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阳江话词语解释及使用

阳江话词语解释及使用

阳江话词语解释及使用
阳江话词语解释及使用

“嗰牌”和“丢格”

阳江方言将“这段时间、这一阵子”说为“嗰牌”;“要等很长一段时间”说为“有牌等”;将“这时没有人来”说是“嗰阵无人来”。可是,有人却将“嗰牌”写为“古排”、“果排”、“呢排”、“有排”,将“嗰阵”写为“果阵”、“古阵”,是不准确的。

白话的“牌”不单指牌匾、牌坊、招牌等标志物,还有一个解法就是指一段时间,如“前些日子”是指“前牌”,“一段时间”指“一牌”,“有牌等”即要等好久,“嗰牌”指“那段时间”,而“银纸有牌你数”,即是钱多的意思。

据说在唐朝末期,广州永汉路(现在称北京路)建有一座有双门拱的“拱北楼”,楼上有一座“铜壶滴漏”的计时器(现在陈列在广州博物馆)。据馆中资料记载,“铜壶滴漏”计时器百年都不会误差一秒。某个时辰一到,负责计时的人员就会将旧的时辰牌换成新的,广州人都以时辰牌计时为标准时间。

清代有一首诗提及这个“牌”:“珍奇多聚大新街,翡翠明珠次第排,买得玉鱼归未晚,双门才挂午时牌。”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钟,“拱北楼”楼高牌大,换时辰牌要等较长一段时间,故人们说:“有牌等”。

方言“嗰阵”则是指“现在、目前”。“嗰”(拼音gě,是指示代词,写成“果”是不正确的)指“这”,与“那”相对。如“嗰条女”,意思是那个女的;“阵”指“一阵子”,即一段时间。

阳江人在责备对方的时候会说到“丢格”或者说“格是自己丢的”。“丢格”是指丢掉了自己的人格,或者是没有了格局。

其实方言“丢格”应为“丢尕”,尕(ge)是指面子。因“丢尕”渐渐变音,被说为“掉尕”、“掉架”、“丢架”、“丢假”等,都是出洋相、丢人现眼、失礼的意思。还有人认为“丢格”应该是“掉价”,意指是货品价格降低,比喻身份、格局、排场降低,也蕴涵有丢掉面子之意。

"蚀底" 和"二仔底"

光叔/搜集

俗说“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买卖无人干”,亏本就是损失本钱、赔本,用阳江话说就是“蚀底”。“蚀”为损伤,亏缺;“底”是根基、基础、物体最下面的部分。以前阳江人穿木屐,屐底不耐磨,很快就会“蚀去”,称为“蚀底”,如今穿鞋也会“蚀底”。有句俗话“送礼送礼,送多蚀底,送少失礼。”其中的“蚀底”是指亏损;底,指老底、本钱的意思,损失和亏耗就是“蚀底”。

一般人想讨点好处或做事本想节省点工序,却得不偿失,叫做“偷鸡无紧蚀把米”。平时,做生意的人最怕听到“蚀”字,“蚀”就是亏本,故有的人忌讳这个音,将“猪舌”改称“猪脷”。

“蚀底”不单是形容金钱、物质的损失,如果一个女孩子因为穿衣不慎走光,让人饱了“眼福”,也可称为“蚀底”。所以做母亲的会告诫外出的女儿:“跟人来往千万要小心,千祈无好蚀底俾人啊!”

一般情况下蚀底生意无人做,但首富李嘉诚先生说:懂得“给予”和“蚀底”才是经商的大学问。他不会饿虎扑食般去计较于一单生意,而更注意日后的长远合作和利益,正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他认为不吃亏是做不成生意的,如果大亏吃不起,就从吃小亏开始发展。有钱的人吃点亏,去帮助钱少或者没钱的人致富,这个助人致富者,自己想穷都办不到。

