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咽痛”浅析《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法

从“咽痛”浅析《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法

从“咽痛”浅析《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法
从“咽痛”浅析《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法

从“咽痛”浅析《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法

【摘要】张仲景《伤寒论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更为后世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奠定了基础。《伤寒论》中对于“咽痛”这一症状有所论治,在少阴病篇有较为详细的叙述,而在其余几个章节中亦分别稍有论述,但为数不多。因此,在经过稍微综合的整理和对比,分析出仲景对于治疗“咽痛”这一症状,运用不同的理、法、方、药;望能从中稍加体会和归纳出张仲景《伤寒论》中同病异治的辨治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伤寒论咽痛同病异治

From the Treatment of“Pharyngodynia”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the“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in Zhongjing’s“Shang Han Lun”.LIN Pei-Li.(2007 Master at Zhen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China)

【Abstract】The book of “Shang Han Za Bing Lun” is the first one to dissertate and apply the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of the clinical work in our country. Also,it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eatment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posterity.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prescri ptions of“pharyngodynia”in the “Shang Han Lun”,especially in the Shaoyin synderome. And there are also a little pages of“pharyngodynia”in the other synderome in the“Shang Han Lun”. After comparison and comprehensive collation,I analyze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heory, medicine and prescription and generalize a conclusion the way of how did Zhong Jing used the“Same Disease Different Treatments”from the“pharyngodynia”disease.

【Key words】Shan Han Lun; Pharyngodynia;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1 “同病异治”和“咽痛”概念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即所谓的辨病、辨证分型而论治。这一辨证施治的概念最早出于《內经》,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得治之大体也。”而《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者。”又《素问?病能论》亦云:“有病颈痈者,或

伤寒论辩脉法卷第二注释打印版

辩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 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 ①洒淅(xī)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 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

浅析《伤寒论》

浅析《伤寒论》 中医药学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文针对《伤寒论》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方证治法 1 《伤寒论》在中医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伤寒论》是张仲景勤奋治学与临床经验的结晶。它不但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集大成之作,还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是中医临床辨证学、治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立六经辨证,即是《伤寒论》对中医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因为它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源于《内经》,但把辨证论治与临床完美结合,则始于《伤寒论》。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创造性地把《内经》等古典医著中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理、治疗大法等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检验、总结、提高,终于创造出理法方药俱全、辨证体系完整、辨证思维灵活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造性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将临床的病、脉、证、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所以说,六经辨证的出现,标志着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治发生了质的变化。 2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核心与实质 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转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也有体现,而《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关于阴阳气各有多少来分三阴三阳,更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依据。 六经辨证,实质是三阴三阳辨证。是用三阴三阳概括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与病理演变。又用三阴三阳所涵示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与感受邪气机体所发生病理变化、脉症特点结合起来,以说明疾病的正邪斗争、表里进退、虚实转化、阴阳盛衰;以辨明病邪、病位、病性、病势、预后等。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遣用相应的方剂药物,选择相应的煎服方法。不仅如此,还通过具体的病脉证治,揭示了既原则又灵活的辨证思维方法,把中医学朴素而丰富的辨证思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必备熟读《黄帝内经》并背诵经典条文段落 背诵:《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长沙方歌括》 第二步、直接看伤寒论原文(白话古文)整体把握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 《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 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伤寒论原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看历代伤寒注家的注解,成无己、徐大椿、柯韵伯、尤在泾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 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伤寒论讲义

