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逻辑习题

逻辑习题

逻辑习题
逻辑习题

一.填空题

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关系.。

3.若p∨q取值为真,则p∧q的值为。

4.在p→q中,逻辑变项是,逻辑常项是。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考虑概念所属种类,“正义战

争”是概念。

6.根据对当关系“有的S是非P”为假, 则“有的S不是非P”为。

7.从关系的传递性,“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属于关系。

8.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

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则具有关系。

9.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判断是判断。一个性质判断的

谓项周延,则该判断是判断。

10.在概念间的“真包含”、“交叉”、“全异”等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

关系,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关系。

11.类比推理是到个别或到一般的推理。

12.若一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均真,则其结论的真假情况为。

13.进行归纳推理时,若前提考察了某类中的每一个对象,则这个推理是推理;若前提中只考察了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则这个推理是推理。

14.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

15.间接反驳时,人们先论证与被反驳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论题为真,然后

根据律确定被反驳的论题为假。

16.反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根据确定原论题为假。

17.从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角度看,“我主张改革,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中国不能没有出路)”这个论证属于论证中的法。

18.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某一论证的和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其实质上是犯了的逻辑错误。

19.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生物学中广泛运用的模拟方法和仿生学是以推理为

基础的。

20.在形成假说的阶段,主要应用推理和推理。

21.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思维形态,其语言表现形式为 .。

22.概念的和,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2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

24.在概念的种属关系中,外延较大的概念称,外延较小的概念称。

25.定义是由、、构成的

26.实质定义就是的定义,它采用的方法。

27.划分就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由、、组成的。

28.划分的常用方法有和。

29.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是对概念进行或的逻辑依据。30.概念的限制或概括只有在具有或的概念之间进行。

31.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犯罪就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中,“行为”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是。

32.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应具有关系,而子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应具有关系。33.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和构成的.

34.命题的基本特征在于,任何命题不是的.就是的。

35.根据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命题可分为命题和命题。

36.任何推理都是由具有推出关系的和构成的。

37.根据前提和结论间推出关系的不同,推理可分为和。

38.推理形式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志,是看它的前提对结论是否具有关系,而推理的结论真实必须具有和两个条件.

39.“没有唯心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直言命题是__命题,其主项是_,谓项是,联项是.量项是。

40.SAP这一命题形式中的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41.主、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形式是;

一个直言命题的渭项不周延其“质”是的。

42.当SEP真而SIP假时,则S与P必处于关系;当SAP真且PAS真时,S与P必处于关系。43.据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当SIP为假时,同一素材的SAP为,SEP为。

44.若“有S不是P”为真,则“有的非P是S”为。

45.已知关系R是对你的和反传递的,由aRb真,可推知bRa ;由aRb真并且bRc真,可推知aRc 。46.概念的外延和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47.“在同一思维的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这是律的内容。

48.“赵、钱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参与作案”,这是判断。

二.单项选择

1.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形式④思维内容

2.如A和B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质判断,则它们具有( )。

①相同的常项与变项②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常项与变项④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3.若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则完全不同,则它们( )。

①可同真,可同假②可同真,不同假③不可同真,可同假④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若A与B两个概念具有同一关系,则A与B( )。

①内涵与外延均相同②内涵相同而外延不同③内涵不同但外延相同④内涵与外延均不同

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都真,则( )。

①A与B都是单独概念②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③A与B都是普遍概念④A是普遍概念,B是单独概念6.设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①A真包含于B ②B真包含A ③A与B全异④A与B相容

7.当S真包含于P时,( )。

①SAP与SEP都真②SAP与SEP都假③SEP与SOP都假④SEP与SOP都真

8.从判断的形式结构看,"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是( )。

①性质判断②关系判断③联言判断④负判断

9.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是的( )。

①前提的真假②前提与结论间的内容联系③结论的真假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10.“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

理形式不正确”。这个假言推理使用了( )。

①正确的否定后件式②错误的否定后件式③正确的否定前件式④错误的否定前件式

11.“小林与小王是同时入团的”,这一判断是( )。

①性质判断②关系判断③联言判断④负判断

12.若一个有两个支判断的充分必要条件判断为真,则这两个支判断( )。

①可同真不同假②不同真可同假③可同真同假④不同真不同假

13.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①对称且传递②对称但非传递③非对称但传递④非对称且非传递