李嘉诚父子善行得善果,他们的“蚀底”赢得信任和尊敬,生意长盛不衰。他们总结的经验是:欲赢先亏己,欲利己先利人,先予后取,小损大获……

解放前阳江赌风很盛,一些源于赌博的“暗语”也流传至今。如“你大我个钱!”、“你一方我一万”、“二仔底”等。扑克牌当中最小的牌就是两点,阳江人叫它做“二仔”。在打扑克当中,要扣一张“底牌”。不管你表面亮开的牌是多好多大,而底牌只是“二仔”,在力量渺小情况下,玩家只能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因此阳江人把没有实力叫做“二仔底”,玩家拿到底牌为“二仔”又想赢钱,所以就有“二仔底——死跟”、“得只二仔底还要死撑?”这两句俗语,指的是“死鸡撑硬脚”,不肯放弃。

“夫娘”与“小姐”

整理/光叔

众妇人在一起“叽叽喳喳”话语说个不停,像热闹的圩场一样,阳江俗语形容此情景为“三个夫娘一条圩”。

还有一首阳江民歌,是专唱好吃懒做的妇女的,叫做《懒夫娘》。歌词大意是:我来唱,喝个懒夫娘,其头毛脱脱,嘴又长长,上唇栽得几坜芋,下唇种得几行姜。手臂成都(成了)火撩棍(烧火棍),颈背锄泥下得秧……其中提到的“夫娘”,是“夫人娘子”的简称。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古书中如士大夫省之为士夫,夫人娘子省之为夫娘。”“夫娘”一词在阳江地区一般指已为人妻、人母的妇女。因为有老婆的称谓,故有人将“夫娘”称为“夫娘婆”,并非说她老了;阳江西部地区还有人称女儿为“房仔”、“夫娘仔”,这是指未出阁的女孩。阳江俗语“随洞谷,石龙米,钓月荔枝蒂,参垌夫娘仔。”意思是说随洞、石龙两地出产的谷米质地优美;钓月出产的双肩玉荷包荔枝很出名,而参垌的姑娘更是又美貌又勤劳!

“夫娘”与“夫人”有所不同,古代诸侯(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来“夫人”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和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称呼。俚族女首领冼英是高凉郡太守冯宝的妻子,她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保持了岭南一百一十余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隋文帝便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后又册封她为“谯国夫人”,老百姓都称她为冼夫人。

“小姐”一词在古代是指未出嫁的女子。《辞海》中解释:小姐,旧时对未婚女子的称呼,母家的人对已出嫁的女子也称小姐。“小姐”跟“姑娘”的意思是相同的,并无贬义,也无衡量身份高低贵贱之意。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小姐”一词的使用范围还扩大为对中青年妇女的泛称,不限于未结婚少女了。

后来人们称呼有钱人家的女儿,创造了“千金”一词,“千金小姐”便渐渐专指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家女子,一般姑娘便没资格享受这种称谓了。解放后,由于不劳而获的人受到鄙视,“小姐”忌讳,于是出现了“大姐”一词,等于尊称男性“大哥”一样。阳江人还在“大姐”的后面加一个词尾“仔”,变成“大姐仔”(即小姑娘)。

时至今日,“小姐”一词的原义再一次被人误解,这可能是因为“小姐”被“坐台小姐”、“三陪小姐”抢注了这个尊称,使得真正的小姐变成“坐台”、“三陪”女的同义词了。现在,人们忌讳“小姐”之称,于是不管“靓”不“靓”,都叫女孩做“靓女”、“靓妹”,有的年纪大的女性还发展到被称为靓姨、靓嫂、靓太……

阳江的“斗趣”

阳江有句俗语叫做“林崩赖败”,说的是以前阳江某村有林、赖两姓人家,林姓是大姓,赖姓是小姓,因为争土地建祠堂产生不和,宿怨日多,两姓人家彼此互不相让,

明争暗斗。赖家人到菜园施尿肥时,就说是“淋尿”,林姓人反过来就说为“赖尿”。这样矛盾激化了就产生械斗,结果两家都没有好下场,姓林的房屋倒塌了,赖家也破败了。同村人后来就总结出了“林崩赖败”这句话,意思是两败俱伤,结局很惨。

阳江的人说的“斗”字可解释为“对打、争胜、竞赛”之意。阳江方言的“斗气”是指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斗趣”指互相耍嘴皮子、开玩笑;“斗嘴”(斗口、斗口齿)是指口角、争吵;“高斗”,则是说这个人“高陡”的样子。阳江方言还有“撩猪斗狗”、“斗龙船”、“斗四”(又叫“打斗四”,指凑份子聚餐)等说法……

