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何为中医辨证

何为中医辨证

何为中医辨证
何为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

一、定义

1、症:即症状。指由患者自身察觉到各种异常感觉,或由医生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机体病理变化的各种外部表现。如——头痛、腹痛、发热、出汗、咳嗽等。

说明:这些感觉和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

2、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而得出的诊断性结论。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

说明:证有“证据”之意。证既不是病名,也不是症状,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它概括了发病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确定了病变的部位、性质,提示了发病机制发展趋势,提供了治疗方向。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例1-1

(1)、通过四诊收集有关资料:患者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口微渴、或有咽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分析综合判断为:风热表证

(3)、治法:辛凉解表

(4)、选方施治:银翘散

二、辨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

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其中八纲辨证为总纲;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内科杂病,是其它辨证方法的基础;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纲领,是对外感病发生发展中所反映的证候进行分类归纳的一种方法;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方法。这些辨证方法虽各有特点,对不同疾病物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是以脏俯、气血、经络的理论为基础。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资料讲解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汗液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 汗的理论基础 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汗与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必然有着内在联系,《内经》早已注意到汗与五脏病理的关系,认为五脏病变皆可导致异常汗出,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精选-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一)心 1.心气虚: 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动则易汗,舌质较谈,体倦乏力,舌体胖嫩,苔白脉虚。治宜补心气。 人参、炙黄芪、党参、孩儿参、茯苓、五味子、炙甘草。 2.心阳虚: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气,心悸气短,经常自汗,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治宜温心阳。 桂枝、肉桂、制附子、薤白、干姜、大枣。 3、心血虚: 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心血。 酒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龙眼肉、紫河车。 4.心阴虚: 心悸心烦,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口干,健忘失眠,脉细数。治宜补心阴。 熟地、生地、麦冬、玉竹、阿胶、百合。 5.心神不宁: 心血虚,心阴虚均可导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失眠,健忘,易惊等症。除可用补心血,补心阴的药物以外,还可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宁神的药物。 养心安神: 酸枣仁、首乌藤、炙远志、合欢皮。 镇心安神; 琥珀、朱砂、煅龙骨、煅龙齿、煅珍珠母、磁石。飞铁落、生牡蛎。 6.心火旺: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口舌糜烂疼痛,舌尖红或舌质红,脉数。治宜清心火。 水牛角、牛黄、黄连、马尾连、生栀子、莲子心、百合、竹叶、木通、连翘、生地、丹皮。 7.痰迷心窍: 神志错乱,意识不清,或神呆目滞,自言自语,举止失常,脉沉弦滑,苔白腻。严重者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喉口痰鸣,漉漉有声。治宜开窍化痰。 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牛黄、冰片、蟾酥、菖蒲、炙远志、郁金、细辛、猪牙皂、竹沥、青礞石。 8.心血瘀阻: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向左臂内例放射,时发时愈,严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丹参、桃仁、酒红花、酒川芎、三七、赤芍、郁金、毛冬青、银杏叶、鱼腥草根、荜苃、檀香、降香、沉香、公丁香、乳香、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 (二)小肠 1.小肠虚寒: 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排气则舒,或疝气作痛,苔白脉弱。治宜温小肠寒。 煨肉豆蔻、乌药、肉桂、小茴香、橘核、青皮。 2.小肠实热、心移热于小肠,心胸烦热,尿频而痛,口舌糜烂疼痛。治宜清小肠热。 木通、竹叶、小蓟、泽泻、白茅根、生地、赤茯苓、猪苓、灯芯、滑石、玉米须、赤小豆。 (三)肝 1.肝阴虚; 头痛眩晕,两胁隐痛,耳鸣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咽操,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或数。治宜滋养肝阴。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 汗的理论基础 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 概述 1.1 中医对脾的认识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均描述了脾主运化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为血”,指出气血生成由脾胃相互协调完成;《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说明脾主司肌肉和充养四肢百骸的属性;《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指出脾气健旺则外邪不易入侵;《养生四要》曰:“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精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表明脾也有阴阳之分。上述有关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为之卫”以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功能,不仅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而且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生殖、运动系统功能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脾在脏象理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对脾本质的研究历久不衰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1.2 脾虚证诊疗标准的变迁 脾虚证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开展研究最早的证候之一,对其诊疗标准的探索呈现不断扬弃和演变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期,原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组最早提出脾虚证诊断方案[1]。1982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制订脾虚证辨证诊断标准[2]:1)食欲减退;2)食后或下午腹胀;3)大便溏薄;4)面色萎黄;5)肌瘦无力;5项之中具备3项以上即可诊断,由此初步有了脾虚证全国性辨证诊断标准。1986年该专业委员会对1982年的辨证标准进行修改,将大便溏泄列为第1项,食后腹胀增加了喜按的条件,并推荐尿D-木糖排泄率(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研究所提出)和唾液淀粉酶酸负荷试验(原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提出)作为辅助实验室疗效参考指标[3]。1987年原国家卫生部、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标准都含有脾虚证的诊断和疗效标准[4-5]。19 93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6]列有脾虚证诊断标准、主症轻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是较为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脾虚证诊疗标准,得到较广泛运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进一步制订了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症状量化分级和相应疗效判定标准。 1.3 脾虚证的研究现状 临床脾虚证涉及多种中西医病种,症状复杂多样,研究过程难免产生较多定性为主的病理生理数据,且其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脾虚证全貌的现代研究;同时,脾虚证研究多集中在一方一法或专家经验,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级别也相对较低。近年来,已有研究提出脾虚证亚型概念并进行了物质能量代谢基因研究的有益尝试,初步提示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存在相关物质能量代谢障碍的基因背景[8];“证候组学”概念的提出,则拟通过系统生物学研究以求解释脾虚证复杂的病变机制[9]。在此基础上,若能将脾虚证复杂临床表现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如消化吸收障碍、胃肠运动障碍、免疫功能低下不同亚型,从基因、转录、蛋白及代谢等多组学、多层次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应该更能集中反映脾虚证某一证候亚群病理改变的特点,使临床辨证用药更具针对性。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精选文档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 ? 汗的理论基础 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汗与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必然有着内在联系,《内经》早已

