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孤独症

孤独症

孤独症
孤独症

孤独症

世界孤独症日4月2日由李连杰、文章、桂纶镁、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其主题诉说了一个孤独症患儿的生活。

定义:

1.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又称婴儿孤独症。1943年最早由Kanner以“情感接触中孤独性障碍”为题报告了本征。过去曾经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现在的研究认为,孤独症并不是缺乏温暖的教养环境所造成的,而是遗传基因、脑部疾病或创伤及其他生理原因造成的。其临床症状为:在乳儿期就极为孤独,不愿与人接触,患者成长过程中少言寡语,言语交往能力差,固执任性,墨守成规,反对做任何改变。对玩具等某些物体,过分依恋,不能分离。另外情绪不稳,对刺激反应过度或不足。诊断主要依据上述典型临床症状。

2.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utism) 1943年,美国医生、心理学家利奥·凯纳(Leo.Kanner)首先提出"婴幼儿孤独症"的概念:它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征。

症状简略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用手势代替。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风险如何?北京儿童医院心理专家、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自闭症干预治疗专家均表示,网上的说法是若头一胎是自闭症,老二也是自闭症的几率是5%。“但这种说法并不权威,目前还没有任何这样的数据。目前的研究是,自闭症是一种和遗传有一定关系的疾病。但是病因不清。推断可能是父母都带有一定的致病基因导致发病。”。可目前这种致病基因尚未被查出,孕妇也无法通过检测、筛查查出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只能说,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如继续要孩子,二胎自闭症的可能性会比其他的家庭风险大。”

病因介绍

概述

目前病因不明,不能阐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

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遗传因素;感染和免疫因素

治疗方法介绍

心理治疗法

在早期,由于心因论学说盛行,因此也直接影响到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所接受之治疗;在此时期,无论是直接针对儿童或间接针对家长,最普遍之治疗方法均为心理治疗法。但是此法并没有后续相关的研究支持其理论。

医药疗法

望诊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配以“五脏诊治”法则,使自闭症的临床辩证更较全面。在中西医相互学习与取长补短之下,更充实了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经验,对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教育疗法

在一九六O年代末期及一九七O年代初期,由于自闭症不再只被视为精神分裂的一种或是肇因于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因此自闭症的疗育也有重大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重视有助自闭症社会人际,语言能力,及认知功能方面发展的方法。在教育界,开始强调自闭症适性教育之重要,在学校设施方面,亦扩大因应而涵盖学前教育,通学或住校、毕业后之辅导措施,许多学者研究皆显示,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时间之长短和其日后之发展有很大的相关,而结构化教学之效果远优于放任式教学法。

行为治疗法

适当教育设施渐受重视的同时,以行为学说为基础之治疗方式亦开始发展,到了一九六O年代中期,制约理论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多种儿童问题的治疗上,而自闭症儿童经由行为治疗的隔离、消弱、惩罚、差别增强等方法而改善不当的行为,包括自伤、自我刺激、过动、攻击行为等。后来操作制约技巧开始运用在自闭症患者其它能力的增进,如生活自理、职能训练等,甚至更进一步被运用在社会人际互动及语言沟通能力之训练上。虽然效果卓著,但仍有以下的问题需要考虑:一、许多的治疗研究几乎都是个案的报告,无法有效的对照。二、治疗进行多数只针对一项行为的特定变化,并未有长远、具体的影响考量。

三、很少考虑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及个别的差异。四、行为变化之评量多数在治疗场所进行,未考虑能否类化到非治疗的其它场所五、长期的追踪辅导是相当需要的

脑循环治疗

最新医学证明,维持脑组织正常代谢的能量依赖于持续和丰富的氧及葡萄糖供给,即使轻微的局部脑血流量减少也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大量神经元坏死凋亡。

其它疗法

尚有以下几种针对自闭症相关的特殊治疗获教育方面的技巧:嫌恶治疗法、物理治疗法、舞蹈治疗法、发展治疗法、语言治疗法、游戏治疗法音乐治疗法、拥抱治疗法、互动治疗法、感觉统合、回归主流、非疗养院安置方式。

判断标准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 阿斯伯格综合征(AS)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患儿有社会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但是在语言和认知能力方面发育正常,而且多数AS儿童可能在认知的某些方面表现为超常,尤其是对文字、地图、统计表和火车时刻表的记忆方面。

