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若干思考

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若干思考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 论断。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得以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正式确立。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协商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伟大创造,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除了具备协商民主的一般含义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协商民主的特殊规定性,也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各个政党、阶层、团体、群众等,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以适当方式进行协商,形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作出决策或决定,以实现整体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确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又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更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好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形式和渠道丰富多样,从渠道上讲,党内民主有协商,人民代表大会有协商,政协会议有协商,基层民主也有协商;从形式上讲,有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基层民主协商,等等。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要发挥多渠道多形式的作用,使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得到充分反映。要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使协商民主按照规定的程序、渠道、形式开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涵盖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海内外同胞;具有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只要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这两面旗帜,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 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

员会 (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注意: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能混淆,不能

高中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知识点梳理3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含义: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张明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 No.4,201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和确立。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协商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伟大创造,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也将作出积极贡献。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我们发展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我们把这种重要的人民民主形式发展好,也就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理念。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说到底就是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的本质,正是出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本 收稿日期:2012-12-08 作者简介:张明(1974-),男,湖南常德人,政工史论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从事政治理论研究;黄晓波(1978-),男,湖南郴州人,政工史论教研室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尹亮(1980-),男,湖南邵东人,自动化工程师,从事社会理论研究。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张 明1,黄晓波1,尹亮2 (1.空军空降兵学院政治工作系,广西桂林541003;2.95246部队51分队,广西桂林541003)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和确立。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只有这样,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才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支撑。 关键词: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为本;基本国情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45-02 245——

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6分)

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测试题目共:30,总分值:100,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2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3题.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4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道德观念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5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6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7题.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8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9题.本课指出,“长沙建地铁‘砍树’惹风波”事件中,长沙市政府并没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10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否题)(3分) A.对 B.错 第11题.()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单选题)(3分) A.中国共产党 B.政府 C.社会组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2015年02月09日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1)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增加了内涵。 (2)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面对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 (3)指导思想。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2014年06月13日16:06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京)2014年1期作者:李金河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政治协商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要求所建构起来的一套民主制度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程序设计以及政治实践,促成社会上各种政治主体之间广泛协商和互动治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和便利地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民主权利。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协商;独特优势 作者简介:李金河,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0519(2014)01-0018-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上的全新表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民主政治的长期战略任务。所以,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沿革 植根于中国土壤,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自主成果和制度形式。大体而言,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三三制”、协商建国到协商治国,其发展形成了试验、发展、制度环环相扣而又渐次递进的逻辑链条。 (一)协商民主的局部试验:联合革命与“三三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异常艰巨和困难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并付诸实践。20 世纪20年代初,为了共同反帝反封建,国共两党在政治基础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后,基于共同抗日的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次合作与尔后的协商民主不属于同一概念的范畴。 抗战期间,为了增强政府与各党派、各界人士之间的互动,在中国共产党及社会各界的呼吁推动下,国民党于1938年7月设立了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在形式上容纳了全国各抗日党派与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它既是一个民意咨询机构,也是一个协商政治机关。国民参政会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合作共事、开展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是关于我国的各种政治制度及政策的内容,其内容关系到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和宗教政策等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重要问题。 本单元第一部讲的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么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地位如何?人民代表又有那些权力呢? 本单元第二部分讲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 本单元第三部分讲的是民族与宗教问题。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这说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和宗教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二、复习预习 1、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府职能的履行、政府的作用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政府应该怎么做、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径 3、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4、政府行使权力的环节、政府决策是否科学的重要性、政府怎样进行决策 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关键、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6、政府为什么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实施“阳光工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意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探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11461656.html,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探源 作者:邹品月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2期 【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体现出与西方协商民主完全不同的性质和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舶来品”、“飞来峰”,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它深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以求”思想的滋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谱系的沿袭,成长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协商经验的启示,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探源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制度文明,对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提升国家政治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突出的实践价值,是立足固本、着眼强基的“中国创造”这一制度模式的时代体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和内生渊源,对理解中国共产党以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以求”思想的滋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在中华历史传承、文化演进、社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协商文化中心理文化的写照,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最高的精神追求和根本的思想特征。“和”,指的是人们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行交流互动,产生思想的激荡;“合”则指的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力求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生存状态。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大一统理念。“和合”一词较早出现于《国语·郑语》中,“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思想,在《论语·学而》中称“礼之用,和为贵”。道家老庄哲学中也体现出对“和合”思想的理想追求,《老子·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可见,“和合以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要否认差异,忽视矛盾,而是要在承认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贵和尚中,求和谐以共生共长。“和合”文化作为一种心理要素其内在价值是追求社会安定和谐,以平等的对话协商将参与者之间的矛盾分歧转化为合作共进,进而实现参与者之间所享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稳定的状态。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4练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2014·海南高考)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通过政治决议,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协助党委和政府搞好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和各界别人士的协商。全国政协重视协商民主,因为( ) ①协商民主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协商民主是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前提③协商民主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决策水平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5·北京高考)2014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于2015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B.上述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C.由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 D.向政协会议提交正式提案说明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质询权 3.(2014·重庆高考)协商民主指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时,需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从参政协商到立法协商,从市民论坛到电视问政,从价格听证到专家咨询,协商民主的形式日益丰富。发展协商民主( ) A.属于政府的“阳光工程” B.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C.提高了政治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D.旨在强化公众对政治决策的监督 4.已举行46次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始终秉持“坦诚、务实、民主”的理念,成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有效平台,成为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阵地和品牌。这表明( ) ①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②政协不断创新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③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得以更好发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②它是完善我国各个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重要途径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汇民意、聚民智④它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之所在。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使这两个方面能够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在为人民民主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在很高的制度层次上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十八大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特别是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还具体地提出要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要把协商民主这一重要制度运用好,尤其需要从党委和政协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党委来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关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的原则,确保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真正发扬民主。从政协组织来讲,应以改革精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使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应从制度上确保政协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中形成“睿智之言”和“务实之策”,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和质量;从制度上推进民主监督,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大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文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得以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正式确立。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协商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伟大创造,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协商民主民主政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协商民主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一种民主形式,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政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民众诉求渠道,广纳真知灼见,进一步增加推力,减少阻力,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之所在。 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而提出的重要命题。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中共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 高三政治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说比较枯燥,要想学好必须用心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政治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三政治知识点,下面为大家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 法律地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产生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每届的任期--五年。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组织和活动的特点: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

