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期末选择题习题

财政学期末选择题习题

财政学期末选择题习题
财政学期末选择题习题

1、下面对公共财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B公共财政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

C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通过最优化制度安排来确保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实现

D公共财政要加大对竞争性企业的财政贴息规模和额度

2、公共财政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是( B )。

A参与管理市场顺畅运行

B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取得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D实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下列对寻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非市场缺陷或政府失败的基本类型

B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C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不增加任何新财富,也不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

D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

4、公共产品的特征是( B )。

A.非竞争性和非垄断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非外部性和非排他性 D.非垄断性和非外部性

5、公共财政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是( B )。

A.参与管理市场顺畅运行

B.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取得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D.实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6、总是与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的财政支出是( B )。

A社会保障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政府采购支出

D科教文卫支出

7、公共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B )。

A公共收费

B税收收入

C国有资产收入

D公债收入8、如果供求弹性一定,税负最容易转嫁的市场结构是( D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竞争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9、税负转嫁的重要前提条件是( D )。

A政府对价格制度管理程度

B消费者对价格接受程度

C商品生产者主观愿望

D商品交换和自由价格制度

10、下列税种属于对商品课税的有( A )。

A营业税

B资源税

C遗产税

D土地增值税

11、按发行载体不同可以将国债分为( B )。

A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B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

C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D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12、下列属于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是( B )。

A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B政府预算

C政府报告

D政府决算

13、下列不属于国债功能的有( C )。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管理社会活动

D调节经济运行

14、下列关于我国预算管理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

B预算管理体系要与财政管理体制相一致

C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镇,可以自行决定暂不设立预算

D我国目前五级政府共设五级预算

15、按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不同从总量控制角度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 B )。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C宏观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和中观财政政策

D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16、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措施有( A )。

A提高税率

B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17、下列关于政府预算调节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缩减支出规模来抑制需求,以赤字政策调节经济

B在经济稳定发展期间,政府预算采取中性的平衡政策,保持收支规模的均衡

C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缩减支出规模来抑制需求,以盈余政策调节经济

D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扩大支出规模来刺激需求,以赤字政策调节经济

18、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是(A )

A、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

B、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

C、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

D、以上都不是

19、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A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20、财政投融资属于( C )

A商业性投融资B风险性投融资

C政策性投融资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21、文化事业因其典型的消费性质,(B)

A.应当完全由市场来提供

B.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重不大

C.不应当由政府财政来扶持

D.应当完全由政府来提供

22、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 )

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23、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应采取( B )A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B.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

C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D.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

24、财政补贴属于( D )

A.购买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

25、作为财政收入核心依据的是( A )

A.政治管理权

B.公共资产所有权

C.固有资产所有权

D.公共信用权

26、在税制要素中,决定纳税人负担水平高低的最主要要素是( A)

A税率 B、超征点和负征额 C、减免税 D、附加和加成

27、税收制度中的征税对象是指( C )

A、交纳税款的主体

B、应纳税额

C、征税的依据

D、税源

28、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D)。

A税收 B.规费收入C.国有资产收入 D.公债收入

29、经济学家用来说明收入状况的图形是( A )

A.洛沦兹曲线

B.拉弗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无差异曲线

30、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特点的是( 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其对经济的影响

31、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 B )。

A私有制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阶级的产生

D.国家的出现

32、财政学的实证研究分析方法是说明研究对象( A )。A是什么 B.可能是什么 C.也许是什么 D.大概是什么33、财政学的规范研究分析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 A )。A应当是什么 B.可能是什么 C.证明是什么 D.会怎样

34、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 B )

A.是什么

B.该怎样

C.会怎样

D.为什么

35、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是( A )。A我国税收的累进率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36、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规范分析范畴的是( C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还是过小了?

