡量不同的另一面,就会造成黑白竞争,使得毁誉混杂。老子讲的圣人固守大道应该是这样:面对一与一对立时,我从容地处于两者之间的位置。所以这个一与那个一看似各有壁垒,我却知道它们本来是没有壁垒的,于是做收为己用。壁垒建立和彼方森严以对的居功,坐收成功的不会失去,这叫做善于竞争。”

【点评】

儒家讲的“道”,通常指道德之理,因而儒家认为人的本心知善知恶,修道即为善去恶,而不是把善恶都忘记。湛若水认为,《老子》教人要违背本性,去忘记善恶,想实行不言之教,明明是有为,却口口声声说无为,是自相矛盾的。

对立统一是天下万物的普遍规律,不是先产生一方而后再产生一个对立。圣人行事保持中庸,不偏不倚,而不是勉强去消除对立。王夫之通过对《老子》第二章的展开指出,《老子》讲的“无为”、“不言”,其实是争夺功劳的手段。《老子》注重“二”(对立),是为了想争功,而儒家注重“一”(统一),则是大公无私。

三章

《老子》:

“不崇尚贤能,才能使百姓不互相竞争;不珍爱难得的财物,才能使百姓不去偷盗;不显耀能引起贪念的事物,才能使民心不乱。因此,圣人治理

百姓,必定排空百姓的心思,填饱百姓的肚子,减低百姓的竞争意识,增强百姓的筋骨,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积极作为。实行无为,天下就没有不能治理了。”

船山先生说:

“竞争未必是由于崇尚贤能,偷盗未必是因为难得的财物,人心未必是因为能引起贪念的事物而乱。万物如土块一样安静,而人却会胡乱做梦,我的精神与身体无法自己安稳。木与木摩擦就生热,水与水相冲就起泡,在加上人去推动,热和泡就会生生不息。所以阳火是上进的,它上进以后,原来的位置因为空虚所以招来了阴。阴符是退的,然而这个退下来的东西,在游动中犯了阳。难得没有与此相反的情况吗?

空虚归于心,充实归于腹,软弱归于意志,坚强归于筋骨,这四种东西各归于自己的乐土,我不管也能治理了。不过,使它们各归乐土的,是谁家的儿子?执行它们命运的人又是何时安排的?这可以叫懂得竞争吗?不懂得竞争的人是不参与这一套的。所以老子讲的圣人以这一套对内治身,对外以这一套来治世。”

【点评】

此章的主题还是竞争,《老子》企图以弱化百姓的意志和头脑来消除竞争,对此,王夫之一针见血地指出,《老子》主张无为,不过要到达使民不争这个目标,还是有为。“阳火”、“阴符”,都是道家炼丹的术语,指炼丹过程中阴阳二气的转化。这就表明,即使在炼丹中,还是有阴阳二气的竞争,又怎能勉强去消除竞争呢?因此,《老子》讲得无为,消除竞争,无论是治身还是治世,都是矛盾的,不可行的。

四章

《老子》:

“‘道、’‘冲’(空虚),然而它的作用又是没有穷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先。消磨它的锐利,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把自己混同于尘俗。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地的

祖先。”

甘泉先生说:

“道的本体形而上、形而下、细微、粗大没有不贯穿的,而只是以冲去形容道,可见老子并非懂得道。道备于我心,随着感觉产生和应,使得各种事物能被我体认,然而道的本体是无穷无尽。不应该把作用强加于道,道只是感应内在自然的枢纽,局限于作用就不是道。‘消磨它的锐利,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俗’等言论,都是刻意的、有私心的。圣人警戒自己不主观臆断、不持绝对的态度、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指什么呢?‘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地的祖先’的说法,都是出于想象。‘又好像实际存在’中的‘好像’,是多余的。”

船山先生说:

“用,是不会有穷尽的,难道只有‘空虚的作用才是没有穷尽’?用的规律,是脱离纷扰和尘俗,必然会进入锐利和光辉;脱离锐利和光辉,必然进入纷扰和尘俗。只有‘冲’,可以锐利,可以光辉,可以纷扰,可以尘俗,接受四者的到来,四者也不滞留。所以别人盛气凌人来争斗的时候,我就心寒而退居一旁,虽然有出色的孩子,也不会改变其姓氏。虽然有最初的天地,也不能超越其出处。难道因为羡慕别人祭礼的器皿,就亦步亦趋地学习别人的礼仪吗?好像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因而万物不能违背它,就用‘道’作了它的名字。”

【点评】

湛若水以心学的体用、感应角度去点评《老子》第四章,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满带着疑虑的幻想,其关心“道”,只是出于私心希望去“用”。

在王夫之看来,“道”只是万物所不能违背的规律,也确实是在天地之先。然而说“道产生万物”,却只是“似乎”而已。不能说“道”是直接产生万物的本原,产生万物的只是“气”。因此,脱离具体的事物,守着虚无的“道”,而期望它作用无穷,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个幻想。

五章

《老子》:

“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把万物看作草扎的狗。圣人也不存在仁爱之心,把百姓看作草扎狗。天地之间,不是正如同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竭尽,愈鼓动生风就有更多。政令苛刻条文繁多只能加速动荡灭亡,还不如保持无为而治。”

甘泉先生说:

“天地的本性以人为万物之灵长,所以人民都是同胞,万物和我都是一体。所以说:‘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而把人民看作草扎的狗,是没有仁爱的人,没有人心啊。所以司马迁非议以韩非子为首的法家残酷严苛,是出于太史公心中的道德啊,何况天地人类万物本位一体呢!而老子说到‘看作’,这里用‘彼’的角度,实际上是割裂天地万物的统一。道,是这样的吗?

