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当前新闻价值取向中的误区

浅析当前新闻价值取向中的误区

浅析当前新闻价值取向中的误区
浅析当前新闻价值取向中的误区

编辑稿件的常见错误

编辑文稿易见错误 一、编辑的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种为传播文字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是精神产品生产的组织者。编辑工作是出版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具有设计、组织、优化、导向、协调等多种功能。责任编辑应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编辑工作。在编辑工作中要把握好五度。 高度站在宏观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 新度文稿中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经验、新成绩、新问题、新困难。 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所编辑的文稿要有深层次的深度报道内容。 宽度文稿所报道的内容面要宽,影响面要大,受教育的面要大,要为广大读者服务。 适度正面宣传不夸张,文中不出现“最大”“最好”“第一”“霸主”等词,批评与揭露要尊重事实,客观报道。 责任编辑要当好“厨师”合理调配掌握火候 责任编辑要当好“裁剪师”精心设计裁剪合理 责任编辑要当好“美容师”认真修饰做好标题 二、编辑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是否有政治及原则性的错误; 2.是否有技术性错误,名词术语是否准确; 3.内容是否有前后矛盾和前后重复; 4.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 5.文中是否有病句、错句、错词、错字; 6.文中标点符号、字体、字号是否符合要求; 7.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

8.数字和英文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三、审读中发现的问题 1.政治原则性的错误 (1)台湾与国家并列。 如:①产品畅销台湾、香港、美国、韩国、印度。 此句应改为∶产品畅销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②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举办。 此句应改为∶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 (2)涉及国家的政策性问题。 如:前年,地方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停建缓建信息化建设项目,但同期,国家信息办又发文要求各地抓紧建设,这使下级政府无所适从。 此句涉及国家的政策,有指责国务院与国家信息办不协调,下发的文件精神不一致而使得下级政府无所适从的意思。报道时要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 技术概念的错误 (1)无线电波包括光波和电磁波。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应该是: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和光波。因为无线电波分为12个波段,3Hz~3×1012 Hz,而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中微波波长还短,超出了无线电波的范畴,无线电波不包含光波。而电磁波包括光波和无线电波。 (2)网络用光纤电缆连接。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光纤与电缆是两种不同的传输介质。光纤是光导纤维,是石英玻璃拉丝而制成的,电缆是由金属导体制成的。 光纤与电缆传输的信号性质不同。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电缆传输的是电信号。 3. 英文大小写混用和中英文混用的错误 (1)英文大小写混用。E-Mail, e-Mail, e-mail.都是错误的。

浅论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

浅论当代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 朱*军 前段时间看了浙江大学郑强老师的演讲报告,很有感触。对于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也有几点自己的想法需要表述。 首先,新闻媒体要有责任、道德。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日益强烈的受众知情欲望和不同受众群体的要求,新闻媒体首要是把真实客观的新闻给我们的受众。为什么给他一个真实客观的,因为新闻媒体也要吃饭,也要搞经营创收,需要眼球效应。然而新闻跟经营挂钩这块是不是变味了?像现在网络上、微博上传播的一些快的东西,如“微博开房”事件、“郭美美”事件、“艳照门”事件等等,这其实并不是自豪的现象,作为一个媒体应把有害的信息过滤掉,可以想象作为一个父母愿意让他的儿子和女儿每天都看这样的东西吗?这一块新闻媒体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值得我们深度思考。 其次,新闻媒体需要自由。一直以来觉得我们大家,网友也好,读者也好,其实都是很可怜、可悲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接受到的一些新闻信息都是经过过滤、加工的东西。以月前发生的“7.23”温州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为例,事故发生后,前去采访的媒体过百家。与记者云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发24小时之内,对伤亡人数、救援进展等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新闻媒体集体失语,群众一片哗然。直至24日晚10时40分,一推再推的新闻发布会终于登场,然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近乎滑稽的回答,没能正面回答了情绪激动的群众所

