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是指身体临近的浅表动静脉通过外科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液通道称为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持续可时间较长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目前最常用的是腕部桡动脉与头静脉的端侧吻合。

一、主要原因: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动静脉硬化、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内瘘侧肢体受压、着凉、瘘口过窄造成内瘘血流不良或瘘口感染等。

二、血栓表现: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三、应急预案

1、及时发现可立即给予内瘘侧肢体复温,并轻轻按摩内瘘口。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者,可用尿激酶溶栓。

2、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入溶栓剂(医生操作)。

3、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医生操作)。

四、预防措施

1、内瘘术后大于6周方可使用,不可过早穿刺。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延长初次使用内瘘的时间。

2、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明显损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着凉及受压、过紧包扎或测量血压,不能在内瘘侧肢体输液、采血。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压脉带应柔软,具有可塑性及伸缩性,防止内瘘堵塞或出血。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经常听内瘘侧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7、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

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8、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乳霜2~3次/

日。喜疗妥乳霜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有加速血肿吸收、抑制疤痕形成或软化疤痕的作用,因此喜疗妥乳霜对血管修复起到良好的作用。

深静脉血栓应急预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 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 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1、发生原因: 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2、临床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3、应急预案: ⑴血栓发生在6h之内者,用尿激酶溶栓。(护士操作) 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7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15-20min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具体剂量及操作方法需遵循医嘱) ⑵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医生操作) ⑶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医生操作) 4、预防措施: ⑴内瘘需术后6—12周后使用,不可过早穿刺。首次穿刺需要科室穿刺技术优秀者穿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⑵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及扣眼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⑶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 ⑷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⑸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⑹不能在内瘘侧体输液、采血、测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⑺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应诊。 ⑻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握握力球。

⑼皮下有淤血、肿胀时可进行冷热敷,24h内冷敷24h后可热 敷可同时擦喜辽妥软膏。 ⑽控制好病人透析间期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可以超过3%--5%。 ⑾穿刺前一定要评估内瘘强弱,如果内瘘震颤减弱及时通知大夫切勿穿刺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 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 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 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A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 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1.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 2.对瘘管进行评估:

重点环节应急预案.docx

精品文档 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 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2、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 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 3、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单》 4、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 坠车。 5、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手术病人交接单》。运送途中注意安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6、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h,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 7、定时测量并记录T、P、R、BP;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征 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一般 术后 3 天禁食,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第 2 日给予流质。 9、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嗽、排痰,可预防肺部并发症。 10、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促进肠 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1、遵医嘱用药、输血、换药等。 12、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处理程序: 1、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立即停止手术,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 2、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 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

普外科深静脉血栓预防及应急预案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普外科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栓子脱落所致的肺栓塞。因此,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积极处理极为重要。 一、预防 1、术后如病情许可,下肢抬高20?30度,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2、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指导和督促患者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或家属给予由足跟部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每天不少于3次,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病情许可时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3、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液淤滞,如循序减压弹力袜、下肢间断气囊压迫,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4、避免或减少下肢静脉的穿刺,提高穿刺技能;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以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5、补足血容量,以防血液浓缩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6、药物预防: 拜阿斯匹林100mg/ 次口服 1 次/日; 低分子肝素钙0.3ml(2850IU) 1 次/日皮下注射持续7 天或更长;或普通肝素5000IU 1?2次/日皮下注射。 注意:使用抗凝药物时须注意禁忌症和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应急预案 1 、一旦确诊,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和功能锻炼,禁止按摩患肢,以防止血栓脱落。

