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翡翠冷山居闲话

翡翠冷山居闲话

翡翠冷山居闲话
翡翠冷山居闲话

《翡冷翠山居闲话》

活动导学案

编写:王伟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其人其文;

2.把握文章结构,学会概括语段;

3.品味本文语言中西合璧的特色;

4.了解自然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性灵的品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作者(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常识)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随泰戈尔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回国后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甚至他的好友温源宁评价“他的散文远胜过他的诗。因为他的散文比他的诗更能显出他的性格。”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积累字词。(15分钟)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善于概括)

1、解释“翡冷翠”

即意大利著名城市佛罗伦萨

2、通读全文,概括每一小节的段意

第一节写山居环境之明净可人,景致之美丽诱人,值得一游。

第二节作客山中,无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色。

第三节作客山中,无须约伴。

第四节独身闲逛的妙处。

第五节赞美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3、你觉得哪一节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第五节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三、三读课文,思考文章为何取名“闲话”?

通篇建立在“冥想”的基石上,他并不想写某一次山游的真实过程或所见之实在景象,他只是在泛化的意义上建立他的冥想王国,当然不少景象是他平日所亲眼目睹的。

四、课堂检测,消化吸收。(除了注意书下注释,也请利用好身边的工具书)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

...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

过起了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

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

....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

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第二课时合作研讨一、学习目标:

1、细读课文,探究文章内容。

2、品味诗化的语言,尤其是修辞的巧妙运用。

3、理解本文表达的对自然的歌颂和对自由的追求的思想。

二、问题探究(先自主完成,小组讨论后形成共同看法再展示)

1、文章第一段虚虚实实,虚实相映。看看它都写了什么,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文章第1段写山居环境之明净可人,景致之美丽诱人,为全文抒情做好铺垫。开篇就虚设:“上山或是下山”——行动不确切;“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时间只是泛设;“正像是……”——并不真是;“比如……假如……”——只是打比方、作假设。原来一切都是虚泛,不是实在。然而,果子园的树上“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可伸手摘采,恣情尝鲜,阳光正好暖和,风息温驯,含香带湿,空气明净,风景秀丽,可供悠闲地欣赏,这些都是作者平日所目见身感的,是实在的。这就叫“以虚代实”。“闲暇地欣赏”,一个“闲”字暗应题目,既是闲赏,当可“闲话”。

2、本文语言生动,多处巧妙运用修辞,将作者对山景的喜爱,作客山中的自由写得有声有色,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⑴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睛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

比喻。作者把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在翡冷翠的山上、山下散步的美好比作是去果园子。

⑵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

拟人。作者赋予晚风以人的性格情态,把山居晚风写得有形有影,有滋有味,可闻可嗅,可感可触。沐浴着这样的晚风,真让人心情愉悦。

⑶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

排比。一气呵成,写尽了独身闲逛、不受牵制的自由惬意,也可以看出作者纵情自然、灵魂愉悦的心情。

3、通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自然是一部最伟大的书?

明确:

①任何“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

的思想的根源都能在这部书里寻得”;

②这部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自然是平易的、质朴的,从不故作高深,但理解它是要有条件的,只要耳聪目明心慧,全身心地投身其中,以自由的身心接受自然的熏陶和洗礼,就能获得免费的高等教育和最珍贵的精神补养。