迫切关心的问题,现场一片骂声。同时,在事发现场,媒体工作者也遇到铁道部武装力量的封锁阻拦和清场。究其原因,新闻发布不自由在此次重大公共事件处置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被视为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发挥着党和人民“喉舌”的职能,第一必须服从党性,第二才服从新闻客观报导的立场。而我们的老百姓和社会大众对于新闻媒体第一渴求的是希望新闻的客观公正性、自由度。这两者之间如何做到和谐统一,我想也是值得国家领导层、决策层值得深思的。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辩论赛资料汇总

l立论的第一步工作无非是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何谓“新闻价值”; 2.何谓“新闻道德”; 3.重要与否对谁而言; 4.评判重要性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题目正方相当棘手:一贯的道德劣势此次大有过之,甚至将我们直接推到了“道德”的对立面上;涉及的争议范围很大,例如名人隐私、新闻自由、公众心态等等问题,每一个本身都足以成为一个单独的辩题,正方易于陷于解释而反方只需覆以道德大旗。 对于定义,我手头资料不足,难以回答。但总的方向必然是使新闻价值与新闻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同化,从定义上尽早指出,新闻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扩大公众的知情权,是非利弊自在人心,不是新闻工作者能够一己左右的,新闻本身不具有教化作用,但正因为其对事件真相的揭露过程而彰显其道德指归。 对于对方的道德优势,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自陷于解释。我们的基本立场一定是坚持“道德是好的”,“新闻道德也是必要的”,既然其必要,便不应该在取舍层面应对问题,舍生取义固然说明“义”更重要,但我们不应该回答是应该舍“吃饭”还是舍“喝水”的刁难甚或淖于刁难而不自知。 那么究竟如何评价重要性呢?我觉得此前第三个问题的巧妙回答有利于我方立论。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甲与乙孰重孰轻针对的是同一对象,譬如我一贯反对的经典的一辩伪三点论:“其一对个人而言,其二对群体而言,其三对整个社会而言……”但在此处,如果我们考虑新闻价值就社会而言,而新闻道德就新闻从业者个体而言,我们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了,说得极端一些,在这样的框架下陈述新闻从业者不计自身毁誉揭露事实真相彰显新闻价值的工作反而使我方具有了类似“舍生取义”效果的道德优势。我目前在立论方向上的思考止于此,但愿有所帮助。 此外可能涉及的问题: 名人隐私: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我与蚊子略有交流,其实可以作为我上述框架的一个论据。事情本身有对于当事人的伤害,有对新闻工作者道德的违背,但事实效果是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更远的结果甚至包括保护了后来的如莱温斯基般小实习生的权益;此外的某明星被强奸事件,则对弱化我方观点,因为此事曝光对于当事人的伤害显然重于促使将犯人绳之以法的推动作用。 此外还有如舆论监督、新闻自由等等方面的大主题,我一时也难以想清楚和表述清楚。至于种种小事,更是不胜枚举:狗仔队、假新闻等等。(关于假新闻,并不是一个假字而已,譬如前些天在新浪醒目看见“易中天被指不懂古诗词”,点击看后才知道有个傻逼自己不懂,在易中天blog上跳出来乱说,易中天予以回应,果然是“被指不懂古诗词”,这种似是而非的新闻极有可能也被对方纳入新闻道德范畴予以抨击。) 总之,这次的辩题对反方极为有利,他们既可以高举道德大纛替天行道,又可以以讽刺的口吻呼喊“最好的新闻画面是什么?裸体加尸体;最好的新闻题材是什么?丑闻加绯闻”来插科打诨。正方的工作一是树立一个简单明了的论证,二是准备多样化的反击形式,切忌立论的面面俱到以至临场时一味解释陷于大被动。对于这种不利形势,多使用所谓的“花辩”技巧在我看来是必须的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大家好!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一种职业道德.一般通过”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格,思想与作风,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内容大致有: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事业心,责任感等. 新闻道德:新闻道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起指向作用、对新闻工作者具有