2、禁止患肢输液。 3、观察下肢肿胀程度、周径大小、压痛、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严格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病情发展,有无意识障碍、胸闷、气促、咳嗽、咳血等心脑肺栓塞症状。 5、抗凝治疗: 阿斯匹林100mg 口服 1 次/ 日; 肝素:皮下注射:5000?10000IU/次1次/8?12小时; 静脉滴注:10000?20000IU/24小时,加入到生理盐水 (5000IU用 100ml)中,滴速为20?30滴/分,持续48 小时; 或低分子肝素钙0.1ml/10kg体重皮下注射2次/日 (间隔12小时) 疗程约10天。 6、溶栓治疗: 尿激酶:最初10分钟4000?4400U/kg体重静脉注射,接着以4000?4400U/kg.小时的速度静滴维持,24?48小时后若客观检查表明血栓已明显溶解,可继续输注24?48 小时或换用肝素抗凝,若血栓未溶解则停用尿激酶,改换肝素抗凝。 或链激酶:首剂25万单位静滴30 分钟以上,继以10?15 万单位/小时持续静滴,持续48?72 小时。 注意:抗凝和溶栓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 7、在条件许可下,可考虑安置滤网、静脉内溶栓治疗。

肺栓塞抢救流程

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发生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患者。对于PTE危险因素(如近期有外伤骨折、手术史及介入手术史、长途旅行史、有深静脉血栓、深静 脉炎、长期卧床、慢性心肺疾病史)者,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动过速、低血压、晕厥等症时,即应高度警惕PTE存在的可能性。 (二)目的: 降低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抢救步骤: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插入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体位:取半卧位,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并嘱患者 勿用力咳嗽或者大便,同时告诉患者家属禁止搬动患者、按摩患肢及冷热敷,以免栓子再次脱落。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如出现血压下降,立即给予多巴胺 80 mg, 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氯饱和度。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加强升压治疗及循环支持。 4.给于呼吸支持治疗,纠正低氧血症。采用面罩持续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及时

监测血气变化。 5. 急查急查血常规、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电图、螺旋CT 及肺灌注扫描、心电图等,急请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急会诊。 6. 根据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决定使用抗凝、溶栓或者介入及外科治疗等。 7. 洛赛克防止应激性溃疡。 8. 抗感染治疗,防止肺部感染。 9. 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给予胃肠道营养或静脉营养。 10. 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口唇有无紫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烦躁等症状;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程度、颜色、温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预防坠 积性肺炎。 11.如病情严重,需转ICU救治。在转送ICU 的过程中,应备好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装置、氧气及抢救药物, 12.实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四)抢救流程

急性肺栓塞应急预案

急性肺栓塞应急预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性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定义: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的生理特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惊恐、咯血、咳嗽、心悸等。 2、体征: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热、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胸腔积液、P2﹥A2 3、深静脉血栓的体征。 4、动脉血气分析:PaO2降低,PaCO2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 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PTE有急性肺心病的改变。(S1QⅢTⅢ型、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坡,电轴右偏)。 6、胸部X线:心脏增大、肺浸润影和血管影,胸腔积液。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右心室常增大。 7、 D-二聚体:低于500ug/ml有排除意义。 8、螺旋CT和电子束CT:作回顾性重建和血管造影。可显示肺动脉的栓子。 9、深静脉的检查:深静脉的血栓对诊断PE有很大的帮助。 三、急救预案

1、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恐惧。 2、快速给氧,流量4-6L/min,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3、迅速止痛,只给于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100mg/min已控制剧烈胸痛,必要时重复使用。 4、解除肺血管及冠脉反射性递增痉挛,阿托品肌注,必要时重复给于。 5、迅速开辟静脉通道并及时抽送检验标本。 6、溶栓抗凝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 (1)肝素:首剂50-7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以后每4h重复一次;或肝素2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持静滴24h。8-10d后减量。 (2)口服抗凝药:华法林10-15mg/d,连服3-5d后改维持用量2- 15mg/d,共用12周。 (3)溶栓:有溶栓指征者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r-tPA。 尿激酶20000IU/kg/2h,外周静脉滴注,溶栓时间窗在14天以内。 7、积极抗休克治疗,采取以下措施: (1)补充血容量。 (2)维持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加入静滴。 (3)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8、防止心衰,必要时应用强心剂和利尿剂。 (1)毛花苷C 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注。 (2)毒毛花苷K 稀释后静注。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金梅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安徽安庆24600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即经由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做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肘静脉与肱动脉等。据估算,在我国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达85%-90%[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使内瘘陷入失用状态,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在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使用明示性安全标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通过文字宣教及行为干预并举的方法加强了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内瘘的成熟[3]。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4]。 2 动静脉内瘘穿刺改良 2.1 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法 王雪梅等[5]研究了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方法,对于减轻穿刺疼痛有一定的效果。沈娴等[6]使用改良穿刺法(针尖斜面向右旋转45°,进针角度为35°~45°)穿刺。它的主要特点是进针角度大(45°),容易穿透皮肤及血管;同时它的有效穿刺力比常规法(15-30°)大1.06倍;由于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穿刺针在皮下的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疼

