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当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一瞥

德国当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一瞥

德国当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一瞥
德国当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一瞥

德国当代工业遗产再利用一瞥

张宁孙菁芬

发端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工业化进程在德意志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从遍布各个城市的高品质工业建筑、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尔克林钢铁厂、乃至在欧洲都无出其右的鲁尔工业区,其工业建筑遗产类型之多和数量之庞大都给这一段德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证。德国的社会与经济条件自上个世纪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在这一迄今持续不已的巨大变革之中保护和利用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德国人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发端

自发性的工业建筑再利用久已有之。但现代意义上有计划的工业建筑再利用在德国是和城市更新理论的转变密不可分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的城市更新政策与理论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放弃以前奉行的“推倒重来式城市更新”模式,转而以“分阶段小尺度”、“保护性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蓝本。尽管当时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条件难以适应一些企业发展及生产工艺改进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改善周边居住环境的需要使得内城工业企业外迁使得工业建筑的闲置不断增多。但是,城市更新的评价也由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向以文化、社会与历史建筑保护为导向,而且分布在内城的工业建筑已成为了城市风貌与居民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这个阶段中城市更新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历史中心区与靠近城市中心德国建国时期建成的城市区域。因而,伴随的工业建筑再利用对象类型也比较单一,主要以分布于市中心或多种功能混合的城市传统区域中的中小规模工业建筑为主,注入的新功能大多是以居住、文化娱乐。德国公认的首个成功的现代工业建筑再利用案例——汉堡的“Fabrik”就是典型代表(实例1)。

2.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巨变

进入八十年代人口萎缩及经济结构转型对德国的影响日渐明显。德国低出生率使得德国人口将从现在的八千两百万降低到2050年的五千八百万。即使将移民计算在内届时的人口数量最多也就在六千四百万左右徘徊。尤其是在东部各州和老工业区这种人口萎缩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它使得人口高峰期修建的大量基础设施过剩闲置。

此次经济结构转型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扩张和工业——尤其是采矿、冶金与航运业的衰退上。在以矿业冶金为基本产业的地区和港口城市,大量矿井被废弃、钢铁厂被关闭与造船与港口设施的被闲置。与此同时,在“后工业社会”中人们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文化、艺术、娱乐业,居民不断增加和日益灵活的闲暇时间对消费和休闲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种外部的刺激使得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1)对象的增多与规模的扩大

在2001年德国的各类闲置土地共计128,000公顷,其中以往为工业与交通运输用途的土地面积分别为48,384和11,392公顷,所占总量的比例达到了37.8%和8.9%。也就是说产业用地的面积占到了总量的46.7%(如果按照德国统计口径将闲置的军事用地也计算在内的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8%)。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为例,仅从1980年至1993年州政府就利用“鲁尔地产基金”购入了占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的工业闲置用地,其间加以整治后有600公顷又重新私有化并投入使用。

除了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对象类型也在不断增多:首先还是传统的分散在城市内部的小规模工业与交通建筑(如实例2)。其中绝大部分的是分散于城市传统混合功能区域的建筑。项目的区位和周边条件保证了其获利的潜力,一般来说项目主要是在规划约束下由市场行为来推动的。根据项目周边功能结构的特点,再利用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居住、小型办公、商业文化设施。

此外,对城市内部较大型的交通或工业区(如实例3)改造与再利用也不断出现。由于规模的扩大,操作的复杂程度和资金的需求增大,很多情况下呈现出公共机构和私人投资相互结合的特征。这种类型的项目有着与前者相近的区位条件,往往被重新赋予居住与商业文化的混合功能。根据具体地块的状况,也有作为纯商业与文化区域定位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在新老联邦州中闲置的城市周边大型工业区或工业综合体(如实例4)也逐渐成为了再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个项目的面积往往可以达到100公顷以上。这种规模项目的改造与再利用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是意味着结构的调整。它的发展和周边环境密切相关,准备阶段耗费巨大,一般来说大量公共投入对于项目推动和最终的市场化来说必不可少的。这类项目大多数情况下被重新用作办公或文化休闲设施,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作为城市新区进行开发。

2)手段的扩展与深化

对象的多样化意味着新的挑战:更特殊的空间形式与技术设施、大面积被污染的工业用地、更大的规模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深远的影响。这对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与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工业文化与文化工业

如果说“转型”时期的外部条件驱动着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不断发展,那么德国对工业建筑遗产特质的发掘就是工业文化与文化工业紧密结合的催化剂。