阴阳都只是气的运动,它的音信和运动,它的屈曲和膨胀,不是如风箱那样需要人力去鼓动,如人和风箱两者缺一不可。这难道是懂得道者说的话吗?

《老子》用一个‘无’字就可以了,然而用了几千个字,为什么呢?所以圣人审慎发言,正是因为担忧轻浮无虑,所以说:‘仁义的人出言缓慢谨慎。’并非因为担心会加速动荡灭亡,而去戒除言语繁多。”

船山先生说:

“风产生于虚空,风箱有待于鼓动,都是互相依赖的,只是发挥作用的却不是器具。所以同声不一定相应,同气也不一定相求。这样,天不能产生万物,地不能育成万物。天地也不能自己作主,更何况万物呢?何况圣人呢?在它们那里,‘空虚而不竭尽’而已。道贯穿万物之中,使鱼变成鸟,使鸟变成鱼,仁者不足以于这个所谓的道相比拟。仁者,是天的一气流行,地的滋养万物,是有限度的事业。”

【点评】

风箱,是人造的一种器具,需要人去鼓动的,把天地比喻为风箱,那么是谁去鼓动天地呢?天地只是一种受鼓动的工具吗?老子是否希望做大风背后的鼓动者?

王夫之讽刺《老子》所讲的“道”是可以“使鱼变成鸟,使鸟变成鱼”的胡思乱想,《老子》所讲的“天地”是一个被胡乱鼓动的器具。王夫之认为天地只是一气流行,有规律的产生及滋养万物,仁者是按规律办事的。

六章

《老子》:

“生养天地万物的谷神是永生不息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生育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就是这样不断地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甘泉先生说:

“儒家和道家都讲虚,然而虚和实是统一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单独讲虚的,有虚无缥缈的弊端,何况用谷来形容虚,那么明显地谷是有限的而虚是无穷的。如上天的太虚,太虚中的运动变化,不外乎都是实在的道理,怎么能单独讲虚呢?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产生变化,这种生机怎么能用门来形容呢?如果说不断地存在,作用是无穷无尽,颇似孟子的‘勿忘勿助之间’了。不过孟子则是先说‘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本来是讲理的,老子这些话则是讲气,所以说‘每一句都看似相符合,但实际上是不同的,能看破这一关键,你就有一双慧眼’,才是真知的言论啊。领悟了的人相信它,然而现在的儒生感到疑惑。”

船山先生说:

“世界上谷神死去的情况无限多,登上山就想打鸟,到了河边就想钓鱼,进入一国就想统治,经过野外就想在此开辟耕地。而谷神本身却不容许死,可以打鸟,可以钓鱼,可以统治,可以开辟,而不在事物之前领功劳。往日的天地,毁灭于今日;今日的天地,产生于往日,这样源源不断地延续,所以天地才生生不息,才叫做‘根’。执着于根,根就死亡,顺应着根的变化才能保存它。老子讲的‘不断地存在’,是单丝独线地联缀吗?‘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是要浪费吗?顺应着根的变化去利用它,是要去开启‘玄妙母性的生育之门’吗?”

【点评】

湛若水认为《老子》只看到“虚”,忽略了虚实的统一。好讲万物变化的“气”,热衷追求长生;不讲宇宙万物的道德本性——“理”以及人对理的追求,不是积极入世的学说。很多儒生不明白两家的区别,大而化之地讲儒道合一,于是产生疑惑。

王夫之继续推衍《老子》中的阴谋,指出其作者想做的事情很多,又只是懂得“守雌”,是扼杀了天地的生机;执着于根,又希望去用根,是自相矛盾的。

七章

《老子》: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运行,所以能够永恒地存在。因此圣人能够与世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存自己。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吗?因此能成就他的自身。”

甘泉先生说:

“天地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自然运动、永不停息,因此说‘生生’。不可以讲‘自生’,也不可以讲‘不自生’,用这个‘不’字是谁去不他呢?只是老子用自己的私心去窥看天地罢了。圣人体认天地的大道,也是以自然为本,纯粹也不停止,也不曾有意识地去区分先、后、内、外而去行动。圣人和天地的大道一样,是广大沉静又极其公正的,所以能够成就他的大公无私,不是成就他的私欲啊。”

船山先生说:

