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的组成2

水的组成2

水的组成2
水的组成2

榆中县小康营学校(中学部)导学案

学科:化学年级:九主备人:辅备人:审批: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惠水四中刘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⑴学生对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能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但对于化学角度,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学生在《氧气》一课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以及《元素》一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电解水分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更容易得出结论。 ⑶通过第二单元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实质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⑷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等疑问?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2《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第二节水的组成 【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 【主题】水的组成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电解的产物以及验证方法。 (2)了解水分子的构成。 (3)通过比较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电解水之间的区别,理解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微观探析的过程,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学方法 1.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2.用电脑动画模拟水的电解过程,并形象化地模拟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更易去接受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

要的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下为液 态 水的异常现 象 4℃时密度最 大 多媒体展示“冰川”的图片。 问题:冰川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表格小组讨论 巩固练习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的表现 D. 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氢气 B. 空气 C.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产生水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 A. 水中含有氢气 B. 水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C. 水中含有氧气 D.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新课小结同学们请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 选取几位同学的框架图,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请其 他同学进行评价。回顾旧知,并画出知识框架 五、板书设计 第2节水的组成 一、宏观 1. 实验装置 2. 实验过程与现象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液面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体积比为2∶1 D.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方法: 液面下降较多的直接点燃 液面下降较少的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2节 水的组成练习题五十八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2节水的 组成练习题五十八 第1题【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得到H2和O2 ,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微粒能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图中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的水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接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不确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证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02的情况下,产生的0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第一课时)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 单质和化合物;(2)了解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分析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反应物 或生成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揭示水的组成的科学过程;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启发学生思维; 认真听讲,思考问题,带着老师 提出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先来学习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听讲,做笔记,回答问题。学生1: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 学生2: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全班回答: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板书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水 阅读课本找出氢气验纯的两个步骤,并做好标记 认真听讲,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做笔记。 学生1:有气泡产生,而且两边产生的气体体积不一样多,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约为与正极相连的2倍;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氢气+氧气水 二、水的组成 1.现象 2.水氢气+氧气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执教人: 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对于氧气、氢气都有它相对应的化学符号,学生归纳 学生1:学习了氢气的性质; 学生2:学习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学生3: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完成相应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会有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1》导学案 备课人:刘政元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认识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重点、难点】水电解实验;从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 【导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阅读课本P,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目的是_______ 也可加入_______ (2)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______ 检验,现象是,是____气。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______ 检验,现象是,是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正、负两级上得到的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旧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形成_______。 (4)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2. 观察课本P, 水分子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分解反应 。 3. 阅读课本P, 依据图示,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由此你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有何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如果用V 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 A:VB约等于:。(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重新组合 B.原子重新组合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三、自我小结、交流共享(5分钟) 四、达标测试 1.小兰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A.水受热后气化 B.储存氮气的钢瓶爆炸 C.氧气溶于水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很大,原子却很小 B.分子是运动的,原子却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却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却不可分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点燃水 B.水通电氢气+氧气 C.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五、评价反思 反思:这节课内容挺多,学生不能都掌握,尤其是从微粒观解释水的电解过程很有难度,对于分子原子的认识也缺乏记忆,课堂时间不够,只好课后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4.3水的组成(第二课时)单质和化合物

