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2020年前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

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前三十年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应该会被初级的服务业所取代,而能够聚集起服务业的,为其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市场空间的,只有大型或者超大型的城市群。看清了人的流动趋势,就能找准财富的聚集趋势。

今天带来这篇中信建投的报告,他们借助BAT带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把全国各个省市区域人口流动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们得以用更加多元化的角度来审视城市人口战争,为房地产行业城市之间的选择带来参考意义。

零和博弈——渐行渐近的城市战争

内生性人口红利的趋缓

回顾我国快速发展的30年,本质是人口红利加速释放的30年,这期间我国总人口净增加了3.24亿,其中15岁至64岁的人口数量保持了12年的连续增长,人口红利的快速释放也加速了城乡的聚集,2014年人口密度也比1980年增长了38%,城镇化率从80年代初不到20%的水平晋升至50%以上,带动了人口布局的重构,也推动了城市群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需求释放。

但进入“十二五”末,人口红利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各个学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口总量增速开始下行,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至5%以下,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口占比也出现拐头,抚养比正逐步抬升。我们此前在年度策略中做过测算,主流城市的购房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5-34岁和35-44岁,这部分人群从2015年开始,占比下滑斜率将逐步加大,虽然我们认为在2025年以前,25-44岁人口的总量依然可以稳定在4亿左右,但从大趋势来看,人口红利的下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9%对33%,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

事实上,即使在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的21世纪,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就已经开始。根据北京BCL的街道精度的数据研究,全国39007个乡镇街道的平均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则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人口增长的趋势延续,但是这10年间依然有33%的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了下降,而出现大幅增长的街道仅有9%。

这说明即使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一直都伴随着充满集聚效应和极端分化的过程,这当中城市边界的增长并不是普惠,而是零和博弈,这个现象将会在未来人口红利趋缓的过程中日趋明显,如何在接下来的10年中选对城市,掌握剩余人

口红利,将是房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这其中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原因是我们这篇报告的价值。

中国人口迁移回溯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从80年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超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成为全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因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梳理我国人口迁徙趋势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乡镇企业发展推动补偿性高峰

在经历了60-7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恢复性城镇化阶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的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后,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小城镇落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据统计,1979年至1981年我国人口省际净迁入量为626万人,净迁出为107万人,迁移活跃度较70年代明显提升。

当时的人口迁移表现具备以下特点:1、人口迁移还主要集中在省内。1985-1990年全国平均省内迁移率在20-30%左右,其中广东省省内迁移率达到40%以上;2、地区之间的迁移活跃度分化明显。总迁移率最高的北京达到74.2%,而最低的河南只有12.4%。

流迁人口的活跃也推动各个地区人口区域的变化,直辖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非农城市开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开始显现,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人口再分布的直接影响,而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省份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趋势也在当时开始形成。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省市的人口吸引力开始初步彰显,而人口迁出最大的省市包括四川、浙江、黑龙江等中东部区域,“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成为当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

上世纪90年代人口迁移:东部城市群开始形成

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神话,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相比80年代,人口迁移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迁移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期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迁移量都增长了近4倍,并且非正式迁移(在人口普查中根据户口登记状况离析出来的“人户分离”的人群)对总迁移的贡献度逐步加大,到2000年,非正式迁移的占比高达70%,远远超过80年代;

2、人口迁移原因变化。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增强以及电子和汽车产业兴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人口流迁的核心动力,人口迁移原因也从原来的工作调动、随迁家属等转变为“务工经商”,该部分人群占比至30%。

90年代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地区的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重持续增加,而中西部区域人口则保持净迁出,其中中部地区的人口迁出比例持续扩大,总体流向呈现以中西部人口大省为出发点,以经济发达的特大中心城市和东部发达省份为目的地。

迁入地分析:全国各地迁出人口中有34.81%的迁入了广东省,其他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依次为浙江8.75%、上海6.60%、江苏6.34%、北京5.65%,广东省、上海、北京等传统主流区域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人口吸纳能力,而同时浙江和江苏异军突起,其背后也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初步显现。