B对电信行业是否需要政府定价?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37、财政学的研究视角是( D )。

A从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关来研究经济

B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C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D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B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公债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收入活动的是( D )。

A. 政府税收

B. 政府规费

C. 国债

D. 银行利息收入

40、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支出活动的是( A )。

A.政府职员工资

B.外企人员工资

C.个人消费支出

D.企业投资支出

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支出活动的是( C )。

A.公共教育支出

B.公共工程支出

C.企业捐赠支出

D.行政人员经费

42、( D )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4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需要( B )。

A.公园

B.花园

C.图书馆

D.公共停车场

45、非竞争性的判断标准是( B )。A.平均成本为零 B.边际成本为零 C.平均成本大于零 D.边际成本大于零

46、下列各项属于纯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D )。

A.高速公路 B.电力 C.高等教育D.国防

47、高等教育是一种( B )

A. 私人产品

B. 准公共产品

C. 纯公共产品

D. 劣值品

48、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 A )设置三级科目。

A.支出功能

B.行业用途

C.政府职能

D.经济性质

49、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 B )。

A.具体事项

B.职能活动

C.收入数量

D.资金转移

50、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 B )。

A.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B.财政支出与

经济活动的关系

C.财政支出的规模

D.支出

的具体用途

51、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 A )。

A.税收

B.国债

C.收费

D.贷款

52、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B )。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3、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B )。

A.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也就越大

B.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越大

C.政府购买的商品就越少

D.民间购买的商品就越多

54、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C )

A.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就越强

B.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越大

C.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就越强

D.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就越大

55、衡量财政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是( A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中央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

56、下列属于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指标的是( A )。

A.基尼系数B.恩格尔系数 C.帕累托效率 D.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57、作为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B )占GDP 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的功能。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国债

D.财政赤字

58、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C )。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59、财政实现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有( A )。

A.财政投融资 B.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C.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60、提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这一法则的是( B )。

A.亚当.斯密

B.瓦格纳

C.皮科克

D.马克思

61、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效应”理论的含义是( C )。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会相应降低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会相应提高

C当社会发生危机时,政府被迫提高税率,危机后公众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

D当社会发生了危机,政府会用收费取代税收

62、关于影响一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提出者是( C )。

A.瓦格纳

B.皮科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凯恩斯63、医疗、养老住房等多层次的社会需求应当

( C )。

A.完全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

B.完全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提供

C.由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提供

D.由各事业单位自

己提供

64、目前我国财政统计中的“财政收入”属于( A )

A预算内收入 B.预算外收入 C.体制外收

入 D.非税收入

65、世界各国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是( D )。

A.企业收入

B.债务收入

C.收费

D.税

66、政府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实行国民收入超分配导致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政府会取得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常所说的( C )。

A赤字效应 B.税收收入 C.通货膨胀税 D.国民收入

67、下列政府收入形式通常不计入财政收入规模的是( D )。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罚没收入

C.国有资源有

偿使用收入 D.国债收入

68、经济发展水平对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通常是( A )。

A.正向关系

B.反向关系

C.难以确定

D.

没有影响

69、技术进步对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通常具有( A )。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C.难以确定影响

D.没有影响

70、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先扣除,后分配”的分配模式,导致当时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 A )。

A偏高 B.适中 C.偏低 D.不确定

71、从以货币度量的意义上看,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称为( A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税收收入

D.政府收费

7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 D )倾斜。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73、我国下列收入形式不计入财政收入规模的是

( B )。

A.税收收入

B.企业利润

C.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D.罚没收入

74、政府通过信用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形式是( C )。

A.罚没收入

B.取得的贷款

C.公债收入

D.规费收入

75、提高折旧率对当期财政的影响是( B )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收入

C.增加财政出

D.减少财政支出

76、下列对我国财政收入贡献较大的经济部门是

( B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服务业

77、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考察,发达国家的公共收入规模大都( C )发展中国家。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78、在发展中国家中,中等收入国家的公共收入规模大都( B )低收入国

家。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难以确定

79、公共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可以分为( C )。

A.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服务支出

C.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80、购买性支出相对于转移性支出来说所具有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 )。

A.有偿性、等价性和消耗性

B.购买性、有偿性和等价性

C.等价性、消耗性和补偿性

D.积累性、补偿性和消耗性

81、从国家职能实现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支出应首先保证的部分是( C )。

A.科学与教育支出 B.文化与卫生支出

C.行政与国防支出 D.支援农业支出

82、按其最终用途划分,行政管理支出可以分为( B )。

A.科教事业费和文卫事业费

B.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C.公用公务费和业务费

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83、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政府取得的( C )。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货币收入总额

D.其他收入

84、国债本身就是与( B )相联系的公共收入形

A.政府债务

B.财政赤字

C.政府职能

D.财政信用

85、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政程度和宏观调控能力的指标是( C )。

A.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B.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86、我国现行预算法关于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是:“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C )”。