据老辈人说,海边渔乡过去还有原始抢婚的“斗”俗:新娘这方由“伴队姐”组成抗婚队伍,和迎亲队伍对抗,不让男方“抢”走出嫁的女伴。双方在闺阁中“大打出手”,棍棒木石交加,甚至泼出尿水。男方则“奋勇进攻”把新娘“抢”出来。这是原始抢婚遗习,现在都不见这样做了。

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空暇以斗虫、斗草、斗禽畜等为戏自娱,也会用竞赛或“斗”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我们小时候也喜欢捉野蜘蛛打斗来玩,叫“斗笳虎”。家里没柴草烧饭,要到“大放鸡”外面的山头割山草或在公路边“扒松毛”,曾以松毛作为“斗草”的材料。玩法是将松毛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游戏,《红楼梦》中也写过。贾宝玉生日那天,贾府众丫头也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嬉戏打闹,非常开心。

“斗虫、斗草”这类“斗趣”游戏后来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中,演变为“对打、争胜、竞赛”活动,甚至是成为“厮打”、“械斗”陋习。在愚昧的岁月,阳江各村落、各姓氐、各宗族历来有所谓“小姓大姓”、“强房弱房”等帮派之分,为争水土、建祠堂、开道路等问题,因宿怨多了而发生械斗事件,轻则多人受伤,重则有人丧命。

以前阳江平冈有一个“厮打冈”(又称“相打岗”、“打上冈”),就是发生这种陋俗的“战场”之一。阳江人将“打石仗”说为“打上”,“上”是“石仗”两字的合音。也有人称为“打尚”、“较石”、“较尚”,索引《史记·田完世家》:“较者,校量也。”“较尚”是校量之习尚。

解放前,每逢端午节,平冈各村队伍就会齐集平冈圩附近的“打上冈”小山坡,列队“打上”。据见证过平冈“打上”的老人说,端午节这天上午,拜过神吃完褢粽、艾酒后,各村便以铜锣声召集壮丁,于是男性精壮村民即携带“飞砣绳”赶往村口大树头或祠堂门口集合。经点兵列队后,壮丁高举写有村名姓氏或庙名的“队旗”,由长者鸣锣开道,浩浩荡荡,列队出征。

“飞砣绳”是一条挼好的麻绳,中间一段分叉为两股,长约一米。打“飞砣”时先挥动绳子,在空中抡圆一两圈,然后借助巨大的离心力,将绳中间夹紧的石块弹射出去,颇具杀伤力!“无尾飞砣——一去不回”作为阳江流传的歇后语可见一斑。

据了解,平网埠场等地“打石仗”时,分成两个方阵对峙,双方旌旗猎猎,上场者个个奋勇争先,这样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直至有一方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另一方则锣声大作,鸣炮竹鼓士气,乘胜追击“残敌”至预定的界限为止。乡民迷信地认为“胜者为福”,故在“打石仗”时,各村的观仗者成了“啦啦队”,为各自队伍呐喊助威。

说到“斗”文化,不能不提到一个问题,端午节本是五月初五日,为何阳江人过端午节有的“做初一”,有的“做初五”呢?这与咸丰、同治年间有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广东土客大械斗有关。

“土客械斗”是明清时代发生的,是先期在南方扎根的土民与后期到达的移民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大规模武装暴力事件。械斗特别激烈的是靠近阳江的新宁(台山)、开平、恩平一带。恩平、台山发生了“土客之争”,端午节当地人为了避免同一天过节引来不必要的械斗,便与在五月初五过节的客家人错开时间,将端午节提前到五月初一过。阳江合山、那龙、北惯、新洲等地靠近恩平、台山,故有不少人端午过节由初五改为初一。

“水”、“爽”在阳江方言的妙用

“水”字,在阳江话中,除了其本义是氢氧化合物,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之外,还有多种意思。可作量词:如指衣服洗的次数(洗了一水);船往返一次(这水船去香港)等;可作名词:如消息、情况(通水、放水)等。

