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德格尔的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的的存在主义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漫谈

引言:现代人的六种不良心理:

一是群体焦虑状态:对自己焦虑,对他人焦虑,对环境焦虑。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

二是弱势心态蔓延:影响。不光是工人农民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连党政干部、公司白领和知识分子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三是人们互不信任:对人不信任,商家不信任,甚至对公权力也不信任。CPI,GDP 四是情感特别冷漠:对自己没有情感,对他人没有情感,对环境也没有情感。

五是浮躁心态泛滥:当钱作为一切价值的标准时,什么真、什么善、什么美啊,统统都不再具有价值。良心:多少钱一斤?艺术,值多少钱?学术:赚了多少钱?

六是暴力情绪激增:幼儿园有暴力,中学有暴力,大学有暴力,连政府机关常常遭遇暴力欺骗?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人们的回答往往是,社会风气不好?是个人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但是,究竟为什么社会风气不好,为什么价值观出问题,根源在哪儿,真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我想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来剖析这个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1889年:清朝光绪帝新政时期。这一年,中国的李大钊、英国的卓别林、德国的希特勒诞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海德格尔逝世。

——马克思主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存在主义:世界是存在的,存在是以为中心的,宇宙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自由选择,活得精彩。

——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加缪《》

一、存在的根本:此在。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1、西方传统哲学的缺撼:无根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只研究什么是存在者,不问存在本身是什么?只研究谁是存在者,不问是谁在问存在者这个问题?这种存在,是一种无根的存在。

例如:当西方最早的哲学家回答:世界的本原是水、是火、是气、是数、是原子、是物质、是意识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回答存在着什么东西,没有回答什么是存在本身,并没有回答什么是存在的意义,是谁给予存在以意义?

2、海德格尔的回答:人是存在的根本

海德格尔说:“岩石在,但它们并不存在。树木在,但它们并不存在;马匹在,但它们并不存在;天使在,但他们并不存在。上帝在,但他并不存在。”

“存在着的物就是人。唯有人存在着。”为什么说,岩石不存在呢?因为岩石没有自由意识,是一种固定的现成的存在?为什么说,只有人存在呢?因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具有自由意识的,一种可能的存在。

海德格尔这样说,并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让人担负起

存在的责任。所以,他还说,“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海德格尔把人呢,取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此在”。

此在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此在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可能的存在。空,有,生。

事物:贺知章: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是人不一样:现在可能穷困潦倒、一无所有、默默无闻,三年之后有可能:飞黄腾达、叱咤风云、世人皆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特点二:此在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一种内在的存在,恰恰就是我的存在。

一块岩石、一棵树,可能是风让他到这儿的,但人不一样,虽然环境影响人,但人主要靠自己。人既可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可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特点三:此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有意志自由。

人既可以选择地理环境,也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既有孟母三迁,也可以像李煜那样,只做诗人,不做皇帝。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跟佛家不一样:因为佛教强调,一切皆空,四大皆空(,不是酒色财气,而是地、水、火、风)。在佛家看来,世界的根本就是一个字,空。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跟道家不一样:因为道家强调,一切都是有,都是由道产生的。所以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并不是说天地是从无而来的,而是天地之始没有名。所以,在道家看来,存在的根本就是“道”。——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也根西方基督教不一样:因为在基督教看来,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前五天创造出天地万物,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

3、胡塞尔现象学的启发:是人激活了存在。

胡塞尔说,世界的意义是由人,由人的“先验自我”通过意向方式赋予的:“一块矿石,由物理学家来看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物理对象,由艺术家来看是就会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而由经济学家来看时它就成为一种价值对象。再如,我们还可以以感觉、表象、判断、期待、怀疑等不同的意识方式看这块矿石,随着我们看的方式不断改变,这块矿石就会随之成为感觉的对象、表象的对象、判断的对象、期待的对象、怀疑的对象等不同的对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根本上颠倒了西方传统认识论的主宾关系,它使我们认识论的兴趣重心从客体转向主体。

其一,从非我转向我,是我激活了非我,是我赋予非我以意义。

其二,我已经不是再是空虚地看,一种器量狭小的知识的容器,我毋宁说已经成普照万物、赋予万物以生机的太阳,成为非我意义之发源地。

其三,人不仅可以为自然界立法,而可以为自然界立身;人已经成为自然界真正的生命形式,而自然界则是这一生命形式的具体体现。

4、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出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他:“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万物的意义对我来说,都是由我激发出来的。

6、现代人:没有成为存在的看护者,而是存在的破坏者。

为什么沙逼北京、猪投上海?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要圆?为什么我们的PM2.5的测量要爆表?

