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

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负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国学经典,不仅浓缩着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且蕴含着我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是我泱泱华夏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典范。每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都能从中感悟到宽厚包容、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诚信、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并为之自豪。所以,让广大青少年感悟先哲智慧,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万世一系、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在中小学进行中华经典的熏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本课题拟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浅谈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时代意义,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郑州市J小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经典教育的具体实践及特点,积极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思路及策略,以期丰富校园精神建设的理论并在具体实践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民族精神;人格修养;阅读兴趣;熏陶;创新能力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经典是族群分辨和文化认同的象征。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主要存在于这些文化经典中,文化经典作为载体,让人文理想、道德信念、伦常意识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得以一脉相承。岁月让光阴驶离过去,但人类的精神却能穿越历史,代代相传;研读国学经典就是接续民族传统、培养文化自觉,进而领会民族优秀的道德观和价值意识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他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人生情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命智慧等等就一无所知,“中华文化”对他来说就仅仅是一个概念,他也无法透彻体会“中华文化”的意蕴。反之,一个人,如果在幼年时代就受到了国学经典著作的浸润和启迪,经典中的文化意蕴走入人心,经典中蕴含的人文理想、道德信念、伦常意识成为这一棵生命之树的养分,他的思维就会借助经典的魅力而灵动复活起来,显示出强大持久的生命力。所以,对于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经典学习不仅是可以激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敬感,使得他们能够汲取深厚的思想营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得到良好的培育,同时,阅读文化经典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永世不衰的传承,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将会永远繁荣昌盛。

然而,从二十世纪开始,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一场世纪性的浩劫,经典贤德几乎损失殆尽。到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处可见良知缺失、谈吐粗俗、人心浮躁、道德搁浅的现象。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遭受了一个被现代性所殖民的过程,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教育更是先全面引进苏联模式,继而又转入全面引进美国模式,由于长时期的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造成了中国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断层与落差。为了接续文

脉,九十年代以来,从台湾学者王财贵到香港学者南怀谨再到作家谢冰心,国学大师季羡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大批有识之士大力倡导经典诵读工程,经典诵读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形式迅速在全国兴盛起来。因此,在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国学经典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在我国中小学学生中进行经典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更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这才是笔者研究本课题的初衷和最终。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学校对校园精神文化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积极开展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为在目前形势下进一步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但是,关于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却更多是在高等院校展开,我国中小学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却还处于萌芽状态。相关研究也还停留于肤浅、零散的层次,而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因此,对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理论支持力度不够,实践示范薄弱等,造成目前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呈现出不均衡和不发达的现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由于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品质正处于形成并发展阶段,极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急剧转型期,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没有积极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去充实他们的生活,那么校园内的不良习气就会潜滋暗长,体现在部分学生正向价值观的模糊与缺失,缺乏坚定的信仰与积极进取的精神,缺乏对纯洁美好情愫的向往,表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麻木、自私、物欲,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逐渐淡化。古人云: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拿什么来拯救我们凋零的文化和萎靡的后生?答案曰:中华经典文化!列宁说过“: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文化是根,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创造了希望,文化创造了发展,文化使人民团结一致。我们的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它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优秀的文化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让广大青少年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万世一系、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也是我们必尽的义务。

本文拟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浅谈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和紧迫性,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调查分析郑州市J小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国学经典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总结其经验,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和改革方案,以期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并在具体实践中有所借鉴。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的书籍,期刊与报纸,党中央领导的讲话,并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以保证研究起点与定位的准确性。

2、经验总结法

在近一年的研究中进行总结与自我反思,研究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使得研究到达新的理论层次。

3、实地观察法

在研究过程中,置身于本校和外校进行实地观察,获得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实况,作为研究课题的参考。

第一节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概述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能为全体成员普遍认可并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复合体,是一个学校群精神文化生活的总汇。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

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形态,这几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一方面,它作为学校教育所凝结而成的精神晶体,突出地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它作为学校现实的精神氛围,虽是无形的,却又无所不在,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在而强烈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是一种深沉而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特定学校环境中校园人头脑中所拥有的信念、观念体系,内含理想、道德、情感、价值观、传统习惯、思维模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生活方式等成份,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了校园主体(历史的和现在的)在实践活动以及经历的历史中经沉淀、选择、凝练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并被学校及其师生一致认同的一种主体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指学校主体(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职工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和学校自身的小环境的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校

原有文化的系统整理与总结,以及针对学校的现状与未来、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创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建设健康、生动的精神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得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集中体现,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三、校园精神文化的形式

(一)人文环境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所处生活环境中默默传达的人文理念。大到校风校纪,小到班纪班规,以及校园的每一块贴有名言警示标语的橱窗、走廊,墙壁,黑板报、班级的手抄报,图书馆阅览室的书刊、报纸、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校园广播站是校园学校宣传的主阵地,可以说,文化的图、文、声、像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甚至草地或路边的温馨提示语等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开阔师生眼界,获取各类知识,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三)各类精神文化活动

活动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能创造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主旨是通过活动体现出来的,体现的方式越生动活泼,越能动员、吸引师生,争得师生的共识。精神文化活动的主体是营造和参与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师生员工。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要密切联系校园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实际,面向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要能反映出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反映火热的校园精神文化,内容要健康向上有启迪性,凸现教育性,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适合校园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

常见的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型、讲座培训型、课外阅读型、课外活动小组型、文体团队型、竞赛评比型、实践型、社团活动型、浏览娱乐型等。

四、校园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同时校园精神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具体表现,因而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并受其熏陶、启迪感染和教育是学生完成社会文化的个体转化,即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校园精神文化与其他常规教育相比更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为了更好的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有必要从理论上了解校园精神文化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以便更好的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导向功能