14.若一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均假,则其推理形式( )。

①必然无效②必然有效③不可能无效④可能有效

15.一有效的换位法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必然不具有( )关系。

①等值②不等值③蕴涵④矛盾

16.“侦破本案,我有信心,只是把握不大”。从逻辑角度看,这一判断()。

①违反了排中律②违反了矛盾律③违反了同一律④正确

17.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可以是( )。

①MAP ②POM ③PEM ④PAM

18.当一个三段论的两前提均真,这个三段论不可能是( )。

①形式有效且结论真实②形式有效但结论虚假③形式无效而结论真实④形式无效且结论虚假19.若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判断(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①同时肯定②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③同时否定④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20.若肯定“p并且q”,而否定“p或者q”,则( )。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③违反排中律④正确

21.“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

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 )得出的。

①求同法②求异法③共变法④剩余法

22.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

①同中求异②异中求同③求同求异相继运用④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23.“北京限制养犬,天津限制养犬,上海限制养犬,重庆限制养犬,所以凡中央直辖市

都限制养犬。”这个推理属于( )。

①演绎推理②简单枚举推理③完全归纳推理④类比推理

24.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属于( )推理。

①演绎②直接③必然性④或然性

25.概念间的“同一关系”与“同一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 )

①同一关系②全异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属种关系

26.间接论证是通过论证与论题相关的其他论断的假,从而论证该论题真的论证方

法。这里的“其他论断”是指与论题具有( )关系的论断。

①可同假②不可同假③可同真④不可同真

27.“当p→q取值为真时,那么p与q均真,因为当p与q均真时,p→q取值为真”

这个论证( )。

①是正确的②犯“推不出”的错误③论据虚假④犯"预期理由"的错误

28.“这个推理不是归纳推理,而是简单枚举法”这一议论( )。

①只违反排中律②只违反矛盾律③违反矛盾律和排中律④正确

29.“性质判断不是复合判断。因为复合判断是含有其它判断的判断,性质判断不含有

其它判断”这段议论是( )。

①直接论证②间接论证③反驳④归纳论证

30.“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因为凡或然性推理都是个别向一般过渡的推理,而类比

推理是个别向一般过渡的推理。”这个结论存在的错误是( )。

①推不出②循环论证③论题不清④预期理由

31.“汕头大学分为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等部门”,从逻辑的角度看,

这是()

①划分过宽②划分过窄③子项相容④分解

32.“归纳推理”这个概念可概括为( )。

①推理②演绎推理③简单枚举推理④科学归纳推理

三.双项选择

1.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关系。

①全同②真包含③真包含于④交叉⑤全异

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是( )。

①概念间的全同关系②判断间的等值关系③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④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⑤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3.一个判断的主项(S)周延,谓项(P)不周延,则S与P具有( )关系。

①全同②S真包含于P ③全异④交叉⑤S真包含P

4.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①常项─量项②太阳系─地球③《毛泽东全集》─《抗日战争》

④亚洲─中国⑤变项─支判断

5.依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的有( )。

①定义②划分③分类④限制⑤概括

6.“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陶行知是教师,所以,陶行知是辛勤的园丁”这一推理( )。

①中项不周延②混淆概念③有效④违反同一律⑤可能有效

7.已知A是B的充要条件,则不可能( )。

①由A真推B真②由A假推B假③由B假推A真

④由B真推A真⑤由A真推非B真

8.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不可能是( )。

①都真②都假③不都真④都不假⑤一真一假

9.由“工人都是劳动者”,推出“有劳动者是工人”,这( )。

①只需用换质法②只需用换位法③先要用换质法

④不需用换质法⑤既不用换质法又不用换位法

10.“科学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它不是( )。

①演绎推理②或然性推理③间接推理④直接推理⑤必然性推理

11.下列判断中不能用归纳推理的是( )。

①人皆有死②我班有30名团员③事物都是可认识的

④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700万⑤24和1亿之间没有质数

12.违反“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这一论证规则所犯的错误有( )。

①转移论题②推不出③论题虚假④预期理由⑤论据虚假

13.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共同点( )。

①思维进程都是从个别到一般②都是前提不蕴涵结论③都是或然性推理

④都是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⑤都是前提只考察某类部分对象的推理

14.“有人说:并非一切动物的血都是红的。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看是对的。如:蚯蚓

