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出高分(含答案解析)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出高分(含答案解析)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出高分(含答案解析)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出高分(含答案解析)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2012·湖南)命题“若α=π4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α≠π

4,则tan α≠1

B .若α=π

4,则tan α ≠1

C .若tan α≠1,则α≠π

4

D .若tan α≠1,则α=π

4

答案 C

解析 由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tan α≠1,则α≠π

4

.

2. (2012·福建)已知向量a =(x -1,2),b =(2,1),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 )

A .x =-1

2

B .x =-1

C .x =5

D .x =0

答案 D

解析 ∵a =(x -1,2),b =(2,1), ∴a ·b =2(x -1)+2×1=2x .

又a ⊥b ?a ·b =0,∴2x =0,∴x =0.

3. 已知集合M ={x |0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因为M N ,所以a ∈M ?a ∈N ,反之,则不成立,故“a ∈N ”是“a ∈M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 4.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x >y ,则x >|y |”的逆命题

B .命题“若x >1,则x 2>1”的否命题

C .命题“若x =1,则x 2+x -2=0”的否命题

D .命题“若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 答案 A

解析 对于A ,其逆命题:若x >|y |,则x >y ,是真命题,这是因为x >|y |=?

????

y (y ≥0)

-y (y <0),

必有x >y ;对于B ,否命题:若x ≤1,则x 2≤1,是假命题.如x =-5,x 2=25>1;对于C ,其否命题:若x ≠1,则x 2+x -2≠0,因为x =-2时,x 2+x -2=0,所以是假命题;对于D ,若x 2>0,则x >0或x <0,不一定有x >1,因此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 下列命题:

①若ac 2>bc 2,则a >b ; ②若sin α=sin β,则α=β;

③“实数a =0”是“直线x -2ay =1和直线2x -2ay =1平行”的充要条件; ④若f (x )=log 2x ,则f (|x |)是偶函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

解析 对于①,ac 2>bc 2,c 2>0,∴a >b 正确;对于②,sin 30°=sin 150°D ?/30°=150°,所以②错误;对于③,l 1∥l 2?A 1B 2=A 2B 1,即-2a =-4a ?a =0且A 1C 2≠A 2C 1,所以③对;对于④显然对.

6. 已知p (x ):x 2+2x -m >0,如果p (1)是假命题,p (2)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 答案 [3,8)

解析 因为p (1)是假命题,所以1+2-m ≤0, 解得m ≥3;又因为p (2)是真命题,所以4+4-m >0, 解得m <8.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m <8.

7. (2011·陕西)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整数..

根的充要条件是n =________. 答案 3或4

解析 ∵x 2-4x +n =0有整数根, ∴x =4±16-4n

2

=2±4-n ,

∴4-n 为某个整数的平方且4-n ≥0,∴n =3或n =4. 当n =3时,x 2-4x +3=0,得x =1或x =3;

当n =4时,x 2-4x +4=0,得x =2. ∴n =3或n =4. 三、解答题(共22分)

8. (10分)判断命题“若a ≥0,则x 2+x -a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解 原命题:若a ≥0,则x 2+x -a =0有实根. 逆否命题:若x 2+x -a =0无实根,则a <0. 判断如下:

∵x 2+x -a =0无实根,∴Δ=1+4a <0,∴a <-1

4<0,

∴“若x 2+x -a =0无实根,则a <0”为真命题.

9. (12分)已知p :|x -3|≤2,q :(x -m +1)(x -m -1)≤0,若綈p 是綈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

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得p :-2≤x -3≤2,∴1≤x ≤5. ∴綈p :x <1或x >5.

q :m -1≤x ≤m +1,∴綈q :x m +1. 又∵綈p 是綈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

????

m -1≥1,m +1≤5,且等号不能同时取到,∴2≤m ≤4.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2012·上海)对于常数m 、n ,“mn >0”是“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mn >0,∴????? m >0,n >0或?