中医科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诊疗要求规范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中医应以健康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高中医诊疗工作。 三、中医病员的诊断、治疗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突出中医的特点,按中医的理论辨症施治。 四、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或饮食禁忌)医师要向患者功家属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处方签全名。 五、需要中医治疗的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六、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七、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能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律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八、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中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进修人员。 九、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十、积极弘扬中医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

中医科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医科主任 (一)管理职责: 1.在行政、业务对外工作中全权代表科室。做好科内、科间各种关系的协调。 2.参加医院规定的相关会议,负责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督促落实。 3.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检查督促反馈。 4.制订本科室工作计划和业务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5.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6.负责科室的考勤和假期审批。统一安排安生出诊、会诊、值班工作和进修、轮转、实习生的工作。 7.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靠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对科室新药使用、仪器设施添置等提出申请。 9.支配使用科室基金。 (二)业务职责: 1.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2.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3.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4.重视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定期督察科内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签阅。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 肺癌

胃癌

按中医辨证,乳腺增生病主要分为以下四型: 1.肝邪气滞:此型临床较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证见忧郁寡欢,心烦易躁,两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胂块,其肿块常随情志波动而消长,每于经前乳头、乳房胀痛更甚,经后可有所缓解,兼有两胁胀闷,少气懒言,善叹息,暧气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来弦细。 2.阴虚火旺: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乳房肿块多个,胀痛且伴烧灼感,同时可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激动易怒,口干或口苦,经期紊乱,小溲短少,大便干秘。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3.冲任不调:此型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乳房胀痛或隐痛,乳房内结块大小及疼痛等症状常于经前明显加重,经后显著减轻。常伴面色少华,腰酸膝软,精神疲惫,夜寐不酣,月经紊乱,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4.痰瘀凝滞:病程较长,患者乳房结块经久难消,胀痛或刺痛,触之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患者平时痰多,质粘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经行量少,色黯,兼有血块,经行腹痛。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来细涩。 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乳腺癌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4型,分别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血热炽盛、火毒伤阴,正气不足型,治疗时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患者可在征询医生意见后选择使用。 1.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西学中中医基础学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一、单选题 1分)下列脏腑中与二便的排泄均有密切关系的是() A)膀胱B)胆C)肺D)肾参考答案: D 2.过逸与瘀血停滞均可出现的病理变化是() A)气机不畅B)阳气不振C)神气衰弱D)变幻多端参考答案: A 3.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 A)肾失气化B)肝失疏泄C)肺失肃降D) 脾失健运参考答案: C 4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阴阳水火互济互制关系的是() A)心与肺B)心与肾C)肾与肝D)脾与肾参考答案: B 5.下列哪项属于奇恒之腑() A)胃B)小肠C)三焦D)胆参考答案: D 6.下列何项归属于五行之“土”() A)目B)舌C)口D)鼻参考答案: C 7.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征是() A)损伤阳气B)阻遏气机C)粘腻重浊D)凝滞吸引参考答案: A 8.水谷之精的大量丢失,主要是由于() A)肾气虚衰B)脾气虚衰C)元气不足D)心气虚衰参考答案: B 9.脾主运化是指() A)运化水湿B)运化水液C)运化食物和水液D)运化食物参考答案: C 10.《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辨证 论治参考答案: B 11.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参考答案: A 12.肺主治节是指() A)肺主气的调节作用B)肺主宣发和肃降的调节作用C)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D)肺协助心调节全身血脉作用参考答案: C 13.逸出脉外的血称为() A)瘀血B)离经之血C)坏血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 B 14.下列哪项不属于肺气宣发的具体体现() A)排出体内浊气B)输布卫气于体表C)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D)使全身的血 液会聚于肺参考答案: D 15.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 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肾精D)生殖之精参考答案: A 16.足、手阴经交接于()