4.3水的组成(第二课时) 单质和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2.能区分单质、化合物,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难点)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 2.水属于 (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氧化物)? 3.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说明三者都含有氧元素,那么三者都属于氧化物吗? 【预习自测】课本P 82.3~5 【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情境导入】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请思考:从元素组成上分析 水、氢气、氧气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3: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1. 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水是由氢(H)、氧(0)两种元素组成。然后,再判断以下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CO 2)、高锰酸钾(KMn04)、五氧化二磷(P 2O 5)、氢气(H 2)、氧化铁(Fe 2O 3)、氮气(N 2)和氧气(O 2) 2. 根据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特点,把上述物质中的 、 和 等称之为单质; 、 、 、 、 等称之为化合物。那么,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3. 上述化合物中 (CO 2)、 (P 2O 5)、 (Fe 2O 3)又称之为氧化物。 那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高锰酸钾(KMn04)属于氧化物吗? 【阅读】阅读教材P 81第三段内容和“资料卡片”,完成下方表格: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概念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 巧学妙记 一元 多元 二元必有氧 举例 氧气, , , 铁, ,碳, 等 水, ,五氧化二磷, 高锰酸钾, 二氧化碳( )、水( ) 五氧化二磷( )、氧化铁( ) 共同点 都属于纯净物 从属关系 单质、化合物从属于 ,氧化物从属于纯净物中的 。 1.由同种元素能否组成混合物? . 2.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有什么区别? 含氧化合物是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KClO 3、MnO 2 等。 氧化物是只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如:MnO 2、CO 2、SO 2、P 2O 5等。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元素 种类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种类 物质

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分子、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科学:1.2《水的组成》教案2(浙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掌握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的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证明水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做好电解水的实验 四、教学用具 电解器、电源、火柴、烧杯、插座、多媒体(PPT)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分布、种类以及它的运动转化过程——水循环。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三态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有没有变成其它物质呢? 生:没有。 师:水的物态变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呢?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对,那么水是否真的不能变成其它的物质了呢? 实验探究: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 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利用法国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已经发现了实验结果。今天我们将踏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去感受科学研究后成功的喜悦。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先来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氢气有什么用途? 氧气有什么用途? 学生分组讨论。 师: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今天是讲水的组成,跟这个有什么联系了?慢慢看,等会你就明白了。)可略去不讲。 Ⅰ演示实验

1.介绍实验装置 师:我们的目的是电解水,但纯水是不易导电的,怎么办呢? 生: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师:对,所以我们还要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2.注入水,关闭活塞,说明正负极 要求学生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3.接通电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1)开始时两玻璃管液面高度如何? (2)通电后两电极出现什么情况? (3)两玻璃管内液面如何变化?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内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学生得出结论:水电解产生气体,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师:很明显,两玻璃管内气体体积不一样多,那么大家仔细看看,他们之间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呢?生:约1:2 师:那么这究竟是哪两种气体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我们就用下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 注:检验时,动作要迅速,否则会使实验失败。 [演示检验气体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2)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然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置于玻璃管尖嘴上方,观察到在干燥的烧杯中出现了------------- 师:以上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检验了这两种气体,看到了不同的现象。从我们刚开始讨论的我们可以知道氢气是一种可燃烧的气体,而氧气则具有助燃的功能。所以,大家现在是否知道了实验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了呢? 生:氢气和氧气。 [学生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是------------。

公开课《水》教案第二课时

27、《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3、体会作者运用反衬,“以乐衬苦”的好处,练习用反衬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重点: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由于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悟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和感受的写作方法来体会有水之乐,体会水的珍贵;用反衬的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首先让我们跟着一段视频,来了解持续旱灾,给我国一些地区带来的危 害。 (播放视频) 2、师:从这一段视频,我们看到,由于干旱造成缺水,一些地区人们用水困难。上一节课,我们跟着马朝虎这位朋友走进了他记忆中儿时的村子,那也是一个怎样的村子? 生:缺水的村子。 师:对,所以“水”成了村子里什么样的东西?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多媒体出示)

师: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两个场景来表现水的珍贵的? 生:下雨天洗澡;一勺水冲凉。 (多媒体出示)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在这样的缺水的村子,人们平时是如何生活的? 二、精读课文。 (一)、让学生读第二段。 1、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2自然段,并请同学们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这一段主要写了村子里的人下雨天洗澡的事情。 2、品词析句,体会水的重要性。 (多媒体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同时出示重点词语) 师:“期盼”是什么意思? 生:盼望。 师:对,那村子里每个人为什么都盼望下雨天呢? 生:因为他们渴望有水。 师:家家户户为何都要建水窖? 生:下雨天储水用的。 师小结:由于村子里没水,所以人们非常渴望下雨天。 (多媒体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对于村子里的人们来说,因为缺水,洗澡是件奢侈的事情,那什么时候人们才能痛痛快快的洗澡呢? 生:下雨天。 师:下雨了,村里的人们是怎样痛痛快快地洗呢?请同学们分别找出孩子和大人

