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汉语工具书的常见编排和检索方法。

答:(1)音序法。是根据汉语语音系统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它包括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汉语拼音方案排检法三种。如:《广韵》按206韵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籑(zhuan,第四声)诂》等按平水韵106韵排列。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排检。

(2)形序法。是按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等。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按部首排列,全书分为540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是采用笔画排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四角号码排检。

(3)分类法。是根据工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方法。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多按此编排。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19类。

2. 简述隶书的特点。(存疑)

答: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也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于篆书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偏旁简化,形体合并;二是将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可以说,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山岭,即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3. 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即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来的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同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通“慧”;又如“来”,本义是小,借作来往的“来”。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囊橐(tuo 第二声),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上面所举的“东”,字虽仍是一个,意思却是两个了:口袋,东(方位词)。又如“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产生了新义。通假字则没有这种功能,“甚矣!汝之不惠”,“惠”在这里作“智慧”讲,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后,仍作“贤惠”讲,并没有产生新义。由上我们可以看到通假字、假借字二者虽有其“同音代替”的共性,更有其明显的区别: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来代替,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偶尔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语言环境变了,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假借字产生新义,通假字则不然。可见通假字与假借字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容关系,应把它们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通假与六书中假借的不同:

六书中的假借,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造字的时候,没有为语言中的某个词另造一个新的形体来记录它,而是在已经造好的字中,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汉字来记录。假借字所记录的多是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词。

不同:(1)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象形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代替,特点是“本有其字”;(2)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久借不还。】

4. 举例说明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异同。(寻找例子)

答:古今字指的是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异体字指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

相同点:都属于异字同词现象。

不同点:(1)从产生时间上来看,古今字产生有时间先后,而异体字则一般是共时的;

(2)从读音上来看,古今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异体字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

(3)从意义上来看,异体字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不造成歧义。但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的意义不是完全对等的。

5. 词义引申的类型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答:从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词义引申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例如:“城”的本义是“墙”,“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城”是指都的城墙,这是“城”的本义,后来由“城墙”直接引申为城市的意思。

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在许多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例如,“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的“朝”,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再引申为朝代。

【(一)连锁型

连锁型引申,是词义的线型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为丙义,如此环环相扣,单方向发展。

如:理的词义由治玉→纹理→条理→道理

(二)辐射型

所谓辐射型引申,就是以某一意义为引申中心,向四面辐射引伸出众多不同的词义。连锁型引申是词义的线型引申,而辐射型可称为面型引申。

如节的本义为竹节,经过发展,之后词义如下所示:

(三)综合型

综合型引申就指上面两种引申方式的交叉总和,情况要复杂一些,大凡义项较多的词,其意义的引申方式几乎都是综合型引申的。

如“解”字:

6. 词义演变的结果有几种意义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人”“牛”“羊”等;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该”古代的常用意义是“完备”,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

(三)还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其主要分为两类:

1.范围上的差异。

(1)词义扩大,【词义从】如:菜,古代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在内;(2)词义范围缩小,如:瓦,今天主要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而在古代,纺锤也可以叫做“瓦”,还可以说是“瓦锅”,“瓦”的古义相当于现在说的“陶器”;

(3)词义转移,如:暂,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而现在是暂时的意思。

2.感情色彩的差异。

(1)褒贬色彩不同。第一,古褒今贬,如:爪牙:古代是指得力的助手,而今义则是指走狗;第二,古贬今褒,如:锻炼:在古代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完全是褒义,“劳动锻炼”“思想锻炼”等;第三,古中今贬,如:谤:古义是在背后议论或批评别人的短处,而今义则是指诽谤;第四,古中今褒,如:牺牲: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牲口,今义则是指为正义的事业献身;

(2)轻重色彩上的不同。第一,古轻今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意义加重了;第二,古重今轻,如,感激:古义是激愤的意思,而今只是感谢的意思,意义要轻多了。

7.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分析词的本义(举例说明)?

