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澳大利亚特大城市规划演变模式

澳大利亚特大城市规划演变模式

澳大利亚特大城市规划演变模式
澳大利亚特大城市规划演变模式

摘要:文章通过多个城市规划模式的介绍,从低密度的郊区化大城市发展到目前集合式和多核心城市结构的思考,对澳大利亚半个世纪以来大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实践做出了全面的评价。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ow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tropolitan planning has developed in Australia over the past century, from models which facilitated low density suburban development to contemporary thinking which promotes urban consolidation and poly-nucleated city structures favouring public transport.

关键词:大城市规划;城市集合;可持续发展;规划历史;澳大利亚

Keywords: metropolitan planning, urban consolid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history, Australia

本文是2004年11月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指定交流的主题报告

作者:Marcus Spiller,澳大利亚规划协会主席,SGS经济规划咨询公司总裁

译者:董菲,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任职于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

前言

我非常有幸能在此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同仁们探讨一下目前澳大利亚特大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规划模式的演变。

为此笔者特别比较了中澳两国之间城市管理所面临的诸多差异,如城市化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配套基础设施投入的压力等方面,目前中国都大大高于澳大利亚。尽管从1975年到2002年澳大利亚年年均人口增长率(1.3%)略高于中国(1.2%),但中国的人口总量超过澳大利亚2000万人口的65倍以上,这意味着城市发展政策所面临严重压力。而且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向高端财富创造模式转变。目前,在中国仅37.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澳大利亚有91.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中国拥有较多超大规模城市,如上海、北京大约1400万人,武汉超过800万人口,而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仅410万人,相对较小而易于管理。

尽管有大量不同的特征,笔者认为在两国间对特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是很重要的。因为作为规划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没有国界的,如交通的持续性,住区的可供量、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性等。

1 澳大利亚——高度城市化的国度

首先从澳大利亚的城市发展看,19世纪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现在所熟知的城市和集镇,澳大利亚的城市是在原始自然的土地上强行殖民主义经济的杰作。几乎从一开始,澳大利亚以羊毛和黄金为主的殖民地经济就集中于

日用品现金交易和国际贸易。生产经济从广义上说相对先进,因为如经纪业、金融业、法律和其他城市服务业等细划分工已初步具备,这正是寡头资源型企业发展所需求的。这种经济结构带来了快速的城市化。

澳大利亚产生国际化大城市的速度可谓“眨眼之间”,从诞生至1861年,仅25年间,墨尔本就位居欧洲殖民地的大城市榜中,人口达到12.5万,而当时北美也仅有7个城市超过它,它比与之同期(1830年)建立的芝加哥的人口都多。当时的悉尼拥有人口9.6万人,也属于世界级大城市。

今天,尽管世人对这个国度的印象依然是广阔的开放空间,自由漫步的牛仔们和袋鼠,澳大利亚已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城市化模式的另一个特征是相当比例的小城镇早期依靠地方资源开发而产生,随着产品技术的推进和资源的消耗而逐渐萎缩。如许多高级商务活动都向大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集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澳大利亚几乎是一种流动的城市化模式,由少数的大城市(通常是州府城市)统领全国,这也是特大城市战略规划变成澳大利亚的首要规划问题的原因之一。

2 大城市最初的冲击

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在澳大利亚关于城市设计、土地划分、邻里关系结构问题都依靠公共健康法律中的片段规定来解决,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效的交通系统,各类公用设施的可达性和功能冲突的用地间的有效隔离等。

澳大利亚早期全面规划立法的进程受到英美模式的极大影响。英国的花园城市运动被广泛接受,它着眼于村庄式的自给自足和独立单位的生活方式。美国模式具有较强影响,特别是它对作为保证城市秩序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区划”的倡导,区划为居民、投资者、基础设施供应者等各方面提供了确定性。美国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也同样影响了澳大利亚早期关于城市发展理想模式的探讨。其中以基于“草原学校”(塔里埃森)的芝加哥学派提倡的低密度与自然和谐的郊区模式最为突出。“草原学校”理论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在赖特的门生沃尔特·伯里·格里芬(W·Griffin)对堪培拉的新城规划中可见一斑,现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首府。该规划方案在1911年所举办的国际征集竞赛中胜出。至今堪培拉依然体现出Griffin和他的搭档Marion Mahoney最初所追求的原则,即基于自然郊区建设、私车出行为主导、住区的和谐性等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曾强烈影响澳大利亚早期规划实践的海外理论都源于“旧世界”对工业化的应变和“迪更斯型”城市的创造。城市化结果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即一方面表现出产品规模化的效率性,而另一方面却又逼迫工作人员们必须适应不健康、难看、甚至有些不宜群居的生存条件。这些情绪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逆城市化”,这是一种对前工业化城镇生活回归的渴望,因为其具有更简单清晰的城市结构,经济、社会、环境更佳的平衡。