????

m <0,n <0,

当m >0,n >0且m ≠n 时,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 当m <0,n <0时,方程mx 2+ny 2=1不表示任何图形, 所以条件不充分;反之,

当方程mx 2+ny 2=1表示的曲线是椭圆时有mn >0,

所以“mn >0”是“方程mx 2+ny 2=1的曲线是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 已知p :1

x -2

≥1,q :|x -a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3]

B .[2,3]

C .(2,3]

D .(2,3)

答案 C

解析 由1

x -2≥1,得2

由|x -a |<1,得a -1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

?

a -1≤2a +1>3,即2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

3. 集合A ={x ||x |≤4,x ∈R },B ={x |x 5”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A ={x |-4≤x ≤4},若A ?B ,则a >4.a >4D /?a >5,但a >5?a >4.故“A ?B ”是“a >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 设有两个命题p 、q .其中p :对于任意的x ∈R ,不等式ax 2+2x +1>0恒成立;命题q :f (x )

=(4a -3)x 在R 上为减函数.如果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

34,1∪(1,+∞)

解析 当a =0时,不等式为2x +1>0,显然不能恒成立,故a =0不适合;

当a ≠0时,不等式ax 2

+2x +1>0恒成立的条件是?

????

a >0,Δ=22

-4a <0, 解得a >1. 若命题q 为真,则0<4a -3<1,解得3

4

由题意,可知p ,q 一真一假. 当p 真q 假时,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a |a ≤3

4或a ≥1}={a |a >1};

当p 假q 真时,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a |34

4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

34,1∪(1,+∞).

5. 若“x ∈[2,5]或x ∈{x |x <1或x >4}”是假命题,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x ?[2,5]且x ?{x |x <1或x >4}是真命题.

由?

????

x <2或x >5,1≤x ≤4,得1≤x <2. 点评 “A 或B ”的否定是“綈A 且綈B ”.

6. “m <1

4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解”的____________条件.

答案 充分不必要

解析 x 2+x +m =0有实数解等价于Δ=1-4m ≥0, 即m ≤14,∵m <14?m ≤1

4

,反之不成立.

故“m <1

4”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三、解答题

7. (13分)已知全集U =R ,非空集合A =??????x |

x -2

x -(3a +1)<0,B =????

??x |x -a 2-2x -a <0. (1)当a =1

2

时,求(?U B )∩A ;

(2)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当a =1

2

时,

A =?

?????????x |x -2x -52<0=????

??

x |2

??x |x -94x -12

<0=????

??x |1

2

∴?U B =?

??

?

??x |x ≤12或x ≥94.

∴(?U B )∩A =?

???

??x |9

4≤x <52.

(2)∵a 2+2>a ,∴B ={x |a

①当3a +1>2,即a >1

3时,A ={x |2

∵p 是q 的充分条件,∴A ?B .

∴?

????

a ≤23a +1≤a 2+2,即13

②当3a +1=2,即a =1

3时,A =?,不符合题意;

③当3a +1<2,即a <1

3

时,A ={x |3a +1

由A ?B 得?

????

a ≤3a +1a 2+2≥2,∴-12≤a <1

3.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13∪? ??

??13,3-5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测试题(含答案)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2x =”是“(1)(2)0x 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2.在ABC ?中,:,:p a b q BAC ABC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p 或q 是假命题”是“非p 为真命题”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非空集合M N ≠ ?,则“a M ∈或a N ∈”是“a M N ∈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提示:“a M ∈或a N ∈”不一定有“a M N ∈ ”。 5.对任意的实数,,a b c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B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C )“a c b c <”是“a b >”的充分条件 (D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6.若条件:14p x +≤,条件:23q x <<,则q ?是p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7.若非空集合,,A B C 满足A B C = ,且B 不是A 的子集,则 ( ) A. “x C ∈”是“x A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x C ∈”是“x A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x C ∈”是“x A ∈”的充要条件 D. “x C ∈”既不是“x A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x A ∈”必要条件 8.对于实数,x y ,满足:3,:2p x y q x +≠≠或1y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练习题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练习题 1.设x R ∈,则“12 x >”是“221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a R ∈,则“0a =”是“cos sin a a >”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x R ∈,且0x ≠,“112x ??> ???”是“11x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a R ∈,则“2a >”是“22a a >”的( ) A .充分非必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5.设x R ∈,则“21x -<”是“220x x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a ,b 为实数,则“0<a b <1”是“b <1a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0>>b a ”是“22b a >”的什么条件?(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8.“1<x <2”是“x <2”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12x <<“”是” “2”(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20x >”是“0x >”的( )