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规范人的思想和制约人的行为的作用。所以,校园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旦内化成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学生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时期,思想活跃,极易接受新鲜事物,极易被环境影响,思想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均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因此,学生在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的各种良莠混杂现象,普遍缺乏起码的辨别筛选能力,在心理上特别容易受到“从众模仿”的心理影响,致使思想上盲目,行动上盲从,甚至于误入歧途。因此重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行为导向作用,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和不失时机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陶冶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抑制那些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的滋生,使学生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正确导向下,选择社会信息,接受先进思想,逐步健康地成长。

(二)调适缓解功能

调适缓解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渐调整人的心理、行为,使其适应某种规范的要求。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调适缓解功能具体体现在心理调适和行为调适两方面。

1、心理调适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的成长期,具有种种的生理和心理弱点。他们在接触社会、体验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不适应乃至困惑,发生与社会和内心世界相冲突的事情。在校园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校园精神文化经过选择和提炼,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能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松驰气氛下逐步学习社会规范,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和社会基本经验,调整心理品格。

2、行为调适

中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冲动,接受力强,追求新奇和刺激,但自制力较弱。可以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将其违背常规的不正当的行为表现的宣泄形式转移到正当的健康的活动形式上来,使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从而把学生由不正当、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引导转向到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上。

3、扬弃选择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积淀的精华、是全体校园人的思想、行业和价值取向的共识,它一旦在校园中确定,必然会对社会异质文化有较强烈排斥作用。在

一个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风范正气的校园里,消极文化、歪风邪气的“市场”就会萎缩;在一个正气弘扬、治学规范的校园里,学习舞弊、不思进取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不可否认,在今天的中小学校园里,确有一些中小学生在对多元文化的判断和选择上,存在着对武侠传奇等消谴文化、虚无宿命等迷信文化、哈韩哈日等庸俗低级有色文化的偏执倾向,许多学生为此而无心向学,为此而荒废学业,甚或辍学离校。因此加强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用优秀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来充实他们,满足他们对各种精神文化的心理渴求,就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堕落,从而有效抵制和排斥多种消极逆向文化对他们的侵蚀。

4、规范约束功能

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规范约束作用。利用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功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学校目前对学生“硬”的约束过多,而且大多数又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而造成了目前教育手段的软弱性。校园精神文化的规范约束作用必须通过创设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让这种规范意识进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启发和感染,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

5、凝聚释放功能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使人身居校园,心感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令人振奋,催人向上。这种“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凝聚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共同为学校的荣誉和发展而奋斗。中小学生正值受教育、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爱好广泛,喜欢表现,而校园文艺文化建设就可以提供一个团结协作、释放潜能的广阔天地。中小学生在参加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调节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而且通过身心放松、艺术陶冶、寓教于乐,使精神得以调剂,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宗旨

一、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精神文化才是教育管理者的明智之举。校园精神文化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充实、发展、提高和完善的,因此既要体现其历史积淀性,又要不断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只有真正做到继承与创新相得益彰,才能使得学校教育沿着不偏不倚的轨道良性运行,世代传承的校园精神文化最后成为了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学校前进的精神食粮。

二、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因此,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不是靠枯燥的说教,而是以它特有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情境中,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影响浸润着中小学生的

心灵。一个学生从早上进校到傍晚放学,每天都生活在文化的氛围内,有的是课内,有的是课外,有的是个体活动,有的是集体活动,他们在精神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它默默地涤荡着学生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六、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萌芽。但是,由于关于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展开的大部分研究还只是肤浅的、零散的、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题性研究,这也导致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开展不均衡和不发达的现状。目前我市中小学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部分地存在着片面强调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强调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构的情况,导致在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陈旧或功利化的观念和习惯仍存在,并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而社会上某些领域的道德规范、是非美丑观念与异域各种文化思想之间相互激荡,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思想。基于上述严峻的现实,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一定要在教育工作及管理实践中,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挖掘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积极思考对策,采取有力的措施以应对新世纪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

七、当前青少年群体思想道德现状及根源

(一)学生道德观下降的现状

学生道德观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及师生的关系: 犯罪和攀比行为充斥校园,某两名男同学只因同时追求一名女生便一气之下夺去对方性命,电视中近年来屡报有关中学生偷走父母钱财上网出走数月不归事件,某校一名女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跳楼自杀,昔日好友竟一脸冷漠地说:再也不会有人和我争第一了,某中学一初三男生因不服气教师批评竟当场从五层楼跳下……这些行为给我们的学校笼上了一层阴影,校园里不再宁静,而一些学生习以为常,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公开顶撞老师,更有甚者,因自己的一些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对体弱老师进行殴打……考试时想尽办法作弊,在QQ上匿名辱骂平日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教师……可以看出,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已被世风扭曲,自由散漫,无视纪律存在,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也大不如前……诸如此类,斑斑劣迹,只能说明当今时代的空头说教在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面前有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昔日我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在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是场遥远的梦境,若再不及时力煞扭转,我们还能否与这梦境重逢,我们教育的明天还能走多远,是个不敢想象的问题。

(二) 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降的根源

1、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学校里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养料。但是,由于受市场经

济体制不够完善产生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思想滋生蔓延,导致校园内人心浮躁,不思进取,教育质量下滑,部分有钱的学生霸王习气严重,加之网络中西方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思想的冲击,社会道德标准出现变化,甚至出现混乱和失范的地方,使学生在道德观念上产生迷茫,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如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缺乏责任心、勤劳勤俭差、关心他人不够、成就需求低、学习动机扭曲等。使得学校内部出现了许多复杂多变的思想状况,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人们难以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难寻找纯净的精神家园。

2、网络文化的冲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媒体在传播有益消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很容易被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中学生吸收。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和学校的开放程度迅速提高,许多学生拥有电脑并且上了网,网吧随处可见,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既充实了校园生活,又直接冲击着传统的校园文化。网络新殖民文化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什么是新殖民文化呢? 1994年8月1日,《新闻月刊》载文说:“什么样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机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时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西方信息大国通过对政治、文化、教育资源的垄断,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传播给学生,致使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倾斜。此外,一部分青少年经常参与网上的暴力游戏,使他们祟尚暴力、模仿暴力,成为社会潜在的危险成员。正如一位家长所说:“那些网上看着画面或与朋友聊天的学生们,也许他们身边的几个按扭,正是散布诸如凶杀、淫秽等信息的潘多拉魔盒呢!”