——我们没有担当起存在看护者的责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无家可归,不仅如此,我们甚至没有看护好自己的存在,让自己的心灵同样无家可归。

二、存在的结构:人烦忙着却不免焦虑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人并不是先于世界而存在。像上帝那样。而是就在世界之中存在着。

1、在世界之中存在

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

——在世即依寓:在家

这种“在之中”并不意味着一个现成的东西以空间的方式“一个在一个之中”,就像水在杯子之中,衣服在柜子之中一样。

也不是一个叫“此在”的存在者同另一个叫“世界”的存在者“比肩并列”,就像桌子依着门,凳子挨着墙那样。

它仅仅意味着对熟悉之所的“依寓”。并不是一种客居他乡的异在,而毋宁说就是一种亲切的“在家状态”。

——依寓即烦忙:在手

依寓方式:利用,放弃,浪费,谈论,考察,规定等。概括为“烦忙”。其为“操作着,使用着的烦忙。”

世界不是“自在之物”,而是“在手的家伙”。森林是林场,山是采石场,河流是水力,风是扬帆之风。自然已经成为“为我的自然”。

——人与世界的关系从看转向用:

看锤子与使用锤子,哪种方式更能把握锤子?

2、与他人共在

——他人也在世。共在是先验规定,命中注定。在世必然导致共在。我在这个世界中,他人也在这个世界中。我的此在,必然打上他人的烙印。

——共在即我们。在世,意味着把世界作为我所用的话,那么,共在并不意味着把他人作为我所用的东西,而是意味着把其当作与我同类的“人”。他人是和我一样的此在,这种共于是就成为一种“共同存在”即“我们”。

——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不像萨特:他人即地狱

3、存在现身的情态:烦

——此在之于世界的在世方式是烦忙,此在之于他人的共在方式是烦神。二者都是烦。烦已经成为此在与在世、共在的交汇点。

——烦是我的烦:是积极的烦。是烦造就了人,人一出生,就永远要烦。“俱生我执”。

——烦即不圆满:表明此在总是有种东西悬欠着,处于尚未的进行状态,所以此在就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是一种能在。唯其不圆满,才使人不断地贪新务奇而具有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才使人生真正成为“人生”。

佛家的烦:出世哲学,贬义的烦,不破烦恼,不入涅槃。

海德格尔的烦:入世哲学,褒义的烦,烦造就了人生。

——烦的女神用泥土塑形成人,请朱庇特神把灵魂赋予人,土地神给了人泥土之身,三人命名争执不下:农神裁决:朱庇特在人死的时候得他的灵魂,土地神在人死的时候得到他的身躯,人活着的时候,女神烦占有他,人的名字就叫:homo(人),因为是由humus土制作成的。

4、焦虑:(畏惧)

为什么焦虑?人在选择时,既是自由的,又意识到这种自由。对选择还是不选择的正当性产生怀疑,于是焦虑。

虚假的人——逃避焦虑:通过自欺或者虚假的信仰来逃避。

真正的人——面对焦虑:意识到现实与可能之间的差别,激发潜能,增加创造性。

焦虑的意义:“正是通过焦虑,人认识到自由;换句话说,焦虑是自由生存的方式,而这种自由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意识”。

——我们这个焦虑啊,层次太低。

——善待世界、善待他人、正确认识烦

三、存在的命运:人抗争着却不免堕落

1、第一阶段:被抛

人是从虚无、无根据的地方被抛入到这个世界。虽对人是异己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被抛到这个世界。因为人是在世的存在。