2. 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PDD-NOS) 该诊断通常用于诊断那些轻型或不典型孤独症。

3. Rett综合征Rett综合征仅见于女孩,患儿在早期发育正常,在大约6-24个月左右起病,病情发展通常经历四个阶段,早期起病停滞阶段(6-18月)、快速倒退阶段(1-4岁)、假性停滞阶段(学前-学龄早期)和晚期运动衰退阶段(5-15岁)。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出现孤独症样表现,包括语言功能的丧失、特征性的手部刻板"洗手"动作、智力显著倒退和过度通气。

4.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瓦解性精神障碍又称婴儿痴呆或Heller综合征,患儿在至少两岁以前发育正常。之后出现明显而迅速的语言、社交、游戏和适应能力倒退,大小便失禁等,早期发病者与孤独症的鉴别相当困难。

5.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 部分MR儿童可以表现有孤独症样症状,多数孤独症儿童亦表现精神发育迟滞。可以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障碍、行为特征以及部分特别认知能力加以鉴别。

6. 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儿童的某些行为方式类似精神分裂症,但是孤独症儿童不存在妄想和幻觉,鉴别不难。

7. 其他需要与孤独症鉴别的疾病还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严重学习障碍、选择性缄默症、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等。

[背景链接]:

1、孤独症的界定: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为特征,多数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和受损,男孩发病显著高于女孩。

孤独症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孤独症与儿童期精神疾病(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以及发育障碍(如智力低下等)不仅症状表现有差异,本质上也有不同。孤独症现已确定为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型。2、孤独症儿童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

人是社会动物,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即离不开与他人的依附和交往。在新生儿阶段,他主要与母亲建立亲密的关系,随着年龄增大,他们逐步与周围其他的人们建立交往,如1个月左右他们会凝视熟悉人的面孔;2个月左右对逗弄他的语言开始有反应,会微笑;4个月左右可以被逗得大笑,能咿呀学语,对陌生的人或环境感到不安;1岁多以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初步发展及独立行走活动的发育,患儿的社会活动有飞跃的发展,与环境及人的沟通明显扩大,可用语言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需求与爱憎;到3岁以后,更能主动找小伙伴,并逐渐能参加集体游戏和扮演游戏,对亲人与陌生人的感情反应更有十分明确的区别,对外界事物(包括看电视时)的喜、怒、哀、乐均有明显的、适当的反应。而孤独症患儿,最主要的行为问题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患儿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均有广泛性发育迟缓和扭曲的早发性发育障碍。其主要行为问题,可归纳为凯纳三联征。即: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刻板行为。

3、孤独症(自闭症)认识误区:

1.目前的确仍未有可根治自闭症的途径,但有不同的疗法可减轻其症状的严重性。

2.父母教育水平的高低与自闭症的成因无关,事实上,自闭症儿童有来自社会各阶层。

3.不正确的管教方式或单调、狭窄的社交环境不会引致自闭症的产生。

4.自闭症儿童并非天才,反之,大多数都是智能发展迟缓的。

5.自闭症儿童的外表正常,有些甚至很精灵,容易使人误会他们的潜质优厚。

关于世界自闭日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背景

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这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了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意识,争取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状况,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这项决议由卡塔尔提出,另有50个国家共同提案。自闭症儿童患者,是一个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有报道: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每156个美国儿童中就会有一人患有自闭症。这样高的比例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为此美国卫生部呼吁公众加强对这种病的关注。在中国,如果按儿童人口计算,据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儿童人口数量

为2亿9千万左右,占总人口的22.89%。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千分之6强。而且不能否认,还有许多自闭症儿童没有被发现、诊断,更说不上治疗。中国的自闭症儿童患者人数和治疗矫正方面都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自闭症是个“疑症”,就目前的国内、国际医疗水平还没有找到它的病因,对自闭症儿童的所有生理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但是可以断定:自闭症是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疾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并且将终身伴随,不能治愈。国外象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诊断、治疗自闭症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经过早期正确地、坚持不懈地干预,许多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自立生活的。2012.4.2日已经是第五届自闭症日,在此呼吁:4月2日晚20:00,我们一起为自闭症儿童亮一盏蓝灯。无论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点亮蓝灯,传递爱,温暖孤独。