③读自然之书,其乐无穷,其益无穷。

三、课堂检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

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第三课时检测反馈

学习目标:进一步提高现代文语言赏析能力。

(自主完成习题后,小组内互批,组内交流,代表展示并讲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

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

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

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

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作用: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秦岭山地4种典型针叶林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秦岭山地4种典型针叶林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秦岭山地针叶林类型丰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该文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以乔木层、灌木层重要值、乔木径级结构、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为指标,分析4种针叶林的更新特征,并通过林下木本植物更新层的密度分析不同因子对其更新的影响,为该4种针叶林的天然更新趋向判定及近自然化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重要值为158%,为建群种,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较少。林下更新层物种丰富,乔木比例较大,栎类重要值较大,林下幼苗更新方式以实生更新为主。 在林分密度从580株/hm~2增加到1500株/hm~2,林下幼苗和幼树的密度同时呈现增加趋势,之后当林分密度继续增加时,幼苗和幼树密度却都逐渐减少。幼苗的密度随着海拔升高不断增加;而幼树的密度当海拔从1159m上升到1449m 时,逐渐增加,随着海拔上升到1658m,幼树密度则逐渐减小。 当坡向从阳坡SE10°转到半阳坡SE71°再转到半阴坡NE48°最后转到阴坡NE17°的过程中,幼苗密度逐渐增加趋势;幼苗密度在坡向从阳坡SE10°转到半阳坡SE71°再转到半阴坡NE48°时逐渐减少;而当坡向转到阴坡NE17°时,幼树密度增加。华山松(Pinus armandii)在乔木层中重要值为163%,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较少。 林下更新层物种丰富,锐齿栎(Quercus aliena)为乔木中优势种,华山松重要值仅为0.43%,木本植物幼苗更新方式以实生更新为主。当林分密度从670株/hm~2增加到117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密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却急剧减少,当林分密度达到1870株/hm~2时,林下几乎看不到幼

翡冷翠山居闲话导学案

《翡冷翠山居闲话》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抒情散文的情思生发之源——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对社会的独特体验。 2、认真阅读,循文体情,与本文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内部逻辑关系。 2、理解抒情散文的感情是“真实”的、“纯粹”的、“坚决”的。 教学设计: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讨论式教学 3、课时计划:一课时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学生交流补充你了解的徐志摩)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1897年1月15日生。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夜》及散文、翻译等多种。2、解题 《翡冷翠山居闲话》,“翡冷翠”是作者对今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的个性翻译,这个译名充满诗意,给人以美的遐想。“山居”就是“作客山中”的意思,作者曾经漫游欧洲,在此城的山中呆过一段时间。 3、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25年7月,“五卅”空前的血案,社会沉重的黑暗,高涨的革命运动,使徐志摩非常沉闷、惊恐从他自身而言,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与之热恋,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使得徐志摩十分痛苦和矛盾所以,1925年他出游欧洲,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住了一段时间,将他的伤悲、感触托付于纸,结集为《翡冷翠的一夜》,其中《翡冷翠山居闲话》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成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取缔()奔赴()澄净()模样()开拓()静僻()2、纵观全文,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客居山中”的妙处主要有哪些? 3、作者向我们展示“闲话”“山居”的妙处时,他最看重哪一点? 4、在文章中哪些部分体现? 探究案 一、通读文章,深入思考

(完整版)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这个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

《冷山》影评400字中英文双解

Cold Mountain" has the same structural flaw as "The Mexican" (2001), a movie you've forgotten all about. Both stories establish a torrid romantic magnetism between two big stars, and then keep them far apart for almost the entire movie. Filling the gap in both films is a quirky supporting character who makes us unreasonably grateful, because the leads take themselves very seriously indeed, and speak as if being charged by the word. Hardly anybody but me gave "The Mexican" a favorable review, and I'm sort of in favor of "Cold Mountain," too -- not because of the noble and portentous reasons you will read about in the ads, but because it evokes a backwater of the Civil War with rare beauty, and lights up with an assortment of colorful supporting characters. The movie stars Nicole Kidman as Ada Monroe, the daughter of a Charleston, S.C., preacherman (Donald Sutherland) who has moved to the district for his health. The first time she meets Inman (Jude Law), their eyes lock and a deep unspoken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Inman, as shy and awkward as a ploughboy in a ballet, contrives excuses to be standing about slack-jawed when she comes into view, but she has mercy on him, and after he has joined the Confederates and gone off to fight the war, she observes, "I count the number of words that have passed between us, Inman and me -- not very many. But I think about it." So few are their meetings, indeed, that later in the story they're able to count off on their fingers every time they have seen each other, and it doesn't take long enough to make us restless. Ada's father dies, leaving her as a poor city girl to farm the land, something she is ill-equipped to do. A sensible neighbor lady dispatches an energetic young woman named Ruby (Renee Zellweger) to help out, and Ruby sets to work splitting rails, milking cows, wringing turkey necks and expressing herself of opinions so colorful Garrison Keillor would blush with envy. Ruby and Ada are also prepared to stand in their doorway with a rifle when necessary, just as well, since the home guard is captained by Teague (Ray Winstone), who figures Inman isn't going to come home, and that Ada will need a man to protect her -- against Teague, for that matter. Inman witnesses one of the most horrible battles of the war, in a set-piece that director Anthony Minghella and production designer Dante Ferratti can be proud of. After Union troops tunnel under Confederate lines and set off powerful explosives, the position caves in -- but not with the expected results. The Union men, pushed forward by those behind them, are hurled down into the vast bomb crater, and it's a "turkey shoot" as the Confederates pick them off.

