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

我在学校的讲台上站了十几年,曾经从事过幼儿到中学教育。现在,我在这里就谈一下自己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我国是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必须具备知识和素质等多重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这些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县的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对教师们进行多样化的培训,使大多数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光是为了让教师适应减负后的新教材和执行减负教学,每个学期市教育局都对教师们举办培训班。那么应试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又存在那些问题?下面先谈应试教育。

一、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在讲台前拼命地向学生们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教师一直是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或者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学生们也是为考试而学习,只能学到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和理论,对书本外面的知识无法感知和体会。教师这样的教学对部分优生来说是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差生就是望而却步了,因此班级中优生和差生的比例失调,也给教师的本身造成压力。教师为了某方面的目的,就尽量去抓优生的教学,而忽略了差生,甚至有些教师几乎放弃对差生的教学。这就是教育工作者走进的一个误区,对学生不公平。这种现象在很多名校都有,要不怎么会有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出现?同是学生,同一样交费,可是优生和普通学生或者差生在接受的教育却不样,作为教师就要对自己全体学生负责,不应该光是为升学率而教学。应试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灵活多样化,比如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述,优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能力来结合老师输灌的书本知识会理解,而差生就不会去展开自己的想象,甚至不会很好地听老师讲课。一旦教师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水风光,与及目睹一些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再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大部分差生都是喜欢新鲜事物和好动,把他们天天关在教室里就像笼中的小鸟,无法在属于自己的环境里发挥特长和奋力翱翔。

目前的减负,对中国教育是利还弊?这里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中国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重视课程改革。说实话,减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确实轻松了很多,但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相对地减少了,国家希望学生们在素质上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时,却忽略了基础知识也同等需要学习。我就把以前六年级语文在减负前和减负后的测试卷子给大家看看,你就会发现,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远不及以往的六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多,这些现象不是搞教育的人一般都不知道的,不信你去看减负前的课本和减负后的课本,对基础知识的这类型的内容大幅度地减了。课程改革是无可非议,但应该根据国情,根据人们在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去进行教材改革。

现在大家来看一看2003年秋季实行的教改后,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期中考试的卷子中一道题,这张卷子的第一题是:一、请在田字格里写8个生字,看谁写得好。(8分)

这8个生字是:漓酿焚瞻籍馋渺碟

然后在这8个字的下面就是八个田字格,学生只需要根据田字格的布局,把这8个生字均衡地写进田字格里去就可以拿到8分了。这道题对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十个手指夹田螺------十拿九稳的。这八个字一般是课本里的生字或者是二类生字,是学生自学的,因为教材上要求学生自学,有很多教师就不会去注重这些生字的教学了,学生有没有认识完这八个字也是个未知数。

现在来看看减负前六年级的考卷里,第一道题应该是这类:一、看拼音写汉字(或者是看拼音写词语)。(8分)

比如: li niang fen zhan ji chan miao die

学生就要在这些拼音下面写上汉字,如果汉字写错了就没有分了,这样的题型只有个别的差生可能会完不成,因为教师肯定对课本里的生字进行教学,或者认真检查过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

从这两道题来比较,前者是检验学生书写能力掌握程度;后者是检验学生对汉语拼音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得分率上看,前者得分率肯定高,那么从得分率看是减负获得了成功。后者得分率肯定比前者有差别,但后者比较实际,他们所得分是靠自己真才实学的。你们认为对学生来说考哪一道题更好?更实际?这就是减

