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两宋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两宋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两宋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两宋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两宋+元

基本特征

从文人画的历史沿革来看,文人画要必备几个特点。

一、学养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文才必须是为官的基础。要想胸有韬略,腹中需垒起万卷诗书。这样的人画出画来,不叫“文人画”也会文气十足。

二、言之有物。古时的文人画不是忙三火四画出来立马就要卖钱的,而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后人才能从八大山人的鹰眼中看出睨藐不屑来。

三、格调高雅。翰墨丹青古来即称“雅好”,“雅”人之“好”的标尺,就是格调。这和画家的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画家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格调的赏析与赏析者的品位有极大的关系,即俗语所说“好画还需识者看”。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文人画特色和体系的形成,又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有关,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这样,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3色),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就成为创作中的必然的选择。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间南山";有苏轼作直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等,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藉,但是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人画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柯九思论画竹"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

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雅”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宋代以前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三家山水”和“徐黄体异”的花鸟画。

宋代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据《画继》作者邓椿记述,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讲求“形似”和“法度”,法度是要学习传统,形似是要真切细致地再现客观事物。宋徽宗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细刻的作风。宣和画院的上述画风在南宋绍兴画院继续得到发展,画家追求形象的逼真,构图的提炼。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的“写实”,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写实艺术发展到极点就容易走向反面。宋代一些具有广博文化修养的画家就发现了这一弊端,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另辟蹊径,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理论。

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画工)分开来的愿望:“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人物画方面,具有很高文学、书法、古物鉴赏能力的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画”创造性的发展为白描,这种脱离色彩的线条更加强调书法功力和抽象的审美情趣,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标准。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独创的“云山戏墨”和“米点皴”,标志着山水画以简代密地转变,经元初的高克恭继承发展,对元明清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元代

元代文人处境相当卑贱,文人士大夫放弃仕进,疏于人事。在宋代主要作为仕宦文人业余文化生活的文人画,开始更多地转入在野文人手中,成为他们超越苦闷人生重返自然的慈航。画家心中的山水,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融入画家忘情于大自然的自由心境,也渗入了无可奈何的萧条淡泊之趣。

随着元统治者吸收亡宋遗民参加政权和文化建设,在南北美术交流中,出现了在变革中影响一代绘画风气的赵孟頫。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赵孟頫就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作为美术理论家,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主张“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同源”,为文人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董其昌绍述:“赵文敏(赵孟頫)问画道于钱舜举(钱选),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墨而飞,不尔便入邪道,愈工愈远。” ”又引申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都重视把书法的笔墨情趣引入绘画,勾勒线条亦具文人的典雅风格。

在元代绘画实践上,元初以赵孟頫、高克恭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

广为流行。其代表人物倪云林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人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 (倪瓒:《题为张以中画竹》)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

