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

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

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
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

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旅游和原来的观光游览相比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尤其是在当代大健康背景下,以获取健康为目的的健康旅游开始快速的发展起来,成为新的旅游趋势。贵州的健康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健康旅游的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贵州的山地健康旅游为主题,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以贵州的水体、森林、温泉及其山地等资源为基础,深入挖掘健康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多元化价值,构建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并且对健康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山地健康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产品开发

Analysi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Health Tourism Resources in

Guizhou Mountain Areas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has developed from the traditional nature of sightseeing to a more diversified trend,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health, healthy tourism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health has begun to develop rapidl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tourism. There are abundant healthy tourism resources in Guizhou, but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tourism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nsiders the topic of healthy mountain tourism in Guizhou,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mountain tourism products. Based on the resources of water bodies, forests, hot springs and mountainous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we will dig deep into the multiple values of healthy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ducts, ensure healthy and coordinated landscape design of mountain scenic spots, link healthy tourism products with the market, and explore in depth. We should focus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healthy tourism products and develop tourism product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Mountain health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products; Product development

目录

引言 (1)

1健康旅游主要概念界定 (1)

1.1健康旅游内涵 (1)

1.2健康旅游产品 (1)

1.3研究意义 (1)

2国内外山地健康旅游研究现状 (2)

2.1国内研究现状 (2)

2.2国外研究现状 (3)

3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及康养功能分析 (3)

3.1山地地形与康养功能 (3)

3.1.1贵州地形资源特征 (3)

3.1.2康养功能 (4)

3.2温泉资源及康养功能 (5)

3.2.1温泉资源 (5)

3.2.2康养功能 (4)

3.3森林资源及康养功能 (5)

3.3.1森林资源 (5)

3.3.2康养功能 (5)

3.4水体资源及康养功能 (5)

3.4.1水体资源 (6)

3.4.2康养功能 (6)

3.5溶洞资源及康养功能 (6)

3.5.1溶洞资源 (6)

3.5.2康养功能 (6)

4贵州山地健康旅游开发的思考 (6)

4.1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策略 (7)

4.1.1 因地制宜,创新性开发 (7)

4.1.2努力塑造山地健康旅游资源特色品牌 (7)

4.1.3保护原生态山地文化,挖掘山地文化内涵 (7)

4.2贵州山地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设想 (7)

4.2.1 三圈层结构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8)

4.2.2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8)

4.2.2.1山地旅游产品 (9)

4.2.2.2温泉旅游产品 (9)

4.2.2.3森林旅游产品 (9)

4.2.2.4水体旅游产品 (10)

4.2.2.5溶洞旅游产品 (10)

5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亚健康的影响,亚健康问题开始变得普遍。人们生活在重度压力的社会下,健康问题变得岌岌可危,心理问题也逐渐突出。对于健康问题的严重化,亚健康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其中重度亚健康的比例也在处于上升状态,对于沿海等发展迅速的城市来说,重度亚健康的比率也是更为严重。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健康旅游的市场无疑是广阔的。健康的问题急需要我们去处理,在大健康背景下,旅游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的好选择。在人们迫切追求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需求下,健康旅游因此出现,这是我们现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形居多,平均海拔是1100米,山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是遍地是宝,比较出名的景区有贵阳的黔灵山公园、黄果树瀑布和梵净山等,除此之外在黔南、黔东南和其他几个地区都拥有非常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并且分布较为集中,构成了景观集群,几乎贵州省内各个地方都有各具特色,极具观赏价值的景区。在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支撑下,贵州对于发展健康养生旅游和山地户外旅游等山地健康旅游无疑是非常具有前景的,同时研究贵州的山地健康旅游,对于探索贵州山地健康旅游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康旅游主要概念界定

1.1健康旅游内涵

对健康旅游到底要如何定义呢?有的外国学者这样定义:“游客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经历的事情,休息的场所等,都能得到身心放松,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改善。游客被安排在事先准备好的酒店中,主观上能够积极配合相关的专业询问,能够接受量身定制的服务。在旅游之前,游客提出旅游地要能提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活动,如营养、食疗、精神放松、健身等等活动。”将这一定义简单化,也就是在旅游的同时让健康得到保证。行全局的角度来看,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让健康得到保证的活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健康的旅游资源、健康的旅游产品、健康的旅游环境、健康的出游行为、健康的服务过程管理和有关健康的学术成果的应用等。通过健康旅游提出的要求我们能够发现,对健康有利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一目的的基础上,主体、客体和媒体应运而生,它们三者之间能够对彼此产生影响和作用,形成了利益一体化,在整个系统上也能达到功能的最大化。对于健康旅游而言,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的目的就是为了健康,在这一前提下挑选符合的地点,然后安排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当然,安排的活动或是节目要从医治疾病、休息、增加智力和运动这几个角度出发实现真正的健康。

1.2健康旅游产品

能够有利于旅游者的健康的产品就是健康旅游产品,它包括两个类别: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健康旅游产品的类型强调外在的视觉和可触摸的景观;无形的健康旅游产品是指通过对具有文化内涵或氛围的环境的感知来净化或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贵州地势广阔,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为健康的旅游活动提供了重要而广阔的空间。虽然目前以健康为主题开发的山地风景名胜区较少,但开发出健康旅游产品的山地风景名胜区较多。贵州省依靠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山地户外休闲旅游、医疗健康旅游等山地旅游。