时代已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正飞速发展,我们成功加入了WTO,成功举办了奥运。在这个汹涌而变幻莫测的国际一体化大潮中,我们可以凭借什么保持民族的根本与世界对话?凭什么在泥沙俱下的世界文化交流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不失气节,不被汹涌袭来的良莠不分的异域文化同化?凭什么使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有一种文化归属感、民族自豪感?

第二节

国学经典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把国学经典融入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奔腾浩渺了五千余年,在这段悠久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负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那些经典,不仅浓缩着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且蕴含着我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是我泱泱华夏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典范。每个优秀的中华儿女都能从中能感悟到宽厚包容、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诚信、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并为之自豪。故我中华向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耳濡目染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道德是有继

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因此,我们应将道德资源几乎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青少年,给我们这个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诚信缺失、道德搁浅的时代以补救和滋养,让青少年乃至社会在优秀统文化的熏陶中浸明浸昌、沐仁浴义。

在我国的历史上,由于经过批孔的整治运动,如今又处于西化的狂潮中,中国传统美德在40岁以下人群心中由于陌生而逐渐被淡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也引起这个特殊时代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善良和正直的人对金钱追逐和名利竞争的世态中所造成的精神贫乏,已经从厌倦到痛恨,人们想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国魂。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从于丹、翟鸿燊等成为“ 学术明星”,到央视“百家讲坛”等各类国学电视节目热播,再到书店里摆放的大量与国学有关的读物,甚至到各地纷纷恢复的祭孔等传统礼俗……无不昭示着国学的巨大震撼力、感染力,中华文化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走向有辩驳的去芜存菁的复兴。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典籍,毕竟是一种补充渠道,有时也难免因为炒作并发一点副作用。有长远效应的国学典籍教育,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语文课程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渠道来实现。

中小学生恰好处于人生初期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则满盘皆输,当叛逆的青春听不进家长的叮嘱和老师的教诲时,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进行经典文化的陶冶,让传统文化扎根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让孩子们“与经典为伴,和圣贤同行”,这样既可以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该如何做一个有于社会的人。

故而,在全球化时代,通过经典诵读唤起青少年民族文化自觉,回到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中来,正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回应全球化浪潮之必需,更是全球化时代青少年思想成长的必要途径。

二、国学经典与素质教育矛盾吗?

素质教育倡导创新。但是,在如火如荼的诵读“ 国学热”中,也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不合拍的声音:诵读国学是“ 食古不化”,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限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复兴文化是“ 复古”,有悖于创新,与培养创新型人才背道而驰……

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这种意识的人误解了“创新”的内涵。认为“创新” 就是大发明大创造,是打破旧的,创立新的。其实并不是只有牛顿那样的旷世奇才才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由高到低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高级创新能力是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探索产生的非凡创造,在某一领域作出自己独到的贡献。推动社会或人类文明的进步,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数量极少。中级创新能力是指经过模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

工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初级创新能力指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超越的,不涉及到社会价值,称为自我实现的创新。对于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教育”所提倡的“创新,应以中、低两个层次的创新为主体内容,高级创新能力是目标。从各地区、各学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已经取得的成效就可以看出,诵读国学经典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仅仅从各地、各校最经常、最经典、最高效的诵读国学经典的两种方法:熟读成诵、举三反一,来看对中小学生低、中两个层次创新能力的培养。

熟读成诵——自我实现的创新

熟读成诵是诵读国学经典的首要法宝。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那些“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我们的国学典籍里。各地实验者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经、史、子、集中公认的优秀的国学经典作为教材,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许儿童在诵读经典的时候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点不懂,但是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从小就在中华文化的古典宝藏中悠游探取,耳濡目染先哲圣贤的智慧思想,厚积底蕴,开阔心胸、澄明性灵,不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吗? 正如人文学者商友敬所说“ 名家的诗文背得多了,如同在他的话语世界——心灵世界里漫游,最后‘不分彼此’,你自已的声腔口吻都登上了一个台阶,话语再带动你的思想,胸襟境界也能登上一个台阶”。有人指责学生诵经典诗文“背过就忘”,没有用处。“日有所诵”的坚持者薛瑞平老师的一句话可让你释怀:“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也许没有留下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的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记起了雨的光临。”钱穆9 岁就熟背“三国”,鲁迅在幼时就背下了《纲鉴》,巴金能背出全部的《古文观止》,杨振宁背诵过整本《孟子》,他们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源于对“古文”的研读记忆,反复吟诵,大量诵背,如今一些名师就用此法,取得骄人的成绩。