再别康桥学案(教师版)

《再别康桥》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诗中所体现出了的三美主张。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使学生寻找意象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通过对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及意境美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情感方式与价值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从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感。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识作者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辞别剑桥启程回国。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新诗的诗魂,“诗哲”当之无愧。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资料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

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 本文是关于高中生读书笔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上课) 教学目标:探究文章主题,领会作家创作意图 导入:他是画家,书法家,又在文学音乐领域造诣不凡,中年以后皈依佛教,虽未正式出家,却深得佛教奥义,取法名为“婴行”,这个人就是丰子恺。 (学生说说“婴行”的意思) (展示“婴行”的含义,丰子恺对孩子的向往) 婴儿行:为涅盘经列举菩萨所修五种行法之一,多为天台宗所用。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孩子考试的文章《送考》(展示课题,作家简介) 主题解读 教参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是:“文章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 分解题目,合作探究 (一)孩子是否纯真烂漫?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一)纯真 1、第9段考前考生拿古怪的题目考“我”,孩子好为人师,难倒别人后沾沾自喜。“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不顾尊敬长者的礼节。(不拘礼节) 2、第14段学生对看榜学生久待不来的咒骂。虽然不善意,却是焦急心情的真情流露。彭英在《丰子恺散文与漫画作品分析》中提到:“丰子恺始终坚持儿童天性第一位的文化自觉,在价值观照上坚持以‘真’为标准,肯定儿童人格构成的天然复杂性,从不刻意刈除儿童天性中夹杂的恶的野草”。(真情流露) 3、发榜后,考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率性自然。“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孩子易于哄骗。(率性自然) 4、16段“这时候在旅馆听到谈话都是“我们的学校长,我们的学校短”一类的话了。但这些“我们”之中,其亲切的程度有差别。大概考取省立学校的人所说的“我们”是亲切的,而且带些骄傲的。考不取省立学校而只得进他们所谓不好的学校的人的“我们”,大概说得不大亲切些。”考生谈论考取的学校时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或失落。 展示名言 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 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 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丰子恺《儿女》