尽管在城市规划立法过程中从来没有明确地支持这种逆城市化观点,但笔者以为它为迄今仍普遍流行于澳大利亚的郊区化城市模式奠定了基础。此类郊区化城市注重创造私密的居住空间的和谐性,即在每块土地上建立拥有较大花园空间的独立住宅,新鲜的空气把城市工业和商业所产生的污染及麻烦安全隔离。

3 二战后——郊区化大城市

因为资源丰富而具有的日用品价格优势,使战后的澳大利亚经济保持着持续的繁荣。特别是羊毛、矿产、牛肉带来的优厚的出口收入使得政府能够对企业实施一种高度地方保护政策。在坚实的关税保护壁垒之下,诸如汽车、重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得以迅猛发展,特别是维多利亚州(首府为墨尔本)和南澳大利亚州(首府为阿德莱德),大规模的公共住宅得到发展,为急速扩充的企业工作者提供栖身之所。事实上,当时劳力的需求非常强烈,以至于澳大利亚政府实施大规模的移民计划,鼓励欧洲和英国技术娴熟或半熟的工人移居澳大利亚,大批移民都是经政府特别优惠政策入关。

从二战后到1970年代早期,澳大利亚名义上是一种保守型的政府体制,它一直实行着一种福利政策,通过银行融资部门调节,政府对房屋业主、小工商业主及农民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全来源于税收和财政收入。在这段“大繁荣”期内,财富持续增长,机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领域及各阶层。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这段时期的显著特点表现在私人住宅置业和私车拥有的迅速普及,二者结合缔造了郊区化城市。所有的中心大城市都突破了原有结构——长期以固定的公共铁路交通系统所支撑的区域发展结构。城市空间向这些公共交通可涉及的区域肆无忌惮地迅速扩张,许多高产的农田和风景优美的地貌被逐渐蚕食掉。当然,受财政供给的基础设施配置也在城市扩张运动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增设的基础设施费用由纳税人支付,而并非是新建区业主直接负担。尽管对于新建区的人口来说,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滞后,但他们置业的首款可以大大低于非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所摊的费用,私有物业主可以轻易越过支付地区配套建设所需高额费用的屏障。

大城市对非建设用地的侵略扩张就是这些经济力量及分配政策下的产物,承担着大城市交通运输职责的公共交通在城市功能中的份额急剧萎缩;为满足私车出行的服务要求,零售商业设施的布局随之调整,每个地方停车方便与否成为首要因素。商业中心的布局越来越分散,“大盒子”似的大型购物中心(mall)在“城区外”的各个地方迅速增生。

4 战后的大城市规划模式

大体来讲,战后澳大利亚中心城市规划基本策略与这种以私车出行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一致,主要的任务是“预测和提供”道路空间以及与人口和财富增长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对其消费价格体系的管理和制度性改革的要求却很少。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工程及建筑等物质规划概念仍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一个关键的城市规划议题就是如何保留非城市化区域的“生态空间”,以及对后来被视为中心城市老城区衰败的管理研究;

这种衰败是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大批城市居民的外迁所导致的。于是许多城市开始着手全面改造旧城“贫民窟”区域。

下图浓缩了这段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大城市发展区域突破了过去公共交通所限制的城市边界。规划目标并不是为了限制城市发展区的扩张,而是要引导城市按指定的经济走廊发展,合理布局新建的基础设施,保证民众对楔形绿地的拥有。澳大利亚的几个大城市都相应增补了城市发展走廊规划,它包括以快速路网为主的交通系统规划,旧城历史保护、城市公共绿地、滨水景观等专项规划。因为许多专家相信“勒·柯布西耶”模式的旧城改造建设可以使之恢复功能,成为比新区更具优势的魅力之所。

