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法试卷答案汇总

教育法试卷答案汇总

教育法试卷答案汇总
教育法试卷答案汇总

教育法

二、解释题

1、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2、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据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3、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4、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着传承知识、发展智慧的历史重任,教师法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5、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如果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都可以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此即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制度。

6、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行为。

7、学位证书

8、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是根据宪法精神而确立的,《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教育与宗教活动之间的界限,规定了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

9、行政诉讼的移送管辖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后,发现已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移送的法院不得再行移送。有争议的可报请共同的上级指定管辖。

10.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1. 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12.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

13、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

14、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15、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16、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

17、依法治教原则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18.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9.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按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20.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有:一是指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

21教育法律救济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22.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该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

23、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24、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2)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1)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3、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

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主体,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为:

1高等学校应当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

2高等学校应当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

3高等学校的设立必须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实施、设备等条件;

4高等学校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的特点

权利:

(1)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义务:

(1)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

(4)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业务水平。

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的法律权利,既由教师法等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教师所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的法律义务,即教师法等教育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教师必须进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要求。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1)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依然。比如,教师有获取工资和享受福利的权利,这也是相关学校、人民政府责任部门等的义务。

(2)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相对性。比如,教师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育教学水平参加进修、培训的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教师权利与义务的转换性,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比如,教师学术自由权的行使,,如果有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就有接受法律制裁的义务和责任。

(4)教师权利与义务发生的同时性,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教师有获得工资的权利,同时就应履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5、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5)主观过错

6、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及聘任形式。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聘任制度,是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之间,就任职期限、任职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达成协议,依据该协议而形成特殊的任职服务关系的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等形式

7、简述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高等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因此,《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

1、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

3、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8、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职业教育法》第12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

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

9、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复议管辖分为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等

10、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3)鼓励保护原则(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教育法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教育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教育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我国《教育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理解)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总原则)

1、依法治教的原则;

2、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

3、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

4、公民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

5、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6、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

7、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12、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

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

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13、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实施职业教育应遵循以下各项原则:(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2)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应遵循以下各原则:(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

1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直接体现。《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方针主要体现在: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其次,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15、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答: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包括:

1、教育根本法;

2、教育基本法;

3、教育主体法;

4、义务教育法;

5、学前教育法;

6、中小学教育教学法;

7、高等教育法;

8、职业教育法;9、民办教育法,10教育行政法。

其中4、5、6、7、8归为教育活动法。

16.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教育申诉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2)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3)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4)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17.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18、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1)事后救济的原则。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2)救济主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定的原则(3)正当程序原则: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一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正义的结果,才具有法律效力,相关的当事人必须遵从,从而也才能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

19、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包括:(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便民性原则

20、简述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指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5分。请任选一题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2)社会主义道德的准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4)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次,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成长和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就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再次,我国宪法中明确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同样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7、如何教育法的本质?

一、P17教育法的概念、基本涵义及其本质

答: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规定社会主义教育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涵义:(1)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法律关系的所有法律法规的总和,是人民行使教育权利和履行教育义务的规则和尺度。

(2)教育法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

(3)教育法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4)教育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本质:是指教育法的内在规定性,是教育法作为特殊法律现象的内容和根据,是教育法内部的必然性联系。具体来说,教育法的本质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1、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教育法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教育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意志性

2、教育法具有社会性。

3、教育法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物质性。

8、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1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2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

9、论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特征:(1)诉讼前提的特殊性(2)诉讼被告的恒定性(3)诉讼主体的多元性(4)程序启动的被动性(5)审理对象的限定性(6)举证责任的倒置性。

1.高等教育教师的目的

2.高校的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3.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与大学教学的改革

教育法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5、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6、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8、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是? 答:(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4、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6、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9、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3、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 4、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6、国家不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7、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不给予劳动报酬。()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a)领导,( ) 统筹规划实施,( ) 为主管理得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得,其父母或者其她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d)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得工资水平应当(b )当地公务员得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得( c),加强对薄弱学校得建设。

A、学习与培训 B、沟通与合作 C、培训与流动 D、交流与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d),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得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得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与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与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得教师享有( 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得未成年人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得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a教育得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得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a),制定本法。 A、宪法与教育法 B、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与补课得同志可以去其她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 )。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1772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6题,单选) 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 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 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权利与义务 【答案】:C 【解析】: 是否知道法律,不影响该人是否享有权利,故A项说法错误。知道自己权利的人,未必知道整个法律体系,故B项说法错误。权利是法律的内容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法律除了权利外,还有权力、义务、责任等,故D项“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的表述本身是错误的。在排除了A、B、D的情形下,本题只能进C。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2012年卷一10题,单选) 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 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 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 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A 【解析】: 《民法通则》第6条涉及的“法律”、“国家政策”均属于法的渊源,故A项正确。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是二者是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该条未涉及此,故B项错。所谓裁判规则,是指决定案件争议问题如何处理的规则,即案件的裁判标准,或者说,案件判决结论的大前提。 《民法通则》第6条仅仅是指示如何适用法律、国家政策,该条不能直接作为法院裁判结论的大前提,故C项错。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该条未涉及具体当事人之