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异同

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异同 摘要: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都是以自然风景为描绘主体的绘画形式,因有着各自的文化底蕴、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起源美学思想审美情趣表现手法 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是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体系与发展历程的,但无论两者有何不同最基本的描绘对象未曾改变,都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为主,致力于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发现、探索和寄托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与情感。可谓山水画和风景画在本质上是有相同之处的,并且两者在起源问题上几乎雷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各自的文化底蕴、美学思想、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等方面。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之处。 起源 中国的山水画,在战国以前就已经出现,到汉代初具雏形,但滋育于东晋,于南北朝正式确立,到隋唐发展兴盛起来。在古代的文献上,杜预注《左传》,所谓“禹之世”,就有“图画山川奇异”。又有王逸注《楚辞·天问》篇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天地山川”,由此可见在此以前就已经有山水画了。但在汉魏壁画中不难看出山水画还仅仅只是以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可是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却做了充分的上阶准备。[1]进入晋代,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描中山水作为配景出现,但也有他写的《画云台山记》,一篇阐述如何创作《云台山图》的山水画设计图略。至南北朝,有宗炳撰《画山水序》,王微撰《叙画》,描写山水画的画理画法。这都足以说明山水画的体系在此时期已经完全脱离人物画并逐渐确立成为独立画科。到了隋唐,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张璪等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这些大师将山水画逐渐推向蓬勃发展的道路。 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西方风景画最早同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西方的艺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风景已经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有着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画的搭配。真正纯粹的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幅画面形式出现的。一直到15世纪,风景才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彻底的摆脱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画种,但这个时期的风景画还不是非常成熟。风景画在艺术上达到成熟是在17世纪的荷兰,因为荷兰出现了一批如维米尔、雷斯达尔等著名画家,他们对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创作了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特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他将更多的色彩引进风景画,通过保持各笔触之间的不互相混合,取得了绚烂的效果。并且他对于光和色彩微妙变化的敏感使得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对于光和色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协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98317792.html, 中国文人传统雅道:千山千水千才子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51期 中国人始终认为自然与山水是人格与情感可以相互感应的对象,自然山水可以进入到人的审美视野,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从而浸润人的心灵与人格世界,产生巨大的效应,甚至成为人的主体人格力量的印证。 “天人合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这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先民们就在俯仰天地中对自然充满了情感。随着政治与文化的不断交融,自然山水也不断地走进心灵深处,并与人们对于人格的自由相结合,逐渐成为影响山水美学与情景交融的观念。 中国的士人阶层始于孔子,士人对山水的推崇也始于孔子。虽没有明显的记录表明孔子有游山玩水的嗜好,但他周游列国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老子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也不小。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中,却多次出现“天地”、“自然”、“万物”等字眼,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都表明老子是长久与山林、大自然为伍,与天地宇宙为伴的。 庄子更不用说,他的《庄子》一书中,寓言故事也多以自然万物展开,鱼类、鸟类、昆虫、树木、江河、湖海等等都是其寓言中扮演的角色。 他隐身于大自然,并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他在那种境界中由衷发出的感叹。毫无疑问,老庄的道是他们长久地置于天地、隐于山水中悟出来的,而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后来竟成为中国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很可能就是中国文人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动机之一。 “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 魏晋以来,人们惊讶的发现,山水自然一旦退去了神学的外衣,美丽清新,与人类如此亲近。名士将对山水的赏识领悟视为主体人格的一种确证,是人的审美文化教养的表现,登临游览之风盛行,观赏自然山水逐渐成为一种陶冶人格与培养性情的活动。“论天道必须与人事相结合,讲古事必须于今人相融通”。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神品《兰亭集序》问世了,这件“天下第一行书”的诞生同一件優雅的闲事有关。

五君子:中国读书人的道德标杆

五君子:中国读书人的道德标杆 “此五君子,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其心则皆所谓光明正大,踈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揜者也,其见于功业文章,下至字画之微,盖可以望之而得其为人。”南宋诗人政治家刘珙在品评圣贤之时,提出了他心目中的“五君子”——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他们的遭遇不同,志向各异,但是他们的内心皆光明正大、磊落如初,不管是历史功绩,还是道德文章,都堪称中国读书人的道德标杆。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影视形象) 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没错,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认为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而实际上,正史中的诸葛亮其实是“勤勉”化身,《三国志》中说他“长于治国,短于谋略”。所以,后世对于诸葛亮的推崇并不是因为他身长八尺颜值出众,也不是因为他披发挥剑能借东风,而是他呕心沥血辅佐后主,以报刘备知遇之恩的忠君报国,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军事奉献一生的忠肝义胆。诸葛亮重农桑发展经济,抚边民内外团结,有了雄厚的