“胎儿健壮母亲就会羸弱,果实熟了茎子就要枯死,因此而不怀疑天地也会羸弱、枯死的人是很少的。天地不得不养育万物,而未尝给万物吃什么。胎儿各有根本,花儿各有蓓蕾,都在天地的虚空中生长,而终究只是摄取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圣人不以身犯险,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与世无争’;不涉及事物之中,这就是《老子》所讲的‘置之度外’。养育万物而不以为是恩德,靠万物养育而万物也不会怨恨他。所以他不去做事,而功劳却会灌输

到枯草、盐碱地中;他不立德行,而德行却会流传到其曾孙、玄孙处。《老子》就是这样来和天地相配的。”

【点评】

湛若水、王夫之不谋而合地指出《老子》第七章只是表达老子的“私心”罢了。

湛若水以圣人是怎么样的,去和老子所讲的做比较,高下、优劣立判。王夫之则指出,老子只是怕损害自己,其不以身犯险、脱离世事只是想保存自己一身,甚至想不去作为而获得伟大的功劳和崇高的德行,让子孙后代享福。最后一句,是王夫之对老子的讽刺。

八章

《老子》:

“崇高的善就好像水。水滋润万物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静,处于人人都厌恶的低下位置,所以水的本性接近于‘道’。圣人居于低下的地方;心胸如水一样保持沉静;如水一样有利于万民,说话如水一样开源节流,遵守信用;治理国家如水一样净化污浊;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如水一样善于顺应天时。因为他与万物无争,所以没有怨恨。”

甘泉先生说:

“圣人体认天地的大道,刚柔、阴阳、惨舒,难道不是自然的吗?遇到应该战争的时候则去战争,遇到应该揖让的时候揖让,使地方安定保持仁厚,这些无论在哪里都是天理的自然,而人并不需要强行改变什么,因为这是至高无上的中正之道啊。看《老子》这一章所说的都是刻意而为的事情,不是自然啊。现在儒生都说老庄知晓自然,于是以自然为戒条,很迷惑人啊!”

船山先生说:

“五行的体质,水最为微弱。善于利用道的人,要像水的微弱,不要像显著的金木火土,处于众人之后,从而常常居于众人之先。为何大家刚厌恶某些事物时,却不知道他已经去那边了。预计到人们不会争取这些事物而从

容收为己用,不损害别人的利益,谁会来竞争呢?我还有什么过错?假如众人能够知道他们所厌恶的事物是好的东西,也会群起而争之了。然而事情一定不会变成这样,所以《老子》中所讲的圣人就占了这个便宜。”

【点评】

湛若水认为《老子》讲的貌似“自然”的事情,其实是刻意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刻意安排呢?王夫之认为《老子》所谓的“守弱”,只不过是欺骗大众,充满私心的投机取巧而已。

九章

《老子》:

“积累至满盈,不如及早停止。锤炼至锐利,不可以长久守住。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守住。富贵了就骄傲,就给自己种下了灾祸。功业完成了,应该急流勇退,才是顺应天道。

船山先生说:

“善于满盈的只有山谷啊!善于锐利的只有流水啊!山谷像个器皿安静地等待,却不持有什么。流水顺势而动,却没有被磨利过。所以它们满盈时也空虚,锐利时也迟钝。如果不是这样,认为功成名遂,只是万物的生长又没有停息;认为天要身退,然而气并没有萎缩,《老子》中所谓的天道,叫人怎么相信?所以范蠡的隐遁,只是学会了皮毛;郭子仪的韬光养晦,是为了看准时机;许由、支父的逃离,是掌握了道德神妙。学得皮毛的,以进为进,以退为退。看准时机的,是进的时候退,退的时候进。神妙的境界啊!人达到这种境界就能不去成就也会有成就,不去达到却能达到。虽然如此,许由、支父毕竟做了退隐的事,虽然神妙而未忘记天道,天道还未降低为机谋。”【点评】

郭子仪是唐代功勋卓著的大将,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两人都功成身退。许由、支父是尧帝时代品德高尚的隐士,尧请他们治理天下,他们就逃离了。王夫之通过把郭子仪、范蠡与许由、支父的比较,指出范蠡境界较低,郭子仪境界较高一点,而真正领会神妙天道的是许由、支父,因为他

们没有像郭子仪、范蠡那样把功成身退当作一种机谋。这就是说,《老子》讲的“功成身退”只是一种机谋,是想立功又想保存自己,完全是出于一己之私。许由、支父并没有把功成身退当作机谋,才可以说有德。

十章

《老子》:

“身体承载着精气,能不分离吗?专心运气达到至柔顺,能够像婴儿那样吗?洗涤内心、清除杂念,能够做到纯净无瑕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够无为吗?天门开合,能够做到安静柔弱吗?心中明白,又扩展到四方,能够不依靠知识吗?生养万物,产生而不占有,养育而不求回报,促成而不主宰,这叫做玄德。”

船山先生说:

“承载,就是与所承载者是两个东西,一定会分离。专心做事、致力做事,这就不是婴儿所能做的了。需要清洗、需要去除,就证明这件器物早有毛病了。爱护而去治理,这是有为了。有合有开,安静柔弱就失去一半了。心中明白,又扩展到四方,就是有知识了。这是不常之道,起了这个名字,而与前面说的常道没有矛盾,这就是《老子》所谓玄德最玄妙的地方。”【点评】