迁出地分析:按照全国总迁入人口中每100人中来自某地区的频数,来自四川省的为最多12.76人,依次分别为湖南9.93人,安徽为9.14人,江西为8.25人,河南为7.24人,中西部区域人口成为全国主要输出点。

整体而言,上海、北京、广东成为净迁出地的地区个数最少,而且总净迁入率最高的三个主要吸纳地中心。天津、浙江、福建、新疆为中等净迁入率类型。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黑龙江、河南、贵州为高净迁出率地区;陕西、甘肃、青海、河北、内蒙古、吉林为低净迁出率省份,除河北省外,其余都是属于中西部地区。

90年代的人口迁移可总结为“三大加一小”的中心,三大流动中心分别是广东省(珠三角)、上海(沪苏浙闽)、北京,一小是指新疆自治区。比较三大中心的净迁入流向,北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方向,除河北外,其他较分散,包括山东、江苏,来自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黑龙江等,而上海主要吸纳长三角周边的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区域人口,广东吸引的大部分迁移流动人口距离最远,主要来自经济较为欠发达的中西部的省份,主要包括湖南、广西、四川等。新疆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以及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开始吸引较多内地人口迁往,但主要来源地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地理位置较近的河南等省份。

21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马太效应下中部地区趋于“边缘化”

人口迁移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进入21世纪,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迸发增长的态势,2010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数达到2.61亿,其中流动人口数达到2.21亿,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34倍,其中2010年广东省流迁人口达到3681万,甚至超过了1990年全国流迁人口的总数,证明近30年来全国人口流迁规模和速度都是持续强化的。

区域间分化持续扩大,中部地区边缘化

从省际迁移结构来看,2000年至2010年,强势区域依旧维持强势,我国东部地区人口迁入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迁入人口占全国迁移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2.4%,而西部中部分别仅占12.1%和6.5%。细化来看:

1、东部超大省市继续傲视其他区域。北京、上海、天津三大超大城市的净迁移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17.5%、18.2%和6.6%增长到了2010年的34.5%、37.9%和21.0%,马太效应明显。六普期间人口净流入规模最大的五大省市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全部来自于东部地区。

2、中部区域首次成为全部净迁出地区。在山西从五普的净迁入变成净迁出后,中部地区全部变成净迁出地区,尤其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等中部成片地区的净迁出人口占到全国的53.6%,其中安徽净迁出人口比重占到15.0%,为全国最主要人口迁出中心。

3、西部地区仍存在一定程度凝聚力。在东部地区强大集聚效应下,西部有大量人口迁出,但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依然保持净迁入,说明西部内部依然具备较强凝聚力。

分区域迁移趋势来看,东部地区主要表现出的是区域内部的迁入和迁出,其中内部迁移比例达到75.7%,中部地区作为主要人口迁出地,其迁出人口占到了全国

省际迁移总人口的32.1%,而迁出的人口中87.0%迁入了东部,为东部人口的主要贡献者。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类似,但其内部迁移的人口接近迁往中部地

区的3倍,更多体现出区域内部迁移的趋势。

迁移中心发生微妙改变

21世纪后,全国人口迁移中心发生改变,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福建和江苏成为新一轮人口迁移中心,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和江苏人口吸引作用继续提升,而北京、浙江和广东吸引力略有下降,新疆则失去了迁移中心的地位。

从迁移中心人口来源来看,随着交通工具升级以及产业重心的转移,各个地区的人口构成也开始体现出变化:上海:“六普”上海的主要吸纳地区从江西和浙江变成了湖北和河南,主要在于江西人口更加偏向流入福建和浙江;北京:北京“六普”期间黑龙江取代四川成为主要被吸引地区,天津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环渤海成为北京天津区域主要人口来源:浙江:浙江吸引人口中,河南人口大幅增加,取代了五普期间的湖北;广东:广东省人口来源中河南取代了江西;福建:福建区域吸引的人口中除了固有的重庆和四川,贵州人口占比也大幅提升。