图1

5澳大利亚后工业化大城市

正如战后经济的持续繁荣,使政府有能力对房地产置业的实施优惠担保,利用税金资助基础设施供应,从而引发了“无序扩大的城市”;对应于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的改变促使大城市的规划理念发生重要的调整和改变。

从70年代晚期起,以日用品经济为主的澳大利亚已难以支撑持续增长的生活水平及对二级产业的长期保护。政府已意识到必须进行变革,提高生产力和丰富出口产品的种类等。从80年代早期开始在短期内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中包括澳元币值浮动,缩小国家对银行系统的干预,大幅度降低制造业关税,对基础设施的供应体制采用商品化、股份制改造,甚至私有化(如电信、港口、航空、电子、供水等),放松集中制工资固定体系。这样就把澳大利亚全社会直接推向了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竞争及机遇面前。

改革在大范围内实施,经济得以跳跃式发展,可以说澳大利亚又经历着一次小“经济繁荣期”。然而社会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却不得不超越扩张型城市的发展意识,进行脱胎换骨的变化。仅有很少部分人在某个公司或政府机

构拥有长期稳定的工作,大部分人都受雇于多份工作,而且需要对职场的各种变化及机遇认真思忖选择,包括各类业务培训、再教育机会等。因此,全国劳动力比例逐步缩小。

虽然经济增长势头较强,但经济增长却不再完全依靠政府调控。某些仍依靠日用品出口的区域,由于产品售价普遍下降,在贸易活动中不仅丧失了大量收入和工作机会,而且还必须承受因许多政府机构的撤销而随之消失的服务。同战后早期规划师们的构想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许多知识经济的高薪阶层又集聚在曾被郊区移民视作贫民窟的旧城,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地方,文化创新人士的聚集场所。中心城区房屋的价格已大大超过一度受人们追捧的郊区房价。

传统的核心家庭:爸爸、妈妈、两个孩子,不再居城市人口统计中的统治地位。单身家庭成为增长最快的家庭类型。由于离婚率和许多新型家庭关系的增多,出现了更多的单亲家庭,而家庭户数也相应增多。孩子离家独立比以前晚,而当他们准备积累成立新家时会延长呆在父母家中的时间。这些趋势意味着非传统户型的增长趋势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发展规模。这也意味着市场要求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需要更多高层公寓、抵层公寓和其他中密度住宅形式,而过去市场曾被大家庭独立居所主宰。

6城市收益

经济趋势在锻造人居特征和就业地点的变化,而其他许多外部因素也促使城市规划师们重新思考城市发展策略。特别是在经历大规模旱灾后,澳大利亚各城市对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有特别的认识。又如政府及社会各层面对交通状况也越来越重视,意识到如果国家要符合全球发展需要就必须改进交通现状,并有效中和导致温室效应的各类有害气体。

在这些微观层面改革的同时,环境也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资金来源模式的改变,取代六七十年代“预测及供应”方式的是一种对管理策略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对其所有权的正确分配和使用价格的调节。

举例来说,现在投资商在城市边缘发展新区时必须支付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部分费用。虽然这笔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房屋置业者,但这毕竟是一个较为准确的价格信号,即城市新区居所承担的社会利益的花费大大高于在城市建成区紧凑发展居所的相应费用。因此,虽然城市依旧继续向外围发展,但其发展速率会极大降低,且发展结构趋于合理。

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在城市规划对新经济推动作用下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人口变化和环境限制等方面。在过去5年或未来可能执行的规划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特性:

城市发展边界(如下图所示)的引入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是由于私车交通发展的郊区模式的外部负效应,诸如堵车、废气排放、交通事故等,不能直接归咎于私车发展。另一种方式就是限制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土地供应,如此新建区的发展价格就能正确地显示建设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边界的限定同样也支持了新建区内交通的发展。

目前中心城市新规划中的另一焦点就是重构现有的城市脉络——战后繁荣期内因长期土地廉价,私车廉价形成的局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越具城市化特性的地方正是花园城市运动和草原学派所极力规避的。如在新建区发展范围内再造中心镇,使之成为“休闲文化”的中心和“欧式”人文公共活动中心领地。这样做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供重要活动结点以回报公共交通的建设投资,因为全社会都意识到依靠提供更多的道路空间,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持续发展的需求;另一个目的就是使“新经济”浪潮波及到郊区,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而过去的发展政策容易导致城市形成中心区就业质量、生活特质与边缘区脆弱经济完全分裂的发展危机。就这一点,澳大利亚城市和美国城市存在极大不同。