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现状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概要) 意义: 这是一份汇聚国内外自闭症有关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前沿信息报告,从自闭症最新的定义、诊断标准、权威的诊断工具、当前的病因研究、有关法律政策、科学教育服务、患儿家庭情况,到美国自闭症研究发展概况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自闭症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难”之所在、“世纪之谜”的“谜”之所思,也提醒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以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五彩鹿积累了十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专家,几经探讨和修改,最终促成这一报告的发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拓荒者,我们期望此报告能对中国自闭症行业的发展起到回顾总结历史、分析思考现状和发展推动未来的作用。 谨借此次大会机遇,发布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梗概,望业内的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教: 第一章综述 一、自闭症概述 (一)自闭症的定义及核心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

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二)自闭症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自闭症的研究历史起源于1943年,美国霍布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儿童自闭症案例的正式报告——《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而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陶国泰教授发表的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其中报道了中国内地最早发现并确诊的自闭症儿童病例。 我国自闭症的研究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涌现出一大批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学者。而媒体的大量宣传,使自闭症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总体还是落后于西方。报告对国外和国内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史进行了简介。 (三)自闭症的发病率 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还不能确定。 2014年,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男孩患病率为1/54。 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2004年北京抽样调查结果为1.53‰;2012年深圳报道18-24月龄婴幼儿自闭症患病率为2.76‰;2013年广州开

自闭症家庭训练项目

自闭症家庭训练项目 项目一:粗大动作摹仿; 项目二:摹仿使用物体的动作; 项目三:精细动作摹仿; 项目四:摹仿口形的运动 项目五:听从简单指令(一步的) 项目六:学习身体部位(领悟和表达) 项目七:相配、区别物体 项目八:相配平面的东西(图片)项目九:将物体和相同的图片相配项目十:相配颜色项目十一:相配形状 项目十二:物体(领悟和表达) 项目十三:图片(领悟和表达) 项目十四:认出熟人 项目十五:动词(动作和图示)项目十六:环境中的物体(领悟和表达)项目十七:指认书上的图片项目十八:物体的作用(领悟和表达)项目十九:所属关系(领悟和表达)项目二十:认识环境中的声音项目二十一:指出想要的物品项目二十二:使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项目二十三:要、不要(比较喜欢,比较不喜欢)项目二十四:会称呼熟人 项目二十五:选择技能 项目二十六:社交问题 项目二十七:动词的练习(动作的图片,别人的动作,自己的动作)项目二十八:对颜色的认识(领悟和表达)项目二十九:认识形状(领悟和表达) 项目三十:数字(领悟和表达) 项目三^一:站着模仿大肌肉运动 项目三十二:模仿两个动作 项目三十三:模仿带声音的动作 项目三十四:模仿将小木块排列或垒高 项目三十五:描简单的画 项目三十六:房间(领悟和表达) 项目三十七:情感 项目三十八:场所、地方(领悟和表达)项目三十九:听从两步指令