人口迁徙是主导房地产市场的唯一要素

人口迁徙的集聚效应也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结构的分化,据我们统计2014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现的房地产销售金额分别为59%、23%和18%,销售面积分别为48%、30%和22%,东部地区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集中度也和人口迁徙趋势相匹配。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回顾过去近20年,东部地区无论是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成交量的集中度都是持续下降的,这点看上去似乎和我们所看到的人口向东部一往无前的集中趋势有所不符,但解释起来非常容易。

过去十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较为领先,市场成熟度以及土地开发成本皆较高,而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开发商逐步将市场拓展至成熟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尤其在2009年左右开发商普遍将重心转移至中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这也是我们看到2010年左右中部地区投资占比明显提升的主因,但由于这些城市大部分为人口净流出城市,在首批刚性需求被满足后,市场后续乏力的效应开始逐步显现,这也证明,追求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是寻求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我们认为在未来,中西部地区的成交以及投资份额将很难扩大,我们已经观察到2015年至今,东部地区开发投资的份额已经重新开始回升。

人口迁徙规律梳理

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于1880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七条规律,主要是:

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从我国情况来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区域环境、经济因素、社会文化等多元角度,国内也多有文献对此作出解释。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整理,我们认为国内人口迁徙与“推拉理论”中的部分规律相当符合,可以将人口迁移的“拉力”简要归结为三点,即经济因素、距离因素以及资源吸引力,其中经济因素是最关键的核心,而房价,可能从来都不是一个影响的主要因素。

1. 经济因素:对生活改善的憧憬

从经济角度,迁移人口的迁移决策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在于迁移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受到迁移人口所处地区与目的地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小影响,追求更高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是主导因素。根据调查,我国因务工经商而迁移的人口比重从80年代的7.9%上升至2010年的45.1%,成为全国迁移的最核心原因,而其他如婚姻嫁娶、学习培训、投靠亲友等非经济因素占比皆出现明显下降。

我们比较了各个地区工资收入水平和净迁入人口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呈现非常明显的正相关,证明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迁移人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的平均工资相对较高,也带来更多的人口导入,其中来源地和迁入地之间的工资差距是助推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作为21世纪以来人口导入规模最大的省份,平均工资却明显低于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区域,仅相对高于河南、湖南等人口迁出地,这实质上反映了广东省的人口导入结构中综合素质相对低于其他主流城市,同时也印证了广东省中大部分城市并不是人口迁移的最终站,而是人口反迁的中转站。

2. 距离因素:迁移成本的控制

Cindy Fan曾经通过模型证明人口迁徙地区差异效果随着地域空间距离的长短差异而发生变动,说明人口迁移和空间距离存在联系。根据美国的普查局统计,在其迁移人口中,61%会留在原县区(美国州以下最大的行政区),在一个州不同县区间迁移的占19%,而在不同州之间迁移的仅占16%。我国铁路是迁移人口最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迁移人口在跨省际迁移时会以省会城市为迁移核

心城市,然后再向相邻经济圈扩散,因此我们整理了我国各省省会之间的站间里程来分析迁移人口及所吸引地区之间的距离。

分区域而言,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人口迁移主要以区域内部迁移为主,吸引的是各省之间的人口,如河南、河北和山东等。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吸引人口相对较远,而珠三角对人口吸引辐射作用最强,除了湖南是毗邻省份,其余四川、重庆等皆是来自于距离较远的省份。而从迁出省份来看,除了安徽省迁入省份主要为江苏、上海等毗邻省份,其他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均选择空间距离较远的省份。