图2

7 城市集合化的“回应力”

城市规划发展政策的戏剧性转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回应”的冲击。尽管社会领域广泛理解基于过去无限扩张政策下的特大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但各级地方政府仍在城市发展备用地的发展实施过程中,与集约化利用土地背道而弛。

这种“社会回应力”主要针对澳大利亚中心城市规划下一阶段的挑战。这些挑战并不是完全指城镇规划的编制,而更多地是指围绕这些规划实施的政府结构。大部分的澳大利亚城市在许多年前就撤消了独立于政府以外的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这是一个不利因素,这样规划具有更多的政治性,而社会公众对城市持续发展管理的参与显得更加困难。

以上关于澳大利亚城市规划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即在保证城市持续发展的各种利益要求下,如何公平、有效地取得平衡(正如以上所列出的城市限制原则所反映的),如何在1950—1960年代形成的低密度邻

里居住环境和1970年代形成的大城市连绵带之间取得平衡。

结语

澳大利亚大城市规划现正处于“复兴期”。近2-3年来,澳大利亚的大城市都在更新城市总体规划或重新编制中心城市规划。无一例外的是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求限制城市向外扩张,提倡高效公交体系支撑的多核结构城市发展模式。这些策略反映了大城市规划概念与战后长期统治规划界的思维基本背离,如城市无限扩张,私车为主的出行方式等城市发展模式。思维观念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城市持续发展目标与地方个体希望保持低密度郊区化生活和谐性的矛盾。澳大利亚城市规划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政府结构以建设性地解决以上城市冲突。