水的组成两种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不过,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因此,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2.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困惑也是很突出的,那就是:水通电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水蒸汽;收集在小试管中的气体接近酒精灯火焰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教材分析 1.水的组成内容的呈现是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分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步展开。在此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了氢气及其相关的性质,这既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知识,也是模拟水组成研究的开端。水生成的部分由氢气燃烧实验和相关讨论组成,是探究水组成的开始,水分解部分是一个水电解的实验探究。 2.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容丰富,学习情景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及验纯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的观察,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归纳、分析确定水的组成;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五、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会知道氢气的一些重要的性质。 2.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设备、集气瓶(两个)、玻璃片(两片)、试管、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小木条等等。 七、教学流程

八年级科学上册1_2水的组成教案1新版浙教版

第二节水的组成 课题第二节水的组成第1课时:总 1课时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知道水的电解后产物是氢气和氧气,知道水是由氢、氧组成。(2)了解水的一些重要性质。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理解电解水的微观 解释。 技能 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实验现象、证明水的电解产物过程。 (2)通过讨论归纳出水的重要性质。并能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目标 1、比较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电解水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的实质,树立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和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 象能力,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教学 重点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 难点 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微观解释。 主备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说一说: (1)你对水了解多少? (2)你了解氧气吗?氧气具有助燃性。 (3)你了解氢气吗?氢气具有可燃性。(4)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吗? 思考: (1)水循环过程中,水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 (2转变成什么样的物质?如何来证明这些物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水怎样变成其他物质? 1]方法:在水中通直流电(电解水) 2]器材:水电解器(详细介绍装置) 3]步骤:加入蒸馏水(添加8%~10%稀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 (1)通电后,电极上有何现象?--通电后,两个电极上出现了气泡。 (2)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说明两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不同,约为1∶2。 (3)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气体?如何来检验? 负极气体:氢气 检验氢气的方法: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气体中,如看到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是氢气。 正极气体:氧气 检验氧气的方法: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导学案

第2节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 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1.水的电解 (1)接通电源后,电极上都有产生,而且速度不同。 (2)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 (3)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 (4)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体积小的气体是。 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产生色的火焰——体积大的气体是。 (5)水电解后生成和,说明这个变化是 变化,因为生成了。 2.水分子的构成: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因此水是由_ 和_ _组成的。

1.(12分)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极,B为极,C为,D为。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为什么? 2.(4分)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C.将正极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3.(4分)理论上,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课时水的组成

学员姓名:教师: 课 题 水的组成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 1.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2.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一】水的电解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雪融化、镜子摔碎、物态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蜡烛燃烧、铁生锈)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味道、 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等) 4.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够变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等等) 二.水的组成实验 1.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的 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为了增强溶 液的导电性) 2.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两极上生成的气泡均向上运 动,气体分别汇集在玻璃管的上部。在负极上生成的气泡又快又多,而在正极上生成的气泡又慢又少。 3.两只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两只玻璃管内的液面都在下降,但阴极的液面下降的较快。 4.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注意是体积) V氧气:V氢气=1:2 注意:有时会发现负极产生的氢气与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会略大于2:1? 原因可能: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b.实验装置可能出现漏气

5.验证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为何种气体: 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氧气的验证方法)。 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有轻微的爆鸣声,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6.水在通电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和氢气: 7.水电解实验表明: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注意:水在电解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但在水的组成中并没有氢气和氧气,所以不能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氢和氢气,氧和氧气不一样,目前无须理解,八下会有讲解。 例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例2: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产生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由该实验可得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可在纯水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