表1.1 主要健康旅游产品类型

产品类型表现方式健康价值部分项目

温泉健康温泉度假多种矿物质、理疗、预防

疾病

疗养型温泉、SPA 水疗

森林保健观光、森林浴负氧离子、调养精神、增

强抵抗力

森林远足、森林有氧运

园艺养生膳食疗法、观赏改善身心健康、放松压力花果采摘、花卉疗法、

健康食谱

宗教心灵参观、红色旅游、祈

心灵净化、陶冶情操红色旅游、宗教地、博

物馆

特色医疗中医、体检、理疗疾病治疗、疗养身体中医药、健康体检

、康体疗养

体育竞技

攀岩、徒步、探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1.3 研究意义

充分挖掘和细分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山地健康旅游产品,是在适应“旅游+”、“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实现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产业发展相融合的一个必要前提,也是发挥山区旅游促进精准脱贫、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避寒避暑游、体育运动旅游、中医药保健游、温泉疗养游、乡村休闲游、森林SPA等旅游开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几种旅游方式中,本质上都是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山地环境往往集避暑度假、户外运动、医药保健、山特养生等功能性旅游活动于一体,为健康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在不断的完善,贵州的山地健康旅游也在不断的增值,开展健康旅游活动不仅仅契合了当代旅游者的健康诉求也对贵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是目前,贵州省乃至全国的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还并未完全成熟,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对于健康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并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的分析,来探究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对整个贵州省的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2国内外山地健康旅游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基于国外健康旅游研究的成果进行研究,其中一部分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到底如何定义健康旅游也存在较大分歧。从郭鲁芳的观点中我们能够看出,健康旅游就是能够帮助游客实现身体健康,消除第三状态[1];在白鸥的观点中,养生是健康旅游的根本目的,再依据这一目的挑选适合的地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或内容,同时调整出恰当的节奏的旅游就是健康旅游[2]。在健康旅游的定义上即使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在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旅游的方式改善人们的心理和减轻压力,从而更健康。在这个方面,只有小部分的学者对健康旅游产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认为,健康旅游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大类,这两类产品都是可以使旅游者健康的产品。前者主要是针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观,后者是指通过具有文化内涵或氛围的环境感知,净化或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王艳根据健康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温泉旅游产品、森林旅游产品、水域旅游产品、山地旅游产品四类;薛群慧依据健康旅游产品组合的不同分为康复型、综合型与依托于旅游资源或原有业态的健康旅游产品三类[3]。这三者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概括健康旅游产品的类型。未来需要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此来丰富健康旅游的研究。山地中丰富的健康旅游资源是开发健康旅游产品的物质基础。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为健康旅游活动开展提供了重要而广阔的空间场所。目前,虽然以健康为主题而发展的山地型景区较少,但却不乏具有开发健康性旅游产品的山地景区。郭彩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八大类分法将山地旅游资源归纳为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景资源、动植物、人文景观五大类[4]。然而,对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目标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没有研究。本文在对我国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山地健康旅游资源的功能与属性,对山地健康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并对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体系和类型进行了分类,以期对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给山地旅游和健康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健康旅游概念和内涵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对健康旅游产品和类别的界定也不明确。一些发达国家对健康旅游的发展比较早,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14世纪初出现的温泉疗养Spa被认为是健康旅游的最初形式。到了1987年才初步界定了健康旅游的内涵。此后多位学者先后对需求特征、健康旅游内涵、产品类别、资源开发与形态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市场营销等开展了研究。其中,对有关健康旅游的具体表现形态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医疗旅游和保健旅游下的温泉疗养Spa[5]、森林健康旅游产品[6]。在健康旅游产品类别方面,SonjaSibila将健康旅游产品分为室内外健身运动、健康饮食、放松身心、健康休闲文化活动四个方面[7]。Smith、Puzcko指出,健康旅游包括精神旅游、

温泉旅游、医疗旅游、海水浴游、职业健康旅游、瑜伽和冥想旅游。[8]

3贵州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及康养功能分析

3.1山地地形与康养功能

3.1.1贵州地形资源特征

贵州的高原和山地占比较高,大致是由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这四种地形构成,其中山地和丘陵的占比就高达百分之九十多。这些山地和丘陵的高度平均在1000米左右,喀斯特地貌是这里山区的主要特色,总体上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在地势分布上,西边高东边低,按照下降的趋势分布,北部、南部和东部向中部地区靠拢倾斜,从全貌上组成了三大阶梯。第一阶梯主要包括西部的赫章、咸宁到水城这一地区,整体海拔主要集中在2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主要是黔中地区,包括安顺、贵阳、瓮安,海拔明显低于第一阶梯,大概在1200米左右。第三阶梯分布在镇远以东,海拔是三大阶梯中最低的,最高是八百米,最低是五百米。从南北方向观察这些地区,地势上中间高两边低,海拔由1200米左右减少到500米左右,贵州南和北两大斜坡带由此产生。

