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站桩

站桩

站桩
站桩

④肩:身形与两肩的角度,按老拳谱中讲身形是“正而似斜,斜而似正”。既不正又不斜、提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每个人的卨矮胖瘦不同,脾气秉性不同,对老拳谱的理解不同,让你在练习中去体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角度,因此产生差异,无可厚非。通过我多年的练习实践和教学研究,站三体 势桩时,身形和两肩的角度与正前方成45。左右为宜。这样 做,一符合技击原则,减小受攻击面;二符合人体结构和生物 力学,只要符合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做起来才舒服、合适、 正确、完美,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⑤下和前臂:左于腕部与左前臂的角度约为120°,腕部 微塌,五指微曲,掌心凹,虎口撑圆,拇指开,食指挑。以增 加虎口肌肉张力,有利于腕部的稳固。由于五指均保持一定的 张力,对前臂上的指伸肌产生一定的紧张度,能在一定程度上 增强前臂的抗击打能力。由于掌心向前下方,所以,前臂远端 内旋,前臂的桡骨和尺骨相绞拧,使相应的肌群同时参加工作,能够增加掌部的力量D同时,对前臂也能起到一个稳固的 支撑。腕部过直不利于击打时的承受力,指关节是承受不了全 身整力的。腕部过于背屈,腕关节僵硬而不灵活,不利于抓捋和手掌的变化。所以,腕部微塌是正确的,120°左右是适宜的。

⑥肘:肘关节的角度,也就是前臂与上臂之间的夹角。在这个问题上,形意老拳谱中讲:“屈则不远,直则少力。”提 出了一个模糊概念,不屈不直的范围。80年代初,我在北京大学担任形意拳教练时,在给学生们讲站桩前臂的位置时,我 按老拳谱讲屈则不远直则少力,同学们问我:“老师,多少 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我把身体各部的角度, 参照各种版本老拳谱,根据我的练功体会,全部用量角器测量,找出了各角度的最佳范围,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肘关节的角度应在150°左右为宜。形意拳站桩或打拳出掌为什么不把胳膊伸直?伸直胳膊不是可以打得更远一些吗?首先形意拳打拳或出掌胳膊不伸直,这是形意拳技法的要求和凤格特点所在,形意拳非常注重整劲,在这样不屈、不伸直的角度内一能发挥出较大的力,二能动员较多的肌肉共同参与工作,对肘关节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二由于不屈不直,能使动作更加灵活,使力转换更快,变化多端。

⑦上臂与肩:上臂与肩关节的角度对上肢来说非常重要。 上臂与肩关节的角度约在60°?70°之间。拳谱中讲:“松肩坠肘”,松肩就是肩胛骨有意识的向下松沉;坠肘的关键在于上 臂的前端始终处于肩关节以下,松肩与坠肘是相辅相成的互为 因果关系。只要松肩做正确了,自然肘也就坠了,只要坠肘达 到了要求,肩部自然也就松沉了。还有重要关键的一点,就是 上臂有意识向内收,使上臂尽量的在身体站桩的矢状面上,这 样有利于发挥身体的整劲。在站桩的过程中和练拳时都要时刻注意上臂的内收、内掩,以形成正确的姿势定型。后手的拇指 和腕部要紧贴小腹丹田位置,即脐下三指部位。后臂的肘部要自然下垂,注意后肘不要向外张开,要和身体保持完整。掌指向前,掌心向下。

⑧头:“头要顶,项要竖下颌要微向内收,但要注意 颈部肌肉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影响头部的灵活。头上顶的作用 能有意识地使脊椎竖直,有利使身体中正,不致歪斜,有利于 呼吸。目视前方的要求,不要过分的转头使面部正对前方,应该使头部与正前方成22.5°的夹角,但眼睛是看前方的。

⑨臀部:臀部要松坠,要内收,也就是使骨盆的正常斜角 稍微加大一些,有利气沉丹田,有利腰部弓形的形成,有利于前脚的向前进步。

10身形的要求是“含胸拔背”。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含胸拔背是用两个肩尖微向胸前○

内合,放松肩胛骨、背部肌 群,用胸大肌微拉两肩,以达到含胸拔背的目的。在做这个动 作时,要注意肩部始终向下松沉,不能耸肩、寒肩。含胸拔背 和松肩坠肘这两个要领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是有机地连在一起的整体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注意不要过 分.要以舒适合度为准。松肩含胸最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实腹, 也就是气沉丹田,而气沉丹田是形意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含 胸拔背的要领也是对胸背部增强抗击打能力的一种自我保护。 拳掌的劲力之源在肩部,身劲的劲力之源在腰部。

三、三体势粧的层次

虽然三体势桩在外形姿势上有舒展与紧凑之分,步法有大小高低之别,但是,这些都是由门派师承不同而造成的,无可 厚非。在练功的不同阶段,同样站一个三体势所表现出来的 精、气、神,它的内意、内含是不同的。虽然外形相差无几, 但内中的意识,呼吸的调整,内气的导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 的要求、不同的侧重面。下面就三体势桩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练习过程中对身形、意念、呼吸进行简要论述。

1.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刚开始入门学习站桩,对姿势要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够模仿老师做动作,但动作不准确,随时间 推移和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姿势逐渐准确完善。有时也会顾 此失彼,按生物学讲这是大脑皮层的泛化阶段。在这个阶段 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求形正,姿势正确。各部角度、身形位置合乎规矩,按前面所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项安置到位。先讲大的 环节,如两腿、身形、两臂、头部,冉讲细小部位的要求。在 认真体会动作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形意拳的要领和对各部的要求。

其次,在正形的过程中要注意体松。松不是懈,体松是不要用力,只是把前臂摆放在合乎规矩的位置上而已,不加任何 拙力,是用意念引导肢体的放松。要上松下实,下实是两腿的 支撑力。由于两腿弯曲角度不同,后腿最累、最吃力这是必然的。

第三是入静。入静也就是把所有的思想意念全部集中到站桩的练习中,排除杂念。在初级阶段要集中精力对姿势的正 确与否,各部的角度,肢体是否放松,要认真地去体验去感 觉。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感觉,才能有所体会。在初级阶 段要把正形放在首位,只有正形以后的劲才能顺。形的正与不 正,对劲力的顺与不顺有很大的因果关系。初级阶段对于呼吸 的问题要做适当的要求,不要过分强调,只是在人静的情况下,在姿势正确的情况下,要有意识的使自然平常的呼吸调整 到使呼吸缓慢、深长、均匀。初级阶段要对姿势进行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而达到正确的定型。

2.中级阶段

三体势桩的练习在中级阶段的要求:

①对身体各部姿势的“正形”,从大的方面到进一步对细 小姿势的精细研求,从而认真体验和加深自我感觉,体验劲 顺,感觉舒适。这是对形的方面的要求。

②对意念的要求。意念分为两种,一种是内视,一种是假 借。内视用于养身,假借用于技击。在中级阶段站桩中,要以意领气,以意导气,使气在周身循环,沿任督二脉进行周期性 的往返运动。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先是以意循任督二脉,逐步 地自然地达到气循任督二脉 > 最后打通小周天。不要过分追 求,完全顺乎自然。通也自然,不通也自然。

③呼吸的要求和方法。由于初级阶段对站桩姿势的外形动作,通过练习基本上达到了 “形正”。所以,在中级阶段形正就不是主要的了,而在意念指导下的呼吸方法则是重点。三体 势桩在中级阶段一般要求采取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收凹陷,呼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而圆满。吸气 和呼气都要求用鼻进行,对呼吸的深浅、节奏、频率要在意念 的控制下进行调节。要使呼吸深长、缓慢、均匀,这些都是在 体松、意静的条件下进行的。

3. 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在练气的过程中是以意导气,以意领气。在中级阶段是以气运身,以气周流全身。练至纯熟达到一定程度之 后,能达到内外合一,形神一致,和谐统一,天人相应阶段, 即高级阶段,也就是形意拳谱中的洗髄化劲和练神还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人的气质得到了改 变,使性格豁达,心胸开阔,谦和有礼。呼吸皆用鼻而不用 口,吸气绵长深透,呼气细微若无。吸气长引而咽,至极处微 微吐气。不论吸气和呼气都要细微无声,这就是道家的