城市规划的变迁--尹稚

城市规划的变迁 接到这个邀请是想让我讲一下具体的案例,但是后来我一想跟一线设计师讲案例就算了吧。我今天想讲点观点,讲点故事,讲点我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以及我们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面对的困境。 为什么叫“变”与“不变”,这是当时我的导师吴良镛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城市规划处在变与不变之间。一方面从媒体等方方面面对城市规划有很多的批评,有说城市规划是跟权贵跟金钱勾结狼狈为奸的,也有骂城市规划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同时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恰恰跟城市规划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地步,很多地方的市长动不动就讲,规划是龙头等等。但是他讲的规划和我们干的规划是不是一码事?或者干的技术活放在国家大的背景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差事?这个恐怕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昨天我看微薄,北京淹了水,很多网友谴责规划师。到底是不是规划师干的?我觉得这是规划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首先,城市规划在政府决策系列里面并不是最高层面的决策,或者说城市规划处理的事物,它的话语权并不足够高,足够大。因此任何一个规划师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开展工作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其实脑袋比你大的有的是,要想走一个技术精英路线,书记市长决策都是拍脑袋都是错的,应该拍城市总规划师的脑袋,碰到这种情况我感觉这辈子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会看到,我们需要参照的背景,无论是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军事决策任何一个方面都比你要处理的事要大。 为什么中国这些年出现对城市规划的质疑?其实跟中国的大环境有关系,我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方方面面,中国面对的是巨变和动荡的年代。这不仅仅是从中国国内的环境来看,即使你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间歇性的动荡期。所谓间歇性的动荡期,大白话来讲就是进入了一个地震高发期。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看到了传统的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的失败,看到了表面上市场经济大获全胜。对这种态势的判断的非理性和过度的意识形态化,会看到不仅仅从计划到市场过渡的国家面对很多问题。同时也会看到当年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也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巨变跟动荡是潜伏在市场经济大获全胜这样一种表象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背景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原来走的路,不管往哪个极端走都是错误的。 北美,欧洲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与中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危机等等,都会导致双方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这种经济上的不稳定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影响,而我们前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成果获得的同时,财富再分配出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的积累,我们社会上的反映比其他国家更暴力一些。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前十的院校 1楼 注:城市规划是从建筑专业中分化出来的,但他的排名不能和建筑系的排名混为一谈,所谓的“老八校”,是建筑的排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是最后的结果。清华大学本科没有城市规划,又怎么能参与排名?各位对于排名关心是好事,说明我们规划者热爱自己的专业. 第一名:同济大学A++ 第二名:东南大学A++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A++ 第四名:重庆大学A++ 第五名:天津大学A+ 目前我国共有114所高校开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以下是前10名的详细介绍 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04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江苏省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 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澳大利亚城市建设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澳大利亚城市建设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在澳期间,学习了澳大利亚的政治、文化理论,政府战略远景规划、城市规划与发展、基础设施投融资、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实地考察了阿德莱德、堪培拉和悉尼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澳洲之行,虽然是走马观光,但从抽象理论和直观感受两个层面对澳洲有了进一步了解,特别是大家边学边议,结合所在地工作谈体会、议思路,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在比较中思考,在讨论中启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尤其对澳洲优美的城镇建设、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和超强的节能环保意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澳大利亚现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尽管澳大利亚建国仅200年,但其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规划注重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 澳大利亚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山水地形等自然要素,科学合理。悉尼、阿德莱德充分利用海岸线,沿岸布置大片绿地、文化娱乐建设等,城市建筑按离海岸距离成正比逐渐升高,不仅使每排建筑都有良好的海景视线,同时从海面眺望城市则可见到逐层叠起的特色景观。悉尼市为应对人口增长的状况,在规划中明确保持中心商业区现有竞争力的前提下,将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配置在新建立的三个核心商业区,每个区之间车程不超过1小时。可以说,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十分科学,真正成为城市各项建设的灵魂。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不会因为城市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改变。如首都堪培拉,1911年美国建筑师格里芬设计的规划方案中标,近百年来,该市始终围绕该规划进行建设。通常地方政府每8年重新制定一轮实施性规划。澳大利亚建立了完善的规划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城镇体系规划大致可分州政府负责的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负责的实施性规划两大类,每类之中又包含若干规划层次。规划法对规划的制定、修改、审批、公示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要遵守规划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等。对项目建设,规划法不仅有安全、健康、宜人等方面的规定,还有风貌、体例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有专门的法庭审理。 (二)规划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参与 澳大利亚城市的显著特点是享受自然、回馈自然。澳大利亚总体上地广人稀,在城市,由于人口密度低,除了市中心矗立高楼外,其他都以两层以下建筑为主。虽然每个建筑的形成不同,但风格统一,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澳大利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澳大利亚重视城市绿化,民众可以很方便地接近绿地,坐在上面休憩。市中心的公园、广场基本上都是绿地和树木,没有奢华的建筑,这充分体现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和“物”的从属地位。澳大利亚城市管理者认为城市首要的不是一种景观,而是一种服务,牺牲功能性的市容美是一种矫情,是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是城市平民消受不起的奢侈品。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4T16:52:06.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夏光 [导读]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自身进行更新以及开发是保障整体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也是核心条件。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 518031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自身进行更新以及开发是保障整体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也是核心条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政府以及群众均会得到一定的效益保障,从而推动自身的稳定发展。此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对城市进行更新,完善城市的整体体系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的关键性指标。基于此,本文将对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实施对策,旨在推动城市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开发模式;实施对策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提升,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以及城镇的基本格局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需要得到相对应的调整。因此城市更新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整体的格局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更加完善,也更加稳固。同时,在此过程中,城市的管理机制以及发展趋势也会发生更好的变化,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提升。 一、城市更新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式的更新严重浪费了空间的资源 在传统的更新工程开展过程中,大部分负责的单位所能够得到的资金都来自于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工程所获取的资金都会存在一定的失衡状态,甚至无法保证工作的稳定开展,进而影响了更新的质量以及更新的速度。