浅谈当前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见错字辨析

浅谈当前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见错字 辨析 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在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同形似而意义有差异甚至迥异的词语,若运用不当,就会影响表情达意或产生谬误。现结合本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略加整理,供大家共同参考。 1、“交会”与“交汇”。“交汇”、“交会”均指“会合”、“相交”,但二者用法有别,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会”指一般的会合,如“铁路交会”、“沂蒙路与三合二街交会处”;而“交汇”则专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如“长江口咸水淡水交汇”。 2、“综观”与“纵观”。“综观”是“综合观察”的意思。例如“综观全局”。“纵观”是“放眼观察”的意思。例如“纵观古今”。也可以说“纵观全局”,意思是说放开眼界观察全局。两者的区别在于:“综观”多用来指横向综合地观察。而“纵观”一般指纵向历史地考察。 3、“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范文写作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工作”。“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4、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5、“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6、“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7、“厉害”与“利害”。“厉害”有难以对付的意思,”利害”则有利益和损害两个方面的意思。 8、“不利”与“不力”。“不利”指不顺利、有害处,如“出师不利”;“不力”指不尽力或不得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如“领导不力”。 9、“交代”与“交待”。“交代”有三个意思:一是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二是嘱咐;三是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交代问题”。“交待”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

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闻媒体和工作者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始终如一地把新闻的触角面向基层群众,投身到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每时每刻都能够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跳跃着人民群众炽热的脉搏,展示出伟大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豪迈雄姿。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将是我们新闻报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要做好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做好一个人。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弘扬新时期的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精神高地。 二是新闻媒体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媒体良知,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 媒体宣传荣辱观与媒体自身的荣辱观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媒体荣辱观就是媒体的价值观,就是媒体自身的价值导向,是媒体自身的兴趣、爱好、嗜好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媒体的荣辱观,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荣辱观,决定了新闻题材的选取、新闻制作的手段、新闻效果的释放,乃至对新闻受众的塑造。因此,新闻媒体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首先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全力做到“三贴近”。“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新闻宣传的第一位。我们的媒体没有必要总是将新闻关注的焦点放在明星、富豪、精英和所谓的成功人士之上,这样的新闻价值取向似乎告诉人们这个社会只是“名人”的社会、“精英”的圈子,而把群众排除到社会舆论体系之外,群众当然对此意见很大。所以我们的媒体要把新闻的视角尽量延伸到普通人、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 三是新闻媒体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还要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加强情操修养、维护新闻事业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坚持守土有责,反对一切亵渎新闻事业的行为;要坚持实事求是,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对制造虚假新闻、见利忘义,以及各种形式的有偿新闻;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职业操守,反对为制造眼球效应恶性竞争、颠倒是非,混淆社会价值判断。要坚决反对“严肃新闻娱乐化、娱乐化新闻低俗化、弱势人物妖魔化,反面人物人性化”等种种有违新闻规律的错误价值取向。 总之,正确的荣辱观要求媒体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规范,我们相信通过在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人员中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必将使我们的舆论宣传形成一个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既高尚优雅又符合大众口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那样一种“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慎于事实判断,严格把关,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 由于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社会舆论、突发事件等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真相更容易为表相所掩盖。有些媒体往往出于竞争的需要,或图省事疏于核准事实,或干脆为媚俗而沦入胡编乱造,客观上破坏了新闻真实性原则,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某些受利益驱动有意制造假新闻,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很大的威胁。把握好社会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关系到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关系到新闻报道是否成功,而且关系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把握好社会新闻报道的客观尺度,确保受众从媒体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媒体