项目四十:孩子给你两件东西 项目四十一:属性的认识(形容词)(领悟和表达)项目四十二:社区人员 项目四十三:假装游戏项目四十四:模仿(仿形)动作项目四十五:分类(相配,认出,说出名字)项目四十六:代词(我的,你的)项目四十七:性别(领悟和表达)项目四十八:回答关于物体和图片中的问题项目四十九:是/不是(对物体)项目五十:身体部位的作用项目五十一:讲出情感项目五十二:分类(说出物品的分类和分类中的名称)项目五十三:简单句式项目五十四:简单地相互交流项目五十五:相互交流社交信息 项目五十六:我不知道(不了解的物体和问题)项目五十七:学会问:那是什么?“ 项目五十八:询问“……在哪里?”的练习项目五十九:使用代词:你、我项目六十:回答常识问题项目六十一:使用完整语句叙述图片项目六十二:使用形容词表达一些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物体属性项目六十三:回忆(回想)(刚刚或以前发生的事情)项目六十四:回答“……在哪儿”的问题 项目六十五:房间的功用 项目六十六:回答“什么时候”的问题项目六十七:转告 项目六十八:一样/不一样(领悟)项目六十九:属性和分类:那个不应该在?项目七十: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项目七十一:以一项话题回答提问项目七十二:听从“问”和“告诉”的指令项目七十三:寻找一个放在特定场所的东西项目七十四:区分(在什么时候)问/或回答(相互信息)项目七十五:复述故事(刚刚听过后)项目七十六:解释(描述)话题项目七十七:讲故事 项目七十八:(难度大)物主代词(我的,我们的)项目七十九:(更难的)物主代词(他、她)项目八十:回答有关谈话的问题项目八十一:描述一件事情 项目八十二:一样/不一样(表达/看得见的)项目八十三:回答出“哪个……”的问题项目八十四:告诉孩子一个不清楚的问题,使他会问问题。项目八十五:回答“为什么”和“如果”的问题项目八十六:句子的逻辑结构 工项目八十七?予预言结士^果 项目八十八:根据属性或类别排除物体 项目八十九:解释人、场所、和物品 项目九十:模仿同学/小朋友 项目九^一:主动叫小朋友去玩 项目九十二:通过观察表达新的反应项目九十三:玩具 项目九十四:工艺、手艺示范(精细动作训练)项目九十五:第一/最后(先/后先/再)项目九十六:词汇 项目九十七:为什么/因为 项目九十八:模仿写字 项目九十九:介词 项目一百:猜出想象 项目训练指导要领: 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上可以是: 拍桌子拍手拍腿敲桌子挥手(象打招呼似 的) 握双手摇头点头转身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拍头跳抱臂磨擦手掌 拍肚子踏步伸手插腰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予强化。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附: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 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①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②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拍腿 摇头点头 转身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跳 抱臂拍肚子 踏步伸手 敲椅子插腰 拍头摩擦手掌等 ③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二:摹仿口形的运动: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 ② 边示范边说:“这样做。”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伸舌头 噘嘴磕牙齿 吹的动作笑 吻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跟别的其它项目一样,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三:相配、区别物体 A.相配(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主义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同时叫他相配,“把一样的 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以强化。 B.相配(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一个勺子,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的距离孩子一样远。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一件东西相同)给孩子,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如果他摆得不对,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 说∶“不对”并且重复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让他正确摆放。 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再练习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 C.相配(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特教老师总结的孤独症训练方法大全,绝了

特教老师总结的孤独症训练方法大全,绝了! 孤独症孩子的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位孤独症特教老师的完整训练计划,希望能为各位家长带离开一些心得与体会,帮助到患儿的家庭训练。 需遵守的总原则: 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 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 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的技能是按由简单到难的次序排列的,然而训练的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的技能。 训练时间:约3——4个月 1 注意力 在教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看着我”是非常关键的。提示孩子坐

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或家长坐得很近,不允许孩子坐姿不正或跑开。老师或家长的态度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1) 看着我 面对面 1秒,2秒,5秒 由活动转向老师或家长 (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老师或家长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提示:将手放在孩子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 2) 对姓名的反应 2 听从一步的指令 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头,脚,肚子,眼睛,腿等 “做给我看”: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 3 模仿活动 “跟我这样做” 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是 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老师或家长将积木搭成形状,让他模仿,用 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 指令反应 老师或家长将孩子想要的物品举起,叫他“用手指”,提示他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他,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 配对

ABC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本量表由Krug(1978)编制,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表现57项,每项选择是与否的回答,对"是"的回答,按各项负荷分别给予1、2、3、4的评分。原作者研究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其阳性符合可达85%,两位评分者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94,同一评分者先后评定的一致性为0.95,本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臵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好书推荐】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孤独症调查资料,国际上一般认为孤独症病情严重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病情较轻的发病率为万分之四十左右。这样算来,目前我国病情严重的孤独症患者有65万左右,较轻的则有500多万。据专家人士称,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它正成为严重影晌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约3/4的孤独症患儿表现为智力低下。一旦发现您的孩子有这些迹象,一定要及早诊断、及早开始治疗,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专家不到100人,提供训练的机构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状态下,孤独症患儿康复的重任就完全落到了家长的身上。孤独症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需要专人专职进行,如果去机构训练则需要家庭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孤独症给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祝福与关爱。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也能拥有一个温暖的春天! 编辑推荐 经历了人生孤独,你已经变得开朗,经历了风雨洗礼,你已越来越坚强;经历了特殊教育,你有了前进方向;未来的路还很长,你的路洒满阳光。 一个花甲老人,十年如一日带孤独症孙子,走出孤独的亲身体验! 作者简介 王占富,吉林省前郭县人,1998年为照顾患孤独症的孙子而提前退休.退体前系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干部。退休后专职照顾斌斌,在和斌斌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逐渐摸索出一套对孤独症患儿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得患重症孤独症的斌斌现在不仅走出了孤独,而且拥有了一技之长。斌斌爷爷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字发表在网络上,他的文字带给广大孤独症患儿家长以希望和信心