伤寒论讲义 总论 1、《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经王叔和整理,比较通行的为宋版本 2、全书共十卷,《伤寒论》的撰写体例,基本以条文形式撰写 3、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伤寒的总称;狭义伤寒,单纯指感受六淫邪气中的“寒”邪而发的外感热病。伤寒论指广义的伤寒 4、《伤寒论》的学术价值:⑴主要体现在临床⑵确立治法治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凡由于风寒外邪侵袭,先中皮毛肌表,出现一系列营卫失调的脉证,称为太阳病,太阳 病有中风、伤寒、温病之分 2、脉阴阳俱紧:阴阳指寸尺而言,即寸关尺均现浮紧之象 3、行其经尽:经,指阶段、过程,即六天为一经,古人以此作为观察外感病发展变化的依 据,行其经尽,指第六天终了 4、再经:病情进入第二个过程 5、外证:相对里证而言,此指表证 6、酒客:平素嗜好饮酒的人 7、合病:即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 8、淋家:淋,指小便淋漓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之证。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 9、疮家:指久患疮疡的患者 10、清便欲自可:清,作动词,即排便之意.欲,如常之意。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 11、项背强几几:几几,有拘谨,不柔和之意。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谨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12、喘家:素有气喘之人 13、微寒:做脉微而恶寒解 14、筋惕肉瞤:指筋肉跳动 15、噎:指咽喉部位有气逆阻塞感 16、坏病:即变证。指因失治误治而致病症发生变化,以病情复杂,疑似难辨而得名 17、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18、虚烦:指无形邪热郁扰胸膈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是与有形实邪相对而言 19、叉手自冒心:冒,覆盖。叉手自冒心,指患者双手交叉覆盖按捺在自己的心胸部位 20、甘澜水:又名劳水 21、头眩:头晕目眩 22、身瞤动:身体筋肉跳动 23、振振欲擗地:振振,动摇貌。擗,通僻,扑倒。振振欲擗地,形容身体站立不稳,摇摇欲倒的样子 24、脚挛急:脚,小腿。指小腿筋肉痉挛拘急,伸展不利 25、消渴:指口渴饮水,饮不解渴的症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26、白饮:即米汤水 27、烦渴:指口渴难忍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 摘要:本论文主要谈了下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及病及分析以及方药用法,对以后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的用法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摘自原文第二条和原文第十二条进行分析。 关键词:肌腠空疏,卫外不固,卫失开合,营阴不守 正文: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或头痛,身疼,腰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恶寒与恶风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风性疏泄,人体腠理疏松,营阴内守功能减弱则汗出;病在表,故脉象表现为浮,缓是与紧相对而言,较为和缓,还可以出现浮弱脉,由于有发热还可以出现数脉;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身疼,腰痛;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清涕;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热证相辨别,两者均有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但表热证恶寒程度轻,时间短,并有口渴,咽红肿痛,舌边尖红等热象。本证与太阳伤寒证的辨别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

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我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邪(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 辨证注意点:本证属表寒虚证,抓住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的主症即可诊断。 治疗方药: 原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脉症、病机。条文首先提出太阳中风,并以发热与汗出为重点,阐述了中风证的临床特征和病机。风邪袭表,卫阳浮盛,故而发热;卫失开合,营阴不守,故而汗出。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形容太阳中风发热、恶风的特点。尤以翕翕发热,说明太阳中风证因肌疏汗出,阳热外越,故虽热而轻。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邪闭表,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故见鼻鸣。胃为胃之源,风邪闭表,