3.1.2 康养功能

通常,海拔在400—1000m的低山气候与海拔1000—2000m的中山气候对医疗保健有着重要的功效,但一般很少在高山气候地(海拔高于2000m)治疗[9]。而世界上比较有名的长寿区域大多数都集中在海拔1200米到1500米这个区间。相对于平原和盆地,高山地带能够促使人们的新陈代谢的能力强化,磷、钙代谢的速度更是比较突出。除此之外,人们的呼吸、血压、肺活量、心率和脉搏等在这里也会在大气压和氧分压的作用下发生良好改变,人体的造血过程的时间也被缩短,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功效[10],从上面给出的资料来看,由贵阳、安顺等地区所在的第二阶梯到镇远以东的第三阶梯,是完全符合康养的海拔要求的,在1400到500米之间,这些地方可以借助海拔优势开展康养旅游,尤其是第二阶梯的海拔优势最为突出。

3.2 温泉资源及康养功能

3.2.1 温泉资源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中的水景资源之一就是温泉,温泉资源在贵州省较为丰厚,分布范围广泛,整个贵州省有温泉资源的大概有九个地州市,在平坝、福泉、玉屏一线的北方更为突出,表现出南少北多的分布特征。就现在来说,贵州的特色―温泉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模式。贵州省已经完成的和正在建设的温泉旅游区已经有30多家,换句话说,贵州旅游景区的最大特色就是温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往。我们按照景区开发的时间能够把贵州的温泉景区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时间久并且知名度大的温泉景区。例如石阡温泉、剑河温泉绥阳水晶温泉、息烽温泉等。第二部分是最近开发的新景区。例如石阡温泉、剑河温泉、绥阳水晶温泉等。第三部分是有温泉资源但还没有开发的的景区。如十年前已开采过的湄潭温泉,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风景优美,是建设绿色旅游和温泉风景区的最适合的地方。除此之外,思南温泉1、2号井也被证实有温泉资源,被人们誉为“千里乌江第一汤”。至今为止,思南温泉的水量已经高达5000吨,这也就说明是南温泉目前的条件已经满足可大型温泉开发的条件,它的温度,水的质量以及周边的环境在全国范围内来来说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3.2.2 康养功能

温泉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主旨是一切为了人的健康,最终的目的则是养生和放松,体验慢生活。这种旅游方式在国内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据地勘资料表明,贵州地热为水热型资源,储量较丰富。贵州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藏这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些地下水的埋藏度不深不浅,吸收着地下的热能,形成温泉水。温泉水中含有微量元素,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这些特质让贵州的温泉水级别特别高,也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贵州的温泉

水水量大、水质好,极大程度的满足开发的条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温泉的水质优越,水中富有极多的矿物质,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比如剑河温泉泉水中含有铁、钾、偏硅酸等非常多的矿物质,具有消毒,强身健体的作用。

表一贵州主要温泉旅游项目及康养功能

温泉项目资源情况康养功能

息烽温泉保利温泉自然环境好,温泉含多种

对人体有利矿物质

增加机体各种代谢和免

疫功能

黄平浪洞森林温泉天邑森林温泉温泉属高热矿泉水、含有

氡、锂、锶及偏硅酸

对各种皮肤病有一定的

理疗效果

乌当贵御温泉马岔河溪麓温泉温泉富含锶、氡等30多

种矿物质微量元素

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

强体质;对血压有双向调

节作用。

绥阳水晶温泉温泉硫化物、重碳酸、高

锶型、二氧化碳

对高血压、高血脂具有独

特疗效

石阡温泉群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

65 %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医疗保健消毒、去疾、健

3.3森林资源及康养功能

3.3.1森林资源

全省森林风景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来发展森林旅游,本身的优越条件让它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整体的森林占的比例高达40%,这样的覆盖率比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还要多1/2。出此之外,它的森林种类也非常丰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贵州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地形地貌也是非常的独特,它拥有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森林”享誉全国。除了著名的森林地貌,贵州地区的动植物类型也非常的丰富,有一些还是贵州地区特有的,其它地方是看不到的。如习水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国杉王”声名远外,木姜子、鱼腥草等让人欲罢不能。贵州生物多样性是世界著名的,其生物种类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贵州的生物同时具有温带和热带性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表二贵州省部分国家级森林公园及景观类型

名称等级景观类型所在地雷公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植物景观雷山县

朱家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植物景观瓮安县

竹海森林公园国家级植物景观、泉、瀑布赤水市百里杜鹃森林公园国家级植物景观大方县习水森林公园国家级山石习水县

大板水森林公园国家级山石遵义市

尧人山森林公园国家级喀斯特洞穴、泉、瀑布三都水族自治县毕节森林公园国家级峡谷毕节市

赫章夜郎森林公园国家级峡谷赫章县

九道水森林公园国家级湖泊、水库正安县

赤水燕子岩森林公园国家级泉、瀑布赤水市

3.3.2康养功能

森林资源有生态优越性、文化独特性、科普教育性、功能多重性等特点,这些是与其它资源不能相睥睨的。花、草、树、木、山、水、动物、森林、气候等使得森林成为最适宜休闲养生娱乐的场所,森林是普适性、参与性最强的健康旅游资源,森林具有滞尘释氧、降温降噪、释放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等作用.负氧离子有增加血液中氧含量、增加红细胞和血钙含量、减少疲劳肌肉中乳酸含量等作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植物精气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利尿、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等功效,对心律不齐、冠心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根据贵州植被分布和树木特性,发展森林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森林养生旅游、森林探秘旅游等休闲健康旅游。

