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_以王弼诠释_老子_为示例_刘季冬

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_以王弼诠释_老子_为示例_刘季冬

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_以王弼诠释_老子_为示例_刘季冬
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_以王弼诠释_老子_为示例_刘季冬

哲学研究

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

以王弼诠释 老子 为示例

刘季冬

(广东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部,广东 广州 510320)

[摘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前人留下的资料极其繁富,且精华与糟粕并存,后人利用前人的思想资源不可能兼容并包,而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的重要根据有二:其一是时代境遇,也就是社会现实的刺激产生了对某类文化资源需求,哲人们以此为出发点来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文化资源。其二是文本的思想意蕴,即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哪种或哪类文本蕴涵着能够提供时代需要的思想资源。本文以王弼诠释 老子 为示例,探寻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的关系。

[关键词] 思想意蕴;时代境遇;王弼;诠释; 老子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92(2005)03-0072-04

大凡有较强生命力、影响深远的文明,皆有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重要文明民族,通常是以经典文本为文化资源库而对后世产生影响。印度的 吠陀本集 及阐释吠陀的 奥义书 ,波斯的 阿维斯陀 ,古希腊的 荷马史诗 ,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各自完成的经典著作,希伯莱的 圣经 等经典文本皆成为后人思想智慧的重要源泉。直到现当代,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还不断地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经典文本中吸取智慧的营养。

在历史的长河中,前人留下的资料极其繁富,且精华与糟粕并存,后人利用前人的思想资源不可能兼容并包,而是有所选择的。这种选择的重要根据有二:其一是时代境遇,也就是社会现实的刺激产生了对某类文化资源需求,哲人们以此为出发点来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文化资源;其二是文本的思想意蕴,即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哪种或哪类文本蕴涵着能够提供时代需要的思想资源。

加达默尔认为: 在精神科学里,致力于研究传统的兴趣被当代及其兴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激发起来。研究的主题和对象实际上是由探究的动机所构成的。 [1]葛兆光对此有类似的认识: 影响 是否能够重新浮现在人们的注目处,成为新的思想资源,却与当下的处境有关。当下的处境好像是一种 触媒 (acceler ant),它会唤醒一部分历史记忆,也一定会压抑一部分历史记忆,在唤醒与压抑里,古代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就在选择性历史回忆中,成为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资源,而在重新发掘和诠释中,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传续和变化。 [2]我们从 古史辩 时期对历史的大检讨,可以看出当时反传统的思想倾向,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则带有人们对当时生存境遇的反思。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在建构新的哲学思想体系时,通常是带着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回到古代经典中,进行着 返本开新 思想文化工作。本文以王弼注 老子 构建哲学思想体系为例案,来探寻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时代境遇的关系。

时代境遇是促成思想家们寻求文化资源的直接动因。因此,欲明了 老子 文本的思想意蕴与时代境遇的关系,必先把握魏晋时期士人的生存境遇。

汉魏之际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政治大动乱,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的以 天人感应 神学目的论为思想基础,以名教之治为核心,以今文经学为外在形式的儒学思想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露其弊病,并走向极端。烦琐的注经,荒诞无稽的谶纬迷信,名教之治的虚伪,日益遭到人们的唾弃。在此种情况下,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再次复苏。具体地讲,魏晋时期士人的生存境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名教的衰落与自然无为思潮的兴起。

(一)名教的衰落

儒、道两家思想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佛家思想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不论)儒家提倡以仁、义、礼、智、信等有为的手段达到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关系的稳定,道家提倡返璞归真的无为思想。因此在治理国家上,两家的主张有着较大的差异。儒、道两家的这种差异在汉末魏晋时期形成名教与自然关系之辩。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名教),而道家强调人的个性(自然),儒家积极有为地改造人,道家则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3]汉初统治者采取 无为而治 的统治策略,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老百姓深受其惠。但这种政策长期执行下去,不利于统治者巩固其统治。汉武帝上台后,采取一系列的有为措施,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学术上的统治地位。从儒学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以今文经学为外在形式的儒学思想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露其弊病,并走向极端。 名教 的衰落可以说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其一,经学出现危机;其二,社会现实中 名教 的极端虚伪。

其一,经学的危机。在 儒术 独尊之前,儒家学术思想就存在着烦琐的倾向。司马谈说: 夫儒者以 六艺 为法。 六艺 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 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 [4]这种烦琐的学术思想在两汉时期逐步加强。班固对经学的繁琐所引起的弊端有者深刻的认识: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

2005年 第3期兰 州 学 刊N o.3 2005 总第144期Lan zhou x ue kan General.No.144

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5]东汉中期以后,经学繁琐化的风气愈演愈烈,王弼在总结汉魏时期易学衰落的原因时说: 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至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 [6]物极必反,儒家经典由社会的普遍尊崇转而遭受到大多数人的唾弃, 一经说至百万言,则汉之经学所以由盛而衰者,弊正坐此。 [7]

与烦琐注经相联系的,经学出现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谶纬迷信的荒诞无稽。

西汉时期,为了适应统治阶层维护大一统政权的需要。董仲舒创立了以 天人相副 为思想基础的 天人感应 神学目的论,将人与有意志的人格神 天 进行互相比附。在对经典的解释方法上,董仲舒以 诗 无达诂, 易 无达占, 春秋 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天] [8]为解释原则。这就是说,根据 奉天 的目的,对于经典的解释可以随便穿凿附会。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与春秋战国时期理性主义思潮的高涨相比,这是一种倒退。而这些成为后来谶纬迷信与烦琐注经直接的思想源头。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思想在两汉时期,一直处于精神上的统治地位。特别是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再加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导致谶纬迷信的思想后来愈演愈烈。