A.各级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

B.中央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

C.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D.县级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87、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是( C )。

A.发行新公债

B.银行贷款

C.税收

D.政府收费

88、能够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再生产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B )。

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89、对生产和流通产生间接影响的是( )。

A.转移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补偿性支出

90、税式支出均有财政补贴性质,从发挥作用上来看可以分为 ( D )。

A.经济调节性税式支出和补贴照顾性税式支出

B.积累性税式支出和补偿性税式支出

C.生产性税式支出和流通性税式支出

D.照顾性税式支出和刺激性税式支出

91、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程度的指标是( C )。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B.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9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C )。

A.税率标准

B.纳税人数量

C.经济发展水平

D.居民收入水平

93、我国税收收入结构占比最大的税是( B )。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94、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服务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等属于( D )。

A.事业收入B.专项收入

C.公产收入D.规费收入

95、政府部门对其所提供的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费用称为( c )。

A.税收

B.规费

C.使用费

D.罚没收入

96、累进税率下,每一级税率就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数额的( A )。

A.边际税率

B.平均税率

C.比例税率

D.累退税率

97、下列税率形式更能体现从税收公平的是( 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边际税率

98、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这种税负转嫁称为( B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99、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100、下列行业中,征收营业税的是( A )。

A.交通运输业 B.教育产业 C.工业 D.商业

101、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的行业或产品是( C )。

A.高能耗品 B.奢侈品

C.高价格物品 D.过度消费不利于健康的物品102、政府征税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B )。

A.财政收入最大化原则B.税收中性原则

C.纳税人负担最小化原则 D.税收成本最小化原则

103、能够导致税收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

买者身上的情形是( A )。

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求完全有弹性

C.需求富有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104、当某商品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时,其税负

转嫁情况是( B )。

A.易转嫁

B.不易转嫁

C.和税负转嫁无关

D.不确定

105、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D )。

A.营业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房地产税

106、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

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这种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C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07、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形式是

( A )。

A.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

108、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

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这种转嫁方式称为( D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09、在下列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10、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B )。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

B.比例税是从价税

C.定额税是从价税

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

111、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C )。

A.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C.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后转

D.税收资本化往往发生在消费品的交易中

112、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13、税收的主体是( B )。

A.税务机关

B.国家

C.海关

D.工商机关

114、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B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D.税率结构

115、税制构成的核心要素是( B )。

A.纳税人

B.税率

C.课税对象

D.纳税期

116、税收强制性依靠的是( C )。

A.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

B.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

C.国家政治权力

D.社会习惯势力

117、属于其他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C )。

A.主管部门非税收入 B.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C.定向捐赠货币收入D.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118、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是( A )。

A.税收

B.国债

C.利润上缴

D.股息或红利

119、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 )。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减免税

120、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标准是( B )。

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D.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类121、营业税的税率形式是( A )。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122、税法中规定的课程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称为( B )。

A.免征额

B.起征点

C.速算扣除款

D.计税金额123、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 A )。

A.应纳税所得额

B.企业营业收入

C.企业总利润

D.企业营业利润124、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称为( A )。

A.从价税

B.资源税

C.共享税

D.消费税

125、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叫( C )

A.从价税

B.增值税

C.从量税

D.所得税

126、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增值税属于( A )。

A.流转课税

B.收益课税

C.财产课税

D.行为课税127、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D )。

A.税源

B.税目

C.税率

D.课税对象

128、财产税的局限性是( D )。

A.财产税税负容易转嫁 B.财产税计税依据不明显

C.财产税的收入不稳定 D.财产税的征收弹性小

129、按计征标准可以将税收分为( B )。

A.直接税和间接税B.从量税和从价税

C.实物税和货币税 D.流转税和所得税

130、税负转嫁的重要前提条件是( D )。

A.政府对价格制度管理程度

B.消费者对价格接受程度

C.商品生产者主观愿望 D.商品交换和自由价格制度

131、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的行为属于( C )。

A.骗税 B.欠税C.偷税 D.抗税

132、税负更易于后转而转嫁到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的情况是( A )。

A.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B.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C.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相等

