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罗伯特.欧文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浅析罗伯特.欧文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浅析罗伯特.欧文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浅析罗伯特.欧文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浅析罗伯特.欧文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彭航08091172

经济学院经济学类专业指导教师:陈韶华

关键词:空想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一前言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他一生不仅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而且顽强地进行了社会改造实践活动。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指出劳动人民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他希望不通过使用暴力对社会关系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他同情工人阶级的处境,创办“新和谐”公社示范自己改造社会的计划。因欧文希望通过阶级合作,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被后人将他与圣西门、傅立叶一起被称为“空想共产主义者”。

笔者试图通过浅层分析欧文所提出的一些经济学思想,参考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罗伯特.欧文经济学思想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并简单总结出它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欧文早年的事业发展和其社会主义者萌芽的产生

1799年,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的财富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广大劳动人民受到资本家对劳动剩余价值的严重剥削,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一年,29岁的欧文用60,000英镑从他岳父处购买了一家大纺纱厂(包括这个纺纱厂所在的村庄和土地)20年的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新拉纳克工厂。欧文从自己早年的经历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和生活的疾苦,决心在自己的工厂进行一些改革以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他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由每天13-14小时缩短到每天10小时,禁止不满9岁的童工劳动,提高工人工资,并在1806年工厂因棉纺工业危机而停产的四个月期间照常付给工人工资。他还在工人的生活区开办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这一举动也使欧文被后人称为“学前教育的先驱”。改革在欧文的工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工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工厂的利润也增加了。经过这一努力,拉纳克郡的面貌得到的重大改变,他“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完善的模范移民区,在这里,酗酒、警察、刑事法庭、诉讼、贫困救济和慈善事业都绝迹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3页)。欧文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而是希望更多的工人能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在1812年,他发表了《关于新拉纳克工厂报告》,这份报告在当时欧洲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欧文也为了争取议会制定工厂法和限制工作日的立法做了很多努力,他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也从个人的小范围的追求向对整个社会推广的方向开始了转变。1815年,欧文在《论工业制度的影响》中呼吁制定议会法案以改善工人党劳动条件。1817年,他又于《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中题注主张,建立合作社来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这是欧文试图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的开始。终于,在1819年议会第一次通过了限制工厂中女工和童工劳动日的法案,欧文的不断努力开始取得了一点成效,他的对自己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空想共产主义”社会的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由慈善家转变为“空想共产主义者”的转折点

1820年,已在当时社会小有名望的欧文发表了《致拉纳克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明确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财产,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主张。《报告》原本是该郡为解救居民贫困的委员会指定欧文写成,但欧文在《报告》中对自己的思想作了有理论根据的概述,提出了以农业为主的协作社计划,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理想图画。欧文说:“本报告的内容是一项使贫民和劳动阶级获得永久而有益的生产工作,从而解除公众困苦并消除不满情绪的计划。计划中的安排将大大改进他们的性格,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降低生产费用和消费费用,并开辟与生产相适应的市场。”(《欧文选集》上卷,《致拉纳克郡报告》)为了实现这个宗旨,欧文在《报告》中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总的指导思想:由政府和议会出面,在全国上下上下竭诚支持之下,采取措施,消除障碍,使各行各业给劳动阶级提供工作的机会。(《致拉纳克郡报告》导言)

欧文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思想,并将其作为其指导思想的理论根据,认为劳动只要“在适当的支配下”就可以成为“一切财富和国家繁荣的源泉”。关于“适当的支配”,欧文认为,应首先消除认为的障碍,也就是当时来自马尔萨斯“人口过剩规律”的拥护者们(参见《欧文选集》上卷,注释[28])。他指出:英国的生产力在近50年的发展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新生产力和全体劳动者的体力劳动比为40比1,且很容易会成为100比1。而单就目前状况,就足以使全世界充满财富,普遍的贫穷并不是由于人口过剩所造成的。

在劳动价值论思想的理论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是全国充满繁荣景象的措施,其中包括了改革价值标准。欧文认为:以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在文明世界中做人价值标准只是认为的标准,它们是极不完善和极不方便的。它使一切东西的内在价值变成了认为价值,大大阻碍了社会的普遍进步,金钱成了万恶的根源。(参见《欧文选集》上卷,《致拉纳克郡报告》244页)

在《报告》的“计划大纲”中,欧文提出了使“消费不落后于生产”的新措施,即:在生产领域,改革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实行畦作法;在流通领域,对产品进行有利的互换与交换时,要用人类的自然价值替代认为价值。(《致拉纳克郡报告》计划大纲)

欧文给人们勾画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又详尽的“构成为劳动阶级提出来的一种改良了的实际制度”(参见《致纳拉克军报告》计划细节)其中将“多少人在一起、使用多大的耕地面积能为自身和社会产生最大利益,成员的衣食住行以及子女的教育安排,生产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剩余产品的处理以及各生产组织之间的关系,新生产组织与政府及旧社会的联系等”细节都勾画得十分清晰也给出了自己的处理办法。这些计划意味着欧文已经将“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