郑州市J小学的王玉平老师坚持带领学生“行走在诗意语言的密林里”,通过“每周一诗” 吸纳民族文化的精华,领略美妙的语言艺术,启迪学生的智慧和灵感。她还提倡“晨诵午读暮省”,体悟古典的神奇高妙,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美好的品行修养。冯媛媛老师指导学生“素读”经典,每个孩子每天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从一年级开始,班级里的学生就时常有习作发表在各种刊物上。一些家长也跟着孩子补读经典,有的孩子还回家充当父母的“素读”小老师。这,能是“食古不化”吗? 退一步讲,即便就是“ 食古”,“食古”多了,其中自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理解力提高了,或与生活经验恰合了,自然“化之’,自然“活用”。正如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所言“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所记得书大半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学生时期诵读国学经典——深厚的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储备一生受用不尽的才华,打好一生优雅人格的底色。

举三反一——智能常模的创新

“举三反一”是“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的六大理念之一,他认为,大量积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读写结合”,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大量积累、积淀,然后模仿反刍,做到“举三反一”,量变而质变。这不就是一种“智能常模的创新”吗? 国学经典是伟大心灵活动的结果,创造性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学生诵读接触大量的国学经典,获得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情感等,还能穿越时空,叩问这些伟大的心灵和智慧,感悟经典作品的创造过程与方法,融会贯通,获得创造的力量。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中华的经典,建设受用一生的精神家园。

故而,文化的复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素,而诵读国学经典是复兴文化的强有力措施。如《诗经》、《老子》、《庄子》、《孟子》、《离骚》、《左传》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通过背启蒙经学、诸子百家等典籍精粹,教育学生举止文明、知礼仁爱;通过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教导学生孝亲敬师、尊老爱幼;通过诵古典诗词、韵文及精美散文、戏曲,打造学生的文化气质,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通过读神话、历史、演义、传记小说等,激发学生的生活乐趣,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当今社会,大家都很崇尚的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他能把《论语》从头背到尾,《道德经》研究得也非常好,更为重要的是他能把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第三节

郑州市J小学国学经典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随着国学热的悄然兴起,我市一些学校尝试把国学教育与传统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组织相关科研人员把国学经典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推广,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学校取得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郑州市J小学自建校以来,致力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曾一度把学习中华经典文化作为培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之一,把坚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力措施之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目前,J学校已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老师进行了“如何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市民的好评。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完成了经典诵读教材的编写并将其纳入校本课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以中华经典文化创建了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一、学校简介及校园精神文化特色

该学校现有学生约2500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城市菜农子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乏读书的兴趣,身上少了书卷气,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及

卫生习惯。教师们认为,小学教育应该把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J小学开展国学特色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及经典文化渗透,将《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优秀的启蒙读物作为学校的德育读本,用中华经典文化培育人,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净化人。

为了彰显该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将“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立为全校师生的共同志向,告诉大家读书立德是学校的育人之本。学校文化宣传栏中推出了《诗意地栖居在精神的家园——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专题。同时,各班主任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以国学为主题,将国学教育与学校“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及校园文化相结合。漫步教学楼内,处处充满文化气息:生硬的提示语被国学经典名句所代替,黑板报和墙壁上随处可见古训名句、中华贤哲的故事……校园环境充满了育人气息。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课一操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可以说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一是注重创设人文环境。在校门口设置刻有“明德励志乐学尚美”八字校训的校训书,在校园草坪上放置造型奇特的校训石,在教学楼走廊外镶起校风、教风、学风,在校园内张贴大副《论语精选》《弟子规》《三字经》《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精髓》板报,在校门口和重要通道共制作12副永久性板报,在教室、走廊、楼梯口悬挂师生书画作品,各班、各处室设计“与圣贤同行”“荣誉殿堂”“温馨提示”“我们是一家人”等栏目。一张张板报、一副副学生书画作品、一句句名人名言、一条条警示标语在青草绿树红花的映衬下形成了“喜有绿茵伴书香”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二是诵读经典诗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诗文,分低、中、高年级三个版本,精心编印成《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读本发放到各班,印制《弟子规》发放到各班,要求各班学生每天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诵读。学校广播室每天下午都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周一专门播放《诵读经典诗文》栏目。学校还定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比赛,去年6月份该校举行的“诵读经典诗文争做少年君子”文艺晚会,以舞蹈、朗诵、独唱等形式演绎了《弟子规》《三字经》《明月几时有》《万世师表》等24个节目,吸引了全校师生、家长及社区群众近3000人观看。

二、经典诵读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各司其职: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得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

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

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二)语文组全体成员教师参与课题实践研究:

语文组全体成员教师在校领导的积极号召下,确立了“如何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的课题研究,从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的校园背景音乐环境建设,到坚持每日至少诵读经典一刻钟,聆听音乐半小时等等,将所有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甚至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

以下是一年来该校语文组全体成员落实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

(一)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4月)

1.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确定。

2.开展前期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为全校每位老师配备必要的书籍——《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一)(二)(三)》、《论语通译》等,同时利用假期进行自学。

3.原有基础上布置校园环境,在教室的走廊上布置了32条《论语》章句。学生在学校随时能看到《论语》章句,营造了《论语》学习的浓郁氛围。

(二)第二阶段:实验研究前期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8 月)

4.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主题读书节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对经典的理解。

5.在班级开展的基础上,开展校级《论语》朗诵演讲(讲故事)活动。

6.对全校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前测)。

7.教师假期加强自学,通读《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和《论语通译》等经典书籍。

(三)第三阶段:实验研究中期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

8.根据课题组提供的年段参考书目,各班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诵读活动在全校铺开。

9.建设校园背景音乐,营造听觉环境,用国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选用的音乐是《国乐启蒙》系列乐曲:《春江花月夜》、《鱼舟唱晚》、《高山流水》等。