的血是玫瑰色的,蜘蛛的血是绿色的,虾和蟹的血是青色的,蜗牛的血是蓝色的,可见,有的动物的血不是红色的。”这个论证是( )。

①直接论证②演绎论证③间接论证④归纳论证⑤独立论证

15.在间接反驳中,独立证明为真的判断,与被反驳判断的关系是( )。

①矛盾关系②蕴涵关系③等值关系④下反对关系⑤反对关系

16.“杀人和抢劫都是暴力犯罪”。这是( )

①选言判断②联言判断③复合判断④简单判断

17.“只要他去,我也去。”这实质上是()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复合判断④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18.已知由“罪犯都是违法者”真,可推出()。

①“有些违法者不是罪犯”一定真②“有些违法者是罪犯”也真

③“有些罪犯是违法者”真④“有些罪犯不是违法者”为真

19.“没有一个同学是外国人”,它等值于()。

①并非有同学是外国人②并非有同学不是外国人③所有同学都不是外国人④有些同学不是外国人20.“他能破案,我也能破案。因为我和他在年龄、经历、专业等各方面条件相同”。这个论证是( )

①直接论证②类比论证③间接论证④归纳论证

四.分析题

1.分析下述甲、乙、丙、丁的言论是否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 是谁违反

了什么规律的要求?

甲:小王这篇文章有见解乙:我反对甲的看法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2.试分析下面某厂长议论中所用的推理并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我厂与红旗厂在技术力量、工人素质、资金设备、原料供应、管理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同,红旗厂的产品能入国际市场,我们厂为什么不能打入国际市场呢?

3.“有人认为:语言是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而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变化并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分析上面这段议论是论证还是反驳,如果是论证,指出它的论题是什么? 运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如果是反驳,指出被反驳的论题是什么?运用什么方法反驳的?

4.以“北京人都是中国人,有的北京人不是工人”为前提,能否必然推出下列结论?为什么?

⑴有的工人不是中国人⑵有的中国人不是北京人

5.下列三句话一真二假。请问:甲组的12名同学中有几人会游泳?

⑴有些甲组的同学会游泳⑵有些甲组的同学不会游泳⑶甲组的小林会游泳

6.断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是否断定了其所有的支判断为真?为什么?

7.如果A真,则I真;如果A假,则O真;而A真或假,故I与O至少一真。试分析其中的论点和推理形式,并说明该推论是否正确。

8.甲断定“全班同学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全班同学都不学英语”为假,这两人的断定是否等值?为什么?

9.下列推理中运用了什么推理形式?其结论是否必然?运用这种推理应避免犯什么错误?

“富兰克林、瓦特、法拉第、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可见著名科学家都

是自学成才的。”

10.“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铝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铁加热之后体积增大。因为它们受热后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减弱,相应地分子之间距离就会增加,从而导致体积膨胀;而铜、铝、铁都是金属;所以金属减加热之后,体积都会膨胀。”这个推理是什么推理?请写出推理形式。

五.综合题

1.某案件有四名嫌疑犯,法庭调查后确认:

⑴A是罪犯或B是罪犯⑵如果B不是罪犯,那么C也不是罪犯⑶只有C是罪犯,D才是罪犯⑷A不是罪犯

请问,根据法庭的确认,可推知谁是罪犯?并写出推导过程。

2.甲、乙、丙、丁争夺一名围棋赛冠军。已知A、B、C三种说法中,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问:谁夺得冠军?请写出有的过程.

A:冠军是甲或乙 B:如果冠军不是丙,那么冠军也不是丁 C::冠军不是甲

3.试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以下议论:

三个孩子在玩耍时,打碎了教室的玻璃窗,老师查问:

甲说:不是我。乙说:不是我。丙说:是甲打碎的。

这里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问:玻璃窗是谁打碎的?

