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2013.10修)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2013.10修)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2013.10修)
流行病学实验指导(2013.10修)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

年级

班级

姓名

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

一、目的: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学会疾病

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二、时间:4学时

三、内容:

(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

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每个箭头表示病例从发病到转归的时间。该病无病后免疫力。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2005、1、1 2005、7、1 2006、1、1 2006、7、1 2006、12、31 图1-1 某地某病2005~2006年间发生情况示意图

请计算以下各率:

1. 2005年1月1日的时点患病率

2. 2006月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的期间患病率

3. 2005年的发病率

4. 2006年的发病率

资料2: 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有40

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

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资料3:某防疫部门对城乡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进行了调查,对每个研究病例接诊后及时作家庭访视,并定期随访,对家庭密切接触者观察有无发病并留粪便做志贺菌分离,分析家庭中续发情况,资料见表1-1。

表1-1 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

病家人口

1 2 3 4 5 6 7 8 合计

家庭数0 8 29 21 9 7 0 1 75 城人口数0 16 87 84 45 42 0 8 282 原发病例0 8 29 21 9 7 0 1 75 市续发病例0 2 0 4 0 4 0 0 10 续发率(%)

家庭数 3 23 51 43 18 5 2 2 147 农人口数 3 46 153 172 90 30 14 16 524 原发病例 3 23 51 43 18 5 2 2 147 村续发病例0 8 9 11 5 5 1 1 40 续发率(%)

问题:请计算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填入表中并进行比较。

资料4:为加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2。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2)

表1-2 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

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

2001 463 124

2002 420 157

2003 439 197

2004 368 194

合计1690 672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

资料5: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

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

问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

(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

资料6: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3所示。

表1-3 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1/10万)

服用疫苗前(1959年)服用疫苗后(1974年)

城市农村城市农村

上海41.7 13.9 0.04 0.33

重庆 2.41 0.35 0.39 0.41

广西75.67 0.15 0.14 0.29

河北9.77 0.31 1.26 0.39 问题:请解释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的原因,服用疫苗前后为什么情况颠倒过来?

(四)疾病的人群分布描述

资料7:1964年~1965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麻疹血凝抑制抗体调查。

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如表1-4。

表1-4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年)

月龄0~1~2~3~4~5~6~7~8~9~10~11~人数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25 阳性

100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率(%)

问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疾病的三间分布综合描述

安徽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介绍

该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属平地区。全县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Y河贯穿该县境内。全县分为十个行政区(图1-3)。全年降雨量多集中于秋季。该县主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麦为主,秋收为豆类。农民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多在场地搭建“人”字形工棚,野外露宿。

该地区的野生物主要为鼠类,黑线姬鼠是当地的优势鼠种。每年4~5月和8~9月是黑线姬鼠的繁殖高峰期,该鼠喜湿,有迁移性。

该县自1958年即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1961年疫情陡升,自该年起,某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分安局,基本属实。

现将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下。

1. 疾病的时间分布

表1-5 某县1961.08~1962.07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月别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合计

病例数0 0 15 271 754 304 54 22 3 0 0 0 1423

构成比(%)

要求:根据表1-5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各月病例构成比(填入表中)并进行分析。

2. 疾病的地区分布

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某县发生肾综合征出血流行时,各区的病例分布见表1-6。要求:计算各区的发病率,并将某县1961~1962年的行政划区图描绘成统计地图(图1-3)。

表1-6各区病例分布(1961.08~1962.17)

各区编号人口数病例数发病率(%)

1 49 471 745

2 64 294 231

3 50 625 33

4 71 061 18

5 75 289 102

6 46 149 12

7 21 069 43

8 67 601 7

9 76 588 10

10 67 112 0

图1-3 某县1961~1962年的行政划区图

3.疾病的人群分布:该县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分布见表1-7。

表1-7 不同性别、年龄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分布(1961.08~1962.17)年龄组性别人口数病例数死亡人数发病率(%)病死率(%)