(1)建设经典诵读课诵读音乐环境,在学生诵读经典的时候播放。

(2)建设晨间、午休的等时间段的音乐环境,早晨8:00—8:10,中午12:00—12:20,学校广播站播放经典音乐。

(3)建设《弟子规》韵语操的背景音乐,音乐老师根据3个字一句的鲜明节奏,为韵语操配背景音乐。

10.创编《弟子规》操,学生学做《弟子规》操,把《弟子规》操作为学生的课间操。全校学生在大课间时间边吟诵,边做弟子规操。

11.进行全校《弟子规操》上段比赛,全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参加这项活动。

12.国学经典诵读课展示活动,在各班教师实践的基础上,推出每个年级的展示课,交流探讨。

13.各班开始经典晨读、午诵、暮省活动。

(四)第四阶段:实验研究的后期阶段(2010年2月至6月)

14.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写好阶段性的诵读分析。

15.儒家文化校本课程正式投入使用,每周一节,学生兴趣浓厚。

16.教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17.进行全校《弟子规操》下段比赛,

18.开展《论语》朗诵演讲大赛。

19.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进行检测。

20、语文教师开展国学主题式课堂教学。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年多来J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诵读经典诗文为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形成校园文化亮点。具体分析,收获有以下方面:

(一)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祖国优秀文化。通过古典诗文的诵读,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因此,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和谐之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生”的人文关怀,等等。

(二)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经典”是古人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它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更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包含高度营养智慧的材料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仅能给人智慧的启迪、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语言的凝练、构思的巧妙、意境的幽远,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美好情操以及锻炼他们的思维质量。就中华经典而言,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为人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人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美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索。这些经典中包含的道理,是千年文明的积淀。因此,学生在朗读、背诵这些经典时收获到的不只是其外在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化经典的文字表述,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了对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的价值判断。虽然孩子们在诵读中不可能马上领悟其中的道理,但经过长期的坚持,这些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的目的。

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的确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通过这些经典熏陶,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经典教育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古诗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的系统工程。就内容而言,它不仅涉及到经典文化,还包括经典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就效果而言,经典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把这些古诗文不求甚解的背记,也不只是为了有利于以后文科的学习,甚至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接受最真、最美、最善、最雅的文化熏陶,最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天性,造就一生高尚优雅的品行。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的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于是渐渐行为好转,心

地向善,修养提高、孝顺父母、诚实守信、踏实认真……,通过国学的熏陶,学生学会了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慢慢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向上,礼让谦恭,正所谓“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日阅读时间,教室内书声琅琅,校园内书香阵阵,不管是置身于课堂之内还是徜徉于校园之中,都会被浓浓的书香氛围所感染,学生们常有事干,自然不会无事生非,校园秩序管理臻于无为而治的境界。

(四)国学经典诵读发展了学生记忆力。

经科学家研究证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刺激时,每根神经元会形成发达的神经网络,受到外部元素刺激越大,大脑的功能就越强,智力就越高,在学生智力发展最关键的中小学阶段,接受大量的优秀的信息刺激,就能使学生脑部的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使学生的脑部沟壑增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在反复强化经典诵读的基础上,学生能很快增强专注程度,提高记忆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一位家长说:“老师每天布置我女儿背诗,刚开始她背的很慢,不愿意背。我还是坚持让她背,一年多坚持下来,现在是背得又快又好。而且常在不经意的时刻蹦出几句很恰当很经典的话来,看来,让小孩子背诗是真是一件好事情。”经典诵读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记忆黄金时期,把经典装到学生的脑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发展,知识面的扩大,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就能逐步理解这些经典,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学生们就会用圣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去发现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诵读经典无疑是一种适合中小学生智力结构发展特点的最简洁高的教育方式;

(五)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读《幼学琼林》就是在读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笠翁对韵》为声律启蒙读物,它既能给学生一种写作格式的对韵,又传送了历史、地理以及古典文学知识,《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 优美的文化经典的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

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许多老师和家长欣喜的发现,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了。常常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文也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更让老师和家长高兴的是,孩子们懂得了孝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一衣一食来之不易。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品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国学经典诵读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的《论语》宣传牌,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风,有“进德修业,教学相长”的教风,有“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的学风,有体现学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歌、校报,营造了浓郁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以悠扬的国乐作为校园背景音乐,学生诵读经典的书声盈盈荡漾耳中,如此高雅、和谐、减压、减负的学习环境,不能不说是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

(七)国学经典诵读提升了教师的国学素养。

诵读经典,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就仿佛徜徉于知识的黄金海岸。经过经典文化的滋养,教师学会正心、修身、养德,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找到了动力源,师生共同诵读经典,文化立校、道德立人的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如今,诵读经典已经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经过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教师对经典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论语》《礼记》,增长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熟读蒙学读物、诸子散文和经典诗歌,丰富了人生体验和审美体验,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选择了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汉语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语体系就相当成熟,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可以说,汉语言的源头活力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中。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母语素养就靠15岁前的熏陶,以后想补就很难了。经典诵读是个慢活儿,无法一磋而就,因此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长久规划。基于这样的思考,课题组选择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教材:

一二年级的诵读内容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和《唐诗三百首》、《论语》选读,以及一些儿歌、童谣等;

三四年级主要诵读《增广贤文》、《大学》、《中庸》、《论语》选读和宋词、经典格言、成语等;

五六年级主要诵读《老子》、《庄子》、《论语》选读。同时阅读凝聚中华文化精髓的典范书籍,比如《史记》精选、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小说等。

(九)建设了校园国乐背景音乐环境。

中国文化的整体确实有种“一以贯之”的特性,文学、哲学、艺术、武术……虽不同行,而都有同“道”可循,中国音乐同样如此。她的内容博大精深,内容深邃悠远。音乐是心灵之声,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记录传递着不尽的喜怒哀乐、兴败衰荣;不论它源自河方——远古还是太空,作为一种极其久远古老的生命信息,它蕴涵着人生的妙谛、智慧的境界,体现着文化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有着不同于文字语言的独立思维和独特魅力。