动静脉内瘘血栓

动静脉内瘘血栓 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与症状 内瘘血栓形成前期症状 内瘘血管处疼痛、触及博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抽出血液为暗红色,血流量不足为内瘘血管部分阻塞,完全阻塞血管时,博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 血栓形成的早期原因 所选血管条件差,如静脉太细、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管,手术技术因素,手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高凝状态,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患者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血流量速度缓慢。透析后连续低血压状态3-5次,每次≥1.5小时,高载脂蛋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血栓形成的晚期原因 由于长期定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纤维化,压迫止血不当,内瘘形成后,高压动脉血流刺激,损伤静脉内皮,印记静脉内皮肥厚,纤维化而导致血管阻塞,血液动力学因素,吻合口部分形成涡流,促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引起血栓形成、血肿形成和局部感染使局部损伤后修复困难,对血管通畅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内瘘阻塞发生于距内瘘吻合部5厘米内血管,提示可能因为反复穿刺引起主要原因。药物原因,如促红素应用后,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 内瘘血栓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血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既往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科切开取栓或重新制作内瘘,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较多,首选的是用尿激酶缓慢泵入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尿激酶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内注入溶栓效果显著。 溶栓治疗: 经临床诊断或超声定位后确诊内瘘血栓形成,且患者无高危出血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疗。治疗组首先选择距内瘘血栓形成处2 cm的近心端动脉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内瘘血管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 原因 (1)动静脉内瘘受压 (2)内瘘提前使用 (3)过度脱水、低血压 (4)血液粘稠度高 临床表现 (1)内瘘无杂音及震颤 (2)可出现栓塞处疼痛 预防处理 (1)避免压迫(勿戴较重的东西、手枕于头下、测量血压等)(2)内瘘成熟后穿刺,不过早穿刺; (3)采用绳梯式穿刺,避免钮扣眼穿刺,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 (4)禁止用手术侧静脉注射或输液; (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15~20分钟,点状压迫,压力适中;(6)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7)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节肝素用量; (8)时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常及时就诊;(9)加强患者的宣教,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经常握拳锻炼内瘘肢体; (10)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

9、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量不足的应急预案 发生的原因: (1)导管贴壁; (2)导管血栓形成; (3)导管扭曲打折; (4)导管脱出; 预防处理 (1)保持导管出口处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屈曲或剧烈运动,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卧床时床头角度﹤40度,可适度行走,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扭曲打折; (2)调整导管位置,减慢血流量,将导管轻轻向左或向右旋转180度,缓慢提高血流量,调整至所需流量后固定; (3)中心静脉管贴壁,关闭血泵,打开泵前输液管,快速输液20~30毫升,启动血泵缓慢提高血流量; (4)导管若有部分脱出,一定原位缝合固定,切忌重新回送血管内,避免引起感染。 (5)导管血栓形成,可进行溶栓; 方法:将管腔内残存液体抽出,根据管腔容量滴入等体积尿激酶溶液(每1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10000单位),20—30分钟后回抽,必要时可重复进行。 (6)处理无效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的导管。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 动静脉内瘘血栓也是血栓的一种情况,引起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比较多,这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动静脉内外科的手术治疗,另外血液透析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平时,加强平时的调养和护理,避免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1、瘘血栓形成前期症状内瘘血管处疼痛、触及博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抽出血液为暗红色,血流量不足为内瘘血管部分阻塞,完全阻塞血管时,博动震颤及杂音 完全消失,★2、血栓形成的早期原因所选血管条件差,如静脉太细、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管,手术技术因素,手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高凝状态,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患者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血流量速度缓慢。透析后连续低血压状态3-5次,每次≥1.5小时,高载脂蛋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血栓形成的晚期原因由于长期定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纤维化,压迫止血不当,内瘘形成后,高压动脉血流刺激,