负,是利和是弊?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母语才能让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我认为教育上不能忽略汉语拼音的教学。就像刚才这道题:[一、请在田字格里写8个生字,看谁写得好。(8分)],学习很差的学生都可以拿到一些分;而这一道题就不一样了:[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学习差的学生有可能一个都写不出来。前者,学生是写出来了,分数也拿到了,但不一定就能都读得出来,写得出来读不出来又有什么作用?就像是空心的萝卜,中看不中用。学生既然读不出来也就不会运用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怎么用?后者就不一样了,学生能写出来就说明他们掌握了这个字的读音,甚至是它的字义,在学习中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我认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忽略一些比较重要的基础教育,汉语拼音更不能忽略。不考汉语拼音了,教师在就会放松这方面的教学,因为有很多的教师就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的,根本就不重视离开考题以外的知识讲学和素质教育,请你不要以为教师个个都是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有很多教师是为了那一日三餐的牛奶和面包而高唱教育之歌的。真正做到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在全国教师的总人数中有一半教师吗?因此,口号喊得最响的人往往就是走在社会前进步伐最后的那位。

由于注重应试教育,一些教师上课时体罚学生的现象就比较多,有时会因为学生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体罚他们。特别是那些非师范类的和不是班主任的科任教师,他们是为应试教育而上课,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渗透素质教育,这就又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也说明这些教师的心理素质有问题。

有一次,我们学校一年级的一位数学教师家里有事请假了,他的课就得有老师给他代上,那天上午正好我没有课,学校教导主任就安排我去上。

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提前来到了一年级的教室里,在那千尘不染的讲台上,我看到了几根手指大小的教鞭,是一种黄藤做的,大约有六十公分长。在我凝视之际,有位小同学走向前来告诉我:“老师,这是数学老师用来打我们的。”“什么?数学老师用来打你们的,为什么打你们?”我好奇地追问。“我们有时上黑板算错了题,或者没有做完作业等,老师都会打我们,一个手还打十几下呢,两个手都要打的,他是专打我们的手掌。”那位小同学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我听了这位小同学的话,非常吃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这么小的学生怎么下得了手啊!他的出发点就是想让学生好好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体现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如何,对某些教师来说,学生不认真学习就得受罚,这也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

在减负前的一次期末复习阶段,我校的老师们都拿上一学年秋季的考题拿来给学生复习和测验,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到期末考试那天发下来的卷子,结果和上一学年考试的是一模一样的,这下可好,这个学期每个班考试及格率都是百分之百,这又说明了什么?

从那时侯起,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开始放松了,把希望放在了复习上,每到复习考试时,大家就忙着把以往的卷子都拿来复制给学生做,到期末考试时,考卷的题目和以前的卷子基本上都是八九不离十的,这些问题说明了管理教育的部门太懒惰了。这样也无形中给一些教师抱着侥幸的心里,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看见我在认真地备课,她说:“你真傻,何必这么辛苦,到期末重点讲以前的卷子就是了。”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很悲哀,为教师队伍里有这样的教师而感到悲哀!作为人民教师就不应该光为考试而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习更多书本里和书本以外的知识,与及做人的道理。所以说应试教育的改革,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每年考试的卷子不能都是千篇一律地固定题型,应该灵活多样,督促教师积极上好课,才能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2001年秋季期末考试前,我校初一班的大部分科任教师都拿着上一届的试卷来给学生复习,当时我教历史,同学们问我为什么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只做试卷,不复习课本里的内容。我说这样复习你们能更好地巩固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如果单纯讲试卷,你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就会遗忘很多的,不能光为了考试而忽略巩固知识。结果期末考试该班历史成绩最好,因为我给学生们进行全面复习,不管试卷出现那些内容他们都可以随机应变。

二、素质教育

有些人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应该取消,要以素质教育为重。可我认为,如果没有应试教育,怎么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呢?学生和教师也都会因不要考试而失去竞争的志气。目前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就是看他或她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就因为存在着这些,有很多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才会默默地去竞争,生怕自己的教学质量落后给别人了,这不但影响职称的晋级,也会在同事、家长和学生中间产生反响。假如取消应试教育,我敢说有很多的教师就没有了现在备课和上好课的那股热情,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些教师那样,有些学