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影响

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影响 一、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交发展不足和沟通技能的缺乏以及刻板的行为、狭窄的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它影响患者与外界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尽管患者看似与正常人无异,但病症令他们对这世界有不同的体验。不明白的人常常觉得自闭症患者很自私、反应迟顿、冷漠又古怪。 二、家人需要树立正确的成长教育观 自闭症儿童一般发生在3岁之前,而家庭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家庭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多种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单单靠医疗解决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以“家庭中心”的康复模式对于自闭症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帮助自闭症儿童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成长教育观,同时努力排解家庭的消极影响,树立绿色儿童观。 为人父母,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望子成龙。可是,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被医生定性为“高功能低智能”的自闭症的患儿,你会怎样?失魂落魄?绝望愤怒?……然后呢?接受事实,从此让孩子淡出人群,随他自身自灭?还是努力振作,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寻找到排遣痛苦的良方?家庭是一个孩子的依靠,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甚深,所以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是最重要的,父母没有时间去悲天悯人的抱怨,只能坚强的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蔡春猪,作家,编剧,在两岁的儿子喜禾被确疹为“自闭症”后,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并以微博的形式记录了儿子喜禾的每个日常细节。《给儿子的一封信》登载在博客之后,在一夜之间,被浏览数十万次,被转发及评论数万条,他微博的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月前,新浪的星新出版社将蔡春猪的这些文字集结成册,出版了新书——《爸爸爱喜禾》,一经出版,立刻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此,特推荐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自闭症”这个弱势群体,能够从蔡春猪的这本书中体会到作为一个自闭症儿童家长的那颗坚强又挚热的爱心。 信的开头写道:“吾儿喜禾:这封信本来打算在你18岁的时候给你写的。你在外地读大学,来信问我对你找女朋友一事的看法。现在,提前了16年。提前16年写的好处是:有16年的时间来修改、更正、增补;坏处是:16年里都得不到回信。”18岁,如果可以读到来自父母从远方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无异于最好的成人礼。可是,喜禾爸爸的计划被彻底否定,作为一名自闭症患儿的父亲,他可能永远也无法看到儿子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天。——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就好像是一个人才刚刚开始他的人生,就被判了死刑。喜禾爸爸说:“死刑犯还有机会上诉,我能上诉吗?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那我能监外执行吗?哦,也不行。那我越狱!什么?越狱是重罪,会加刑——就是说,如果我再生一个……好,我服从判决!”他埋怨老天爷“把我儿子设计成一个自闭症却不肯给我解释”,可是,随后,他说道:“因为我的乐观豁达,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会在我这里得到幸福。”从起初的愤懑、伤心,到后来乐观、

孤独症儿童家庭评定量表

孤独症儿童家庭评定量表 孤独症儿童家庭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置等的辨别能力差 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4.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限 35.以撞头、咬手等行为来自伤 36.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什么) 37.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注:能指出则勾"0"一个也不能则勾"4") 38.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39.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盖着耳朵 40.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42.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注:达到或超过5个则勾"O",一个不会提则 勾"4") 43.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44.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45.不是经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的实践报告

XXXXX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 班级:XXXX级XX班 姓名: XX 学号:XXXXXXXXXX 2013年 9月 X日

目录 ●调查问卷样本 ●数据总结 ●摘要 ●正文 ●结语 ●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学习《毛概》大学生都会有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为了了解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我诚挚地感谢你的支持与帮助。 1.请问您是属于哪个阶段的青少年?()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其他 2.您认为网络对于您的生活重要吗?() A.很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太重要 D.不重要 3.您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个人发展有帮助吗?() A. 很有帮助 B.有一定的帮助 C.没多大帮助 D.基本没帮助 4.您认为网络带给你的乐趣或好处是什么?(可多选)() A. 学到知识 B.认识朋友 C.游戏乐趣 D.了解新闻 E.其他 5您上网的大多数时间花在做什么上?(可多选)() A.学习 B.玩游戏 C.聊天 D.浏览信息 E.看视频F其他 6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 A.1小时以下 B.1~3小时 C.3小时以上 D.不确定 7您身边有没有同学(包括你)沉迷于网络世界?() A.很多 B.有一些 C.很少 D.没有 8您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可多选)() A.损害健康 B.沉迷游戏 C.引诱犯罪 D.荒废学业 E.其他 9假如一段时间不上网,你会感觉怎样? A.很不舒服B不舒服C有一点不舒服D感觉正常 10照目前的状况来看,你觉得中国网络的发展前景如何?() A.极具潜力 B.甚是期待 C.一般般 D.没期待E其他 11总体而言,您认为网络是怎样的?()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差不多 D.不清楚