《致拉纳克郡报告》是欧文学说成熟的标志,是他由慈善家转变为“空想共产主义者”的转折点。这篇报告既是欧文对自己在拉纳克郡20年社会改革实践成就的总结,又是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四“新和谐”公社示范改造社会计划可行性的失败

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以示范自己

改造社会的计划是可行的。他这次到美国的意义,与以往都不同,这是他对他长期以来一直缭绕心头的理想社会付诸实施。如果证明这个社会事实是可行的,那么世界将为之改变!正如他所说,“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朗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我已买下这片产业,并且亲自来到这里实行这种办法。”(参见1825年10月,欧文在美国演讲)这个“崭新的社会”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想看一看这个公社是如何“和谐”的。尤其是处于被压迫、剥削的劳动者更是带着惊奇、羡慕、希望,如潮水般涌来。甚至连当时著名科学家美国费城科学院院长威廉.麦克留尔、经济学家和博物学家约西亚.华伦等人也纷纷前来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但是,公社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是处于当时资本主义大环境的包围之下。况且参加公社的人鱼龙混杂,各有自己的想法,思想并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境界,所以公社内部并不“和谐”。再加上欧文的理论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公社产品中的成品缺少,供不应求,公社成员选择分工时避重就轻,产生矛盾。后来公社中工厂、作坊经常停产关门,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出现极大的浪费。这种状况,使欧文再也无法维持公社的正常运转,4年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

后来他也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1839年至1845年,欧文还组织过“皇后林新村”(或称和谐大厦)的实验公社,结果仍以失败而告终。

新和谐公社”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家们,毕竟在资本主义统治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提出了许多历史性的观点,包含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有意义的猜想和积极因素。这为后来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五欧文对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反对态度和重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833年10月和1834年2月,欧文主持了英国工会和合作社的代表会议,成立了英国工会运动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总工会——“全国大统一工会”,并任联盟主席。但是后来由于欧文坚持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他逐渐脱离了工会运动。

欧文希望通过政治改革的途径改变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不愿看到无产阶级用政治斗争来创立社会主义政权。这或许与欧文的生平经历有关,欧文生于1771年的英国,而在1793年至1815年欧洲发生了前后长达22年的七次反对法国的同盟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充当了保卫欧洲大陆封建制度专制国家联盟首领的角色。英国广大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巨额的战争消耗和战争带来的死亡、伤痛、流离失所让当时年轻的欧文深有感触。无产阶级用政治斗争的形式争取更多的利益无疑会引发与资产阶级的巨大矛盾,进而带来战争。战争的最后受害者只能是无辜的广大平民。

欧文认为,教育的普及是发展经济的关键,他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为劳动阶级安排一种国家教育制度,通过一项“联合王国全体贫民与劳动阶级教育法案”。欧文认为,“教育下一代是最最重大的问题”,“是每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压倒一切的紧要任务”。

欧文用一生的时间追求以和平改造的方式,试图唤起社会的广泛支持,从

而顺利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遗憾的是,在19世纪,欧文的理想终究难以成为现实。

1858年,“空想社会主义者”、企业家、慈善家、学前教育的先驱、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与世长辞。

六笔者对欧文“空想共产主义”的认识以及他的经济学思想对建设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主义者十分驯顺温和;不管现存的制度如何坏,他们还是承认它,因为他们除争取社会舆论外,对改变现存制度的其他一切途径是一概否定的。然而他则保持现在的形式,他们是永远也不能争得社会舆论的。”(《马克思问格斯全集》第4卷第525页)

列宁也在总结“空想社会主义”是指出:“为什么说自罗伯特·欧文以来所有的旧日合作社提倡者的计划都是幻想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者的阶级统治这样的根本问题,而幻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因此我们很有理由把这种“合作制”的社会主义当作彻头彻尾的幻想,把以为只要实行居民合作化就能使阶级敌人转变为阶级朋友、使阶级战争转变为阶级和平(所谓国内和平)的幻想,当作浪漫主义的,甚至庸俗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第686页)

可见恩格斯列宁等社会主义先驱都对欧文持有批评态度,然而笔者却以为,将欧文的经济学说思想冠以“幻想共产主义”始终有失妥当。他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路线并非一无是处,这条道路上存在着重重艰难,而欧文却用自己一生的财富(最大的财富:一生的时间)来走完,虽然最终未能达到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重点,却也开创了深刻批判旧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共产主义完美社会的先河。

对于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用暴力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重新制定“社会游戏规则”的做法,是到了一定条件下必要的也是最简单的改变现行社会地位的办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道德的丧失,人性的放纵。而资产阶级丧失道德和放纵欲望尤其可怕,因为他们往往掌握的更多的财富、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一旦不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便会伤害到更广泛的人群。而无产阶级处于生产关系中相对弱势的人群,很多方面与资本家处于对立面,若无良好的思想素质,工作散漫、生活作风浪荡甚至触怒资本家,更是容易招致自己陷入更加艰难境况。有此一个恶性循环,就会将矛盾上升到一个不可遏制的地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将势如水火,两个阵营间的鱼龙也都被混为一谈,结果将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无数无辜者失去生命,无数幸福家庭流离失所,无数恶人凌驾于法律和社会道德之上为所欲为。如果能通过普及教育的方式,及早预防避免矛盾的发生、恶化,将是最为妥善的处理方式。