教育法试卷及答案

教育法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师主要通过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3. 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5.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责任。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校长B学校负责人C有关直接负责人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

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B.20C.30D.60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9分,共45分)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 D.不予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职业发展与规划考试试题与复习资料

职业发展与规划试题与答案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可以测量的并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基本条件、特征和潜在特质的集合。 A.素质 B.职业素质 C.职业技能 D.职业能力 2.根据不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 A.成文法和习惯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3.(),既然同一项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法域内分别取得多个知识产权,而且各个法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权利人可以在取得权利的不同地域范围内分别行使其权利。 A.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B.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C.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取得 D.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4.()包括从事职业工作应该具备的态度、敬业精神、事业心等,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A.职业责任心 B.职业良心 C.职业纪律观念

D.职业理想信念 5.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是指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对职业定向的心理影响很大,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6.职业锚中的():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 A.技术型 B.创造型 C.管理型 D.安全型 7.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是指不少人在认识方式上只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不考虑社会实际。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选择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8.职业岗位分析需要进行(),把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A.岗位内部环境分析 B.职业社会环境分析 C.行业环境分析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知识竞赛试卷及答 案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7、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5、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6、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除外。(×)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所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9、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10、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除外。(×)

【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 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 ,6 B、6 ,7 C、7 ,8 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行政责任1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 1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1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1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 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1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1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2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B、不低 于C、高于 二、填空题。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总结资料.doc

2018年度石家庄市机械技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I.在我国早在(D )时期就有“爱国如家叩勺观念。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918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真理报》撰文,对(A )做了精辟的概括。 A.爱国主义 B.师徳 C.国家职能 D.爱岗敬业 3.1902年8月,清政府颁布(A )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 D.《教育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A )年。 A.1986 B」991 C.1993 D.2006 5.(C )规定“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覽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当代学者将爱岗敬业分为哪三个层次?(ABC )【多选】 A.敬畏职业 B.热爱职业 C.职业忠诚 D.高度负责 7.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B )。 A.惩罚 B.体罚 C.表扬 D.批评 8.概括说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有(ABC )o【多选】 A.情操高尚 B.公德模范 C.以身作则 D.知人善任 9.“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叩勺提出者是(B )0 A.列宁 B.加里宁 C.奥古斯丁 D.孔子 10.现代职业理论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C )个阶段。 A.2 B.3 C.4 D.5 II、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12、作为人民教育家,(B )在蔓草遍野、荆棘丛生的穷乡僻壤创建了晓庄师范。 A、张伯苓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樊映川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学校:姓名: 一、单项选择测试题 1、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 )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A、企业领导B、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 C、管理人员 D、专业人员 2、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从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 A、发展职业教育 B、扩大招生规模 C、改善办学条件 D、提高教师收入 3、国家制定《职业教育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 A、企业管理水平 B、就业率 C、劳动者素质 D、劳动生产率 4、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是()。 A、鼓励发展 B、扶持帮助 C、积极推进 D、大力加强5、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A、职务分类 B、职务等级 C、专业类别 D、职业分类 6、国家()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A、大力发展 B、加大投入 C、鼓励并组织 D、积极推进 7、《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职责划分明确了,()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劳动行政部门 C、市级 D、县级 8、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以()以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专

9、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A、应当 B、结合实际情况 C、可以 D、不得 10、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 A、单位领导同意 B、特种作业资格 C、高级专业技工的认可 D、用工单位的书面合同 11、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只要符合法定的办学条件,既可以由地方政府来主办,也可以通过签合同的方式联合办学,或者()办学。 A、委托 B、跨境 C、远程 D、虚拟 12、对于未能按照规定对本单位职工或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A、停业整顿B、开出罚单C、加重税收D、收取企业应当 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 二、多项选择测试题 1、下列法律中属于教育单行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 教育工作的()。 A、统筹规划 B、综合协调 C、宏观管理 D、制度设计 3、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 ()实施。 A、职业中介 B、职业培训机构 C、职业学校 D、职业导师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职业教育的经费。 A、暂扣 B、使用 C、挪用 D、克扣 5、职业学校教育分为()职业学校教育。