“水”字还可作形容词,如质量差就叫水平低;而用得最多的是作为钱财、银纸的代用词。以水为财的组词很多,如:买水(买路钱)、打水撇(轻易地把资金投入毫无把握的项目),掣水(停止经济上的支持),过水(给钱)、磅水(付钱)、补水(补足差价)、咸水(外币)、食水深(赚得太多,要钱太狠)、水浸(资金大量积压)、水鱼(钱多而易受骗者)、水脚(船费、旅费、运费)、水尾(别人捞剩的油水)、水头(金钱)、抽水(佣金)、行水(保护费、买路钱)、干水(无钱)、度水(借钱)、缩水(钱财减少)、大叠水、沓水(有钱)、上水(发横财后洗手不干)一嚿水、一尺水(一百元)、一撇水(一千元)、一盆水(一万元)、散水(销赃、分钱)、水浸(资金积压)……

食水深(利润太高)、猪笼入水(钱财来源多)、掠水(骗取或强夺钱财)、水紧(等钱用)、回水(还钱、佣金)、托水龙(吞没代收的钱财)、关水喉(不再用钱)。

“吹水”一词是粤语俗语之一,大致可以理解为侃侃而谈之意,形象地表现了口水花四喷的情景。“吹水”源自二战前的香港,一些不法商人以水或气体混合物打进家禽及牲畜体内,以增加体积及重量,以赚取额外利润,属“呃秤”行为的一种。后来意指不着边际地闲聊和谈天说地,有时会指天花乱坠的撒谎和吹牛,如“吹水唔抹嘴”、“你唔好吹水啦”。阳江话“口水多过茶”,意思与“吹水唔抹嘴”相同。

“爽”字,小时看街头江湖人卖药,有个卖药佬叫做冯惠民,拿把破扇子唱“二叔婆去广州卖猪乸”,他有个助手叫“妹仔镜”,男扮女装。我们有条歌唱他们:“爽

神,冯惠民;好靓,妹仔镜。”爽神的“爽”字,解释有几方面:一、明朗,清凉,神清目爽,秋高气爽;二、(性格)率直,痛快淋漓,性情直爽;三、舒服惬意,心情极爽。

到底怎样才是“爽”?字典中解释为:舒服,使人感到愉悦才是“爽”。有人说,发自内心深处的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种莫名的惬意就叫做“爽”。可是,“爽”字在古代与现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爽”字是一个历史性错别字,它的本意是“出差错”的意思,也有“不好、不对”的意思。和现在的解释几乎完全相反。但我们现在对爽字的解释,就是从老子《道德经》的一句“五味(指酸、辛、苦、甘、咸)令人口爽”开始的。实际上老子的意思是天天大鱼大肉,会使人感觉不出美味来,“口爽”不是美味,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见识。在那个时代,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饭,可老子经已经领悟出了这个至今仍有很多人不懂得道理。

有人说,“爽”字一个“大”,夹着四个“×”,字义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大错特错”的意思?这样就不存在“舒服、惬意”的意思了。当然,我们不能“望字生义”。

俗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爽,才系真正爽!”阳江人说人生一世有三爽,一爽是中状提名金榜,二爽是发财财源广,三爽就是“剃头做新郎,关灯吹烛入洞房”……

也有人续上“第四爽——烂“撩哥”(膝部)碰紧烂埕罕(壳)、上树屙屎引狗

望……这样的“爽”该是说反话、逗趣话吧!

“有米佬”和“穷过艾”

陈慎光

有米就是有粮,阳江人说“有财富”叫“有米”,“米佬”就是有钱的老板,还有“米婆”、“米妹”、“米太”等,就是富婆、富妹、有钱的太太之意。

传说在许多年以前,有五位仙人骑五只口衔稻穗的仙羊,徐徐降临广州。仙人、仙羊走了,稻穗留在这方土地上,百姓为此欢呼:“有米了,有米了!”,广州后来称为羊城,简称“穗”。