从阶级的角度来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产阶级通过个人努力或是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而有了资本,就成了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破产或者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冲击而丧失了资本以后,就成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身份是会相互转化的。一个拥有良好道德、社会责任感的资本家并不比一个道德品质败坏、遭受生活痛楚的折磨而报复社会的无产劳动者更可恨。真正先进的制度应使道德品质高尚,各方面素质较高的人群获得相对较多的财富从而促使相对思想道德低劣、能力平庸的人群通过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各方面素质的途径来达到获取更多财富以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

欧文作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人物误成“空想家”还可以理解,毕竟他的道路是自己开辟的,无论对错都是经济史上的先驱。21世纪的当代经济发展如果再试图“空想”出一个理想社会,并被各种框架限制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那将成为一个笑谈。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各方面的制度也正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道路,这个阶段私有制的存在时不可避免的,也是历史性的,这样就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此时理应妥善处理国内各阶层的关系,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并且普及。借鉴历史各时期的经济发展经验,吸取历来失败的教训。利用制度,使贤者当权能者执政仁者理财,各阶层人群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必将举国充满无尽的财富。

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审批稿

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姓名:方晓丹 学号: 分校: 指导教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二0一三年月日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题目: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二、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主要任务 1、

摘要 经济法是指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与民商法同是调整经济生活的重要法律部门。它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其产生和形成是法律、法学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不但应当有其独特的调整对象,而且也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作用范围。经济法的作用首先在于弥补民法公平观念之不足。公平原则是民法的最高准则,它既体现了民法的任务、性质和特征,也反应了民法的追求目的,是民事立法的宗旨、执法的准绳和行为人守法的基本指南。其次是弥补商法效益观念之不足。最后是弥补行政法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之不足。 在此我们要重点讨论一下经济法的价值和功能:首先经济法的功能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扞卫着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其功能包括了社会整合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所以经济法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经济法的价值包括了其法律价值、社会整体效益和经济法的保障性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公平原则;最高准则;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功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经济法的价值 (1) 经济法价值的含义 (1) 经济法的法律价值 (1) 经济法的公平价值 (2) 经济法的主导价值:社会整体效益 (2) 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2) 经济法的保障性价值 (3) 公平 (3) 正义 (3) 第三章经济法的功能 (4) 经济法功能的意义 (4) 经济法的利益分配功能 (4) 经济法的社会整合功能 (5) 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 (5) 第四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6)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经济法案例分析合同法

案例分析 1. 甲向乙借款 20 万元做生意, 由丙提供价值 15 万元的房屋作抵押, 并订立了书面抵押 合同, 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 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 甲另外以自己的一辆价值 6万元 的“夏利”车质押给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车放在自己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 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要求行使抵押权和质权。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案中抵押合同是否有效?抵押权是否有效?为什么? (2)该案中质押合同是否有效?质押权是否有效?为什么? ( 3)该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2. 甲企业 ( 本题下称甲” )向乙 (本题下称”乙” )发出传真订货 , 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 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 ,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接受甲发出传真列明 的条件并按期报价 ,亦要求甲在 10日内回复;甲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 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 乙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甲提出的条件发货, 甲收货后未提出异议, 亦未付货款。 后 因市场发生遍化,该货物价格下降。 甲遂向乙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关系不 能成立,故乙应尽快取回货物。乙不同意甲的 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随后,乙发现甲放 弃其对关联企业的到期债权, 并向其关联企业无偿转让财产, 可能使自己的货款无法得到清 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 (2) 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 对甲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何种权利请求,以 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对乙行使该权利的期限,法律有何规定? 3.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卖牛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 5头牛,分别为牛 1、牛2、牛 3、 牛 4, 牛 5,总价款为 1 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 3 千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 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牛款之前,甲保留该 5 头牛的所有权。 甲向乙 交付了该 5 头牛。 根据 1 被雷电击死,该损失由谁承担?为什么? 2 生下一头小牛,该小牛由谁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3 踢伤丙,丙花去医药费和误工损失共计 1 千元,该损失 应由谁承担? 为什么? (4)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乙与丁达成一项转让牛 4的合同,在向丁交付牛 4 之前,该 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5)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丁不知甲保留了此牛的所有权,乙与丁达成一项转让牛 4 的 合同,作价 2 千元且将牛 4 交付丁。丁能否据此取得该牛的所有权?为什么? (6)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乙将牛 5 租与戊,租期 3 个月,租金 200 元。该租赁协议是 否有效? 租金应如何处理? 7)合同中的定金条款效力如何?为什么? 4、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保管。钱某因结婚用钱, 情急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 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 得款 10000元。 孙某因资金周转 需要,向李某借款 20000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孙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 所有。在赵某外出打工期间, 其住房有倒塌危险, 因房屋与钱某的房屋相邻, 如该房屋倒塌, 有危及钱某房屋之虞。 钱某遂请施工队修缮赵某的房屋, 并约定, 施工费用待赵某回来后由 赵某付款。房屋修缮以后,因遭百年不遇的台风而倒塌。年末,赵某回村,因古董和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 ( 1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 (2)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 (3) 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