其二,名教的极端虚伪。名教衰落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现实层面极端虚伪的名教,导致人们的普遍反感。名教之治是汉代神学目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在汉代, 所谓名教,不仅指封建道德规范本身,而且指以这种道德规范为标准,选拔遵守这些规范而获得声名的人物当官,以此教化百姓遵守道德,保持社会的稳定。 [9]神圣的道德教化一旦与获得好名声,甚至升官发财相联系,必然成为获得功名利禄手段。 建安七子 之一的徐干在 中论 遣交 论及尚名之弊时说: 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徒营己治私,求势逐利而已。有策名于朝,而称门生于富贵之家者,比屋有之。为之师而无以教,弟子亦不受业。然其于事也,至乎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嗟乎!王教之败乃至于斯乎! [10]由于名教之治的极端虚伪,道德教化的结果是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吏治更加腐败。这一切都引起社会的普遍反感。我们从曹操对名教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他曾说: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1]曹操为了搜罗人才,发布 唯才是举 的命令,可以说是对儒家所提倡的名教之治的公然挑战。 令曰: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敢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12]若是没有名教的破产,曹操公然提出可推举 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 的人才,并能为社会所接受,是难以想象的事。

(二)自然无为思想的兴起

自然无为思潮的兴起是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由于天灾不断,战乱不已,导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13]的社会现象。仲长统曾大发感慨地说: 昔春秋之时,周氏之乱世也。逮乎战国,则又甚矣。秦政乘并兼之势,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以招楚汉用兵之苦,甚于战国之时也。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以及今日,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于亡新之时也。悲夫!不及五百年,大难三起,中间之乱,尚不数焉。变而弥猜,下而加酷,推此以往,可及于尽矣。嗟乎!不知来世圣人救此之道,将何用也?又不知天若穷此之数,欲何至邪? [14]在此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感到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暂和光阴的易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5]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16]都表达了这种思想。由于谶纬迷信思想并不能使社会秩序得到好转,个人的命运也无法改变。反而促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有一种清醒的认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17]曹操用 神龟 腾蛇 两个传说中神灵之物也终不免一死来说明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自然规律的清醒的认识。曹操曾明确说自己不信天命: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18] 或谓之曰: 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尔! [19]表达了相同的思想认识。所以自然无为思潮的兴起是与社会现实的残酷及名教的破产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名教的衰落,经学危机、社会危机的加深,同时也出现了信仰危机,社会各种思潮兴起。一方面,人们对汉初推行黄老道家思想,实行 休养生息 的统治政策导致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记忆犹新。 昔孝文窦后性好黄老,而清净之化流景武之间。 [20]另一方面,道家提倡自然无为的思想正适合于已经厌烦荒谬、烦琐的经学,及虚伪名教之治的人们的需要。同时,道家所提倡的谦让不争,是乱世时期人们保持自己身家性命的重要法宝。因此,道家的思想再次复苏。在玄学产生前,很多士人是儒道兼修的。 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应仁义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絮渊清,玄虚淡泊,与道逍遥;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蹈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 [21]

虽然在实践层面上,士人们儒道兼修已成为社会现实,但在理论层面上,人们仍认为儒道两家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思想上,儒家提倡名教之治,道家提倡自然无为。当时,人们厌恶的是统治者用虚伪的伦理观念去教化人民的名教之治,至于封建统治秩序、社会伦理关系本身,人们并不反对。人们反对的是烦琐、荒诞的经学思想,但对儒家经典本身,并不反对,孔子的圣人地位仍然得到维持。怎样从理论上会通儒道两家思想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这一切成为魏晋时代士人的生存境遇。

时代境遇是哲人寻求文化资源的现实依据,利用何种传统文化资源则是由文本的思想意蕴来决定的。王弼注 老子 构建哲学思想体系,原因之一是 老子 一书蕴涵着解决魏晋时期社会思想矛盾的思想资源。 老子 的思想意蕴与魏晋士人的时代境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 有无 关系是 老子 一书立论的重要基础。

王弼 以无为本 的哲学思想体系是通过对 无 有 这对

73

第3期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

范畴的阐释构建起来的。魏晋时期, 以无为本 成为士人的共识,有无关系是士人最为关注的论题论题之一。 三国志 魏志 卷二十八 钟会传 注:

时裴徽为吏部郎,弼为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 老子 申之无已者何? 弼曰: 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老于 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22]

这说明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 无 是最重要的本体,万物依赖于 无 而存在, 诚万物之所资 表明是无可置疑的事,说明这一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圣人孔子从来不谈 无 的问题,老子则说了很多。从中可知,孔子圣人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可动摇的。王弼认为,圣人认识到 有 与 无 是一体的。 无 是通过 有 来表现与认识的。因此对于 无 本身,是不可言说的,只能 体无 。 老子 是将 有 与 无 分为两截,他将 无 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来论说,因而始终没有把它说清楚。王弼用非常巧妙的回答来解决了这一时代疑难。既肯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又使道家所提倡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得到肯定。

在先秦各种文化典籍中,对 有 无 关系进行阐述,并有较大影响的著作是 老子 书:

故有、无相生,( 老子 二章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十一章 )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四十章 )

此外, 老子 四十二章 所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实际上是对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的另一种解说。只不过在老子那里没有明确地说明 道 与 无 的关系。而王弼明确地指出 道 就是 无 。