0~男62 399 12 8

女33 339 13 5

10~男81 006 124 6

女70 151 52 5

20~男63 566 290 25

女53 146 86 12

30~男46 475 236 24

女34 095 74 12

40~男34 341 110 20

女31 203 36 8

50~男29 018 52 5

女24 597 48 4

60~男22 376 13 1

女23 133 16 2

要求:计算年龄、性别发病率、病死率。

(三)讨论(思考题)

1.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季节分布有何特点?请分析影响季节分布的因素。

2.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地理分布特点同哪些因素有关?

3.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年龄与性别分布有何特点?其特点同哪些因素有关?

实习二现况调查资料分析

一、目的: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时间:4学时

三、内容:

资料1:1982年某市为了解老年人中多发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组织医务人员对该市四区一郊的五个地段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6393名(其中市区5866人,郊区527人)进行调查。其中部分结果见表2-1

表2-1 1982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

市区郊区

疾病

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人数患病率(%)高血压1687 28.76 120 22.77 冠心病316 5.39 11 2.09 脑血管疾病152 2.59 12 2.28 动脉硬化2369 40.39 203 38.52 慢性支气管炎1062 18.10 188 35.67 肺气肿737 12.56 163 30.93 糖尿病149 2.54 2 0.38 高血脂症1913 32.61 135 25.62 恶性肿瘤19 0.32 0 0

思考题:

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本次调查的目的何在?所给资料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2.本研究中为什么采用“患病率”而没有应用“发病率”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资料2:某人于1981年对某市高校全部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共调查971人。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肥胖与后两类疾病的关系。其中部分结果见表2-2。

表2-2 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体型调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指数人

患者

患病率

(%)

患者

患病率

(%)

患者

患病率

(%)

20<106 8 7.55 5 4.72 2 1.89

20~371 55 14.82 30 8.09 19 5.12

24~232 47 20.26 23 9.91 14 6.03

26~159 39 24.53 19 11.95 22 13.84

28~103 38 36.89 17 16.50 7 6.80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26者为肥胖思考题:

1.与“资料1”比较,本次研究有什么特点?本次研究的目的何在?能从中得到病因启示吗?

2.为什么现况研究一般不能检验病因假设?请结合“资料1”“资料2”,归纳现况研究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资料3:某市北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Ag)

S

携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进行一次现况研究。该市区约16万余人;分6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办事处下设13~15个居民委员会;每个居委会有1900~2100人,约500个家庭(平均每家约4口人)。该区为一般居民区,由

Ag阳性率为9.5%。

各种职业人员组成。已知邻区调查结果HB

S

思考题:

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预期分析指标有哪些?

2.根据所确定的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应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

3.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大小。

4.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应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资料4:某县医院统计1970~1974年门诊肝癌病例就诊情况,结果见表2-3:

表2-3 某县医院1970~1974年门诊肝癌病例数

年份全年门诊人次数肝癌病例数年患病率(‰)

1970 18 250 71 3.89

1971 18 655 84 4.50

1972 18 090 108 5.97

1973 19 100 131 6.86

1974 18 880 152 8.05 思考题:根据上表结果认为该县1970~1974年肝癌的患病情况逐年严重,此结论正确否?为什么?

资料5:北京某区医院对辖区内的儿童智力低下的患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中发现的患者(共862例)同时了解其对可能造成智力低下的有关因素的暴露情况。

表2-4 1982年北京市某区儿童智力低下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城市乡村

疾病

例数% 例数%

感染、中毒31 9.3 76 14.4

脑机械损伤、缺氧66 19.7 103 19.6

营养内分泌异常13 3.9 37 7.0

脑肉眼病变 4 1.2 2 0.4

先天性脑畸形31 9.3 51 9.7

染色体畸变16 4.7 28 5.3

围产期有关因素48 14.3 53 10.1

社会心理因素23 6.9 47 8.9

特殊感官缺陷26 7.8 18 3.4

病因不明77 22.9 112 21.2

合计

335 100.0 527 100.0

思考题:

1.此项调查可以提供哪些信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能否就本研究提供的资料进行病因推断?