浅论新闻价值

浅论新闻价值 [摘要]新闻价值的研究对于新闻报道写作来说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因而关于其的探讨也是经久不衰。试图对新闻价值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使其明晰化,并做进一步的引伸论述。 [关键词]新闻价值要素最小内三角价值流变 新闻价值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新闻价值的观念产生于长期的新闻实践过程之中。认识新闻价值,了解新闻价值,熟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和判断标准,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这是我们研究新闻价值,并不断明确新闻价值的重要意义。 一、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 对于新闻主客体来说仅用“三元结构”构建新闻价值要素更合理,即新闻价值主体、新闻价值客体和新闻价值中介。这是因为新闻价值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复杂性使新闻价值结构表现出诸多不同的样式,要把握各要素内部之间的关系,对新闻传播三要素的线性关系改造是全方位的,建立新的三要素模式: 这种环状模式为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要求新闻价值的三要素有效互动,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的关系在新闻价值的概念中有了一定的阐述,这部分主要讨论新闻价值中介的作用。新闻价值中介是新闻价值主体和新闻价值客体发生作用的重要桥梁,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有重要地位。从静态角度看,新闻价值中介处于中间位置,用方框图表示为: 从动态角度看,价值中介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潜在的中间位置,因为动态中的价值客体是未定的。价值客体的位置决定了价值中介的位置,形成稳定的新闻价值结构。 二、新闻价值的“最小内三角” 关于新闻价值评价有诸多要素、诸多标准,将新闻价值这一抽象概念真正量化可以参考直角坐标系中的最优化法则。 首先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要确定,在杨保军老师的《新闻价值论》中有几大类:需要、兴趣、爱好类标准;各种规范类标准;客体属性类标准。我们以最后一种举例,从新闻事实应该具备的价值属性出发,结合传播由于接受的关系,概括为:时间的及时性、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亲和性。这三种方式都是新闻价值客体中最重要的属性,及时性从时间上界定了新闻文本最明显的价值特征;针对性从内容上规定了新闻文本实际的有效性;亲和性从方式上建立起新闻文本能被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1.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的稿件刻意堆砌华丽的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显得多余,令人费解。有一篇《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的稿子,其中写到: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另一篇报道山区旅游的稿子中写道: “如果把××山比作一本厚重的史书,那么,这五个休闲景区好比一篇篇题材各异、文笔玲珑的迷你小说,每个章节都妙趣横生,与雄健厚重的××山相映生辉。” 这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比喻和描述性语句要尽量避免在电视新闻稿中出现,因为我们有电视画面。 2.形似报告缺乏鲜活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要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语言追求新鲜灵活。 有一篇报道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稿子: “……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06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 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这些数字指标完全可以压缩或以形象化的文字表现出来。 3.思维混乱漫无边际 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 把一件进行时的事件改造成完成时,如果记者不是有心的,那就说明其思维混乱。 4.小题大做大材小用 明明是小事却大肆渲染,或者将重要的新闻题材寥寥带过,都是对新闻的把握不准确造成的。如《××:工业利税增幅列全省第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来,××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的范围和力度,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加大。在××产出的钢材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板、带、型材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同时,××市创新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走工艺优化、节能降耗和环境改善并行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骨干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企业生产的整体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明显下降。”

浅谈新闻价值取向

浅谈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新闻工作者通常把它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标准。 新闻价值的认定通常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新闻事实本身含有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某些特点,具有报道的价值,即具有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本身的价值。二是依据来自写作主体,或接受主体对新闻事实所产生的关注程度和认识判断,即对新闻事实所给予的价值认定,这是新闻价值取向的主体依据。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新闻价值观是各异的。 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 从构成新闻价值的因素来说,随着媒体逐步面向市场,加上以“第四媒体”为主的媒介种类迅速增加,信息节奏急剧加快,信息量骤然增长,独家信息的获得越来越难,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一些媒体将趣味性演变为新奇性,在新奇性、接近性、时效性方面竞相比拼,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的扭曲。常见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局限于新闻的表象,不过多过细关注真实情况。现实中,很多作假者、作秀者往往将自己的行为与一些正面的、宏大的主题套在一起,充分包装,而一些记者缺乏理性的态度,局限于报道表象新闻,不会太过多的、过细的关注真实的情况,使新闻价值取向偏离社会价值。这一方面是记者的态度问题——“忘记”或没有习惯去追问“为什么”,如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某企业家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新闻,爱心很微薄,宣传的声势却很浩大,明显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另一方面是记者对事件全盘考虑能力或某些专业知识的缺失,使它无法追问“为什么”。这些都会流于只报道事件的表象,而缺乏对事件深层次的挖掘。 二、过份强调新闻的及时性。随着信息节奏急剧加快,抢在第一时间发稿成为媒体竞争的一大法宝。于是“快餐式”新闻大行其道,但受众究竟接受了多少、有多少信息产生了延续性较长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商榷。一味强调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会使记者竞相报道那些容易获取的表面性新闻,而忽视新闻背后的深层次内涵;或满足于别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和数据,甚至把流言蜚语、道听途说当成了事实来报道。 例如,2002年霍金访问中国,许多媒体竞相报道霍金的外貌、穿着、甚至下榻的宾馆,吃了什么东西等,这些素材大概符合那种着重“新奇、趣味”价值取向的娱乐小报。而如果把关注点放在霍金的意志、品格以及他对社会做的贡献,那么在这种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采集的素材将更有深度、更能体现媒体的责任