工业遗存和技术设施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极少或从未涉足过的“禁地”,它和叠加其上的新功能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和日常生活差异化的现实:既可以略带粗鲁的使循规蹈矩都市生活掺入几分野性;也可能是坐落在矿井、车站、仓库中的“缪斯的圣殿”。所以,除了经过改造的工业建筑提供了以中小型企业为骨干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理想处所外,工业遗产与文化的叠加效应能够将历史、现实、设计、艺术、时尚、创造性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萌发的氛围。这种“工业文化”往往成了“文化工业”的催生剂,创造性的为“由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了精神上的和空间上的可能性。无论是艾森(Essen)的关税同盟园区还是汉堡的仓库城的成功运作都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这种结合还催生了许多更富感染力与影响力的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例如:1994工业历史展“焰与火”在欧博豪森(Oberhausen)的经过改造的117米高的煤气罐中举行。根据当地统计局的问卷调查不仅观众人数超出寻常,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改变——与经典的类似文化活动相比,各个阶层的居民都体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只受过中低程度教育的居民的参与大大地超出了平均水平。这种“新文化形式”影响力一而再的在诸其他活动中得到验证:无论在麦德里希(Meiderisch)以往鼓风机房举办的古典音乐会,还是在波鸿(Bochum)改建而成的文化中心里的戏剧表演都吸引了大量以往与古典艺术陌生的人群。

b)工业自然

随着改造对象类型的丰富,特别是城市周边大型工业区或工业综合体,使得一些“特种”工业遗产再利用也纳入了再利用的范畴。由于极度特殊难以加以利用的工厂、荒废的铁路线、工业区的运河、堆积如山的矿渣等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工业活动更本性的改变了土壤成分,使其富含人造物质甚至一些有害物质;对它们进行完全去污改造要么耗费巨大,要么自身特点会被完全抹灭。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学界提出“工业自然”这个概念。“工业自然”是指那些由工业生产所决定,而后又为自然条件所塑造的自然景观区域。首先,这些区域的土壤相对周边而言一般都有密实度过大、干燥、缺乏养分的问题,有些还含有害物质或盐分含量过高。特殊的环境条件造成了这些地区植被与生态的特殊形态——外来植物与本地珍稀物种的富集和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植被形态。这种“异化的自然景观”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除了这些,“工业自然”的独特魅力更在塑造了一种充满了张力的气氛:花草树木从铁轨间、从老的工厂废墟中、从矿渣堆上、从这些工业时代遗存中生机勃勃的蔓延生长开来。这种工业遗存与大自然的再征服所形成的震撼对比更增加了它作为旅游及休闲目的地的价值。杜伊斯堡(Duisburg)北部的景观公园和位于瓦登堡(Waldenburg)的矿山景观就是这种“工业自然”的例证。

c)项目规划与协调

再利用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但如何协调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增强它们的共同影

响?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广泛的区域合作才能解决。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萨尔州拥有最为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也在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范围内较早的进行了。

在萨尔州,这种协调是通过一定的机构来实现的。由州政府成立的“萨尔工业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创立一个联系萨尔州、卢森堡和罗特林根(Lothringen)的工业建筑遗产网络。这一任务主要是通过规划与控制网络的整体结构和支持推动不同的具体计划及项目来实现。最终的目标是将单个的工业遗存“元素”相互联结,在旅游、区域的文化认同和现实经济发展上获得更大的效益。北威州则是以项目为导向,自1989年就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 Park)的框架下对在面积800平方公里内园区内的项目在总规、控规和具体项目方案几个层面上进行了控制与协调。各个相关城市与社区在统一的构想下,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诸多项目从总体构想、重要节点、主题路线、交通工具与道路连接、媒体与公关设计、市场定位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协调,最终产生了“工业文化之路”、“工业自然之路”这两个具体的成果。

3.新动向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理论又得到了新的发展。苏黎世联邦理工高专(ETH)历史建筑保护系系主任乌塔·哈斯勒(Uta Hassler)等瑞士、德国学者认为:所有的建筑实存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都是建筑材料与能量的一个“中间储存站”。从生态与经济的角度来看,再利用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延长这些建筑材料和能量在“中间储存站”保留的时间——保留使用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平均单位使用时间内消耗的物质与能量就越少,对它们的使用效率越高,也就越符合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理论迄今为止对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产生了至少两点影响。

一是再利用对象的继续扩大。根据统计截至1991年德国共拥有约1,000亿吨的建筑存量,相当于每个德国人拥有相当于112辆小汽车重量的建筑存量。其中工业建筑占了相当的比例,而二战以后的工业建筑又占了工业建筑存量的一半以上(详见图表)。毫无疑问,它们也是建筑存量的一个相当部分。所以,在工业建筑再利用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具有历史或美学价值的对象,对于在战后乃至过去一二十年建成的工业建筑也应该纳入改造与再利用的范围中来。

其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今天的新建筑就是明天的再利用对象”,应该从新建筑起就有计划得对工业建筑再利用进行谋划,追求材料与能量在新的工业建筑的全寿命期内的高效利用。为了实现这种意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延长建筑与设备的预期寿命、弹性的建筑空间、资源利用的长期有效性、维修的可能性、建筑部件拆除与再利用的可能性、建筑垃圾的无害性。

4.几点启示

我国相对而言情况比较特殊,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增强第三产业的双重任务。现在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三产业比例过小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有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模式的趋势。这一变化对城市的结构、功能、布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借鉴德国的经验,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不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氛围的营造上都能为这种模式的转变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国还缺乏在总体上对工业建筑再利用的规划与控制,使得区域或城市内部的工业建筑遗产项目缺乏协调,难以形成一种“合力”。总体构想的缺乏也使得公共力量的介入与资助无从着力。这造成了大多数再利用项目必须“短平快”得从市场获得收益,这种单一的目标也使得再利用的质量与手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这方面德国的经验也是不无裨益的。

