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①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清肝明目)

代赭石(Fe2O3,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珍珠,珍珠母(明目,敛疮)

罗布麻叶,善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②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钩藤(善平肝息风、清肝热 )

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湿,止痹痛 )

全蝎(攻毒散结,祛风止头痛)

僵蚕(祛风,散结)

注意以上药物的用量用法。

钩藤、天麻功效应用对比

相同点:

均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用于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及肝阳上亢所致之眩晕、头痛等证。

不同点:

钩藤,性寒,有清肝火之功,用于肝火上炎证。

天麻,有祛风湿通络之功,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四肢拘挛等。

注意:钩藤入汤剂后下,煎煮时间不超过20min。

钩藤的化学成分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去氢异钩藤碱、柯南因碱。

天麻主含天麻苷(天麻素),尚含赤箭苷、天麻苷元等。

《中药学》之补气药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按加工分为按生境分为按产地

生晒参园参进口人参

红参野山参朝鲜参

糖参日本参

参须西洋参

国产人参

功效与应用:

1.大补元气。“补气固脱第一要药”用于气虚欲脱证。

单用人参浓煎频服(独参汤),配附子以补气回阳(参附汤)

2.补脾益肺。脾气虚证(人参健脾丸)

肺气虚证。(人参、山药)

3.生津止渴。气津两伤、消渴。

(生脉口服液)

4.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丸)

参无大补元气之功,气虚欲脱时,必用人参。

黄芪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

2.补气固表。用于气虚自汗证。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用于气虚自汗,体弱易于感冒者)

3.托毒生肌。用于阳气不足之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

4.利水消肿。“补气利水要药”,用于气虚脾弱水肿。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1) 细辛的性味是: ? A、辛,微温? 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E、以上均不是?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 A、白芷?B、藁本?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 A、桂枝? B、荆芥?C、防风 D、麻黄?E、羌活?答案D?(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B、木通、? C、麻黄?D、茯苓? E、白术?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答案B?(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B、厚朴?C、砂仁 D、紫苏?E、香薷?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 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答案 C (14)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E、防风、?答案D (15)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 D ?(16)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答案E (17)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 ?A、细辛?B、羌活?C、桂枝 D、白芷 ' ? E、荆芥?答案 E (18)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白芷?B、防风? C、荆芥?D、羌活? E、紫苏?答案 D ?(19)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答案 D (20) “风家润剂”指何药? A、麻黄?B、桂枝?C、紫苏? D、羌活? E、防风?答案 E ?(21) 风寒所致巅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平肝熄风药

石决明:【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纲目》:"通五淋。" 《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珍珠母:【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腆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 牡蛎:【功能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 (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 (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 (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的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中药-20平肝熄风药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 中药学——第二十单元平肝息风药 一、概述 【性能特点】皆入肝经。多为介类、虫类等动物药及矿石类药。 【功效】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主要功效。部分药物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适应证】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痹痛等证。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二、平抑肝阳药 【性能特点】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 【功效】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 【适应证】肝阳上亢证。 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石决明 【药性】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3.胃酸过多之胃脘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3~15g;应打碎先煎。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珍珠母 【药性】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燥湿收敛。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3.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4.湿疮瘙痒,溃疡久不收口,口疮。 【用法用量】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牡蛎 【药性】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应用】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第1页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中药药理学:活血化瘀药(1) 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 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肢体循环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慢性肝炎的血瘀患者肝循环障碍。有些血瘀患者还表现心功能异常,如冠心病、红斑狼疮、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等的血瘀患者都有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等异常。 除上述三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 (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一、中医传统理化 定义:活血化瘀药是指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作用,用以治疗血瘀证的药物。 功效:疏通血脉、祛除瘀血。 适应证:血瘀证。 按作用程度分为和血、活血、破血三类。和血类药系指有养血、和血脉作用者,包括当归、丹参、生地、鸡血藤、赤芍等;活血类药系指有作用者,包括川芎、蒲黄、红花、牛膝、延胡索等;破血类药系指有破血消瘀、攻坚作用者,包括水蛭、桃仁、土鳖虫等。 二、血瘀证的本质 1、按中医的认识,血行应“如水之流”,“行有经纪”,如血行失去了“如水之流”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凝而不流”或“血泣则不通”或失去了其“行有经纪”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不归经”或“离经之血”都属于血瘀证。在临床上主要是以疼痛、肿块、瘀斑为主要特征。活血化瘀就是使血行失度恢复正常。 中医学认识:血在脉中循行,正常之度时或如水之流,或行有经纪,当血瘀时或血凝而不流,血泣则不通,或血不归经,离经之血。称为血瘀证。 现代认识:研究表明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流变学是一专门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分流动变形规律的科学。 血瘀证患者常有“浓、粘、凝、聚”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浓度增高。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 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由于此种种变化,故血瘀证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2)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白芷 B.藁本 C.苍耳子 D. 辛夷 E.细辛 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 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 肺气不宣咳嗽 D.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 答案 D