新闻稿件常见错误辨析

新闻稿件常见错误辨析 针对目前通讯员队伍上报公司新闻稿件中常见的字词和单位使用错误,现予以正误辨析,请各位通讯员在今后的稿件撰写中加以纠改: 一、错别字 1….为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处“做出”应为“作出” 2.某某领导“做了”题为什么什么的讲话。 此处“做了”应为“作了” 3.在平凡的岗位了“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处“作了”应为“做了” 4.工地“拌合”站试生产成功;某某工地“拌合”系统投入运行;实现混凝土“拌合”1000立方米。 此处“拌合”应为“拌和” 5.创造了工程开工以来的浇筑的新“记录”。 此处“记录”应为“纪录” 二、简化字 1.项目部一季度实现“砼”浇筑20000立方米。 此处“砼”应为“混凝土” 2.项目部共完成石渣填筑1000“方”。 此处“方”应为“立方米” 3.该建筑总面积为1000“平方”。 此处“平方”应为“平方米” 三、数字使用 1.“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此处“二○一二”应为“2012”;“七”应为“7”;“二十五”

应为“25” 2.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此处“六”应为“6” 3.“96”年初,我们来到工地。 此处“96”应为“九六” 四、标点使用 1.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6点要求:“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此处“一.”应为“一、” 2.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6点要求:“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此处“1、”应为“1.” 3. 7月23日“-”25日…… 此处“-”应为“~” 五、单位名称 1.“5#”桥墩正式进入浇筑阶段。 此处“5#”应为“5号” 2.主坝已浇筑至358“米”高程 此处“米”同高程重复,不应使用,应为“浇筑至358高程” 3.主坝全线高程已到358。 此处358后必须要加“米”单位,应为“高程已到358米” 4. 8月1日“23:50分”顺利完成洞挖施工。 此处“23:50分”应为“23时50分” 5.“8月1日下午3点”顺利完成洞挖施工。 此处“8月1日下午3点”应为“8月1日15时”

新闻价值观

新闻记者与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观是新闻记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深刻地影响着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一名职业记者能否在新闻战线真正体现于国、于民的社会责任,关键在于他能否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审视、塑造和发展自己的新闻价值观。 每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写实践中都会形成个体的新闻价值观,它直接影响记者采写新闻的价值判断与取向,新闻记者可以选择自己的报道角度,也可以选择自己报道的题材。 而在这里就体现出记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它是指实践主体在进行新闻的采访、制作、编辑等活动中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也就是说,是对重要性、接近性、及时性、趣味性等标准之间的侧重与取舍。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 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强调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更强调新闻的社会引导功能,对于新闻的重要性、权威性显著性更为关注,并将新闻的重要性置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之中。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市场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可以发现由此带来的对新闻规律的关注和向“受众本位”的回归。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则呈现出对以大众趣味为目标的接近性、趣味性的追求。由于媒介种类的迅速增加,信息节奏急剧加快,信息量骤然增长,独家信息的获得越来越难,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一些媒体竞相在新奇性、时效性方面加大力度,导致了新闻价值取向上误区的出现。 而对于新闻的新奇性的追求,则是媒体更加的偏好于通过报道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新思想、新观点,或者通过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奇异和骇人听闻现象来激发大众的阅读欲望与快感,吸引受众的目光。在新思想、新观念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对受众的误导。这种过度报道和渲染,其实容易形成误解,不利于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受众树立三观,可能还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且在这样一个讲求快速消费的信息时代,媒体会盲目地急于追求及时性,使部分记者满足于别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和数据,甚至把流言蜚语、道听途说当成了事实来报道,形成不认真核查的风气。追求极端的时效性,还会使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长年累月沉溺于各种表面的新奇怪异的、昙花一现的突发事件中,而造成对关系到社会发展、人类福祉的深层次的、根本的问题的忽视。