“胎 息”。其实,在武功的最高境界与道家、佛家互通互融,达到 了高度的一致。这就是武学中的“拳禅合一” “拳道合一”的髙级阶段。

此阶段的站桩姿势与前两段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更加放 松,意念虚静,就像老子《道德经》所讲:“致虚极,守静笃。”使心境达到空旷宁静的状态。

第三节 降龙桩

一、概述

形意拳中的降龙桩名称是取自《性命圭旨全书?降龙说》: “离曰为汞,中有己土,强名曰龙。"“降之者,制其心中之 真火,火性不飞则龙可制,而有得铅之时”。指精神内守,肾 水上升而制火为降龙。这是在气功学术中的解释。形意拳降 龙粧是其外形的拧身折腰,拗步回身,双臂撑圆,前撑后塌 的姿势。外练腰臂腿功,内练心意气。先练外后练内,“外 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先求外形肢体的姿势正确合顺,在 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练习动作。要点面结合、内意集中、调节呼吸等。

二、降龙桩的练法

1.动作过程

①立正姿势,左足横开一步,两脚之间距离为 三脚;同时,两手自体两侧向上抬起,手心向上,两手高与肩平,手臂微屈。目视前方(图2‐8 )。

②两足不动,两手屈前臂,向面俞合拢,手心向下,两掌 指相对。两掌内旋使掌心向外,拇指向下,高与肩齐,两臂撑 圆,如抱球(图2‐9)。

③左足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右足以脚尖为轴,脚跟外 拧,身体左转约180°,左腿弯曲成左弓步,右腿蹬直微屈, 身体大部重量在左腿;两掌随身左转逐渐撑开,右掌在头部右 侧上方,右臂撑圆,右肘略高过肩。左掌在左胯后方,掌心向 下,掌指向前,左臂撑圆。头向左转目视左掌。此为左降龙桩 (图 2‐10)。

④身右转180°,两足在原地拧转,两掌随身转撑抱于胸 前,两掌心向外,与前动作②相同。

⑤右足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左足以脚尖为轴,脚跟外抒,身右转180°左右,右腿弯曲成右弓步,左腿蹬直微屈, 身体大部重景在右腿,腰向右转。两掌随身右转,左掌在头部左侧方,左臂撑圆,左肘略 高过肩,右掌在右胯后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臂撑圆。头向右转,目视右掌。此为右降龙桩势(图2‐11)。

2. 收势

降龙桩收势左右相同,先回到②的姿势,然后再两 掌外旋,成手心向内,抱于胸前。再收左或右足成立正姿势,同时两掌下落至腹前,再成立正姿势,收势毕。

3. 动作要点

①降龙桩起势动作要慢要柔和,动作中间不停,一气呵成,动作连贯协调。

②成定势时,要注意两手、两臂的位置。上手臂要有撑 劲,下手要有捋按劲,腰身要有拧劲。不能用偁劲、拙劲、蛮 劲,要放松,保持外形各部的正确,胸微含,头微顶。

③定势站桩开始时先自然呼吸,注意把姿势凋顺,调正确。重心安置得当,然后尽董延长站桩时间,左右互换。如欲 站桩时间长一些,两足的距离适当短一些,保持两足长的距 离,这样姿势高一些。

④首先在保持动作姿势外形、各部的位置以及间架结构正确的前提下,从上到下,用意调整各部的肌肉要逐步放松,不用力。但注意不要使姿势走形而懈松,也就是把多余肌肉给放松下来,用最主要的肌肉参加工作而保持外形不变,这样能促 进气血通畅,特别是腰部肌肉一定要放松,要松而不懈,要沉而不僵。在拧转中要有弹性,在蓄劲中含有发劲,在放松中要有突发的准备。

三、降龙桩的功用及意念活动

由于降龙桩两腿距离较大,重心较低,故对腿部的力量要求较高,适于年轻人和身强力壮者练习,年老和体弱者练习此 桩可把姿势调高,拧身的角度调小一些。此桩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腿功、腰功和手臂的撑劲,是三体势桩功的补充和完 春。对腿部的支撑蹬力,腰部拧旋的弹力和手臂上撑下塌的劲力能起很好的锻炼作用,能较快较好地提高功力。

拧身俯腰有龙折身之意,手臂的上撑下塌有把龙身捋直之意,前腿弯曲,后腿燈直,身形下坐气向下沉,有骑在龙身使其 降服之意。随着一吸一呼身形有稍微的起伏,有如龙在起伏挣扎,而我用意降服。此只是用意而不是用力,时刻注意要“意紧 而力松”,逐渐体会身体各部的感觉,要感觉舒适得力为佳。

降龙桩,龙是指心神,练功中调身、调心神为降龙,所以,动作姿势正确之后,调整心神为首要。

第四节 伏虎桩

一、概述

此桩法也是民间传统形意拳中的粧法之一。降龙伏虎是道家气功术语,伏虎是指“精神内守,心火下降而济水,为伏虎”(见《气功大辞典》323页)。前辈武术家取此名是指 身形姿势有伏虎之意.而内借用古代气功之术语以练内。心火下降以济肾水,指意念,此指周天气血运行。此桩法两腿 成半马步型,虚实分明,能增腿力,两臂圆撑合抱,能增整体浑元力。

二、伏虎桩的练法

1.动作过程

①由立正姿势起,右足不动,左足向前迈一步,两 足之间距离约为自己的两个或三个脚长,左足尖向前;

两手自体侧上起合抱于胸前,两腕交叉,手心向内,

两臂屈肘,手高与胸齐。含 胸拔背,松肩坠肘,头向上顶,收臀,身形竖直,目视 前方。两膝伸直,重心在两足之间(图2‐12 )。

②两足不动,两腿屈膝下蹲,重心在右腿,左腿屈膝微 直,右腿弯曲下蹲,右大略高于水平。重心后移,成前四后 六步型,即半马步型。裆部撑圆,臀部内收松坠,头部上顶收 颏,身体竖直而微前倾。两掌在身下坐之时,左手向前、右手 向后撑开,两掌心相对,左臂微屈撑圆,置于左膝前上方。右臂弯曲,右掌置于右肋腰侧,两肘外撑,两掌心合抱,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目视左手前方。此为左手伏虎桩(图2‐13)。

○3起身站立,两手交叉合抱胸前,收左腿到右腿处,再迈左足做右步伏虎桩,动作同前,唯方向相反。

①两臂撑抱,两手前后拉开之时与身形下坐、两腿屈蹲动 作要一致,上下协调完整。

②前脚要有踩劲,两手有抱劲,两肘有撑劲。此是用意而 不是用力。

③练习时,前脚上步与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上下动作要 相随,整齐一致。

④年轻力壮者可按标准姿势站,应以气不上浮为原则。身体弱者势子应高一些,以后逐渐适应之后再放低。伏虎桩对增 大腿的支撑力大有益处。

3.站桩时的呼吸

①在吸气时,两腿要有合劲,有如站在冰上,要裹胯合膝,防止脚下滑动而用抽劲合劲。同时,两手两臂在吸气时,用内含抱劲。

②在呼气时,前脚要有踩劲,后脚要有蹬劲。配合呼气而气沉丹田,身形有微向下坐之意。这些劲力的练习只是在意念 支配下的内动,而外形并无大的变化。随着一吸一呼进行有节 奏的练习,可进行一松一紧的劲力练习,吸时松,呼时紧。这 样以体会身体各部肌肉的感觉,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是 手段,紧是目的。

③两手前后拉开撑出与身形屈腿下蹲动作要协调。虽身形 微向前倾,但注意力要收臀向下沉坐。随着一吸一呼,重心微 有前后的移动。随着重心前后微小的移动,前脚练习踩劲。两 手外撑时有如拉开一个弹簧,向内合抱时,犹如两掌向内合压 弹簧,以这样的意念来体会全身的整劲,这些都是用意,而不是用力,用力则僵,用意则灵。

第五节 砸桩

一、概述

砸桩,顾名思义就是把桩再夯实、砸实一些。就像修筑桥梁在每个桥墩下面都要打下很多桩一样,以利基础更加扎实、 稳固。在这种基础上修建的桥梁能更结实、牢固、持久。形意拳砸桩的意义也是如此。