孤独症儿童一对一训练活动实例模仿

简介: 模仿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模仿孩子不能学习适应他(她)的文化所必须的语言和其他的行为方式。因此,模仿技能的发展在任何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一个必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孤独症儿童学习模仿具有特殊的困难,因此有必要教给他们模仿技能,而不是让他们以迟缓的或怪异的方式顺其自然地发展。 最初的模仿技能涉及到简单的和直接的重复,如发出语音和拍手,这些一般是在较小的年龄里学习的;后来模仿比较、特殊的行为。本节所列举的练习,设计的目的是用其来增强模仿的技能,它们通常是在早期要学会的,是学习语言所必须,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还没有发展出语言的时候,问题通常涉及到儿童只有非常薄弱的模仿能力,因为所有语言都涉及到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最好首先从粗大和精细运动的模仿开始,这样孩子可以学会模仿的基本过程。 模仿的活动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动机、感觉、记忆,以及不仅控制嘴和手部的肌肉的一系列的粗大运动,而且还包括控制嘴和手部的肌肉联合的精细运动。模仿可以是即时的,如孩子第一次重复向他(她)说的某个词语;模仿也可以是延迟的,如模仿过去所经历过的某个行为或词语。孤独症儿童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从所记住的行为中选择适当的行为模仿有困难。 正如前面所解释的,在设计任何一个教授模仿技能的方案时,首先要对孩子的模仿技能的水平进行一次准确的评估。下面所列举的这些活动只是第个发育水平的典型活动的例子,可以用它们教模仿技能。 (1)模仿敲打 功能领域及年龄:模仿:运动0-1岁 精细运动:抓握0-1岁 感知觉:视觉0-1岁 目的:学习模仿。 目标:模仿用勺子敲打的一种方式。 材料:2个勺子、壶。 操作过程: 让患儿坐在桌子旁边,通过在他的范围内摆动勺子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用勺子以有节奏的方式敲击桌子。用你的另外一只手,把第二把勺子放到他的手里,强化他抓握。辅助他的手(即握住他的手)握住勺子以你正在做的节奏形式敲击桌子。逐渐减少对他的手的控制,看一看他没有你的辅助是否愿意继续做。当他在没有辅助下,能够敲击桌子的时候,把敲击桌子改成敲打壶。观察患儿是否随着你转换。如果他没有转换,把他的手转换到壶上,继续你的敲击。如果需要,就帮助他开始。过一分种,再转换到敲击桌子,重复这个过程,使他能跟随你转换,继续做这个活动,直到他能够每次在没有你帮助移动他的手时,能够模仿在桌子和壶之间转换的模式。 (2)模仿最初的语音 功能领域及年龄:模仿:发音0-1岁 口语认知:发音0-1岁 目的:促进发音模仿。 目标:模仿一系列单音节的声音。 材料:无。 操作过程:

【免费版】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年级______ 以下有一些你孩子平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请仔细阅读每一项,根据你孩子的实际情 况,选择适合的答案。(1与年龄相当 2轻度异常 3中度异常 4严重异常) 1. 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1 2 3 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1 2 3 4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1 2 3 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1 2 3 4 5. 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1 2 3 4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 1 2 3 4 色或位置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 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 1 2 3 4 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1 2 3 4 9. 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 2 3 4 11. 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 2 3 4 12. 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 2 3 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 1 2 3 4 时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 2 3 4 15. 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 2 3 4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 2 3 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 2 3 4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 2 3 4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1 2 3 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 1 2 3 4 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 1 2 3 4 儿童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1 2 3 4 23. 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1 2 3 4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1 2 3 4 25. 拒绝与别人接触或拥抱 1 2 3 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1 2 3 4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1 2 3 4 28. 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1 2 3 4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 1 2 3 4 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1 2 3 4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资料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 ● 强燕芳朱亚春 随着全球信息化过程的加快,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人类正一步步地走向网络时代。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其网民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据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统计的数据(《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在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己达3000力,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这些数字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满怀激情地走进网络世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同样也不例外。它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接受多种教育的机遇。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扩展,它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凸显并引为关注。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 二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在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表征系统,将新知识融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网络信息是多媒体信息,它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对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信息没有给人提供直接采用动作表征信息的机会。电脑前,人们的动作只是对电脑的操作,而不是对网络信息的实际演练,无需进行现实世界中的诸多实践活动,显然通过电脑或相关技术实现的过程明显不利于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上信息量较大的文本信息从本质上说属于符号系统,符号信息如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直接经验或表象相联系,则三种信息加工方式的切换不会成功,符号信息也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比起传统的阅读书籍,网上获取信息缺少了一个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形象化的过程,不利于青少年理解能力的提高。 网络影响青少年健康情感的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情感世界当中的喜与悲、乐与愁,都必然会有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会有强烈的表现。青少年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人与人