但除了这些主要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大部分省份的迁移距离都是空间距离较近,与吸引中心毗邻的省份,这点也得到支付宝大数据的印证,数据显示,2014年春运期间,十大最热线路分别为:广东—湖南、广东—湖北、北京—河北、广东—广西、上海—江苏、广东—四川、广东—江西、广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安徽,除了广东省,其他区域皆是毗邻省份之间的迁移,外出生活的用户中以离家200—800公里最为集中。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永嘉丧乱”时期 西晋建立后,武帝司马炎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分取赋税,一些同姓王甚至统领中央军队.继武帝位的晋惠帝是个白痴,皇后与皇太后展开争权斗争,并引起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位诸侯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乂、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争夺皇位的混战,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是为“八王之乱”.这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大量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流亡到荆、湘地区,“时流人在荆州十万余户”,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的人口迁徙,是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西晋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为了求食,中原人民开始向南迁徙.八王之乱的破坏,以及西,北各族势力的冲击,引起更大规模的移民潮.黄河流域的人民迁往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民向更南方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古代: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综评4 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六普”启动之初,便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国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多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人口问题俨然也成了一个“国际问题”。美国有媒体认为,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印度一些媒体则从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中,“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认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不过,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5.4 亿增加到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1999~2049 这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最新普查结果揭示出中国人口国力的几大变化,如人口总量与人口素

质的变化,人口流动增速迅猛、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也都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存在的几大变数。过去30 多年,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妥善解决了人口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未来1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此时,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好新的人口变动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显紧迫和必要。如果能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新变化,因势利导,再造新的人口资源比较优势,会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或贻误时机,任何一个人口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制约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需要把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最基础的国家战略,科学谋划相关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外媒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中国面临挑战【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 月28 日报道】题: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增速放慢今天公布的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速已降至10 年前的一半,而且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都更高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 年中国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

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1960~1962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4360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1840万人,迁出 1752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1956万人和1868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90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1910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年中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1982年7月 1日到1987年6月 30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居住到1987年7月1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5年的人。5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62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6.88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3人,年均0.6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3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5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3053万人,年均610.6万人,迁移率为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3次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5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1%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12个区,总人口达821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1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1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1次。 (2)5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5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的研究报告 现代经济,人口不是负担,而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 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人口迁移带来的居住需求是房地产发展 的根基。 我们曾提出业内经典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倡导“城市群”模式,尊 重人口迁移聚集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近年大力呼吁“尽快 全面放开生育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的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从城市层面看,近年向粤浙集聚的人口主要在大都市圈,而回流中西部的人口也主要是向大城市集聚。 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 1、中国人口大迁移的新趋势 1.1.省级:粤浙人口再集聚与渝皖川回流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从“孔雀东 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 部并存三个阶段。从常住人口变化看,2001-2010年、 2011-2015年、2016-2019年,粤、浙常住人口年均增加分别为171、69、131万和83、15、65万,而江苏三个时期分别为51、16、18万;皖、桂、川、豫、湘、渝、黔、鄂等中西部省份由2001-2010年的年均负增长转为2011 年后的正增长;东北三省由2001-2010年的年均正增长转为2011-2015年的 负增长,近4年减幅扩大。