其二, 老子 中有大量的自然无为及返璞归真的思想。

魏晋时期,由于名教之治的虚伪性以及注经的烦琐所导致的经学的式微,兴起了一股提倡自然无为,回归质朴的社会思潮。也就通常所说的黄老思想的复兴。 老子 中含有大量的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思想。

表达 无为 的思想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 二章 )

为无为,( 老子 三章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老子 三十八章 )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 四十三章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 六十三章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 六十四章 )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 四十九章 )

表达 自然 的思想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二十五章 )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 十七章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 五十一章 )

表达返璞归真的思想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 十九章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老子 三十二章 )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 二十九章 )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老子 三十七章 )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老子 五十五章 )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 二十章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 二十章 )

还有一些同时表示自然、无为或质朴的思想: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老子 五十七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 六十四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八十章 )

老子 以上这些关于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思想,成为魏晋时期厌烦了烦琐的经学与虚伪的名教之治的人们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三, 老子 中既有对社会现实层面伦理道德规范的批评,也蕴涵有对本真的人伦道德思想的肯定。

汉魏时期,人们反对的是虚伪的名教,对于名教本身,即封建伦常关系、封建道德本身并不反对。对此鲁迅有着深刻的洞识, 例如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中对嵇康阮籍的看法,就发人所未发。鲁迅说: 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 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要迂执得多。 这种看法,实在是非常深刻的。 [23]余英时在论及孔融时说: 其实孔融并不 非孝 ,他是怀疑 孝 是否如世俗所言,仅仅建立在生物的事实之上而已。 后汉书 本传上明说他 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可见他内心的矛盾起于当时虚伪礼法和真正的父子之情不能相应。 [24]

老子 中,对儒家所倡导的 仁 、 义 、 礼 等道德规范有过明确的批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昏乱,有忠臣。( 老子 十八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 十九章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老子 三十八章 )我们如何看待儒道两家思想所存在的这种对立呢,如果我们仔细分辨就会发现,老子只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层面的伦理道德持一种批评的态度,并不主张绝弃道德本身。我们从老子的有关论述中可以得到证明: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 八章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老子 二十七章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 老子 四十九章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 五十四章 )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

74兰 州 学 刊总第144期

有国。( 老子 五十九章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老子 六十二章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六十七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 七十九章 )

由以上对 老子 文本的大量引用可知,老子对于本真的道德行为也是赞成的,而这种本真的道德行为又是儒家极力提倡的。只是由于社会现实层面的道德行为已成为统治阶层掩盖其罪恶的一块虚伪的招牌,才受到老子的反对。庄子说: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 庄子 胜箧 )。庄子虽然说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但春秋末期就已经如此了,老子对此深恶痛绝,对现实层面的仁义道德进行批评。因此,可以说 老子 既有对社会现实层面的仁义道德的批评,又有对本真的仁义等道德规范本身的肯定,这一思想为王弼所继承与发展,成为其本末思想的基础。 老子 对社会现实层面的仁义道德持批评的态度,王弼将其概括为 崇本息末 , 老子 中所蕴涵的对本真伦理道德规范的肯定这一思想为王弼发掘,以此而提出 崇本举末 的主张,实现了从理论上建构会通儒道的思想工作。

我们通过对魏晋时期士人的生存境遇与 老子 文本的思想意蕴的分析可知,王弼之所以能够通过注 老子 来构建解决时代思想课题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因为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时代境遇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

[收稿日期] 2004-12-09

参考文献

[1][德]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5.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导论 思想史的写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84-85.

[3]王晓毅.王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

[4][汉]司马迁撰[宋]裴酮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史记 一0,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3290.[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 艺文志(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23.

[6][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09.

[7]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1959.134.

[8]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 精华(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6.

[9]王晓毅.王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

[10]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二儒家类,台北:1986,696-489.

[1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武帝纪第一(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

[1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武帝纪第一(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50.

[1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蒿里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93.

[1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后汉书 仲长统传(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1649-1650.

[15]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短歌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93.

[16]郁沅,张明高.魏晋南北朝文论选 典论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4.

[17]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98.

[18][晋]陈寿撰[宋]裴松之.三国志 武帝纪第一(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33.

[19][晋]陈寿撰[宋]裴松之.三国志 诸夏侯曹传第九(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293.

[20][宋]范晔撰[唐]李贤等.后汉书(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65.1126.

[2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三国志 袁张凉田王邴管传第十一(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359.

[22][晋]陈寿撰[宋]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795 -796.

[23]鲁迅撰,吴杰导读.魏署风度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12.

[2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2.

责任编辑:王望

(上接第80页)满足于像 很大影响 这类的范畴,那么我们就是把两者放在一种外在的关系里面,并且以承认两者各自的独立为出发点。但这里我们却必须用另一种范畴来考察,而不可用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等说法。 [4](P53)黑格尔哲学尽管还是 以头立地 ,但是他在这里深刻地指出了如果用 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等说法 ,是以承认作用的双方各自独立为出发点的,而且这作用的双方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在葛兰西那里,这交互作用的双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执一端,用 物质一元论 或 精神一元论 展开他们的理论,葛兰西出于对这种二元对立的不满而提出 实践一元论 。但是这种综合的努力,其结果正如黑格尔所说,作用的双方还是各自独立的,换句话说,他还是没有跳出二元论的基本建制。而且,黑格尔早就指出过, 相互作用 还只是站在概念的门槛上。葛兰西试图超出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的哲学,却终于还是逃脱不出其巨大的规范而只能成为其一个枝节或片断。因此,葛兰西之引入意识形态这一精神力量的现实性,在其存在论的根基处充其量不过是黑格尔哲学的费希特因素的扩大与充盈。葛兰西尽管试图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内涵。但是由于这一努力没有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入手,所以尽管葛兰西触到了问题,但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他的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从根本上来说也只是依循黑格尔的定向而已。

[收稿日期] 2005-02-20

参考文献

[1]葛兰西.狱中札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2]朱塞佩.费奥里.葛兰西传[M].人民出版社,1983.