4.已知:⑴长城饭店有三位外宾分别来自东京、新加坡和曼谷;

⑵他们分别去东京、新加坡和曼谷,但是各不同于他们来的城市;

⑶饭店给他们代购分别去东京、新加坡和曼谷的三张飞机票。

⑷其中来自东京的不去新加坡。

问:这三位外宾各自分别去何地?写出推理过程。

5.已知下列判断为真,那么,可推出什么结论?写出推导过程和推导根据。

(1)他或者是盗窃犯,或者是抢劫犯,或者是抢夺犯;

(2)如果是抢夺犯,那么一定是乘人不备;

(3)只有使用了暴力,才是抢劫犯;

(4)他没有使用暴力,也不是乘人不备。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逻辑推理5种基本题型 .doc

逻辑推理5种基本题型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2006-05-13 I. 推论题(Inference)II. 推理缺口题--假设/加强(Assumption/Strengthen)III. 削弱(Weaken)IV. 矛盾解析题(Paradox Questions)V. 逻辑描述(Reasoning Questions)

逻辑学练习题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 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剩余法 D. 求同求异并用法 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 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 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 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共变法 D. 剩余法 三、双项选择题 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 B. 事物都可认识 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 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 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 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B. 都是或然性推理 C. 都是必然性推理 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 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 四、多项选择题 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 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 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 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 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 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 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 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五、案例分析题 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艺术是生活的概括,如果你稍微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母亲喂奶时,也是把婴儿抱在自己的左边。据心理学家统计,80%的母亲都是把婴儿抱在左边的。为什么会这样?为此,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以下的两个实验: 一个实验是让一些婴儿间断地听每分钟72次心跳录音。结果发现,这些婴儿在不听录音时啼哭时间是60%,而在听录音时,就比较安静,啼哭的时间降至38%。另一个实验是任选四组婴儿,每组人数相同,把他们放在声音环境不同的房间里。第一个房间保持寂静;第二个房间放催眠曲;第三个房间放模拟的心跳声;第四个房间放真实的心跳声的录音。用这样的方法,试验一下哪一个房间的婴儿最先入睡。结果是第四个房间的婴儿,只用了其他房间中婴儿入睡所需时间的一半,就进入梦乡。然后依次是第三个房间、第二个房间、第一个房间里的婴儿先后入睡。这个实验不但证明心跳声是一种有很强镇静作用的外界刺激,而且表明模拟的心跳声的效果不如真的心跳声的效果。 在这两个实验中,心理学家运用了哪几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2. 达尔文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家养的动植物会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通过世代遗传性

逻辑推理经典题

逻辑推理题练习 真假推理属于显性结论类的一种,其具体表现是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前提,前题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进而推理出指定的结论。 一、题型分析 经过对近年真题的比较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真假推理题型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答题的重点从矛盾关系扩大到反对、推出等多种关系,提问方式也从“只有一真”,“只有一假”扩大到“两真两假”。对于公务员考试,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学习专业的逻辑学知识,只要掌握如下解题方法即可。 二、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题型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 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推出关系,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三、真题示例 (一)只有一真 1.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 假如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2.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二)只有一假 3.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

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研究的基本元素是命题。命题是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而对这句话的结构和成分是不考虑的。因此,用这样简单的手段,很多思维过程不能在命题逻辑中表达出来。 例如,逻辑学中著名的三段论: 凡人必死 张三是人 张三必死 在命题逻辑中就无法表示这种推理过程。 因为,如果用P代表“凡人必死”这个命题,Q代表“张三是人”这个命题,R代表“张三必死”这个命题,则按照三段论,R应该是P和Q的逻辑结果。但是,在命题逻辑中,R 却不是P和Q的逻辑结果,因为公式 P∧Q→R 显然不是恒真的,解释{P,Q,?R}就能弄假上面的公式。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命题逻辑中描述出来的三段论,即PùQ?R,使R成为一个与P,Q 无关的独立命题。因此,取解释时,可将P,Q取真,R取假,从而弄假公式P∧Q→R。但是,实际上命题R是和命题P,Q有关系的,只是这种关系在命题逻辑中无法表示。因此,对命题的成分、结构和命题间的共同特性等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这正是谓词逻辑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表示出这三个命题的内在关系,我们需要引进谓词的概念。在谓词演算中,可将命题分解为谓词与个体两部分。例如,在前面的例子“张三是人”中的“是人”是谓语,称为谓词,“张三”是主语,称为个体。 定义3.1.1 可以独立存在的物体称为个体。(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如人、学生、桌子、自然数等都可以做个体。在谓词演算中,个体通常在一个命题里表示思维对象。 定义3.1.2 设D是非空个体名称集合,定义在Dn上取值于{1,0}上的n元函数,称为n 元命题函数或n元谓词。其中Dn表示集合D的n次笛卡尔乘积。 一般地,一元谓词描述个体的性质,二元或多元谓词描述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关系。0元谓词中无个体,理解为就是命题,这样,谓词逻辑包括命题逻辑。 下面我们举一个谓词的例子:

行测-演绎推理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1、演绎推理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推理都必须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所推导出的新的判断则称为结论。推理大体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只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例如:有的高三学生是共产党员,所以有的共产党员是高三学生。 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就是间接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必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今天你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 一般说,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三种形式。 1、演绎推理及其分类 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了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这里,“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是一般性前提,“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是特殊性前提。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出”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的”这个特殊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可分为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 1、三段论 (1)所谓三段论是推理中最普通的一种形式。它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例如:不法分子都害怕法律的制裁(大前提);杀人犯是不法分子(小前提);所以杀人犯害怕法律的制裁(结论)。 (2)三段论的推理一般有三个特点: ①有三个判断; ②每个判断都有两个概念,整个推理共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 ③在前提中都有一个概念起媒介的作用。 在逻辑学中,阐述三段论时,概念和判断都有一定的名称。即,在作结论的判断中的谓项称为大项(P);作主项的称为小项(S);在结论中不出现,在前提中起媒介作用的称为中项(M)。一般,包含大项的判断称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判断称为小前提。 (3)我们在运用三段论时,还要遵守三个原则: ①一个三段论必须(也只能)有三个概念,特别是中项必须是同一概念,否则就会产生错误(通常把这种错误说为“偷换概念”)。例如:茅盾著作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白杨礼赞》是茅盾著作;所以,《白杨礼赞》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 这里,在大前提中的“茅盾著作”指所有茅盾著作构成的总体,而小前提中的“茅盾著作”则是茅盾许多著作中的一种具体的著作,两者含义不同,已经不是三个概念,而是变成了四个概念,致使推理产生了错误。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周延是在一个判断中对于主项和谓项是否全部断定,如全部断定就是周延,否则就是不周延。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例如:劳模都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刘波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所以,刘波是劳模。 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里,中项并没有全部断定,因为参加代表大会的并不一定都是劳模。在小前提里,中项也没有完全断定,因为出席代表大会的肯定不是只有刘波一个人。由于在大小前提中,中项都是不周延,所以,这个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逻辑错误)。 ③在大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否则就会造成“不当周延”的错误。例如:书记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她不是书记;所以,她不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在这个推理

整理版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d e b c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谓词逻辑习题及答案