孤独症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 需遵守得总原则: 1、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为保持强化物得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得技能就是按由简单到难得次序排列得,然而训练得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得技能。 第一疗程(3个月) 1 注意力 在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瞧着我”就是非常关键得。提示儿童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坐得很近,不允许儿童坐姿不正或跑开。老师得态度就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得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让儿童集中注意力就是关键得第一步。 1) 瞧着我 面对面 1秒,2秒,5秒 由活动转向老师(让她从事活动,然后教她在老师说“瞧着我"时,抬头瞧并进行目光接触。提示:将手放在儿童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得水平高度) 2) 对姓名得反应 2 听从一步得指令 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 :头,脚,肚子,眼睛, 腿等 “做给我瞧”: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 3模仿活动 “跟我这样做” 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就是 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老师将积木搭成形状,让她模仿,用 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指令反应

老师将儿童想要得物品举起,叫她“用手指",提示她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她,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 配对:物体间/图画与物体间/图画间/色彩间/字母间/数字间 6语言模仿:元音/辅音~词语~词语组合一开始可接受相近音,再慢慢纠正 7 玩耍: 形状块 / 动物拼图(同时老师发出动物得叫声并学习动物得动作) 珠子/钟型拼图 积木 / 数字拼图 音乐(VCD,电子琴,打击乐器) 娃娃书 8 区别物体 叫她“给我”:球, 杯子,鞋等,逐渐增加桌上物品得数量 9 区别图画 叫她指着:从两幅画到许多画 10认识物品名称 “这就是什么?” 用真实物品或图画,开始时接受相近回答 11 就是/否 摇头说不-—对不想吃得东西?点头说就是——对想吃得东西开始提示,然后减退? 12 认识动作:? 1)对老师“我在做什么?”?挥手,跳,站,坐,拍手,跑,擤鼻子,亲吻,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示范回答,开始时接受相近答案)?2)对自己“您在做什么?" 3)对别人“她在做什么?" 开始时只要求动词,如“在跳”? 13 认识色彩(从理解到表达) 2) “这就是什么颜色?”举起物品(示范,再减退) 1)指红色/蓝色/黄色等? 14 所有格 指出****得鞋(姓名)(为您得/我得得训练打好基础)? 15形状(从理解到表达) 1)指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这就是什么形状?”,举起相应形状得木块(示范正确回答,再减退) 第二疗程(2个月)?保持以上所有课程,包括目光接触? 1 比较,对比:?大/小指着大得/小得车子 2 动作+物体得表达方式 “喝果汁”“吃饼干”

自闭症家庭训练

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 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 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

志愿者孤独症培训心得体会4篇

志愿者孤独症培训心得体会4篇 “让星星被世界点亮”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觉得自 己幸运吗?” 也许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年纪,在那个被各式各样的 问题所困扰的时候,我会说,不,生活糟透了,我一点 也不幸运。但是在今天,在现在,在那句“我要你无条 件的爱我”始终徘徊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平复的时候,我 会说,是的,我很幸运。是的,我很幸运。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走近孤独症,走近星星 的孩子。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孤独症患者,都 只是停留在知道的浅层方面,我们从未主动的去了解去 深入地探索过他们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 给予他们帮助的方式。甚至于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到他们。之前的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孤独症儿童是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孤僻的孩子,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他们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他们大多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不能与 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他们自己所能控制地,又 怎知,他们不具有一颗渴望被爱,渴望去爱的心呢? 我们是幸运的人,他们,也将是幸运的人。因为我