生也就不会那么勤奋和刻苦了。如果讲到教师们都是在无私地奉献,那是空话,真正能做到为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的人为数并不多,不信你去采访或者去体验一下,特别是那些人口号叫得最响亮的教授或者教师,如果没有牛奶和面包,他们真的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去努力工作吗?九八年秋季,我曾经和一位当过先进的教师因为一元钱而争吵过,原因是有一天,某班的教师请假,学校教导主任就安排他去看管那个班一节课,那时管班一节课只有一元钱。到月底发工资时,学校出纳就忘记给他造这一元钱的工资表,他就没有领到这一元钱,因此,他就和出纳大吵起来。我看不惯就说:“大家都是教师,相互帮助看一节课也可以,不就是一元钱,何必吵得面红耳赤的?影响多不好?”这下可好,他便把火苗转向我燃烧起来了,这就体现了一些教师本身的素质就很差。其实,大家都是一切向钱看,包括你和我,只是看钱的程度高低或者是以什么样的钱为标准罢了。教师向钱看也未尝不可,当然,也不能光为钱而不要人格,或者违反教师法。有些教师逢年过节还接受学生家长送礼,这就给很多学生家长造成困扰,生怕自己送的礼物比别人送的差,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不同等的待遇。因此,有些教师本身就得不断地接受再教育,他们又怎样去教得好学生?所以,学校教育怎么能在短期内做好素质教育?这不是天方夜谈么?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需要,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对学校教育寄予的希望也更大了。学校教育能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其主要的是因为国运兴衰、民族振兴与及高度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学校这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所以教师也因此被人们所尊重。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也相继提高了,你看人们把教师称作“辛勤的园丁”、“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在学校这块最文明的净土里,是否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问心无愧地被称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想也不尽然,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看过很多有关某些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出过许多令人发指的故事吧?就像我前面讲述那个“一元钱”的故事。又如某某省,某某学校的某某教师在学校里怎样去调戏女生,甚至是对女生进行强行性的性骚扰,体罚学生等等,从那些事例中就可以看出,在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里,品质低的教师存在也不少,这就说明了教师本身的素质都还得不断地提高,而想一下子来搞好素质教育是不是为时过早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不是可以双管齐下?虽然说熊掌和鱼翅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同时兼得,但是在教育这方面,为什么就不去尝试呢?

由于重视应试教育,而一些教师上课时体罚学生的现象就比较多,有时会因为学生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体罚他们。特别是那些非师范类的和不是班主任的科任教师,他们是为应试教育而上课,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渗透素质教育,这就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也说明这些教师的心理素质有问题。

中国教育不能光喊空口号,想要抓好素质教育就得认真整顿教师队伍,有很多教师本身的素质就很差,这就不利于做教育工作。国家年年在给教师们增加工资,可是待遇提得再多,职称评得再高也是枉然的。不要以为教师都是经过高等教育就那么又红又专了,我们学校的校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每个月拿四千多元的工资,可是她就比我们学校最普通的教师素质还要差。她能够当上校长就是因为上面有某某人直接提名,给她有“大展宏图”的机会。每个学年,她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会悄悄地从别的学校请来亲朋好友读高中的子女来冒名考初中毕业班的试。因为初中毕业考试是在市里统考,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分散到不同的考点,同校的考生没有在一起考试,谁都不会知道考场上,在上演的这出戏。每次直到校长得意洋洋地把某某同学考到了全市第一的横幅高高地挂在学校大门上招生时,我们学校的师生才知道原来校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中国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目前来讲都是失败的!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如今社会上,大概没有谁不知道“低碳”二字,但如果让你将“低碳”概念具体化,你能说清楚吗?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约九成人其实不懂低碳的真正含义;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践行低碳的人,也不超过三成。

似乎是因为太多的宣传将“低碳”与“节能减排”连在一起,以至于在人们的心中,这两个词就应该是同义的。

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是低碳?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告诉大家:低碳、低碳,顾名思义,就是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而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所以,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说得通俗点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那低碳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我们现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导致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愈来愈多,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世界温度在迅速上升,南极以及北极的众多冰山过度融化,以至于太平洋的许多小岛被海水淹没,科学家预计,如果太平洋的海水再增长,在许多年后,五大洲将被淹没,大家现在了解到了温室气体过度排放的恐怖了吧。让我们一起做低碳达人吧,让我们过低碳生活,保护世界,保护地球!那怎样过低碳生活呢?