新闻稿件的处理

(一)播报新闻稿件的态度把握 播报的态度,就是指在播报一篇新闻稿件时所持的主观倾向性,是肯定的还是 否定的,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十几级的还是消极的等。新闻报道强调的是客 观真实性,但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必然要对新闻机构的宣传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媒体在选择进行报道的事实的时候,就必定 会把自身的价值观作为新闻报道指导思想,不同的选择标准就会有不同的新闻 报道。新闻稿件的作者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稿件的内容也是用叙述事实 来体现作者的意见的,将主观寓于客观,具有内在的倾向性。但是,从受众的 角度,他们收看收听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些新鲜的信息,而不愿意听播音 员说教,所以,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只需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让受众自 己去理解,去感受,也就是说要注意态度的分寸控制。 怎样有分寸的把握播报态度呢?可从下面两方面来把握: 1,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也就是说将我们的倾向性隐藏在客观事实背后,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达到 宣传的最佳效果。内在语就是文字语言未能或不便表露的语句本质和目的。也 就是说,我们在播报时,应抓住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努力挖掘语 言背后更深一层的意思。 2,联系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的过河欠 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所处的历史条件,都与周围的事 物有联系。新闻背景对稿件的具体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利于读播者找准播 报的着眼点以及感情态度的分寸把握,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析体会一下。 在2004年初,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使得许多的国家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种禽场,养殖户等受到较大的影响,人们的正常饮食生 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在播报与此相关消息时,既要引起人们对此事件 的一定关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要特别注意感情分寸的控制,以免引起不 必要的恐慌。本报讯昨天 (二)导语部分的处理 新闻稿件的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的第一句话或者是第一个自然段,揭示了新 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 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 新闻内容的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的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的流失。对新闻稿件导语的处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处理以及语势的起伏。语句的重音 切忌太多,因为太多的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 的着力点,使整个语句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观众的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三)对主体部分的处理新闻的主体部分 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出的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做进一步的阐述,使观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完整具体的认识。因此,要处理好主体内部的层 次和主次,才能把主题部分叙述清楚,让听众.观众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达到宣传的目的。 1.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 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气要“抱团”,加强句与句 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

由中美文化差异(就汶川地震双方媒体新闻报道为例)浅析中美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中美文化差异(就汶川地震双方媒体新闻报道为例)浅析中美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选题的背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的获取不仅仅只局限于本国的新闻媒体,更延伸到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新闻媒体。就中美两国的新闻媒体而言,由于中美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两者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自古就有很大差异。只是过去因为互联网的不普及不发达,很少有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新闻报道。但是现在时机不同,人们每时每秒可以从过互联网搜寻到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新闻报道,在接收这些异国新闻报道的时候,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所以异国新闻的报道必定是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新闻媒体价值取向,但是其间很容易产生一种偏激心理,盲目地去抨击不符合自己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新闻报道。中美有着各自的新闻价值取向,在这里传媒的价值取向就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价值创造活动中,所持有的倾向于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传播者(传媒)的社会背景、知识体系、文化品位等个人因素,以及媒体所代表或追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等,都影响着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但随着这种跨国媒体传播的流行,人们在接收媒体传播信息时的态度发生了一些改变,从过去着重关注焦点在新闻报道价值而逐步改变成很难去接受不同于自己价值观的新闻报道。灾难新闻报道是透视不同国家传媒新闻价值取向的典型素材,本文将以汶川地震其间中美双方各自的新闻报道为典型事例,从而更深刻全面地分析中美双方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异同。 选题的意义: 现代社会,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新闻媒体发展速度惊人,新闻媒体对某一时期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对大众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可能是正面