《冷山》艺术赏析

《冷山》的艺术赏析 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陈明101050010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日益多样化。现代社会,电影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成功的融入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表演艺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文字艺术,这些也使得电影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有很多,但我相信,不管以哪些要素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电影的艺术性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2003年的美国电影《冷山》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在这部电影里,主题、内容、画面、音乐堪称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试着对《冷山》作一些艺术赏析。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选材上是非常广泛的。艺术的材料,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一种美学元素,但不管是何种材料,在选择上都是以美学为其最终目的。对美的定义,历来争论不休,今天依然很难给它下一个定论。但是,毫无疑问,大自然是美的,纯净的爱情是美的,真诚的友情是美的,无私的亲情也是美的……《冷山》以美国内战时期一对恋人的故事为素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有人说它着力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有人说它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就我看来,《冷山》以战争为背景,以男女主角在战争中的遭遇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几度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而战争和爱情,永远是人类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两大主题。艺术家们也都尝试过用自己的方法来诠释这两大主题。在这部电影里,很少有直接表现战争场景的画面,更多的是表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生活,但带给人的感觉远比直接表现战争的血腥更真实、深刻,这样的呈现也使得结尾的安静、祥和更显可贵。爱情,可以有很多种。这部电影里的爱情,和信仰有关,和等待有关,和忠诚有关,当然,也和战争有撇不开的关系。战争是丑恶的,这样一份爱情,在战争年代,却只会显得更加难得、美丽,也更能打动人心,在人们心中激起深深地共鸣。 其次,就内容来说,艺术常常把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感动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来存留。这样的一个故事,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表现它,音乐、绘画、雕塑、小说、舞蹈,或者戏剧。而电影,在描述、记录这样的一个故事时,往往具有其他表现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冷山》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我们在观看时的感动,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打下了一连串的问号,让我们开始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在哪?生命的意义在哪?爱情、友情、亲情的真谛又是什么?电影给了我们一种回答,即一种可能,但并没有去规定这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去寻找自己心里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艺术创作最终的意义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去体现绽放的快乐,那么,电影也应如此,在每一个人身上去体现绽放的快乐。我们可以看到电影里人的生活的快乐,并为之欣喜振奋。这就是电影艺术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再次,整部电影由无数个画面紧密连接而成,但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可以拆成无数个画面,而每个画面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表现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一次是在课堂上看的,还有一次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看的。在教室里看的那次,我是连着看的,很少停顿。而在宿舍里看的时候,为了能认真地观察人物的表情,看到更多细节,我不停地按暂停、暂停。电影里的男主很帅,女主很漂亮,男女配角很有个性,其他角色则各有各的特点。帅哥美女总是很养眼的,电影的画面带给人不少视觉上的享受,当然,有些画面

翡冷翠山居闲话

翡冷翠山居闲话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抒情散文的情思生发之源——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对社会的独特体验。 积累优美语句及修辞,学会在平常的作文中加以应用。 2、诵读课文,抓住结构层次上的关键句加以解读。 3、扣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层次。 4、学会对自然报有热爱审美之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曾使多少人折腰!在这里不仅能洗涤人们心灵上的尘垢,还能放飞人们的心情。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自然是一部最伟大的书。”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徐志摩的步伐到意大利的翡冷翠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介绍作者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随泰戈尔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回国后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甚至他的好友温源宁评价“他的散文远胜过他的诗。因为他的散文比他的诗更能显出他的性格。”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三、初读课文,注意字音. 恣意()温驯()摩挲()踌躇()摇曳()苔藓()模样()取缔()脉搏()婆娑()妩媚()山罅()疮瘢()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语文版语文高一语文版必修1学案 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

第4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再别康桥》 本课话题——离别 一、从课本中积累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轻轻地迈动脚步,缓缓地离去,他与康桥那份难舍难分、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难以言表,只有离别时无限的感伤与无奈,永留心中。 二、从生活中积累 面对离别,我们吝惜于剩余的时光,希望再多在一起坐一会儿。记住相处的感觉,亲切的言语,熟悉的容颜。面对离别,我们会有诸多的回忆:欢乐时的笑脸,悲伤时的眉头;一起做过的事,一同走过的路。面对离别,我们不要有过多的留恋。面对离别,千万别忘了曾经和你走在一起的朋友。离别,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情节。 三、从历史中积累 汨罗江,那条流淌着悲伤的河流,成为屈原离别时唯一的陪葬。他消瘦的肩膀,风中飞舞的缕缕青丝,在历史的瞬间定格,世界在那一刻按下静音,唯有轰轰的江水为他奏响离别的乐章。于是,他怀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纵身一跃,用他的离开来惊醒那个没落的王朝,用他的离开来铸造生命最绚丽的绽放…… 四、从名言中积累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杜牧《赠别》7.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一、作者简介 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爱国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之前身清华学校,曾任学生会书记。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2年赴美留学,先研究外国文学,随后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艺术上,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杀害。 作品: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等。 才气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1918年赴美留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因而遇难,年仅35岁。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作品:《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偶然》《再别康桥》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背景回放 1.《死水》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2.《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3 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教材分析】 《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教材分析】 《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作者介绍】 刘大白(1880—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他写的《卖布谣》,是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有名诗篇。早期作品结集为第一本诗集《旧梦》。付印时自己曾评论说这些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而且“传统气味太重”。后来,作者又加以增补修订分编为《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谣》4本诗集。1926年末续出诗集《邮吻》,感情真挚,诗意更为圆熟。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