答:(1)分析字形,推断本义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互有联系,这里的字形,指的是小篆及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如:题:由它的义符“頁”,可知它的本义与头部有关,故可以确定“额”是“题”的本义;

(2)通过语音,推断本义

有些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形成一组同族字或同源字。如:径、经、茎、胫,都有“长”的意思,所以字根“ ”的本义是“细而长”。此种方法只适用于有共同语源的词。

(3)归纳文献材料,求证本义

救:《说文》:“止也。从攴(po 第一声)求声。”这个解释是正确的,但我们看不出“止”和义符“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归纳文献用例如“救火、救急、救灾”等知“救”表示止住危急或灾难义。

8.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存疑)

答:第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1.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2.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那个在介词前面。】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正常语序应该是“敢愿谁”;“敢问何谓也?”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敢问谓何”。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宾语前置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例如:“吾爱之,不吾叛也。”“不吾叛”就是“不叛吾”;“领国未吾亲也。”就是“未亲吾”。

第三,宾语用代词复指。为强调宾语,将宾语前置,并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加“是”、“之”等代词复指。例如:“将虢(guo 第二声)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就是“将灭虢”。还有“惟(唯)……是(之)……”形式,例如:“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就是“求敌”。此外,还有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例如“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应该是“吾与谁归”。

9. 举例说明名词作状语的意义类型。

答:第一,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北:向北;“蜀太守以下郊迎”郊:在城郊;

第二,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失期,法皆斩。”法:按照法律;

第三.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第四,表示比喻。例如:“嫂蛇行匐伏。”“蛇行”的意思就是“像蛇一样地爬行”。

【另外,名词作状语在现代作为合成词的造词规则之一还有所存留。例如:笔直(像笔一样的直),雪白(像雪一样的白)。】

10.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区别。(存疑)

答:词类的活用是非固有的,临时的,偶然的;词的兼类是固有的,固定的,经常的。所以:(1)词的活用是临时性的,词的兼类是长期性的;(2)词类活用一般情况下只在上下文中对词产生影响,词的兼类是固定的,词有固定的义项。

11. 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被动句类型。

答:第一,有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更为常见。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第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产生于西周金文。】例如:“郤(xi 第四声)克伤于矢,流血及履。”

(2)“为”字句。【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可以引进施事者,也可以不引进施事者,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为”是介词,不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是表示被动的“为”是助动词。】例如:“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助动词。

(3)“见”字句。【用助词“见”,表示的被动句,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不能引进施事者。】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为……所”式。【“于”字句和“为”字句都可以引进行为的施事者,但是表达被动的意味不明显。“见”字句不能引进施事者。这三种句式在被动表达法上都有不足。因此发展出“为……所”式和“见……于”式。】例如:“楚逐削弱,为秦所轻。”

(5)“见……于”式。【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战国后开始多起来。】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字句。【这类被动句出现在战国后期,汉代用得多一些。】例如:“臣被尚书召问。”

12.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存疑,最后一条)

答:(1)语气词“惟(维)”的强调作用形成的判断句。见于西周金文,在《尚书》、《诗经》中用得很多,以后逐渐消失。例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2)语气词“也”的确认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A.“……,……也”式。例如:“制,岩邑也。”

B.“……者,……也”式。例如:“南冥者,天池也。”

C.“……者,……”式。例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式。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3)动词“为”的判断句。先秦“为”字都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为”的意义很多,有的可以译作“作为”,“算作”,句子有判断意味。例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少数的句子里,表示判断。例如:“余为伯鯈(tiao 第二声),余而祖也。”

(4)副词“乃”“即”等的确定语气形成的判断句。例如:“吾乃梁人。”

(5)判断动词是的形成。例如:“此必是豫让也。”

13.举例说明“者”和“所”的区别。

答:“者”字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数词以及其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结构。“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和动词词组前面,还可以用在介词的前面。相当于一个名词性成分。