们会竭尽我们的全力,用我们的方式改善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我们尊重他们的“不尊重”,理解他们的“不理解”,体谅他们的“不体谅”,包容他们的“不包容”。他们同样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不同不能否定他们存在的地位。 在那八分钟“你会怎样做”的视频中,我看到了这个社会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一份耐心和关护,我看到了温暖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且渺小的,但我们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如同那燎原的星星之火,终将点亮这些美丽纷繁的星星的孩子。 “保持初心,让世界充满爱”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知道了什么是孤独症,它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并且伴随终身,一个至今不明确病因的疾病,它虽然不会威胁到生命,但是它对孤独症儿童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更大的是那种无助,对于自己孩子的病症无能为力的时候,面对周而复始行为的心力交瘁的时候,这些是我们远远不能体会的。孩子无法正常的独立生活,无法表述自己的想法,无法与人正常的沟通,来自旁人和社会的不理解和各种歧视等。那当他们的父母家人离开以后,他们要怎么办,一个人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是无助的,是可怕的。所以孤独症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活的更久一些,哪怕只比自己的孩子

孤独症生活自理训练教学

孤独症生活自理训练 作者:dingtianbao 来源:日照孤独症康复中心更新时间:2010-2-26 16:58:45 生活自理不仅对于孤独症儿童,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家长的重心往往在于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生活技能的形成。这也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到8、9岁还不会自己独立穿衣、吃饭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孤独症儿童在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方面都有困难,在像穿衣服、吃饭等适当的社会行为方面往往大部分需要成人的帮助。然而,在科学的训练 和细心的关怀下,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能够学会相当复杂的自我帮助性技能。但家长并没有有意识地加以训练,致使自己成为孩子永久性的生活保姆。这是最令家长痛心的,也是家长最不希望的。 生活自理一般是指自我服务性活动。在这里,我们从进餐(包括喝水)、洗漱、如厕、穿(脱)衣服四个方面来说明。任何一个生活自理活动都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链条,因此,我们在训练前,要首先将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环节,然后根据环节逐一进行训练。可以从第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前进法”;也可以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训练,我们称为后退法;也可以从最简单的环节开始训练,具体情况依孩子的能力而定。当每个环节都能完成得很好时,要将各个环节连成链条,训练孩子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 第一节进餐 进餐包括喝水是最基本的技能。我们经常看到孤独症儿童由于手的动作发育不好、视觉注视能力差,往往勺子里的饭或者杯子里的水还没到嘴边就已撒得不剩什么了。因此,进餐的成功取决于孩子手部动作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 一、喝水 1、材料的选择: 杯子的大小要适中,易于孩子操作。 2、步骤 l 学会拿空杯子 l 拿起装有水的杯子(开始时水不要太多) l 将杯子移到嘴边 l 喝水 l 将杯子放下 3、具体训练过程 第一步:把空杯子放在孩子面前,对他说“拿杯子”。如果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马上辅助他以手的正确姿势将杯子拿起。并用语言表扬他。直到他能独立拿起杯子为止。 第二步:把装有水的杯子放在孩子的面前,对他说“拿杯子”。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直到能独立完成为止。 第三步:1—2步能独立完成后,撤掉以前的语言提示“拿杯子”。给予语言提示“把杯子端起来”。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保持手臂的平衡,将杯子移到嘴边。当能够独立完成时,撤掉语言提示“把杯子端起来”。 第四步:以上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指令“喝水”。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如果孩子能够张开嘴喝水,要马上强化他。 第五步:以上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提示“把杯子放桌子上”。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将杯子从口中拿出来,放到桌子上,给予强化。孩子一旦能独立完成,撤掉语言提示“把杯子放桌子上”。 以上运用的是身体辅助。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动作模仿能力,用示范的方法当然更好。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 现状及应对策略 论文形成时间:2005年10月 单位:诸暨市牌头镇小 作者姓名:楼可青

浅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隐患严重,网络孤独症有所上升。面对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学校作为网络教学的主战场,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应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差别,警惕网络“虚拟现实化”,使学生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和社会则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同时,三者应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多更好的教育网站,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培育先进高效的教育网络,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文明 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25岁以下的用户占上网人数的93%以上,被称为“网上的一代”。与此同时,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据了解,自1986年起我国每年计算机犯罪发案率以3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网吧”遍地开花,学生上网行为日渐频繁,不良影响严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究竟如何?面对网络信息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人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1.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有人曾对城镇某些学校的300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调查形式采取大面积问卷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发出300份问卷,收回有效卷300份,成功率1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