无独有偶,阳江也有“金鸡瑞禾”的传说,市区的北山仍存有一块“瑞禾石”;阳春的崆峒岩也有一块“汶米石”,这都是百姓对米粮的喝望、追求,希望生活“有米”,日子平安。

今天说“有米”,那“米”不只是穗、禾、粮了,可以是豪华房、靓车、银行卡……人们不说“有钱”,只是低调地说“有米”,“有米”就成了有财富。

穷是指缺乏财物、处境恶劣、生活穷困。

穷又指达到极点、山穷水尽、日暮途穷,是尽头、终点的意思。如:群众的智慧是没有穷尽的。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可制成供针灸用的艾蒿、艾条等。

艾又作动词,指“终止、断绝、绝尽”,如:园林建设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

“穷过艾”就是穷到尽头了(穷到笃)了。如:现在我家已穷过艾,连助力车都买不起了。

“埋单”与“买单”

粤语“埋单”、“买单”中的“埋”与“买”两字,音近义远。粤语的“埋”字有多个含义,其中之一有聚合、结算之意,如“埋口”(伤口愈合)、“埋份”(参与一份)、“埋堆”(志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等等。从前做生意者年终结算,叫“埋年”;茶楼酒肆食毕开单结账,便是“埋单”。

饭店结账叫“埋单”,这是阳江等地区粤语方言的用法。“埋单”释义为“开单,结账”。近年来,南风北渐,一些粤语词汇成了各地民众习语。作为粤语“埋单”的误用,结账并不是把账单买下来,用“买单”表示结账根本不通,也无法体现“埋

单”的丰富内涵。

广东的茶楼、食肆都有“先食后付”的传统习惯。顾客用完餐后招呼:“伙记,埋单!”这个“埋单”原来是“执埋”和“开单”的缩略语。过去的茶楼、食肆,往往根据餐具的大小或外形来规定食品的价格,伙记一看碗碟就知道所盛食品的价钱。“执埋”清点,通过心算就能很快把消费总额写在小单据上,“开单”让顾客到柜台交款。“执埋”、“开单”合称为“埋单”,指结账付款。

至于“买单”在广州方言中则是“交钱取提货单”。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为免入境人士随身携带粮、油、彩电、洗衣机等的不便,港澳和国外一些商号开办了交钱拿提货单,在境内指定地点提货的服务,如“香港买单,广州提货”等。而到了上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则出现了像“深圳买单,香港提货”之类的服务。可见,“埋单”和“买单”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两者不应混淆。

“买单”一目了然就是“结账”,吃完饭不叫“结账”,而叫一声:“小姐,买单!”既可显示自己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能避免小姐听不懂的尴尬。“买单”既有异域色彩,又便于理解,自然很快就“深入人心”了。从“埋单”到“买单”,生动地说明了汉语各方言的相互影响与交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也收进了这两个词,说明了普通话对方言词语的吸收与创新,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头脆”与“水嫩”

20世纪50年代初,在今阳东县那龙镇两个相邻的村庄,分别住着两个手工匠,很巧,两个手工匠出生时,都取名叫“阿和”。东村阿和是个剃头匠,人们称他“剃头和”;西村阿和是个修理盆桶(那时家庭使用的盆桶大多是木制品)的木匠,人们称他“合(读‘甲’)桶和”。两人性情爽直,谈吐诙谐,可说人论事又往往带几分夸张,并善于狡辩,故人们给他们起了个共同绰号:大炮和。

合桶和的头发长了,到剃头和的理发棚里剃头。中午,剃头和喝了点酒,酒兴正浓,工作时,他一边用锋利的剃刀给合桶和唰唰地剃毛发,又一边与众人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碌水牯车大炮”(吹牛),这时,他的手腕突然抖了一下,竟将合桶和的头皮刮破了一道小口,出了血。合桶和“哎唷”一声之后,说:“喂,老同(称呼同名者),你剃头手艺差啦!”剃头和却道:“我呀,给人家刮苏(胡须)剃头、捰耳(掏耳),从来万无一失,这回给你剃头剃出血,是你合桶大炮和的头皮太脆哇!”引得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过了一些时候,剃头和家里的木水桶破了,不能盛水,便拿去合桶和那里修理。合桶和的木工技艺是有口皆碑的。这回,他给剃头和修桶,就故意捉弄一下他,把几块桶板刨歪,使合起来的板与板之间有缝隙。傍晚,剃头和把修好的木桶拿回家里盛水,谁知,水从桶里的缝隙渗了出来。他立即拿去叫合桶和重修。合桶和见之,故作惊诧道:“噢,桶漏水?哈哈,我看是你家里的水太嫩呢!”剃头和听罢,哭笑不得。