对于这一章,王夫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逐一指出老子的自相矛盾。末尾,王夫之还讽刺,老子把不常之道当做常道,这就是其所谓“玄德”的本质。

十一章

《老子》: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建造房屋开凿门窗,有了房屋内的空虚的地方,才有居室的作用。所以有给人

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船山先生说:

“制造有的人,追求的是那个有。谁知道追求有的人,却是为保持那个无呢?经营的是有,但是为的是无,难道是喜欢无吗?所谓无,是有储藏的作用。器物在我面前,本来就不是我能够握在手心的。象数在道德的面前,而道不会陷入其中自己阻碍自己。阴气凝结、阳气融通成人,而冲气在人体之内;不依赖火,不依赖符而能够相遇。以仁、义、刚、柔作为教化,最大的本质就在其中了;不依赖性,不依赖情而能够相遇。胜负得失不断变化,而事物的交会就在其中;不依赖治理,不依赖混乱而能相遇。所以要避开坚固的,攻击薄弱的,抛弃虚名,成就事实,稍加等待,一切机会都会合而为一。”

【点评】

无,是有附带的,有不存在,无也就无所依靠。如没有房屋,怎会有房屋里面的空间?人们建造房屋,就是喜欢整间房屋。老子特别喜欢无,是与众不同的。王夫之又认为,老子崇无贬有,其实是为了迷惑别人而取得实利而已。

十二章

《老子》:

“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五音纷杂让人听觉失灵,五味杂乱让人口味败坏,纵马狩猎让人心思狂妄,贵重难得的财物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的治理主张是:只求填饱肚子而不贪求声色悦目。所以他舍弃声色悦目而选取平淡温饱。”

甘泉先生说:

“这里所说的‘圣人’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并不是我所说的认识‘道’的圣人。五彩、五音、五味、狩猎,都是合乎道理的,圣人订立礼仪去节制它们,所以它们非但不是害处,而且能养育人民。舜帝说:‘我想观察古人的东西,日月星辰,山中龙兽和五彩的鳖雉,举行会盟和宗庙祭祀所用酒器,

水藻及火焰形图纹和白色米形绣文,华美的花纹和丝绸的刺绣,用五彩去彰显,做成五彩缤纷的颜色用于制作衣服。我知道想听六律、五声、八音,在于治理与忽怠,用来说出和归纳五德之言,我在听。’(这句话出自《尚书·益稷》)现在老子不把错误归之于人而把错误归之于事物。又说:‘只求填饱肚子而不贪求声色悦目。’是想混乱视听,是使天下动乱的方法啊!”

船山先生说:

“眼睛盯着时机,肚子却不理会时机。眼睛的时机和肚子的时机相互适应,却是肚子容纳时机。处于眼睛和肚子之间的是心。如果说排除心的影响而听从肚子,才可以观察事物,所以要人变得糊涂不可以用心,要人清静不可以对外留下痕迹。《老子》教人不用礼来控制欲望,不用智慧来立志,白白看着事物自己毁坏,“自然”才能显示其作用。”

【点评】

《老子》教人违背天性,一味抑制感官去根绝欲望,这是与其希望保持天性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湛若水和王夫之都指出《老子》的荒谬。两位大儒都认为,礼可以控制欲望而合乎人性,《老子》重视“肚”是因为有一肚子机谋而已。

十三章

《老子》:

“受到宠爱和侮辱就像受到惊恐一样,视大忧患就像重视自身一样。什么叫宠辱若惊?因为受到尊宠而居于下位时,得到它会惊喜不安,失去它会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躯,等我没有身躯的时候,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崇尚献身于治理天下的人,才刻意把天下托付给他;不愿意舍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么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呢?”

甘泉先生说:

“人的自身怎么能一无所得?无所得,除非是死了。如果想无所得,是自身害病啊。何况既然没有自身,那么有没有害病,谁知道呢?圣人没有自

我的私欲,所以得宠和受辱都是外界来的,本来不属于自我,那么得宠和受辱都不会惊恐不安。《易经》上说:‘山的背后,不会收获自身。’这就是‘无我’的‘道’啊!《老子》说反了,如果不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则是把身体看得宝贵之极,那么不必说托付了。”

船山先生说:

“众人把天下的重任担在肩上,《老子》所讲的圣人则置身于天下之外。难道人们不能看到那些肩负天下重任的人,必有不可避免的忧患吗?受宠时惊恐,受辱时惊恐,是指肩负天下重任的人,说是弄来惊恐难以自拔。大患存在天下之内,肩负重任的人把它看得与生命一样宝贵。生命尚且是祸害,又把这个祸害肩负着,使生命更加沉重,是自造枷锁啊。只有忘却自身存在的人,耳朵是耳朵,不为天下去听;眼睛是眼睛,不为天下去看。我的耳目清静了,天下可听可看的也不会迷惑我;惊恐和祸害就会远离我,而消失于天下间,这样就是被百姓辱骂也不会倾覆我的世界观。”