3.4水体资源及康养功能

3.4.1水体资源

很多文献中对于水体资源的分类有所争议,水体资源有时候是独立的、或者是与山地并列的旅游资源,但在贵州这种山地区域占比百分之七十多的省份,水体资源依附于各种山地正负地形之上,已成为山体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贵州,位处山区高原,拥有许多瀑布小溪河流,再加上年降雨量达到1100mm,可保证各个河流小溪瀑布有充足的水资源,构成更加完备圆满的地表水系统。贵州气候湿潮,森林茂密,河流小溪众多,且许多小溪都汇入河流。有数据统计,贵州省内的河流达985条,且都满足10公里及以上,大大小小的小溪、小湖、泉眼、瀑布更是不可估量,各种小潭、溪涧、跌水也遍布各处。其中贵州最多的是跌水和瀑布,是游客旅游必选之地,其中瀑布在贵州地形和山林的跌宕起伏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瀑布群落,美不胜收。在森林深处大山间,瀑布如未冲天的仙女吸引着游客,通过专业的仪器测试,发现贵州林区特别是瀑布周围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每立方厘米可以达到5万多,更是广大游客眼中一个“洗肺”的好地方。

3.4.2康养功能

山地中的温泉含有众多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是受游客欢迎的优势康体旅游资源,因此温泉浴、温泉疗法等旅游活动广受青睐。如宜春明月山天沐温泉富含晒物质,能延缓衰老,降低砷、汞等有毒元素对身体的伤害,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山地湖泊是水域资源中的另一类,高山湖泊是山顶、山坡和山谷中的湖泊。如大明湖畔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置身高山平湖之中,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5溶洞资源及康养功能

3.5.1溶洞资源

贵州省全省的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十分广阔,面积高达12万千米平方,几乎占了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并且降雨量比较大,年平均降雨量达到了1200毫米,气候湿润,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贵州省溶岩区的洞穴很多都长达数十公里,深度数百米,且形态各异,类型繁多,简直是变化无穷,它们一起构成了复杂的迷宫洞穴系统。贵州全省内可旅游的溶洞数量为全国第一,达50余个,同时拥有着“溶洞之国”的美誉。在地质年代的漫长催化下,贵州形成了许许多多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岩溶洞穴,非常美丽且具有特点。《中国国家地理》在评选"中国六大溶洞之最"的时候,发现贵州的溶洞占有四个,这四个分别是织金县官寨苗乡的织金洞、安顺市南郊的龙宫、遵义绥阳温泉镇的双河洞等。其余还有仁怀市南十余公里处的坛厂镇的怀阳洞、贵州省铜仁市的九龙洞、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白雨洞等。

3.5.2康养功能

溶洞的洞穴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幽美,对人的精神、心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朱其光对柳州响水岩研究发现,洞穴医疗对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失眠的治疗起关键性作用[11],科学工作者经过测定,发现洞内的空气中有一种离孔对人体很有益,能治疗某些疾病。现在,苏联有些疗养所和医院便掀到洞穴里去。据我国浙江省“瑶林仙洞”的工作人员反映,有些精神烦燥、失眠和患高血压、一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病的人在洞内住一段时间,病情都有不词程度的好转。十八世纪以来,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对洞穴进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多的国家相继成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洞穴俱乐部,研究洞穴的技术设备不断改进,出版了几十种公开发行的洞穴刊物。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溶洞疗养,这是利用溶洞内部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如恒温恒湿、热湿、洁净空气、富含负氧离子和二氧化碳等,开发出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疗养产品。开发洞穴医疗站,对慢性支气管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失眠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贵州山地健康旅游开发的思考

4.1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策略

4.1.1因地制宜,创新性开发

保证山地景区中景观设计的健康性与协调性,注意景观形象、景观环境和景观的美观度。搞好健康旅游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根据市场群体的经济能力高低、消费者的习惯偏好、地域差异,并结合山地特性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特色健康旅游

产品,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深入挖掘健康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多元价值,在深度分析各山地景区各类资源与特色的基础上,将健康元素和功能充分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强调健康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和规划,结合健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化,山地型景区应依其山势的特点、文化内涵,设计有主题性、特色化、新颖性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性开发。

4.1.2努力塑造山地健康旅游资源特色品牌

打造贵州山地旅游资源,必须根据贵州山地资源的特色和目前的市场需求,打破省内同质化旅游的瓶颈,充分利用资源配置,推出贵州山地特定的旅游线路,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品牌。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贵州山地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色,以大品牌为支撑点,挖掘各个山地资源的核心元素,按照总体精良、各自特色的特点进行发展。市场选择也非常重要,集中在基本市场,同时向高潜力市场蔓延。基础市场内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普遍较低,也是各大旅游景点进发的重要市场,而高潜力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贵州周边地区,这些市场总体花费水平较高,出游人数较低,总体的客源占总游客的比重也较低。任何山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更好地宣传方式和更强宣传力度。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大数据平台、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广告拍摄、网络媒体等都是推广贵州旅游产业的渠道,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外地人来贵州旅游,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另外,更要重视旅游服务,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可以让游客自发的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服务的质量高可以带来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大的影响让所有前来游玩的旅客满载而归。