2020年医宗金鉴之伤寒心法要诀(背诵版)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一证,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可谓既详且尽矣.其治杂证也,则有『金匮要略』分门别类,包举赅括,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欲其触类傍通, 以应变于无穷也. 但其辞旨古奥, 义薀幽深, 条目繁多, 未易领会, 人多苦之. 兹特撮其要旨,编为歌诀,俾学者便于熟读默记,融会贯通,然后再玩味全书,则易读易解,有会心之乐,而无望洋之叹矣。由此登堂入室,将见二千年来大法微言,昭如日月,不致尘封,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尔。 一、太阳病脉证并治 1、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2、太阳风邪伤卫脉证 中风伤卫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风;病即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桂枝功。 3、太阳寒邪伤营脉证 伤寒伤营脉浮紧,头疼身痛恶寒风;无汗而喘已未热,呕逆麻黄汤发灵。 4、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疼发热恶寒风,干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 浮缓呕逆无汗喘,头疼发热恶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营卫同病大青龙。 5、误服三汤致变救逆 伤寒酒病桂勿与,呕吐不已血脓鲜,尺迟服麻致漏汗,恶风肢急小便难; 微弱汗风青龙发,厥惕悸眩热仍然,身瞤振振欲擗地,桂加附子真武痊。 6、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 伤寒一日太阳病,欲吐烦躁数急传,阳明少阳证不见,脉静身和为不传。 二、阳明病脉证并治 7、阳明表病脉证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8、阳明热病脉证 白虎烦渴热阳明, 汗出身热脉长洪, 不恶寒兮反恶热, 合柴兼见少阳经。 9、阳明腑病脉证 胃实脉大腑阳明, 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 满痛始可议三承。 10、阳明慎汗慎下 阳明表证反有汗,桂枝加葛中风传。热证无汗亡津液, 燥渴仍从白虎痊。 胃实汗热原应下,恶寒浮缓表为先。欲知定硬识失气,不转微涩下之冤。 舌滑尿白小便数, 便硬休攻导自安. 小便数多知便硬,无苦数少是津还。 三、少阳病脉证并治 11、少阳病脉证 往来寒热胸胁满, 脉弦目眩而耳聋, 口苦默默不欲食, 心烦喜呕少阳经, 或渴或咳身微热, 或胁硬痛腹中疼, 或悸不呕尿不利, 舌胎滑白小柴宗。 12、少阳病用柴胡汤加减法 胸烦不呕去参夏, 加蒌若渴半易根, 腹痛去芩加芍药, 心悸尿秘苓易芩,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一)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厥阴篇;,,辨证论治;,,条文 摘要: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厥阴篇;辨证论治;条文 辨证论治是《伤寒论》中的精髓,在各篇中都有充分体现。兹就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阐述如下。 1辨证 1.1辨颜色《素问?举痛论》曰:“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见者也。”339条〔1〕为厥阴病热证,初期病情较轻,可见“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亦当见口渴、小便不利、色黄赤等热证。通过治疗“数日”,上述诸多热证先后消除,如何判断?仲景曰:“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言简意赅。此处,通过观察小便颜色色白与否,是判断体内邪热是否存在的重要依据。此法直接有效,亦最简便易行。又如366条,观下利物见有“清谷”,即完谷不化,以及泻下清冷水样物,说明阴寒内盛,阳虚火衰,不能腐熟谷物。同时又见“其人面少赤”“微热”等见证,反映阴寒肆虐,逼虚阳外越、上浮。通过观察下利物及面色等证,可推测其病机为阴盛格阳、戴阳证。虽见“人面少赤”“微热”,阳气仍将有亡越之虞,必须积极救治,促使体内阳气来复,方可“郁冒汗出而解”。 1.2辨脉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349~351三条均见手足厥冷,但因脉象不同,故病机不一,治法方药亦异。349条为“脉促”,即脉数而无力,病机为虚寒证,治以温阳散寒,可先行“灸法”,后予汤药。350条为“脉滑”,即脉数而有力,病机为厥阴病热证,治以清法,方用白虎汤。351条为“脉细欲绝”,即脉细至甚,就正气言,细主血虚;就邪气言,寒性凝敛,故见脉细。临床上常见脉弦细并存,弦主寒,且脉象有力,更说明其病机为血虚寒凝,治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上述三条辨识脉象对判断病机,确立治法方药,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仲景将三条置于一起,更有通过辨识脉象来加强鉴别、对比、辨证的作用。若脉象不明,病机难断,必犯虚虚实实之戒。如333条脉象为“脉迟”,病机为寒利证。但医者因脉象不明,辨证不清,误将寒利诊为热利而用清法,“反与黄芩汤彻其热”。仲景强调此处“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必使病情加重,出现“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又如368~369二条均为虚寒下利危重证。前者下利后,阴津阳气暴脱,以致脉搏不续,故见“脉绝”“手足厥冷”等证。经积极救治,“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若时“脉不还者死”。后条下利“日十余行”,气血津液大伤,当见微细无力脉象,脉证相应,正邪俱衰,病虽重犹可救治。今见“脉反实者”,即大虚之证反见实而有力之脉象,脉证不符,正虚邪实,难以救治,故为“死”证。上述两条是通过辨识脉象来推测病人生死预后。 1.3辨病位就厥阴病寒证而言,寒犯厥阴,厥阴为病。由于机体阳气有强弱,寒邪有盛衷,病程有久暂,正邪相争,可出现不同的病位,表现不同的见证。在疾病初期,厥阴阳气较强,尚能拒邪于表、于经,分别形成厥阴病表寒证、经寒证。前者可见327条“脉微浮”,372条“身体疼痛”等表证,后者可见351条“手足厥冷”“脉细欲绝”,340条“小腹满”,378条“头痛”等经寒证。随着正邪相争,厥阴阳气渐衰,寒邪可由表由经,及脏及里,形成厥阴病脏寒证、里寒证。如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此处“内有久寒”即指肝或肝胃等脏器有沉寒痼疾,本条反映厥阴病经脏寒邪俱甚。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反映肝胃虚寒俱甚。厥阴病脏寒证,除手足厥冷外,尚可见少腹冷痛、呕吐,下利等里证。若厥阴病脏寒证进一步发展、加重,病位可由厥阴及于少阴,形