后来,剃头和的“头脆”与合桶和的“水嫩”,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津津乐道

的口头禅,常用于调侃那些明知错了,还要狡辩的人,谐趣幽默。阳江悠阳旅游网收藏/整理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常用成语造句大全及解释

常用成语造句大全及解释 导读:常用成语及造句大全: 【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发自内心的祝她马到功成。 【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糊口,保保守的一套。指保守不知厘革。 他持久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故而经不起挫折。 【挨门逐户】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遗漏。 倾销员挨门逐户地倾销产物,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悍然不顾地干到底。 只要咱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进修上的各类困难。 【大千世界】三昧,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抵牾。 【空手发迹】一切靠自己艰辛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王董事长空手发迹,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这次角逐虽则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晨钟暮鼓】古代梵宇中晨敲钟,暮伐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力争上游】起劲争取长进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近况 【投笔从戎】一小我私家抛弃文职而插手卫国的行列。 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前车之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鉴。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金石为开】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 【勤能补拙】指勤勉起劲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思,一定有乐成的机会。 【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操之过急,反倒坏事。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能任其自然。 【闻鸡起舞】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勇前进修,励精图治。 老爷爷在乡间修养,天天闻鸡起舞,打太极健身。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饥寒交迫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一片凄凉。 【联袂登台】同台演出 今晚的演出听说会有两位名角联袂登台献艺。 【使人咋舌】令人惊讶

语言得体及谦敬词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言得体及谦敬词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 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小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汉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老师脸上堆满了笑容。 D.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您的光临,让敝店蓬荜增辉。 C.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你家母让我给你说,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B.你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 C.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D.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本书共收录了我们文学社成员的150篇大作,是我们三年来的智慧结晶,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B.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王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只有笑纳了。” C.你出身贫寒,家慈好不容易把你养育成人,她辛苦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D.报刊记者最后解释说:“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词语解释及造句

词语解释及造句 词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你会用妇女造句吗?以下是给大家带来妇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造句学习有所帮助。 妇女的意思解释: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18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18岁以下称少女,14岁以下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 用妇女造句1) 报载俄罗斯一个杀人狂残害几十名妇女的事实,真可谓滔天大罪,十恶不赦。 2) 法律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3) 以前妇女遇人不淑只好自怨自艾,但现在讲究男女平等,有理就要力争。 4) 你看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当街调戏妇女,真是斯文扫地。 5) 这红旗是李大娘及几十名妇女用一夜的时间飞针走线才完成的。 6) 那位妇女听说自己的丈夫涉嫌贪污受贿,一时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7) 走南闯北的妈妈办法真多!果然不该做家庭妇女! 8) 以妇人部为首的各位妇女,俨然肩负这项根本。 9) 她是一位富于耐心和想象力的生气勃勃年轻妇女。

10) 如今的妇女跟男人不折不扣一样尊贵! 11) 这些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功夫,正是本地绣品迷人之处。 12) 妈妈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家庭妇女。 13) 只有彻底摆脱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才能获得解放。 14) 妇女干事们把游行的人排成排,游行队秩序井然。 15) 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我们把村里的妇女、儿童都疏散了。 16) 新社会,妇女和男子应该平起平坐。 17) 旧社会的妇女受尽了欺凌。 18) 在旧社会,妇女一旦琵琶别抱,就会为人们所轻视。 19) 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妇女。 20) 缠足是封建时代妇女最痛苦的事,还要缠得像三寸金莲那样,更是苦不堪言了。 妇女的正确造句1) 她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 2) 三八妇女节这天,妈妈打扮得格外漂亮。 3) 壮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 三八妇女节这天,姑娘们都穿上了华丽的衣服。 5) 旧社会许多妇女都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 6) 日寇杀戮妇女小孩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语言得体常用词语——早读必备