《冷山》:在回归的冷与热中涤荡着人性共7页word资料

《冷山》:在回归的冷与热中涤荡着人性一部优秀的影片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出人们的记忆,IGN Movies杂志这样评价《冷山》:立意新颖,画面壮观,剧本优秀,表演精湛。这部影片之所以让观众无限感慨,除了片中大腕云集、场面唯美、投资惊人,最主要的是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磅礴气势,体现出这个时代典型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而且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可以领略到人性至上的生命之光,荡气回肠的爱情之光,生生不息的和平之光。 一、主题——平凡里蕴藏厚重 有人评论《冷山》是一部战争片,也有人说它是一部爱情片,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半战争半爱情片……无论如何定位,战争与爱情这两大元素是影片着力表达的无可争议的主题。 讲战争是因为它描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个关于逃兵的故事。片中男主人公英曼本是一个替南方出战的英雄,每一场战役,他都是那么勇敢顽强;每每战争间隙,他即回忆远在家乡冷山的美丽情人,憧憬着战争结束回家团聚的未来。一本描写故乡的书和一张情人的照片就是他全部的珍藏。但是,战争总是很摧残人的。当英曼看着那个同他一起来的孩子受伤倒下,在战地提琴师拉奏的美丽音乐中合上眼睛,他开始对战争感到怀疑。从无数次战役中逃生的英曼,渐渐变得盲目、麻木。在一次偷袭中受了重伤以致几天昏迷不醒的英曼,在听完护士念的日思夜想的情人“你快回来,你快回来……”的来信之后,怀着对家园强烈的渴望,逃离战场,踏上了漫长艰辛的回家之旅。此时的冷山,不仅仅是一个村镇,

它已升华成一种精神图腾,是恋人心中无法磨灭的信仰所在。“回归冷山,不仅意味着回归平静的生活,回归爱的世界,更暗含了心灵的回归与人性的苏醒。” 至于爱情,虽然本片不是纯粹的爱情片,但是该片打动观众的仍得益于其中的爱情。战前还是个木匠的英曼爱上了德高望重的牧师的女儿,当参战受重伤,灵魂即将燃尽之时,为了人性的回归,也为了爱情做了逃兵。两人之间的感情始终太过含蓄而越发显得凄美。英曼走时与艾达第一次深情的拥吻算是他们终生的约定,互留的照片见证他们相爱的力量,一见钟情之后留下的便是无尽的等待与日夜思念。属于他们之间可以回忆的东西很少很少,但就是那样念念不忘。幸免于重重危难终于回到冷山的英曼,他们的相见很突然,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却多了些许温情,像母亲等待归来的孩子。重逢后的篝火边,互吐三年多的思念与爱慕,折射得更多的却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没有正义与邪恶,战争让人们为了生存而变得异常残酷。影片的高潮是重逢那一晚的水乳交融,虽然只有几秒钟的回闪,终于还是让观众长嘘了一口气……突然的幸福相见背后注定以悲剧收场,雪地里被子弹击中奄奄一息的英曼与心痛欲绝的艾达最后一次拥吻,留给艾达的是片刻幸福后的一辈子的思念……这就是爱情,既简单又缠绵,既幸福又伤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与批判,该片并没过多着墨于战争,影片反战的主题即是通过受战争影响的人以及他们因战争而改变了的生活来体现的,看似平静的叙述实际却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平凡的主题下深深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二、情节——简单中透着曲折