[3]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2.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97.

责任编辑:刘俊沅

75

第3期经典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诠释者的时代境遇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精)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

老子释义

《老子》精选释义 1、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概念,就不是永恒的概念。无法用言词表述的原初状态,那是天地混沌未开的本来面貌;已经用言词确定了的概念,那是万物的本原。经常保持虚无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幽微本质;经常保持实有的状态,就可以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虚无与实有,这两者同出于人心却有不同的名称,都可以说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中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是怎样成为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就出现了;如果下人都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是怎样成为善良的,那么不善良的东西就出现了。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艰难与容易相互完成,修长与短绌相互比较而显现,尊贵与卑下相互倚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和谐而成乐曲,先进与落后相互追随。这是不会改变的。 3、天长地久、、、 天空和大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它们不养育自己的生命,所以能长存永生。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众人的后面,却身居前列;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难道不是用于不追求私利的缘故吗?正是由于不追求个人私利,所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4、上善若水、、、 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得道。它居处总是亲和卑下的土地,思想总是深藏不露,交往总是真诚相待,言谈总是恪守信义,从政总是维护安定,办事总是喜欢干练,举动总是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5、宠辱若惊、、、 世人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看重祸患就像看着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说受宠与被辱都要大吃一惊呢?不论得到尊宠,还是遭受凌辱,都好像遇到令人惊恐的事情。为什么说看重祸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呢?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利益;若是心中没有私念,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6、孔德之容、、、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7、曲则全,枉则直、、、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解读老子的做人、做事、为官之道

解读老子的做人、做事、为官之道 一、大气做人 1、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2、“谦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 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与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上善若水。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着名的一个哲学命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曲则全,枉则正。老子还认为,大气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他说: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曲则全,枉则正”。《老子·二十二章》)同时,还要以德报怨。“报德以怨”(《老子·六十三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这样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彻底消除嫌怨。事实上,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老子文献等

?一、关于《老子》几种版本以及相关老学的研究史料介绍 ?1、《老子注》魏王弼,清刻《二十二子》本,《诸子集成》本。 ?2、《老子道德经》旧题河上公章句,《四部丛刊》本。 ?3、《老子古本篇》唐傅奕,《道藏本》,《经训堂丛书》本。 ?4《老子翼》明焦竑,清刻本,排印本。 ?5、《老子道德经考异》清毕沅,《经训堂丛书》本。6、《老子道德经考异》罗振玉,上虞罗氏刊本。 ?7、《老子新译》任继愈.适合初学。 ?8、《老子校诂》马叙伦,中华书局刊本。 ?9、《老子古义》杨树达,中华书局刊本。 ?10、《老子校释》朱谦之,中华书局刊本。 参考资料 ? 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2.高明:帛书老子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 3.熊铁基:中国老学史[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 4.熊铁基等: 二十世纪中国老学[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道德经》其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道德经有多个版本,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最古的本子。魏王弼《老子注》最为通行。清魏源《老子本义》掘其意蕴。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则详于章句训诂。 今人张松如有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而作的《老子说解》。 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现在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81章,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河上本复于每章章次之首冠以“章题”二字。魏王弼《老子注》,只分81章,并无章题名称。唐初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据宋代谢守灏《混元圣纪》记载:傅奕考核众本,勘数其字。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之:安丘望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得之。其中项羽妾本迄今仍有