我国现在处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高峰期,也是“工业建筑存量”的急剧增长期。我们今天的建设成果毫无疑问会在将来成为再利用的对象。当今德国学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迄今为止的着重美学、历史“保护及再利用”进行了不断的反思,并对“现代主义的”,特别是战后几十年“繁荣时期”“狭隘功能主义的”“短寿命的”的建筑方式进行了批判。这些对我们今天工业建筑的新建与改造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德国产业建筑改造实例:

1.汉堡“Fabrik”工厂改建

这一项目位于汉堡的老城区,改造的对象是一个已经废弃的弹药军工厂。1971年厂房被带有艺术热情的画家霍斯特·迪特里希(Horst Dietrich)和建筑师弗里德·促勒(Friedhelm Zeuner)承租,改造成汉堡阿托那(Altona)区带有先锋性的艺术活动中心。他们俩当时抱着“人民在哪,艺术就该渗透到哪”的理想和信念,将这座位于市区中心的废弃厂房,变成一个即提供商业餐饮,又容纳非商业的艺术创作与实践的市民性场所。在周边居民自愿的帮助下,他们为厂房加装了暖气以及一些必要的维护设施,包括噪声隔离设施。终于在1971年6月25号,这间工厂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成为当地艺术活动的中心。(图片1、2)然而它的改建并没在此结束。1977年2月17号的一场火灾,将厂房烧得只剩断壁残垣。戏剧性的是,这次事故并非它建筑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此后,霍斯特·迪特里希四处求援,希望能重建厂房。而与此同时,火险公司对残骸的鉴定和评估将此次火灾判定为意外事故。终于,工厂的复建迎来了新的希望。

复建的大方向,是在原有的基址上建造新建筑。经过多次的商榷,方案被定位在“反映原厂房气氛和特质的新建筑”,而非一味追求“原貌”的仿制品。

有趣的是,方案设计从一开始就受到经费预算和其他外因的限制。预料之内和之外的各种因素杂糅在一起,成就了最后我们眼前的这座“Fabrik”。由于经费紧张,为建筑内外表面刷装饰涂料都被视作奢侈的浪费而被取消,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比如建筑隔音。由于厂房身处市区,又有音乐厅和录音室的功能需要,建筑的对外隔声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的窗户,包括屋顶中央的长形天窗,都装上了隔音玻璃。同时,鉴于以前惨痛的教训,复建方案安排了足量的逃生出口和防火楼梯间,以满足剧场疏散和防火的需要。(图片3、4)

楼梯间是一个尖角外向的立方块。原本打算作为主入口处理的,但由于结构问题,最后只能扮演起重机雕塑底座的角色,失去了原先的实用意义。(图片5)

为了在新建筑中体验到原来的室内气氛,复建方案继续延用木结构的巴西利卡三段式。不同的是,新建筑内有三层展廊,而不是过去的两层,新添了一个带后台的舞台,以及通过户外上到高层的观众席走道(图片6、7)。部分地板和窗户的重建结合了原有建筑的残骸。这种因地制宜的方式与工厂的风格很是相称。而这次重生最显眼的标志便是立在入口之上的大起重机——工人社区的新地标。

了解欧藤森(Ottensen)地区的人都知道,它曾经只是一个小村庄,在普鲁士帝国初期,才发展成一个能与汉泽城(Hansestadt)竞争的工业区。所以,它和Menck&Hambrock工厂一样,在生产车间的正上方会有一台标志性的大型起重机。这台起重机作为欧藤森区历史的鉴证,在Fabrik的复建中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它的存在也迎合了“工业建筑的艺术”这一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起重机不仅是“Fabrik”标志性的招牌,也为它赢得了复建的经费赞助。(图片8)

建筑师:

V on Gerkan,Marg+Partner事务所,汉堡

工程师:

Schwarz+Dr. Weber 工程事务所,汉堡

木结构及木构建:Meyer公司,汉堡

建筑施工:Magens公司,汉堡

2.汉堡“Zeisehalle”媒体中心

Zeise工厂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厂房了,它位于欧斯腾(Ottensen)城区的核心位置,曾经是生产船体螺丝的老牌工厂。这种大螺丝起先用于马车,之后用于造船厂所需的港口有轨列车。七十年代末期,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厂房终于结束了传统的工业生产。

废弃掉的厂区包括3个紧密围合的厂房,属于内城中小规模的工业厂区。改建规划始于1990年,项目建设则是持续了1991-1993三年的时间。(图片1)

今天,出现在Zeise工厂大厅的,有多家电影制作公司、三家影院、两家出版社;有餐厅、书店与音像店;有电影、戏剧、音乐剧专业的大学研究所;甚至还有一家幼儿园。同一屋檐下所容纳的,不仅是这些形式各样的机构,也是丰富的生活与各样的人群:从悠闲享受阳光的老人到踩着滑板跃过台阶的青年,从顶着一头红发披着奇装异服的蓬克到西装革履的商人。似乎各种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能容纳自己的空间。(图片2.1/2.2/2.3)