3.如果期望进一步阐明危险因素与儿童智力低下的关系,怎样继续研

究?

实习三分析性研究资料分析

一、目的:

1.初步掌握分析性研究的设计、调查方法及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2.初步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病因研究中的应用。

二、时间:4学时。

三、内容

资料1:

(1)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的关系,1996年对×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3-1。

表3-1 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调查

人数观察人年

死亡人数(死亡率 1/10万人年)

全肿瘤肺癌间皮瘤胃癌肠癌

暴露组4543 39430.05 72(182.60) 21(53.26) 7(17.75) 6(15.22) 6(15.22) 非暴露组5626 48236.48 60(124.39) 12(24.88) 0(2.07)★9(18.66) 3(6.22) 合计10169 87666.53 132 33 7 15 9 注:★假设非暴露组有1例间皮瘤,死亡率则为2.07

表3-2 33~49岁男子按血清胆固醇水平分组的冠心病10年累积发病率血清胆固醇(mg/dl) 观察人数病例数累积发病率(%)

114~209 2 0.96

194~209 11 5.26

214~209 14 6.70

231~209 26 12.44

256~209 32 15.31

合计1045 85 8.13

(2)表3-2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研究的部分资料。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组,随访观察10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10年的累积发病率。

(3)某医院欲研究“吸烟与肺癌”关系,收集本院诊断为肺癌的男性病人113例为调查对象,配一例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13例作为对照,对子均衡性分析检验结果: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吸烟习惯比较见表3-3 。

表3-3 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配对比较

病例

对照

合计吸烟不吸烟

吸烟68 32 101

不吸烟12 1 12

合计80 33 113

思考题:

1、上述研究各自属于什么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上述研究各自容易产生何种偏倚?如何保证组间的可比性?

资料2:某地从1977年1月1日到1986年6月30日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两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41例,HBsAg阴性发生肝癌16例。两组的观察人数见表3-4。

表3-4 随访人群观察人年计算表

年份

HBsAg阳性人群HbsAg阴性人群

年初

人数A

不变

人数

B

退出

人数

人年数

(A+

B)/2

年初

人数A

不变

人数

B

退出

人数

人年数

(A+

B)/2

1977 1195 1193 2 1194.0 5077 5070 7

1978 1193 1188 5 1190.5 5070 5059 11

1979 1188 1187 1 1187.5 5059 5055 4

1980 1187 1176 11 1181.5 5055 5037 18

1981 1176 1166 10 1171.0 5037 5033 4 5035.0 1982 1166 1153 13 1159.5 5033 5012 21 5022.5 1983 1153 1135 18 5012 4982 30 4997.0 1984 1135 1122 13 4982 4949 33 4965.5 1985 1122 1113 9 4949 4924 25 4936.5 1986★1113 1109 4 4924 4902 22 2456.5 合计- - 86 - - 175

注:★随访截至1986年6月30日,故1986年的人年数=[(A+B)/2]/2 思考题:请计算出上表中空出的人年数。分别计算HBsAg阳性和阴性人群肝癌的发病密度,并计算RR、AR、AR%。

资料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调查资料分析

(一)队列研究调查的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择

(1)实验组的确定:在34494名男医生中,凡吸烟者作为实验组,并根据不同程度的吸烟量(支∕日),把实验组再分成轻度吸烟组(1~14支∕日)、中度吸烟组(15~24支∕日)及重度吸烟组(25支以上∕日)三个不同组。