两者都能与及物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词组。但是意义有区别:“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者”字结构指代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梓庆削木为鐻(qu 第二声),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所见”指代“见”的对象,“见者”指代发出动作“见”的主动者。

14.举例说明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答: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都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但①两者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使动用法适用于动词、形容词、名词,而意动用法适用于形容词,名词;并且,②两者的语法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是客观的结果,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或“把(宾语)当作……”,多是主观看法或意念。

如:①“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例①“小鲁”、“小天下”是“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显然只是主观看法,而不是客观事实,是意动用法。

例②“亡”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亡郑”就是“使郑亡”。

再如:“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上例的“美其身”是使动用法,即“使其身美”,是“使自己得到提高的意思。”下例的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

15至少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钱大昕是如何论证古无轻唇音的。

答:(1)从古书异文上看,轻唇音和重唇音是不分的。如《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做“扶服救之”,说明“匐”“扶”同音;

(2)从上古的声训资料看,轻唇音和重唇音是不分的。如“负,背也”;“房,旁也”;“邦,封也”;

(3)从上古的注音资料看,轻唇音和重唇音是不分的。其一,直音,如“负音佩”;其二,反切,如“方,蒲郎反”;“便,方连反”;

(4)从汉字谐声系统看,轻唇音和重唇音很多是互谐的。如:非:辈(非为轻唇音,辈为重唇音);分:盆(分为轻唇音,盆为重唇音);逼:福、辐(逼为重唇音,福、辐为轻唇音);

(5)(必答)从方言读音上看,轻唇音读作重唇音。如:厦门方言中的“房”读作“旁”,没有【—f】音。

16.至少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钱大昕是如何论证古无舌上音的。

答:(1)从古书异文上看,舌上音和舌头音不分。如《诗经·鄘风·柏舟》:“髧(dan,第四声)彼两髦,实为我特。”《韩诗》作“髧彼两髦,实为我直。”说明“特”“直”同音;

(2)从上古的注音资料看,舌上音和舌头音不分。其一,譬况法通假字资料,“冲,读若动”;其二,反切,“长,丁长切”(长,知母字;丁,端母字);

(3)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舌上音和舌头音很多都是互谐的。如:登:澄(登为舌头音,澄为舌上音);堂:瞠(堂为舌头音,瞠为舌头音);“猪:都”都从“者”得声;

(4)(必答)从现代方言看,舌上音读作舌头音。如:竹,厦门方言读为“都”,没有【】音;陈,读为“丁”,没有【】音,没有舌上音。

17.中古声调到现代声调的演变。

答:(一)平分阴阳。

《广韵》的平声不分阴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从中古的平声演化而来的。演化的规律是:中古全浊、次浊声母的平声字,今天读阳平调,如平、才、文等;中古全清、次清声母的平声字,今天读阴平调,如天、飞、东等;

(二)浊上变去。

《广韵》上声字比现代普通话多,因为“浊上变去”这一现象是从中古开始的。

《广韵》上声卷里有很多全浊声母字,现在都变成去声了。如:奉(扶陇切,奉母);柱(直主切,澄母);下(胡雅切,匣母)等等。

(三)入派四声

《广韵》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广韵》的入声字,塞音韵尾脱落,分别派入到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面去了。入声字的演变规律:

(1)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调。例如:白(并母字);敌(定母字)

(2)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去声。例如:木(明母字);日(日母字);绿(来母字)

(3)清声母入声字归入四声,无明显规律。

18.上古韵部的分类。

答: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古韵为十一类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

19.上古32声母:

帮(非)滂(敷)并(奉)明(微);

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生

端(知)透(彻)定(澄)泥(娘)喻四

章昌船书禅

见溪群疑

影晓匣(喻三)

来日

20.格律诗的四种格式:

甲式:仄仄平平仄

乙式:平平仄仄平

丙式:平平平仄仄

丁式:仄仄仄平平

甲式(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乙式(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丙式(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丁式(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