改建的概念是将它建成一个典型的城中城,把厂房变成一个带顶的城区;这好像一个由城墙圈出的领地,建筑师在其中重新创造着或开放、或封闭的城市空间。

它有自己的公共广场,广场的“露天咖啡”就正对着影院的入口;它有自己的城门,一个竖立在剧场入口前方的印花铁门,高大威武;当然了,它也有临街而立的房与窗。

为了实现工业建筑保护的主题,改造方案必须很好的平衡新与旧的关系。所有新加建的部分都用鲜艳的色彩或新式的材料与旧有材料区别开。比如入口紧邻通道的餐厅,就使用了蹭亮的着彩漆的铁石。加建房的灰色钢梁以及整修后的屋顶都强烈的反衬出,老墙上经年磨损后泛红的灰褐色墙砖及历史悠久的屋梁。(图片3-7)新旧柱子交织排列在一起。新嵌入的小房子种类多样,富于变化,也给室内增添了活力。它们在立面上相互交融,极为流畅。单从外部很难辨别它们之间的边界。虽然看似随意,但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立面的玻璃壁板都规则的重复着五的韵律;而每隔五块壁板,就会出现一根直顶到屋顶横梁的支柱。

新嵌入的小建筑处在一个长形空间内,以一种让人兴奋的自由形态展现自己的特征。此处几乎没有一条线是和旧有建筑平行的。它们对历史环境的干预非常的明了而干脆,一点也不矫情、不掩饰,以便让人一眼就能认出那些“侵入性行为”。(图片8)比如留在老建筑上的钻孔(以前有功能作用的),都用彩色的符号表明并强调。通道上方的那座连接各个电影公司房间的桥也被漆成亮绿色。为了连接早期轮船螺丝厂的各个建筑,桥体必须在多处穿墙而过,形成通道,因此要用鲜艳的绿色将其标识。于是室内屋顶称出的亮绿、城门装饰中的鲜红以及位于影院之间可见楼梯间的浅黄色栏杆扶手,都成为这个暗红色景观中的重音。(图片9)关于城中城这个课题,(图片10)建筑师能提供怎样的变体方案,还在一侧的厂房大厅继续试验中。这个大厅是为汉堡大学戏剧、音乐剧及电影专业提供的研究所。厂房大厅原先的使用者,是一家超市;但由于租金太贵,不久便搬走了。自此之后这个大厅被长期闲置着。出于历史保护的需要,大厅的室内不准被改动,因此在它内部设置新功能非常困难。最先将它改作媒体大厅的概念,是在其中堆积一些大纸箱或是集装箱,以解决室内空间不能改动的矛盾。集装箱们被漆成红、绿、蓝色,通过在横梁轨道上运行的吊装臂(当年可是用来移动成吨的轮船螺丝的)来堆积成建筑。教授和助手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包厢,就连讨论课的教室,也被安置在集装箱内。大厅内设置的排练舞台和电影工作室也都是用可移动的分隔墙来创造

电影和戏剧所需的环境。这种由多样性带来的建筑生命力自会在今后的使用中被印证。

建筑师:me-di-um 建筑师联盟Jentz,Popp,Wiesner

结构及材料:石材、钢、钢筋混凝土、铝材、玻璃

使用面积:8310 平米

3.杜伊斯堡内港改造项目

自十九世纪起,这个莱茵河的门户就一直是杜伊斯堡人的经济梦想;1828年起,这里就逐渐滋生出一些产业,起先服务于外港,之后服务于向东延伸的运河区。当时的内港主要是为矿用木材转运提供便利——鲁尔区的矿业当时对木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同时也是由欧洲各地而来的人进入鲁尔区的门户;更是为鲁尔区的激增人口提供后勤保障的粮仓。但随着内港的经济萧条及港内企业的外迁,人们开始思考和寻求内港新的出路,希望通过对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为它植入促进经济再次发展的新鲜血液(图片1)。

1990年,这个联合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项目策划师的内港规划成果公诸于世(图片2)。全过程由伦敦的福斯特事务所以及凯泽(kaiser)建筑技术公司、土地发展联合会、信托公司共同合作完成。方案包括对老仓库的改造设计;港口区内的水体设计;新建的居住街区内运河水体设施的布置;以及一个名为“欧洲之门”的新月形十一层地标性建筑等(图片3)。由福斯特事务所完成的改造总图是一个完整的控制性规划,之后的单体建设将会依照这个设计逐步的实施。

港口内闲置的老仓库,自1991年起,作为“文化与城市历史博物馆”向公众开放。20世纪初期的老工业建筑和新建的这些玻璃、钢结构的建筑交织在一起。在传统的磨坊工业建筑外皮之下,展现的是城市的历史,内港经济区的发展,以及留存下来的那些怀旧气息。

对杜伊斯堡城来说,第一个仓库改建项目无疑发出了内港全面复活的启动信号。而首先启动的是北部码头的一些大型工业及货物转运企业,紧接着南部河岸的博物馆改建项目也开始了。整个项目实施的方针是,首先要确保现有的企业能够留在港内继续发展,然后再拓展内港的新职能,让相关的企业和公司逐个的在港内“平稳着陆”。

为了内港改造项目的迅速实施,在1993年城里了发展联合会,以控制并协调整个项目。杜伊斯堡城和北威州的参与各占联合会的50%。联合会的成立和运作,不仅完成了私人投资赞助的整合,也使得整个项目能有条不紊的依照规划设计来实施。