(2)对照组的选择:采用内部比较法以研究对象中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

2.随访

划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对被研究对象进行追踪随访,观察比较各组中肺癌死亡的情况。随访共分两期,每期时间约五年。从1951年11月1日开始,第一期随访至1965年4月30日,实际时间是四年五个月;第二期随访至1961年10月31日,两期共十年时间。自开始观察日起,每12个月统计存活数及计算暴露人年数。

队列研究调查的结果是通过经常性的死亡登记资料来了解。由于事先联系,凡是医生死亡的名单和情况将通知调查者本人;凡是男医生死亡者(包括肺癌及其它原因死亡的)都按随访登记卡项目登记。

(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暴露人年数的计算

队列研究调查时,常用暴露人年数(即多少人共观察了多少年)作分母来计算死亡率,再进行比较分析。本资料研究对象男医生34494人,共观察了10年,共获暴露人数269,000。自开始观察日期起,就不允许另外医生进入研究组内,因此每年各年龄组的人员数变动,主要是由于人员死亡及年龄的变化据所致。

2.肺癌人年死亡率的计算和比较

第一期随访,用35岁以上的男医生来比较,共获暴露人年数113,197,肺癌死亡84人,人年死亡率为0.74%;第二期随访结果与第一期随访结果基本相同,十年共计肺癌死亡者312人,人年死亡率为0.65%。按不同吸烟情况,五年和十年前瞻性调查资料各年龄组肺癌死亡情况分别见表3-5和表3-6。

3.计算相对危险性和特异危险性

表3-5 35岁以上英国男医生吸烟不同情况的肺癌死亡率(1951~1956年)

年龄

组 不吸烟组

轻度吸烟组

中度吸烟组

重度吸烟组

(岁) 人年 数

死亡 数 死亡率 (‰)

人年 数 死亡 数 死亡率 (‰) 人年 数 死亡 数 死亡率 (‰)

人年

死亡 数 死亡率 (‰)

35~54 11 266 0 0.00 23 102 2 0.09 23 751 4 0.17 15 248 4 0.26 55~64 1 907 0 0.00 6 333 2 0.32 6 514 6 0.92 5 155 16 3.10 65~75 1 078

0 0.00 5 201

7 1.35 3 893 13 3.23 2 290 11 4.80

75 ★ 856 1 1.17 3 950 11 2.78 1 931 4 2.07 722 3 4.16 ★ 合计的各级死亡率都经过标化

表3-6 英国男医生不同吸烟情况的死亡率(1951~1961年)

每日吸烟支数 肺癌死亡率(‰) 相对危险度RR

特异危险度AR ‰

AR% 不 吸 0.07 1~14支 0.57

15~24支 1.39 ≥25支 2.27 合 计

0.65

肺癌相对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称之为剂量效应关系(或称生物学阶梯)。根据表3-6计算RR 、 AR 、 AR%,并绘剂量效应曲线图。

图3-1 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图

表3-7 英国男医生各种死因的危险性与吸烟之间关系(1951~1961年)

死因不吸烟者死亡率

(‰)重度吸烟者死亡率

(‰)

RR AR(‰)AR%

肺癌0.07 2.27

其它癌 1.91 2.59

慢性气管炎0.05 1.06

心血管病7.32 9.93

其它病12.06 19.67

思考题

1.根据表3-7计算RR、AR、AR%。

2.吸烟与肺癌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说明理由,如想进一步说明二者之

间的因果关系还需作什么研究?