同时,在传统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当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通常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也没有一个统一化的标准,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无法进行衔接,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对城市格局的划分造成较大的影响[1]。最后,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少工作人员存在错误的更新设计理念,会应用粗放化的思维开展工作,造成了空间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主体权的失衡严重限制了更新的速度 在传统的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负责单位所构建出的工作模式都是以政府、开发商以及规划人员为主体的工作结构,在这种模式中,虽然参与主体们都会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获取一定的私利,但是对于工程主体来说,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安全保障,甚至无法满足城市主体,也就是群众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群众就会形成较大的抗拒心理,继而就会影响到城市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城市更新工作人员就应该注重调整这一模式,赋予群众一定的主体权,将其融合进更新结构中,从而保证更新工作的稳定开展。 (三)失衡化的推进严重降低了更新的水平 相较于农村更新工作来说,城市更新的复杂程度以及难度均发生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开展城市更新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的数量较多,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协商。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推进状况就会发生失衡,从而会影响整体更新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质量[2]。 此外,在传统的更新工作中,大部分负责单位都不会与政府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也没有形成坚实的保障基础,从而导致群众没有过强的权利意识,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到更新活动中,继而使得整体工作的开展受到的较大的影响。 最后,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群众自身的认知能力比较差,行动与理念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对策 (一)结合科学管理的理念促进精细化的更新 在对城市进行更新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市场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城市的整体格局进行了解掌控,对空间资源进行重新回收以及重新划分,以保证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够保证城市环境的稳定提升。 首先,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员应该对自身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理念进行重新设定,结合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开展更新活动。比如,在对城市区域设施进行更新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负责人员应该对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细化分析,结合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保证其能够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完善整体的工作机制,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并对其进行服从,以保证工作的稳定开展[3]。 最后,在对城市进行更新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职业素养,能够对工作的发展形成精准的预估,以此保证更新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益,进而推动城市的全面化发展。 (二)拓展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提升更新的水平 总体来说,在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过程中,其并不仅限于城市自身的利益,同时也需要与环境部门以及经济部门相互联系,甚至会对非政府机构以及城市中的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更新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负责人员就应该注重拓展参与的主体,构建完善的管理结构,以此保证工作的稳定开展。 其次,在传统的理念中,不同的阶级部门之间并不会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不同部门的人员各司其职,不会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也不会对其提供帮助,从而使得信息出现阻碍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更新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整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应注重调动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使其能够进行资源共享,构建跨度较大的发展模式,使得不同部门之间、不同阶级之间的工作人员能够相互交流,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稳定开展[4]。 (三)建立完善的民主协商机制实现公平开发 总体来说,城市更新的核心话内容就是“民主”,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负责人不仅要注重参与主体的利益以及需求,同时也应该注重城市群众的利益以及需求,将群众的利益视为工作开展的基础。此外,在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以及时间,并且会消耗较多的资源,因此,相关的负责人员需要构建出完善的协商机制,与民众进行友好沟通,在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同时,获取其同意,以此开展城市更新的活动。最后,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大与政府、投资商以及群众质检的沟通交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研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摘要:针对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规划建议。现阶段,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和“降速”的特点,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化发展, 必须要做好规划的把控,注重传承和变革,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传统和现 代的有机融合,建设智慧城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现结合具体研究, 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 1 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的不足分析 2019 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陈华元提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管理,在文化传 承和创新以及城市之魂铸造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千城同貌、城市文化缺失。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来说,城市发展过于追求“大” 和“新”,城市建设无序,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的建筑一点 点消失,千城同貌问题凸显;②传承不够、创新不足。从城市更新以及保护实际来说,对文化历史名称以及历史建筑等的保护以及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缺少对城 市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人文历史要素等的全面认识,未能实现城市的精准定位;③管控不力、执行不严。当前城市历史人文风貌被破坏的情况严重,为城市开发让步,使得很多历史文化逐渐消失。 2 城市规划的传承 2.1 合理降速 从城市的发展现状落实,过于追求发展速度,逐渐出现后劲不足或者其他问题。若发展潜力被挖尽,那么必然会影响城市发展速度,造成城市发展停滞不前 或倒退问题。新常态下若出现此情况,那么会产生大规模经济下滑等各类问题。 这需要合理降速,制定完善的政策以及措施,不可以过于追求城市建设以及城市 发展速度,忽略了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入。若城市规划建设始终保持高速运行,那么未来必然会超出承受能力。基于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利弊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状态。在城市规划方面,要贯彻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念,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以 及理念,不断提升规划品质。 2.2 多元化 从城市建设实际来说,早期对城市规划的重视水平较高,后期为了追求经济 利益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城市规划的轨道,违背科学规划以及发展理念。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必须要转变以工业建设推动社 会经济的思维理念,倡导多元化发展模式,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引导城市 发展回归轨道。开展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区域的文化特色,打造个性化城市。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贯穿传承的理念[1]。 2.3 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要注重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我国传统 建筑八大流派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若能够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推动现 代城市的持续化发展。在城市规划的传承方面,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提升民众需求,留住乡愁记忆。在具体规划中要注重完善城市文化设施,为各类文化 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做好传统文化 的保护和创新,留住乡愁,留住城市记忆;②提升地域特色。若想改变当前城市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