工作、居住、文化生活是实现内港区繁荣的三个重要主题。

提供就业数量和环境是实现这一地区产业更新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前提。在过去的十年中,杜伊斯堡内港发展联合会实现了整个区域土地的接管和整合,为区域后面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之后内港区的复兴主要是通过私人的经济投资来得以实现。这种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重要的历史性建筑——仓库建筑和磨坊建筑都被妥善的保护和改造;而在清理出建设用地之后,很多单个的建筑项目也逐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整个区域提供的高标准办公面积已达十四万五千平方米(净面积),提供的就业岗位逾四千(图片4)。

发展具有现代风格,能提供高生活品质的滨水居住环境也是内港改造的焦点之一。通过住宅街区的建设,来形成良好的城市运河景观,并将水景引入到城市生活中。计划在内港区建设的居住单位约有七百个(图片5、6)。而包括福斯特在内的多家建筑事务所也参与到了新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中。这些新的住宅有着开向水面的宽敞玻璃窗,多为阁楼或公寓式,以满足住房市场中新的客户群体,既能作为房产出售,也能租恁。

文化娱乐生活也是内港改造比较有特色的一项。首先,内港改造方案中设计了很好的步行系统和步行环境(图片7)。人们可以选择多条游线沿河岸散步,慢跑。其次,在步行路线上安排了博物馆、餐厅、咖啡厅等文化休闲设施——文化博物馆和城市历史博物馆展现了杜伊

斯堡城和内港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年的仓库与磨坊工业所带来的城市风貌。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水上运动。玛利亚码头提供了有133个游艇的停泊位,人们可以在此享受鲁尔区的水上观光(图片8)。

4.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项目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位于杜伊斯堡北部郊外由工业区改造而成的人文及自然景观公园,它的前身是一个大型的城郊工业区,如今它也是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 Park)项目中的一部分,在其生态圈和环境治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园区所处的杜伊斯堡北部属于埃姆舍河的引航区,在19世纪中叶迈入工业化阶段。它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周边繁荣的冶金及采矿业。20世纪初,为满足周围冶金业的需要,这里成立了一家烟囱生产厂,紧邻当时发掘不久的煤田。这家工厂的经营一直持续到1985年,之后由于欧洲钢铁行业生产过剩而关闭。因钢铁生产收缩而留下的两百多公顷的工业用地,等待着人们的再度开发利用。这不仅是一个见证了当年繁重的人力劳动的无声场所,也见证着建筑史中意义非常的工业时代。

作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项目之一,它历经90年到99年的10年时间,被设计和建造成为一片新型公园。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杜伊斯堡城北部景观公园”,位于梅德里希(Meiderich)与哈勃恩(Hamborn)城区之间(图片1)。改建方案由皮特·拉兹(Peter·Latz)教授及其合作者设计。改建后,这片带有工业化印记的土地(比如铁轨的痕迹)完全被野生的植被和人工设计的绿地及园林设施覆盖。人们在此以一种新的维度体验着这片“工业自然环境”(图片2、3)。

中心区的冶炼厂已将旧有的工业设施改成现在的各类功用:原有的生产大厅内安置了文化和企业机构;废弃的储气罐被灌入两万立方米的水,转而成为现今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训练中心;德国的阿尔卑斯联合会将储存矿石的料仓装饰成爬藤植物的花园;早期的浇铸大厅如今被布置成钢丝攀爬越野基地(图片4);而熄灭的烟囱如今也成为了登高远眺的观光塔。

而由杜伊斯堡城任委托的企业联合会至今还在探求这一项目继续发展的潜力。

这一项目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也有重要的生态和环保意义。首先要提出的是它的水储存系统。改造后厂区有了经心安排的蓄水系统,通过疏导,将地面雨水搜集到两个阶梯状的水池中储存;再借助水坝等水利设施在旱季为埃姆舍(Emscher)地区提供灌溉水。另一个是埃姆舍(Emscher)的水渠系统。早在19世纪,人们就提出要整顿鲁尔区的污水的排放。可是由于当地的矿山沉降严重,以至于根本不可能修建地下排水管道系统,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开挖人工水渠河床来解决这个难题。每逢炎热的夏季,工业和家庭废水就会让水渠气味熏天。而今废水的排放已经改用了地下管道系统。管道的铺设与水渠平行,于是现在它终于由排污渠转变为清水渠(图片5)。这些水利设施不仅在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为公园游人的户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所。而在植被方面,经过长年的选种和野生培养,既兼顾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上的平衡又形成了良好的植被景观(图片6)。

参考文献:

H?ber, A., und Ganser, K., Hrsg., 1999, Industriekultur - Mythos und Moderne im Ruhrgebiet: Essen.

L?sel, W. (2005): Methode zur Revitalis ierung, Modernisierung und Umnutzung von Industriebrachen. TU Chemnitz.

Schneider, U., Hrsg., 1999, Fabriktagen - Leben in Alten Indusriebauten: Hamburg. Stratton, M., Hrsg., 2000, Indusrial Buildings -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New York.