教育法律法规练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教育部 2.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和根本法是() A 《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教育法》D《中国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规()的不同划分的 A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B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C规定的内容D适用范围 4.《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A教育单行法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 5.教育法规中确立的有关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基本制度和原则等,必须符合()A儿童身心发展规律B我国基本国情C《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育内在规律6.在我国,颁布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局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下列属于特殊法的是() A《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 8.《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基本法C教育单行法律D教育规章 9.教育法律法规是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B国家强制力C党的领导D社会主义价值观 10.“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规范中 A义务性B授权性C强制性D任意性 11.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分类的 A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B强制性程度C法律后果D自愿程度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的法律关系 A隶属型B平权型C调整性D保护性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内容的是() A学校与政府B学校与社会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家长 14.()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A法律事实B法律规范C法律条文D法律责任 15.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A政府行为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6.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 A强制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1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这属于() A义务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制裁性规范D奖励性规范 18.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不包含() A法定条件B法律后果C法律事实D行为准则 1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关系 A权利义务B诚信C合同D社会契约 20.学校因管理不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学校负责人主要承担()

教育法试卷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和。 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管理。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7、学校、教师可以对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8、国家建立以为主、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和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5、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6、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除外。()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所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9、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10、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除外。() 11、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12、受教育者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14、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15、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三、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修订的? 2十六大提出的新教育方针是什么?

职业教育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微观层次的教学、训练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 2、狭义的职业教育课程是指职业学校所设置的某一门教学科目和全部科目。 3、职业学校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关系归结为三种:大教学论、大课程论、一体化论。 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概述: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方向,关于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他是教学论的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 6、三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7、组成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情景、教学内容。 《 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9、“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10、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1、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初中生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生 12、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变化:①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就业转向就业与发展并重②有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培养③越来越强调适应性与迁移能力。 13、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①基于职业能力培养②强化实践教学③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多样性④教学对象的复杂性⑤师资的“双师型” 14、“双师型”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指导的教师。 ? 15、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本。 16、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17、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①实现教学目标的功能②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③教育功能。 18、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践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19、专业―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 20、职业―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 21、三个对接:在职业教育中,要突出教学要求与职业要求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对接;情感态度与工作素养对接;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更好的对接学生毕业后才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22、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 第二章 1、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 要求,即根据教育、教学目的的需要去处理教学中矛盾关系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 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和规范字。 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7、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

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5、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6、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 (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10.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15.课程;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⑴定向性⑵职业性(3)实践性(4)灵活性 1&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19.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0.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1.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⑴项目教学法⑵引导发现法⑶任务驱动法⑷分层递进教学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1)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2017-07-21胡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年9月1 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c)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3、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A )。 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B ) A、5,6 B、6,7 C、7,8 5、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 A ),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民办制学校 6、( B )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 (C)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要费由( C )予以保障。 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 B )。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10、( B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A、乡镇级 B、县级 C、省级 1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C ) A、开除 B、批评惩罚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职业教育教学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职业教育:中职、高职。 2、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3、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4、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5、决定教学方法的四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内容。 6、职业学校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时间1:1。目前基本为一体化教学。 7、理论教学:必需、适度、够用。 8、专业:学科体系,以学科为中心。 职业:工作体系,以工作为中心。 9、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微观层次的教学、训练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 10、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大教学论、大课程论、一体化论。 1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是与普通教学论、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学等相交叉或综合的一门学科。 12、专业: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 职业: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 13、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 14、教育始终包含三个过程: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15、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学生的学都是构成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16、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新变化: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就业转向就业与发展并重。第二,由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培养。第三,越来越强调适应性与迁移能力。 17、三个对接:在职业教育中,要突出教学要求与职业要求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对接,情感态度与职业素养对接。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更好的对接,学生毕业才能较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18、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认识过程,非智力因素也在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9、如何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20、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第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第二,强化实践教学。第三,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的多样性。第四,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第五,师资的“双师型”。 21、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分层教学形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23、职业学校教学: 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 关于“是什么(概念)”和“为什么(原理)”的问题。 实践教学:经验知识(过程性知识,阴性知识)

教育法试卷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 学校: 姓名: 一、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 年 月 ?日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通过,自 月 日起施行。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 、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 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 和 。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 管理。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 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学校、教师可以对 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国家建立以 为主、 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 和 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 ,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 、 、 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 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 、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 、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 、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除外。( )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所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 、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除外。( ) ?、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 、受教育者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 ?、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 三、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修订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