(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 B (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 B (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 温通经络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 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中药药理学》之活血化瘀药

中药药理学》之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概述 血瘀证病理改变: 1.血液流变学异变:“浓、黏、凝、聚” 2.微循环障碍 3.血流动力学异常 药理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系统功能、调节血液粘稠度、抗凝血 2.改善微循环 3.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排出量; 扩张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 影响心血管的内分泌调节功能 4.抗组织缺血性损伤 5.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6.抗炎、镇痛、兴奋子宫 第二节丹参 主含丹参酮和丹参素、丹酚酸。(血、脑、心、肝、组织、肾) ①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丹参酮和丹参素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抗凝血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抗血栓 e、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②抗脑缺血; ③抗心肌缺血 ④抗肝损伤 ⑤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⑥改善肾功能 ⑦镇静、镇痛。 现代应用:冠心病/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脑缺血/肺心病。第三节川 芎 川芎嗪、阿魏酸是所含重要有效成分。 ①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②抗脑缺血 ③抗心肌缺血 ④扩血管、降血压 ⑤收缩子宫平滑肌 ⑥镇静、镇痛 现代应用:①冠心病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缺血性脑病

③呼吸系统疾病 ④泌尿系统疾病。 第四节莪术 主含姜黄素、莪术醇、莪术二酮。 ①抗肿瘤 ②抗血栓形成 ③抗炎、镇痛 ④兴奋胃肠平滑肌。 现代应用:宫颈癌/宫颈糜烂/ 冠心病。 第五节银杏叶 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及内酯类成分:槲皮素,银杏内酯 ①扩血管、改善微循环 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③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④松弛平滑肌,平喘 现代应用: ①帕金森病 ②脑血管病 ③冠心病心绞痛

第十五章 平肝熄风药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 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称平肝熄风药,简称平肝药。 二、作用及适应证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 2、息风止痉: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 三、分类: 1、平抑肝阳药 2、息风止痉药 四、配伍规律: 1、属阴虚阳亢者:滋养肾阴药(益阴以制阳) 2、肝火上炎者:清泻肝火药 3、兼有神志症状者:安神药 4、兼有窍闭神昏:开窍药 5、阴亏血虚之肝风内动:补养阴血药 6、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清热药 7、脾虚慢惊:补气健脾药 五、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寒凉居多,但也有偏于温燥的,应区别应用。脾虚慢惊者,不宜寒凉之品,阴亏血少者,忌用温燥之品。 六、现代研究 1、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制止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

2、有降压作用,并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其平肝潜阳的功效,似与降压、镇静、镇痛等综合作用有关。 3、解热、镇痛作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一、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多为介类及矿石类药物,有质重潜降之性,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性,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二、作用及适应证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

※石决明 首载于《名医别录》,因本品附石而生长,功能祛翳明目,故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炮制:生用或煅用。 饮片:饮片均已找碎成不规则块状,且多为统装货,以个均匀、壳厚、光底、壳内面有珍珠样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应用】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药。 2、清肝明目: (1)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2)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3)肝肾阴虚之目暗昏花。 【用法】入汤剂宜打碎先煎。 【临床报道】 治疗高血压病:用生石决明、丹参、刺蒺藜、夏枯草各30克,车前子45克,每日1剂,连服45天为1疗程。 ▲珍珠母 首载于《本草图经》 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的贝壳。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熄风药 ①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清肝明目) 代赭石(Fe2O3,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珍珠,珍珠母(明目,敛疮) 罗布麻叶,善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②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钩藤(善平肝息风、清肝热 ) 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湿,止痹痛 ) 全蝎(攻毒散结,祛风止头痛) 僵蚕(祛风,散结) 注意以上药物的用量用法。 钩藤、天麻功效应用对比 相同点: 均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用于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及肝阳上亢所致之眩晕、头痛等证。 不同点:

钩藤,性寒,有清肝火之功,用于肝火上炎证。 天麻,有祛风湿通络之功,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四肢拘挛等。 注意:钩藤入汤剂后下,煎煮时间不超过20min。 钩藤的化学成分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去氢异钩藤碱、柯南因碱。 天麻主含天麻苷(天麻素),尚含赤箭苷、天麻苷元等。 《中药学》之补气药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按加工分为按生境分为按产地 生晒参园参进口人参 红参野山参朝鲜参 糖参日本参 参须西洋参 国产人参

功效与应用: 1.大补元气。“补气固脱第一要药”用于气虚欲脱证。 单用人参浓煎频服(独参汤),配附子以补气回阳(参附汤) 2.补脾益肺。脾气虚证(人参健脾丸) 肺气虚证。(人参、山药) 3.生津止渴。气津两伤、消渴。 (生脉口服液) 4.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丸) 参无大补元气之功,气虚欲脱时,必用人参。

黄芪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 2.补气固表。用于气虚自汗证。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用于气虚自汗,体弱易于感冒者) 3.托毒生肌。用于阳气不足之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 4.利水消肿。“补气利水要药”,用于气虚脾弱水肿。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A1型题 (2)细辛的功效是: A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 D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_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C (3)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 .苍耳子 B .辛夷 C.白芷 D .细辛 E.以上均不是答案D (4)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 .白芷 B .藁本 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 ?答案E (5)解表药主要用于: ,A .风寒或风热表证 .B .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 _ 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_ E.风湿性关节疼痛答案A (6)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 .桂枝 B .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答案D

精选文库 E.白术 答案C (8)桂枝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B丨 (9)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 .麻黄 B .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 (10)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温通经络■ B .温经散苻 C.温经通阳 D .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C.赤芍 D.桂枝 E.有B金答案D (12)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 .生姜 B .厚朴 C.砂仁 D .紫苏 E.香薷 答案D

精选文库 (13)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B .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 .发汗通卩厂 E.祛风胜湿~ 答案C ■ (14)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 B .桂枝 C.荆芥 (15)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 .荆芥 B .紫苏I C.生姜 D .香薷 E.白芷 答案D (16)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A .桂枝 B .紫苏 C.羌活 D .麻黄 E.荆芥I 答案E I 答案E (18)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 .白芷 B .防风I C.荆芥 D .羌活 E.紫苏 答案D (19)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A .白芷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一、A1 1、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巅顶头痛的是 A、藁本 B、防风 C、细辛 D、辛夷 E、荆芥 2、既能解鱼蟹毒,又能理气安胎的药物是 A、生姜 B、香薷 C、紫苏 D、辛夷 E、白芷 3、用治邪热壅肺之咳喘、气急,宜选哪组药物 A、半夏、天南星 B、陈皮、半夏 C、麻黄、石膏 D、白芥子、莱菔子 E、杏仁、白果 4、麻黄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疮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通阳散结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湿通淋 E、发汗解表,利水平喘,散寒止痛 5、麻黄是治疗下列哪一种病证之要药 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风寒有汗表虚证 D、风寒无汗表实证 E、风寒挟湿表证 6、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头重、身重应首选哪味药物治疗 A、香薷 B、桂枝 C、麻黄 D、羌活 E、生姜 7、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香薷 D、紫苏