漆多俊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的价值 功能和基本原则

第一编总论 第三章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理念 一、经济法的价值 (一)经济法价值的概念 ●经济法的价值是指经济法在客观上所具有的能供人们利用的某种性能 和功效。 ●(二)经济法价值的内容 ●经济法价值的内容包括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但 其内涵具有特殊性。 ●秩序:指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 秩序。 ●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经济效益),尤其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公平: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 二、经济法的功能 (一)法的利益分配功能 法律具有这种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功能,通过法律的实施能实现法律内在价值,实现预定的秩序、自由、安全、效率和公平等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即理念目 标。 (二)经济法的功能 经济法在民商法等法律所作的权利分配的基础上,对原有权利安排作出适当调整和再分配,这就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和民商法的局限,使经济法具有的 特殊价值—社会总体效率、社会(实质)公平、符合正义要求的秩序、自由等价 值目标和理念目标得以实现 三、经济法的理念 (一)经济法理念的概念 ●经济法理念是人们对于通过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实现人们预想的经济和社 会理想目标的信念。 经济法理念的理想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的预定目的,即影响社会经济的结构和 运行,实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其实现途径便是通过经济法的制定和实 施,规范国家调节活动。 (二)法律理念同法律价值的关系 ●区别: ●价值是客观的,需要实际利用才能释放; ●理念是主观的,须借助事物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变成客观存在 ●联系: ●法律理念中的理想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凭借法律固有价值的释放和实现; 理念也可以反作用于事物的价值。 (三)经济法价值、功能与理念的关系 ●人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法的固有价值(体系和特点),在经济法的固有 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人们关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人们头脑中的价值目标模 式)以及经济法理念(理想目标模式);

历史文献

编年体 一.概述 1. 编年体:按年月日时间顺序编排记载史实的史书体裁。它可以给人以完整的时间概念并有利于考察各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因果关系。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先秦时各国的编年体史书都叫“春秋”,孔子写的《春秋》是据鲁国的改编而来。 2. 编年体史书的起源:1)编年体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的史书体裁2)编年体史书是上古记载史事所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3)《春秋》之后,出现“春秋三传”,特别是其中的《左传》,对《春秋》的编年体裁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4)至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到战国魏国的史事,此书今有辑本 3. 编年体史书的发展: 汉魏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取得长足发展 1)出现大量编年体史书前所未有,如:荀悦《汉纪》袁宏《后汉记》今仍存世;今以亡佚的有:张番《后汉纪》干宝《晋纪》裴子野《宋略》等2)体例的新突破荀悦《汉纪》在编年体例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预先确立编书的凡例(编写时所要遵循的规则方法)《序言》集中明确阐述写作原则和条例,不同于《春秋》《左传》意例散见书中;其次,改纪传为编年创立断代编年史书。《汉纪》约编《汉书》将史事归于十二帝纪中,仅相当于原本四分之一,开缎带编年史书之先河,影响深远后继者很多(汉纪创作原因:给皇帝编一本简明历史教科书,汉献帝命荀悦给他编一本简编教材,是根据《汉书》改编;再次,《汉纪》以前的史论,多随文而发文辞简略,《汉纪》有许多长篇大论,评人评事议论得失,表现作者历史哲学思想,把史论推向一个新高度。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论实源于此。3)编年体类型日趋增多出现了起居注和实录等新的编年体史书,起居注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帝王言行录;实录是一代帝王的编年大事记。二者都是修国史的重要材料 隋唐时期编年体进入一个低谷 1)数量少隋唐开始禁止个人修史,魏晋以来的私家修史的风气骤然衰落,官修史书以纪传体为主,因此这个时期所产生的编年体史书数量较少2)质量差未出现卓越的编年体史家和具有特色的编年体史书,所产生的几部编年体史书也没有流传下来 两宋至清明复兴繁荣时期 1)数量空前丰富各朝都有以编年体形式编纂的史书,卷浩繁数量庞大,以往无法比拟2)出现具有典范意义的巨著,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编纂体例、叙事方法、编修凡例、工作程序等多方面都为后世树立了榜样,继承之作丰富,该书起到振兴编年体的作用3)使编年体足以与纪传体相提并论如:刘赎《通鉴外论》司马光《资治通鉴》毕远《续资治通鉴》夏燮《明

体育概论 复习思考题(五)

