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有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建筑市场的规模、企业的数量、资质等级、技术力量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确决策,宏观调控的结果,建设行业也成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优先发展和巨大的税收来源。

但同时建筑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必将对这个行业乃至带来工程建设不可挽回的遗憾。

(一)建设单位

我认为,建筑业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建设单位的问题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是“龙头;’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同时许多建设单位为了恶意逃避责任,当然也有项目所在地的基层政权为了税收,而成立项目公司,一旦工程结束后,立即注销项目公司,使得许多责任无从追溯。(微文:建设领域成了危害党和政府信誉的重灾区)

质量责任远未落实。虽然在《建筑法》中明确建设单位是工程质

1

量的第一责任人,但几乎没有一个建设单位真正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使得所谓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五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形同虚设,无一可以真正落实到位。所以我国房屋建筑的平均寿命仅30 年(当然也有规划、大拆大建等原因。我认为,这也是建设单位其他各项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

2 在工程工期方面。永远把追求工期放在第一位,一是提前开工,在建设手续未办理完毕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施工、监理企业进场;二是违背客观规律和合同约定,强行压缩工期。以上行为导致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产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

3 在工程资金方面。一是强行压低工程造价,迫使施工单位低于成本价进行低价竞标;二是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将资金压力转嫁到施工单位;三是拖欠工程款。以上行为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了隐患,更因工程款被拖欠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频发。

在工程发包方面。一是将工程未经招标程序直接发包或只

招标部分项目;二是组织施工单位围标串标或内定中标企业;

三是将工程中的部分利润高的专业工程项目肢解发包;四是强

行指定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以上行为直接扰乱了建筑市场

秩序,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而且期间充斥着大量的权钱交易,滋生腐败。

—2—

5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是随意变更设计;二是庇护甚至要求施工单位违反强制性标准施工;三是以甲方供材方式,降低建材标准、以次充好,甚至使用不合格建材。以上行为,对质量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6

在工期后期。一是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即违法投入使用;二是恶意不为施工单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三是克扣工程保修款。以上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隐患。

(二)施工单位

1

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

(1)在承接工程方面。一是在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中存有围标、串标现象,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招投标中,低于成本

—3—

价投标,然后再通过偷工减料或层层转包的方式转嫁风险;二是高资质企业出借资质,低资质或无资质单位通过挂靠承揽业务;三是与建设单位或分包企业相互勾结,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等方式规避执法检查。

(2)在工程管理方面。一是总包、专业承包企业特别是高资质企业,只承揽工程,然后以大包的形式转包给低资质企业或劳务企业甚至包工头,以包代管;二是将承揽的工程转包给其他企业或违法分包给无资质施工企业;三是以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为名,实为转包,或允许包工头以项目经理或分公司的名义挂靠施工。以上行为直接导致总包企业疏于对工程的管理甚至不管理,而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得以进入原本无法进入的经营领域,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良竞争,同时因不具备相应资质标准等级要求和管理能力,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工期拖延,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

劳务企业。

一是部分劳务企业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项目,担任总承包企业角色;二是部分劳务企业实为皮包公司,任由包工头挂靠,导致施工现场无任何管理力量;三是部分劳务企业不考虑自身实力、不做预算测算,有工程就接,将工程层层分包给包工头,一旦亏本就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通过组织民工上访闹事等各种手段恶意讨薪,将风险转嫁给政府和社会,影响社

—4—

会稳定。

3

跨区域施工企业。

一是大部分异地施工的地方企业和部分央企,或是由工程所在地人员以分公司名义挂靠,或者由包工头挂靠,多数域区域分公司以承包方式开展业务,总部甚至失控;二是多数央企,跨区域承揽业务后,虽然派驻了一些管理人员,但仍使用一个或多个包工头,难以对施工现场行成真正的掌控。对于此类企业,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因其注册地不在本地,对其追责难度极大,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三)监理企业。

1

职责定位不准。“三控两管一协调”失职偏颇,在施工现场受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双向挤压,无法发挥作用。

2

大多数监理企业小而散,监理费用偏低,从业人员老的老、小的小,技术素质甚至低于施工企业。

四)从业人员

注册人员层面。施工现场挂证、认证不符、人员不到岗现象

普遍存在,导致岗位缺失,注册人员的施工管理职能无法实现。

另外,目前国家实施的注册建造师考试制度,因体系、制度不健

1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