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 BDA der Hansestadt Hamburg e.V. Architektur für Hamburg Geplantes Gebautes Ungebautes 1984-1994-2004

Hamburgrischen Architektenkammer,1993, Architektur in Hamburg Jahrbuch 1993

相关链接:

萨尔工业文化:https://www.wendangku.net/doc/5910794005.html,/iks_rc2/iks.php?selection=00&lang=de

欧洲工业文化之路:https://www.wendangku.net/doc/5910794005.html,/index.php?pageId=5

德国工业文化:http://www.industrie-kultur.de/modules/tinycontent/index.php?id=52汉堡Fabrik:http://www.fabrik.de/de/fabrik/index.html

杜伊斯堡内港:http://www.innenhafen-duisburg.de/de/index.html

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https://www.wendangku.net/doc/5910794005.html,ndschaftspark.de/de/derpark/index.html

图片说明:

1.汉堡“Fabrik”艺术中心

1.临街外景

2.室内活动场景

3.二层平面

4.三层平面

5.巴勒街临街立面

6.改建后室内1

7.改建后室内2

8.标志性起重机

2.汉堡Zeisehalle媒体中心

1.厂区总图

2.改建后平、立、剖面

3-7改建后厂区内色彩对比

3.带顶街头咖啡

4.老工厂的铁石色环境

5.影院中的红黑色调

6.玻璃通廊一瞥

7.山墙的创意

8.改造后互相交融的材质与色彩

9.穿插的办公区街巷

10.城中城

11.内街(待定)

3.杜伊斯堡内港改建

1.改造前区域原貌

2.规划总图

3.欧洲之门模型

4.滨水办公建筑

5.滨水居住建筑

6.内港住区

7.内港步行景观

8.水上娱乐休闲

9.福斯特设计草图(待定)4.杜伊斯堡城北景观公园

1.总体模型

2.工业自然景观1

3.工业自然景观2

4.钢丝攀爬越野基地

5.清水渠

6.景区植被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一、工业历史资源的现状 基于武汉市志工业志、以及各区区志记载,从1860年代至1990年代选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371家企业(解放前132家、解放后239家)作为本次规划的调研对象。通过对371处企业的全面调查,目前全市还存有实物的工业企业为95处。 二、工业遗产的评判标准 一是在相应时期内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在全国或武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工业企业;二是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或先进性,同一时期内开办最早,产量最多,质量最高,品牌影响最大,工艺先进,商标、商号全国著名的工业企业;三是建筑格局完整或建筑技术先进,并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业风貌特色的工业企业;四是其他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存。 三、工业遗产推荐名单 在95处工业遗存中确定29处作为武汉市推荐工业遗产名单。该29处工业遗产从发展阶段上涵盖了6个时期、13个行业。其中,具有稀缺性、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等具有“最”字特点的遗产13处,已被列为国家、湖北省、武汉市文保单位的遗产15处(其中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6处);从建筑形式上则包含了建筑群11处,单体建筑16处,附属建构筑物2处。(详见附表1) 四、工业遗产的分级保护 《规划》分为三个保护级别进行保护,其中一级工业遗产1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二级工业遗产6处,三级工业遗产8处:一级工业遗产: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实施管理。此类工业遗产以保护为主,充分尊重历史特征,对建筑原状、结构、式样进行整体保留,不得随意拆除,应在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

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中山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蒋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广州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广州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广州榄雕)

工业遗产保护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关注的课题。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留下千古遗憾。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城市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大量工业企业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拆毁,大量珍贵实物档案消失,所以,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非常重要。 工业遗产的基本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目前我国尚无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条例,世界各国现基本依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制定的相关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审美启智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根据这个定义,青岛工业遗产的基本类型应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及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机械设备、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废旧物、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青岛的工业遗产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青岛社会发展的信息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还要大。所以,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像重视古代文物那样重视工业遗产。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重新引入的功能大致有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几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和融合。 (一)城市开放空间模式。中山市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原为粤中造船厂,属地方性中小规模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掺插以现代景观环境小品,运用景观设计学的处理手法,展现了产业美学特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 (二)旅游度假地。对中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小波、祁黄雄的对古盐业遗产的个案研究,他们具体分析了古盐业遗址的旅游价值,论述了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还有李林和肖洪根以湖北十堰工业遗产资源为对象的研究。上述两个案例一个是古代手工业生产时期的遗迹,另一个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物,而在两者之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发掘。 (三)博览馆与会展中心。福州马尾船厂部分保留旧有的厂房和设备形态,展示造船工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船政绘事院(即船舶设计所,1867 年建成)目前已作为厂史陈列馆。厂史陈列分为近代部分(船政)与现代部分(造船厂),陈列沙盘、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南大学编制的《南京城外秦淮河规划》中,把晚清的工业厂房建筑辟作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而民国时期的厂房建筑则继续其现在的功能,用于民用工业生产,便于开放参观。 (四)创意产业园。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对策考察研究 一、背景解读——德国鲁尔区的衰退与复兴 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具有发达的内河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条件。鲁尔区工业历史悠久,在德国的近代工业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德国工业的引擎”之称。鲁尔以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为基础,逐渐发展成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电力等重工业的在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作为重要的资源生产和加工制造工业区为德国战争机器的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在战争后期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经过重建该地区仍为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击,鲁尔区传统的采煤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危机。针对这种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地区复兴。在鲁尔区复兴的各项对策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物化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彰显工业文化特质以及塑造独特的地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内容与模式 鲁尔区的煤钢生产企业在地区结构性危机影响下逐渐走向衰退,相继停产关闭,其中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最初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当时保护工业遗产的观念尚未形成,能将这些废弃的工业设施和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德国最早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是对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发动机房”的保护。此后的30年间,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鲁尔区有更多的煤钢及其相关企业陆续衰