【点评】

湛若水把儒家的圣人与《老子》所谓的“圣人”加以比较,儒家圣人大公无私、宠辱不惊、无惧肩负重任、以万物为一体;《老子》所谓的“圣人”只顾及自己、患得患失、脱离天下、背弃万物。

王夫之把《老子》这章的观点展开,让人们认清《老子》所谓的“圣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自私自利、缺乏责任心、害怕招来祸害的所谓“圣人”,这样的人,以自己一身为贵,求自己清净就行,即使天下人辱骂他也不当一回事。

十四章

《老子》:

“视而不见,称它无形;听而不闻,称它无声;抚摸不着,称它无迹。这三者不能分别清楚,原本浑然一体。

所谓‘一’,开始并非虚诞不实,而后也不是灭绝不明。连续不断啊!它不可具体形容和描述,反本归根它又空不见物。这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形

状,没有具体物象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潜藏而不可见。迎着他,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尾。

把握住古时候的‘道’,用它来驾驭现实的具体事物,能明白远古万物起源,这就叫做‘道’的纲要,或者叫做‘道’的规律。”

甘泉先生说:

“《中庸》上说到看不见的、听不见的,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每一个字都是描写着道,里边提到,道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是不可追问而只可以用心体会的东西。老子如果知道这个,那么他算是圣人的学生而不会冒犯圣人了。

明亮和昏暗没有上下之分,有具体的形象或没有具体的形象,都是没有外在发展和反本归根的形象的区别,都是没有分别的、统一的道,也没有头和尾的区分。在作为《老子》的理论基础的这一章,只见老子说了很多让人误解道的言论。

古代和现今有所不同,然而,道是永恒不变的,圣人只是与时并进而已。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即是道啊,是道的规律啊!”

船山先生说:

“事物有间隙,有人不懂的事物的间隙,所以或者会把它合起来,或者会把它分开,致使事物都成为祸患。道没有间隙,人们强行把其割裂,所以或者是执持,或者是支离,致使道成了一个空名。

祸害和空名都除去了,才是‘无物’啊!所谓有物,或轻率,或持重;或光明,或晦暗;或做事,或止息,这叫做坏了规矩。

一有了阴气,一有了阳气,冲气就死了。一有了仁,一有了义,太和就死了。道的存在,生于没有阴阳的时候,而死于仁义出现的情况下!所以能够在百步之外明察秋毫的离朱,也不能分辨出黑白之间的颜色,精通音律的师旷也不能审察宫、商之间的音阶,能够徒手搏击禽兽的庆忌也不能抓住空虚和实在之间的空隙,神明的大禹也不能分清楚天地的边界。不是那个‘至常’,怎能做到这些。”

【点评】

“道”超越感官,浑然一体,只能用心体会,然而《老子》一会说要看、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专练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专练 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②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③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②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③,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④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取材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释】①豭(jiā)豚:公猪。或谓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表示勇敢。②蒉(kuài)聩:亦作“蒯聩”,是后文卫出公辄的父亲。③据记载,孔悝 参与此次作乱是受到蒉聩等人的胁迫,非其本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子路性鄙.鄙:粗鲁 B.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亡:丢失 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造:前往 D.于是子路欲燔.台燔:焚烧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门人请为弟子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1)全文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1)全文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①,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②。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③。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④,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⑤,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⑥。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⑦。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⑧。 ①得过:得罪。其事详见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②空:白白地。③食:吃。食:粮食、食物。④造:往,到去。⑤燔:焚烧。 ⑥缨:系在颔下的冠带。以情事参见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左传哀公十五年》。系年当以《左传》为是。⑦恶言句:因为子路勇猛,就没有人敢对孔子出恶言了。⑧子贡为鲁使齐,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系于鲁哀公十五年。

宰矛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①?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②,钻燧改火③,期可已矣④。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⑤,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⑥。夫三年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⑦。 宰我问五帝之德⑧,子曰:予非其人也。 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⑨,孔子耻之。 ①三年之丧: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要谢绝人事,为官者要解除官职,在家居丧三年。已:太。②升:成熟。③钻燧改火:最古的钻木取火法。因四季不同,而改用不同的木材,称为改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燧,取火之具。分阳燧、木燧,木燧用以钻木取火。④期(jī,及):一整年。已:止。⑤旨:味美食物。⑥免:脱离,离开。按宰予问三年之丧见于《论语阳货》。文字略异。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腐秽的土做成的墙壁没法而进行粉刷。这是比喻宰予难以造就。粪土,腐土,秽土。圬,泥瓦工人用的抹子。引申为抹灰等泥瓦工作。按宰予昼寝见于《论语公冶长》。⑧五帝:相传古代的五位帝王,其说不一。一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k,酷)、唐尧、虞舜。⑨夷:诛杀。按《索隐》:《左氏传》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文,然有阚止字子我,而因争宠,遂为陈恒所杀。恐字与宰予相涉,因误云然。《索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3篇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3篇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韩非子的《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