2、第二阶段:筹划

人要反被抛弃,不满足于被世界规定的状况,自由的规定、计划自己,体现人的自由本质,强调人是可以自己规定的存在。

马克思:社会关系。相亲,找工作,考察干部。

海德格尔:可能性。习近平、毛泽东、朱元璋、孔子。

《琵琶记》元末南戏作者:高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萨特:自由选择。

一英国小伙参加“非诚勿扰”节目:一女首先发问:是独生子吗?答:不是独子,有个哥,刚结婚(数盏灯灭)又有女问:有房吗? 答:有房,不过是上世纪的老宅子(数盏灯灭)又有女问:婚后住哪?答:和奶奶、爸爸、后妈、哥哥、嫂子一起住(数盏灯灭)又有女问:你干啥的?答:我是大兵(数盏灯灭)又有女问:你爹在哪单位? 答:我爸没工作(只剩一盏灯)最后的女孩问:结婚有宝马奔驰接吗? 答:没……我奶奶肯定不同意,马车……行吗? 女孩嗤之以鼻,回:宁在宝马里哭,不在马车上笑! 灯全灭...... 英国帅哥羞臊难当,泪流满面离开现场次日,英《泰晤士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为:我皇室成员哈里王子参加中国电视征婚首轮即遭淘汰。

3、第三阶段:沉沦

此在避开自身,沉浸于日常分心事务中,与俗世共浮沉。

海德格尔认为人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自己做主的本质状态,一是常人专政的非本真状态。每个人都要孤独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死亡。如果他采取决断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自己的惟一性和个体性,那么他就进入了切已本真的状态。在本真状态中,我是居先的、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才真正显露出自己的本真状态。

假如一个人畏惧死亡,隐入众人或匿名的人们之中时,那么他就进入了非本真的状态,也就是常人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存。

常人专政:“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这个常人就是失去个性的、平均化、普通化的人,这个常人就是“查无此人”,这个常人有一个托词:人家,成为逃避自己选择的托词,把人通向自我的道路完全封死。它宰着世界,一切都是常人,人们不仅把自己的存在让位于常人,甚至连死也让位于常人;人们活着他人的活,死着他人的死。

——人如何走出沉沦状态?

萨特给出的办法就是:自由选择。英雄是自己选择成为英雄的,懦夫是自己选择成为懦夫的。

海德格尔给出的办法:勇敢的向死而在。

四、存在的界限:人追求永生忘记本真

1、存在的界限即死亡

——存在的界限即死亡:向死而在。

人的此在是尚未的存在,最终有一终结即死亡。表明人的生命的完成。“有漏”

——对死的体验是一种终极性的体验,即焦虑或者“畏”。

人只有体验到死亡时,才真正认识到此在的性质。

2、死亡的三个特点

其一,绝对的:不可抗拒、不可挽回的力量。“死亡提示了自己是最固有的无条件不可越过的可能性。”“死亡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其二,个体的:死是把此在作为个别东西来要求此在。属于个人所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死亡是最自在的”。

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传统强调大我。海认为:死,证明了小我不能还原为大我。社会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个体死亡。

其三,偶然的:没有道理可言,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正因为其不可预设性,才体现出生命的魅力所在。“人生下来就有老死的时候”。

3、死亡的三个意义

一是本真感。

二是畏惧感。

三是意义感。

海氏使死亡处于绝对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的交汇点,只有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死亡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偶然性,体会到此时此刻的存在,具体,有限的存在,也是绝对的存在。所以,人只有自觉到死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4、死亡哲学

评价:

死亡问题成为存在主义谈论的焦点。

古老话题:哲学始于人们对死的恐惧。

雅斯贝尔斯:哲学谈论的就是死亡。

川端康成: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雪国》《古都》

萨特:《墙》揭示死亡的偶然性。

托尔斯泰:《三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最初发表于1859年第1期《读者文库》杂志。小说叙述一个贵妇人、一个农民和一株白桦的死。

——我们对这个死亡的态度,太可笑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幸,终于有一天她真的决定跳楼自杀。

身体慢慢往下坠,我看到了

10F恩爱著称的夫妇正在互殴。

9F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

8F的阿妹发现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

7F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

6F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

5F受人尊敬的王老师正在偷穿老婆的内衣。

4F的Rose又要和男友闹分手。

3F的阿伯每天盼望有人拜访他。

2F的莉莉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照片

五、人类的拯救:坐等上帝的不期君临

人,如何拯救自己呢?