财力才可以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大业。只是他可能真的在军事才能上稍微差点火候,所以一生也没有完成夙愿,遗恨而终。 刘备死前告诉他,刘禅能扶就扶,实在不成器便可取而代之,但是诸葛亮始终以人臣自居,从不敢僭越,这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后世读书人对他赞赏有加的另一个原因。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学习中,李白和杜甫是两个绕不开的唐诗巨擘。从我们学过的杜甫诗句中,几乎很难看到有一两件高兴的事,这是因为杜甫亲身经历了大唐劫难——安史之乱。其实早年的杜甫,也曾是一位公子哥儿,过了几年逍遥自在的舒心日子,他的早期诗歌也是充满了理想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明证,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杜甫也曾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安史之乱的爆发把一切都毁了。 杜甫 早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到了后来画风突转,看到叛军攻陷后的长安一派萧条,便有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看到一片混战后的中原饿殍满途,便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便到了晚年,自身穷困潦倒之际,也不忘为天下读书人发出一句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说,杜甫是在用诗歌来完成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 ▲中国画家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在山水画中体现自身的情感;西方画家则通过使用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绘画材料来体现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同时,由于东西方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导致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呈现了不同的面貌。 ▲起源: 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在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画和阿尔特多费尔的油画中,出现不少风景画,从这些风景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风景刻意的描绘。但这时的风景画也不是很成熟,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则要等到了17世纪的荷兰。荷兰的著名画家维米尔、霍贝玛对风景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时,在风景画繁荣发展的同时又产生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分支。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画家还描绘了理想中的恬淡的田园风景,这与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心中的天地”有几分神似。此外,法国的普桑等人也在风景画中配置很多古代的神话人物作为点缀。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留下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太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发展。他学习荷兰画家的风景画,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透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