贻笑大方,可悲!可叹!司马迁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为李陵事件辩护,遭到武帝宫刑惩处,进言的《说难》别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实在是不幸呀!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司马迁以老子、韩非二人为题目,实际却记述了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人。揣测司马迁的意图,似有排除儒学,其余学说为一家的倾向;因为,儒学教化繁琐,操心费力,社会效果并不见得好,尧舜、文武周王带有人们寄托回忆美化的成分,现实中本难实现;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立竿见影当属申不害、韩非的刑、法、势、术之策略,君王驾驭自如,省心少力,百姓遵守,社会稳定安康。老子、庄子道学无为,看似无策,实无策乃是最大的计策;庄子崇尚自然,以寓言概述,而老子深远矣,连孔子都感叹:“其犹龙邪!”;所以,四人学说乃一脉相承,只是深浅、表里不同而已。 列传介绍四人生平、学说后,网,以韩非《说难》占用了较大篇幅,通读《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在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藏和愚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藏和愚 *导读:老子教导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以俾广益。 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的学问,大袖一挥,把孔子心目中的古圣先贤轻轻掸去。接着,他淡淡地说道:君子么,如果天下太平,官场干净,就出来坐坐公车做做官。如果时运不济,官场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乡下随风而行安步当车吧。 当时孔子三十四岁,志向远大,才能卓越,有一股子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劲头。老子这样的话,一定让他惊诧莫名,如遭棒喝。 一个人,如果有才干,再有志向,雄心勃勃,气势汹汹,雄辩滔滔,逼人咄咄他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当头一棒。 老子提醒他的,不过是: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

正面撞上了 知道进,还要学会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我们看看此后的孔子吧读《论语》,读着读着我们会突然觉得碰见了老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这些子曰,是孔子曰,也是老子曰啊。 老子接着教导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不动声色地点出两个字:藏和愚。愚就是藏,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志向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藏不是没有,不是放弃,是一种含蓄而坚定的保持,却并不咄咄逼人。《老子》中愚字共出现三处,全是褒义词。为什么?因为老子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是智慧的收藏。 接下来,老子还对孔子这样教训:戒除您身上的傲气,戒除您身上过多的欲望,过大的志向。 我们可以从中想象得到:三十而立的孔子,是何等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是何等胸怀博大,理想崇高;是何等意志坚定,充满自信。 这都是一个年轻人的优点,没有这些,注定不会有所成就。

《老子五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老子五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要点】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二、【作者生平】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三、【创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

文言文短篇20首(带译文)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郑人买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之,处士逃。 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揠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道德经 河上公注

简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国学经典】 《史记》全译全解!

【国学经典】《史记》全译全解!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史记-老子传》(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模拟训练:《史记·老子传》 (附答案解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 ..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 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共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 汉孝文 ..,因家于齐焉。 ..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疾:痛恨 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恨:遗憾 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毁:毁弃

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遗:送给 1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 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 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4分)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15、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5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

老子:永远的东方智慧 鲍鹏山 无生无死,老子何人? 谁是老子?我们看司马迁怎么讲的,《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前面司马迁讲到了老子,可是后来又讲到他姓李氏,名耳,字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叫他李耳或者李聃?关于姓名问题,司马迁没有再做说明,倒是后来给史记做注释的人提出了一些观点。 ●年长说——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老子长寿,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可能活到160岁,甚至有可能活到了200多岁。所以,人们把他称之为老子,跟长寿有关。 ●生而白头说——学者葛玄,在《道德经序》里写道:“生而皓首”,故称老子。说老子这个人很神奇,从娘胎一下来,他的头发就是白的。这个说法后来变成了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很多人也接受了。 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一个隐喻,它隐喻中华民族的心灵在很早的时候已经成熟了。马克思曾经把早期人类分成三种:正常的儿童,像古希腊;早熟儿童,就是中国。所以老子生而皓首,是关于中华民族早熟的深刻隐喻。在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老子就写下了五千言饱经风霜意味深刻的人生哲学。 ●怀胎81载说——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说,老子母亲怀胎81载,也就是老子在母亲肚子里藏了81年才出来;也有说法,老子的母亲有天梦见一颗流星飞到自己的口中去了,于是,她开始怀孕,72年后生下老子。 那些怪诞说法当然不可信,但老子确实太神秘了,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孔子30岁时,老子曾告诫他勿太聪明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孔子和老子是见过面的。在《史记》的《孔子世家》以及《老子韩非列传》里都记到了孔子见过老子。孔子是鲁国人,大概在他30岁左右的时候,鲁国的一个贵族陪同他从鲁国出发到洛阳,到东周见老子。孔子向老子学周礼。当时孔子和老子的身份,用个现代的比喻,假如孔子在鲁国,相当于地区的社科院院长,那么老子就是国家社科院的院长。两人在一起呆了很长的时间,共同主持过一个人的丧礼。 最后孔子要离开老子的时候,老子送了孔子几句话,见《史记·孔子世家》,“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当时是三十而立,是孔子一生最自得、自信甚至有一些自负的时候。老子给他的告诫是什么?一个人很聪明,明察秋毫这是优点,但是这样的优点往往能够让你丧命。为什么?明察秋毫的人往往一眼就看出别人的缺点,喜欢议论这些。就容易得罪人,遭人报复。一个人知识很广博,很善辩,很好,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受到危害,因为他们喜欢揭发别人的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作者:司马迁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於楚,老莱子;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厓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厓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厓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7)全文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7)全文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①,如是者身危。贵人有过端②,而说者明言善议以推其恶者③,则身危。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④,说行而有功则德亡⑤,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⑥,如是者身危。夫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⑦,说者与知焉⑧,则身危。彼显有所出事⑨,迺自以为也故⑩,说者与知焉,则身危。强之以其所必不为(11),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12),身危。故曰:与之论大人(13),则以为间己(14);与之论细人(15),则以为粥权(16)。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17);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18)。径省其辞(19),则不知而屈之(20);泛滥博文(21),则多而久之。顺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22),则曰草野而倨侮(23)。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 ①及:到,至。引申为涉及、牵扯。匿:隐藏。②过端:过失,过错。端,端倪,即刚刚有些迹象,而尚未昭著。按以下一段文字句序与今本《韩非子》有异。③善议:巧妙的议论。推:推导、推论。 ④周泽未渥:意谓交情还不够深厚。周,亲密。泽,恩泽,恩惠。渥,浓厚、深厚。语极知:把知心话尽其所有都说出来。极,穷尽。⑤德:功劳,功德。亡:通忘,忘记。⑥见疑:被怀疑。⑦得计:计谋可以实现。⑧与知:参予此事。⑨出事:做事。⑩也:疑当作他。盖形近而误。今诸本《韩非子》作乃自以为他故。他故,别的事情。