直言命题解题思路详解

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为您整理招聘信息,并为您提供免费银行备考技巧、备考资料、备考视频、试题真题等资料,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预祝众考生应聘成功! 2016年银行春季招聘交流群:74234136 2016年银行春季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非常热门的工作选择,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银行的工作稳定性,薪资福利水平等都是非常符合考生要求的。但是银行考试仍然需要经过笔试行测部分的考察。那么在行测中文科也占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简单来看看文科其中一部分直言命题的解题方法。 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之中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章节,但是他是后面复言命题的基础所以直言命题十分重要。 一、直言命题的基本概念 含义 直言命题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直言:一句话,单句 命题: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 所以直言命题的含义就是表示判断关系的单句。 直言命题的结构 所有苹果是水果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逻辑之中我们并不研究推理内容主要研究推理形式,因此主项谓项是研究重点 主项除了所有之外还有有些、某个 联项有是和非

两项有三个联项有两个,因此直言命题有六种基本句式。 直言命题六种基本句式 所有A是B 所有A非B 有些A是B 有些A非B 某个A是B(具体某一个) 某个A非B(具体某一个) 二、矛盾关系 什么是矛盾 矛盾:表示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不相交,AB就是一对矛盾 换言之矛盾双方要满足如下两点要求: AB包含所有情况 AB没有交集 怎么找矛盾 举例:思考黑人的矛盾是什么男人的矛盾是什么结果黑人的矛盾是除了黑人之外所有的人,即非黑人男人的矛盾是除了男人之外所有的人,即非男人 所以找矛盾的方法: 在命题前面加、减非或者并非 例题 并非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求这句话的矛盾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 (三)矛盾的意义 矛盾双方有两点要求 矛盾命题必定永远一真一假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1.概述 充分条件一定能保证结果的出现。 2.定义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简单地说,满足A,必然B;不满足A,不必然B,则A是B的充分条件。例如: 1. A下雨;B地湿。 2. A烧柴;B会产生二氧化碳。 3. A再过一百年;B在座的各位都不在人间了。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往地上泼水地就湿了;燃烧石油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扔一颗炸弹进去,各位就不在了,这说明A 不是B发生必需的。 3.生活中的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和“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例如: 1. 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能出线。 2. 总参命令:若飞机不能降落则直接伞降汶川。 3. 四婶问祥林嫂竟肯依,卫老婆子说:“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不过生活中使用这些关联词语时人们往往并不考虑必要性。也就是说,满足A,必然B成立时,我们就说,如果A,那么B,或者说只要A,就B。这样就表达了条件的充分性,至于条件A是不是结果B必需的我们没有考虑。例如:只要活着,我就要写作。 从客观上看,不满足“活着”,必然“不能写作”。所以“活着”是“我要写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实际上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他只想表达满足“我活着”时必然“我要写作”。至于“不活着就不能写作”的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典型例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典型例题 能力素养 例1 已知p: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q:x 1+x2=-5,则p是q的 [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 ∴x1,x2的值分不为1,-6, ∴x1+x2=1-6=-5. 因此选A. 讲明:判定命题为假命题能够通过举反例. 例2 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 ] A.p:3x+2>5,q:-2x-3>-5 B.p:a>2,b<2,q:a>b 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a≠0,q:关于x的方程ax=1有惟一解 分析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对A.p:x>1,q:x<1,因此,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B.p q但q p,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对C.p q且q p,p是q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D p q q p p q p q D ??? 对.且,即,是的充要条件.选. 讲明:当a=0时,ax=0有许多个解. 例3 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是A成立的 [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通过B、C作为桥梁联系A、D. 解∵A是B的充分条件,∴A B① ∵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 D② ?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 C B C B 由①③得A C④ 由②④得A D. ∴D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选B. 讲明:要注意利用推出符号的传递性. 例4 设命题甲为:0<x<5,命题乙为|x-2|<3,那么甲是乙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1