家居低碳

冰箱门少开快开

冰箱有“电老虎”之称。其实,要想从它的用电量上“剥掉一层皮”,还是有一些简单办法的:使用冰箱时最好减少开门次数,开门动作要快。

如果每次开门1秒钟,将增加碳排放2.68克。每天开10次门,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每天少开5次冰箱门,一个家庭每天减排201克。有统计显示,仅在上海一地,只是随手将超市中的冰柜门关上这样的小动作,就可令一年减排4.5万吨二氧化碳。

洗澡水低一度

研究表明,无论哪种热水器,洗澡水温每降低一度,每人每次淋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克。

淋浴每10分钟约耗费40升水,而盆浴则需要180~270升水。按照每个人洗澡约20分钟算,可节水17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1千克。淋浴时最好用大喷头的花洒,或换一个可以调节水流大小及水柱形状的喷头,这样在洗澡时可以随时控制流量,达到节水目的。

如果用浴缸洗澡,只需放1/3或1/4的水就足够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洗衣服多攒多泡

先将脏衣物浸泡20分钟左右,再放入洗衣机内,可以减少洗涤时间。洗衣粉的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无必然联系。优质低泡洗衣粉有极高的去污能力,且十分容易漂洗。如果是半自动洗衣机,在浸泡、洗涤、漂洗时,要将浅色衣物与深色衣物分开,按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这样不仅可避免深色衣物染花浅色衣物,还可根据脏污的程度选择洗涤时间,有利节电。

衣服不能放太少。一般来说,每款洗衣机都有额定容量(说明书中会明确标示),当洗衣机的实际洗涤量为额定容量的80%时,效率最高。

饮食低碳

少红肉,减碳排

每人少吃1斤猪肉,一年减排91.1万吨。以牛肉为例,不同的饲料、放牧与否、包装方法、运输工具及里程,都直接影响衍生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肉类生产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近1/5,比汽车和飞机的碳排总和还高,当中又以牛肉的碳排量最高,生产1千克可食用牛肉所需的饲料,比生产同等分量的猪肉高近四成。而生产1千克鸡肉需2~3千克粮食,4~6千克粮食才能转化为1千克猪肉,所以吃鸡肉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远小于吃猪肉。《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指出,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那全国每年可节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少吃肉同样重要。动物食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过量,会招来高血脂、高血压等许多“富贵病”,同时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此外,动物食品多会被多重污染,大鱼大肉的饮食会给人体带来更多污染物质。

多粗粮,免加工

五谷为养,多吃粗粮。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养生之道也要求人们“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要节制饮食,清淡为主。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进食250~400克谷类、薯类及杂豆,就是既安全又营养的选择。

而这个建议也与低碳饮食不谋而合。一亩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可获得60千克蛋白质,可满足一个人85天的蛋白质需要;如果用来种粮食配成饲料养猪后再食用猪肉,仅能产蛋白质12千克,满足一个人17天的需要。因此,用全谷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无疑会大大减少自然环境的负担。而且,粗粮未经精细加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精米白面的3~5倍,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更有好处。

少精细,减能耗

多选完整食物,少选加工食物。完整食物,即少加工、少人工添加物、无化学肥料、无农药、天然形态的天然食物,例如吃一个苹果,而不是一杯苹果汁;吃一个马铃薯,而不是一包薯片。摄取完整无害的食物,可获取直接而大量的营养成分,又减少了加工、包装和储藏过程中的巨大能耗,不仅收获健康,还能低碳环保。精细加工、制作繁琐的高加工食物,给地球带来的污染,给环保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可计数。