4.1.3保护原生态山地文化,挖掘山地文化内涵

任何地区在旅游开发的时候都要以保护为主,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比较脆弱,只有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爱护大自然放在心中,才能够发挥出自然文化的真实内涵,也能够充分发挥自然的魅力。比如,“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模式,在原生环境的基础上对文化古迹进行良好的保护,对社区、居民、遗产和文化记忆的关注度较高,再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赚来的钱投入到文化建设当中。总而言之,要尽力实现两点要求:首先要让文化保护和影响补偿体系得以创建,要让居民在教育中强化对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第二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进行指引和制约,对于游客的不正确行为要严厉制止,对文化涵化这一问题也要做到预防。

4.2贵州山地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设想

4.2.1 三圈层结构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山地旅游中的健康山地景观和健康山地文化是吸引健康山地旅游者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发展健康山地旅游的基础。辅助产品是以健康的山地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产品为依托,以核心产品为基础,服务于健康主题的其他特殊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范围;延伸产品是指山地健康旅游的相关服务。根据系统论原理,第一圈是山区健康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第一圈产品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第二圈产品的开发。第二圈是在第一圈发展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拓展,体现山地旅游景区健康旅游产品的质量和丰富性,提高山区健康旅游产品的主题吸引力。第三圈是前两圈的重要补充,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表三三圈层山地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产品体系特点具体产品

核心产品直接满足旅游者身心健康需

要的效用性旅游产品

山地旅游中的康体、健身、保健服务,以

及山地中有益于健康的动植物景观、空间

环境、山地独特的优越气候条件等

辅助产品由不同类型山地旅游资源开

发出来的产品,山地旅游产

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山地空间开发的有山地徒步、越野

等;依托山地动植物、气候开发的旅游绿

色食品、药膳等产品

延伸产品被称为“附加产品”,是为

了提高山地健康旅游发展而

提供的服务

景点景区的咨询服务、心理疏导机构、疗

养机构等

4.2.2健康旅游产品

4.2.2.1山地旅游产品

山地一般具有矿物质丰富的山泉、高营养价值的山野菜、野生中药材、野生动物等山特产品和山地人文资源,山地的高梯度效应、平湖深涧、生态环境、生物景观等可作为山地健康旅游重要的吸引物,居住在都市的游客可以在山地景观中体验到不同于都市的环境、可以进行山间野地劳动,还可以选择露营等活动;疗养度假健康旅游产品在这里也具备得天独地的条件,这里原生环境优美,山地氧吧、负氧离子等产品在这里都能被很好的开发出;除此之外,运动健康旅游产品也是这里的特色产品之一,在这里可以选择探险、野外生存、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等各式各样的山地活动;也可以开展冷泉、温泉及其各种泡浴模式、山野瑜伽、水疗SPA等健康保健旅游产品;还可以结合山地民俗和中医药资源等打造养身餐饮、山水茶吧、山水酒吧、地道农家饭等健康养生餐饮旅游产品、水体健康旅游产品。

4.2.2.2温泉旅游产品

贵州温泉可广泛应用于康体养生、保健养生、水疗保健等,所以对温泉健康旅游产品的开发速度要提上日程,让以温泉为核心的健康旅游产品不断创新,让游客感受到个性化服务。同时我们还要与功能区划相联系,提出多样化的开发方式,大力发展康体、养生和保健系列的温泉酒店、温泉会所、温泉会务及会展等项目,加大与旅游业态的融合,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温泉健康旅游产品。

4.2.2.3森林旅游产品

可以根据贵州植被分布和树木特性,积极开发休闲健康旅游产品,创新森林

养生旅游、森林探秘旅游和森林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模式,扩展徒步、攀岩等素质拓展等康体健康旅游产品,发展森林浴场、负氧离子体验站、森林医院等森林医疗保健旅游产品,还可发展密林瑜伽、森林营地、森林树屋和森林木屋等高端森林度假健康旅游产品.充分调研旅游产品做好旅游产品定位,做好规划设计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够保障森林旅游的长久发展,要提升在建设、设计和策划中的科技含量,提升规划设计水准。根据贵州森林景观资源特点,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突出贵州的特色,开发和确定产品,兼顾产品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4.2.2.4水体旅游产品

山地中的温泉含有众多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是受游客欢迎的优势康体旅游资源,因此温泉浴、温泉疗法等旅游活动广受青睐。如宜春明月山天沐温泉富含晒物质,能延缓衰老,降低砷、汞等有毒元素对身体的伤害,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山地湖泊是水域资源中的另一类,高山湖泊是山顶、山坡和山谷中的湖泊。如大明湖畔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置身高山平湖之中,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开发的水体健康旅游产品主要有湖泊健康旅游产品和河流健康旅游产品.湖泊旅游产品可以分别围绕湖泊健康旅游产品:湖面健康旅游产品即在水库允许水域面上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划船拉力赛、游艇、赛艇、摩托艇、船钓、帆船、水上蹦极等康乐体育活动和水上农业休闲观光活动等。

4.2.2.5溶洞旅游产品

溶洞疗养,是利用溶洞内部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如恒温恒湿、热湿、洁净空气、富含负氧离子和二氧化碳等,开发出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疗养产品。依托溶洞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历史风貌和宗教文化为基础,结合文物器具、殿堂佛事等配套资源,针对现代人愈发沉重的社会压力,可以开发“禅修、悟道、静心、休闲、减压”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天台山慈恩寺开设的古洞禅修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古洞禅修、慈恩禅茶、除障开示、洞中诵经,目的是帮助修行人员解除心身问题。

5总结

贵州丰富的山地、森林等健康旅游资源为发展健康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健康旅游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贵州山地健康旅游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贵州的健康旅游产品逐渐丰富,森林健康旅游产品和温泉健康旅游产品等都在逐步完善发展中,其中我从查找的资料中了解到贵州的体育健康旅游还处于萌芽阶段,不过相信在这样良好的大健康环境下,贵州健康旅游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鲁芳,虞丹丹.健康旅游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63-66.[2]白鸥.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0,2(3)∶44-49.