谓词逻辑习题 1. 将下列命题用谓词符号化。 (1)小王学过英语和法语。 (2)2大于3仅当2大于4。 (3)3不是偶数。 (4)2或3是质数。 (5)除非李键是东北人,否则他一定怕冷。 解: (1) 令)(x P :x 学过英语,Q(x):x 学过法语,c :小王,命题符号化为)()(c Q c P ∧ (2) 令),(y x P :x 大于y, 命题符号化为)3,2()4,2(P P → (3) 令)(x P :x 是偶数,命题符号化为)3(P ? (4) 令)(x P :x 是质数,命题符号化为)3()2(P P ∨ (5) 令)(x P :x 是北方人;)(x Q :x 怕冷;c :李键;命题符号化为)()(x P c Q ?→ 2. 设个体域}{c b a D ,, =,消去下列各式的量词。 (1)))()((y Q x P y x ∧?? (2)))()((y Q x P y x ∨?? (3))()(y yQ x xP ?→? (4)))()((y yQ y x P x ?→?, 解: (1) 中))()(()(y Q x P y x A ∧?=,显然)(x A 对y 是自由的,故可使用UE 规则,得到 ))()(()(y Q y P y y A ∧?=,因此))()(())()((y Q y P y y Q x P y x ∧?∧?? ,再用ES 规则, )()())()((z Q z P y Q y P y ∧∧? ,D z ∈,所以)()())()((z Q z P y Q x P y x ∧∧?? (2)中))()(()(y Q x P y x A ∨?=,它对y 不是自由的,故不能用UI 规则,然而,对 )(x A 中约束变元y 改名z ,得到))()((z Q x P z ∨?,这时用UI 规则,可得: ))()((y Q x P y x ∨?? ))()((z Q x P z x ∨??? ))()((z Q x P z ∨? (3)略 (4)略 3. 设谓词)(y x P ,表示“x 等于y ”,个体变元x 和y 的个体域都是}321 {,,=D 。求下列各式的真值。 (1))3(,x xP ? (2))1(y yP ,? (3))(y x yP x ,?? (4))(y x yP x ,?? (5))(y x yP x , ?? (6))(y x xP y , ?? 解: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一)因果倒置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一个现象A的发生,引起了另外一个现象B的发生,A就是B的原因,B的发生又引起了C的发生,那么B就是C的原因。因果联系具有相对性,比如B既是A的结果,又是C的原因。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对于因果链条的每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如果认为B是A的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1】老师:小光同学因为喜欢逻辑,所以他的逻辑学的非常好。 小光:我是因为学的好,才喜欢逻辑。 在这里,学得好是原因,喜欢逻辑是结果。老师犯了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2】体育老师:篮球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可见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 生物老师:其实是长得高的同学才能加入篮球队。 下面我们看看在考试中,命题人是怎样因果倒置的。 【真题示例】 2008江苏B-94.最近举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师大附中的学生对滚轴溜冰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相对其他学生更好一些。看来,玩滚轴溜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师大附中与学生定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名次没有排在前二十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滚轴溜冰 B.玩滚轴溜冰能够锻炼身体,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C.玩滚轴溜冰的同学受到了学校有效的指导,其中一部分同学才不至于因此荒废学业

D.玩滚轴溜冰有助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题目。选项A说明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是被筛选过的,是因为成绩好才能玩,而不是因为玩才成绩好。本题的答案为A 选项。 2009年浙江-88.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又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果溯因题型。题干的推理过程是:身体健康,是因为足球运动,B选项认为身体好才踢足球,说明题干翻了因果倒置的推理谬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11浙江-100.有人说看电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可是对于一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该校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由此看来,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该被调查学校的代表性不强 B.看电视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有助于学习 C.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经常让于孩子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D.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只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看电视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因推果题型,推理过程是:看电视时间长的学生成绩好,因此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即看电视也能学习好;而D选项表明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让看电视,说明题干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所以正确答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省察

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省察 量词是现代逻辑的关键性概念,对量词的解释既是现代逻辑、也是现代哲学的重要问题。首先,现代逻辑中的量词在本质上是一个二阶函数,量词的这种特点克服了传统逻辑量词的局限性,并使得现代逻辑的语言处理能力大为增强,但同时也使得对量词的语义解释涉及了很多概念和理论。其次,两种对量词的解释方案——指称量化和替换量化,它们的不同特点造成了不同的逻辑后果和哲学后果。最后,量词成为分析诸如真、指称以及本体论这些哲学概念的核心概念,逻辑也为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标签:量词—变元;对象量化;替换量化;本体论承诺 量词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传统逻辑围绕着量词做了很多的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但直到现代逻辑产生后,量词在逻辑学中的核心地位和价值才得到彰显和重视。现代逻辑的两个基本研究路径——句法学和语义学都是围绕着量词概念而展开的,对量词的语义解释也与现代哲学中的真、指称、意义、同一、本体论等理论密切相关,量词由此成为现代逻辑的核心概念,对量词理论的关注也成为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现代逻辑中量词的句法特点 量词是用来表示数量的概念。自然语言中的量词很多,如“所有的”“很多”“大多数”“一些”等,但逻辑作为一种追求真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只选取了表示全部数量的全称量词(“所有的”)和表示部分数量的特称量词(“有些”)作为研究对象,后者也经常被称为存在量词,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量词理论都是围绕着这两个量词而展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全称量词和特称量词也是传统逻辑的基本量词,但围绕着这两个量词,传统逻辑并没有形成对应于现代逻辑的量化理论,也没有围绕着量词形成太多的其他相关理论;而量词却成为现代逻辑的核心概念,现代谓词逻辑甚至被称为量词逻辑,现代逻辑的很多理论,如真、指称等理论都和量词密切相关,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和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中量词的不同特点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逻辑中,量词是与句子中的主语密切相关的,量词被用在主语的前面,用来表达主项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和数量。传统逻辑中量词的这个特点是与日常语言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从古希腊逻辑发轫之初,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形如“所有人都是会死的”,即“S是P”这样的主谓式句子的推理,在这样的推理中,推理形式和日常语言的形式是紧密相关的甚至是一致的。“所有人都是会死的(Everyone is mortal)”在传统逻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主谓式句子:“人”是这个句子的主语,“会死的”是这个句子的谓语,“所有人”这样的量词加诸句子的主语的前面,表达了主项的数量。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也建立在对这样的主谓式的性质命题的关注之上。虽然三段论推理代表了传统逻辑的最高成就,但是推理形式过分依赖于日常语言形式还是使得传统逻辑的处理句子和推理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首先,三段论不能处理包含单称词的语句的推理问题,虽然亚里士多