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兴义五中韦长影 562400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用集合来理解此类题目,使问题变得简单,通俗易懂,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诀窍,下面就这个问题再进行一下探讨。 命题“若p则q”为真,记为“ p q”,这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 必要条件。由前面关于集合A,B的定义知,p q,当且仅当A B,这就是说 ,A B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为使p,q有意义,一般我们仅讨论A,B非空的情况. 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即若对象x满足p,则x也一定满足q,这等价于x∈A时,必有x∈B,即A B,但是可能存在对象y∈B但y A,即y满足q却不满足p。 若A=B时,即A B且B A,就是说,满足p的对象满足q,反之,满足q的对象满足p。因此p q,当且仅当A=B,这时p是q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A,B的描述表示虽然不同,但若它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则p与q等价(图1)。 若A∩B≠ 但A∩B≠A且A∩B≠B,即满足p的对象不完全满足q;反之, 满足q的对象也不完全满足p,就是说p,q不能互相完全推出,这时p,q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图2)。例:“x是4的倍数”是“x是6的倍数”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4) (5) 若A∩B= ,即满足p的对象都不满足q,反之,满足q的对象也都不满足p,就是说p,q不能互相推出,这时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图3)。 也可表示为:

①,相当于, 即或 ②,相当于, 即或 ③,相当于, 即 例1请在下列各题中选出(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个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填空: (1)p∶(x-1)(x+2)=0是q∶x=-2的 . (2)p∶x>5是q∶x>3的 . (3)p∶0<x<5是q∶|x-2|<3的 . (4)p∶x≤2是q∶x<2的 . 解:(1)p={x|(x-1)(x+2)=0} q={x|x=-2},即q p,∴填B. (2)p={x|x>5}q={x|x>3},∴填A.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例题解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例题解析 能力素质 例1 已知p :x 1,x 2是方程x 2+5x -6=0的两根,q :x 1+x 2=-5,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 ∵x 1,x 2是方程x 2+5x -6=0的两根, ∴x 1,x 2的值分别为1,-6, ∴x 1+x 2=1-6=-5. 因此选A . 说明: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 例2 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是 [ ] A .p :3x +2>5,q :-2x -3>-5 B .p :a >2,b <2,q :a >b C .p :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 :四边形是正方形 D .p :a ≠0,q :关于x 的方程ax =1有惟一解 分析 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 对A .p :x >1,q :x <1,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B .p q 但q p ,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对C .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对.且,即,是的充要条件.选.D p q q p p q p q D ??? 说明:当a =0时,ax =0有无数个解. 例3 若A 是B 成立的充分条件,D 是C 成立的必要条件,C 是B 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 是A 成立的 [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通过B 、C 作为桥梁联系A 、D . 解 ∵A 是B 的充分条件,∴A B ① ∵D 是C 成立的必要条件,∴C D ②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C B C B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题及答案

例1 已知p: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q:x1+x2=-5,则p是 q的 [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 ∴x1,x2的值分别为1,-6, ∴x1+x2=1-6=-5. 因此选A. 说明: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 例2 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 ] A.p:3x+2>5,q:-2x-3>-5 B.p:a>2,b<2,q:a>b 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a≠0,q:关于x的方程ax=1有惟一解 分析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对A.p:x>1,q:x<1,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B.p q但q p,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对C.p q且q p,p是q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对.且,即,是的充要条件.选. D p q q p p q p q D 说明:当a=0时,ax=0有无数个解. 例3 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是A成立的 [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通过B、C作为桥梁联系A、D. 解∵A是B的充分条件,∴A B① ∵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 D② ? C B C B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 由①③得A C④ 由②④得A D. ∴D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选B. 说明:要注意利用推出符号的传递性.