[3]王艳,高元衡.健康旅游概念———类型与发展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6)∶803-806.

[4]郭彩玲.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56-59.

[5]GustavoSilvaN.A21stCenturyApproachtoHealthTourismSpas:TheCaseofPortugal(SpecialS ection)[J].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2010,(17)∶127-135.

[6]HennaKonu.DevelopingaForest-basedWellbeingTourismProductTogetherwithCustomers ———AnEthnographicApproach[J].TourismManagement,2015,(49)∶1-16.

[7]LeeSonjaSibila.EuropeanSpaWorld:ChancesfortheProject’sSus-tainabilityThroughApplicatio nofKnowledgeManagement[M].Phila-delphia:TheHaworthPress,2006.

[8]KellyCatherine,SmithMelanie.HolisticTourism:IntegratingBodyMindandSpirit [C].//WellnessandTourism:Mind,body,SpiritPlace.NewYork:CognizantCommunication,2009∶69-83.

[9]李悲雁,徐莉.山地气候疗养法简述[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195-196.[10]惠虎林,孙忠娜.山地气候与健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23(3)∶107-110.

[11]朱其光,朱德浩,陈华奇.洞穴医疗及柳州响水岩洞穴医疗研究[J].中国岩溶,1998,17(3):269-276.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 一、贵州旅游概况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 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 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努 力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开局良好,旅游 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 2012年贵州省旅游业繁荣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 25.8%。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 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2013年全年贵州省接待旅游 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 人数26683.58万人次,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增长10.2%。全年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增长27.5%;国际旅 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 2014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旅游支柱产 业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 入2895.98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231.19亿元。除此之外,贵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使区 域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当日,来 自广东省的2700余名游客乘贵广高铁赴贵州旅游,黄果树景区三天 迎来4647名高铁游客。2015年元旦期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高铁效应带动前来贵 州的游客快速增长。 2015年1月21日上午9:00全省旅游工作会议 在贵阳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2015年预计实现接待游客3.5亿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这意味贵州旅游市场将面 临持续增长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会上提出的2015年贵州旅游要 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任务中,明确把智慧旅游的概念提上议程。由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贵州的“苗族 文化”更是远近闻名。 以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为例 【摘要】当前,在新的市场经济竞争趋势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业这一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日渐凸显。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中国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问题很多,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提出见解但并未深入研究。随着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变成了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成都的“熊猫文化”更是远近闻名。笔者对通过成都的大熊猫旅游纪念品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剖析,调查,思考和分析,为其进行品牌设计的 总体战略和具体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其研究结果可供由相关部门参考,具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拟从美术学、品牌学的角度并整合民俗学、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多向度的思考研究尝试。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必然性和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契合,根据品牌的设计程序和设计原则,对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进行了品牌的规范,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问题:一、对熊猫旅游纪念品进行识别系统也就是其包装进行简要规划;二、对品牌化的熊猫旅游纪念品的产品识别研究;三、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品牌化的方法研究,特别针对品牌中产品设计的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四、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文化设计;五、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持续发展的策略。最后,对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黄陂民间泥塑手工艺为中心 【摘要】近几年,从只重视旅游路线的开发到注重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目前湖北旅游纪念品市场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首先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纪念品较多,设计制作精美,中低当产品缺乏湖北地域特色。其次缺乏特色和本地名牌产品,湖北旅游商品种类繁多,但是能叫的响的似乎没有几个,市场上缺少品牌响亮能够吸引广大旅游者的纪念品,缺乏设计、生产、品牌一体化。最后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低,湖北旅游景点多,旅游产品多,但是宣传的少,虽然近几年也看到一些宣传广告,比如咸宁温泉、汤池温泉,但是也只是个别行为,大部分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还不够。关于旅游纪念品具有地方性特色是目前各个地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提高湖北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含量,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征的旅游纪念品迫在眉睫。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如何设计好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呢?本文针对这个 问题从产品造型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对湖北的泥塑工艺产品进行创新型分析,分析探讨其他地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产品是怎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应用到湖北旅游纪念品中,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章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湖北各地民间泥塑工艺,

XX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已然兴起。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题,结合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贵州省九洞天旅游资源开发

贵州省九洞天旅游资源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贵州省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二、项目背景情况 1、项目所在省地方位 贵州省大方县西南边境的六冲河上,隔河为纳雍县(东径105°l5′47″∽106°08′04″,北纬26°50′2″∽27°36′04″。离大方县城55公里,离纳雍县城60公里。 2、旅游资源状况及评价 九洞天是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九洞天风景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大方、纳雍两交界处,是乌江北源六冲河流经两县之间的一段以洞穴伏流为代表的喀斯物综合地貌.这段长约7公里的伏流,神秘莫测,时隐时现。在长约5公里的下游河段上,有9个“天窗”对外开放,每个“天窗”处都集合了一组风格各异的岩溶景观,因