(11)强(qiǎng,抢):勉强。(12)已:停止。(13)大人:达官贵族。此指在任重臣。(14)间已:离间君主与大臣的关系。(15)细人:地位低下的人。(16)粥(y,育)权:卖弄权势。粥,通鬻,卖。(17)借资:借助别人的力量,以为己助。(18)尝己:试探自己含怒的深浅。尝,试探。(19)径省其辞:说话简略,直接了当。径省,简略。(20)知:通智,智慧。屈之:使他遭受委屈。(21)泛滥:水势漫溢横流。比喻夸夸其谈,没有边际。博文:追求浮华之辞。(22)广(kung,旷)肆:谓谋虑远而放纵无所收束。广,通;旷,远也。肆,放纵。 (23)草野:鄙陋粗俗。倨侮:倨傲侮慢。 凡说之务①,在知饰所说之所敬②,而灭其所丑③。彼自知其计④,则毋以其失穷之⑤;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自多其力⑥,则毋以其难概之⑦。规异事与同计⑧,誉异人与同行者⑨,则以饰之无伤也⑩。有与同失者,则明饰其无失也。大忠无所拂悟(11),辞言无所击排(12),迺后申其辩知焉(13)。此所以亲近不疑,知尽之难也。得旷日弥久(14),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迺明计利害以致其功(15),直指事非以饰其身(16),以此相持(17),此说之成也。 ①务:要旨。②饰:粉饰,美化。③灭:遮掩、掩盖。④自知:自己认为高明。知,通智。⑤穷之:指使君主困窘、难堪。⑥多:推崇,赞美。⑦概之:压抑、限制他。概,古代量谷物时,用以刮平斗斛的器具。《管子枢言篇》釜鼓满,则人概之。此是引申义。⑧异事:他事,另一件事。同计:与君主谋划相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史记·列传》读后感

《史记·列传》读后感 《史记·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夷齐让国的事迹因孔子闻名,七十列传中的众多人物也会因太史公之笔而名垂千古!司马迁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责任! 管晏列传:管仲为相的齐国,政令不唱高调,政策与人民好恶相同,不别出心裁。知道执政者给老百姓的好处,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好处;晏婴顺便搭救越石父且延为上宾,并能推荐自己的司机做官,而司马迁落难之时竟无一人能施以援手。难怪司马迁感慨愿意给晏婴当司机了! 老子韩非列传:老、庄、申、韩四位大思想家生平一笔带过,却将韩非《说难》全文照录,可知司马迁认为让当政者明白,甚至接受自己的意见太难了!韩非毒酒逼死,自己蚕室受辱! 司马穰苴列传:立军威敢拿国君之宠臣开刀,用实际行动说明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孙子吴起列传:孙武用吴王阖闾宠妃的生命,说明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存亡,不可儿戏!孙膑用围魏救赵和减灶假象两场战役,实现了庞涓“遂成竖子之名”的嗟叹!吴起辗转多国,在卫母丧不归,与曾子分道;在鲁杀妻求将,