我们在指导儿童诵读经典的同时,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的校园氛围,用国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以《春晓吟》、《出水莲》、《渔歌》《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主要风格明朗、愉快的国乐,作为学生开始晨读和午读的引导音乐,能够很快地营造出平和、安宁、幽远、古朴而又充满书禅意的氛围,每天聆听半小时音乐,将其巧妙的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稀释喧嚣、淡化浮躁,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为日后学会变生存压力为生活智慧,化琐屑生活为和谐人生奠定一生受用的基础。

(十)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

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诵读课的设计做到两点:一是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这种做法成年人很难做到,但小学生却毫不费力。南怀谨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和文字的音韵。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比如,诵读《论语》时,采用“经典课堂六幕剧”:第一幕: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第二幕: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格言美;第六幕:相关链接:故事屋——我爱听。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深挖文义。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十一)加强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学习

J小学校长说,我们认为国学经典的导读,最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不是教师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自身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是教师自身的国学功底和文化修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读书人,才可能引领着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大世界,正如先圣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为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一方面该校为教师提供经典书籍。为教师配备人手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具体内容包括《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论语通译》、《中医养生启蒙》等。另一方面是开展多种活动,在活动中提升。

(十二)传承民族文化

著名学者朱自清提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由于我们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向西方学习借鉴,渐渐显出过于侧重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而轻视本国的人文传统教育,使得当今的青少年越来越缺乏民族认同感,如举国年青人对“圣诞节”“愚人节”等外国节日的期盼远远超过对本民族“元旦” “清

明”“七夕”的节日认同。如果说这些外在可感的形式对他们而言都不再具有吸

引力了,那么他们又怎么会有兴趣去探求那掩藏在背后的文化内涵呢!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得以屹立千年不倒的基石,也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脊柱。丧失了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也就丧失了我们这个民族得以立足的精神家园。而“国学乃是使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对人类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民族文化体系。国学经典则担当这一文化体系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教育,在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古人的思想、生活、事迹,潜移默化地形成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形成民族气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大幅提升,这同时也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提高意味着学科水平的提高,学科的提高则意味着更多的孩子受益,经过这样循环往复的提升,整个社会收益无穷,中华文化必定延续不衰,更加兴盛繁荣。

第四节

郑州市J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启示、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J小学国学经典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以圣贤思想为理念指导树立优良的校风和班风

作为学校办学理念集中体现的校风代表了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品味,不仅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本质体现,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抓手。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是“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每学期期初,各班都会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做到班班都有明确的目标、保障措施和活动的载体,扎扎实实地推进班级特色阅读。发动教师读书来带动学生阅读,每日校园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学生手中的课外读本,常常是一本本充满哲思而智慧的国学经典。学校充分利用班级板报或宣传栏开辟国学专栏,每日一则圣贤教诲,此外自主创作栏展示学生的诗配画、书法作品。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出了“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建立书香校园,争做四有新人”的口号。在她的带动下,很多老师都能积极主动地研读经典,学校每期都会举行经典品读心得的演讲比赛,长期的沐浴熏陶下,很多学生学会了运用经典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二)创建蕴含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的校园环境

文化是发自于土壤最深层,并滋养、渗透于社会各领域的东西,它是人类文明史上长期积淀形成的,而作为子文化的校园精神文化当然也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慢成,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从沉淀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寻找支点,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获取资源,以其深厚的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的来扩充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我们的国学经典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都是精华,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将这些短小精悍的古诗文、名言警句彰显在楼道、橱窗、教室,宣传栏,花草间……校园的每一个不经意的角落,让学生们随处感

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传统的美德,受传统文化的感染、浸润……所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都说明了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二、J小学国学经典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经典的研究还不透彻,部分教师对国学经典阅读方法掌握不当,指导学生的阅读途径也不够丰富,造成一些学生诵读效果不佳,本来心里想读书,却因其晦涩枯燥而难以卒读,最后只在脑子里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概念,并未真正从阅读中受益。

(二)重理论轻实践,没有更多去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发挥国学经典的应用价值。

(三)个别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内容的选择性不够强,表现为要求学生整本诵读而没有加以去芜存菁地选择;其次是无整合性,一味苦读,死读,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

(四)对网络的使用局限在宣传和动员方面

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考虑了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的宣传作用,但在校园网的使用上大多用来发放通知要求、会议等,可以更多利用网络空间国学经典资源如讲座,诗词欣赏,品读感悟等与教师学生分享。

(五)经典学习的形式不够灵活多样,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成动画光盘让学生观看或让学生改编成小品、情景剧并亲自参与表演。

(六)常常碰到一些问题,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如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的活动不够理解,支持的力度不够,部分教师的懈怠情绪,主动性不够强;由于种种原因,诵读的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诵读的效果不便进行量化。

(七)“国学经典主题式教学”的模式尚在摸索中。

三、关于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国学经典教育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一)重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思想状况、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校园精神氛围的营造,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因此,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根本性意义。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勤奋刻苦、勤俭节约、谦恭礼让、克己为公、诚信正直等中华传统美德,这样才有可能于经典的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帮助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师生共同的生命质量。因此必要对教师进行前期相关教育培训,要求教师达到既定的目标要求,提高教师学习经典的自觉性,增强其历史责任感,这样才有可能在教学中以自己的言行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积极承担好中华文化的传承工作,使之无愧于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使命。