而谓之“九洞天”。 九洞天集伏流、洞穴、天生桥、天坑、漏斗、峡谷孤 峰及古生物化石等为一体,地表景观与地下形态相结合,形成了一处很高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而且雄奇隽秀的岩溶大观。 九洞天风景名长约7公里,宽500米至2公里之间不等,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九个洞天分别为一洞天——龙口天,二洞天——雷霆天、三洞天——金光天、四洞天——玉宇天、王洞天——葫芦天、六洞天——象王天、七洞天——云霄天、八洞天——夜摩天、九洞天——大观天。 九个洞天由东向西,自下而上,第一洞天原名大穿洞,是整个系统的“门厅”,面积3000多平方米,平均高度80米,状如巨龙张口,故称“龙口天”。在龙口大厅中,有石梯数百级沿洞壁迂回而上“月宫”天楼,“月宫”距地面74米,左上右下成环行路。顶棚和两壁悬垂许多钟乳石,景象庄严壮丽。 过了龙口喉部、进入二洞天。琳琅满目的大厅分为两座发电洞室,全部发电站的水工建筑,多台机组,配电设备等都安装在洞内,是我国唯一的天然溶洞电站,洞中的钟乳石因年代久远,已不滴水,故发电机能够安全运行。二洞天外,六冲河惊涛奔流,声如雷鸣,故称“雷霆天”。经过长400米的天然廊道,转弯40次出通游船码头,乘船进入三洞天,此段水洞长1公里,平均高度60米,最宽处50米,中间有石岛一座,右洞壁布满名色钟乳石,左壁为刀削岩,顶棚平整,并悬吊无数白色石钟乳,灯光照射下,仰首望去,宛如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与衡量报告材料

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1. 绪言 1.1 调查区介绍 赤水市位于省西北部,距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境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 通过对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 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 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 对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为赤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2.赤水旅游资源状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赤水市位于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境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2.1.2 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府划归,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 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通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贵州省旅游数据(三年)

(1)2013年贵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按照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接待旅游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增长25.1%。 ——国内游占据绝对份额。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9.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683.58万人次,占接待旅游总人数的99.7%。 ——入境游增速同比放缓。共接待入境旅游者77.7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143.41万美元,增长19.2%,增幅比上年下降5.9个百分点。 ——乡村游保持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人数9800万人次,占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7%,同比增长18%;乡村旅游收入430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18.2%,同比增长28%。 (2)2012年貴州省旅游業發展概況分析 隨著多彩貴州城等十大旅游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全省96項“歡樂健康游”主題節慶系列活動的全面鋪開,充分展示了“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旅游品牌形象,全省旅游經濟持續快速運行,主要指標均實現較快增長。2012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1%;接待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增長25.7%。 從數據上分析,全省旅游業發展主要有兩大特點: 一是國內旅游市場是推動我省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動力。2012年,全省1860.16億元旅游總收入中,國內旅游收入達到1849.49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99.4%;而接待旅游總人數21401.18萬人次中,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達到21330.68萬人次,所占份額高達99.7%。 二是入境旅游市場快速發展。2012年貴州共接待入境旅游者70.5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5%,增幅比2011年高出3.5個百分點;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6893.60萬美元,增長25.1%,增幅比2011年高出20.9個百分點。 2012年1-12月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数构成统计 来源:国家旅游局日期:2013-4-28 【打印】【关闭】 (3)2011年贵州省旅游数据 201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居全国第14位,同比增长34.70%,增长率排全国第四位;接待游客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0%,增长率排全国第三位。 2011年,贵州省抢抓“中华文化游”主题活动年和承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掘文化旅游优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举行了由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2011“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向海内外旅游市场推出贵州的82项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引进中国企业“500强”旅游企业之国旅集团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港中旅集团中国旅行社总社,全国“百强”旅行社之深圳宝中旅行社等落户贵州,对省内旅行社的并购重组。凯悦、凯宾斯基、铂尔曼、万丽、诺富特、戴斯等国际品牌酒店开业,构建起酒店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唤起了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野生活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本选题以奉化滕头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因,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归纳出乡村旅游的3种主要开发模式,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大学生的旅游,国内外学者的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各自的研究结果。 2.1 国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欧洲发达国家,但大规模的开展可以追溯到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国外的国情与我国国情大不相同,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等。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例如王素洁,刘海英(2007)通过整理国际旅游相关资料,认为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供给、需求、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在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季度贵州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7年一季度贵州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17年以来,贵州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把旅游作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大力发展满意旅游,一季度贵州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了“井喷式”增长态势。 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春节“黄金周”发力,旅游消费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2017年春节长假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也是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后我省迎来的第一个“黄金周”。受春节旅游“黄金周”带动,全省一季度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1-3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为1354.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38.8%。其中,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8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63亿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28.1%和32.5%。同时,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一是精准营销带动旅游消费提质提效。春节长假期间,全省各地旅游景区、酒店、交通等涉旅企业联手联动,纷纷打出优惠组合拳,针对不同人群精准营销,连续推出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200多项优惠举措,对于放大优惠乘数效应,引爆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刺激旅游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抽样调查,1-3月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35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3元,过夜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500元。从消费构成来看,交通、住宿、景区游览、餐饮等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旅游消费比重呈现下降态势,而娱乐、购物等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旅游消费比重有所上升,达30.7%,游客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图1.1 入黔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构成 二是主要景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万峰林景区、黄果树景区、梵净山景区等主要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累计接待游客量均超过20万人次。 三是饭店出租率持续高位运行。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全省主要旅游集散地饭店平均出租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湄潭温泉国际度假城(酒店)、金凯帝豪酒店、凯里宾馆、白马湖山庄等出租率均超过90%。 (二)旅游产品供需两旺,新型特色旅游项目发展抢眼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一季度贵州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7年一季度贵州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7年以来,贵州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把旅游作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大力发展满意旅游,一季度贵州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了“井喷式”增长态势。 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春节“黄金周”发力,旅游消费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2017年春节长假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也是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后我省迎来的第一个“黄金周”。受春节旅游“黄金周”带动,全省一季度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1-3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为1354.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4%、38.8%。其中,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8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63亿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28.1%和32.5%。同时,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住宿业零售额增长 2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一是精准营销带动旅游消费提质提效。春节长假期间,全省各地旅游景区、酒店、交通等涉旅企业联手联动,纷纷打出优惠组合拳,针对不同人群精准营销,连