资料4:关于肺癌的病因,近半个世纪以来曾指出过吸烟、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的寿命延长、人口老化的结果或对肺癌诊断手段的改进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断水平提高等等有关。

英国学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近四年收集了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诊断为肺癌的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从中去除了误诊的、病危不配合的、死亡的、耳聋者、不会英语者,共计1165人),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的85%,在调查每一例肺癌病人的同时配一例同医院同期住院的其他癌症病人作为对照。作者将男性肺癌患者与非呼吸系统癌症患者(对照)的吸烟习惯的调查结果进行列表。

表3-8 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成组比较

吸烟习惯肺癌组对照组合计

吸烟1350 1296 2646

不吸烟 7 61 68

合计1357 1357 2714

3、根据表3-8,计算2

χ、P 、OR、OR 95%CI并解释结果分析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2

χ=

P

OR=

OR 95%CI

表3-9 男性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习惯配对比较

对照

病例

合计吸烟不吸烟

吸烟1289 7 1296

不吸烟61 0 61

合计1350 7 1357

4、根据表3-9,计算2

χ、P 、OR、OR 95%CI并解释结果分析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2

χ=

P

OR=

OR 95%CI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7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7)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 目前,流行病学可以概括为:(C) 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C.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E.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3.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D) A. 病人 B. 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 人群

E. 个体 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E) 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治措施 D. 流行病研究方法 E. 以上均是 5. 综合地进行疾病“三间分布”描述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B A. 出生队列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移民流行病学 D. 血清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 6.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C A. 遗传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描述流行病学 E. 理论流行病学 7.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C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8.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和200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5年相比D A.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9.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A1型题: (1) 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 须随机化分组 B.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 必须有干预措施 D. 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 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 答案:[B]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分组是研究者确定实验对象后,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研究人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因此五项备选题仅B是错的。 A2型题: (2) 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A. 该药有效 B. 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 C. 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 D. 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E. 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答案:[E]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 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要求,在评价该药物疗效时首先要考虑设计是否正确,而本实验未设计可比平行对照,因此药效结论不能承认。 A3型题: (3)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 0.9 B. 1 C. 10 D. 5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效果指数的计算方法 B1型题: (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 A. 罹患率、患病率 B. 病死率、死亡率 C. 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D. 有效率、治愈率 E.

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答案:[E] (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 答案:[D]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评价指标 1.评价疫苗预防效果的指标 A、B、D是描述患病、死亡、治疗效果,C是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指标,仅E是回答疫苗接种的效果 2.评价临床试验效果指标 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主要用有效率和治愈率,其他指标无针对性。 四、习题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第8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8)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 临床试验 B. 干预试验 C. 人群现场试验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防制实验研究 2.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 疾病、伤害、健康 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 死亡、患病、伤残 E. 以上均不对

4.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E A. 实验室方法 B. 临床诊断方法 C. 统计学方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5. 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E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6.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C A. 1天 B. 1个星期 C. 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7.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C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间断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8.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B A. 高血压发病率 B. 高血压患病率 C. 高血压罹患率 D. 高血压死亡率 E. 高血压续发率 9. “流行”是指E 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 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 C. 在较大范围都发生了新病例 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 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例年发病率水平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试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IA型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 对疾病防制描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上要用途是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嘉的死亡悄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衷现 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检测 B、抽査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査 E、生态学研究 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硏究不包括 A. 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硏究 E、防制实验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半的提拓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门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I、: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7>疾病年龄分斥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足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斷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山生的各年龄组的死门率的变化 8.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足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 A. 1天B、1个星期C、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9. 不同地区的粧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冋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样 癌肿部位甲人群(%) 乙人群(%) 肺10.0 6.7 乳腺30.020.0 子宫颈25.016.7 其他35.()56.6 合计100.0100.0 10. 屮乙令人群中儿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据此推论甲人聊较乙人祥史易患肺癌.乳腺癌和犷宫颈癌,该推论是: A. 正确 B. 不止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匸率 C. 不止确,因为木用率指标测杲 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 11. 患病率指标来自于 A. 现况调査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査 12. 某咸速公路旳统计资料表明,蓝色年子的车祸发病率审件妥比共他车子的年祸发生帀件为多。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9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9)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习题及答案 A1 型题: (1)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须随机化分组 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必须有干预措施 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 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 答案:[B]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流行病学实验分组是研究者确定实验对象后,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研究人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因此五项备选题仅B 是错的。 A2 型题: (2)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 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 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A. 该药有效 B.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 C.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 D.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E.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答案:[E]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 根据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要求,在评价该药物疗效时首先要考虑设计是否正确,而 本实验未设计可比平行对照,因此药效结论不能承认。 A3型题: (3)对农村7岁易感儿童进行甲肝疫苗免疫,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如下 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 0.9 B. 1 C. 10 D. 5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效果指数的计算方法 B1型题: (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 A.罹患率、患病率 B.病死率、死亡率 C.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D.有效率、 治愈率