公务员考试经典逻辑推理题(大全)

公务员考试经典逻辑推理题(大全) 01.粮食可以在收割前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如果预测谷物产量不足,谷物期货价格就会上升;如果预测谷物丰收,谷物期货价格就会下降。今天早上,气象学家们预测从明天开始谷物产区里会有非常需要的降雨。因为充分的潮湿对目前谷物的存活非常重要,所以今天的谷物期货价格会大幅下降。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以上的观点? A.在关键的授粉阶段没有接受足够潮湿的谷物不会取得丰收。 B.本季度谷物期货价格的波动比上季度更加剧烈。 C.气象学家们预测的明天的降雨估计很可能会延伸到谷物产区以外。 D.农业专家们今天宣布,一种已经毁坏一些谷物作物的病菌在生长季节结束前会更广泛地传播。 E.许多在谷物期货市场交易的人很少实际拥有他们所交易的谷物。 02.在一次选举中,统计显示,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如果统计是真实的,那么下列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A.对每个候选人来说,都有选民投了他的赞成票。 B.对所有候选人都投赞成票的不止一人。 C.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D.不可能所有的候选人都当选。 E.所有的候选人都可以当选。 03.针对某种溃疡最常用的一种疗法可在6个月内将44%的患者的溃疡完全治愈。针对这种溃疡的一种新疗法在6个月的试验中使治疗的80%的溃疡取得了明显改善,61%的溃疡得到了痊愈。由于该试验只治疗了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溃疡,因此这种新法显然在疗效方面比最常用的疗法更显著。 对下列哪一项的回答最能有效地对上文论述做出评价? (A)这两种疗法使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B)这两种疗法的使用成本是否存在很大差别? (C)在6个月中以最常用疗法治疗的该种溃疡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取得了明显康复? (D)这种溃疡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病情显著恶化的速度有多快? (E)在参加6个月的新疗法试验的患者中,有多大比例的人对康复的比例不满意? 04.由风险资本家融资的初创公司比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的公司失败率要低。所以,与诸如企业家个人素质、战略规划质量或公司管理结构等因素相比,融资渠道在初创公司的成功上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以上的结论? A.风险资本家对初创公司财务需要的变化比其他融资渠道更为敏感。

逻辑推理题目

1、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2、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3.门外三个开关分别对应室内三盏灯,线路良好,在门外控制开关时候不能看到室内灯的情况,现在只允许进门一次,确定开关和灯的对应关系? 4.你有两个罐子以及50个红色弹球和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出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里,得到红球的几率是多少? 答案:1.此经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她们的年龄分别是:2岁、2岁、9岁;经理的年龄是32岁;有以下几种可能:1*1*11=11,1*2**10=20,1*3*9=27,1*4*8=32,1*5*7=35,{1*6*6=36},{2*2*9=36},2*3*8=48,2*4*7=56,2*5*6=60,3*3*7=63,3*4*6=72,3*5*5=75,4*4*5=80 而其中,只有一个女儿头发是黑的说明有一个年纪比较大,剩下两个较小,因此只有2*2*9=36一种可能 2.把袜子放在太阳下晒一晒黑色吸热后温度升高四双黑色和四双百色的就区分出来了再一人两双就好 3.在门外开两盏灯其中,一盏一直开着一盏开十分钟后关掉;进屋,亮着的是那盏对应一直开着的,没亮的两盏中灯泡热的对应刚才关掉的,凉的对应没开过的那盏 4.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一个罐子放一个红球,另一个罐子放49个红球和50个蓝球,得到红球概率大于50%. 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4、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5、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6、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