例4 设命题甲为:0<x <5,命题乙为|x -2|<3,那么甲是乙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先解不等式再判定. 解 解不等式|x -2|<3得-1<x <5. ∵0<x <5-1<x <5,但-1<x <50<x <5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 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甲为x ∈A ,条件乙为x ∈B . 当且仅当时,甲为乙的充分条件;当且仅当时,甲为乙的必要条件; A B 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甲为乙的充要条件. 例5 设A 、B 、C 三个集合,为使A (B ∪C),条件A B 是 [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可以结合图形分析.请同学们自己画图. ∴A (B ∪C). 但是,当B =N ,C =R ,A =Z 时, 显然A (B ∪C),但A B 不成立, 综上所述:“A B ”“A (B ∪C)”,而 “A (B ∪C)” “A B ”. 即“A B ”是“A (B ∪C)”的充分条件(不必要).选A . 说明:画图分析时要画一般形式的图,特殊形式的图会掩盖真实情况. 例6 给出下列各组条件: (1)p :ab =0,q :a 2+b 2=0; (2)p :xy ≥0,q :|x|+|y|=|x +y|; (3)p :m >0,q :方程x 2-x -m =0有实根; (4)p :|x -1|>2,q :x <-1. 其中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有 [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分析 使用方程理论和不等式性质. 解 (1)p 是q 的必要条件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特点。 2. 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并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命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Task One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生应能: (1)理解语篇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Task Two 知道高考阅读理解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主旨大意题 命题特点:主要考查的范围是:基本论点、文章标题、主题或段落大意等。它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较好地运用概括、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常见题干形式: 1). 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 2). Which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4). Choos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article is ______. 有些文章或段落无明显的主题句,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文章的主题。这就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实来概括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二)细节理解题 1. 数字、日期、时间等; 2. 同位语、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等;(起解释,说明作用) 3. 表示附加说明的词,如:by the way, besides, what’s more, in addition including, as well as等。 4. 倒装句及加强语气的词,如above all, mainly, mostly, certainly, indeed (三)词意猜测题

逻辑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答案)