体育概论复习思考题(五) 第五章体育科学 一、概念题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体育科学体系:是指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二、判断题 体育科学可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等3大类。() 体育科学属于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领域的综合性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体育生物学科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 心理学任务是揭示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体育社会学科主要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社会学等学科。() 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才能在体育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动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实践活动是体育科学的源泉,是检验体育科学的唯一标准。() 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过程中人体内外环境因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各种因素,因此内容非常丰富。() 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体育文化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前者是研究的客体(对象),后者是研究主体的认识。() 近代体育科学形成根据体育教育实践的需要,从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发端的。() 三、填空题 体育科学可分为体育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等3大类。 体育科学属于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领域的性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体育生物学科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力学等学科。心理学任务是揭示、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体育社会学科主要包括体育哲学、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社会学等学科。 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才能在体育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动体育的发展。 体育实践活动是体育科学的源泉,是体育科学的唯一标准。 体育科学的研究是运动过程中人体内外环境因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各种因素,因此内容非常丰富。 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体育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前者是研究的客体(对象),后者是研究主体的认识。 近代体育科学形成根据体育实践的需要,从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发端的。 四、选择题 体育科学可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等3大类。 体育科学属于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领域的综合性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1)哲学(2)文化(3)经济(4)社会 体育生物学科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

经济与法 在中西方的文化中,理念有着不用的释义。在西方哲学中,理念(idea)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源于古希腊文,原义是见到的东西,即形象。在现代汉语中,理念被理解为思想、观念、信念,以及认定和追求的某种目标、原则、方法等。笔者对中外学者的定义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着一定的差异。西方学者往往侧重于理念的实质,而我国学者往往侧重于对理念的外在形式或者作用的阐述。综合中西方学者的见解,笔者更倾向于将理念解释为理念或原则,即为做某种事所抱有的希望以及处理事务所应秉承的信念或坚持的原则。 一、经济法的理念范畴 1.理念 和其他概念一样,理念也有着自己的特性。理念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理念的客观性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不同,理念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哲学里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法权要求,经济法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会在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理念的主观性表现在理念受个人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即使在同样的经济、文化、历史条件下,由于个人认知的不同,也会对理念产生不同的认识,使得理念显示出年代性、地域性、个体性差异。 2.经济法的理念范畴 经济法的理念,是指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立法宗旨,是对经济法起长效作用的文化内涵。 经济法理念的核心要素是以消费者为本。从经济法产生时,就具有人文关怀的倾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消费者,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经济法的制度设计体现了经济法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主体系制度,是以保护消费者为代表的以人为中心进行构建的,完全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国家理念相吻合;经济法贯彻经济民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观也是强调鼓动自由和充分的交流,注重通过达成共识来解决冲突,尊重人的需求和个性;经济管理手段具有人文化和弹性化。 经济法理念的标志性要素是平衡协调。经济法的以消费者为本的特性要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具体说来是要求各项发展目标要配合适当,各种发展手段要配合适当,发展时机、发展顺序要配合适当。一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只有在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实现平衡,才能算是实现了以消费者为本的目标;另一方面,只有大力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平衡。 经济法理念的强制性要素是社会责任本位。经济法以消费者为本,所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就是经济法所无可避免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经济法为了贯彻经济民主,一方面强调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自由,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或者是其他管理者对经济主体的自主权进行尊重。同时,经济法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其方法要具有人性化和弹性化,要求将人性化和弹性化的经济管理手段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了实现经济法调整和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弹性化,必须将其法定为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强制性地贯彻实施这些社会责任。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1.经济法的价值 价值是指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有用性,是主体关于客体的超越的绝对指向它蕴涵三个要素,即主体、客体和需要。在看经济法的价值时,应用辩证统一的角度来看待。经济法的价值是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的辩证统一,是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的辩证统一,也是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的辩证统一。只有认清了经济法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才能从根本上对经济法的价值进行分析。 2.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人对法的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充分发挥法的调整作用,也对我们正确看待经济法的价值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经济法在具有一般法的价值的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社会和谐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经济法能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分配公平,也为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同时,经济法所具有的中介作用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而且,经济法能协调社会中不同个体、群体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强势群体的势力,扶持弱者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其次,经济法所具有的公平价值要大于效率价值。对于政府来说,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公平,而效率主要由市场承担。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实现公平与和谐是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它的主要存在目的是为了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同时,经济法所具有的中介性质使其公平分配的价值功能强大。再次,经济法有着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价值。因为经济法的存在,社会经济秩序得到了调整,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进一步实现了市场经济管理秩序的完善。 经济法所具有的本质、理念和价值集中体现了我国对经济的高度重视,经济法为我国经济的执行和监督确认和实现了根本法律准则。而且,经济法理念和价值范畴的提炼,相对于经济法的实施而言,尤其在执法和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过程中,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具有重要的观念指导功能。总之,经济法理念和价值范畴的分析和思想的提炼炼,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的理解和界定,是中国经济史上极具意义的法律条款。 参考文献: [1]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2011(01). [2]严冉冉.浅议经济法的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6(10). [3]邱悦颜.论经济法的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 吴萌琼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摘要:经济法对于中国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极大地意义,通过对经济法的价值和理念的分析,我们进一步的对其进行了了解。明确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有利于进一步揭露经济法的本质,有利于提炼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为调整我国经济规范,治理经济犯罪、协调经济分配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的正确理解,对经济法理论的系统形成和走向科学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价值范畴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93-01 收稿日期:2011-05-10