退、关闭,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工业场地和设施很多都被作为工业遗产得以保护。例如,哈姆市的马克西米连煤矿在1979年受到保护并建设成公园(图1);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是由废弃的旧水塔在1982年得到保护后改建而成的(图2);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1986年12月停产后得到保护;北杜伊斯堡蒂森钢铁厂1985年关闭,1989年在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开始计划建设景观公园;波鸿市的世纪大厅在1990年被保护更新;瓦尔特罗普的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在1992年得到保护并整修为博物馆(图3);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在九十年代被保护;“关税同盟”炼焦厂1995年被纳入保护框架等等。 图1 图2 图3 1.哈姆市马克西米连公园 2.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 3.瓦尔特罗普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 2001年,继矿业城镇格斯拉尔(Goslar)和弗尔克林根炼铁厂(V oelklingen Iron Works)分别在1992年和1994年被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Site)之后,鲁尔区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成为德国第三个(鲁尔区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 1.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民俗学研究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齐如林1 ,张宪昌 2 (11聊城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聊城 252059;21聊城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终目的,是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如何将人民群众纳入到保护大军中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视听复合;互动;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1-0062-06 我们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经过了20世纪,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媒介迭加过程,来到了21世 纪的网络传播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旋律构思五彩缤纷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化传播高度民主化与自由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切都带有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所有环节上,挑战与机遇,竞争与发展,碰撞与包含,理解和宽容,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且应积极面对及利用的现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 文字,从广播到电影、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历程。先秦时代,对话是人们生活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化以及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其他口头传承艺术,自此开始世代传承下来。中世纪开始,人类进入了以书写、文本为标志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时代。书写这种传播方式虽然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得以记载和保存,但它却丧失了口语传播的当下性、即时性和现场感,与音乐、节奏、庆典和宴饮等一系列的超 语言因素剥离开来,同时也抛弃了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泯灭了其中双向、互动的对话精神。 20世纪,人类进入到以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为标志的电子传播时代。“收音机的对象 是世界,而不是个人。”[1] 于是,个人性的传播完全被公共性的传播所取代,因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在此,人的感官“延伸”,使听广播的听众和看电视或电影的观众在声音和图像面前完全沦为一个失去了言说权和书写权的被动“受众”,一个无法参与的、剩余的“他者”。可见,大众传播离口语传播的那种当下性、实时性和即时性越来越远,使直接参与的对话愈发变得不可能,因而沦为纯粹的“独白”。 从上述意义来说,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播尤其对口头传承艺术是一场“灭顶之灾”。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民族“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 进入20世纪末,出现互联网这种所谓的“第四媒 介”,人类进入到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 [2] 收稿日期:2007-11-14 作者简介:齐汝林(1981-  ),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民俗学硕士,聊城大学学报编辑,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张宪昌(1956-  ),男,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民俗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2 6第4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82008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10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_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66 专题报道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 长兼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非常欢迎各位专家参加这 个会议。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是 一个重大课题,又是一个现实话题,也是很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需要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怎么解决传统工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更新改造问题,不仅仅是遗产的物质空间环境问题,更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并且因此会牵涉到社会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工业企业搬迁,带来的产业工人重新就业、新的职住分离问题等,需要大家研究和探讨。全国各地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相对而言,技术、资金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尖锐,现在更突出的是立法、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跟不上。我觉得归纳起来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如何看待工业遗产的价值,到底是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建筑价值、土地价值,还是其他的?要从规划、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把工业遗产放到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里看,要把特定的工业建筑放到土地利用、环境质量、就业平衡的环境里考察。二是政府、企业、市民在这个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城市规划应该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三是具体操作问题,如何对待保护和利用两方面的要求,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核心的问题在哪里,保护和利用有哪些具体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等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我们希望各位专家能够贡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引起规划行业和社会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对于全国规划行业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过去十多年,国外在谈工业遗产保护,我们在埋头搞建设。真正的文物早被列入保护对象,也还面临着破坏,更不用说没有列入文物的东西,我觉得现在来谈工业 遗产保护和利用正是时候,再晚就来不及了。 讲到价值问题,大家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 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首先要找出工业文 化遗产和其他遗产不同的地方,要强调的是产业 本身的历史价值,包括文化的、技术的。工业遗产 的价值在于工业生产特殊的工艺,以及工艺所反 映的时代工业文明,这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我 们不能带着过去固有的审美标准,也不能带着现 在审美选择去看待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一个时 代的标志。第二,工业建筑往往占地大,空间很 大,抗震能力和结构强度比一般的民用建筑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不能轻易认为工业时 代过去了,所以工业时代依赖的文化载体也没有 那么重要了。即便只从物质空间角度来看,也不 要轻易把工业厂房成片拆掉,加以利用会得到很 大价值。简单地把它们列入文物也未必好,不是说 它们没有文物价值,而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情况 下,列入文物就意味着死掉了。第三,工业遗产意 味着土地资源,意味着更小的拆迁成本。如果没有 看清楚,如果这片土地不是直接改用于公共活动设 施的话,宁愿暂时保留为工业用地,把这些资源暂 时放一放。假如现在很仓促地把它变成商业用地, 很快下一轮中国建设高潮就会把它拆掉。 在搞清楚保护的对象、保护的目的、保护的 思想的前提下,一定要把保护的内容纳入同一个 规划,不能让保护规划游离在规划体系外面,这 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做了一个历史风貌区保护规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工业遗产保护与规划