砸桩不同于站粧,站桩是原地不动保持一种姿势,砸桩是 保持一种姿势在原地进行动作的桩法。目的是为了快速地掌握 形意拳的整劲,也是为了通过睚桩能较快地体会到形意拳的要 领。站桩主要是练意调气,而砸桩主要是练气与力合。

形意砸桩在传统练法中没有,这是经多年的练功体会和教 学实践总结而得出来的。它是对桩功的一个补充,也是形意拳

从静式站桩到动作练习中间的一个过渡。更重要的它是将站桩 获得的整劲引发于外,是练习和体会发力的一个很简单实用的 桩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增力强身的作用。

二、前脚落地砸桩练法

1.预备势

两脚之间的距离,姿势 的高矮,身形的正而似斜, 斜而似正,头顶收臀,含胸拔背等均与三体势桩法相 同,只有两手、两臂放置的 位置与三体势不同。砸桩要求:前手握拳,屈前臂横于身前,拳心向里,略低于肩;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夹角,即肘部的角度在90~100°。后手掌心向前,掌指向上,按于前手腕部,双肩松垂, 后手肘部下坠。目视前方(图2‐14 )。

2.动作过程

①预备姿势站好之后,先调气深呼吸三次,使气沉人丹 田。除两腿支撑全身重量外,其他各部放松,重点在肩部、腰部。

②身体重心微向后移约10厘米,前脚的脚跟离地约3厘米,前脚掌点地,前腿膝部微屈。前手前臂和拳微向后移至胸 前,后手始终扶于腕部,两肩松沉回抽。此时,大部重遺在后腿,头向上顶,目视前方,此时要吸气,动作要慢,吸气要长要满(图2‐15)。

③后脚用力蹬地,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约15厘米。同时,前脚的脚跟落地用力向前下踩劲,要落地有声。前腿膝部不能 弯曲过大,它有一个弹性形变,但又快速恢复原状。脚后跟落 地的同时,以前手的前臂和腕部为力点,用腰部的催劲,肩部 的前送,前臂的撑劲和后手的用力推送而把劲力发出。发劲时 配合呼气,以气催力。呼气时要短促有力,要气沉丹田。把全身之劲节节传递,贯注于前手腕部和前臂而发出。此时前臂与肘部约为120°头向上顶,目视前方(图2‐16)。

练习砸桩动作,左腿在前练习50次,再换右腿在前练习 50次。具体次数,视体力而定。

3.动作要点

①首先是动作与呼吸相配合。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 其次是注意全身的松与紧。发劲时紧,蓄劲时在发劲完了 之后应马上放松,只有松得开,松得彻底,才能合得紧,紧得完全,紧得刚猛。松和紧的时间分配是“刚居其一,柔居其 九”,松时意紧,紧时爆发。

②练习时,身形在原地随动作的蓄发,有一些微小的起伏,约为本人身高的1/20的起伏幅度。重心后移时蓄劲,身形微向上起一些,砸桩落地有声,发劲时身形微下落。

③姿势摆好之后,头向上顶,目视远方,如屹立岩石之上面 对长空,稳如泰山。随重心微后移,吸气蓄劲,似把海浪吸引收蓄过来,然后呼气泼劲把海浪挥之而去,气势恢宏,发劲刚猛。以这样的意境指导砸桩练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④砸桩练习要遵循轻一重也就是柔一刚一柔的练习 顺序。先轻柔缓慢发力,以调气调身,至全身气和、身舒、劲 顺之后,再以刚猛之劲砸桩,以练整劲。最后再练习.轻柔,以调气 养身。这三段练习始终要保持姿势的正确,劲力的合顺,始终以意念为先。

⑤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强弱和身体状 况而决定运动量,不能图一时高兴和痛快,发劲过猛,时间过长,而导致劳累。砸粧虽是形意拳中获得整劲较快的一种粧法,但练习

不当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于砸桩时,前脚跟落地有声,对 脚跟部冲击力较大,练习过猛、过长、过累,会产生脚跟疼。由 于前腿膝部的用力支撑,膝部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从而使 膝部产生不适。由于砸桩时,地面支撑力节节贯穿上达,虽发劲 于前方,但对头部也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头部会有头疼、头胀等不良影响。只要认真按上述的练习方法练习,这些弊病都能避 免。练功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三、后脚落地砸桩练法

1. 动作过程

①后脚砸桩的预备姿势与前同。

②身体重心微向前移约10厘米,前脚不动,后脚跟抬起 2?3厘米,脚尖不离地,身形微向上长;两手动作同前脚砸桩 动作。注意前手前臂向后微移动时,腰微挺,胸微前顶。动作 要慢,与吸气配合,目视前方。

③重心向后移,前腿支撑,后脚的脚跟落地要震地有声; 用力向后、向下踩劲。同时,前手以前臂和腕部用力向前绷劲发出,后手扶于前手腕部。注意臀部向下松坠,向后坐,腰要向后弓,肩部向前送,配合呼气以发出整劲。左右相同。

2. 动作要点

①后脚砸粧是利用后脚落地支撑的反作用力,迅速上达, 通过腰肩,送达于前手而发出整劲。

②后脚落地与前手发劲动作要整齐一致。

③发力和呼气要同时。

四、砸桩的功用及意念活动

砸桩练习时,前脚、后脚都要练习,以前脚砸桩为主,后脚为辅。另外,在五行拳的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砸粧的技

法对五行拳的每个拳势进行砸桩练习,这样,能更好、更快地体会五行拳的劲力,以增强功力。具体练法与砸桩相同,要把全身的整劲贯注于前手的掌或拳上去,以体会劲力的来源,加深对形意拳要领的理解,有利于更快形成正确的姿势劲力,使动作规范化。通过多年的练功体会和教学实践,砸桩是五行拳 能较快获得整劲,最简洁实用的一种桩法。

形意拳三体桩‐孙禄堂

此段为孙存周弟子张烈老师讲解,讲解较为详细,是目前网络可以看到的最详细的版本。

三体式 序

孙存周先生教授的三体式动作规范,要求严格。多年来,我尊其教导多在练上下功夫,很少与他人交流,所以从未真正体会到三体式的难度。直到退休后,找我学习并交流武术的人增多,我才发现来访者中即便是练拳多年,甚至已经小有名气的人,若按孙存周先生的要求站三体式,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标准,这才使我认识到孙存周先生教的三体式确实有一定难度。

分析来访者做不到孙存周先生练习三体式标准要求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大致是三体式的样子,没有真正的严格要求;

第二,虽知道些标准,但表述又不太明确。如三体式的肩、胯、足跟在一条直线上;另一说法是立一根竹竿,足跟、臀、肩,都与竹竿相靠,此说法显然忽略了臀部的凸起。再如三星对照是指鼻尖、左手食指尖、左脚脚尖在一个垂面上;以及前脚三分劲、后脚七分劲、脚趾抓地等这些描述都没有基准,使人不易判断正确与否,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第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三体式是桩功,要坚持长时间站,使三体式令人生畏,产生了神秘感。

当年孙存周先生教我是按传统的教授方法:口传心授,耳濡目染。我的动作是在他的摆弄、纠正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逐步达到他的规矩和要求的。现在我们之间不具备口传心授的条件,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都是快节奏的,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将孙存周先生教给我的拳,用语言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式上加以标准化,这样才能不走样地传承下去。同时我也在训练方法中加入了自我检查的方法,使学习者可以自己发现毛病、把动作做正确。

在三体式的讲解过程中,我将采用先分解再结合的方法来讲述清楚。在今后的讲拳中均用此方法。

(三体式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立、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 编者注) 三体式根据出手出脚的不同,可分为左式三体式和右式三体式,下面我们以出左手出左脚的左式三体式为例进行讲解。

三体式(1) 标准站立

一、标准站立:

1. 两脚站立的位置:我们讲拳的方位仍用中国人习惯的东西南北来表述,根据需要有时也用角度来表述。在地上南北方向画一条直线;你面向南,左脚踩在这条直线上,既然是踩,就一定要踩正了。右脚成45°贴在左脚的后边,右脚脚跟的圆弧正好与这根线在左脚后边相切。

我说的是脚,若穿着鞋,鞋底比脚大出一圈,则右脚脚后跟的鞋底要踩过一点线。

2.身体的状态:两脚按规矩站好位置后,把身体站直,站舒服了,这时头向南,胸向西南,身体要挺拔,就是要立如松。按前边武术试验“含胸拨背”、“肩胯相合”的要求,这种站立姿式你应该已经形成习惯了。