中国思想名人

中国思想名人 (一)古代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2.老子: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回到“小国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墨子:(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4.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月未见史载,约与孔丘同时期。孙武以自著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庐,得到重用,任为将军,帮助吴王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吴列传》),由孙武草创,后经其门弟子整理而成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词约意丰,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十分强调政治、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它强调战术的灵活性,提出“兵无常势”,“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贯穿于全书始终。 5.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6.庄子:庄周(约前369-前286),世称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任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并称“老庄”。他的道家思想和文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庄周一生安贫乐道、不事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庄周的道家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主要是效法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并且把它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他文章流畅,善于采用和虚构寓言故事,比喻更是信手拈来,极富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 7.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兰陵令。后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哀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哀 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大家就会想象到:一位衣衫褴褛的穷秀才摇头晃脑地吟诗作文;秀才在书童的陪伴下爬山涉水,进京赶考;科考得中,秀才成了状元;峨冠博带的状元披红带花,荣归故里…… 广西贡院有幅对联写道:“十年寒窗诵四书言五经习六艺只为龙门一跃,三考得志官七品威八面谒九尊全因河鲤重生。”历朝历代,相沿成习,文人们趋之若鹜地竞奔在仕途上,乐而不疲。似乎做官从政,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成了文人自我价值的唯一实现形式。 “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的思想枷锁 孔门弟子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于是有了“头悬梁,锥刺骨”,有了“凿壁借光”,有了“映雪囊萤”。十年寒窗,学富五车,就是为了换个官当。 从孔子开始,中国文人似乎就未走出这样一个怪圈:他们一方面得心应手地创作着美仑美奂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苦苦地追求着“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他们的内在追求,文学作品则是这种追求的外在表现。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是为文人的头上戴上了一顶光环,并不一定能为他们追求政治理想锦上添花;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却常常是文人们创作文学作品的素材源泉乃至精神支柱。于是,文人们在追求中苦闷、彷徨,在创作中自娱、欢欣。 由于中国文人始终有着难以消解的仕途情结,所以中国文学里充满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悲鸣。在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中,极少数文人如愿以偿,步入仕途。绝大多数文人则仕数不遇,壮志难酬。在如愿以偿的少数文人中,最终因政绩卓著而堪称政治家者,寥若晨星。在仕途上艰辛跋涉,政绩平平者则所在多有。只有其中一部分人虽然身在朝廷,却心在文学。他们和那些仕数不遇、壮志难酬的绝大多数文人共同构成文学创作的庞大队伍,“种瓜得豆”地在文学创作的田地里收获着成绩和希望。 当然也有例外,《庄子·秋水》篇里讲了一个故事,庄子的好友惠施在魏国做丞相,庄子打算去拜访他。惠施误以为庄子来意不善,想和自己争夺相位,竟派人搜拿庄子。庄子见到惠施后,对他说,鹞鹰得到一只臭老鼠,惟恐鵷鶵(yu ān chú)相夺,殊不知鵷鶵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从不把臭老鼠当美食的。鵷鶵毕竟是神鸟,庄子毕竟是神人,红尘中的文人总得吃喝拉撒睡,离不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多数文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把官职当臭老鼠。虽然后世不少文人也常引用这个典故以示自己敝屣功名、品行高洁,却总让人觉得矫情,颇有些“酸葡萄”的味道。 仕途失意乃有传世名篇吗 文人的悲哀正在于这种“种瓜得豆”的不对称性。这又怨得了谁呢?文学创作在中国古代没有成为一种职业,文人对文学的追求不足以为“稻粱谋”,生存的需要使得文人的“种瓜得豆”成为难以规避的宿命。于是,文学家、诗人的一生注定是与苦难、煎熬相伴的一生。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山水画绘制的主题是山水,但其意义却和西方绘制山水不同,中国的山水画之中总是寄托着一种人文精神。 首先,中国山水画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的,在其之前,山水只是人物花鸟的背景。“魏”为三国时期的“曹魏”,“晋”为之后司马氏的西晋和东晋二朝。我们知道,魏晋是一个政权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魏晋两朝的名士们以竹林七贤为代表,聚于林中喝酒纵歌、风流倜傥、向往清静无为。甚至有词形容其为——魏晋风流。这种风流有没有促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诞生呢?有没有化成山水画之中的人文精神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山水画发展只是初期,笔法技巧等等都还不够成熟,但技巧是慢慢成熟起来的,而山水画常常会有的寄情山水、远离官场的思想是与魏晋名士普遍崇尚的纵情山水这样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第一幅山水画是宋朝时期的《游春图》。而也是在此画之后,山水画终于不再仅仅是花鸟的陪衬,也不再仅仅是用色古艳的装饰,山水画走出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列植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在之后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之中,山水画渐渐自成一派,蕴含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蕴含着中国一些古代文人愿远离官场,纵情于山水之间的传统精神。 中国古代的画家一开始便执着于觉察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从而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描写上,有力依据笔墨对衬关系将“远映”效果达于极致。山水画在解决了形似后又开始与形保持距离,甚至尽量摆脱形的约束。我想这也是在寄托一种意境,画家寄托着一种人文的精神,有一种情感在其中,无论画的是崎岖的山,还是柔软的水,都要寄托些情绪,寄托些观感在里面。 中国很多的文人流传下来的画作都能看出他们一生的志趣所在。一生清贫的吴镇,喜“天人性命之学”,以释僧为友,故在《渔父图》中力求平实,追慕与世无争的精神乐园,笔墨出处呈相了一种气韵奇古、清淡孤洁的精神。被后人称为元画极致的倪瓒,善以禅、道之理入画,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美学观。聊写胸中逸气虽是倪瓒提出的,

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茺的世界,而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是《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 纵观历史长河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的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 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人墨客很多,我在这里就暂列举出一部分文人代表,供大家参考。 爱国诗人——屈原 出身贵族的屈原,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它的主要作品《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由他的诗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后来,屈原因谗言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赛龙舟”、“吃鸡蛋”、“吃粽子”等风俗。 乡国情怀诗人——陶渊明 两晋时期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的爱国境界,主要体现在一种平和淡泊,无世之争,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如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还有体现诗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秦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山水诗人——王维 早年的王维与当时许多向建功立业以杨名不朽的才士一样,对世间的功名亦充满了热情和向往,他的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如其《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精通音乐,由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

中国人的山水观罗兰......阅读附答案

中国人的山水观罗兰 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采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____,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采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时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丈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___,游山是为了____,玩水是为了___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莱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固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时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芙。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1.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④段的空格处。(填写序号)A.赋诗B.旷怀C.寻真3.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积累链接:请顺其思路,在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后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中国人对山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2.A C B3.文章引用徐霞客的例子,一是为了说明徐霞客对山水的态度是为了向大地求知,他有别于一般中国人纯欣赏的态度。二是为了使文章在论证上更严谨、更透彻。(意对即可)4.要取一种“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的态度。5.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中国古代文人的矛盾思想