逻辑学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一、不定向选择(15?2=30分。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前标出 。选错者不得分。) 1、“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其中的“人民”是: A :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 :正概念;E :负概念。 2、下列各题中属于划分的是: A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B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C :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D :交通工具可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上的; E :定义可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3、下列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中,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 A :同一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C :真包含于关系; D :交叉关系; E :全异关系。 4、下列各组判断可以同假的是: A :SAP 与SEP ; B :SAP 与SOP ; C :SOP 与SEP ; D :SIP 与SOP ; E :SIP 与SAP 。 5、若S 真包含P ,则以S 和P 为主项和谓项构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情况是: A :I 真,O 真;B :I 真,A 假;C :O 真,E 假;D :A 假,E 假;E :A 真,I 假。 6、下列三段论的各个式中,属于第一格的有效式是: A :EAE ;B :AAA ;C :AEE ;D :EIO ;E :AAO 。 7、如果“r q p ∧∧”真,那么其中的p 、q 和r : A :真; B :假; C :真假不确定; D :可真可假; E :不可真不可假。 8、“文盲”这个概念属于: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集合概念; D :正概念; E :负概念。 9、若q p ∨为假,则下列各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E :q p ∨。 1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商学院”三概念之间是: A :交叉关系; B :属种关系; C :全同关系; D :全异关系; E :反对关系。 11、“毛泽东是湖南人”这一判断是: A :全称判断; B :特称判断; C :单称判断; D :肯定判断; E :否定判断。 12、“所有的S 都是P”与“有的S 不是P”: A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C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E :两个判断的素材相同。 13、“控告”这种关系是: A :对称关系; B :反对称关系; C :非对称关系; D :非传递关系; E :传递关系。 14、下列各组判断中违反矛盾律要求的是: A :SAP 且SIP ; B :SAP 且SEP ; C :SEP 且SIP ; D :SAP 且SOP ; E :SAP 且“并非某个S 不是P” 15、运用判断变形推理,从P SA 得出错误的结论是: A :PES ;B :OP S ; C :P SI ;D :P O S ;E :SEP 。 二、综合题(8?7=56分) 16、已知:

谓词逻辑举例

例1 证明下面诸命题推得的结论是有效的: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 那么我有一次离散数学或数字逻辑测验; 如果离散数学课老师有事, 那么没有离散数学测验; 今天是星期三且离散数学老师有事, 所以, 我有一次数字逻辑测验。 证明先将各命题形式化。 设A: 今天是星期三。B: 我有一次离散数学测验。 C: 我有一次数字逻辑测验。D: 离散数学课老师有事。 则本题要求证: A→B∨C , D→┐B , A∧D C。 (1) A∧D(前提) (2) A ((1),I1) (3) A→B∨C(前提) (4) B∨C ((2), (3), I11) (5) D ((1), I2) (6) D→┐B(前提) (7) ┐B((5), (6), I11) (8) C((4), (7),I10) 例2 证明三段论方法的正确性: 凡人要死。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要死。 令H(x): x是人。 M(x): x要死。 a: 苏格拉底。 则本题要证明:x(H (x)→M (x )) , H (a ) M (a ) 证明 (1) H (a ) (前提) (2) x (H (x )→M (x ))(前提) (3) H (a )→M (a ) ((2),US) (4) M ( a ) ((1), (3), I11 例3 用形式证明的方法证明“任何人如果他喜欢步行, 他就不喜欢乘汽车,每个人或者喜欢乘汽车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有的人不爱跨自行车, 所以

有的人不爱步行。 ” 证明设个体域为全体人的集合。 P (x): x喜欢步行。 Q (x): x喜欢搭车。 R (x): x喜欢骑自行车。 则本题要证明: x (P (x)→┐Q (x )), x (Q (x )∨R (x )) , x┐R (x ) x┐P (x )本题证明树如图2―2。其证明过程如下: (1) x ┐R (x)(前提) (2) ┐R (c ) ((1), ES) (3) x (Q (x )∨R (x)) (前提) (4) Q (c )∨R (c ) ((3), U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