3.头的状态:头要尽力向上顶,下颏要往里收着点,两眼平视,注视前方,使自己有一种像牛犊一样、梗着脖子盯着正前方的感觉。按前边武术试验“虚领顶劲”的要求,你也应该形成习惯了。

千万不要小看了标准的这一站,要做到要练拳了,虽然还没开始练,往那儿一站就绝对标准,透出一股精神气,使自己、使他人都感到为之一振。

学习孙式武学,这一站是非常关键的一课。

编者提示:右式三体式

1. 两脚站立的位置:仍面向南,右脚踩在这条直线上,一定要踩正了。左脚成45°贴在右脚的后边,左脚脚跟的圆弧正好与这根线在右脚后边相切。这里同样要注意穿鞋时左脚脚后跟的鞋底要踩过一点线。

2. 身体的状态:除方向外要求完全同左式三体式预备式。

3. 头的状态:要求完全同左式三体式预备式。

两个需要统一的概念

正前方与下蹲高度

一、正前方:

有了标准的站立就要提及练拳时两眼注视的方向和出拳打击的方向,也就是正前方。

正前方是这样定义的:通过自己的鼻尖假想一个伸向正前方的垂面。这个假想的垂面与地面会有一条相交的直线,这条直线肯定与你标准站立姿式下前脚踩着的直线是平行的,而且距离很近,但究竟相距多远还是重合在一起,我没有计算或证明,总之相差不多,大约是一寸左右。

通过鼻尖指向正前方的这个垂面就是你练拳的正前方。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两手都要沿着这个面向前打击。手的高低可以改变,不管出手是与心口同高、与眉同高、还是与脐同高,但手向前打击都应当在这个假想的垂面上。中国人说自己时都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尖,你的假想敌就在你的对面,打击方向指向鼻尖的正前方肯定没错。

二、下蹲高度:

在熟练掌握了三体式预备式站立的基础上,在一面墙壁前,背对墙壁按照左式三体式预备式的规矩与要求站好。所谓背对墙壁是以头的朝向为依据,因此你的身体和墙有45°角。逐渐向后退与墙接近,由于你的身体曲线,首先和墙接触的是你的右肩和右臀。这时你的右脚与墙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正是你的臀部凸起的高度。每个人右脚与墙的距离是不同的,是由自己的臀凸起程度而定

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这一点要特别强调,要形成习惯,今后练拳中无论练什么拳都要坚持这个规矩;这是因为膝的弯曲方向与脚尖一致符合膝关节运动生理学,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受损。

两腿继续逐渐弯曲,两腿同样用力,绝不可以把身体重心移向某一条腿,这一点是我一再强调的。这时你的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身体垂直向下降落,下蹲到你的极限,即不可能再向下蹲了。这时你膝关节的弯曲受到踝关节的限制,因为踝关节限制你脚面与小腿的角度,你不可能把脚面贴到小腿上。

要记住这个高度,这就是你练拳时标准的高度,练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是这个高度。这个高度是以右肩和右臀一直贴着墙的前提下,下蹲产生的。如果你体质较差可以蹲的高一些,但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做的不到位。有些人为了狠下功夫,蹲的比这个高度还低,那肯定是做错了,一定偏离了标准,他的右肩肯定离开了墙,绝对是错误的下蹲动作。

要先以墙为测量方法,把动作做标准,并且要记住这个高度和姿势;

要熟练到一蹲就能达到标准姿势后,再离开墙去练。

三体式的标准下蹲(预备式)

三体式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的预备式)手的动作与位置: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掌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的大指根处可以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

左臂也自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

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地面平行,被压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三体式的标准下蹲(或三体式的预备式)

先站好三体式的标准站立

两手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两腿同样用力逐渐弯曲,使身体垂直向下蹲,两膝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下蹲到标准高度(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正前方下蹲高度)》 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三体式的出左脚

在三体式标准下蹲的基础上,应明确知道左脚踩在一条伸向前方的直线上(参见《标准站立》中的脚位插图 编者注)。

由其他人用手固定你的右胯,使之不要向外凸出,即两胯仍然保持下蹲的标准状态;同时固定你的右肩,使之不要向右倾倒。也就是说,在标准下蹲后,身体各处都不许变,只是左脚沿脚下的线向前迈出,迈出的步幅标准是:膝盖的前端向下做垂线,这条垂线正好落在左脚的脚后跟。

按照这样的标准迈出这一步,你的左腿得很用力,右腿更是得用力。两脚的脚趾肯定要抓住地,否则就站不住。这就是老的拳书上常说的“前腿三分劲,后腿七分劲,脚趾抓地”的说法。

虽然能做成这样就是完成了三体式下肢的正确动作,但是,当别人控制住你,使你正确的下蹲姿势不被改变时,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左腿不会向前伸了。由于你没受过训练,还没有功夫,左脚在标准下蹲姿势不变的情况下伸不出去是正常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这种情况下伸出左腿,就谈不上三体式的难度了。

能正确伸出左腿的训练方法:

动作1:标准站立

动作2:做好三体式的标准下蹲,这时先不考虑手上的动作,两臂仍在体侧。

动作3:把上身向右倾斜一点,也就是说你的重心由于身体的右倾已转移到右腿上。这时你的左腿可以向前迈了。迈到标准的步幅,使膝盖前端与脚跟在一条垂线上。

动作4:左脚向前迈成标准步幅后,把开始向右倾斜的身子逐渐直立起来,或者说是整个身体向左慢慢倾倒(请注意,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肩胯相合,胯不能突出,身体是一个整体地倒过去 编者注),在倾倒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腿的感觉。

在向左倾倒到要倒不倒时,你会突然感到象过电一样两腿一震,感到两腿发热,好像从来也没有用过这么大的力量,非常吃力,同时会感到两脚的脚趾用力抓着地,两脚好像弓一样弓起来,只是脚趾和脚后跟着地。我将这要倒不倒的这一点称之为临界点。

要有耐心地找这种感觉。根据我教拳的经验,没练过拳的人很快即可得到这种感觉;而练过拳的人,由于他们原来的错误习惯,让他们向左整体倾倒时,他们很难做到整体,膝、胯、脊椎、各个关节都特别活,八道弯似的找平衡,做不到整体向左倒,故要较长时间才能找到感觉。对练过拳不容易找到感觉的人我也想了一个办法:背向床蹲一个马步,然后整体慢慢向后倒(这样你就不会怕摔着),在慢慢向后倒的过程中你会突然感觉有一瞬间脚趾抓地,两腿像过电一样。找到这种感觉,再回到前边讲的出脚方法进行练习

这种感觉找到就好,哪怕只是一瞬间。开始你向左倒,找到感觉后,会因为你没有功夫而坚持不住,所以马上要移动身体,否则就真的摔倒了。有了这种感觉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逐渐的你两腿的功力在增长,坚持的时间也逐渐加长。这种感觉就是三体式下肢的正确感觉。

当你可以将这种感觉坚持到两分钟时,则你腿的功夫已经可以从标准的下蹲正确伸出左脚,进行真正三体式的练习了。

三体式上肢动作的练习

一、上肢的预备式动作练习:

先站好标准站立,两手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

右臂贴着身子,把右手大指根放在肚脐下。右手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用左手中指贴着右手手背处的大指根,可以正好摸到自己的肚脐,即右手不可以把肚脐盖住,又不可以离肚脐很远。手心朝下,右手中指指向前方,手处于自然张开状态。

左臂也自然贴着身子,左手立着,掌心向右,手指朝前,左手食指正好被压在右手中指的下边;左手大指张开,虎口撑园,大指指向右,与地面平行,被压在右手掌根处。

要记住这个位置,以后一站三体式的预备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上。

二、上肢的到位三体式练习:

先站好标准站立

左手的动作

(1)左手向前方抬起,手心向上,如托着东西一样,左手食指尖和鼻子都在正前方的垂面 上。(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标准站立、正前方)》 编者注)。

(2)在保证坠肘(胳臂窝朝上)的前提下把手心转向下,食指尖仍在原来的位置。这时因为你站的是标准预备式,你的前胸与正前方是45°。

(3) 在身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左手尽量向前伸展,伸展到找到拳感后,扬起手腕使食