名声扫地;在魏镇守西河,谏在德不在险,却与田文论功;最后相楚,实行变法,为他人作嫁衣裳!感觉兵家诸公,多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伍子胥列传:在“不为节操而轻死,不为天年而苟活”的人生信念上,伍子胥和司马迁可谓前赴后继!伍子胥不应诱诏,弃蝼蚁之死,经宋,郑,晋曲折至吴,历昭关险渡,街市乞讨,乡野躬耕,宫闱惊变,最终联唐蔡,间郧随,破郢都,鞭王尸!若此前所谋,皆为一己恩仇,则以后所虑,关乎一国兴替!不料竭忠尽智,换来属镂之剑;伐梓做器,眼看头颅高悬!司马迁一介文人,忍受宫刑之耻而苟活,成就太史之书以不朽!若苟活,为一己湮没而名不称,今书成,以一家之言而续《春秋》,笔做枪,史为弹,褒贬今古,臧否人物,终为武帝所忌,杳然不知所终!壮哉,悲夫! 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可谓是先秦时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孔子为枢纽,串联出术业专攻,性格迥异的弟子们!只言片语间,众弟子音容笑貌跃然纸上!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子骞“如有复我,必在汶上”的决绝;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忠诚;子夏“绘事后素,礼后乎”的领悟;子贡“一使而五国变”的大气;曾点“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散淡;宰予“三年之丧不亦久乎”的愚钝;司马牛“斯可谓之仁乎?斯可谓之君子乎”

《史记》韩非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疾:痛恨 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恨:遗憾 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毁:毁弃 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遗:送给 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 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

孔子的特别有名望特别优秀的77位徒弟名单

孔子的特别有名望特别优秀的77位徒弟名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认为孔子门徒中,真正的贤人一共有七十七个。 都是哪七十七个呢? 司马迁的记载是: 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颛孙师(字子张)、曾参(字子舆)、澹台灭明(字子羽)、宓不齐(字子贱)、原宪(字子思)、公冶长(字子长)、南宫括(字子容)、公晰哀(字季次)、曾蒧(字晰)、颜无繇(字路)、商瞿(字子木)、高柴(字子羔)、漆雕开(字子开)、公伯僚(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有若、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旗)、梁鳣(字叔鱼)、颜幸(字子柳)、冉孺(字子鲁)、曹恤(字子循)、伯虔(字... 《史记·仲尼弟列传》:孔曰:‘受业身通者七十七’皆异能士——认孔门徒真贤共七十七 都哪七十七呢

司马迁记载: 颜(字渊)、闵损(字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仲弓父、冉求(字)、仲由(字路)、宰予(字我)、端木赐(字贡)、言偃(字游)、卜商(字夏)、颛孙师(字张)、曾参(字舆)、澹台灭明(字羽)、宓齐(字贱)、原宪(字思)、公冶(字)、南宫括(字容)、公晰哀(字季)、曾蒧(字晰)、颜繇(字路)、商瞿(字木)、高柴(字羔)、漆雕(字)、公伯僚(字周)、司马耕(字牛)、樊须(字迟)、若、公西赤(字华)、巫马施(字旗)、梁鳣(字叔鱼)、颜幸(字柳)、冉孺(字鲁)、曹恤(字循)、伯虔(字析)、公孙龙(字石)、冉季(字产)、公祖句兹(字)、秦祖(字南)、漆雕哆(字敛)、颜高(字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徒)、商泽、石作蜀(字明)、任齐(字选)、公良孺(字)、处(字)、秦冉(字)、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晰)、公肩定(字)、颜祖(字襄)、鄡单(字家)、句井疆、罕父黑(字索)、秦商(字丕)、申党(字周)、颜仆(字叔)、荣旂(字祈)、县(字祺)、左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字徒)、秦非(字)、施(字恒)、颜哙(字声)、乐叔乘(字车)、原亢籍、乐咳(字声)、廉絜(字庸)、叔仲(字期)、颜何(字冉)、狄黑(字晳)、邦巽(字敛)、孔忠、公西与(字)、公西蒧(字) 展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全文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全文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王学孟译注 【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与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汉人直承晚周,认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祖述老子。韩非《解老》、《喻老》亦从法术家角度言道德之意。太史公作四人合传,在当时来说,确实是胸罗道德,纵横概括,指点评说,是一篇很有气魄的雄文,非大家不能。 然而,今天看来,太史公如此处理,也不尽妥当。老子书以无为而有为,多言有无之辩。诚如太史公所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正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庄子书:天道无为而自然,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其思想体系虽本归于老子之言,但主要是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庄子本人则纯是无为。申子言术,旨在因术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韩非子定法》),是一整套控驭臣下的统治术。韩子言法,是在申子术治基础上,参合商鞅的法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而一的统治术,都以处势为前提,他们的学说虽有联系,但主要是不同。

老子本传以未知其然否作结,诚为科学态度。虽然如此,本传仍记述了关于老子的重要资料,如周守藏室之史、隐君子等。 庄子亦一隐君子。隐君子则是对现实取不合作态度,虽然不是有力的反抗,却可以是强烈的不满。庄子之避世源于愤此。申、韩残酷少恩,而韩子尤甚。韩子书不胫而走,且为秦王所赞赏,原因无他,兼并者高诈术也。 韩子死秦狱中,于传后太史公録《说难》全文,可见痛惜之意。韩子善为文,思维严密,逻辑性强,论证有力,且语言犀利,锐不可当。《说难》可见其一斑。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