辨病辨证与循证医学

福建中医药2007年10月第38卷第5期 FujianJ0umal0fTcMOctober2007.38(5) -百家谈? 辨病辨证与循证医学 李民1.徐进秀2 (1.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山东费县273400;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关键词:辩病;辩证;循证医学;理论撂讨 中圈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_338X(2007)05_o啡02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精髓。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式。近几年来辨病又受到了普遍关注,对于中医临床是以辨证为主还是辨病为主,抑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二者是否应该结合,可谓见仁见智,难以达成共识。笔者从循证医学角度谈谈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及其f|缶床价值和方法意义。 1辨病与辨证的临床现状与存在问题 1.1辨病与辨证的临床现状:辨证论治的临床思路导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型于明清时代,成熟于现代。明代医家周子干在所著《慎斋遗书》中首先提出“辨证施治”的概念。清代医家张虚谷所著的《医门棒喝?论景岳全书》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概念。现代医家任应秋在1955年《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任氏作为辨证论治之现代用法的首倡者.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高度概括“】。其后秦伯未、蒲辅周等名老中医相继发表了有关论文。高等中医院校成立后。将辨证论治写入了教科书,从此以后.。辨证论治”就被公认为是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特色之一。近四十年来.中医临床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基本原则。 1.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医学术界对辨证论治进行了反思,有学者认为强调辨证论治而忽略了辨病是错误的.中医临床治疗固有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张仲景即强调临床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伤寒杂病论》即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是从证到病。然后再由病到证,即首先由主证来认识病,然后再由病到各个具体的方证,病是纲,证是目。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嘲。仲景至晋唐中医学一直是辨证论治占主导地位口1。只是最近四十年来,出现了弱于辨病而强于辨证的局面,将中医辨证脱离于辨证论治体系之外而使辨证论治单纯化。也有学者担心辨西医的病会湮没中医辨证论治,回避或排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而干脆不言病而单言证.或认为“把证归属于病是战略观念的失误”。也有的认为中医证病概念同一.病证的真正 收稿日期:2006—07一12区别往往源于他们在统一认识过程中是作为认识对象还是认识结果的不同位置。而不在于两种不同的认识结果。近几十年来,辨病论治受到了重视,但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 甚至辨瘸论治已取代了单纯的辨证论治而成为当今中医治疗及科研的主流[4】.并认为“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特异性治疗”。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一方可以通治一病而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辨证的“通治方”b]。在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方面,认为“在疾病诊断明确.有专方专药治疗时就采用辨病论治;而对病情复杂,或/和无特效方药时就采用辨证论治f6]。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1.3传统辨证与辨病论治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辨证论治仍将是今后中医临床治疗的指导原则。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流.这是不可置疑的.因为这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了辨证论治的特色.就意味着中医临床成了无本之木,或是误人了废医存药的歧途.或是陷入了一病一方的窠臼。但由于中医病证概念的混乱。以及中医辨证思维重临床经验、轻客观证据.从而影响证候诊断的准确性。使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中医辨病论治更有诸多先天不足.中医疾病的名称有的是以症状命名。有的是以体征命名.或以疾病特点、病因病机命名。概念模糊笼统。有些病名与症状、证候等概念混淆不清.多有交叉重叠,病名繁杂而不规范,以证为病的现象至今在中医『临床中尚未能摆脱,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这些病很难表现出贯穿疾病始终的特殊规律.难以进行疗效的客观评价.不利于中医学在现代社会中与西医的交流与沟通,阻碍了中医走向世界。为全人类造福的发展道路。综上所述.中医在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大气候下.仅仅靠传统的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难以有生存空间.难于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有所创新.谋求发展.既不丢失固有的特色与优势,又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探索出一种有别于“纯中医”的新的中医学临床模式.就是引入包括循证医学方法的现代科学技术。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方式,对原有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加以渗透、整合、  万方数据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主持人:蔡保兰 主讲人:邹慧 2013.4.20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 ?初步形成:战国-东汉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术、灌肠等。 ?充实阶段:宋金元的食疗养生、调护 ?成熟阶段: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1959《中医护理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药、护理于一身。 ?弟子和家属代劳 ?专业的护理人员 ?古老又年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辩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 辩证施护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辩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远用四诊方法收集辩证资料 a、远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b、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c、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d、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