指尽可能竖直,腕子极力的扬,食指尖依然对着鼻子。

(请注意右图与上图肩的区别 编者注)

(4)这时将五指尽力张开,各手指略微弯曲,虎口肯定撑圆了,手好象按在或者说抓在一个 大球上,手心仍然努力向前顶劲。左手虎口的高度与心口一样高。

右手的动作

与左手一样,右手也是五指张开,象抓住一个大球。腕子尽量往起扬,手指往上翘,手掌心也向前顶劲。右手也有感觉,但没有左手那么强烈。

要记住这时双手的位置和感觉。以后一站三体式,双手就要在这个位置和有这种感觉。

真正的三体式正规练习

(三体式的整套动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标准站立、标准下蹲、到位的三体式 编者注)

动作一:标准站立(参见《需要统一的概念(标准站立、正前方)》编者注)

动作二:三体式的预备式(标准下蹲)

在做标准下蹲的同时,两手要完成三体式上肢的预备动作。(参见三体式(3)三体式的预备式编者注)手的动作与下蹲同时完成。应注意的是两手从身体两侧贴着身子向肚脐方向提起,直接做到位,非常简单朴素,没有一点没用的花活,身体往下一蹲,手也一步到位。

这样蹲好后,舌顶上膛,提肛(即有一点憋屁的感觉)

动作三:到位的三体式

同时出手出脚,动作要迅速,手脚动作要一致,绝对是同步进行。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

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起立,两手均做到位。

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

精力集中,眼睛瞪住左手食指指甲、收颌,身体挺拨正直。

这就是正确的三体式

站桩的目的与要点

站桩的目的与要点 站桩训练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松,第二个阶段是求静,第三个阶段是求空。其中第一个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第一步体会肩颈肌肉松、第二阶段体会腰背松、第三阶段体会丹田(腹部肌肉)松,第四阶段体会胯松。 具体如下: 1按桩架站好,意念中模模糊糊的想着,把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放松。就是站一会你哪里累了就想着放松哪里就行了。站桩的时候,为了保持架子,就会用肌肉力去对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时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会用肌肉的酸痛来提醒你身体的这些部位是紧的。放松这部分肌肉,这就是站桩的第一步。站桩时把常用的肌肉放松了不用力,这就迫使那些平时不常用的肌肉受力。通过地球引力的作用,第一步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平时不常用的肌肉的存在,第二步让这些平时不用的肌肉能够动起来,第三步让这些平时我们不用的肌肉变得灵活好用。 2过筋骨关的方法:站桩不是死站着不动,而是要体会身体内部的运动,站得肩膀酸痛,这是假疲劳阶段,一定要挺过去,但硬挺着也不行,容易发僵,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当你

站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可以活动肩膀,这个活动范围很小,就一毫米,有个意思就行,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在动,活动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随你便,在活动中找你觉得最舒服的活动方向,动起来以后,酸痛就能缓解了,动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体内筋的位置。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一是:微小运动。 练武讲究“意到气到”,也就是你关注哪里哪里的功夫就长得越快。比如你刚开始关注肩膀,意念中想着肩膀放松,那么你肩膀放松的速度,就会比身体其他的部位快。站桩站得肩膀酸痛,两股颤颤,为了过这一关,就想着“松肩、松肩”,重点关注肩部,很快肩就松下来了,当然这个意识不能太重,想的模模糊糊,有点就行了,否意念太重会伤身的。肩松下来以后,感觉后背的力量传上去了,就可以在站桩中体会后背的感觉的,将后背松下来。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二是:意念配合。

我的站桩之路(一)

我的站桩之路(一) 站桩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或成内八字或外八字),与肩同宽;身体正直,成“一条线”状态(具体动作是“翻跨、拔椎和头顶上伸”);两手环抱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脐,成半圆形,松肩沉肘,手指微张,两手十指相距35——40厘米,两手心离胸约15——20厘米;头正直,下鄂微内收,头部轻轻做朝天“伸”或者叫“领”的动作,两眼向前平视,或闭目或半闭目,口似张似闭,自然呼吸。双腿膝盖略为弯曲(5度以内),做到“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让体重都落在骨头上。 总的姿势要求和原则是:松静、自然和舒适。 醒世无量疾病情况简介 无量所患之病乃消化系统疾病,此病乃系家族遗传(外公四十岁不到就夭亡;外婆于1980年死于食管癌。),可能是先天基因缺陷,站桩前主要疾病有:1、慢性浅表性胃窦炎;2、Barrett食管。并伴有食管异性增生;3、经常性拉肚子,且伴有果酱便和血便;4、左鼻窦炎和增生性慢性咽炎; 5、长年血液循环差,天气稍凉就手脚不温。稍激烈活动几小时后,肌肉酸胀的情况要二十多天才能够恢复正常(而多数人只要二、三天就能够完全恢复。) 6、慢性前列腺炎,经常小便急的时候出现“尿等待”。

2005年7月份以来,无量便开始三天二头拉肚子,而且日渐严重,不仅经常出现了“果酱”便,同时还出现了酱红色的“血便”,经化验,结论为:炎症为二个加号,浅血为三个加号。后随即到江西省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找到省著名消化内科教授龚经文先生处就诊,龚教授看了化验单后,认为问题很严重,强烈要求无量进一步做肠镜检查。无量随后找到一位与自己病情大致相同的同事,按照他的治疗方法医治,处方为:每日早晚各服一小包“思密达”和一支流酸青大霉素针剂。用这种方法治疗了三天以后,却又出现了“便秘”,真是“屋漏又逢连年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没办法,只好停服“思密达”,而只服用流酸青大霉素针剂,早晚各一支。这样连续服了二个月。期间,也常拉肚子。从九月份开始,胃胀情况加重,每晚在睡眠中都会被胃胀醒。 从病情发展情况看,无量凭借自己对医学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联想到在2003年夏天一仙姑预测无量很难活过2006年的话,无量深感事态发展严重,若任病情这样发展下去,此仙姑预测将有可能会成为事实。但无量仍然凭借自己所独创的“精判生死”的相学知识,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饮食调理和寻找到渡过此难关的活命方法,因为“医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一句是千古不朽的名句,只要命不该绝,即使病情再重,也是可以从鬼门关闯过来!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 自升式平台顾名思义是具备自升能力的功能性平台,通过一定长度可以自行升降的桩腿来实现操作高度的变化以适应不同作业水深的要求,有槽口式和悬臂梁式的,现今新建平台基本都是悬臂梁式,一些平台配置有DP(dynamic position)系统从而实现自航和自定位功能,本文仅对不带有DP系统的自升式具备钻井操作能力的平台布置的简析。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独立桩腿式和沉垫式,作业水深范围从12/14 英尺直至550 英尺。大多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在250至300 英尺范围内,较浅水深则由一些固定式平台覆盖,比如模块钻机等。目前主流自升式平台多采用独立桩腿式,主要船型有新加坡吉宝船厂的Keppel Fels B Class , 美国F&G 公司的Super M2 以及JU2000/JU2000E ,荷兰MSC公司的Gusto CJ系列(CJ46/CJ50/CJ70,设计作业水深不同),美国Letourneau公司的Letourneau 116 系列等。各类型平台各具特色,根据不同的可变载荷(后面会提到其影响)和设备功能配置会有不同的租金差别,但其主要差别目前仍是从作业水深来大致区分,从各自平台造价来说,设备配置占据整个平台的较大部分,再加之一些设计费用和专利费,各类型平台取决于客户的想法和习惯以及使用区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入级的船级社有ABS(美国船级社),DNV(挪威船级社,目前改为DNV-GL,同德国劳氏合并后简称),CCS(中国船级社)以及较少的BV(法国船级社),目前最主要的是ABS和DNV,原因是其关于钻井平台的要求较为详细完整,并且出台的相应的专门入级的规范,如MODU等,其网站提供相关规范的免费下载,同时每年会有相应的更新,在进行平台设计时应注意该平台入级的是哪一年的规范,同时按照对应规范进行相关设计,有些更改会对相关系统和设备由额外的要求,将会直接的提高建造成本。其中DNV的规范相对来说更加详细和严格一些,对北海区域的针对性比较强,所以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入级平台如果作业区不是北海区域,多数选择入级ABS,也有部分平台入级双船级社,这里简单的讲就是为了将来船东的运营方便,比如我国的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同时入级CCS和ABS船级社,这里还要针对双船级和双重船级说明一下,前者船级社分主次。