D.供给有弹性,需求无弹性

133、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称为( A )。

A.税目

B.负税人

C.纳税人

D.税源

134、下列属于财产税的是( C )。

A.关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增值税

135、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是( D )。

A.工薪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商品税

136、税法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人称为( A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代收代缴人

137、下列属于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要素是( B )。

A.税目

B.税率

C.征税对象

D.纳税人

13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税收基本特征的是( D )。

A.固定性

B.无偿性

C.强制性

D.自愿性139、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C )。

A.购买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140、衡量公共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指标是( c ) 。

A.税收收入占公共收入的比重

B.年度公共收入的总量

C.公共收入占GDP的比重

D.公共支出占公共收入的比重

141、按照管理权属可以将公共收入分为( B )。

A.经常性公共收入和临时性公共收入

B.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C.不同所有制收入和不同部门收入

D.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142、在市场对经济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情况下,从效率出发,税收的目标是( A )。

A.保持税收中性

B.强化税收杠杆作用

C.税收收入最大化

D.以上都不对

143、税收首要和基本的职能是( C )。

A.政治职能

B.管理职能

C.财政职能

D.社会职能

14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B )。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率是衡量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145、在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将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 B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两者没有关系146、对以下产品征税,税负更多由需求方的承担的是( A )。

A.生活必需品

B.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耐用品

147、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B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

148、决定税负转嫁和归宿的关键因素是( D )。

A.征税范围

B.税种性质

C.市场结构

D.商品供求弹性

149、把税收和税率联系在一起的曲线是( D )。

A.菲利普斯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150、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B )。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承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相同纳税能力的人承担不相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151、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标准是( B )。

A.课税对象的性质

B.税负能否转嫁

C.价税关系

D.计税标准

152、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一定时期内税收分配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首先取决于( C )。

A国家职能范围 B.宏观经济政策C.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 D.个人收入分配153、公共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B )。

A.公共收费B.税收收入 C.国有资产收入 D.公债收入

154、易于实现税负向后转嫁的是( D )。

A.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变动快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B.生活必需品、用途狭窄的产品或耐用品及不易替代的产品

C.课税范围窄的商品

D.对奢侈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

155、下列属于政府行政收入的是(B )。

A.股息收入

B.规费收入

C.资金占用费收入

D.租金收入

156、下列不属于税收原则的是( D )。

A.效率原则

B.公平原则

C.稳定原则

D.平等原则157、在累进税制的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而上升,但平均税率( B )边际税率。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关

158、制约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有(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公债管理水平

C.政治背景

D.应债水平

159、国债负担率是( A )。

A.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

B.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C.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D.当年偿还付息额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160、我国的预算年度起止时间是( A )。

A. 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

B. 4月1日起至下年3月31日止

C. 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

D. 10月1日起至下年9月30日止

161、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

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B.收入分配公平

C.资源合理配置 D.实现宏观调控

162、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D ) 。

A. 各级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财政部门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63、扩张性财政政策可通过以下方式达到 ( B )

A.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

B.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

C.只能减少政府支出

D.只能增加税收

16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C )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165、为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收费订价的意见

应该建立什么制度( A )

A.价格听证

B.价格审批

C.价格检查

D.价格预测

166、将公债划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其划分

标准是按照( B ) 。

A. 举债方法不同

B. 举债主体不同

C. 流通与否

D.发行区域不同

167、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 B ) 。

A.公债

B.国债

C.内债

D.外债

168、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

作( A ) A国债负担率B国债依存度

C国债清偿能力D国债限额比

169、国债依存度反映的是( B )

A国债的负担能力B国债的偿还能力

C新增国债的限度D国债余额状态

170、国债发行作为国债运行的起点其核心问题是( C )

A发行时间的选择B应债主体的选择

C发行方式的选择D发行规模的选择

171、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C )

A增量预算B零基预算C复式预算D单式预算172、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A )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173、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状况而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来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称作( D )

A行动预算B效绩预算C增量预算D零基预算174、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最低设在( C )

A州政府B县市政府C乡镇政府D村政府

175、动用预备费的决定权由下列哪种机构行使(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

176、财政预算收支经由国库办理我国预算法规定基层国库可以设在(C )

A市级B县级C乡级D村级

177、国家预算的审批权由哪一机构行使(A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各级政府D财政部178、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是(C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各级政府D财政部179、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B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

的关系

180、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A )

A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利润划分

C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D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181、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A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划分上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划分