高二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在这4句诗中,哪句可作为命题( ) A.红豆生南国 B.春来发几枝 C.愿君多采撷 D.此物最相思[来 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0162718.html,][ ] 解析:因为命题是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它必须是陈述句,所以首先我们要凭借语文知识判断这4句诗哪句是陈述句,然后再看能否判定其真假. “红豆生南国”是陈述,意思是“红豆生长在中国南方”,这在唐代是事实,故本语句是命题; “春来发几枝”中的“几”是概数,无法判断其真假,故不是命题; “愿君多采撷”是祈使句,所以不是命题; “此物最相思”是感叹句,故不是命题. 答案:A 2.“|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解析:由|x-1|<2得-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进一步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充分感受和体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的过程和思想,培养学生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敢于归纳,关于建构;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p?q”与“q?p”的判断,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学习本节课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解决办法:对这三个概念分别先从实际问题引起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最后再应用概念进行论证.) 2.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3.关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看是条件能推出结论还是结论能推出条件。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1. 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p、q与四种命题中的p、q要求是一样的,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a则b”形式的复合命题。 2. 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应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给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3. 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能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具体的、简单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讲解“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 4.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四种命题的形式与关系 x>”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2、试写出命题“若x>1,则21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p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判断:特称肯定,有些s是p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s不是p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 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SPOSPSPISP .命题(所有是)与命题(有的不是),正命题(所有不是)与命题(有的是)之间的关系,例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测试题(含答案)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测试题(含答案)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2x =”是“(1)(2)0x 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2.在ABC ?中,:,:p a b q BAC ABC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p 或q 是假命题”是“非p 为真命题”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非空集合M N ≠?,则“a M ∈或a N ∈”是“a M N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提示:“a M ∈或a N ∈”不一定有“a M N ∈”。 5.对任意的实数,,a b c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B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C )“a c b c <”是“a b >”的充分条件 (D )“a c b c =”是“a b =”的必要条件 6.若条件:14p x +≤,条件:23q x <<,则q ?是p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7.若非空集合,,A B C 满足A B C =,且B 不是A 的子集,则 ( ) A. “x C ∈”是“x A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x C ∈”是“x A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x C ∈”是“x A ∈”的充要条件 D. “x C ∈”既不是“x A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x A ∈”必要条件 8.对于实数,x y ,满足:3,:2p x y q x +≠≠或1y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40k -<<”是“函数2 y x kx k =--的值恒为正值”的 ( )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自1989年材料解析题作为历史高考的新题型出现以来,以其题目新颖、考察功能多样、内容丰富且角度宽广,受到广泛好评。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水平立意命题的转变,材料解析题所体现的作用日益凸现,不但表现在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解析题的分数比重持续增大,而且还出现了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使材料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成为一大“主角”。明确高考材料题的水平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与方法等,对学生备考有重要意义。 在水平要求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中对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2、对材料实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实行说明论证。纵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题怎样千变万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察学生上述三方面的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水平。 材料解析题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使用所学知识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水平,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事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和结论。如1998年历史高考试卷第45题关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的外交努力予以评价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突破教材观点的制约,确实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怎样,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够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 (三)在水平考察上,更多讲求知识迁移。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准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使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水平只有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触角反应才能达到。 (四)在命题形式上,趋于向问答题靠拢,常见于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题的出现。有时要求学生归纳材料要点,如2000年全国高考40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归纳原因。有时要求学生先归纳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客观评价,如2003年广东高考题26题要求指出明后期的风气与观点,再指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类题在近年高考出现频率很高,设问不多,分值较高,重在考察分析水平和归纳水平。 (五)在命题观点上,重视开放式思维模式,答案与评分标准灵活,突出表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如1995年高考题要求从继昌隆缫丝厂情况得出结论,按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按两类给分,只要答对一类就可给分,不作硬性规定,在观点上也鼓励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在涉及领域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也包括文化等其他方面。另外,中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材料题注重的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33题相关欧洲一体化,2003年广东高考27题相关少数民族自治问题等,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鉴于材料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上应该有相对应的对策。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典型例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1 已知p: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q:x1+x2=-5,则 p是q的 [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 ∴x1,x2的值分别为1,-6, ∴x1+x2=1-6=-5. 因此选A. 说明: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 例2 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 ] A.p:3x+2>5,q:-2x-3>-5 B.p:a>2,b<2,q:a>b 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a≠0,q:关于x的方程ax=1有惟一解 分析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对A.p:x>1,q:x<1,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对B.p q但q p,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对C.p q且q p,p是q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D p q q p p q p q D 对.且,即,是的充要条件.选. 说明:当a=0时,ax=0有无数个解. 例3 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是A成立的 [ ]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通过B、C作为桥梁联系A、D.

解 ∵A 是B 的充分条件,∴A B ① ∵D 是C 成立的必要条件,∴C D ②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③C B C B ? 由①③得A C ④ 由②④得A D . ∴D 是A 成立的必要条件.选B . 说明:要注意利用推出符号的传递性. 例4 设命题甲为:0<x <5,命题乙为|x -2|<3,那么甲是乙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先解不等式再判定. 解 解不等式|x -2|<3得-1<x <5. ∵0<x <5-1<x <5,但-1<x <50<x <5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 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甲为x ∈A ,条件乙为x ∈B . 当且仅当时,甲为乙的充分条件; 当且仅当时,甲为乙的必要条件;A B 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甲为乙的充要条件. 例5 设A 、B 、C 三个集合,为使A (B ∪C),条件A B 是 [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 可以结合图形分析.请同学们自己画图. ∴A (B ∪C). 但是,当B =N ,C =R ,A =Z 时, 显然A (B ∪C),但A B 不成立, 综上所述:“A B ”“A (B ∪C)”,而 “A (B ∪C)”“A B ”. 即“A B ”是“A (B ∪C)”的充分条件(不必要).选A . 说明:画图分析时要画一般形式的图,特殊形式的图会掩盖真实情况. 例6 给出下列各组条件:

逻辑判断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述,这段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你根据这段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容,以题目中的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容,不要对题中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方正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 都是 p 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 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 都不是 p 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 判断:特称肯定,有些 s 是 p 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 s 不是 p 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命题(所有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正命题(所有S不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逻辑上叫做“矛盾关系”,即一真一假。又如: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这种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 4.A命题(所有S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正命题(所有S不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二者的关系是: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必真;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必假;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真假不定(即可真可假)。这种真假关系,逻辑上称之为“差等关系”。又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也是“差等关系”。 上述这四种关系,在逻辑史上有人曾用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这也就是传统逻辑中所谓的“逻辑方阵”。见下图: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实用标准 ●高考明方向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 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 ★备考知考情 常用逻辑用语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 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试题多为中低档题目,命题 的重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命题及其四种形式,主要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命 题的真假判断; 二是以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等为背景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这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命题的热点是利用关系或条件求解参数范围问题,考查考生的逆向思维 .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 P4 知识点一命题及四种命题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注意: 命题必须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都不是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实用标准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无关. 注意:(补充) 1、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既是真命题又是假命题 2、常见词语的否定 原词语等于( =)大于( >)否定词语不等于(≠)不大于(≤)原词语都是至多有一个否定词语不都是至少有两个原词语至少有一个任意两个 否定词语一个也没有某两个小于( <)是 不小于(≥)不是至多有 n 个或 至少有 n+1 个且 所有的任意的某些某个 知识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 1)充分条件: p q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即只要有条件 p 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 q 的成立,亦即要使 q 成立,有 p 成立就足够了,即有它即可。 ( 2)必要条件: p q 则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p q q p 即没有 q 则没有 p ,亦即 q 是 p 成立的必须要有的 条件,即无它不可。 ( 补充 ) ( 3)充要条件 p q且q p 即 p q 则p 、q 互为充要条件(既是充分又是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要条件”也说成“ p 等价于 q ”、“ q 当且仅当 p ”等 ( 补充 ) 2、充要关系的类型 (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定义:若 p q ,但 q p ,

高中数北师大选修1-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4课时)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A .a >b +1 B .a >b -1 C .a 2>b 2 D .a +1>b 【解析】 “p 的充分条件是q ”即“q 是p 的充分条件”,亦即“q ?p ”.因为a >b +1?a >b ,故选A. 【★答案★】 A 2.函数f (x )=x 2+mx +1的图像关于直线x =1对称的充要条件的( ) A .m =-2 B .m =2 C .m =-1 D .m =1 【解析】 由f (x )=x 2+mx +1=? ?? ??x +m 22 +1-m 24, ∴f (x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x =-m 2,由题意:-m 2=1, ∴m =-2. 【★答案★】 A 3.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的解集是R ,q :-1

4.(2015·天津高考)设x∈R,则“|x-2|<1”是“x2+x-2>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x-2|<1?10?x>1或x<-2. 由于{x|11或x<-2}的真子集, 所以“|x-2|<1”是“x2+x-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5.有下述说法: ①a>b>0是a2>b2的充要条件;②a>b>0是1 a< 1 b的充要条件;③a>b>0 是a3>b3的充要条件.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a>b>0?a2>b2, a2>b2?|a|>|b|?/a>b>0,故①错. a>b>0?1 a< 1 b,但 1 a< 1 b?/a>b>0,故②错. a>b>0?a3>b3,但a3>b3?/a>b>0,故③错.【★答案★】 A 二、填空题 6.“cos α=- 3 2”是“α= 5 6π”的________条件. 【解析】α=5 6π时,cos α=- 3 2,反之不一定成立,故应是必要不充分 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两角相等”是“两角是对顶角”的充分条件;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已知平面α,直线m ,n 满足m ?α,n ?α,则“m ∥n ”是“m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因为,,m n m n αα??∥,所以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m α∥. 由m α∥不能得出m 与α内任一直线平行,所以“m n ∥”是“m 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 【解题必备】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方法: (1)命题判断法:设“若p ,则q ”为原命题,那么 ①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时,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真时,p 是q 的充要条件; ④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假时,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从集合的观点看,建立命题p ,q 相应的集合,即p :A ={x |p (x )成立},q :B ={x |q (x )成立},那么 ①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若A ≠ ?B 时,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若B ≠ ?A 时,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A ?B 且B ?A ,即A =B 时,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3)等价转化法:利用p ?q 与非q ?非p ,q ?p 与非p ?非q ,p ?q 与非q ?非p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1.“lg lg x y >”是“1010x y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