(二)经典诵读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2010年9月至11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学习。这次学习分为两种学习方式,一是通过网络听教学视频(教授讲座),二是学习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略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刻地领会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国学经典源远流长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四、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国学经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坦荡荡,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问不搞小动作,小人之间却是该表达时不表达,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要想做个公正的人,就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像君子那样,即使互相之间有异议,也能不存私心地表达出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质,小人表面上的“同”并不能代表“和”,“和”应该是更高意义上的、更本质的一种美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要求。 “和谐社会”应该正是基于这种“和”的要求,而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度的统一。我们现在所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而不是表面的和谐,是长久的和谐而不是一时的和谐。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如果我们都能以君子的做法,和而不同,那么,我们的家庭、单位就既可以一团和气,又可以不断发展。如果从个体到团体都能做到和而不同,一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孝悌乃为人之本 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子解释说因为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的。当时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这样。整个社会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的政治结构,都建立在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从这一点上看,孝悌在当时是为维护宗法制度服务的;反映在孝悌的具体内容上,就有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是孝悌的时代内容。 但孝悌又有另一层更根本的意义。孝的基础和本质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孔子在解释丧礼的规定时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脱离父母怀抱,所以君子在父母去世后都会“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是人情的自然流露。服丧三年的规定正是适应了这种感情需要。其实孔子的意思,并不只限于这幼时的三年。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来到人世之后,一个人从生理上的成熟到心理上的成熟,从生活上的自理到在社会上自立,十余年间都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爱护和教导。正是父母的爱,父母的恩情,成为孝的最深刻的基础。本质上孝是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是对父母的爱护养育之恩的回报,是人间宝贵的真情。这一点是不受时代、地域和文化差异限制的,具有普遍性。只要人类继续生存,家庭仍然存在,就有孝的基础,也需要孝。 中国传统儒学提倡仁道,仁就是爱人。孝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如果对父母不能孝敬,对兄弟不能友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有爱心,怎么可能谈其他的道德要求呢!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反对提倡孝道,主张用“人类之爱”来取代孝的教育。说“我们缺少的其实是爱的教育,这里指的是人类之爱;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孝道’来约束他吗?”这是把事情说倒了。抽掉了孝悌,没有孝悌的“人类之爱”只能是抽象的,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连父母都不爱,还何来对人类的爱呢?文章还举出了“仁者爱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说明中国“并非没有人类之爱的传统”。这两句话,都出自孟子,文章把它安到孔子和老子头上了,这且不说。只说这两句话的含义,恰恰不是提倡什么“人类之爱”,而是说爱人要从孝悌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说明对人的爱是有差等,即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爱人要从“老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说课讲解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的作用 授课人-----王峻岭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二、国学的作用 1、国学形成良好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主聚会上,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是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2、国学可以开发智力。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国藩小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躲在走廊,想等曾国藩睡下后偷点东西,可是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老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是很聪明的,他听来听去听会了,可曾国藩有毅力,一直背下去,这个小偷实在是憋不住了,出来说:“你这个样子读的什么书,连我都会背了。”小偷大模大样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可曾国藩继续诵读,后来曾国藩正是靠毅力,用传统的诵读办法实现了由愚变智。 3、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学经典 吃一堑长一智(图)

国学经典吃一堑长一智(图) 王阳明先生不愧为一代哲学宗师,“吃一堑,长一智”,便是由他的“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演绎而出。王阳明既是一代哲学宗师,又官拜兵部尚书。他执掌兵部大印之际,明朝已由鼎盛时期走向衰败,内忧外患、战争不断。他本人既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打击报复,贬往外地,还得忠实履行职责,可谓勤学一生、戎马一生。此话,既是治学心得,更出自于实践。古今中外,多 h精辟的、高度的概括,但恐怕难以逾越这个水平。实在是至理名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性质的错误。庞涓对孙膑一路穷追不舍,人家减灶,他不以为计,反以为把孙膑追得穷途末路,结果害了自家卿卿性命。聪明人犯错误之后,有的能立即意识到,幡然醒悟,有的稍迟钝片刻,也会很快悟出道理,从而在往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克服之、避免之。而且举一反三,不仅同样的错误不重犯,就是其他错误也

很少出现。 在人生中,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也很重要。以“忠、义、仁、勇”着称于世的关公关老爷,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堑”。比如骄傲轻敌、麻痹大意、一意孤行。又如对于面和心不和的所谓同盟的背后捅刀子,没有提防。所以,像关老爷这种大意失荆州的“堑”,一定要吃,品出滋味来,长自己的才智,不然就有负于关老爷用身家性命提供给后人的“堑”了。“走麦城”之“堑”,虽为一军事上的教训,似乎与经济建设没什么关系,然这种性质的错误,常人更容易一犯再犯。综观今日大千世界,各种重大责任事故此起彼 操作者的麻痹大意。甚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也是因为美国财政政策的决策者一意孤行的结果。所以,关老爷之“堑”,在今日仍是一大宝贵财富。而从古至今,成大事者,无不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各色人等,浮躁情绪溢于言表,决策拍板时,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了!”这往往铸就大错。所以,达官显贵也好,凡夫俗子也罢,大到国计民生、工程建设,小到家庭事务,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善于总结自己以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 刘岳辉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血气方刚,世界观还未形成,遇事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 (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 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 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 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还有在生活中要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 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 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 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2、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 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J 同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 验而感受快乐。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詠,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要读书,要静坐,要修养自己。要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四书五经。 3、智力教育 儿童背一点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等,背一点《论语》《孟子》《老子》,背一点古代诗词等,很有好处。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语言记忆能力很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背,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我这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一一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 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 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一一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第一讲 国学经典与教育

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 主讲:曹廷华 一、国学与经典 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 2、教师学习什么? 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 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 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 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