伤寒论 纯条文 背诵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 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 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 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 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 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 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 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34 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说明其诊疾论病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由此可知,《伤寒论》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以“四诊合参”进行凭脉辨证,因证择方。这个有机联系的全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综观全论的脉诊原文,约可概括为辨别证候、阐发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四个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分述于后: 一、辨别证侯 论中以脉诊来辨别证候的,有辨六经主证,有辨病名,有辨病性,有辨病位,虽然其所辨不同,但都是以脉诊来规定其特定意义则是完全一致的。 (一)辨主证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伤寒脉弦而细,头痛发热,属少阳。”(266)“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278)“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338) 凡上述六经主证的脉法,是辨别主证的关键所在。比如,太阳病具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表证,则必须有“脉浮”的表脉。相反如具上述表证而没有脉浮的表脉,那就不能成为太阳表证。再如,少阴病的“脉微细”,一般地说,微为气虚,细乃血少,微细之脉并见,反映少阴病是气血虚弱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症,故病者精神不支而欲寐。可见,六经的主证和主脉有其内在的联系,两者必然是(当然也有脉证不符的情况)以一定的病机所决定的。有是证必有是脉,六经脉法皆然,余者以此类推。 (二)辨病名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如上所述的“缓”、“紧”、“浮”三种脉象,是如何在辨别病名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如果太阳中风表虚证,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的主症,若其脉不缓而数,那疾病的本质就变成了风热表实证。又如伤寒脉浮,因为风寒束表,卫阳郁遏,正气抗邪有力,脉象应当是浮紧有力。假如具有伤寒表实之证,其脉不紧而缓或弱,无疑就是表兼里虚证,这显然又不能诊断为伤寒表实证。所以,脉象在“脉证合参”的前提下,它对病名是有定性的作用的。至于风温脉阴阳俱浮,而在临床上应当是脉浮数,即吴鞠通所说的“不缓不紧而动数”的意思。再结合原文116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的精神,前后印证,风温脉阴阳俱浮的浮数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辨病性 《伤寒论》说:“脉浮者,病在表…”(51)“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者,沉为里。”(223)“伤寒脉迟。。。脉迟为寒。”(333)“病人脉数,数为热……”(126)“尺中脉微此里虚……”(4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之……”(219) 如上所述,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微细属虚,滑疾属实。这是论中以脉诊辨病性的基本规律。若再从全论的脉法和临床实际来推论,虽然以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但又当视其脉象相兼而定。例如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沉数属里热,沉紧属里寒等,这样把两种脉象结合起来,才更切合临床实际。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 《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二、抓主证,也要注意兼证 兼证是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举例而言,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几等,便是桂枝汤的兼证。兼证同主证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必须指出,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兼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离不开本经发病的范围。如桂枝汤兼证的喘和项背的强几几,都与中风表不解有关。因此,它和合病并病的实质不同。我们既要抓主证也要顾及兼证,治疗上在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病情的变化,加入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减去与病情不适宜的药物。例如,太阳中风证兼里阳受伤而汗出不止,用桂枝汤加附子温经固表;太阳中风证兼胸阳受损而脉促胸满者,则于桂枝汤中去芍药以除其阴柔有碍通阳之弊。临证中必须做到知常达变,方能尽辨证之能事。 三、掌握病性,方随证变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着 螽斯振羽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

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着作。副主编或合着《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着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1前言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着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VCD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

马宗素《伤寒钤法》全文

马宗素《伤寒钤法》全文 五运歌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木运尽成林,丙辛水运分清浊,戊癸南方火焰清。 注曰:此言五运之化也。 纳甲歌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居,戊癸生壬子,逢龙是化途。 注曰:且如甲己顺数到辰,见戊辰,是为化火。乙庚到辰,见庚辰,是为化金也。其余仿此而推之。 六气歌 子午少阴君火天,丑未太阴湿上连,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燥金边,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全。 注曰:此六气之主也。子午属火,主曰心君。丑未属土,脾主太阳。少阳胆火,乃是寅申。阳明卯酉,肺燥之金。太阳辰戌,寒水是临。巳为风木,号曰厥阴。识得钤法,胜万两金。 主运歌 初运逐年木主先,二君三相火排连,四季是土常为主,五运金宫六水天。 客运歌 逐年支于是客乡,上临实数下临方,初终六气轮流数,客主盛衰须见伤。 十二支化歌 寅巳化木,卯丑化土,子辰水国,亥戌申午,是为火宫,未酉化金,是曰气六。 精华录云 寅木卯土辰是水,巳木午火未属金,申火酉金戌是火,子水丑土合其真。 注曰:义见《阴阳烛神经》。 五运帝旺,甲己未中,乙庚酉上,子壬丙辛,丁壬卯地,戊癸午宫。 注曰:五运者,金木水火土是也。且如甲己化土,土随火生于卯,旺于未也。乙庚化金,金生巳土,旺于酉是也。 症分南北 甲己年南北政有甲乙丙等干。