八年级科学上册 1.2《水的组成》教案 浙教版

1.2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教学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 文字表示: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 文字体现:101Kpa,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凝固点0℃沸点100℃ 思考:冰山浮于水面,说明了什么?答:冰的密度比水小 说明:4℃是时密度最大,为1g/cm3 二.化学性质 1.水的电解 ①实验过程:见书P7 ②实验现象:A.两个电极上出现了(气体),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又重新燃烧—复燃) ③V正:V负≈1:2 ④重点强调气体的检测: 正极气体:放时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氢气的检验方法 ⑤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1课时 水的组成基础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时练 第1课时——水的组成 基础达标 一、水的组成 1.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xx?焦作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有关水蒸发和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蒸发时分子的种类不变 B.电解水属于化合反应 C.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D.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4.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5.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 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6.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新的认识。 ⑴在左图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 ⑵左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检验a处气体的方法是。右图是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正确的顺序是(填编号)。 ⑶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那么在实验中甲、乙两管气体的体积比的测得结果比理论值会偏(填“小”或“大”)。 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电解水时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水的组成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 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 度。 【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蒋 胜 芝 内丘县第二中学《水的组成》第一课时说课稿

内丘县第二中学蒋胜芝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一课时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第三 章第一课时水的组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的: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探究实验,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 3、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及计算得出水的化学式是H2O的事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4、通过讨论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电解水实验及其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能得出那些结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穿插水的用途图片:孕育和维系生命;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电;运输等,放一烧杯水给学生看。学生总结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 一、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沸点100度,凝固点0度 二、水的组成 [引入]:让学生由水的化学式猜测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电解水(为增加导电性,水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 [现象]:正极汇集的气体体积为负极汇集气体体积的一半 [讨论]: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检验]: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是氧气 负极气体:被点燃,轻微爆鸣声或有淡蓝色火焰,是氢气 [结论]:VH2=2VO2,即氢气的分子数与氧气的分子数比是2: 1 (等压下,气体的分子数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 [动画]:水分子分解,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动画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结论]:1、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图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运动,重新组合。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水的组成和利用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污染与净化。 (2)认识水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电解与合成实验,分析归纳,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2)通过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获取与加工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水是宝贵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1)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 (2)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 指导同学阅读教材第47页的 内容,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提问】水究竟是什么组成 的? 【板书】一、水是由什么组 成的 【实验】实验1:水的电解【提问】1.与电极相连的两个玻璃管中各产生什么气 体? 2.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3.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与水的煮沸有何不同?【板书】水的电解(表达式) 【实验】实验2:氢气的燃 烧 【板书】氢气的燃烧(表达 式)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同学们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 识? 【小结】水的组成 【板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的。 【录像播放】自然界中的水【讲述】自然界中几乎不存 (思考回答) (观察回答) (回答)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文字表 达式 (交流讨论) (观看) 激发生学兴趣,并为后 面内容作铺垫。 将教师讲述与学生思考统一 起来,更大程度地加强学生 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在纯净的水,在生活和生产 中对水质有不同要求,需要 进行净化处理。 【板书】二、水资源的 综合利用 【提问】1.水在自然界中如 何分布?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 重要应用? 3.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有哪 些? 4.你认识节水标志吗?水资源日益紧缺,我们应该如何 保护水资源? 【进行适时评价】 【作业布置】 1.教材第53~54 页,1, 3,5,6 2 .对本校或社区家庭用水情况、用水习惯进行一次社会 调查。 (思考) (回答) 分组讨论 让学生主动思考,同学间互相讨论,有助于增强同 学互助的能力。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 一、水是由什 么组成的 ?????电解水的现象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气体的验证文字表达式 水――→通电 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污染产生的因素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对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时要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对于水的利用,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可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实际,可以自学与讨论结合,也可以结合课外的调查研究组织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能力。 1.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C ) ,A) ,B) ,C) ,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