语B得体常用词语早读必备 制作:李彦审核:张传达使用时间:2018.1.19 编号:0X9心 (1 )掌握尊称、敬词 称呼对方亲属,要加“令”:令尊、令堂、令郎、令媛…… 对方比自己年长,称对方或对方的亲属,要加“尊”:尊驾、尊兄…… 对方比自己年龄小或辈分低,要加“贤”:贤弟、贤侄…… 常见敬词有:“贵”(贵姓、贵庚、贵厂、贵校),“大”(大作),“高”(高见),“尊”(尊姓),“光”(光临),“拜”(拜托),“赐”(赐教),“雅”(雅正),“惠” (惠顾),“鼎”(鼎力),等等。 (2)掌握谦称、谦词 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等; 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谦词还有“小”(小女),“愚”(愚见),“拙”(拙见、拙荆),“鄙”(鄙人),“寒”(寒舍)等。 (3)掌握一些表示亲戚关系的称谓 泰山、连襟、女由女里、伉俪、手足…… 一、客套话 1?“费神”“费心”意思是耗费心神、精神,多用于请托或致谢时。

2?“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 3?“久仰”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时; “久违”意思是好久不见,用于久别后相见。 4?“留步”用于主人送客人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5?“屈就”用于请求别人担任职务; “屈尊”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6.“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7?“失敬”向对方表示歉意,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不能陪伴对方;“失迎”因没有亲自迎接客人而向对方表示歉 8?“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9?“心领”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 10 ?“幸会”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 二、敬辞 1、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亲”、“令侄” 2、拜: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拜访”、“拜识”、“拜辞”、“拜贺” 3、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惠临”、“惠顾”、“惠允”、“惠赠” 4、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多用于书信)、“垂青”、“垂青”、“垂询”、“垂念”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熟练的词语解释及造句——【范文】.doc

熟练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这如同假设一个手边带着显微镜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搜寻工作,鉴于大部分感染疟疾人群的居住环境,这并不是一种安全的假设。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熟练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熟练的基本资料 拼音:shú liàn(也作shóu liàn)注音:ㄕㄨˊ ㄌㄧㄢˋ 同义词:精通、娴熟、老练 反义词:生疏 基本解释:[skilled;skillful] 熟知并做来顺手。 熟练的引证解释 1. 对技术精通而有经验。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问战》:“士卒之熟练者众寡?器械之坚利者何若?”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 德楞泰熟练军务,策划精明,拊循士卒,人皆用命。” 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他们便以熟练的才技,写出这种残缺和破败。” 2. 精细煮炼过的素绢。 宋陆游《立夏》诗:“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明王兆云《挥麈诗话·百别诗》:“霜藤熟练莹无瑕,人去空悬对碧纱。”