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系统评价研究_赵平

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系统评价研究 赵平,李先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对近25年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进行研 究,共纳入合格研究文献23篇,经统计分析,脾虚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排序前10位依次为:食欲减退、舌淡、乏力、舌胖嫩/胖大、 大便溏泄、舌边有齿痕、脉细、消瘦、面色萎黄、食后腹胀,与脾虚证国家标准、学会标准存在差异。关键词:脾虚证;辨证论治;标准;文献评价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7-1304-03 Study of Systematic Evaluation on the Literature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Diagnostic Standard ZHAO Ping ,LI Xiantao (School of Basical Scienc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ystem evaluation o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able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literature , the literature on spleen deficiency diagnosis standard in recent 25years was analyzed.Finally 23pieces of qualified research literature were used in the study.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the top ten clinical symptoms , the tongue examination and pulse conditions in turn are anorexia ,paletongue ,tiredness ,enlarged tongue ,loose stool ,tongue edge with tooth marks ,pulse small ,marasmus ,sallow complexion ,abdominal distension after meal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academic committee standards on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Key words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literature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2-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733) 作者简介:赵平(1984-),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 医结合专业。 通讯作者:李先涛(1966-),男,湖北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医 证候学, E -mail :lixiantao@gzucm.edu.cn 。脾虚证诊断标准于198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防治学术会议 [1] ”上第一次制 订后,先后于1986年《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2] 和 1988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对脾虚证标准进行了修订,此后,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如邱氏总结脾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起步阶段、修订补充阶段和计量化研究阶段 [4]。本文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 法,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对近25年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脾虚证辨证标准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文献系统评价工具 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全面收集脾虚证相关证候文献,对所收集脾虚证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脾虚证文献系统研究的主要环节:①确定文献收集的范围:经专家组讨论进行顶层设计,确定脾虚证研究文献的范围。②制订文献研究计划:内容包括收集文献的方法和策略、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文献质量 评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等。③建立评价工具: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 编制统一、规范的“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 ,经预试验、一致性(如Kappa 值)评价、信度和效度评价、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再经培训后,进行文献采集。④建立文献系统评价数据库。⑤数理统计分析与计算。1.2 文献检索 以“脾虚”“脾气虚”“诊断标准”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时间:1986年1月—2011年12月,共检索相关文献篇322篇)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时间:1986年—2011年),共检索相关文献191篇。1.3文献选择1.3.1纳入标准 中医辨证具备明确的脾虚或者脾 气虚证证候,且对脾虚证诊断标准进行相关研究的文 献。1.3.2 排除标准 无中医辨证证候者;重复研究,一 稿多投的文章只取其中1篇;资料来源不清;综述类及Meta 分析类文章;有关脾虚证病因病机等理论探讨类文章;动物实验类研究文献。1.4 资料提取 将两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合并,最后共有文献389篇,每篇通过查阅摘要和关键词,排除动物实验研究、综述、Meta 分析、重复研究、一稿多投、与脾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卫分证辨证