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 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 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 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 师德是师才之本 师德是师风之根 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 主讲:熊笃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吟诵国学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国学诵读的比赛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在道德劝戒、历史文化知识、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比赛对象:全校学生。 四、比赛要求: 1.一、二年级指定《弟子规》原文的【总叙】和【入则孝】;三、 四、五、六年级指定《弟子规》原文的【总叙】和任选《弟子规》原文的其中两篇。 2.比赛分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和中高年级组(三至六年级)两个组别。每组参赛人数5—15人。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舞蹈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4.诵读时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各校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在初赛的基础上按组别择优推荐学生参加校性比赛。(校性比赛名额分配附后,校性比赛拟定于下学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6.各小学统一于12月22日(星期四)自行举行选拔赛,届时中心学校将派人参加。各小学应于12月23日前将比赛情况图片发送至中心学校邮箱。 五、评选方法:各小学成立评委组,由评委打分评选。计分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参赛学生的最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评奖,然后择优选送参加中心学校比赛。 六、评分标准: 1.服装统一、整洁,佩戴红领巾,举止大方、得体,充满自信。10分 2.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30分 3.诵读正确流利整齐,吐字清晰,不破句,能很好把握节奏,能够脱稿。30分 4.诵读时能辅以合理的动作。10分 5.诵读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诵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分 七、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即所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智慧精髓,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国民对民族文化精髓认识的回归,让孩子“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的呼声。我园通过几年国学教育的实施,感觉到国学教育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无论是对其知识的增长与智能的培养,还是对其品德的陶铸与人格的塑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传承经典、传承美德 纵观当代的中小学生,好像除了语文这一门课程外,对其他的民族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接触得比较少,反而像英语这样的外来语言一直被学习,中华国学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种教育的结果,导致了民族精神淡薄、诚信危机四伏以及当前孩子学习发展中的人格缺失。由此可见,倡导幼儿学国学实在刻不容缓。对于幼儿来说,学英语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国学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的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当前,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们竞赛式的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但是为人规范、基本道德礼仪的常识,在现代教育中却少有涉及,正好国学教育能通过传统文化填补现代教育的这一空白。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比较普遍。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让幼儿学习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能够教育幼儿孝亲尊长、友爱伙伴,使他们变得更加懂事明理。另外,幼儿园通过开展国学教育,还可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幼儿很多的良好习惯。如,教幼儿诵读《弟子规》中的内容可以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等。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更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具有提升幼儿气质、陶冶幼儿性情、提高幼儿涵养的意义。 二、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健全幼儿的人格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心性和人格培养的黄金阶段,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这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幼儿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因此,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1 一、判断题 1、大乐必繁,大礼必复。(B) 正确错误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正确错误 3、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B) 正确错误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A) 正确错误 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A) 正确错误 6、《论语》是“四书”之一。(A) 正确错误 7、《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B) 正确错误 8、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A) 正确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9、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B) A.自主学习 B.量力而精 C.愉快教学 D.尊重个性 10、小疑则小(C) A.智 B.聪 C.悟 D.愚 1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 14、“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 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 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 15、“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 A.《大学》 B.《易经》 C.《论语》 D.《礼记》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深远意义、影响 我们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在校内开展《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深远意义及影响。 一、深远意义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将永远无法弥补。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

在国学经典里且思且行 ——读《国学经典与教育》有感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国学中更应该身先士卒,借中华传统魅力的精华,提升自己,滋养学生。 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弟子规》三字一平仄,教导我们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这样的道理,于己于人都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孟子》一文,盖乎仁政,然而什么是“仁”?于他人,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于自己,谦逊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孙丑说:“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谦虚,从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况我孟子呢?这正是孟子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们缺少的正是孟子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学习生活当中,有一点成绩就夸夸其谈,自高自大。而在这里,我要说:孟子尚不敢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1.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 ___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___。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2.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4.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 ___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___。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国学经典经典名段名句

国学经典经典名段名句 释译目录 《道德经》经典名段诵读(一) 释译 《道德经》经典名段诵读(二) 释译 《诗经》经典名篇诵读(一) 释译 《诗经》经典名句诵读(二) 释译 《论语》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论语》经典名句诵读(二) 释译 《论语》经典名句诵读(三) 释译 《论语》经典名句诵读(四) 释译 《周易》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庄子》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礼记》经典名段诵读(一) 释译 《大学》经典名段诵读(一) 释译 《中庸》经典名段诵读(一) 释译 《吕氏春秋》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列子》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管子》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战国策》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国语》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淮南子》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墨子》经典名段句读(一) 释译 《孟子》经典名段诵读(一) 释译 《孟子》经典名句诵读(二) 释译 《荀子》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孙子兵法》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楚辞》经典名句诵读(一) 释译 《楚辞》经典名句诵读(二)释译 需要原文本及全译文 联系Q Q2488374650 《道德经》经典名段诵读(一) █【译释】道,如果能用语言阐释出来,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用词汇概括完整,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无,用以指天地初始;有,用以指万物本原。所以,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一原,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得上玄妙、深远。但是它并非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这是宇宙万物天地之奥妙的总门。【读解】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道和名,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这与今天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国学传统文化课堂课教案国学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国学是传统文化吗国学传统文化宣传画 篇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连镇逸夫小学:王晓伟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让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语感。 二、听音乐感受 1. 出示课件《话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 教师范读。认真听,体会语境。 3. 6. 自由练习朗读

4. 齐读,扫清错别字。 5、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 6、全班齐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合作探究。 谈感受,提升朗读 1、学生谈一谈对于时间飞快的感受; 2、学生谈一谈如何节约时间; 3、学生带着感受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篇三: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所在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社会上特定岗位的人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培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它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与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