3. 煮炼丝、麻、棉织品使之洁白柔软。 参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熟练》。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 或用乌梅者,宝色略减。凡早丝为经、晚丝为纬者,练熟之时每十两轻去三两。经、纬皆美好早丝,轻化只二两。 练后日干张急,以大蚌壳磨使乖钝,通身极力刮过,以成宝色。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熟练》。 熟练造句 1、司机叔叔熟练地操作着吊车将巨石拉离地面。 2、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运算法则。 3、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他已经是个技术熟练的老工。 4、速记员每分钟能打圆缘园个汉字,没什么窍门,就是熟练。 5、爸爸能熟练地使用电子计算机。 6、老艄公熟练地驾着小船迎着风浪行驶。 7、人到了这种状态,能熟练掌握这种语言便指日可待了。 8、去年他投亲靠友来到这里找工作,如今已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电焊工人了。 9、他的车工技术非常熟练。 10、他当了十年司机,当然开车是熟练的啦! 11、他跳舞的动作十分熟练。 12、这位厂长政治性强,业务熟练,又能知人善任,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13、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 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When I was preparing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NNU(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me of these following concepts had been tested,but there's no specific or clear explanation in the textbook required by the university.As in preparing the second-round examination I read them in other relevant books, I wrote down here for your reference.Hope they are useful to some of you. 1. Acculturation(同化过程)is a process in which members of one cultural group adopt th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another group. 2. Adjacency pair(相邻语对);a sequence of two utterances by different speakers in conversation. The second is a response to the first, such as question/answer sequences and greeting/greeting exchange. 3. affix: a bound morpheme that is attached to a stem and modifies its meaning in some way. 4. agreement (concord)(一致): a grammat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form of one word in a sente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 of another word which is grammatically linked to it. E.g. in the sentence The boy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There is an agreement in number between boy and goes. 5.articulators(发音器官): the tongue,lips,and velum, which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vocal tract to produce different speech sounds. 6.aspect(体):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representing distinction in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an event. English has two aspect construction---the perfect and the progressive.(完成体和进行体) 7.aspiration(吐气); the puff of air that sometimes follows the pronounciation of a stop consonant. E.g. /p/ in the word pit. 8.consonant(辅音); a speech sound produced by partial or complete closure of part of the vocal tract, thus obstructing the airflow and creating audible friction. Consonant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voicing, place of articulation, and manner of articulation. 9. convers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meanings that are explicable in the light of converational maxim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0258892.html,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social situations. 11. constituent(成分): a syntactic unit that functions as part of a large unit within a sentence; typical constituent types are verb phrase, noun phrase, prepositional phrase and clause. 12.case(格):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in inflectional languages by which the form of a noun or noun phrase varies for grammatical or semantic reasons. English has only one case distinction in nouns—the genitive case(所有格), but English pronouns have three forms that correspond to three of the six cases in Latin. 13.clause(小句): a grammatical unit that contains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It may be a sentence or part of a sentence. 14.closed class(封闭词类):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mbership is small and does not readily accept new members. 15.coinage(创新词): the construction and addition of new words. 16.distribution(分布): the set of positions in which a given linguistic element or form can appear in a language. 17.duality(双重结构): a type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 which a small number of meaningless unit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meaningful units. 18.entailment(包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ntences where the truth of one(the second)

成语解释及造句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示例:剑阁峥嵘而崔嵬,~。 2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3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示例:他终于~,亲自出马了。 4乌合之众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示例: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 :5打草惊蛇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示例: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6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7用兵如神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示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8有勇无谋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示例: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9声东击西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示例: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10: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示例:不许出战,只是~,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11揭竿而起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示例: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 12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13怡然自乐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伸出双手,感受着花瓣飘落在手心的感觉,怡然自乐。 14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两个村子离得很近,简直是鸡犬相闻

语言得体(整理)

语言得体(整理)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交际的语境——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通俗地说,就是要根据需要合理恰当地选择、自然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畅达地传送语言信息。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语体 说话要注意语体特点,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口语通俗自然即可,而书面语的要求因文体的不同而各有差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要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例1: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广播稿时,又四处非改不可,请指出这四处并修改。 自从( a )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 e )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 f )活动,捐款累计( g )已逾100万元之巨( h )。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 ))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 j )到了灾区( k )。 【答】efhi四处。“震灾”“赈灾”分别改为“受灾”“救灾”,“逾100万之巨”改为”超过100万元”,去掉括号。 解析:广播稿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所以要求用语通俗易懂。首先要避免使用同音词,以避免听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例如e、f的“赈灾”“震灾”。其次要注意使用口语,包括不使用文言词语或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以及语法关系较为复杂的长句,例如h。另外,要注意行文格式,不要使用带括号的句子,因为带括号的句子在播送时是不能播送的,例如I。 练习: 例2、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17题: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解题思路:开场白既要有口语明白晓畅的特点,又要有书面语文采张扬的特点。内容方面,既要注意内容和上下句相承,又要体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特点。 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练习: 1.李华家住在农村,是某中学高三年级的一位住校生。他最近没有钱买饭票。但因复习迎考,挤不出时间回家,就写信给父母(其父母文化浅)。下面是原文,其中划线处哪几项明显有问题?把序号写在横线上里。 儿(A)多日未回家,十分想念您们(B)!儿深知父母对儿寄予厚望(C),所以在校学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玩物丧志(D)。现在可告诉(E)父母的是:儿成绩一直稳定,自觉(F)今年高考大有希望。只是近日囊中羞涩(G),没钱买饭菜,又无时间回家,因而盼望速送“孔方兄”若干(H)。不胜感谢(I)! 遥祝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简单要加补充)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体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的符号。“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语言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其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绝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 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