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姓名:方晓丹 学号: 分校: 指导教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二0一三年月日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题目: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 二、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主要任务 1、

摘要 经济法是指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与民商法同是调整经济生活的重要法律部门。它是调整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其产生和形成是法律、法学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不但应当有其独特的调整对象,而且也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作用范围。经济法的作用首先在于弥补民法公平观念之不足。公平原则是民法的最高准则,它既体现了民法的任务、性质和特征,也反应了民法的追求目的,是民事立法的宗旨、执法的准绳和行为人守法的基本指南。其次是弥补商法效益观念之不足。最后是弥补行政法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之不足。 在此我们要重点讨论一下经济法的价值和功能:首先经济法的功能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捍卫着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其功能包括了社会整合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所以经济法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经济法的价值包括了其法律价值、社会整体效益和经济法的保障性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公平原则;最高准则;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功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经济法的价值 (1) 2.1经济法价值的含义 (1) 2.2经济法的法律价值 (1) 2.3经济法的公平价值 (2) 2.4经济法的主导价值:社会整体效益 (2) 2.5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2) 2.6经济法的保障性价值 (3) 2.6.1 公平 (3) 2.6.2 正义 (3) 第三章经济法的功能 (4) 3.1 经济法功能的意义 (4) 3.2经济法的利益分配功能 (4) 3.3 经济法的社会整合功能 (5) 3.4 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功能 (5) 第四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6)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体育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体育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开课名称:体育产业经济学 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编号:03100111 总学时:40 学分:2.5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地位、作用; 社会体育专业要求本科学生掌握现代体育经济理论,具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的能力。通过体育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使现象上升为理论,再运用科学的体育产业经济理论进一步指导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胜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绪论 第一节体育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体育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体育产业的分类与市场构成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的分类与市场构成,揭示体育产业的本质及其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分类的理论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分类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体育市场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体育市场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体育产业结构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及其变动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体育产业结构的一般考察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成长和结构优化 第四节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第三章体育产业组织 [目的要求]: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框架。 [讲授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市场进入与退出 第四节体育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五节体育产业的市场绩效 第四章体育市场运行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市场运行机制理论。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投资需求 第三节体育产业的供求分析 第四节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 第五章体育产业政策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产业的相关各项政策。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于目标 第二节体育产业政策的框架体系 第三节体育产业投入政策 第四节体育产业规制政策 第六章体育资本市场运营 [目的要求]:了解体育市场运营的方式和相关知识。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彩票 第二节体育赞助 第三节媒体转播权交易 第四节体育企业上的融资 第七章体育市场营销 [目的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体育市场营销的基本步骤。 [讲授内容]: 第一节市场营销和体育市场营销 第二节体育产业的市场营销 第三节媒体的体育市场营销 第四节大型赛事的体育营销 第五节国际体育营销 第八章体育产业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 [目的要求]:了解不同体育场馆类型的供给机制,掌握需求和供求方面的规律。 [讲授内容]: 第一节体育场馆的供给机制分析 第二节影响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管制设计 第九章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目的要求]: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认识误区,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 [讲授内容]: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体育产业 第二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三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认识误区 第四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

《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历史文献学(Historical Biography) 课程编码:041071 学分:2.5分 总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学时 适应专业:历史学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历史文献学》属于学科基础课。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基础学科,关于整理历史典籍及学习、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一门学问。 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使学习在具备阅读和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今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文献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文献学发展的成就、经验,掌握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方面的原理、方法,以及熟悉考辨史料、文献编纂和古籍保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检索古代文献的方法们更加合理地解释和使用古代文献。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导论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2学时)第一节“文献”与“历史文献学” 第二节历史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 第三节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概况 第一章历史文献的载体与类型(2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的载体形式 第二节历史文献的传抄方式 第三节历史文献的类型 第二章历史文献的目录(8学时)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 第四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第五节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章历史文献的版本(4学时)第一节版本的源流及名称 第二节版本的类别 第三节纸书的装式 第四节版本的鉴别与选择 第四章历史文献的校勘(4学时)第一节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第二节校勘的资料 第三节校勘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第五章历史文献的辨伪(3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中的伪书 第二节历史文献的辨伪 第三节辨伪活动的历史 第四节伪书存在的价值 第六章历史文献的辑佚(4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的亡佚 第二节辑佚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第七章历史文献的标点(4学时)第一节从句读到标点 第二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 第三节标点方法举要 第八章历史文献的注译(3学时)

经济法案例分析 (2)