续推出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200多项优惠举措,对于放大优惠乘数效应,引爆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刺激旅游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抽样调查,1-3月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35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3元,过夜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500元。从消费构成来看,交通、住宿、景区游览、餐饮等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旅游消费比重呈现下降态势,而娱乐、购物等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旅游消费比重有所上升,达30.7%,游客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图1.1 入黔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构成 二是主要景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万峰林景区、黄果树景区、梵净山景区等主要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累计接待游客量均超过20万人次。 三是饭店出租率持续高位运行。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全省主要旅游集散地饭店平均出租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湄潭温泉国际度假城(酒店)、金凯帝豪酒店、凯里宾馆、白马湖山庄等出租率均超过90%。 (二)旅游产品供需两旺,新型特色旅游项目发展抢眼 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引下,全省各地加大春节假日旅游产品供给,丰富产品内容,组织推出一系列喜庆热烈、群众参与性强、年味十足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康体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 一是新型特色旅游产品供给提速。2017年1月20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7年春节假日旅游指南》,“南下避寒”,“北上赏雪”成为游客主要流向。我省依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从古至今中国人注重农业的发展,可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而农村的进步势必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乡村旅游是一种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有一定积累,但是国内的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1 关于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 1.1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乡村旅游起步相对比较晚,因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具体案例分析法和理论研究两大类,研究分别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研究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的,通常是采用实地走访或是分析比较普遍典型的例子的方式。如张雯,张广胜采用实地调研法,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某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村庄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旅游地数量、建设区域、投资规模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几块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现村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出了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显示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旅游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总结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成都市的某个农村,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陈景同样选用了案例分析法,他以浙江省金华市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在开发模式、管理方法、产品结构、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通过走访的方式搜集相关一手材料,通过选取该地区典型的村庄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金华的乡村旅游进行总体分类和分析,得出该地区发展的特色。通过分析影响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当地特征,最后提出恰当可行的建议,为金华市的乡村旅游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贵州省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省份,但是旅游业的 发展水平在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地位,就算与其周边的 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的旅游发展也是落后的,与他们有 较大差距。所以贵州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抓住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主要解决旅游业发展中中的亮点 出现的问题,使贵州的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业和热点,合 理利用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 源相结合的旅游优势,从而促进贵州省的旅游健康发展 和经济持续增长。 一、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势 1、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贵州省在旅游方面的资源很多,贵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同

时这些旅游资源也是贵州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多彩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贵州世世代代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白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各民族的文物美丽多样,民族村寨里面山清水秀,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民族服饰款式多样,民族节日热闹丰富,比如贵州的黔东南州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节日有彝族七月火把节、苗族花山节、苗族龙舟节、侗族的赶歌节、回族的开斋节等。这些都是贵州最古老质朴宝。 2、温暖舒 、纯洁美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 适的气候特征贵 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贵州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春季游客可以来贵州赏花,比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夏季游客可以来贵州避暑,比如凉都六盘水;秋季游客可以来贵州探险考察,比如高原明珠威宁草海;冬季游客可以来贵州旅游过年参观少数民族的过年活动,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等。 3、广泛分布的水资源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肖鸿燚 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使得“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意、开发方式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制约“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本文分析“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 “美丽乡村”,简单来说就是指对乡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指向性的发展规划,旨在打造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发展与繁荣。具体要求就是对村庄的生态环境、文化风尚、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立足长远发展,保障民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乡村特色风景及资源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使得乡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一、“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朝着创新性、特色性、专项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创新性和特色性是指在此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要注重对新资源的开发,并打造地方特色;专项性要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和发展;最后在进行旅游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生态型开发,保证乡村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面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开发原则,坚持创新开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

好地去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所以就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并没有根据乡村旅游的特征进行一个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且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不深入,且还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且不符合“美丽乡村”的理念和发展背景。 (二)产品雷同,缺乏创新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忽视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开发只是简单地对资源直接利用,这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一时,而不能发挥长久的经济效益。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旅游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存在旅游资源单一、种类较少的现象,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外,并没有对旅游的衍生品进行开发,这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资源本来就很缺乏,如果不加大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就没有任何旅游的特色。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是模仿一些旅游景区出售一些木制品、钥匙吊坠、明信片等。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且也没有对这些旅游产品加入更多的附加值。这种忽视创新性的做法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