E、桂枝 8、下列病症除哪项外,均可用防风治疗 A、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B、风寒湿痹,肢体疼痛 C、风疹瘙痒 D、湿热痹证,痉厥抽搐 E、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9、既能祛风解表,又能透疹消疮的药物是 A、桂枝 B、荆芥 C、羌活 D、防风 E、白芷 10、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紫苏、生姜 C、细辛、白芷 D、荆芥、防风 E、羌活、独活 11、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麻黄、香薷 D、紫苏、生姜 E、荆芥、防风 12、解鱼蟹中毒最宜用的药物是 A、生姜、白芷 B、紫苏、半夏 C、紫苏、生姜 D、生姜、葛根 E、葛根、菊花 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白芷 14、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15、紫苏与生姜都具有的功效是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此类药物多为咸寒之品,主入厥阴肝经,有平肝潜阳、缓和或制止肝阳上亢,及熄风止痉、制止或缓解痉挛抽搐的作用。部分药兼有清泄肝火和明目退翳的作用。 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平肝熄风药主要分为平肝潜阳药和熄风止痉药两类。 1、平肝潜阳药。主要用于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肝阳亢逆于上所致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烦躁不安,以及惊悸癫狂等症。常用药有: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山羊角、紫贝齿、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穭豆衣等。 2、熄风止痉药。主治温热病的高热神昏、惊风抽搐、热极生风,或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或风阳夹痰、风痰上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癫痫惊狂,或口眼歪斜的面瘫中风,或风毒内袭、外风引动内风的角弓反张、挛急抽搐的破伤风症,以及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等证。常用药有:羚羊角、钩藤、天麻、珍珠、玳瑁、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马宝、蛇蜕、壁虎等。此外,部分药物兼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翳膜障睛、视物不清等症。 配伍用药:平肝熄风药须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配伍用药。 因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当配滋补肝阴药; 因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当配滋补肾阴之品,以滋水涵木。 惊风抽搐之证,属热极生风,当配清热泄火药; 因肝血不足、血不濡筋的虚风内动,当配养血柔筋之品; 如系脾虚慢惊,当配健脾药;风痰上扰而致惊痫者,当配化痰开窍药; 面部中风而口眼歪斜者,当配化痰通络药; 对破伤风角弓反张者,除重用熄风止痉药外,还当配疏散外风、化痰镇静之品; 对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应视其病因的不同和病程的长短以及正气的虚实,配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之品。 注意事项:此类药中的动物甲壳、金石矿物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在煎药时应打碎先煎。有些虫类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孕妇也应忌用或慎用。药性寒凉的熄风药,不宜于脾虚慢惊者使用;药性温燥的熄风药,阴亏血虚者当慎用。 现代研究: 平肝熄风药中的平肝潜阳药,大多数有镇静、降压、利尿作用。其降压作用表现缓慢而持久。部分药对组织胺有拮抗作用,还有抗过敏作用。个别药的水煎剂有强心作用,对实验性心血管机能不足有治疗作用。 熄风止痉药普遍有抗惊厥作用,其中蜈蚣的抗惊厥作用最强。部分药

第十九单元 中药学 平肝熄风药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 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二、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贝壳药、矿物药。 三、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 1.平抑肝阳药 药性多偏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归经均以入肝经为主。 平肝潜阳药主要适用于(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2)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头昏头痛;(3)虚阳上扰烦躁不眠等证。 2.息风止痉药 药性多偏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甘味,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 息风止痉药适应于:(1)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肝风内动病证;(2)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某些息风止痉药兼具平抑肝阳作用,可用治肝阳眩晕,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风中经络之口眼歪斜、麻木不遂、痉挛抽搐等证。 1

2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咸,寒。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 清肝明目——长于治肝火目赤疼痛翳障,肝虚视物昏花等。 牡蛎 咸,微寒。 平肝潜阳: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阴虚动风。 镇惊安神: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癥瘕积聚。 煅用收敛固涩:滑脱诸证。1、遗精、遗尿;2、自汗、盗汗。崩漏 煅用制酸止痛:胃痛泛酸。

3 代赭石(赭石) 苦,寒。 平肝潜阳——特点:平肝兼清肝。用于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惊狂证。 重镇降逆——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煅用凉血止血——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珍珠母 平肝潜阳: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耳鸣证;2.肝阳上亢,肝热烦躁易怒。 清肝明目:1.肝热目赤翳障;2.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收湿敛疮:湿疹,湿疮。