182、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D)

A统收统支体制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D分税制

183、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B )

A预算赤字B决算赤字C公共赤字D赤字政策184、所谓硬赤字是指(C )

A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赤字

B通过向国外借款弥补的赤字

C通过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弥补的赤字

D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的赤字

185、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D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186、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D )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B出口进口

C私人储蓄私人投资D私人储蓄私人投资且出口进

187、增加流通中货币量的中介与中枢是( B )

A财政B银行C企业D行政事业单位

188、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D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D20世纪30年代

189、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 )

A政府B财政部C企业及行政机关D财政工具190、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D )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191、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B )

A排挤效应B货币效应C收入效应D支出效应192、公共支出与财政投资同属于财政支出二者的区别在于( B )

A公共支出是无偿的而财政投资是有偿的B公共支出既包括购买支出也包括转移支出而财政投资完全是购买支出

C公共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而财政投资是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

D公共支出对经济不起扩张作用而财政投资对经济起扩张作用

19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D )

A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194、紧缩性财政政策适用的经济条件是( B )

A总供给>总需求B总供给<总需求

C经济增长减缓 D失业增多

195、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D )

A税收B公债C公共支出D利率

196、当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且物价上涨较快时应选择的财政政策是( B )

A扩张政策B紧缩政策C中性政策D轻税政策197、财政是随着( C )的产生而产生的

A人类B社会C国家D经济活动

198、财政政策乘数说明( D )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产生倍数扩张效应

B增加税收对需求成倍缩减

C财政收支相等也会产生扩张效应

D以上都对

199、政府在矫正负外部性行为时适宜采用的财政手段是( D )。

A财政补助B征收税收C取缔D颁发许可证

200、总支出-(经常收入+债务收入)=(C)。

A.原始赤字

B.软赤字

C.硬赤字

D.总预算赤字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选择题含答案

2014年5月财政学作业(2)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债的功能之一是()。 A、弥补财政赤字B、扩大外贸规模C、削减行政管理费D、降低利率 2、财政分配包括()。 A、组织收入B、安排支出C、发行公债D、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 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 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A、收费公园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5、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 D、剩余产品价值 6、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7、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事业单位 8、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银行透支 B、发行债券 C、增加税收 D、发行货币 9、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志进行的分类() A、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B、按税收管理体制 C、按课税标准 D、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1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在() A、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B、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大体平衡 C、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劳动力充分就业 12、综观财政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以归结为()的冲突与权衡 A、政府与市场 B、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C、失业与通货膨胀 D、公平与效率 13、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14、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15、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 A、保障项目单一 B、社会保障资金没有确定的资金来源 B、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企业来安排D、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16、高等教育需要实际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7、财政补贴通过直接影响()来影响经济 A、资源配置结构 B、相对价格结构 C、供给结构 D、需求结构 18、国债利率水平应当()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 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 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2017年秋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 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汇编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解析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 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 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 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直属部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部王云生 第一章导论 一.问答题 1. 财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财政不是人类历史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支项目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项目: (1)王室收入和土地收入。既国王强制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劳动者创造的财富。 (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即诸侯国和臣僚的贡品,战利品和掠夺品。 (3)军赋收入。为保证战争和供养军队需要而征集的财物。 (4)捐税收入。对自由民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征收的捐税。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支出项目: (1)王室支出。大奴隶主家天下的国王,家和国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王室支出就是国家支出。 (2)祭祀支出。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的支出。 (3)军事支出。用于战争和军队的支出。 (4)俸禄支出。大臣幕僚的俸薪支出。 (5)生产性支出。用于农业和水利、公路等工程的支出。 3.封建制国家财政的特点 (1)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实物形式与货币形式并存,并有力役形式,这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的。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二.名词解释

专卖收入:是指国家对某些厚利产品实行垄断经营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河流、海域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项来源。 第二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一.问答题 1.财政的一般特征 (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二、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公共需要财政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一.问答题 1.财政支出在管理上的分类方法 2.财政支出在理论上的分类方法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指把私人企业中进行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法运用到财政分配领域,成为政府进行 财政支出决策,从而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 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 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这种方法,特别适用 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2)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 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3)“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 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公共劳务”的定价,一般有四种情况,即免费、低价、平价、和高价。 二.单项选择 1.()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2.()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3.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4.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