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xx 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

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学校排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411001789.html,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学校排名 1、墨尔本大学 墨尔本大学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一个跨领域专业,研究领域涉及设计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该学院将教给学生能够使用独特设计去改善建筑和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墨尔本大学的景观设计硕士属于授课型硕士项目,分2年制和3年制两种入学模式。前者对应的是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后者对应的是无本科景观设计专业背景的学生。该项目受到以下两个机构的认证,分别是: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学会、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 2、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又称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是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一所综合型公立大学,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是以设计工作室展开,每个学期设计工作室的实践会占课程的一半,小班制教学。每个学期都会专注一个特定的主题和项目。 第1学期,学生会完成基础的设计传达课程。另有技术、传媒和历史课程,帮助学生来理解建造环境的社会和物理关系,并教授基础的绘画技能。在第1学期后,学生将能从大约15个课题中选择自己想做的,每学期完成一个。最后一个学期会与硕士的学生生一起做一个稍高难度的工作室项目。 3、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一项综合性加强的留学课程,在这门留学课程中,可促进留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悉尼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是数以建筑和设计范畴里的专业,但又不同于建筑学,该专业不需要很强的建筑方面北京,也不需要设计基础,该专业是一门集景观规划、分析、设计、管理和保护的科学。 4、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创校于1911年,于1913年首次招生,是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世界100强名校。西澳大学是澳洲六所砂岩学府之一,是澳大利亚八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昂宿星大学联盟核心成员。西澳大学是澳洲最具历史、代表性和实力的著名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 西澳大学的景观设计本科它侧重于景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恢复和重建被干扰的环境;设计和管理室外空间,以创建令人兴奋的、功能性的、有吸引力的环境,这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硕士课程则课程将强调全球、区域和地方层面上对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有关的各种技术系统,现场规划,景观和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和管理,恢复和重建受干扰的环境,室外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以及在环境或城市项目中应用跨学科的方法。 5、阿德莱德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景观园林专业的重点在于欣赏设计的意义,对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景观园林专业的密切联系。另外,通过与建筑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的密切联系和课程共享,跨学科的重要性被体现了出来。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些旧城区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结构上 都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了促进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提出了城 市的更新项目,对城市中的旧城区进行拆迁和整改等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 城市的整体建设进行有效的促进,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本文对当前我国 城市更新项目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现状;对策 近些年以来,欧美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非常多,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城市 更新,其指的是将城市中一些已经不在适用的设施等进行改造,从而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这种改造对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也已经开展了对应的发展政策,但由于 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当前我国城市 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改进意见。 1 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1.1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来说,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导致很 多的城市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可依,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来说造成了较大 的阻碍。各地政府机构为了能够保证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常运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存 在的问题,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运行机制,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及 制度的制定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很多的城市更新项目管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发展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2 重眼前,轻长远 对于城市的更新发展,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保证城 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但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来说,其在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年,目 光过于短浅,导致其在制定更新政策时仅仅关注其对当地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而 一些开发商尽管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对其往往是听之任之。此外, 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往往会对更新项目中的内容进行随意的修改,导 致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从长远角度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危害。这 些都是只重视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不关注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城市发展 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3 轻视公众参与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而城市的公民则是在 城市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关键性因素,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更新项目的制定时,往往会对公 民的参与不重视,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受到影响,政府部门不了解公民的需求,在更 新改造完成之后,往往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这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是一种非常大的限制。 1.4 全面改造项目开展不顺利 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迟迟没有推出细致 的城市更新准则,导致很多的城市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缺乏对应的政策支持,而一些旧的改造 项目由于缺乏对应的解决措施,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而新的项目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然 后是进度缓慢,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没有对应的措施解决,导致其该拆和迁移受到了影响,很多的市民不愿意配合政府部门的行动,造成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度较为缓慢,而在这一过程 中又会有新的违规建筑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最后则是由于城市更新改 造项目和当地的整体改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容积率无法满足开发商和上级部门 的共同期望值,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以上级部门为准,导致开发商缺乏对这些更新项目的开 发热情。 2 城市更新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其是困扰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 的更新改造进度,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解决,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 改革措施,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进行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稿)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 第四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15) 第五章建筑间距 (24) 第六章建筑退让 (25) 第七章建筑高度及空域保护 (30) 第八章建筑基地的绿地 (31) 第九章地下空间利用 (32) 第十章停车场 (33) 第十一章建设引导措施 (35) 第十二章附则 (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围各项建设工程。 本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见《表1》)。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依据《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见《表2》)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城市分区: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依据建设用地所处区位分为城市更新改造区、城市新区、新城及县城、乡镇四个层级控制。(具体分区见附图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六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项目及用地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3《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3》)及表4《市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4》)的规定执行。 对于不适用本表约束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在满足建筑后退距离、停车、绿地率、消防、日照、卫生视距、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抗震、防灾、人流集散等规定的前提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准。 表3 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注:①住宅建筑类的密度特指住宅建筑净密度。 ②居住区(3000人以上)综合建筑密度纯高层应控制在27%以;多层应控制在32%以;多高层结合的居住区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