谈心意拳秘传桩功

谈心意六合拳秘传桩功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每一势,都是极功。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

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 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

中医养生站桩

养病站桩 对于患者,我们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宣传治病先养病的思想,最简单的是三分治七分养,而养病以忌口和清淡为主,禁欲而还要配合锻炼,本群选择了站桩作为一个主要交流的常用方法。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如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或者一些拳术等,贵在坚持。 我这里说说对站桩的理解,供大家参考,站桩就是电视上看的扎马步,好像练武功一样,但不是大家想象中说只练下盘功夫,因为人的全身有经络运行的,气可以推动血的运行,站桩一段时间后,人自然就慢慢会感受到神清气爽的感觉,所以站桩特别是适合久病腰酸背痛,手麻脚麻,精神困,没有力气的人,或者气血虚弱的病人,如失眠,男科,妇科病人,或者一些慢性疾病,比鼻炎,或者皮肤病久治不愈,体质虚弱的病人,坚持下来必获良效。但如一些急病,如发烧,咳嗽等,必须及时施以良药,方能凑效,不必执站桩而能治万病之念。 关于站桩,马家气功里面有八个。如果身体是极其虚弱的病人,如女性朋友,建议先从大手印桩站起;一般的男性朋友,就直接从骑马桩站起,站桩不必按里面的呼吸,自然呼吸即可。 关注要点:第一,不追求时间,一天两次,早晚各1次,不必贪多;因为一开始坚持太久,易损伤膝盖,可以空腹站,饭后要过一个小时才能站;时间长短以自己不劳累为宜,但又要有点强度,站到自己全身发热出微汗更好,最好站之前喝一杯热开水。比如可以从女性朋友从1分钟开始,慢慢坚持并增加,男性朋友一次坚持3分钟开始,每个人不用纠结站桩时间的长短,当你只能站一分钟的时候,站一分

钟的效果最好,如果能站10分钟了,你硬要站到12分钟,人就不舒服了,是过度,如站后头大汗出来,则为不宜,虽然可能你觉得并无不适,实则汗为心之血,只适合站到微汗即可;时间进度表,大约给大家分一下,一般人经过一个月的练习,男人,骑马桩能坚持到5分钟左右,3个月左右,男人保持在5-10分钟的水平,3个月到半年,保持在10-15分钟的水平,半年到一年,15-20分钟,然后保持就差不多了,女性朋友约减半即可,视身体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过度,以免损伤膝盖;如果骑马桩,女人能轻松坚持到20分钟不累,男人30分钟不累,并坚持站下去,疾病则远去矣。第二,要注意的问题,必须心静气和的时候才能站,因为人体是有气的运气,当然你可以不信,气不和则人不安,不利于健康,所以心烦的时候不要站桩,不利于气的运行。第三,站桩过程中有会出一些变化,刚开始会头出汗,这些都是虚汗,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减少了,或者气往上冲,或者会手麻,心口麻,甚至还有人头晕,这是因为气的运行所致,不必担心,站完后调整一下呼吸即可,也有个别人不会有任何的反应,因人而异,所以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必惊慌。站完桩后,可以饮一杯开水,慢走几十米放松一下,不要刚站完就去做激烈的运动。 时间长了,特别是男科病人,早上的晨勃现象比较明显,女的可能乳房会更敏感,手脚怕冷的现象减轻或者消失,腰酸或者体力精神明显好转,但同时可能欲望会加强,这些都是身体恢复的迹象,因此,配合站桩清心寡欲为第一良药,所以平时清淡饮食,多吃五谷杂粮和青菜,少吃肉,有利于保持更好的状态。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篇一: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内动训练 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 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这不用闭眼睛。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可以学会控制、移动和强化身体上的肌肉。师祖王芗斋大师就是一位很瘦的人,没有发达的肌肉,但他却是一位无人能敌的武术家,许多武术高手在跟他握手以后都不愿跟他比武,原因是他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力。这也是他能够轻轻一碰就能伤人的方法。他已经掌握了内动训练的方法。不幸的是,就像他书上所说的那样,许多练武的人失去了训练的方向,仅仅依赖一些累人的武术动作。于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外表看来并不强壮,但是他们的内力却无人能比。他们的下身就像是一座埃及金字塔。他们的根基非常有力。于教授的学生们以他们的力量和

站桩漫谈

站桩漫谈 序言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养生(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式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养生的艺术,这本小册子,原为同学们人手一篇,领略较易,不同于问世之文,故不详解。大家都知道口传心授尚不能在很短时日领会到,因此,我绝不敢认为这是完整无缺的,就算对的,也还须要逐渐改进。 我幼时多病,医药无效,于是弃读投师、寻求养生之术,既长外游各地,访名师寻益友,凡有关键身养心的学术和技艺,无不用心钻研,采其精华,舍其糟粕、博采广收,以期于养生一道有所成就,平生师友最多,皆各有所长,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内经.素问篇》的要义和拳学的基本工夫,参互为用,终于获得养生术的梗概,因此术的姿势,行站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称为浑元桩)。我年逾七十,身外无他物,仅对养生一道,稍有心得,深愿贡献给广大人民,作为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但我国养生之学,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除了片断点滴地散见于古人遗著外,仅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加之个人天性愚鲁,学识浅薄,用文字来详细而正确的说明养生桩的具体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段说明文字,不但失之于简单,有挂一漏万之处,而且缺点错误也是不可避锡

的,深望海内同好多加指正,并在学习中体会改进。 养生桩的来源和变迁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乏书藉稽考,也无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有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相传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养生的,原文是:[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黄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养生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疾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互相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独立守神]。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兵都会静养,行站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六十七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见高僧传、东流小传、梁武帝、诏文、祭文),传来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印度统名之曰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分裂情况,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

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站桩是一种方法,历史很悠久,尤其是在武学方面,桩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公认,站桩在芗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发展,而浑圆功宗师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门人,苦习意拳多年,后其更是进一步将站桩作为修道之法,并开创浑圆功。而很多人对桩功的武学作用不怀疑,对桩功是修道之法质疑者有,不屑者有。像很多人一样,多年前,我也是怀疑者中的一员,在炼浑圆功后,仍有一段时间站与坐兼习,后来逐渐改变了这些怀疑。今愿将多年前的自疑自答贴于此。形——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 我在炼浑圆功的若干年里,非常的疑惑,为此翻了翻佛经、道典,很多经典至今在目。当然,我原来并不喜欢佛学、道学,毕竟这些东西很高深,只是在炼浑圆功后,一种莫名的东西感染了我,对佛道产生了一些兴趣,当然,我一直看的是原本(没有注释的版本)。在看了很多佛经道典后,我隐隐感到,佛道的难点之一就在形,形是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也是后世学佛、学道之人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追求所谓的高深的东西,但对形却忽略了,甚至是不屑以对。实际上,形是武学、小乘佛学、道学的核心问题。是一切修为的出现点,没有此出现点,就是后世无人能够以佛道经典攀学的原

因,没有基石,谈何能登堂入室。真是不积哇步,无以致千里啊!自宋代以来禅宗开始盛行,其因亦在于形,很多人无力以佛道经典攀学,进而只能以参佛经为修行方法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搞禅宗?就是禅宗有个容易的方法——参话头,比之佛学、道学来说,总算是有个相对简单、固定的、实实在在的形式。可惜,很多搞禅宗的,搞来搞去,不知道搞了个什么,能有这么便宜的事,参参话头就成功了,这些人只看到了禅宗的外像,而没有看到禅宗的内质。后世的丹道也是如此,很多学人认为法和诀是丹道的重点,但却不知法与诀为何。实际,除了形与意还会是什么。近五十年的气功发展亦是如此,气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发展,不就是在于形,虽不得形之真意,但是由于创造了很多形的内容,故学者众。现代气功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佛学、道学的反思和矫正,然毕竟于真意均失之远矣。 形——修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形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坐卧立行,现代体育运动对形的研究也很重视,肌肉吧、骨格啊、姿势啊,现代体育运动更是借助电脑,用以对运动员的形进行分析,研究最佳的形态,进而创造好的成绩。这些已经为人所共知。而我们的祖先们,也创造了很多的运动方式来,来研究形与健康、武术的关系,如模仿动物的五禽戏,形意拳中的形,象形拳等等。可以说,对形的研究一直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程。道学和佛学对形的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一:站桩功的作用: 站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下文详谈。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二:站桩功的详解 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站桩功是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现论述于下: 五种站桩功的详细解述:

(一)无极桩(二)浑圆桩(三)开合桩(四)升降桩(五)虚步桩(一)无极桩 动作练法: 身体自然站立,屈膝沉胯,左脚横开,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左掌在内,右掌在外,两掌交叉相合,轻按于腹前。 口诀要领: 百会上领头顶悬 眉宇舒展眼平视 舌抵上腭唇微启 下颌微收神内敛 虚灵顶颈耳听后 松肩沉肘左右抻 含胸拔背脊骨直 松腰沉胯收尾闾 两膝微屈微外撑 两脚踏实劲在中 百会会阴要垂直 呼吸自然气下沉 心静体松上下通 针对性作用:规范身体各部位姿势,调整气息,放松身心,增强腿部力量,增强意识的引导以及意识对肢体的控制力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浅谈新编立八段锦的功效及习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新编立八段锦的功效及习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理事 广州景宜颐养院综合调理技术总监吴显亮 新编立八段锦是笔者根据北宋少林寺《易筋洗髓功》中的入门功法—--立八段锦改编而成,据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由少林达摩祖师传下来的功法。新编立八段锦是由功前准备、八段较为简单的动作、收功静养等共十节编排而成。改编后的新编立八段锦相对传统各种立八段锦而言动作更简单,实操难度下降,易学易练,整套功法动静相蒹,且健身效果明显。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习练。自向社会推广10多年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积极推广普及医学气功锻炼和慢性疾病防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已有大批的中老年朋友每天都在坚持习练,笔者经常接到不少新编立八段锦爱好者的咨询,现整理如下,供广大新编立八段锦习练者和气功爱好者参考。 首先在“功前准备”这一节,其主功效的有二:一是排除杂念,收摄心神;二是培补元气,坚固底盘。练习此节要注意以下问题: ⑴.站桩是大多数气功门派功法采用的最基础的入门级功法,站桩姿势可有自然松立桩、低位桩、中位桩、高位桩四种,要根据自身实际健康状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站桩方式。如身体比较虚弱可从最容易的自然松立桩开始,等身体状况改善后,逐渐改为高位桩,随着体力增强,最后过渡到以站中位桩为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般不要求站低位桩;低位桩在武术气功、硬气功习练中应用较多,除年轻人、或体质较好的人可以站低位桩外,作为养生来讲,一般采用中位桩,而身体比较虚弱及病情较重的则采用高位桩或自然松立桩为宜。站桩时间:如果按整个套路练下来,则站五分钟即可。若单独练习这一节,每次从五分钟站起,以后每日逐渐增加至20分钟为宜,年轻人、体力较强者可站至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刚开始练功后会出现两腿酸痛(肌肉内乳酸增多的现象)、颤抖,甚至会感到行走、上楼梯、坐下、上厕所都困难,这是过肌肉关的正常反应,每天坚持练习、适当放松、保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约3-5天逐渐恢复,不必害怕。另外,每次练完功后,加练松腿功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 ⑵.功法纠错:A.耸肩,上肢抬的过高。这样做放松不了,易紧张疲劳。正确的做法是:沉肩坠肘,两臂放松抬高至胸前即可。B.挺肚后仰或撅臀前倾。上半身应直立,不前倾也不后仰,略作收腹。C.闭眼、两足距离太宽或太窄。闭眼、两足距离太窄易使身体不稳定,来回晃

站桩1000-1200小时的体会和实况

站桩1000-1200小时的体会和实况 站桩1000-1200小时的体会和实况站桩1000-1200 小时的体会2011年11月26日至2012年1月28日,64天,共站了195小时47分钟。平均每天3小时零3分,最多的一天283分钟,连续不停一次最长为150分钟。这200个小时站桩的一些主要的体会如下:一,这段时间是最冷的季节,每日站桩不停。晚上睡觉只盖一条薄被也不冷。二,站桩中的感受,除了一般的麻热胀外,原来偶而的皮下肌肉似跳抖的“气动”,现在则明显很多,特别是左大腿、小腿和脚底,可以用“气的窜动”来形容。感觉自己的经络正在逐步疏通,就好象是山间冰冻的溪流在春天到来时一点一点正在化解开来一样,这个过程很慢、很微小,但确实是在进行着。三,“数息”与“念佛”的方法还是每天都进行,但因为要作别的锻炼,数息法有时只进行半个小时。记过的最短一次是:30分钟只呼吸了75次,也就是每分钟呼吸2.5次,这个结果令自己都有些意外。四,在连续三次间隔不到10天就发生“走漏”之后,开始练习一位网友介绍的“提昔肌法”,目前效果不错,虽然没有完全解决走漏,但最后一次走漏间隔时间延长到了36天。还感到在站桩同时进行提昔肌练习有助于经络的疏通,但到底结果如何,要在以后的实践中来验证了,准备在下一个200小时站

桩期中继续进行。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就在眼前,练功最好的季节又将来临。接下去又是万物复苏的日子,计划继续以平均每天大于3小时的时间来站桩,同时辅助以杨式太极85式和老六路,并注意劳逸结合,不过度疲倦。以下是这200小时站桩的每日详细实况:站桩日记2011-11-26,晴,星期六,第391天,站桩时间275分钟,总累计1005 小时41分钟6:00起床。6:30-8:00,室外晨练。早上的气温大约只有十来度,感觉满冷的,慢跑了约1200米后身上才暖和起来。然后作一遍全身关节与肌肉的活动操,再压腿拉拉韧带。最后缓慢演练一遍杨式太极85式,一套拳下来用时35分钟,结束后神清气爽。14:50-17:20,静站桩150分钟。19:00-20:00,边看电视边站桩60分钟,电视上转播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1:00-22:05,静站桩65分钟。一天站桩总时间不少,但没有什么新感觉。突出的还是胀感,现在站桩时一抬手就能感到手臂上的胀感,有时甚至不用抬手,稍一曲膝,两肩向下一沉,身上即有很好的胀感出现。2011-11-27,晴,星期日,392天,站桩时间180分钟,总累计1008小时41分钟7:00才起床。因为昨晚上自己蒸馒头,直到23:50才睡觉。7:30-8:30,室外练太极。上午看了一会《修真心语》。下午给厨房换了个灯。16:00-17:00,静站桩60分钟。19:50-21:50,静站桩120分钟。2011-11-28,多云,星

浅谈商式形意桩功三体势

浅谈商式形意桩功——“三体势” 浅谈商式形意桩功——“三体势” 形意拳经过近四百年的传承、演变、进化,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门派林立,层出不穷,不仅有心意、心意六合和形意之分,而且更有尚氏、孙氏、卢氏、商式……之别,这说明形意拳的确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化,应该看作是一件发扬光大的好事。在这几百年的传承中,不仅有许多门派出台,而且就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三体势”而言,各家的传授和讲究也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为各家有各家的传授,各家有各家的要求和内在的奥妙,所以不能说谁家的对与不对,谁家的好与不好,只能说各有千秋。 三体势,在形意拳中可以说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站法,又是非常复杂的桩功。之所以说它简单,讲的是在外形上,凡是稍微聪明一点的人,用不了三分钟就完全可以站的像那么个样子;之所以说它复杂,讲的是三体势还有许多内在的东西和要求。 只就商式形意拳中对三体势的要求给朋友们作一介绍,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商式三体势,其中的要求就有几十项,诸如: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是谓之三顶)、三扣(肩扣,则气力到肘;掌扣,则气力到手;指扣,则周身力厚,是谓之三扣)、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是谓之三圆)、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观兔之饥鹰,手毒如扑羊之猛虎,是谓之三毒)、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胆量抱身,临敌不惧;两肘抱肋,出入不乱,是谓之三抱)、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是谓之三垂)、三曲(两臂宜曲,曲则力富;两腿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圆,是谓之三曲)、三挺(项挺,则精气贯顶;腰挺,则力达全身;膝挺,则腿坚步稳,是谓之三挺)共三八二十四项要求,同时还要体现出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血、肉、筋、骨四梢,以及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还要体现出全身备“五弓”。另外,在商式形意拳三体势桩功中,更有三逼、三提、一大挺的要求,因此,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三体势中,竟有如此多的要求和要领,对于一个初学形意拳的人来讲,的确是非常难的,往往是顾了上面,忘记了下面,顾了左面,又忘记了右面,恐怕就要退避三舍了。有的甚至干脆就不站三体势,直接从五行拳练习入手,结果练了几年以后,还是觉得自己 身上的功夫并没有多大的增长,总觉得自己的功夫不如别人,和别人一动手就站不住了,总是处于下风。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站三体势,或者没有重视和站好三体势这个桩功的原因。 拳经中云:“万法出于三体”,所以三体势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练功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在运用时不可缺少的势法。 在“商式形意拳”中的三体势,除了高架子、中架子、大架子三体势以外,还有