《道德经》王弼本及河上公本之参差

王弼本、及河上公本之參差 第三章王弼: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河上公: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第四章王弼:淵兮似萬物之宗。 河上公:淵乎似萬物之宗。 第五章王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河上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狗。 王弼:虛而不掘。 河上公:虛而不屈。 第十三章王弼: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 河上公:何謂寵辱。辱為下。 第十四章王弼:是謂惚恍。 河上公:是謂忽恍。 第十五章王弼:熟能濁以靜之徐清。 河上公:熟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王弼: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河上公: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第十六章王弼:吾以觀復。 河上公:吾以是觀其復。 第十七章王弼: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河上公:有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第廿十章王弼: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河上公:純純兮,眾人昭昭。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標兮 若無止。 第廿一章王弼: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河上公:道之為物唯怳唯忽。 王弼: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河上公: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廿二章王弼:窪則盈。 河上公:窊則盈。 第廿四章王弼:企者不立......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河上公:跂者不立......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第廿五章王弼: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河上公: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第廿六章王弼:......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河上公:......而以身輕於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第廿七章王弼:善行無轍......善數不用壽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 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河上公:善行者無轍跡......善計不用壽策,善閉者無關鍵而 不可開,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 王弼: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河上公:知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卅章王弼:善有果而已。 河上公:善者果而已。 第卅一章王弼: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為上。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道德经释义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第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 既知过盈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义】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释义】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释义】 有“道”的圣人,他们无私无偏,不固执个人之见;他们大公无私,不贪名利,而以百姓之心为已心,以万民利益为至上,能热爱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万民百姓,善良的人,我以善心对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心对待之。这样,可使不善者转变为善者,使人们同归于善。对于信实之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之,对于不信实的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之,使不信实的人,转变为信实之人,使大家同归于忠诚信实。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释义】 宇宙间的品物万类,虽然复杂万端,其造化之机及运化规律,莫不过对立统一而已。“祸”,是难、凶害、灾殃之类。“福”是吉、荣贵、昌达之类。无论哪一类事物,它的变化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移。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夏至后必移于冬,冬至后向于夏,周而复始,无有休止。人类亦是此理:人在贫穷时,与人相处态度谦恭,在事业方面向上奋发,其结果,人必辅助,事业必成功。贫穷虽是福,可它无形中带着福。人若富贵,为人处世易横蛮骄傲,对事业易轻率为之,久而久之,人必厌恶,而事业必败。富贵虽是福,可它无形中隐含着祸。故《老子》第九章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与此意相通。社会变迁,仍遵循这一规律:犹如水向东流,一浪接一浪,兴了又向衰的一方转化,衰中又隐含着兴的因素。每个朝代在刚兴盛时期,必内修道德,外施仁政,处处以国事民生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待至日久,以得民富国强,执政者贪求享乐,以荣贵执权,骄肆于民,于是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酿成天下大乱。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即是此意。它将自然界里一切事物的两重性相互转化之情理概括无遗。正如《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因之老子还说“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时保持“和”的境界为佳。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注解】 小鲜:小鱼。 【释义】 常言道:善于烹调者,可以治国。大国民众,风俗有殊,三教九流,其旨各异。若一一检点,必难办到。有道之君,欲治者,不论大小,均以投之于釜,掌握好火候。不轻举妄动,而能一心一意,文烹武炼,使火候不过、不及。先后缓急得宜,则鱼虽熟,其形大小自然齐全,不会搅烂。治国者,如不知此道,恣情纵欲,妄用机智,其政察察,法令滋彰。犹如烹鱼之在釜,不慎火候,胡乱搅动,鱼肉不待熟而溃散,愈搅愈混,愈治愈乱。 第六十三章

老子第八章解读——水不争的智慧

老子第八章解读——水不争的智慧 第八章: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每一句之间都有很严密的逻辑和推理,并不是任意为之,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孤立的来解读老子的任何一章了,必须联系前后文来解释。老子第一章是全文的总论,其内容主要涉及道论、名论、有无论和玄论,其余的八十章都是对这四个方面的具体阐述。第二章既是对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解读也是在表明老子写这5000 字的意图,因为他看到世人都活在虚假的名相世界里,在追逐外在的事物带来的美好和喜欢的感觉,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具足,已离道甚远,后面一章用(有无,高下,难易,美恶,善不善,贤,难得之货,见可欲)等来告诉人们不要去追逐名相,因为他们只是评价事物的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不是恒定不变的,进而提出无为的主张。但问题是不去追逐这些,把这些都放下了,我还怎么样去生活呢?我行为做事的依据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引出了“道”的存在,四五六章都是对道抽象的表述,而七八九十就开始用很多的比喻来形象的描述遵道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的,以及不遵道会有什么后果,八九章讲的就是这个。 第六七章阐明天地是如何遵道而长存的,第八章就用水来阐述。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这一句关键在于对“静”和“几于道”的解读,我自己就有体会,当我做了一件好事时心里总是会友些期待,期待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赞赏,而老子讲水几于道在于它不仅时刻都在成就万

物,更重要的是他在成就万物时能够保持“静”的状态,不为外在的回应所动,不因为别人否定自己而失落抱怨,也不因别人的赞赏而沾沾自喜,心不随物转,他关注的只是他要去做什么事情,怎么样可以做好些,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做的,没有谁是非需要他不可的,所以不会执着于结果也不会骄傲自满。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水这样的行为已经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但水却还能够在利万物而有静的时候,处于众人之所恶的地方,这与那些一心只想着往高处爬,却从不关心他人的利益,不为别人着想,还什么功劳都想往自己身上揽真是截然相反,自然的那些行为就是完全背道而行的,他们也就会招致很多别人的流言蜚语,也得不到尊重,有的只是一些物质化的金钱和虚伪之人的趋炎附势,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一定要像水一样居众人之所恶,找个穷困的不行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人生呢?且看下面,老子并没有说水的这种上善就是道,而只是说这是接近于道或者说合乎道的行为,这对应了第一章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以及后面说的“道沖而用之又弗盈”等句,水所展现的道和天地所展现的一样都只是“道”的一个表现而已,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本身。既然水的行为也只是道的一种展现,道是不恒定的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自己所做的行为就是合乎道的呢?下面做了更加具体的阐述。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些都是些合乎道的行为的具体呈现,具体怎么解释呢?关键在于“善”字的解读。解释成擅长显然不合适,擅长的主语是人或物,政、事、动都不合理。善良也只有人可以做主语,按照前后文上善似水,而水是几于道的,那么上善即可理解为几于道,整句就都可以通了,所处的位置合乎道的表现就像大地一样,能承接万物而没有分别,合乎道的心的状态是能包容万物,承诺了就要守信,事功就要治理好一方,做事