表19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简表 证型主证脉 舌治则参考方剂 卫分证邪郁卫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 或少汗,咳嗽,口微渴浮数舌边尖红 苔薄白 辛凉解表银翘散 气分证气分大热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 面赤,心烦 洪大舌红 苔黄燥 清热泻火白虎汤 热结肠道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 痛,拒按 沉实舌红 苔黄燥 泻热通便大承气汤 营分证热伤营阴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 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 隐 细数舌红绛苔 黄 清营透热清营汤 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手足厥冷细数红绛清心解毒养阴 生津 清宫汤 血分证血热妄行身热夜甚,心烦,躁扰不安, 斑疹透露,吐血,便血,尿血, 血色鲜红或深红 细数舌红绛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 肝热动风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 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弦数舌红绛凉肝熄风增液 舒筋 羚角钩藤汤 血热伤阴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 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 细数舌红 少苔 养阴透热青蒿鳖甲汤 气分证的辨证论治 2010-11-1 17:2【大中小】【我要纠错】 气分证:是邪热进入肺胃气分的证候。 1.邪热壅肺: 证候:高热、口渴、咳嗽气喘、咯痰黄稠,甚或带血,或呈铁锈色,胸闷而痛;甚者痰涎壅盛,喘促不宁、鼻翼煽动,苔黄厚粘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主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麻杏石甘汤。 2.热结胃肠: 证候:壮热面赤、烦渴喜冷饮,大汗出;或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舌苔黄燥,脉洪数。或见潮热谵语、或下利清水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有芒刺,脉沉数有力。 治法:清热生津,或通腑泻热。 主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白虎汤,或调胃承气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e11383995.html,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摘要】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关键词】中医辨证体系;证素;医学哲学 西医和中医是人类健康问题的两大解释体系,西医基于近代科学思维,中医基于古代传统思维,围绕的都是人的健康问题。西医借助科学的力量,产生了比中医更普遍的影响,以致于有人认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更有甚者认为中医的迷信色彩太浓,应当取缔。从文化特征看,医学具有排他性。中、西医间的核心理论并不相容,西医占据主流,但是西医无法解决全部健康问题,这就为中医的生存留出了空间。两种解释体系面对同类问题,产生了“横看成岭、纵看成峰”的结果。 长久以来,中医同仁为争取中医的生存空间做了大量抗争。这些抗争到底是基于传统感情的坚守,还是中医确有其存在的理由?同仁们往往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或从传统经典的合理性出发进行抗争,很难见到能够真正从中医理论结构正面狙击对中医的攻击。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探讨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辨证的有效性内容,将以描述性证名(证候)为元素的辨证体系,发展为以结构性证素为元素的辨证体系[1]。1978年计算机新技术开始影响中国,朱教授马上着手用数学模

型对辨证进行定量研究,归纳出48项辨证基本内容,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以后的几年朱教授在分解证名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继而于1985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根据朱教授长期基于计算机积累的成果,国家标准局委托朱教授起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并于1997年完成,同时他的辨证计算机系统也发展成《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2003年,依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朱教授申请了《中医辨证论治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课题,建立起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创新了“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获得证候辨证诊断的准确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完善了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是对朱教授证素辨证体系的追溯与思考。 1纵向疾病与横向病情 医学的对象是人类疾病,但什么是疾病?若将“疾病”放到一个三轴的生态坐标系里进行考察,疾病就是由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病情要素构成,表现为病情要素的或加重或减轻的过程。例如:发热、头痛、恶心、白细胞计数等,我们用过程涨落表现它们的加重或减轻,从而形成一条综合的纵向曲线,称之为疾病曲线。疾病由病情过程涨落和患病边界面的反向涨落共同构成。但医生在临床上是看不到病人的全部疾病曲线的,在一个时段内只能看到一个病情截面。 假定西医和中医在同一时间,看的是同一个病人,则中、西医面对同一条疾病曲线,看到的是同一个病情截面。但是,在该病情截面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分型熟记

中医内科学 (临床辨证分型)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署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外感 ⑴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和止嗽散 ⑵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⑶风燥犯肺证--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 ⑴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和三 子养亲汤 ⑵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⑶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和加减泻 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门冬汤三、哮病 1、发作期 ⑴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⑵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⑶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 厚朴麻黄汤 ⑷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⑸虚喘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⑴脾肺气虚证—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⑵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⑴风痰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⑵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⑶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⑷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⑸肺气郁痹症—开郁降逆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⑴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⑵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⑶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五、肺痈 ⑴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汗证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症部分》( ZYYXH/T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 版社,2007年)。 (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 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 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晄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 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 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 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 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 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