从剔除自然增长因素之后的人口迁移看:近4年广东、浙江年均人口净流入分别由2011-2015年的14、-7 万大幅回升至2016-2019年的76、46万,呈现明显的人口再集聚趋势; 上海、北京因近年严控人口规模,均由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岀; 山东近年经济转型落后,年均人口净流出规模较2011-2015年继续扩大; 中部省份除安徽由年均净流岀转为净流入外,其余各省均为持续净流出状态; 重庆、四川、陕西近年人口持续回流,其中重庆、四川近4年年均人口净流入规模在10万以上; 东北三省经济持续低迷,人口净流出规模持续扩大,辽宁由2001-2010年年均人口净流入14万下滑至 2011-2015年的2.3万,近4年年均净流出5万。 1.2.城市:深圳、广州、杭州、长沙年均净流入超 20万 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近4年深圳、广州、杭州、长沙4市年均净流入超20万,北京年均净流出超10 万。2001-2010 年、2011-2015 年、2016-2019 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中,人口净流入的分别有155(1 市数据缺失)、134 (10市数据缺失)、120个(14市数据缺失),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占比分别为46. 1%、41?0%、37. 2%;三个时期人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WS23 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1、概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国际上,迁移和流动并无实质上的区别,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迁移定义为:“人口在两个地理单元之间的空间移动,通常会涉及到居住地的永久性的变化”(UN,1958)。其中的关键要素有两点:地理区间的改变和居住地的永久性改变,而这两个要素也就是区分人口的迁移性移动(migratory movement)和非迁移性移动(non-migratory movement)的重要特征。与国际上通用的定义相比,我国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定义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由于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因此人口的移动行为是否改变其户籍就成为了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主要标志。除此之外,相关权威学者认为,流动人口和迁移人口的核心区别在于:流动人口只是暂时离开了其常住地,而进入了暂住地或客居地的人口,最终是要返回其常住地的;迁移人口则是改变了定居地的人口,通常并不再返回原来的常住地。1国家统计局在进行统计时,把在一个地方居住达半年以上的人口,无论其户口在何地,都算作这个地方的常驻人口。在很多地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甚至长达几年。比如,在北京的400万流动人口中,居住北京5年以上的人口高达40%以上。中国的城市化率指标,都是按照在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统计的,而城市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流动其实就是人口迁移的一种形式,是户口没有变更的迁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我 1翟振武 段成荣,《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5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从80年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超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成为全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因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梳理我国人口迁徙趋势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乡镇企业发展推动补偿性高峰 在经历了60-7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恢复性城镇化阶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的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后,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小城镇落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据统计,1979年至1981年我国人口省际净迁入量为626万人,净迁出为107万人,迁移活跃度较70年代明显提升。 当时的人口迁移表现具备以下特点:1、人口迁移还主要集中在省内。1985-1990年全国平均省内迁移率在20-30%左右,其中广东省省内迁移率达到40%以上; 2、地区之间的迁移活跃度分化明显。总迁移率最高的北京达到74.2%,而最低的河南只有12.4%。

流迁人口的活跃也推动各个地区人口区域的变化,直辖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非农城市开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开始显现,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人口再分布的直接影响,而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省份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趋势也在当时开始形成。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省市的人口吸引力开始初步彰显,而人口迁出最大的省市包括四川、浙江、黑龙江等中东部区域,“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成为当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 上世纪90年代人口迁移:东部城市群开始形成 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神话,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相比80年代,人口迁移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迁移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期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迁移量都增长了近4倍,并且非正式迁移(在人口普查中根据户口登记状况离析出来的“人户分离”的人群)对总迁移的贡献度逐步加大,到2000年,非正式迁移的占比高达70%,远远超过80年代; 2、人口迁移原因变化。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增强以及电子和汽车产业兴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人口流迁的核心动力,人口迁移原因也从原来的工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企业融资8班林克岩201240101740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

浅论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城乡迁移 ----------浅论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 关键词:人口城乡迁移;影响因素;形成特点;人口迁移;迁移原因;迁移选择;迁移方式 目录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前言—————————————— 四、探讨人口迁移问题 1、城乡人口迁移数据的概况—————————————— 2、城乡人口迁移的形成原因——————————————— 3、城乡人口迁移的阶段变化——————————————— 4、城乡人口迁移的形成特点———————————————— 5、当今社会中国面对城乡人口迁移所采取的的措施—————— 6、参考文献——————————————————————

前言 从人口迁移进程的变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与迁移选择和迁移方式、迁移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及影响等方面,综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进程及研究成果。大量的实证研究,使人们对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有了日益清晰的认识,但多数仍停留在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的框架之内。在人口迁移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居民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迁移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比较的影响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1、城乡人口迁移的数据概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成分的日益多元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抑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性壁垒逐步削弱,农村人口的迁移权利不断扩大。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迫使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出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推动着中国人口迅速城市化。1978~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40.53%,城镇人口也由1.8亿人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近3倍。但是,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的困扰,迄今为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