损伤静脉内皮,印记静脉内皮肥厚,纤维化而导致血管阻塞,血液动力学因素,吻合口部分形成涡流,促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引起血栓形成、血肿形成和局部感染使局部损伤后修复困难,对血管通畅产生影响,研究发现p内瘘阻塞发生于距内瘘吻合部5厘米内血管,提示可能因为反复穿刺引起主要原因。药物原因,如促红素应用后,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预防护理预防血栓形成: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胀程度,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坚持每天做健瘘操,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溶栓后的护理:静脉内瘘的维护本组患者溶栓后均发生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给予5O 硫酸镁溶液热敷每日1~2次,3~5d皮下淤血吸收。为了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穿刺时要有计划,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3cm,避免定点反复穿刺造成局部血管瘤。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 5~20min,压力适度。正确设定干体重。通过健

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急预案

深静脉血栓(DVT)的应急预案 深静脉血栓(Deep Verous Thrombosis)简称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部出现不正常的凝结,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术后1周,特别是术后72小时内,以及长时间卧床期间。高危人群为: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髋部手术、脊柱手术、骨盆骨折等。 一、预防 1.根据评估风险,严密观察早期症状,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肢肿胀程度、周径大小、压痛、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周径差>2.5cm,及时通知医师。 3.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 4.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室温过低导致血管痉挛。 5.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创造无烟环境;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选择清淡低脂食品,每日饮水量>1500mL;药物应用:高危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等 6.促进血液回流: 抬高患肢,早期主动或被动锻炼,保持大便通畅,及早离床行走,梯度加压弹力袜(GCS),间隙充气加压泵/静脉泵应用。 7.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减少同一静脉多次穿刺、采用留置针;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 8.加强宣教: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常见的症状、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二、处置

1.一旦确诊,床头悬挂标识,严格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发展,有无意识障碍、胸闷、气促、咳嗽、咳血等心、脑、肺栓塞症状。 2.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和功能锻炼,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 3.禁止患肢输液。 4.遵医嘱行抗凝、溶栓、消肿、抗感染治疗,严重疼痛时止痛。 5.使用抗凝药物时,观察有无皮肤、粘膜出血。 6.必要时手术取栓,安置静脉网,防止发生肺栓塞。 7.一旦发现心脑肺栓塞,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激素、抗凝、溶栓等治疗,积极配合抢救生命。 8.若需要转至相关科室,做好转移准备,备好物品,医护陪同。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与处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与处理 1 、血栓 (1 )病因:常与内瘘使用不当有关,多发生在血管狭窄处。高凝状态、低血压、压迫时间过长、低温等是常见诱因。 (2 )预防与处理:24 小时内,可采用局部血管内注射尿激酶等进行药物溶栓,也可在X 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此外,也可采用取栓术治疗。 2 、感染 (1 )病因:瘘管附近部位皮肤等感染,以及长期透析患者伴有的免疫功能缺陷。 (2 )预防及处理 ①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 ②在病原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初始采用万古霉素联合一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初次自体内瘘感染治疗时间至少6周。 ③极少数情况下瘘管感染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 3 、血管狭窄 (1 )病因:血管狭窄易发生在瘘口,与手术操作不当或局部增生有关。 (2 )预防及处理:有条件可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和/ 或放置支架,也可再次手术重建内瘘。 4 、血管瘤、静脉瘤样扩张或假性动脉瘤 (1 )病因:血管比较表浅、穿刺方法不当或内瘘血流量较大。