中国古代文人的矛盾思想与现代事业思想 作者:林夕若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的文人思想是矛盾的。他们是入世的,渴望建功立业。却也不满当局政治之黑暗,不满当朝官员所作所为,认为朝堂便是一滩黑水。希望能通过一己之力改变当时现状,求之而不得时便转而写诗作来忧国忧民,或超脱世俗之外寻求出世之路。而现代中国人或多或少继承了中国一直传承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事业上有各自的思想及理念,或愤力竞争或不争而胜。 关键词: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矛盾协调集一身 儒家学子追求出仕,力求在朝堂中争得一席之位。道家学派选择无为而治,他们不喜竞争主张顺应自然,行为虽消极心智却不消沉,有自己独特的处理事务的方式。在众多思想交杂的中国,后来学子接受了众多思想,这些思想往往相互矛盾,以儒家和道家为最,但他们却可以将这矛盾的思想相容,协调的集一身,形成了其独特的行为态度、处事风格。现代在长期受这两种思想熏陶的人们在经济风暴的大浪潮中该如何抉择呢?勇于竞争或不争而另辟蹊径。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亦是复杂的,中国人往往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路。 1.谈孔子的入世思想,庄子的出世思想 孔子编纂《春秋》,修订“五经”,道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无为”思想是其经典著作《道德经》的精髓。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孔子年轻是周游五国,在各国进行游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政治思想创造其理想中的社会。儒家思想鼓励人们投身于社会建设中要敢于竞争,善于合作。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这种竞争是以“和”为基础的,谋求共利双赢。 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不争”。这种无为的思想并非消极,而是不求客观上的高度,寻求本质上的升华。不要追逐身外之物,而是致力于自身发展。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在各种社会压力下人们热衷于竞争,希望打倒对手获得更大的利益,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在求而不得的情况,道家的“无为”、“不争”的思想又让人们得以缓和自己的失败,调整自己的心态。懂知足,晓变通。提升自己的内心世界,升华自己自然会得到他人认可。寻求他路,不执著于自己原本追逐的领域,赢面反而更大。 2.陶渊明的仕途和出世思想 阅读《陶渊明集》可了解其不同的思想理念 陶渊明不仅像当时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前半生他一直在为仕途奔波,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辗转三十载,最终他失望了一篇《归去来兮辞》告别了他的仕途生涯。他的一生中写过许多壮志凌云的诗篇,如少年时期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在仕途失利后他多寄情于山水,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陶渊明的所接受的思想是矛盾的,他集儒家和道家思想于一身,年少追逐名利,老年寄情山水。他完美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文人如何将出世与入世思想协调相容。这便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积累下来的极具特色哲学思想。 3.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对山水文化的最高领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今人将山水之美分为雄、奇、险、旷、幽、秀、奥。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文化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二、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三、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照的对象。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建设,为山水自然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含量,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山水文化类型。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胜川数不胜数,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优越条件,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山清水秀且令人向往的游玩国度。中国的山水是充满诗意的,还记得多少文人骚客在失意时寄情山水,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中国的山水是充满传奇的,还记得美丽的少女阿诗玛化为石柱,久久伫立在石林中,凄美的故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中国的山水是充满圣洁的,还记得睿智的僧人和法术高超的道士隐居山林,多少佛寺道观依山而建,或香火鼎盛,或清幽雅致,人们都是为了心灵得到一点净化。欣赏中国的山水,就如读中国的一本史书,每一处的山水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曲幽歌。只有独具慧眼的人们,才能读懂个中玄机,才能让那段沉睡的往事苏醒。 山水,似乎是一个属于大自然的名词。因为早在人类学会欣赏什么是美的时候,这种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的存在了,只是当时,美丽的山水没有发挥到自己的作用。加上“文化”二字之后,山水就不再是那天然的尤物了,加了“文化”就等于加了人类的因素,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文化。这时候,人类和大自然发生了有机反应,创造出介于天然和人工之间的“山水文化”,到底是人类的文明丰富了山水,还是山水的灵气充实了人类空虚的心灵?我认为这个作用是相互的,就像生物中的互利共生关系一样,两者的结合让对方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山水没有了人类就略显粗糙,人类少了山水就略欠灵气。所以他们是互相离不开对方的。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山水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山水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可以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从对美的无知到对美的追求,这难道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吗?魏晋开始,人们对美有了自觉的意