翡翠冷山居闲话

《翡冷翠山居闲话》 活动导学案 编写:王伟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其人其文; 2.把握文章结构,学会概括语段; 3.品味本文语言中西合璧的特色; 4.了解自然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性灵的品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作者(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常识)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随泰戈尔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回国后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甚至他的好友温源宁评价“他的散文远胜过他的诗。因为他的散文比他的诗更能显出他的性格。”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积累字词。(15分钟)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善于概括) 1、解释“翡冷翠” 即意大利著名城市佛罗伦萨 2、通读全文,概括每一小节的段意 第一节写山居环境之明净可人,景致之美丽诱人,值得一游。 第二节作客山中,无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色。 第三节作客山中,无须约伴。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着,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着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了一个多年的梦,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 东西已见惯不怪了,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 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张静 今年学校要求写,看什么书没什么要求,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儿子的名字来,俞秋宇,是啊音同字不同,但我还是决定看这个同音不同字的文人所写的散文集。 读秋雨的书,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加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轻的,却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是沧桑的,他对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尽全力保护但却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运也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

翡冷翠山居闲话详案

《翡冷翠山居闲话》教案设计 执教者:姜堰市娄庄中学蒋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全面了解徐志摩,鉴赏诗化语言,把握考纲要求的比喻、拟人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把握关键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理思路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内在逻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徐志摩对自然纯粹的爱、对自由执著的追求,提高审美情趣,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鉴赏诗化的语言,把握常考的修辞,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 体悟作者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对爱的信仰,对自然纯粹的情感,体会抒情散文的纯粹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印发学案,确保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导语设计: 同学们,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放眼自然,你们觉得雨后的天空什么是最美的?(生不难得出答大体一致答案:彩虹) 的确,七色的彩虹充满了无数美丽的传说,那么同学们有观赏彩虹的经历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大部分同学都有过这样的欲望,那么有人想过在滂沱大雨中等待彩虹出现吗?这样的人也许太少了,但是在现代文学史上就有这样一位浪漫的诗人、散文家,他深深地被自然之美,被彩虹之美感动,他在英国剑桥留学的时候,某天正下着滂沱大雨,根据林徽因的回忆,那场雨特别大,是英伦小岛上特有的暴雨,他曾经在淋得浑身湿透的情况下,拉着同学温源宁教授一起

去雨中等待彩虹的出现,友人拒绝了他,并劝他换下湿透的衣服,穿上雨衣,他没等友人说完就径自跑走了,他回忆他自己都记不清等了多久,居然等到了彩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去了解的——徐志摩。(激发兴趣) 三、推进新课: (一)、走进作者: 1、请学生根据学案材料,以及自己的搜集了解,介绍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活跃课堂) 生:…… 师:很好,就像同学们所说的: 他是北大毕业生,先赴美,后入剑桥大学留学,将他那隽永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镌刻在了剑桥大学的石头上; 他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诗人的影响,一生追求美、自由与爱,并将他的这一理想凝结成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与一个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结合; 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是梁启超的学生、胡适的朋友,也曾陪泰戈尔访华,像拜伦,又似雪莱,创立新月诗社,在文学史册中留下无数优美的文字、很多灵动的作品, 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等、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等; 但是他却英年早逝,35岁时为了他生活中那个触不可及的美丽身影,因飞机失事而魂归自然,如王勃溺水、如李白魂牵新月一样,给文学史留下了深深的叹息,给世人留下了一抹遗憾……(【ppt】呈现,诗意的语言,以便营造意境,创设美的情境,更好地进入课文)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志摩的美丽回忆,一起品味他的传世名篇《翡冷翠山居闲话》,去感受他对自由与美的精神追求,去感受他的文字之美。 (二)、整体感知: 把握考点:(培养学生筛选提炼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结合预习作业,理清文章思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