的民主相结合)。 民主集中制体现: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 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指导思想: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 2、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主要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微考点 第44练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高考题组 1.(2015·北京高考)2014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于2015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B.上述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C.由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 D.向政协会议提交正式提案说明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质询权 2.(2014·重庆高考)协商民主指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时,需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从参政协商到立法协商,从市民论坛到电视问政,从价格听证到专家咨询,协商民主的形式日益丰富。发展协商民主( ) A.属于政府的“阳光工程” B.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C.提高了政治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D.旨在强化公众对政治决策的监督 强化题组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下列能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是( ) ①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使少数民族代表占一定比例②中共中央就当前经济工作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③人民政协通过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的工作④国家教育部就高考改革新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②它是完善我国各个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重要途径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汇民意、聚民智④它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通化一中滕孝花 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除了具备协商民主的一般含义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协商民主的特殊规定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的国情曾经提进行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尝试,这是协商民主思想的萌芽和雏形。第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是协商的结果,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宣告成立的。其后,经全国政协协商建议,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党派性协商机关继续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一种利益格局的多样化的社会,在新的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确认了“协商民主”概念,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和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呢? (一)加大协商民主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的协商民主意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有必要对其内涵要义进行深入解读、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加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有必要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协商民主的广泛性和适用性,把握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协商的要求,形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联动,各方面工作相互衔接,增强各界别人士在政治参与中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民主协商的合力,让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其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知道如何去实践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同时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协商的目的在于以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的方式从而形成广泛的共识,营造平等、自由、公正、宽松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使协商各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协商才能取得最大成效。(二)保障协商民主的平等。提高协商民主的协商能力。 我们不仅要保证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还要保证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在协商中的平等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政党间、利益群体间协商民主功能的有效发挥。协商民主的落实最终由其参与者:中共党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民主党派成员来进行,因此,他们必须具备集体理性与责任性,掌握协商方法,具备良好的协商能力。我们要积极引导参与协商的各方面加强与其所代表群体的沟通,努力收集和反映他们的共同愿望,在民主协商中对公共决策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要努力培养他们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大局观念,理性地表达诉求,负责任地提出建议。既要反映本界别群众的意见,也要尊重关切其他界别的愿望;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要认真倾听了解党委、政府部门的意见,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彼此沟通理解。

我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农村发展与管理10-2班 姓名:刘星星 学号: 1006111031 日期: 2012年12月10日

我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今改革开放新阶段政治建设的主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民民主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刘春,在记者采访中,为我们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 1.1我国目前民主政治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 他说,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规律的揭示,也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把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到丰富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上来,就成为必须的了。依法治国要求不仅党的领导,而且要求人民当家作主都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 1.2民主政治建设应着重制度、规范和程序的完善。 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建设、丰富民主表现形式,把民主制度建设摆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为我国坚持的政治模式,是法制基础上的制度模式。虽然以往也有一些民主理念的提出,但是因为缺乏实现这些理念的体制机制的支持,使得部分正确而优的民主理念和思想就变得难以落实。因此,我国建设人民民主政治,必须重视民主政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程序的建设和完善。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形式,才能有效防止和克服无政府主义和“大民主”主义。 1.3民主政治建设要和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高中政治必备知识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高中政治必备知识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 重点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有权进行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其实施。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重点二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职权 (1)从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应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从人大代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拥有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还有提案权和质询权等。 2.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 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文明建设目标,包括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方面。而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课的重点,中考中涉及的知识最多。 二、设计思路 从近代两次学习西方民主失败的实例,引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有机统一。再结合前段时间国家的两会、浙江省村委选举热点,让学生明白:公民享有民主权利是真实的,而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实现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又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本课时设计三个环节:问题导入——知识梳理——知识运用。 三、学情分析 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论性、抽象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达成考试说明目标,需培养学生整合、归纳中考相识的能力。而当前的两会、村委选举又与本课知识点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 (2)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b)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辩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作出选择。 (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复习,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教学过程: 一、历史回眸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民主有两件重大事件。 结合图片思考:1、分别指出哪两件大事? 2、是向哪个国家学习,分别是什么政体? 3、最后结果如何?给我们什么启示? 导入本课主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知识梳理: 1、那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 是什么?)简述一下三者的关系。 安排时间由学生自己通读《条目》梳理知识点。 (1)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今年是建党90周年)党在近几年关注民生问题很多,那么一般涉及到党的哪些知识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