1、基督教:坐等上帝的不期君临

《圣经.创世纪》,上帝曾经拯救过一次人类,诺亚方舟

2、道家:离形去智、坐忘撄宁、忘却生死

英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汤因比说过,能拯救未来人类的,也许只有中国的大乘佛教和孔子的儒家哲学。

3、佛家:立地成佛、忍受苦难、静待来世。

小乘和大乘

4、儒家:朝闻道,夕死可也。

1988年初,发生了让世界震惊的事情:这一天法国《堪培拉日报》刊登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了联名倡议,发表【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5、中国民间:以家为归

6、马克思.韦伯:审美救赎

叔本华这位激进的禁欲主义者又不无遗憾地指出,这种解脱也仅仅是也只能是一种暂时和瞬间的解脱。然而,使这种“审美救赎”的思想真正得以现代彰显的,则非西方现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而莫属。这种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思想,可见之于本雅明对艺术中的“震惊的体验”、“破碎经验之永恒化”的诉诸,可见之于阿多诺对审美活动中一种否定性的“崩溃的逻辑”的求助,可见之于马尔库塞受弗洛伊德的艺术乃为“白日梦”的思想影响,而把一种准艺术的“本能宣泄”、“自然解放”视为现代人类解救之途。

7、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六、诗意的栖居:天地神人的和谐共处

1、荷尔德林的诗

荷尔德林: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吗?

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吗?

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度。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要说

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

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

人是神性的形象。

大地上[8]有没有尺度?

绝对没有”。

2、海德格尔

诗意的栖居,就是神圣的栖居,就是天地神人的和谐栖居。

3、让在去在

从存在的角度而言,对存在的态度,不是你去征服它、占有它、控制它,而是泰然任之,自然无为。类似于老子的思想。

4、语言是存在的家

从人这个角度而言,就是强调“语言是存在的家”;提出“不是人说出语言,而是语言说出了人”;强调诗化的语言,认为真正的语言是寄情说意的,而非符号式的;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诗意荡然无存的社会,现代的危机就是诗的危机。

5、对诗意的中国式的解读:

——到底是什么是诗意,什么是诗意地栖居,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做一个解读:

所谓诗意的栖居,不是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孤独的栖居,不是鲁宾逊那种漂亮海上、离群索居的流浪式的栖居,而是一种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栖居,一种人与人之间无间尔我、亲密无间的栖居,是一种人与自然互为依靠、万物齐一的栖居。

故此,要想做到和谐的栖居,就是要做到知我、知他、知自然,爱我、爱人、爱自然。像中国唐朝那样,通过诗的语言,寻求生命的和谐和人生中莫逆之交的知己。

这就是:对自己要平和:能够不执着,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够不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自然要和谐:既能够“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也能够“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朋友,要有知己,要能够:

同性之间:

像李白一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友情比水深。

像李贺一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比天涯更广阔。

像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友情是心灵神会的。

像杜甫一样“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托梦传情

异性之间:

像白居易写的那样“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像李商隐写的那样“刘郞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正因如此,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不是更朝换代,而是无韵之离骚。

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不是三国如何争雄,而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桃园三结义。

在《赵氏孤儿》中,看到的不是赴汤蹈火的雄壮,而是托孤的真情,看到的是生命蒙太奇,看到的是生命交响曲。

这,难道不就是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吗?

在今天这个资本化、市场化、官场化大行其道的时代,我相信,有着诗歌悠久历史的中国,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文化旗帜上再次书写上“诗意地栖居”五个赫然大字,使中国人与神圣再次邂逅相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