钤法诗云 甲己之年面向南,乙庚戊年正北方,丙辛壬癸同归北,此是司天之阴阳。 图见精华指要 精华运气自古传,等闲谁识就中玄,干璇天上阴阳柄,擅执人间生死权。 但向袖中分汗瘥,何须脉理辨钩玄,医门若得如斯法,万两黄金也不传。 〔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天字号 〔丑〕太阴母字号〔丑〕太阴母字一号〔丑〕太阴母字号〔丑〕太阴母字一号 〔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 〔卯〕阳明劳复号〔卯〕阳明金字号〔卯〕阳明木字号〔卯〕阳明水字号 〔辰〕中太阳禄字号〔辰〕中太阳贪字号〔辰〕中太阳禄字号〔辰〕下太阳离字号 〔甲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坤字号〔酉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阴乾字号 〔午〕少阴地字号〔午〕少阴人字号〔午〕少阴地字号〔午〕少阴天字号 〔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二号〔未〕太阴母字号 〔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申〕少阳巳字号 〔酉〕阳明劳复号〔酉〕阳明金字号〔酉〕阳明木字号〔酉〕阳明水字号 〔戌〕中太阳禄字号〔戌〕中太阳贪字号〔戌〕中太阳文字号〔戌〕下太阳离字号 〔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坤字号〔亥〕厥阴乾字号 〔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子〕少阴地字号〔子〕少阴人字号 〔丑〕太阴母字三号〔丑〕太阴母字二号〔丑〕太阴母字三号〔丑〕太阴母字一号 〔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寅〕少阳巳字号 〔卯〕阳明少字号〔卯〕阳明土字号〔卯〕阳明土字号〔卯〕阳明火字号 〔辰〕中太阳廉字暍症号〔辰〕上太阳月字号〔辰〕中太阳武字号〔辰〕上太阳日字号 〔巳〕厥阴乾字号〔巳〕厥阴坤字号〔巳〕厥阳乾字号〔巳〕

伤寒论学习心得纯干货值得收藏

伤寒论学习心得纯干货值 得收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伤寒论》学习心得,纯干货值得收藏。 一《伤寒沦》是中医讲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好书,是中医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首重八纲,《伤寒论》首先说明了八纲辨证的方法。虽然它并没有明文提到八纲,但实际上处处都是讲八纲辨证,而且讲得非常具体,一一都出诸实践,有理、有法、有方、有药,不落空谈;是中医书籍中最切合实际的一部着作,所以历代中医师都非常重视,注释者亦最多,这些注家,对仲景的精义各有发挥;但也正因注家繁多,人自为说,因而莫衷一是,反晦原意,致有注释看得越多反使人有糊涂之感,我认为这是得失相等的。其实,《伤寒论》的原文,除个别句文外,一般还是很好懂的,与《内经》不同。《内经》是古代韵文,例如“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等。《伤寒论》则是古代白话文,譬如“啬啬恶寒,浙渐恶风,翕翕发热”等句,都可能是当时的俗语、形容辞,都给保留下来了。可见作者的本意,就是要使人易于了解,而不是故意使人费解。当然,其中也有部分是韵文式,那是另一回事。因此我主张读白文,不读注解本,尤其是西医师学习中医,对医学与文学都有一定的基础,不看注解,多读原文,不为一家之言所拘,则更能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读的方法,可拣为数约占十之六七的、容易看得懂的先读;然后拣约占十之二三的、不易懂的读;最后再读那些很难读的条文,为数不过占十分之一;老实说,这些难读的条文,实在已属可有可无的了。这是一。 二《伤寒论》的八纲辨证方法,是以六经为基础的。讲到六经,就必须承认两点:第一点是承认经络学说,《伤寒论》的六经,是与经络学说分不开的,详言之则分手足十二经,合之则为六经。第二点是承认《伤寒论》六经与《内经热论》六经的一致性。有些中医同道,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思想上很混乱,他们似乎承认经络学说,又似乎不承认经络学说;似乎承认《伤寒论》是《内经》之发展,又似乎与《内经》不同,这是不对的。尽管《伤寒论》中在某些枝节地方与《内经》有些不同,但它的思想发源、理论指导,是与《内经》一贯的。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张仲景;辨证论治 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 1.《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 (1)《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2)《黄帝内经》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