新闻标题的几种常见错误

新闻标题的几种常见错误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通常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提示新闻内容中最主要的信息。而新闻标题的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 一、事实概括不准 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就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新闻标题或者是偏离了主要新闻事实,或者是表意不清楚,让人匪夷所思。例如:《35辆的士动物园合围仙桃骗子破了50万大案》,新闻事实的当事地点是当归酒店,动物园只是一个场景而已。而且,50万大案也概括失误,是50万件大案还是案值50万元?都没有交代清楚。再看《偶遇同事跳舞招来一顿痛打》,只看标题还以为是仅仅是遇到(看见了)同事跳舞就招来一顿痛打。但新闻事实却是因为偶然遇到女同事,并与之同舞,被女同事的丈夫看见后误解,而招致痛打。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中的“偶遇”应改为“偶与”更恰当。 相反,好的新闻标题都能够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的和人们最关心的信息。不看文章,只看标题,也大体知道新闻事实的主要内容。 二、用词表达不当 新闻标题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词义的误解。例如:《再就业优惠政策何以“望梅止渴”》是说政府尽管出台了再就业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这则标题中的“望梅止渴”一词就是误用。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解释,望梅止渴是“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而新闻事实是政府已经出台了再就业优惠政策,怎么还是“空想”呢。再如:《400名“负翁”遭强制还款》是说近400名靠借贷购买手机、电脑、汽车等大件商品,又不按时还贷的人被法院强制执行还贷的事情,这里的“遭”,应该改为“被”,因为“遭”,一般是遭受、遭到的意思,从感情色彩上讲,遭受者是值得同情的,对动作的实施者是一种批评的态度。但这里,不按时还贷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被”字更能准确的表达消息的意思。 --乱用简称。在现代汉语中,一些词汇的简称都是经过社会认可并固定下来的。它们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其他还有“人大”、“中央”、“北大”等等。但是,如果为了求得简洁在标题中乱用简称,往往会使人难以理解其所指,例如:《第五届机博会23日亮相》,这里“机博会”很容易引起误解。即使结合引题“我市制造业将集体展示风采……”也可以有机械博览会和机电博览会两种可能。《泰山将被世遗除名?建设部称未收到世遗大会警告》,将“世界遗产委员会会”简称为“世遗”、《私改煤气管线隐患无穷管煤警示:莫随便“动气”》中将武汉市管道煤气公司人员简称为“管煤”等。其中的“世遗”、“管煤”都不是固定的简称用法,虽然用在这里是为了简洁,但却不准确。 三、行文不合语法 有时,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是由于语法的错误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介词或助词的使用错误。缺少介词的,例如:《蛔虫腹中呆五年》,显然这里缺少介词“在”,否则可以理解为“在蛔虫腹中呆五年”。介词“在”一般和其后的名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限定主语的对象、处所等,随便省略会造成主宾错位。另外从准确性上说,这一标题还缺少必要的限定,完整的可以表述为

浅论网络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

浅论网络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新闻价值是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新闻工作者通常把它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标准。新闻价值取向,则是指实践主体在进行新闻采访、制作、编辑等活动中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工具,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处于不同媒介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等因素的制约,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实现了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网络已被公认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然而,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尤其是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使得两者在进行舆论引导的特征和方式上出现了较大差异。因此,探讨网络新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方法艺术,对于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网络新闻媒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带来巨大冲击波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媒介在传播新闻的时候,都或隐或显、或强或弱地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宣传,这是由新闻和宣传始终相互交织这一特性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我国,长期以来强调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更强调新闻的社会引导功能,对于新闻的重要性、权威性、显著性更为关注,并将新闻的重要性置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网络新闻传播同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相比,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开放性、多元化和隐蔽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网络传播能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够使党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但是,网络也是柄“双刃剑”,网络传播的出现,在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党管理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对政府管控社会舆论能力造成冲击。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造成人们选择信息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新闻传播的教育色彩逐步被淡化、娱乐价值逐步被提升,这就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政府管理和控制社会舆论的难度。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增强了个人的信息发布能

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及

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及写作要求

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及写作要求 邢东升 一、新闻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