别以为站桩就是蹲马步,那是你不懂而已

别以为站桩就是蹲马步,那是你不懂而已 站桩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古来文人、大家皆是文武双全。更有人将站桩视为中国武术的不传之秘。对于不习武的人来说,站桩又有什么重大意义? 练习站桩有没有养生功效?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站桩能提高生命质量吗?每天投资30分钟来站桩,究竟会有什么收获?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蹲马步是站桩的一种,站桩还有很多种类。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 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对站桩有具体的论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

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站桩发挥效果的前提站桩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站桩治病 的本质,站桩时间的长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站桩时间的耐受力;第二,站桩的持续性。这两者关系到脏器病灶排病的强弱,站桩持续性决定是否可以彻底康复,所以站桩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可以坚持下去,是相互制约的一个完整整体。 1时间与坚持 在站桩的初期,站桩者的耐受力是最大的考验,如果一开始就站一小时,没有耐受力基础,非常不现实,但是,第一次你站了一小时,我告诉你,你已经康复了40%,剩下的60%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不管初次站桩是10分钟还是一小时,结果都一样,就是耐受力,持续性,这是未来的最大考验。什么是持续性,比方说,明天早晨5点起床,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下一周的每天早晨5点起床,大概有40%的人会被被淘汰;可是,如果每个月、每年的每天早晨5点起床,大概有90%多的人被淘汰;为什么会如此,这就是耐受力。 所以说,不管是站10分钟还是一小时,持续性和耐受力是

2020年整理太极拳心得体会.pdf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它,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这学期我学习太极拳,从而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唐老师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要认真复习。终于在快学期末时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每个人开始学太极拳,老师一定教诲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 下面来谈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首先,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在学了一套太极拳后,每天晚上总会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其次,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形,也就是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无暇想其他的;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最后,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现在瑜珈大热,其实,瑜珈和太极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二者都是调身、调心、调意、调气相结合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我个人觉得学习瑜珈比学习太极还要麻烦,并且不是每个场所都适合练,这方面太极就占优势了。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习时间,不在犹豫,做事有调理,不循规蹈矩,这可能就是太极拳的内在精神,更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学习。篇二: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浅谈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

如何正确站桩

如何正确站桩 一:站桩功的作用: 站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 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 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 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 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下文详谈。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 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 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 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二:站桩功的详解 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太极站桩功是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现论述于下: 五种站桩功的详细解述: (一)无极桩(二)混元桩(三)开合桩(四)升降桩(五)虚步桩 (一)无极桩 动作练法: 身体自然站立,屈膝沉胯,左脚横开,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朝前,两 膝微屈,左掌在内,右掌在外,两掌交叉相合,轻按于腹前。 口诀要领: 百会上领头顶悬 眉宇舒展眼平视 舌抵上腭唇微启 下颌微收神内敛 虚灵顶颈耳听后 松肩沉肘左右抻

浅谈传统体育养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体育养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其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拳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起源、特点以度对大学生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争总结。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一词,2005年,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教育者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通过各种心理学方法以及学科渗透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但就高校教育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心理工作者的事情,而应贯穿一切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这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又要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众多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具有民族特点和丰富内涵的课程,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1,2] 1传统体育养生概述 传统体育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个流派思想的通融与交流,使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3]。 鲜明的民族性是传统体育养生的显著特点。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与我们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出土文物和古书中都有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和功法记载。例如1975年在青海出土的浮雕彩陶罐上就发现了养生功的基本功法一站桩功的记载,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在《黄帝内经》、《吕氏春秋》、《诗经》等古书中也都有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记载[4]。形神统一思想是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命题。该思想强调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既要着重于形体的养护,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使自身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身心的健康[4]。 顺应自然、平和适中也是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重要特点。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练习者的态度耍不骄不躁、保持心情平和,要坚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功法练习,不应一味强调动作达到一定运动幅度或者是过分强调动作的精准度[5]。 2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情况 自西周开始出现学校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就随之兴起,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传统体育养生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目前,传统体育养生是全国高校体育院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在1984年就将传统体育养生作为本科专业基础课程。2006年,本课程被列为首批高等教育改革教程,截止当年底,全国有近40所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目前有很多学校正在筹备开设中。这些都说明传统体育养生已经开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 3传统体育养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心理平衡,自信、乐观积极;(2)有充分的安全感,适度焦虑;(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7]。调查研究发现,传统养生锻炼可有效

我站桩打通“小周天”的体验

我站桩打通“小周天”的体验 我已经连续站桩一个多月了,一般是早晚各站一个小时。网上看了您的《我的站桩之路》,觉得很好很想学习。已经看到之十了,《我的站桩之路》很真实,很大众化,容 易接受,让人了解到站桩真实的一面。 昨天站桩出现左右转动情况,身体往后仰,后又回位。不过我站的是太极站桩。前后断断续续加在一起有二个月吧,现在感觉饭量增加了,越站越爱站,看了您的文章很有感触,准备长期站下去。 刚刚看了你《头晕加重了》的文章,象是在过一个关口,你在《站桩寄语》中写道“站桩是气功,站桩有危险,开站需谨慎”很对,过去炼功的人是师傅带徒弟,走的是这条套路。师傅会看气,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纠偏。每门每派的行气路线不一样,气搞不好走到眼睛里会把眼睛搞坏的,我听老辈人讲,气功这个东西,要是没有真传是不行的,要小心的。而真传得看缘份,可不是一句二句能讲清楚的。 万行上师闭关记实我也早看过了,是个传奇了,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单讲他的缘分就不一般的,能碰到那么多好的老师,一般人是碰不上的。 5月12日,刚刚从17:37分站桩一个小时。头上气感强烈,一直在走,站一会后就闭上眼睛站,气从后脑一直到

前脑,一直往头的前面走,突然感觉头不那么发木了,全身其它部位气感不强,呼吸顺畅,而白天全天都感觉眼睛发直发木,头脑也不“灵光”,可能这几天站桩出现的反应吧,收功后赶紧做菜,做好后吃饭,结束时最后一口突然感觉肚子左侧往上反,要吐的感觉,眼泪都快出来了,反了好几下,挺过去了,感觉不舒服,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QQ咨询你后,你告诉我不要担心,估计是要通小周天了,你说我的气已从督脉上到了头顶,你告诉我这几天要特别注意观察,看看气能不能从印堂穴下来,如果能够下来,可能会出现“搭鹊桥”的现象,舌头可能会自动吸顶牙齿与牙龈交接处,自己会感觉到有气流经舌头或者舌根内下来进入下丹田,那么“小周天”就通了。 15日下午,刚刚站完了桩,感觉应该是任督二脉连通了,刚开始站的时候感觉发紧,气感也不是很强,气流从头上下来是在鼻腔的二侧,我就想到你说的“搭鹊桥”的方法,就把舌头搭在上颌内,我也不加意念,然后慢慢的感觉到气流下来时,嘴巴有闭合发紧的情况,气流由鼻腔和口腔二侧麻点一样,一点一点慢慢往下走,走到了“会阴穴”这个位置,就和后面的气连接到一起,慢慢感觉到麻点状况逐渐在加宽,慢慢增加到象手掌一样的宽度,从上到下(指任脉)形成了一条带,督脉也好象有一条线,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此后身体确实是有不一样的感受了,和以前站桩不一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