E. 抗体阳转率、保护率 答案:[E] (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答案:[D]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评价指标 1.评价疫苗预防效果的指标 A、B、D 是描述患病、死亡、治疗效果,C 是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指标,仅E 是回答疫苗接种的效果 2.评价临床试验效果指标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主要用有效率和治愈率,其他指标无针对性。 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 型题 (1)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 观察性试验 B. 社区试验 C. 现场试验 D. 临床试验 E. 干预试验 (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2套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2)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 %) 考试日期:200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 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年级__ __ __ __ __ __ __ __ 专业____ __ __ ____ __ __ ___ __班级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学号_____ ________ __姓名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实验

第八章流行病学实验 [教学要求] 了解:实验研究方法的分类;样本大小的具体计算;研究对象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 熟悉: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原理、特征与用途;实验研究的应用条件;流行病学类实验研究的概念;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缺点。 掌握: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第一节概述 流行病学实验:是流行病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又可以被称为实验流行病学、干预实验等。 一、基本原理 流行病学实验是将研究人群(病人或正常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试验组人群施加或除去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的改变,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以判断其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没有干预措施,就不成为流行病学实验。此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 2.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 3.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二、设计类型 (一)根据研究对象及分组方法不同,流行病学实验分为三类: 1.临床试验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流行病学实验方法。它并不仅限于在医院中进行的实验研究,常用于疫苗效果、药物疗效的评价,包括随机化临床试验(RCT)、对预防用生物制剂的效果评价、对个体进行的干预试验等。 2.现场试验也叫人群预防试验,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与临床试验一样是个人,而不是人群。为了提高现场试验的效率,通常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研究。 3.社区试验是以不同居民区的人群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流行病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价预防、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其规模大于前者,随访时间也长。 (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性质,流行病学实验分为两类: 1.治疗性试验是评价治疗方法的实验研究。用于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不同手术治疗对病人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等。 2.预防性试验对病因明确或基本清楚的疾病,在易感人群中采取预防措施,观察其效果,并进一步证实原有对病因的认识。 (三)应用条件 应用实验的防治措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考核后才可以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尽量保证研究对象在实验组中不引起其他损害或加重原有疾病,并且因参加实验而受益;在对照组中不因实验而耽误治疗或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实验应有符合条件的现场,有足够数量的研究对象合作。 有相应的组织和措施及时处理实验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先进行预试验,以考核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验

实验流行病学 单元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评价 乙型肝炎(HB)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携带状态的效果:某地方性流行地区的一次对照实验。 一、基础研究 某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12%的献血人员HBsAg阳性,90%居民至少一项HBV标志阳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明显相关,男性PHC年发病率为30/10万~75/10万。 在实施HB疫苗免疫计划前,曾对该地某农村地区儿童和孕妇的HBV感染流行率进行调查。现况研究表明,儿童感染HBV的危险性很高。纵向研究表明,30%新生儿具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HBs,当这种被动免疫消失时,HBsAg流行率急剧上升,但在出生6~12月仍有3%婴儿具有抗-HBs,2岁时17%的儿童HBsAg阳性。在6~7岁时80%儿童至少一项HBV 标志阳性,在13岁时儿童HBV感染率与成人相同(13%HBsAg阳性,91%既往或近期HBV感染)。因此,在该地感染发生于生命的最早期。 二、实验设计 N区离D市160公里,交通方便。该区为一农业区,人流动较少,医疗卫生机构健全,服务质量较高。按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16个村庄接种HB疫苗,18个村庄接种安慰剂,见(实习指导)图6-1。 HB疫苗免疫计划的目的在于降低儿童携带状态的发生率,该地所有从出生至2岁儿童均列为接种对象。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计算样本大小。证明疫苗保护率为90%,把握度为0.9,α=0.01(单