(2 )预防及处理 1 )禁止在任何类型的动脉瘤上穿刺,其表面较薄弱易于发生破溃及感染。 2 )静脉流出道的动脉瘤可采取血管成形术。 3 )切除血管瘤,重新吻合血管,重建内瘘。 4 )用PTFE 血管做旁路搭桥手术;避免在瘘管穿刺部位放支架。 5 、心力衰竭 吻合口径大或近心部位的内瘘,在合并贫血、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一般上臂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直径应限制在7mm 以下,同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前臂内瘘发生心衰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可采用内瘘包扎压迫,必要时采取外科手术缩小瘘口。反复心衰者必须闭合内瘘,改用长期留置导管或腹透的方式治疗。 6 、肿胀手综合征 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枝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可出现较严重的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抬高术侧肢体、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较长时间或严重的肿胀必须结扎内瘘,更换部位重新制作内瘘。 7 、窃血综合征 侧侧吻合或端侧吻合特别是伴糖尿病或其它疾病引起的血管结构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易于发生血管通路相关性的窃血综合征,导致肢体末端缺血在手术后数小时到数月出现。轻度缺血时患者感觉肢体发凉,测量相应部位皮肤温度下降,可随时间推移逐渐好转,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果上述治疗不见好

呼吸疾病的应急预案

呼吸应急预案

一、重症哮喘 【定义】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应用一般平喘药物包括静滴氨茶碱积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而不能在24h缓解者,是支气管哮喘的重症发作。 【临床表现】 1.患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 2.呼吸大于30次每分运动幅度下降,三凹征,奇脉。 3.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有PaCO2﹥45mmhg,pH值下降。 4.X线表现肺充气过度,气胸或纵隔气肿。 5.哮鸣音从明显到消失。 [救治原则]迅速解除喘息、疏通气道,并立即给氧,改善呼吸困难,纠正酸碱失衡。 【急救预案】 1、体位与环境取坐位并予以背部支持,保持病室安静及通风良好,注意解除病人的焦虑及紧张。 2、保证呼吸道通畅并纠正缺氧。 (1)清除痰液并协助排痰,吸痰。吸痰前后应注意予以高流量吸氧。 (2)吸氧4-6L/min,并予以适当湿化。 (3)必要时行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3、平喘扩支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1)0.1%肾上腺素0.5mg皮上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治喘灵)5-10mg舌下含化,3-4/d。 (2)治喘灵0.25mg或0.5%舒喘灵1mg,稀释后雾化吸入。(3)氨茶碱0.25g加2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总量不宜超过1.5g。 4、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尽早\足量使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地塞 米松20mg加入液体500ml中静滴,每6-8h1次,3d后如症状改善可改用口服维持。原则用药在一周左右。 5、纠正脱水及盐碱失衡 (1)等渗液静滴2000-3000ml/d,保持尿量>1000ml/d。 (2)5%NaHCO3 100-200ml静滴。 (3)有尿应注意及时补钾。 6、抗感染宜大剂量和联合应用,注意依据药敏试验选用选用敏感抗生素。 [其它处理] 1、做好呼吸停止的急救准备,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争取挽救病人生命。 2、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反映:包括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哮鸣音、心率、血压、血气酸碱分析及心电图变化并及时给于急救处理。 3、警惕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和纵隔气肿。 4、保证氧疗效果,做好人工辅助呼吸的观察护理。 5、稳定病人情绪,各项处理迅速有序。 6、积极病因治疗,去除诱发因素。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定义】以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呼吸衰竭,常见于休克、严重创伤和感染之后,是一种难治性临床征象。 【临床表现】1.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并烦躁焦虑出汗。 2.进行性低氧血症 3.双肺少量湿罗音。 4.X线大量片状浸润影。