《老子》版本简介

《老子》版本简介 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2班,潘主庭,222008308011148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由春秋末期老聃著。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看来,该书可能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老子》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中,有《老子》的抄写本。《老子》这部书的版本很多。古今有关《老子》的注说千百种之多。秦汉魏晋以来,流传较广的当推王弼注本和河上公注本。《老子》版本纷繁芜杂,至今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西汉竹书本(又名北大竹简本)、严遵《老子指归》、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唐代景龙碑本及其它。 一、郭店竹简本 《老子》郭店楚简本,出自郭店楚墓的出土竹简。这些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大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墓的主人身份不明。由于该墓曾被盗窃,竹简出土时已散乱、残损,故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经专家整理,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形制各异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上,被认为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次序和文字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郭店楚简本现存2046字,约为通行本的2/5,是迄今为止所知的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 《老子》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出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这些帛书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据考证,马王堆汉墓群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以及妻子、儿子的墓地,其中3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抄本,被研究者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在刘邦称帝(前206 年)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前194- 187 年)之讳, 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 前206- 194 年)。尽管帛书《老子》也存在当时一般抄本难免的文字上的错误, 比起晚于帛书本并且历经辗转传抄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应该说帛书《老子》较多地保留了《老子》的原貌。在语言上, 帛书本和世传本最主要的差异就是, 帛书本保留了许多虚词, 如“也”、“安(案)”、“矣”,这些虚词为《老子》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解决了前人在校释《老子》时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 三、西汉竹简本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1月接受捐赠的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竹质墨迹,书体为隶书,完整简1600余枚。竹书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六艺”、“诸子”等六大门类。《老子》属于“诸子”类。 北大汉简《老子》上下经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古本。与北大简本相比,郭店本和马王堆本虽然年代较早,但郭店本的内容仅为传世本的五分之二。马王堆本虽是全本,但残破较甚,在甲、乙两本可互为补充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残缺的文句。北大简

【中国哲学】王弼

王弼的“贵无”思想 当历史车轮碾过汉代的经学与神学杂糅的年代,过渡到魏晋时期,刚刚有稳定生活的人们转而寻求飘逸清谈,魏晋玄学应时而生。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士族阶级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他们传承老庄思想,立论中心亦取自老庄,带来了“正始玄风”的思潮,同时玄学家会通孔老,以儒学为正统。 1 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主张 王弼曾为《道德经》作注,他完全认同老子的“道”无形无名的形上特征。他认为,无形无名指道,而有形有名则指物,到作为形而上的形态,而物则是形下者。 但在老子那里,道与物是“本源”与“化生物”的关系(并非基督教义中的创世,而是纵向横讲的蓄养且顺其自然的“生”),王弼却将这种关系重新诠释成“本体”与“末用”的关系。对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的解释认为“无”是万物“有”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是一种“本”“末”的区分。 《道德经》中老子认为终极的存在也应该是“无”,但却历经由终极本源演化万物的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宇宙由单一走向多样的描述。 王弼这里,已经不是叙述这种时间的先后性范畴,转而为逻辑的先后性,属于认识的范畴。万物生生不息,形态万千,却共生不害,是因为“无”的同一性,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变成了逻辑推演的关系,万物则作为人们所认知的经验世界,可感世界。 1

由于传承自老学,王弼的逻辑本体是“无”,这一方面表现王弼对经验世界的独到观点,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对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的鄙弃不屑。 2“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认识论取向 从王弼的本体论观念中,我们已经能看出,他应经不像老子在对本体“无”的定义那样,采用独断论的方式,王弼注重逻辑的先后性,已经具有了认识论的形态。 在认识的范围内,无论如何对事物进行归纳和舍弃,最终保留的不变的应该是“有”,但这涉及到经验世界的局限。例如我们对某类事物加以概念的解释或命名时,虽然保留了其共有的性质,却必须排除其特质,这样一来我们认识到的事物将不是完全的“本真”。所以,在经验世界,凡事可以命名,可以用概念指称的,必须有确定对象与其他对象相区分,有区分就不是绝对意义,就不是本真,本真必须是事物绝对的无限性和事物的全体与本真。 “三玄”中王弼还对《易经》有过心得体验,通过分析“意”“象”“言”的关系(《易经》中,“意”原指卦意,“象”原指卦象,“言”原指卦言),进一步辨析经验知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以明确“本体”的不可指称性。对“意”“象”“言”关系的分析,得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的结论,这恰恰又是受到《南华经》的影响,表述了语言词汇的局限性。王弼取庄子的观点重新诠释的《易经》中“意”“象”“言”的关系,拓展为认识论问题:经验对象大于概念词称谓,概念词汇不能包括经验对象的全部内容;内在本体又超越于经 2