关于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的探讨_宋娟

珠三角经济圈 摘要:城市更新是深圳未来突破土地瓶颈、增加土地供应的主要方式,也是深圳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09年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后颁布了大量有关城市更新的系列政策,深圳的城市更新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文章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入手,探索深圳市进行城市更新的背景,总结城市更新走过的历程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立法、利益平衡和土地确权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城市更新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深圳市;城市更新;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一、城市更新的概念 中国的城市更新始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西方城市更新的历史和经验,在9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先生将城市更新的概念引入国内,并将其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在经历了1980年之后的快速发展后,国内很多城市问题开始出现,在大规模建设拆除重建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特色和地方文化在城市改建中迅速消失。对此,吴良镛先生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角度,于90年代初提出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针对城市历史环境的更新,仍侧重强调城市的物质环境,而对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涉及较少。相应地,这一时期《城市规划法》中对于“旧区改造”的定义亦可说明问题:对城市中的陈旧、衰退的地区进行改造,以便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更加强化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组与重构这一过程。 经过特区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深圳创造了快速城市化的奇迹。与此同时,城市更新的理念也先于其他城市被引进并在实践中切实推行。深圳自90年代中后期开启旧城改造工作,在近二十年的旧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2007年开始探索城市更新制度建设。2009年10月,市政府颁布《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下称《办法》),标志着深圳城市更新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办法》所表述的“城市更新”,是指由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本办法规定程序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亟须完善;环境恶劣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能源利用明显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影响城市规划实施;依法或者经市政府批准应当进行城市更新的其他形式。 在政策性文件对概念界定的范围内,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应有更丰富的内涵。深圳作为一个以“国际性、现代化”为目标发展的城市,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追求传统物质环境改善之外的更高的价值取向。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对为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娱乐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是一个囊括城市空间结构重布、土地资源再开发、城市功能重构、人文环境重塑和经济利益再分配等行为要素在内的城市综合更新体系。 二、深圳市城市更新的背景 1.城市发展的土地瓶颈 深圳的城市建设以外延方式快速扩张,经济总量高水平积累,在建市仅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即跻身全国一线城市的行列。但就土地资源的利用来说,这种快节奏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粗放式的发展弊端。在原特区内城市高速建设、原特区外的土地无序扩张的二元化并行态势下,深圳可用的未建设用地已近耗尽。实际上,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先于其他城市面临空间资源难以为继的严峻考验。 根据相关数据,2008年底深圳市陆域面积为199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894平方公里。建市三十年来,深圳市年均建设用地超过30平方公里。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深圳市建设用地占全市国土面积比重居全国最高,达45%,已接近极限(按照规划方面不成文规定,城市建设用地不能超过市域面积的50%)。受规划约束,到2020年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976平方公里,2009—2020年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82平方公里。即使按规划完成约30平方公里的现状建设用地清退,规划期内可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仍不足112平方公里,年均不足10平方公里。2008年以来,深圳的土地供应一直呈下降趋势,自2009年开始已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土地供应任务。①在可供应的存量建设用地中,又有合法用地与权属不清的土地混杂交错、合法建筑与违法建筑交叉并存的问题,其中涉及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必须转变城市发展对增量土地的依赖,大力推进对存量土地再次开发利用,通过城市更新释放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关于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的探讨 □宋娟 (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发展中心,广东深圳518040)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2020最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排名

2020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排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旅游资源规划、区域测绘制图等。 课程设置 城乡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设计CAD、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制图、自然地理学等。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