反垄断法案件分析 1、电信和联通是否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支配地位?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⑴电信和联通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支配地位。运营商是否存在垄断,首先要看是不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是看是不是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来排挤竞争,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①本案的相关市场无疑是宽带入网市场,这个市场是全国性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强势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他互联网接入服务是通过批发中国电信或者中国联通的宽带进入互联网络向其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②中国的95%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的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和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是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宽带接入,因此这两家企业在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上构成双寡头垄断。 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自在中国南部和中国北部提供宽带入网服务,它们的宽带基础设施基本是相互独立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互联互通的程度不是很高,这个案件中相关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区域性的,即两家电信企业在它们各自相关的区域市场上都是几乎占百分之百的份额,从而可以判断这是两个垄断性的企业。 ⑵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不违反《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反对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反对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2、电信和中国联通主要涉嫌何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两家企业能否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有自由定价权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分别说明理由。 答:⑴①电信和联通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了支配地位,中国的宽带互联网的骨干网的经营者只有联通和电信两家,一方面他们自己直接开发用户,面向个人用户或者大企业;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的带宽来租赁给其他一些所谓的二级运营商,比如铁通、长城宽带、北京歌华等,他们对二级运营商的租赁叫做批发价,批发价是二级运营商租赁之后,再去给市场上的消费者或者终端使用者,但是这就和电信、联通自己的零售市场直接面向用户市场发生竞争,所以电信和联通给二级运营商的价格非常贵,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严重的压制了竞争。②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违反了《反垄断法》。因为电信、联通对不同客户的待遇差别很大,即“同一种产品,不同用户、不同价格”。其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是对市场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的 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⑵电信和中国联通想以自由定价权这一条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行不通的。①电信和中国联通主要涉嫌“差别待遇”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第6款对此的规定是:“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价格交易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电信和中国联通不能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定价权为自己的行为辩护。②企业在现代经济市场中并不拥有绝对的没有限制的自由定价权,即便是在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法律,包括反垄断法也要对企业的自由定价权进行限制,这是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③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价格歧视”行为并不是经过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而是竞争被控制后人为形成的价格,这时他们行使自由定价权的行为已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基

论经济法的效益价值

论经济法的效益价值 摘要: 经济法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体现国家意志,调整国家经济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建立健全的经济法律制度,其目的为了保障社会整体经济的总体良性运行。增强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对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大有裨益。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在调整关系中通过发挥其自身特有的功能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在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中,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是不变的。我国经济体制从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混合经济体制转变,仍遵循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效益价值 一、经济法的效益价值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直接调整特定经济关系,其实质是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国家通过经济法这一法律形式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背后隐藏的是市场失灵和国家或政府失灵导致经济运行低效益的理论。因此,有学者提出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配法,增量利益就是指劳动产品超出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而剩余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增量利益。”经济法的效益价值就是社会整体经济效益。 1、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概念 社会整体经济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结构复杂、具有广泛内部外部联系的同

一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内,各部门、各地区、各环节共同组成经济活动的动态体系。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是指从整个社会经济的全局出发,从长远发展趋势出发,从社会整体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有效产出。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是指国家通过经济法这一法律形式调节社会整体经济运行,力图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认为用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来界定经济法的效益价值比增量利益更能体现经济法效益价值的宏观性特点。 2、经济法的效益价值的表现形式 (1)经济法保障和促进劳动生产率 经济法追求经济效益,具有平衡协调的功能,它追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形式公平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统一。经济法不以命令与服从为基本原则,虽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与管理也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方式和手段;但重要的是采取引导和促进方式;将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协调起来,以法律规范的方式予以规范和调控,从而促进和保障社会劳动生产效率。 (2)经济法保障和促进经营效率 经济法的效率原则要求有一套相应的权责利相统一的经济责任制相配套,否则,经济法的效率无从得以保障,以致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的市场经济之经济法和经济法治就会落空,成为空洞之物。经济法