《解读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解读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发表时间:2018-09-18T10:08:47.540Z 来源:《知识-力量》2中作者:柳迪[导读] 老子是我国众所周知的一名伟大的古代思想家,《老子》作为一本哲学巨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思想,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老子是我国众所周知的一名伟大的古代思想家,《老子》作为一本哲学巨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思想,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细细解读老子,收获颇多,在《老子》这一著作中,老子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道,治国以及修身。“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在老子看来,道不仅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内涵 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万物的本源。同时从本质而言,“道”是不可界定的,无法以任何对象来定义它,我们也很难将其表述出来。但是老子对于“道”的表达有很多,其中有“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休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所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永不停息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看作是阴阳、刚柔等对峙的力量、原理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有”和“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物的有而言的,因此“无”并不代表零或者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在的形容。 (二)老子“无为”思想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从我国实际状况来讲,社会群众与政府机关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这些矛盾,多数是因为行政机关过多的去干预群众的经济生活,与居民有利益上的冲突。比如说是征地拆迁之类的问题。通过老子这一思想的认知而言,在行政机关中可以倡导“无为”观念,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群众的利益,这样可以避免行政机关与社会群众有利益相争,因此会减少同群众的矛盾,这样将减轻百姓的负担。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自知的内涵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去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则讲的是:能够熟知、洞悉他人的叫做智慧,能熟知、洞悉自己的才算聪明。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才叫强大。能够懂得满足这就是富有,懂得身体力行、坚持不懈,这就是有志气。不失本分的人才能够经久不衰。只是肉体上的死亡,但是精神还在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懂得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老子的观点来讲,“知人”与“胜人”固然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尤为重要,这让我对“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二)现实分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在自知的基础上,才知道要不断的战胜自己,在坚持不懈的追梦道路上,坚守自己的本分和原则,方可表现出自己人生价值。因此谨记老子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点。 三、“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一)方圆处世的内涵老子在这一章中说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说,固执强硬处于劣势,灵活圆滑则处于优势。这句话让我深知了——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方圆处世的原则。方圆处世中的“圆”则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假如能够把自己置于“圆”中,就能够让对方寻找不到攻击的要点,而是只能够望“圆”兴叹了;同样,在“圆”的处世方式中,又不可以全部的收起自己锋芒,而是在圆中措不及防的出现“方”,这样就会使得对方立刻败下阵来。天圆地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可见,“方圆”是一种非常聪慧的处世原则,也是一种层次更高的哲学处世方式,更是衡量天地万物的大尺度。 (二)方圆处世的重要性中国有句俗语说:“三分知识,七分人情”。通俗理解就是一个人要想获取成功,三分靠的是知识,七分则靠这个人的处世方式与能力。因此“方圆”处世的能力,对于一个人取得成功是极为的重要。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就要努力成为一个受众人欢迎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受众人欢迎的人,那就必须的正确地认识到“方圆”处事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是我们前往成功之路的基础,这就要我们学会从生活日积月累。 (三)方圆处世的关键点首先,这让我们懂得要时刻尊重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在这个社会上你尊重别人,同样别人也会尊敬你。假如你轻视他人,那别人同样也对你也没有敬意。获得友情、广泛建立人际关系也是在人与人之间尊重的基础上。因此要求我们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夸赞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不要故意的暴露他人的弱点,因为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乎自己自尊的。除此之外,老子的思想还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由此引发人们去努力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用心去解读与思考老子的核心思想,由此得到耐人寻味的启发,从而指导我们的思想与人生,终生将会受益无穷。 四、《老子》思想对于当今艺术设计的启示 在当今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于作品的创作就是让作品从无到有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设计师在脑海中构思出作品,这就是作品创作的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的是设计师对于日常生活的用心洞悉与体会,同时需要对于素材的积累与提炼以及对设计师自身审美的开拓与内涵。这些都与艺术设计作品的创造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设计师综合修养的表现。艺术作品是否可以有效使用,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于“无”与“有”辩证统一关系的恰当把握。在艺术产品的使用功能方面,着重突出造型中的“无”就是重视“有”,人们通过“有”来用这个“无”。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第一章 第二章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ià 下 x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 shì是yǐ 以 s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 ɡōnɡ 功 chénɡ 成 ér 而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第三章 bù不shànɡ 尚 xián 贤, s hǐ 使 mín 民 bú 不 z hēnɡ 争; bù 不 ɡuì 贵 nán 难 dé 得 z hī 之 h uò 货, s hǐ 使 mín 民bù 不 wéi 为 dào 盗; bú 不 j iàn 见 kě 可 yù 欲, s hǐ 使 mín 民 xīn 心 bù 不 l uàn 乱 。 第四章 dào 道chōnɡ 冲, ér 而 yònɡ 用 z hī 之 h uò 或 bù 不 yínɡ 盈。 y uān 渊 xī 兮, sì 似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zōnɡ宗;zhàn 湛 xī 兮, sì 似 h uò 或 cún 存。 wú 吾 bù 不 z hī 知 s huí 谁 z hī 之 zǐ 子 , x iànɡ 象 dì 帝 zhī之xiān 先。 第五章 tiān 天dì 地 bù 不 rén 仁, yǐ 以 wàn 万 wù 物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s hènɡ 圣 rén 人 bù 不 rén 仁 , yǐ 以 bǎi 百xìnɡ 姓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老子》第十五章《老子》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道德经』王弼(本)繁体 中华书局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jiàn),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爲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 )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