工业遗产保护方法初探

摘要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大多数工厂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正急速地从城市中消失。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利用工业遗产;如何既妥善地保护工业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本文以工业遗产保护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以及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措施、开发模式、改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探讨, 为解决工业遗产如何在现代化中实现有机的延续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利用 一、概述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这些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留下了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这些旧工业区一般具有良好的土地区位,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使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逐渐演变成为城市中心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地段,由于土地价值的潜力巨大,土地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往往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首要选择。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工业旧址正急速地从城市空间中消失,面临不可逆的拆毁。然而,正是这些古老厚重的厂房、高大的烟囱、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见证了一段城市历史,承载着工业文明。 二、研究的原因和目的 我国从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的兴衰,到建国后辉煌的工业史,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拆毁。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巨大变化,城市的发展建筑,城区内的旧工业区日渐废置。如何对待这些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安排工业遗产的存废,既妥善地保护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正确解决新区域的开发与工业遗产利用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三、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3.1历史价值 早期的或者是开创性的遗产资源拥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资源都记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工业活动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人类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工业文化等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遗存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的载体。通过工业遗产的保留和保护实现解释和印证历史事件,传递历史信息的目的。 3.2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既体现自我价值获得其应有的收入,又对社会作了贡献。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这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 3.3 科学价值 工业遗产与其他的文化遗产不同,工业遗产见证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希望对你有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篇1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

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2014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

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人文、科技、绿色”的发展理念,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进一步将工业促进局、市规划委员会和市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规化推进,特制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见附件)。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导则 第一章概念与对象 第一条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经济再利用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遗产是极具风貌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有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工业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物质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有关的厂房、仓库、码头、桥梁、办公建筑、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遗存;还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历史档案、商标徽章及文献、手稿、影像录音、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非物质遗产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相关的容。 第三条市工业遗产的重点为: (1)解放前的民族工业企业、官商合营、中外合办企业等遗存; (2)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一五”及“二五”期间建设的重要工业企业; (3)文革期间建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4)改革开放以后建设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第二章调查与登录 第四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详实的调查,制作登记表格,绘制现状图。同时要将调查的工业资源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方案)教学内容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 一、活动主题 品读和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 二、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予以弘扬,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我们更应要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三、参与对象: 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5月14日至5月28日每周日

活动地点:德清县青少年宫、博物馆瓷之源 五、具体实施 前期准备: 1.资料收集及整理:了解剪纸、香包、陶瓷的相关制作流程、背景故事及发展史。 2.聘请老师(艺人)为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完成一副作品。 3.观看一部关于非遗的纪录片 组织报名: 1.在“德清县青少年宫”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发布活动信息,通过公众微信号进行报名(每个班20个名额,陶瓷10个名额)。规定时间准时报名。 2.整理有效报名名单。 3.公布上课人员名单,通知准时上课。 4.二年级以下(含二年级)为低年龄组;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为高年龄组。 六、相关人员分工如下: 陈乐:联系上课老师。 王晓晖: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寻找适合纪录片。 沈晓峰:负责相关信息的公布,负责统计报名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方案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 一、?活动主题? 品读和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 二、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予以弘扬,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我们更应要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三、参与对象: 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5月14日至5月28日每周日 活动地点:德清县青少年宫、博物馆瓷之源 五、具体实施 前期准备:

1.资料收集及整理:了解剪纸、香包、陶瓷的相关制作流程、背景故事及发展史。 2.聘请老师(艺人)为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完成一副作品。 3.观看一部关于非遗的纪录片 组织报名: 1.在“德清县青少年宫”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发布活动信息,通过公众微信号进行报名(每个班20个名额,陶瓷10个名额)。规定时间准时报名。 2.整理有效报名名单。 3.公布上课人员名单,通知准时上课。 4.二年级以下(含二年级)为低年龄组;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为高年龄组。 六、相关人员分工如下: 陈乐:联系上课老师。 王晓晖: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寻找适合纪录片。 沈晓峰:负责相关信息的公布,负责统计报名信息。 朗森华:负责学员签到,拍照。 七、课程安排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内容。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议、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我们的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保护提倡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但是,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作要对精神家园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既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又需要确定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责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 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 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四、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得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五、《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能够增强人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同时也是创造性和文化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从而更有力的反作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促使其早日完成这一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等。港口岛公园面积约9公顷,接近市中心。二战时期这里的煤炭运输码头遭到了破坏,除了一些装载设备保留了下来,码头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瓦砾。直到一座高速公路桥计划在附近穿过,港口岛做为桥北端桥墩的落脚点,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到了这块野草蔓生的地区。拉茨采取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他考虑了码头废墟城市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