侧),算得需90名既往未曾暴露HBV者随访12个月。由于34%的1-24个月龄的儿童至少已有一项HBV标志,且失访率为50%,因此,本研究所需儿童数为273名或以上。 问题1: 在本实验前,对该地居民HBV感染情况进行基础研究有无必要? 有必要, 原因:本研究是对乙肝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 携带状态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项现场实验。应选择预期儿童早期感染乙肝病毒较高的地区进行,因而需要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 问题2:本实验选择实验现场及对象是否合适?合适:参照现场及对象的选择原则。问题3:本研究关于样本大小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因为: 对照组发病率=17%,预期疫苗保护率=90%,可以算得疫苗组发病率= 1.7%。又α=0.01(单侧),β=0.1,计算得出两组各需92人。 由于34%的1-24个月的儿童至少有一项HBV标志阳性,且失访率为50%,所以两组各需:N=92/[(1-50%)X(1-34%)]=279人。 问题4:研究人群的特征见下表,你对疫苗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资料是否满意?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简答,选择) 本章提纲 实验性研究概述 临床试验:概念,设计原则,研究方法 现场实验和社区试验:概念,研究方法 总结(优缺点,偏倚及其控制)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又称干预实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者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性研究原理示意图 二、基本特点 ◆前瞻性研究从干预到效应 Prospective ◆随机分组控制偏倚 Randomized ◆均衡可比的对照组 Controlled