老子_寡欲_思想的现代意蕴

老子“寡欲”思想的现代意蕴 李瑞艳 老子所居的周朝本是天子之国,但是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周朝失去了天子之威,与普通的诸侯国混同为一。上、下有序的社会结构被打乱,百姓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以一种淡泊的心态退居函谷关, 凭借自己丰厚的学识,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处世理念用五千言表述出来,即 现在我们知道的《道德经》。“寡欲”思想在《道德经》中有详尽的阐述。 一、“寡欲”的哲学基础 相传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气呵成的。五千言虽短,涉及的范围却从具体的天、地、人到一般的万事万物,可谓包罗万象。很多学者都对老子《道德经》的内 容做过分类。例如余元洲先生在其《老子新编》中把《道德经》分为“人生之道” “社会之道”等,试图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到天下的治国安邦这个层层递进的阶 段对《道德经》进行解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德经》涉及个人、社会以及国 家各个层面。但无论是哪个层面,都要依“道”而行。因此,“道”是老子提出的所 有观点的基础。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告诉世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当代注家陆玉林认为,“平常所讲的道路,日常的行事规则都是可以说的,但‘道’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人也不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和把握‘道’。”但是他又说,“这个‘道’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但它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并且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动力,天地万物的运行也以‘道’为法则。”老子把这个观点放在开篇第一章,也许正是想要告诉人们,他反复强调的“道”存在万物之中,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借用文章的五千言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到蕴含在万物之中的“道”的涵义。 老子的这一论述恰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很抽象,但是概念虽然抽象,我们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物质,而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物质形象却不是“物质”本身。老子的“道”就存在与万事万物之中,而大家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万事万物也是蕴含其中的“道”。《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反向转化是“道”的轨迹,事物的柔弱虚空之处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因此,人只有“寡欲”才能让自己的内在腾出足够的空间,用来生发出更多的东西。所以,“道”是“寡欲”的哲学基础。 二、“寡欲”的价值体现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这样表述:“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太过绚烂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过多的旋律会让人耳痛欲聋,繁多的口味会让人失去味觉,过多的游戏会让人心智发狂,难得之物会让人产生追逐的欲求而阻碍人格的发展。所以,老子认为圣人只求吃饱穿暖,绝不贪求声色犬马之乐。老子的“寡欲”思想是建立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的清心寡欲,而不是无欲无求。老子的“寡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既然作为“寡欲”哲学基础的“道”包含天地人和万物这四域,那么“寡欲”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体现在修身、处世和治国三个层面。 (一)“寡欲”的修身观 1.“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对“水”是有偏爱的,他认为水是至善之物,因为水甘愿处在人们不喜欢的低下地位,可以接纳一切事物,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价值境界。因此,对个人修身而言,要想做到像水一样不争,就要做到“寡欲”。无论是身处高位抑或是地处卑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宽阔的心胸去接纳现实。 2.“善恶有报”。《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此为教宗。”这里的善恶有报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所区别。老子所讲的善恶有报更多地是一种辩证转化的运动。作为万物之基的“道”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转变轨迹,“损而益,益而损”相反相成。所以在现实生活之中,不要有过多的欲望,也不要刻意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因为过多的争夺反而会让自己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二)“寡欲”的处世观 1.“三宝”的和谐社会构建。《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作为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要符合社会的规范,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寡欲”在个人修身方面提出的“上善若水”和“善恶有报”使人变得仁慈和内敛,此处的“不敢”意为“慎”,即谨慎周全。所以,“寡欲”思想让社会中的人学会仁慈、内敛和谨慎,这种处世态度有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自工业革命至今,人类无休止的欲望促使人们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然而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伤害也会作用于人类社会中来。例如2003年的非典、2013年H7N9禽流感以及雾霾等灾害。在人类社会已经获得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保障之后,应该“寡欲”和自律,对自然界秉承一颗仁慈之心,谨慎地处理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按照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办事,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 2.“不争”的社会生存态度。《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上善若水——读《老子解读》

上善若水 ——读《老子解读》、《老子的智慧》 刘强 这个暑假,回到阔别三年的故乡,在故乡青山绿水间,我一边默默抚慰多病的母亲,一边静静阅读有关老子的几本书。尤其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兰喜并《老子解读》一书更是反复研读,认真揣摩,感到颇有启悟。 提起老子,人们要么觉得深奥枯涩,要么觉得不合时宜。确实,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可谓“玄之又玄”,让人不知所云,连老子自己也说“微妙玄达,深不可识”。而老子的“无为”、“不争”、“小国寡民”、“不为天下先”等观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肯定被认为落伍儒腐。余秋雨在《黑色的光亮》一文中以色块设喻:“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似乎也认为老子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其实,老子并不遥远,我们也不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成语,其实都源于老子;它所体现的精神早就渗入我们的灵魂。如,天长地久、知足常乐、大智若愚、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出生入死、功成身退、被褐怀玉、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至于阐释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更是被人们常常念叨。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更是经常被人们引用。 读了兰喜并《老子解读》,我们对老子的认识更加清晰,如揩拭的明镜置于桌前。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艺术大师范曾在《老庄心解》中称之为“阴柔的进取”,颇为准确。老子的“小国寡民”也不是要倒退、回归远古时代,而是要表达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对大国争霸、战乱频仍时代的矫枉过正。 《老子》或称《道德经》,总共八十一章约七千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量用原话给每一章都取了四字标题,如“混而为一”、“至虚守中”、“绝学无忧”等。可是,等我再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时,惊喜地发现林语堂也是如此,他高妙之处在于把八十一章的《老子》又细分七篇,每篇、每章都重新拟定新鲜的标题,显得条分缕析、醒目简约。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勺”,单从老子与水的关系生发出点滴感悟。 老子的哲学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设喻做譬,给人丰富的联想和自然的启迪。如果说法家严酷似冰雪、儒家厚重似高山、墨家亲切如大地,那么道家老子就像浩瀚江海让人豁然放达。他尤其善于用“水”来说明道理。如第四章以“渊”、“湛”等水的特性来说明“道”的幽隐莫测。第二十章“惚(澹)兮其若海”比喻得道者的恬淡宁静如大海般寂寥广阔。第三十二章把天下之“道”明确比作“犹川谷之于江海”。第六十六章更提出“江海为百谷王”的论点。第七十八章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阐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尤其是第八章,林语堂标题就是“水”,我用了老子原话“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美德如水。水能使万物获益而无所争,它可以安处人们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世要能安于卑下,精神要能保持沉静,交友要有爱心真情,言谈要能坦率真诚,从政不刻意作为而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办事并不逞能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行动能顺应客观时势。正因为,能做到像水一样与物无争无夺,所以,没有差失没有过错。 在老子看来,水的特性最能体现自然无为的哲理。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万物,但却没有任何私念,它付出并不是为了索取。它圆融通达,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随物赋形,与物无争。众人好高远而恶卑下,而水独处之;众人好洁雅而恶污浊,而水独居之。水不以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