动静脉内瘘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定义及概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适应证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 或血清肌酐>4mg/dl(352μ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绝对禁忌证 (1)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禁忌证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 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1、术者资质经过相关专科培训、达到熟练操作的医生才可独立实施手术。 2、手术环境手术需在符合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手术室中进行。 血管条件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手术部位 (1)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2)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 血管吻合方式 主要包括三种:动、静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全身状态和凝血功能 术前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常规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 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A 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 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 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 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 ※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 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 ※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 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 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 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 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

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流程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药物溶栓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1、动静脉内瘘通路内急性血栓形成; 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血管严重钙化引起的闭塞。 二、禁忌症 1、近期活动性出血、存在黑便、血尿、痔疮出血等 2、手术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严重颅内出血; 3、内瘘术后2周内; 4、近期拟进行手术治疗、有创检查; 5、尿激酶药物过敏; 6、内瘘血栓形成部位存在巨大的动脉瘤;存在严重的栓塞风险; 7、内瘘血栓形成部位存在严重感染; 8、内瘘流出道严重狭窄(内瘘直径小于0.25cm); 9、其他。 三、溶栓操作方法 1、术前评估 1)了解病史,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基线评估、日常评估及动态评估的结果(透析血流量,动静脉压,超声报告),通路既往史。内瘘失功原因,内瘘失功的时间等。透析中、后的血压,内瘘拔针后压迫时间和压迫力度等。 物理评估:视诊内瘘堵塞的位置,触诊内瘘震颤消失或只有搏动,听诊内瘘杂音消失。 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下明确动静脉内瘘血栓堵塞的部位,血栓大小,长度,是否存在血管结构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狭窄,血管钙化)等。 2)评估患者近期的化验结果,血常规、生化和凝血指标,并再次进行抽血检测。 3)评估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脏术后,放置心脏起搏器等。 4)告知患者及家属动静脉内瘘溶栓的风险,并签署动静脉內瘘溶栓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内瘘溶栓治疗。 2、用物准备与药物选择 药物: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喜疗妥、生理盐水; 耗材: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5-8号头皮针,延长管,注射泵,胶布,无菌纱布,治疗巾采血针,抽血试管(血常规、凝血指标和生化); 辅助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 3、操作方法 方法一 1)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5000U,连用3天。 2)先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7号头皮针,排气。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近动脉吻合口端血管或血栓形成起始部位进针,以30~45度角穿刺,针尖斜面向上,顺着血流方向进针针尖抵达血栓部位(超声下确认针头位置); 3)配置尿激酶10万单位入生理盐水5ml,采用脉冲式方法进行推注尿激酶,15分钟内缓慢推注完,进行局部保暖,理疗,按摩。15分钟后,重复推注,方法同前,注药后每15分钟评估一次内瘘;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8T10:06:32.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范本芳丁文彬 [导读] 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影响远端血供为宜,观察桡动脉搏动,内瘘震颤,患肢皮温、颜色、运动等,严防并发症发生。 范本芳丁文彬(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南通 22600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287-02 维持血透造瘘管的通畅是尿毒症患者顺利行血透的生命线。