浅谈 伤寒论 的寒热错杂证治

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关键词: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证论治、张仲景 学号:2009511050姓名:阿里木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确立了治疗寒证、热证的总纲,单纯的寒证与热证表现的症状性质明显,辨证比较容易,治疗一般不易出错,但临床上大多疾病往往见症较为复杂,舌脉症也可能不相符合,用纯寒纯热药治疗很难收效。寒热错杂是是临床症状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的一类证候,病证寒热判若冰炭, 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者, 每难辨治。《伤寒论》对此不乏简记,散见于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汤、干姜黄芩黄连汤、麻黄升麻汤等。学习这方面的论述,我认为对于提高辨证施治、临床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所以我就《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治疗中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了仲景辨治寒热错杂证的一些认识。 寒热之象在临床病者身上很常见,在我抄方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老师在问诊中也会重点询问病人有无明显的寒热表现,因为知道了这些征象后在开方治疗中我们就可以根据病人的寒热特点来选一些寒凉或温热的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辨证相对单纯而简明,在临床中我们也不乏见到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寒热夹杂的征象,如果纯用温法, 则热邪难除, 纯用清法, 则寒邪不消,据此我们就要探究出新的方法来治疗诸如此类寒热同时出现的病症。读张仲景《伤寒论》32 方寒热并用之法,我有了三点启迪。一是辨证施治,当以“和”为第一要务。是否失“和”?失“和”几何?如何调和?必须层层辨析,方得要领。若气机调畅,阴阳和调,则正气各充其所、各守其责,邪气又何惧哉?二是寒热错杂之证必须寒热同治,而不论寒热之上下、内外、先后。盖寒热之致病不仅耗损正气,更易扰乱气机,而寒热同治也不仅在于驱邪扶正,更为调畅气机。可见寒热错杂之斗争实为气机之争。三是虽非寒热错杂之证,若遇气机怫郁、阴阳不和之病机,也可用寒热并用法治之。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等,或取其用而弃其性,或取温散宣通之用,或两者兼用之。又如治疗格阳、戴阳证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在温热药中用咸寒之猪胆汁、人尿引阳药入阴,以反佐之法而建奇功。 如我们在《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学到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导致气机痞塞,可见“满而不痛”之痞证,张仲景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用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而和胃,配辛热(温)之半夏、干(生)姜祛寒而散结,再用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药坐镇中州,补益脾胃以复其升降之职,如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阴阳双调,共奏和中消痞之功。若邪踞少阳,既有入里化热之机,又有走表外解之势,因正邪势均力敌,以致邪气留连,既不能入里,又不能出表,寒热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即出现寒热往来的少阳证。对此,张仲景创制柴胡剂,其代表方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之苦寒以清泄少阳之郁火;以生姜、半夏之辛温以化痰消饮祛水,共奏辛开苦降、疏通气郁、和胃降逆之功;再结合人参、大枣、甘草扶正祛邪,如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其类方的作用机制亦大概如此。若上热下寒,热邪在上(胸)、寒邪在下(胃肠),出现“腹中痛,欲呕吐”证,张仲景拟黄连汤,用苦寒之黄连清在上之热,辛热之干姜温在下之寒,辛温之半夏降逆止呕,辛温之桂枝宣通升散。若大下之后,损伤中阳,同时外邪内陷,郁热留扰胸膈,形成上(胸膈)热中(脾)寒证,拟栀子干姜汤,用苦寒之栀子清热除烦,撤在上之热,用干姜温脾散寒,祛中焦之寒。若下寒格热于上,形成寒格证,则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热清则胃气降,以干姜辛热祛下寒,寒祛则脾气升,如此寒热格拒之势得解。而麻黄升麻汤证是因表邪内郁,气机不伸,上(肺)热下(脾)寒,阴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