精细加工意味着更多的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天然食物。以氢化植物油为例,可以让食物酥脆又耐久放,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炸鸡、炸薯条、盐酥鸡、油条、经油炸处理的方便面食品或烘焙小西点、饼干、派、甜甜圈等,都经常使用这种油脂。这类食品经过油炸或酥化后,改变了食物本身的色、香、味,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食欲,成为饭店、餐厅,甚至家庭餐桌上的常备菜。但是,不仅油炸过程可能产生毒性物质,氢化植物油本身就有害健康。

少买瓶装水、袋泡茶、各式饮料。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的产生伴随着44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生产相同质量的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及普通白开水的能耗比为1500:500:1,也就是说生产瓶装水、桶装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普通白开水的1500倍和500倍。

办公低碳

办公用纸缩小字号打印

纸张对树木的浪费也很惊人,每吨用于造纸的木浆会消耗20棵大树,而一棵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众多被浪费的纸张中,办公用纸绝对“名列前茅”,其中用于打印、复印的纸张浪费又占多数。因此建议,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在这方面的约束。个人在使用打印机时,最好减小页边距和行间距,并缩小字号;尽可能正、反两面使用,甚至可以节约一半用纸;尽量用薄些的打印纸。有关数据显示,一张厚纸的耗材是一张薄纸的2~3倍;字体能不加粗、不用黑体的就尽量别用,也能节省不少油墨或铅粉;打印前要校对文字,不要因为几个错字而浪费整张纸;建立废纸回收箱。此外,企业还可选用再生纸。再生纸是以废纸为主要原料,减少了对林木资源的消耗。经过技术加工的再生纸,不会影响使用质量。

交通低碳

5公里内就骑车

中国一向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但如今选择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了。相反,在欧洲著名的“风车之都”荷兰,自行车却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自行车无污染且节约能源,所以荷兰政府一直将其视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鼓励市民多使用自行车,荷兰政府在每个城市都兴建自行车专用道,仅阿姆斯特丹市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就达到1万公里。政府还提出“5公里内都骑车”的口号,并允许将自行车带上地铁和火车。目前,荷兰1600万人,拥有1800万辆自行车。

“自行车是最低碳和健康的交通工具,几年来我一直在倡导骑车出行。”国际保护联盟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委员会执委委员、北京“无车日”倡导者李波说,荷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例如建设足够的自行车道、停车点等。由于我国城市比较大,路程远,因此建议人们近距离路途选择骑车,远距离旅途则可以选择骑车与公交地铁并用的方式。“如果有1/3的人用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那么每年将节省汽油消耗约1280万吨,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

旅行低碳

旅行低碳小贴士

提起出行,一定少不了外出旅游、出差。离开生活的城市,到另外一个地方,不仅涉及交通,而且关系到住宿、餐饮,这其中也就包含着不少“低碳学问”。那么,外出旅行如何做到低碳?专家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计划要周详

在出行之前,做个周详的旅行计划,预订一个距离景点或目的地比较近的旅馆,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时间和路程,也就减少了碳排放量。旅行时间上,应尽量避开旅游旺季和公共假期,旺季旅游会增加环境的负担,而且费用也更高。

床单别老换

选择目的地住宿时,多考虑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虽然它们仅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但意味着能够消耗更少的能源。一次性洗浴用品、每天的床单换洗与房间的清洁都会造成污染,增加碳排放。因此最好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果连续住宿几天,可以要求不要更换床单被罩和毛巾。离开房间的时候手动关掉灯和空调等电器。

行李少带点

出行前一定要精简行李,行李少了,路上会更加方便,也就可以多选择步行了。到达目的地旅行时,尽量选择步行或是租借自行车观赏景点,少打车。随身带着水杯,尽量少买瓶装饮料,自带垃圾袋,不要在景点随手丢垃圾。如果开车去郊外旅行,不妨在汽车后备箱里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到达目的地,改骑自行车。

(附:作者介绍)

作者:曹雄单位:盘县火铺镇中学

职务:教师电话:13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