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 环境影响报 …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 环境影响报 …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 工程简况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是雅鲁藏布江中游(里孜~派镇)桑日县至加查县峡谷段的第2级电站,上游距规划开发的巴玉水电站约8km,下游距规划开发的街需水电站和在建的藏木水电站分别约7km和18km。工程区距桑日县城公路里程约43km。大古水电站推荐坝址位于桑日县增期乡达古村上游约1.2km。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长约1369km,天然落差约1629m,河道平均比降1.19‰。

大古水电站装机容量640MW(4×160MW),电站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开关站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采用坝后式发电厂房。大古水电站正常蓄水位为3445m,相应库容为5128万m3,额定水头为62m,日调节库容1004万m3。

大古水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为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大古水电站需开展“三通一平”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场内交通工程、弃渣场、表土堆存场、施工临时设施、其他准备工程、“三通一平”迁移人口安置工程等七部分,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征地及人口迁移、施工营地、导流隧洞工程,导流隧洞施工支洞工程,场内道路工程,供水、供电、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

系统等辅助工程,左右岸坝肩及缆机平台工程等。

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9个月,即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本工程施工期平均人数为3500人/日,高峰人数4500人/日,“三通一平”工程投资约19.95亿元。

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主要包括场内交通工程、弃渣场、表土堆存场、施工临时设施、其他准备工程、“三通一平”迁移人口安置工程等七部分,各项目的组成部分详见下表1-1。

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组成一览表

2 合理性分析

(1)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符合“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和“重点开工建设雅鲁藏布江中游加查、街需、大古等项目”

的规划要求;

(2)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古水电站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11]9号)中鼓励类的电力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3) 工程建设符合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求。

(4) 工程的建设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要求相一致。

(5)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的坝址方案、存/弃渣场、场内交通和施工布置的选择较为合理。

(6) 本工程属于非污染类项目,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环境功能产生影响,与规划要求不矛盾。

3 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措施

3.1 水环境

(1) 水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根据《西藏自治区水域功能区划》,工程评价范围内雅鲁藏布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根据历史水质监测成果,评价河段水质良好,在平枯期达标,汛期由于洪水冲刷原因,导致磷和部分重金属超标。

(2) 施工期污废水处理

砂石料废水采用采用沉淀+调节+高效净化器法处理,沉淀池和调节池泥渣清运至弃渣场;混凝土冲洗废水纳入砂石料冲洗废水处理系统中处理;施工工厂、汽车冲洗含油废水经二级隔油池进行除油处理;生活污水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施工工区各类污废水处理后合理回用,不能回用的废水达标排放。

制定应急预案,防范施工废水事故排放。

(4) 运行期水质

“三通一平”工程运行期即主体工程施工期,除砂石料和混凝土加工系统外,“三通一平”工程期与主体工程施工期施工强度施工基本相同,因此,运行期各类生产生活废水可采用相同工艺进行处理,主体工程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合系统为主体工程内容。

3.2 生态环境

(1) 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目标

经调查,项目评价区内主要植被群落类型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评价区内分布有有维管植物49科,105属,161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43科,99属,152种。调查区沿S306省道分布有少量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金荞麦。工程区域内没有发现认定或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陆生野生动物45种,分属16目28科,其中以鸟类为最多。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西藏自治区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西藏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综合历史资料调查结

果,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内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门为主,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有鱼类25种,隶属于3目、5科、17属。其中高原鱼类区系的种类16种,占鱼类种类总数的64%;外来种9种,调查鱼类中没有国家公布的Ⅰ、Ⅱ级保护鱼类,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7种。调查雅江河段无典型洄游性鱼类,产卵场分布分散。

(2) 陆生生态

工程临时占地在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可以得到恢复,其中“三通一平”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交通占地和迁移人口安置点占地,共约9.3hm2,占地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灌草地为主。对于整个评价区而言,工程占地造成生物生产力损失量很小,评价区生态系统是可以承受的。工程施工将使施工区及其附近的野生动物栖息适宜度降低,部分野生动物将被迫迁移。

(3) 水生生态

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仅涉及陆域部分,工程建设不改变雅鲁藏布江河道水文情势,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对河道水质影响较小。因此,大古水电站“三通一平”工程不会对水生生态产生较大影响。

(4) 水土流失

弃渣总量75.15万m3 (含临时堆置的剩余表土0.63万m3),弃渣包括表土0.63万m3,土方4.67万m3,石方69.68万m3,钻渣0.03万m3,拆迁建筑物0.14万m3。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中的开挖、

填筑、弃渣、不良地质区地质灾害等环节。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64.06hm2,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41.68hm2,其中耕地2.60hm2,林地39.08hm2。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79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3.11万t。

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要求,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3.3 迁移人口环境

本工程迁移人口安置采取在本村范围内就近调整和新开垦耕地的方式进行生产安置,安置点土地资源、水资源可满足移民安置要求,安置点选址环境可行,迁移人口安置后生产、生活质量有所保证,移民安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限。

迁移人口安置区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高于25°或沟壑中的林地予以保留,禁止乱砍滥伐现象出现;认真落实迁移人口后期扶持基金,制定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维护迁移人口传统文化及习俗,确保迁移人口生活水平不低于现状。

3.4 声环境与大气环境

(1) 环境现状与保护目标

工程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制要求。

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各监测点NO2、TSP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2) 声环境

工程施工和交通噪声对于达古村迁移人口安置点的噪声影响较大,昼间的声环境可达到2类要求,但夜间不能达标。

工程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对产生噪声的主要声源采取相应的隔声、隔振、减震、吸声等设备,非施工高峰期禁止夜间施工,设立限速标志,禁止高音鸣号等措施,以减少噪音影响。

(3) 环境空气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TSP。达古村迁移人口安置点将受影响,采取提高工艺、降低车速和洒水降尘等环保措施,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3.5 其他

(1) 固体废物

“三通一平”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将产生生活垃圾量5071.5t,拟外运至桑日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2) 人群健康

工程建设不会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等大范围流行和暴发,但需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采取卫生管理、保护水源和人群预防等相应的措施。

(3) 社会环境

工程建设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造成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率相对较小,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影响较小。工程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将占用部分林地,在用地手续办理齐全后,方可开工建设。

(4) 环境风险

工程建设期间,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油库事故风险、爆破材料库事故风险、施工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及森林火灾风险等,发生事故风险时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须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和风险应急预案。

(5)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大古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工程总投资为3.03亿元,其中“三通一平”阶段环保投资2.10亿元,约占主体工程总投资的1.64%,“三通一平”工程总投资的10.53%。

4 环境管理与监测

本工程内部环境管理施工期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级管理,运行期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共同负责组织实施,施工期实施环境监理制度。

环境监测计划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水质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噪声监测、水土保持监测、移民安置区监测等监测计划,以及生态、人群健康调查计划。

建设单位: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西藏分公司

环评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联系人:刘工:0891-*******

施工:057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