风药概论

【经典温课】 风药概论 张真全 摘要:文章就风药的定义、内含与外延、功能作用3方面予以分析论述,提出风药当是在中医“取类比象”观念下,取法自然之象而得名,其味薄气淡,质清性浮,俱灵动风性,有辛味而俱升、散、行特性,俱少阳春生之气,能直接祛除风邪,可用于风脏相关性病症的调治的一类药物。并提出广义风药与狭义风药之别,广义风药包括祛风类、熄风类、搜风类、风湿类、风痰类、风瘀类、风毒类等7大类。认为风药俱辛味,主向上、向外、流动不居,俱灵动风性,升、散、行即是其基本特性,风药在方剂配伍应用中有宣散透邪、辛散通络、升举清阳、通阳畅气、开通郁结、发散郁热、散瘀和血、顺气导痰、助脾胜湿、助肺宣发、助肾气化、引经报使等功用。风药的诸 多功用或可以“辛以通其气,散以致其津,升以发其阳,行以去其闭”概括之。 关键词:风药;定义;分类;功用;配伍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9.04.015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9)-04-0530-05作者单位:自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1风药的定义 对于风药的定义,倡导风药临床应用的东垣先生 并无明确说法,当代学者亦各说不一,然欲研究风药,总得给它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此正如先贤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也。笔者认为,风药的定义当从以下方面考虑。 1.1风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倡:“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其实,不论何风,风性均是动摇不定、变幻莫测的,故灵动即是风的本性。风药亦具有灵 动之性,能升、能散、能行,流动不居,上下内外,激荡气机,振奋气化。此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无孔不入,风药亦具开通之性,无微不至。1.2 风味风药味薄气淡,质清性浮,当为辛味,或兼 甘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而风药多具辛散之性,正是味之薄者,属阴中之阳,性开通发泄。1.3 风邪风药开通发泄之性,开通腠理,祛风散邪正当所宜,故风药当多具祛风之能。 1.4 风病 风邪致病,变化多端,动摇不定,“变”“动”为风病主要特征;而且,《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六淫之中,仅其能独兼五邪而为患,邪患之初即可有风邪之作祟。故风药当对调治那些准风病及那些在发病之初、中、末期有风为患之疾有裨益。1.5风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天为风,在 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故《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风药应风木之象,当有畅达气机,开通郁结,顺肝升散条达之性,对于平调“五脏之贼”———肝脏所致诸多逆乱当有助益。1.6 春风之性 风药当具少阳之气,以象春风之生 发,即少阳春生之气,此气当是和柔之气,而不是凛冽 之气;生发之气,而不是肃杀之气;流动之气,而不是窜动之气。春生之气,主生长、向上、始发之能,风药当具升散向上,激动发越之能,且不过余。 由上可见,风药当是在中医“取类比象”观念下,取法自然之象而得名的一类药物,其味薄气淡,质清性浮,具灵动风性,有辛味而具升、散、行特性,俱少阳春生之气,能直接祛除风邪,可用于风脏相关性病症的调治。此定义并没有引入归经理论,概因其并不完善,尚有许多问题。亦没有引入寒热温凉四气,概因温凉春风具主生发之义。2 风药的内含与外延 风药临床应用是李东垣继承其师张元素“药类法象”理论发展而来。其谓张元素“药类法象”中20味即是风药。分析之,可见,在现代中药分类中,其中的13味(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细辛、白芷、牛蒡子、藁本、蔓荆子、麻黄、荆芥、薄荷,有辛温解表药,亦有辛凉解表药)归于解表药中,而威灵仙、独活、秦艽3味归于祛风湿药中,桔梗、前胡归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川芎归于活血化瘀药中,天麻则归于平肝熄风药中。无怪当代学者对于风药内含与外延如此困惑。 由上可知,可能大多风药现代已归入解表药中,文献中解表药也有许多称谓,如疏散药、辛散药、升散药、祛风药、疏风药、解表药、祛风解表药、疏风解表药、祛 · 035·光明中医2019年2月第34卷第4期CJGMCM February 2019.Vol 34.4

平肝熄风药 (2)

平肝熄风药 ?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主要用以治疗肝阳上亢证或肝风内动证的中药,称为平肝药,又称平肝息风药。 肝阳上亢:通常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而致肝阳亢盛。症见:头晕、头痛、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脉弦滑有力,见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甲亢等 肝风内动:热极生风、阳亢动风、血虚生风 温热病可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抽搐、惊厥、痉挛,多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急性传染病引起的高热惊厥,小而高热惊厥、肝昏迷。 阳亢动风:头昏、头痛、或突然昏扑、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鉴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中风、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癫痫、妊娠中毒等。 血虚生风:肢体麻木、振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见于现代临床医学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癫痫、面瘫等。 潜肝阳药 ?来源:全石、贝壳类,质重而坠降,潜降能力强,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 ?功效与主治:性寒或平,入肝经。平抑肝阳,清泻肝火。用于肝阳上亢证。 息肝风药 ?来源:虫类,善搜风,去风作用强.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白僵蚕、镇肝息风汤 ?功效与主治:入肝经。息肝风,止痉挛。主治阳亢动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所致的肝风内动证。 药理作用 ?降压 ?抗血栓 ?镇静、抗惊厥 ?解热、镇痛 1、降压作用 本类药物中多数药物具有降血压作用,如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蜈蚣、白蒺藜等,能缓解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症状,预防脑血管病发生。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多有中枢抑制作用参与。 ?钩藤、地龙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羚羊角兴奋迷走神经; ?天麻扩张外周血管。 2、抗血栓 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患者,大多呈现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倾向增高。 白芍、天麻、地龙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 地龙中含有纤溶酶样物质,具有促进纤溶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及血块。地龙还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作用。 3、镇静、抗惊厥、抗癫痫 平肝息风药中多数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象钩藤、羚羊角、地龙、僵蚕、全