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也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一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有删改) 14.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层次。 15.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1)教法:材料分析法、图片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学习法 (3)教学流程和活动 导入大家好!很荣幸,给我们同学来上美术课,今天我带来了一些美术作品与同学们一块来欣赏。 导入:泰山风景欣赏 师:中西方的画家们是如何来表现泰山的呢?(欣赏作品) 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⑴师:展示两幅作品:中国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西方的油画霍贝玛的《乡间村道》 提问:从空间角度看两幅作品有何不同? 生:回答 教师总结:《乡间村道》的空间符合视觉的真实,色彩真实,像照片一样。 《千里江山图》的空间感更加辽阔,色彩亮丽。 《乡间村道》在他的画中,描绘的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村路,上面印着许多深浅不同的车辙,两旁排列着细而高的树木,彼此参差错落,既是十分对称的又是富有变化的。通过两排树木高低不一、疏密有致的组合和排列,创造出了一个透视感极强的空间。画面上的地平线很低。原野上一条泥泞的林间小道伸向远方,路面上有车辙的

痕迹。路两旁的细高的小树富有节奏感。 小道的另一头,一个村民正牵着一头牲口站着,在右边的一条叉道上,有两个一边谈话一边走着的农村妇女;右侧近景上是一块种植园,一个农妇在修剪枝条。较低的地平线,使天空留出的位置就多了,画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的上空。 远处可见高耸的教堂和红色的房屋。天空辽阔深远,云彩富有动感。画面上点缀着几个人物。画家成功地运用了焦点透视,构图稳定均衡。整个画面带给我们的是清新、舒展,让人仿佛闻到了这宁静乡间淡雅的泥土气息。这幅画在美术技法上一直被用作古典的示范作品。 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就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成行的树枝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 被称为北宋少年天才.他18岁画这幅画,20岁就病逝.作品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用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作。作品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有山岭、坡岸、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景物繁多,气象万千。画家在构图上利用散点透视,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