◆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治疗某病的药物,疫苗) Interventional 所有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都是队列研究,但不是所有的队列研究都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三、主要类型 1.个体试验 2.社区试验 ◆现场试验/人群预防性试验field trial: 降低发病率/初级预防 ◆治疗性研究clinical trial: 消除症状、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二级预防 ◆社区性试验community (group) trial: 从群体水平评价干预的效果 ?第二节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一、概述和目的 ◆临床试验又称治疗试验(therapeutic trial) ◆用于评价临床治疗措施(药物或治疗方案)对病人的 ◆临床疗效评价是通过严谨的设计(Design)、精确的测量(Measurement),然后对疗 效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Evaluation) ◆研究主要内容: P atient, I ntervention, C omparison, O utcome(病人,干预,比较,结局)临床试验的主要用途 ◆新药临床试验 ◆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比较 ◆诊断研究 ◆病因学研究 ◆预后研究 二、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Ⅰ期临床试验(phase Ⅰclinical trial):10-30 观察人体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以及副作用,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phase Ⅱclinical trial):RCT,100-300 ◆Ⅲ期临床试验(phase Ⅲclinical trial): ◆Ⅳ期临床试验(phase Ⅳ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研究的重要性 ◆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体 ◆需要对新药或者新治疗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否则将可能导致严重的 后果 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_附件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要评价某药物预防某病的流行病学效果,应采用哪种研究方法 A.实验流行病学B.现况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研究E.专题调查2.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3.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随机化分组B.有平行的对照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研究 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 A.同一总体的患某病的病人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E.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5.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C.入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 E.随访方式不同 6.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随机化分组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必须有干预措施D.有严格的平行对照E.是前瞻性研究 7.进行预防接种效果评价试验,在选择实验现场时以下哪条是错误的 A.实验地区或单位的人口相对稳定B.实验研究的疾病在该地区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C.选择近期发生过该病流行的地区D.实验地区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E.实验地区(单位)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配合的条件 8.某医师为了评价某疫苗的效果,将人群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接种组,给予疫苗接种:另一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经过一个流行期后,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 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定群研究D.实验研究E.横断面研究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E.均是描述性研究 10.评价预防接种群体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 A.抗体阳转率B.保护率C.效果指数D.发病率E.病死率11.临床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不包括 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好转率 12.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实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应选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B.死亡率C.效果指数D.病死率E.感染率13.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D B.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 D.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 E.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陆地区14.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A.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B.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C.治愈率、引人率、失访率D.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E.失访率、生存率、引人率 15.将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按设定的随机数字表分别纳入氟罗沙星实验组和氧氟沙星对照组,来评价氟罗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该研究为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现场试验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1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1)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11.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预防医学重点归纳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与包括群体,既着眼于健康人群又着眼于亚健康人群。2从整体论出发,研究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重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客观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各种生物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与身心疾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4从群体的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保健。 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主要任务:针对疾病发生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传染病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 临床预防服务定义: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其服务提供者是临床医务人员,服务的地点是在临床场所,服务的内容强调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且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内容:1.健康咨询2.健康筛检3.免疫接种4.化学预防。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的计划,督促求医者执行干预计划等,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筛查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3.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4.化学预防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人的社会化:指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 2.物质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 1.社会经济环境:(1)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2)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3)教育;(4)就业和工作条件。 2.物质环境:包括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等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3.个人因素:(1)甲亢的婴幼儿发育状态;(2)个人的卫生习惯;(3)个人的能力和技能;(4)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人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大纲(第七版)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对流行病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发展、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研究、诊断试验;了解疾病分布特点、病因概念及其推断、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防制措施,药物不良反应。要求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更新医学观,促进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按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4学时,讲授24学时。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几个重要的基本内涵;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二)熟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用途。 (三)了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二)重点讲解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用途。 (三)一般讲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习题: *1.叙述流行病学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几类? 3.试述流行病学用途。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常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二)熟悉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内容、方法及形成分布的原因;描述疾病分布的主要概念; 移民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分析的原则。 (三)了解率和比的概念,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和用途。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二)重点讲解疾病分布的定义,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一般讲解率和比的概念,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和用途。 习题: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9)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2012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流行病学试卷A(1)解析

2012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流行病学试卷A(1)解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2005级预防医学专业 本科流行病学考试试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09.1.18 注意:本试卷共13页 一、选择题(共43分)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 题卡上,在相应题号的下方空格内 填写答案。 1

(一)A1型题,(最佳选择题肯定型)答题说明: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28分)。 1.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研究 2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A.统计分析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 E.人群筛查 3.某研究人员拟进行有关放射线与疾病关系的 队列研究,现选择医院放射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其比较恰当的对照方式应该是: A.内对照 B.特设对照 C.总人口对照 D.多重对照 E.未患该疾病的一般人群 4.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减少 B.该病发病率增加 C.该病患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患病率和发患病率均减少 5. 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是() 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 3

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E.以上均是 6.发病率的指标来自()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对患病人群的调查 D.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问题设立对照组 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8.队列研究的最佳对象是() A.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 B.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 C.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 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 4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4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14)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 考试日期:200 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登分人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 “Handle had been removed”是说( c ) A.美国的弗明汉(Framingham)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B.英国的Doll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C.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使用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霍乱的调查D.我国学者对流行病学的研究 E.以上都不对 2.以下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 A. 群体特征 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是 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 A. 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是 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A.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 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 S Ag,其中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标为D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生存率 6.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 肺10.0 6.7 乳腺30.0 20.0 子宫颈25.0 16.7 其他35.0 56.6 合计100.0 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C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 C.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 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 7.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B A. 对的 B.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 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 8.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 d ) A.观察到的病例数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现况研究:研究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危险因素:又称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因子或措施,对照组不给予所研究的因子或措施,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有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霍桑效应: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 内部真实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混杂偏倚: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 伤害: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暴露: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和行为。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