平肝熄风止颤汤告诉你帕金森是可以恢复到正常人一样的

平肝熄风止颤汤告诉你帕金森是可以恢复到正常人一样的 帕金森是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帕金森多与肝肾亏虚有关。老年体力渐衰,肝肾精血亏虚,肝木失却肾水涵润,筋脉失养,风阳扰动,导致肢体震颤。肝脏体阴而用阳,体柔而性刚,主升主动。肝风内动,多源于肝阴暗耗,肝失滋养或肝郁化火,而阴虚火旺,日久熬津为痰,凝血为瘀,痰瘀互结,阻滞脉络,终至筋脉失养,出现震颤麻痹所特有的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肢体震颤等症状。 就震颤麻痹病因而言,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本虚系肝肾阴亏,标实为肝风瘀痰。因此,补益肝肾、平肝息风、豁痰祛瘀、标本兼顾是震颤麻痹治疗的总则。 早期症状患者最早期的症状常难以察觉,易被忽略。有人称之为亚临床状态。患者活动缺乏灵活性,少动,逐渐出现脊柱、四肢不易弯曲,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步幅变小,前冲说话声音变小,颈、背、肩部及臀部疼痛、疲劳,睑裂轻度变宽,呈凝视状。咨询微信:zyyz288 平肝熄风止颤汤是怎么辨证治疗的 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疼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震颤、帕金森属于中医“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肾之阴精更是生命之根本。震颤、帕金森病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

“平肝熄风止颤汤”是以滋养肝肾之阴精为根本宗旨,沿用数百年的古方,博采众家之长及当今中医药研究成果之精华,并结合专家数年来实践经验体会,科学组方,精选地道上等中药材组的纯粹中药配方,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养肝熄风,滋阴填精,恢复阴阳平衡,得到熄风止颤效果,从根本上消除震颤手抖,并加以固本培元预防复发。该方对震颤病症具有治根治本的独特作用,这和西药的对症治疗是完全不同的,为广大饱受病痛折磨的震颤患者开辟了通过中药治疗获得康复的新途径。

中药学解表药本人手打

一解表药 麻黄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辛,味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 肺平喘,利水 消肿 1,外感风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煎服,2—9 克 表虚自汗阴虚盗 汗及肺肾虚喘者 均慎用 桂枝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辛甘温归 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文 通经脉,助阳 化气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 痛证。3痰饮心 悸。4蓄水证 煎服,3-9g 外感热病,阴虚 火旺,血热妄行忌 用。孕妇及月经过 多者慎用 紫苏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植物紫苏 的茎,叶。叶称苏叶。茎称苏梗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 气宽中,解鱼 蟹毒 1,感冒风寒。 2,脾胃气滞, 胸闷呕吐。3, 鱼蟹中毒致呕 吐 煎服, 5-9g,不宜 久煎 无 生姜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辛温,归肺脾 胃经 解表散寒,温 中止呕,温肺 止咳 1,风寒感冒, 脾胃寒症。2, 胃寒呕吐。3, 肺寒咳嗽。4, 半夏南星及鱼 蟹毒 煎服, 3-9g,或捣 汁服 本品助火伤阴,热 盛及阴虚内热者 忌服 防风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辛甘微温,归 膀胱,肝,脾 经 祛风解表,胜 湿止痛,解痉 1,外感风寒。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3-10g,入 煎剂,酒剂 或丸散用 主要治外风,凡 血虚发痉及阴虚 火旺者慎用 荆芥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荆芥带花序的全草或穗辛微温,归肺, 肝经 祛风解表,透 疹消疮,止血 1,外感风寒。 2,风疹瘙痒。 3,麻疹透发不 畅。4,疮疡初 起有表证。5, 出血 3-10g,不 宜久煎。用 于止血需 炒碳 无论风寒风热, 均可配伍使用 香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