造瘘管堵塞主要原因为瘘口及静脉动脉化过程中内膜增生,管壁增厚,造成局部管腔狭窄;透析超滤脱水,致低血压和血液高凝状态;局部压迫过度、血流缓慢;穿刺部位的静脉炎;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凝血纤溶异常[1],易形成内漏血栓。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是人造血管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血透患者中发病率为14%-36%[2].我科采用介入经肱动脉顺行插管置管溶栓或(和)狭窄处血管球囊成形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7月间,共收治人工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的患者39人,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9岁,肾透析病史2月-6年,平均3.8年。堵塞时间即发现血栓形成时间3-72h,其中<6h为4例,6-12h为17例,12-24h为8例,24-48h为6例,>48h为4例。22例左侧造瘘管堵塞,17例右侧造瘘管堵塞。 1.2方法 本组39例均采用顺行穿刺造瘘侧上肢肱动脉途径。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患肢掌心向上轻度外展,消毒、铺巾,选择患侧肱动脉,局麻后,以seldinger法行顺行性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及短鞘管,随后引入导管至桡动脉远端,造影证实血栓形成的部位及程度,先后将导丝、导管送至血栓内反复缓慢扭转、抽动,尽可能地松动、机械碎裂血栓,对血管狭窄超过50%的辅以球囊扩张。再于血栓近端注入10万U尿激酶,留置导管、鞘管,送回病房,采用微量泵以1-2万U/h维持溶栓,疗程1-3天,整个溶栓治疗过程辅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并监测出凝血时间。 2、结果 溶栓成功的标准:内瘘处闻及强杂音,触及强震颤,超声见内瘘有连续的血流通过,溶栓后至少可以完成1次透析,血流量在 200ml/min 以上。本组39例中,血栓形成时间<48h为36例,溶通36例(100%),血栓形成时间>48h为3例,1例部分溶通,出现轻微血管杂音及震颤感,造影复查造瘘口处狭窄>60%,辅以球囊扩张后开通。1例溶栓超过48h后出现肌间血肿,后停止溶栓。1例溶栓超过 72h,无血管杂音及震颤感,放弃溶栓。溶栓过程中,部分患者局部可有轻度疼痛及前臂肿胀,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未发生消化道、颅内出血,2例拔管后发生假性动脉瘤。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长期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加上透析管堵塞,病人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急躁的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使病人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 3.1.2患肢观察:触摸肱动脉、桡动脉搏动并标记,内漏处震颤情况;观察患肢运动、皮温、感觉等,测量上臂臂围并做好记录。 3.1.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做好饮食指导。 3.1.4积极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评估患者有无活动性内出血、自发性颅内出血、出血性疾病等禁忌证;碘过敏试验;准备好术中用药等。 3.2术中护理患者来到DSA室,对手术的恐惧,预后的担忧。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做好安全核对工作,安置体位,心电监护,配合医生准备术中用物,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手术配合。术中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病人主诉,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 3.3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平卧位,患肢伸直制动,勿患侧卧位、勿在患侧测血压,观察上臂臂围,做好饮食指导,遵医嘱用药,控制入量。观察尿量、肝肾功能情况。 3.3.2导管鞘管留置护理溶栓导管妥善固定,勿折叠,鞘管及导管标记清楚;注意穿刺置管处有无红肿外渗,血肿的产生,置管处敷料保持清洁,有渗血及时换药;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技术,严防感染,正确及时给药;每30-60分钟观察患肢的颜色、温度、活动情况,观察桡动脉搏动及内漏震颤情况。 3.3.3尿激酶溶栓治疗护理 溶栓前了解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溶栓抗凝禁忌症,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皮肤粘膜、胃肠道、泌尿系、穿刺点以及颅内有无出血现象,动态监测PT+APTT。尿激酶溶解后易失活,应现配现用。 3.3.4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局部及全身的出血征象,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观察有无头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等颅内及腹腔内出血先兆;动态监测凝血功能,为抗凝溶栓治疗提供依据。本组有1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出现肌间血肿,停止溶栓治疗,局部加压包扎,冰袋冷敷,抬高患肢,无肝素化透析治疗,一周后血肿吸收。 假性动脉瘤:2例患者,拔导管鞘管后,出现假性动脉瘤,给予绝对卧床,加压包扎,控制血压,无肝素化透析治疗等,2周后好转。严格规范拔管,拔管前测量血压,尤其对顽固性肾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准确压迫穿刺点,以防移位;严格掌握压迫时间,15-20分钟;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影响远端血供为宜,观察桡动脉搏动,内瘘震颤,患肢皮温、颜色、运动等,严防并发症发生。 4、小结 总之,介入置管溶栓在维持血透管通畅方面起到较好疗效,尤其在血透管血栓形成时间小于48h的患者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护士应教会患者如何及早发现瘘管的堵塞,每天睡前、醒后、白天都要对瘘管进行判断, 如震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