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编辑稿件的常见错误

编辑文稿的常见错误 一、编辑的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种为传播文字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是精神产品生产的组织者。编辑工作是出版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具有设计、组织、优化、导向、协调等多种功能。责任编辑应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编辑工作。在编辑工作中要把握好五度。 高度站在宏观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 新度文稿中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经验、新成绩、新问题、新困难。 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所编辑的文稿要有深层次的深度报道内容。 宽度文稿所报道的内容面要宽,影响面要大,受教育的面要大,要为广大读者服务。 适度正面宣传不夸张,文中不出现“最大” “最好” “第一” “霸主” 等词,批评与揭露要尊重事实,客观报道。 责任编辑要当好“厨师”合理调配掌握火候 责任编辑要当好“裁剪师”精心设计裁剪合理 责任编辑要当好“美容师”认真修饰做好标题 二、编辑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是否有政治及原则性的错误; 2.是否有技术性错误,名词术语是否准确; 3.内容是否有前后矛盾和前后重复; 4.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 5.文中是否有病句、错句、错词、错字; 6.文中标点符号、字体、字号是否符合要求; 7.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 8.数字和英文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三、审读中发现的问题 1.政治原则性的错误 (1)台湾与国家并列。 如:①产品畅销台湾、香港、美国、韩国、印度。 此句应改为∶产品畅销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②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举办。 此句应改为∶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 (2)涉及国家的政策性问题。 如:前年,地方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停建缓建信息化建设项目,但同期,国家信息办又发文要求各地抓紧建设,这使下级政府无所适从。 此句涉及国家的政策,有指责国务院与国家信息办不协调,下发的文件精神不一致而使得下级政府无所适从的意思。报道时要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 技术概念的错误 (1)无线电波包括光波和电磁波。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应该是: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和光波。因为无线电波分为12个波段,3Hz~3×1012 Hz,而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中微波波长还短,超出了无线电波的范畴,无线电波不包含光波。而电磁波包括光波和无线电波。 (2)网络用光纤电缆连接。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光纤与电缆是两种不同的传输介质。光纤是光导纤维,是石英玻璃拉丝而制成的,电缆是由金属导体制成的。 光纤与电缆传输的信号性质不同。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电缆传输的是电信号。 3. 英文大小写混用和中英文混用的错误 (1)英文大小写混用。 E-Mail, e-Mail, e-mail.都是错误的。 应该为:E-mail

企业新闻稿写作中常见问题

企业报刊新闻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一、新闻与宣传不分 如果以宣传和新闻的标准来衡量,许多人采写的文章多属于宣传,而不是新闻。仅有一些可以称得上新闻的会议消息。这一方面是由“企业喉舌”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以宣传为主。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本身没有自觉的新闻意识。 二、新闻脸谱化 通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就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新闻稿发布、新闻营销、软文推广、企业新闻宣传等,可直接联系美基营销,百度搜美基营销,找到官方网站后有在线工作人员为您提供咨询。 例如:会议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集团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大会。某某领导讲话。 会议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 会议首先……其次……接下来……最后…… (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关于这些报道的模板式案例比比皆是,每天随便翻开任何一家主流报纸,上面刊登的那篇可读性最差的新闻一定是严格按宣传模式制造出来的。而我们这些深受其害的内刊人竟以此为”金科玉律”,又反过来去毒害他人。 三、不会写新闻标题和导语 新闻稿件要写好标题。 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新闻稿件能有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就会给人以好的印象。新闻稿件的标题不一定要有文采、诗韵,最好就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了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了。像我们在单位,每天都收到很多稿件,每天要下乡要采访,回来还要写稿件编版面,工作很忙。要处理这些稿件,第一个视觉就是:新闻标题。好的新闻标题会先看,先处理;普通的标题会做到后面看,如果是全县同类开展的一些活动,没有好的角度,往往稿件被枪毙。比如说: 新闻稿发布、新闻营销、软文推广、企业新闻宣传等,可直接联系美基营销,百度搜美基营销,找到官方网站后有在线工作人员为您提供咨询。 前阵子,全区全县都在搞城乡清洁工程,很多通讯员写稿件来,不是说镇里开动员会,镇领导作重要讲话和重要部署;就是说组织干部学生上街开展大扫除。这类的稿件,如果是第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