历史文献史源学

历史文献史源学/解题 史源学是以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可判定某记载的根据是否可靠,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从而正确地徵引史料。 文献史源学/功用 1有助于鉴别史料的真伪及其可靠程度 《史记·屈原列传》 2有助于纠正前人著述中的谬误 秦蜀守冰 《汉纪》 3有助于正确地剪裁取舍史料 原始史料 撰述史料 4有助于确切地理解史料 战少利 5有助于树立严谨的治史学风 冯胜 冯国用 历史文献史源学/分析讨论 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的类书《锦绣万花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影印明嘉靖刻本)、成书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的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于宋末元初的阴时夫《韵府群玉》(四库全书本)等都明确记载:《陋室铭》,刘禹锡作。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刘宾客集》卷十) 小人祖先,壤树在京、索间,瘠田可耕,陋室未毁。 刘禹锡于开成元年(836)"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后一直住在洛阳。分司官,除御史外皆为闲官,这与《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正相吻合;刘禹锡分司东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谈笑有鸿儒"正相吻合;据《全唐诗》和《刘宾客集》,刘禹锡还喜音乐,通佛学,这与"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相吻合。 欧阳修、李德裕、刘禹锡都曾作《秋声赋》 古今文集,后人发现佚诗佚文者,并不罕见。 厉鄂《樊榭山房全集》 大前提:《参同契》的本质内容是假借《周易》爻象以 论作丹。 小前提:葛洪《抱朴子》所论作丹的真正含义是外丹。 结论:《参同契》是外丹著作。 《抱朴子》中经常将“金丹”与“大药”连称。“金丹”与“大药”乃同义语。《抱朴子·释滞》:“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葛洪所论金丹大药除了指外丹外,亦可指“宝精行炁”的内丹 大前提:葛洪之前养性之书,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小前提:《参同契》在葛洪前。 结论:《参同契》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抱朴子内篇·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葛洪曾经披阅了已见于世的差不多所有的炼丹著作和养性之书,其基本内容莫不皆是还丹金液。 葛洪披阅群书,发现养生长寿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却以"还丹金液"为最重要。 《灵宝毕法》:"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熏蒸于肺,肺为华盖,下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闾穴升上,乃曰飞金晶人肺中,以补泥丸之官。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据此,"还丹金液"除指外丹外,亦可指内丹。 养性神仙之术包括:以恬静寡欲为主的养神之道;行呼吸行气之术,以求长生益寿;爱养精气,使无漏泄,以求髓满骨坚;除情去欲,炼养神明等项。

体育概论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课程论文 二零一二年四月

浅谈田径运动的体育经济 韩福珍 1117010425 湖南科大体育学院体教四班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总体上说,体育投资结构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适应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体育投资的最佳社会及经济效益三是用企业管理的方法加强体育经济的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些思想如成本分析、决策分析、预测分析等可以为体育经济管理部门所借鉴。发展体育产业要考虑体育产品的需要和供给的关系,提高体育经济效益。 【关键词】体育经济;田径运动;大型比赛;经济效益 1、体育经济的介绍 1.1、体育经济(Sports Economy)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体育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体育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 1.2、将体育的经济功能上升到经济学的高度,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能够现实地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全社会就业率,发挥稳定社会

经济法的价值分析(一)

经济法的价值分析(一) 摘要]经济法的价值可分为目标价值和功能价值。经济法的目标价值是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法的功能价值是实质公正、经济秩序、事实自由。 关键词]经济法;目标价值;功能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不仅是经济法的本质的外在反映,而且是经济法的目标和原则据以确立的基础。因此,经济法的价值问题可以说是经济法的核心问题。 关于经济法价值的定位,当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福利价值;二是经济民主价值。1]还有的学者把经济法的价值定位于: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商品经济的普遍法;经济法的法权价值——权利的规制;经济法的资源价值——发展公平;经济法的社会价值——经济安全。2]这些定位因缺乏一个居于统帅地位的价值或因几个价值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而显得有些零散。有的学者把经济法的价值划分为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认为目的性价值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经济法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与理想;工具性价值是经济法为实现其目的性价值(法的理想)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共性价值。3]这种划分的思想无疑具有合理性,但这种称谓值得商榷。在一种重目的而轻手段的文化中,工具价值很容易被误为手段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认为,在确立经济法的价值时,有必要遵循这样三个基本原则:(1)体现经济法的特质;(2)简洁、明了,便于对经济法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3)适当分层,避免价值重叠,并使各个价值之间保持有机的联系。据此,判定经济法的价值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经济法的目标价值,或称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即经济法存在的目的和使命;二是经济法的功能价值。 一、经济法的目标价值: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法律价值是法的精神内核,体现在法律之中并因法的存在而具有意义。法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无疑也是法律价值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因此,我们要探寻经济法的价值,必须从经济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着手。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法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垄断的背景下,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动因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时,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但市场机制又存在盲目性,经常造成市场失灵和混乱。在经济法产生以前,经济领域的法律关系由传统民商法来调整。亚当·斯密等人认为个体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是一致的,只要每个个体实现了自己效益的最大化,那么社会也就能实现它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理念上建构起来的民商法,当社会出现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尖锐矛盾时,虽然也作了一些修正,如对契约自由的限制,从过错责任发展出无过错责任等,但其调整方式的自治性和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其无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效率与公平、个体营利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等问题。于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就应运而生了。它的产生本身就昭示着在经济法调整的领域里,传统法律价值发生了变化,新的价值开始形成。那就是追求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经济法自产生之日起就以社会整体效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补充民商法的不足。 由此可见,经济法的目标价值就是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法直接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应为经济法价值观的独到之处,其他法律部门或者不追求宏观社会效益,或者是在追求实质正义之终极目标的法的体系中,通过形式主义的调整间接地实现社会效益。社会整体效益是唯一的代表经济法根本特点与基本精神的价值目标,也是经济法功能价值以及经济法宗旨、原则赖以存在的前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法的“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其内涵更为深刻和广泛。经济法所追求的社会效益,不只是一般而言的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