中国文人人格修养上的儒道双修

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修养上的儒道互补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大都深受儒道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道思想的传播者, 也是儒道思想的承载者。由于他们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身份、地位比较特殊, 往往处在社会矛盾和人生矛盾的风口浪尖, 因而儒道互补的人生观和心理结构在这一阶层体现得最为明显。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深层人格中两个互补的侧面。这主要体现在协调仕与隐、积极入世与清静无为的关系而形成的人生流程。 儒家激励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不但要面对人生社会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同时还要有高尚的追求,有远大的志向。而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社会中,这种人生的志向必须和仕途结合起来,才能够施展抱负,驰骋理想。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出路,把入世求仕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目标,个人的追求、家族的期待,社会的需要,在这一点上达到统一。这也就决定了知识分子和士人的人生道路,必然是选择追求所谓“仕途经济,怀抱儒家”的政治信念,通过求仕的途径,为官做宦,才能施展“济苍生”、“安社稷”、“经邦济世”的宏愿,也才能得到个人的功名富贵。 但这也只不过是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而已,至于“终身‘仁以为己任’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士’”,在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逼迫促使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使自己安身立命。当他们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风波之后,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会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成为这些官场失意、仕途沧桑的文人士大夫心灵的慰藉地。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可以避开世俗的纷扰,追寻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对于那些“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一生困顿失意的人来说,他们只能选择精神上的超越,来安慰自己失意的心灵,知足常乐与安贫乐道,清静无为与崇尚自然,成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和对生命意义的体验。 为了平抑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功名之心,也只好对“方斋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生活感到自满自足,视功名权贵如粪土,以精神上的超越来证实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一生行迹或在林间,或在田园,或在深山,或在江湖,在安谧恬静的环境中体味和找寻生命意识的流动。一些官场的士大夫,在经历了仕途挫折、宦海风波,亲身感受到官场人心的险恶倾轧之后,认识到自己处在一种矛盾交织的张力场中,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感到困惑和动摇,人生价值的意义和官场行为的无意义构成内心的激烈冲突:一方面,为了生存和理想,他们并不放弃入世的信念,尊奉儒学,专心政务,在表面和行动上仍然是积极作为,尽职尽责;一方面,他们在内心中又十分渴望一种和谐与宁静,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在儒家的追逐功利和道家的致虚守静的意念之间徘徊,既对用世求仕不甘放弃,又时时向往归田隐居的快乐,这就使得用世与出世,仕与隐的矛盾成为困扰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经常处在儒道的纠葛之中。比如辞去彭泽令之前的陶渊明,他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摇摆,心情一直很矛盾,比较典型地代表了一部分士人的双重心态。许多文人士大夫早年习儒,游好在六经,当中经过时隐时仕的矛盾之后, 最后“绝仕”而走向退隐。 出世与隐逸不仅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不满现实的一种选择,而且也是他们鄙视权贵和庸俗功名利禄观念的表现。这种超脱不是心灵的寂灭, 而是对社会秩序所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仕与隐是中国士人生命的两大主题。读书是为了进仕,但同时总有些孤高的文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逃离官场。伯夷叔齐、许由巢父、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袁枚黄宗羲……每个时代都可以见到隐士那飘逸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他们挥之不去的归隐情结。东晋陶渊明堪称隐者之范,其《归去来兮辞》是他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文中处处充溢着隐者甚至非隐文人的这种特殊感情。 一、不事权贵,憎恶官场。 陶渊明29岁开始入仕,此后13个年头,时官时隐,作官4次,总计不过四五年。最后一次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只当了83天的彭泽县令一职,从此不再出仕。本文即写于此间。他认为做官使自己“心为形役”,是迷失自我的错误行为,因而不免“惆怅而独悲”,对此深深地自悔和自责。 不事权贵,憎恶官场,是清高文人身上的共同特质,也是促使他们归隐的主要原因。从拒绝接受帝位的许由到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中的庄周,从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

之推到拒绝光武帝而垂钓富春江的严子陵,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到与荐己入京的官员爽约的孟浩然……这一切无不标示一些文人与权贵对立,与官场游离的姿态。 二、乐悦琴书,娱性诗酒 陶渊明归隐之后,“乐琴书以消忧”,音乐销尽他千般烦恼,“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自己所好,自有乐趣。闲暇之余,“临清流而赋诗”,诗文中流淌着他舒畅欢愉之情;“有酒盈樽”,十分满足,“引壶觞以自酌”,异常畅快。值得一提的是,酒之于渊明犹如酒之于李白,渊明本性嗜酒,生活中离不开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序》)。 琴棋书画,诗文美酒是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因读书而有士人之称,因会吟诗作画而千古留名,以弹琴下棋来陶冶性情,更是借酒给单调的读书生涯带来不羁飘逸的情怀;而惟有心无旁骛的隐者才真正让这些东西发挥到极致。 三、躬耕田园,纵情山水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可见陶潜不是个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两宋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所隐含的思想两宋+元 基本特征 从文人画的历史沿革来看,文人画要必备几个特点。 一、学养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文才必须是为官的基础。要想胸有韬略,腹中需垒起万卷诗书。这样的人画出画来,不叫“文人画”也会文气十足。 二、言之有物。古时的文人画不是忙三火四画出来立马就要卖钱的,而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后人才能从八大山人的鹰眼中看出睨藐不屑来。 三、格调高雅。翰墨丹青古来即称“雅好”,“雅”人之“好”的标尺,就是格调。这和画家的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画家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格调的赏析与赏析者的品位有极大的关系,即俗语所说“好画还需识者看”。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文人画特色和体系的形成,又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有关,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这样,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3色),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就成为创作中的必然的选择。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