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兼与斯密的价值理论作比较

东北财经大学安岗

内容提要李斯特立足于德国当时经济落后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经济理论,其目的是实现对英、法等先发国经济的赶超,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在重读李斯特著作时认识到,把李斯特经济思想简单归于贸易保护主义是不适当的,生产力理论才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在大国经济赶超中要坚持生产力的均衡发展。这些重要的结论对我国的经济赶超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价值理论赶超思想国家经济学

作者简介:安岗,1970年生,陕西富平县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

一、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值得重新审视

由于斯密过于重视“分工”的概念,使他不能深入探讨“生产力”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力量。与斯密的价值理论相对应,李斯特主张建立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虽然李斯特对“生产力”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中找出他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李斯特认为,斯密把劳动本身看成是国家财富的“泉源”,但是没有回答劳动的起因是什么?李斯特的回答是,劳动的起因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这就是说,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国内的物质发展、农工商业这些因素是否受到一视同仁的、相称的培养;国家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保障它的国民在财富和教育方面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可以使他们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天然资源,而且通过国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战友,还能够把国外的天然资源供他们自己来利用。”①“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使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国家所拥有的作为个人以前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②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中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制度与法律以及国家力量、自然资源等方面,是一种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他的生产力概念实质上是指国家生产力,而不是个人生产力,这是与斯密理论的不同之处。“国家生产力的综合并不等于在分别考虑下一切个人生产力的综合;这些力量的综合量主要决定与社会和个人情况,特别有赖于国家在国内分工和国内生产力协作这些方面进行时的有效程度。”③在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上,李斯特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因为李斯特是从国家这一角度研究生产力状况,所以他被认为是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0-121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2-193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宏观生产力理论的伟大先驱者之一”。①

李斯特把国家生产力区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精神生产力包括艺术和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体系中,精神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与斯密的流行学派的重大不同。李斯特认为精神(非物质)生产者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因为他们“生产了生产力”。②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比之下,斯密对生产力的理解要狭义一些。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是“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③很明显,这个理解是从个人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的,对生产力的社会性没有进一步考察,由于斯密的理论重心在分工与交易上,生产力被严重地忽视了。

虽然李斯特不能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不能给生产力一个更抽象的定义,但是当我们从国家这一层面研究生产力时,就不能不关注生产力的社会性和系统性。这时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按照斯大林时代提出的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生产力,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生产关系还能否说明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了。

生产力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早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魁奈,但他仅仅指土地。在斯密之后,马克思无疑受到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影响,如把土地、牲畜等自然生产能力看作生产力。但马克思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即主要把工业看作“生产力”。马克思批判了李斯特把生产力“唯心主义化”的做法,指出:“为了破除‘生产力’的神秘灵光,只要翻一下任何一本统计教材也就够了。那里谈到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④马克思这时已经接近下面的认识:生产力不是精神实体;生产力主要是人本身的力量(体力、智力)及对象化(物化)的物的力量(工业),这种力量反过来具有更大的生产财富的能力。古典经济学派和李斯特在使用生产力概念时,都是从“创造财富”的力量的角度来讲的。马克思虽然不同意李斯特把创造财富的“力量”“精神化”的说法,但却保留了生产力作为创造财富的力量这一基本涵义。如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本家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⑤把生产力规定为“创造财富”的而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⑥斯大林在1938年提出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同自然界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经进一步明确简化成“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前苏联和我国的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这条定义,实质上是坚持以“自然”为唯一导向来认识和定义生产力的。

在1958-1959年李平心教授就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生产力的文章,反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关系的教条,引起了1960年代初围绕李平心“生产力理论”的争论。大跃进失败后,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思考其教训,于光远提出了创立生产力经济学的倡议,孙尚清主张建立生产力组织学,但从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乃销声匿迹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对于生产力的探索也掀起了高潮。1980年春熊映梧在北大《经济科学》发表了《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一文,可称之为生产力正名的第一炮,在经济学界引起了一场大争论。同年冬,在于光远、孙尚清领导下,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讨论生产力的学术会议,成立了“中

①王慎之:《生产力理论史》,载于薛永应主编:《生产力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6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6-127页。

③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⑥鲁克俭:《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审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9卷,1999年第1

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人们不再囿于传统对生产力的简单描述,陆续提出了对传统定义的质疑,主张修改补充传统的生产力定义,补充进“协调”、“控制”等内容。如张振国认为,生产力的定义应当修改补充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协调(或调整)自然,获得物质资料和人类良好生活环境的能力”。①董建中、王宜民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保护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现实的物质力量”。②蔡建华说:“所谓生产力,简要地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财富的能力”。③这段时期,虽然人们对传统定义提出了种种质疑,但总的来说仍属于“修补”的性质,没有脱离以“自然”为唯一导向定义和认识生产力的圈子,因此笔者称之为“传统定义的修正时期”。近几年来理论界出现的新动向是,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认识生产力,更多的同志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生产力。如张树斌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满足需要的生产劳动能力”。④刘伯彬说:“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下,由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活动不断随机组合着的具有运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⑤上述“新动向”虽然刚刚起步,但代表着理论界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标志着生产力定义的变革的新的时期的到来。在这个新的时期里,意味着将对传统定义的彻底变革,即以“社会”为导向定义和认识生产力的趋势不断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生产力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的。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国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也正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改善和创新的关系”。①虽然薛永应对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的定位是“一种朦胧的生产力系统论思想”,②但是,我们从以上生产力理论的变化来看,不能不说是对李斯特思想的一种复归。把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作为生产力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

李斯特强调,“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③这里所谓的财富,就是交换价值。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交换价值的原因,而不是结果,生产力要比交换价值重要的多。这个道理在我国的古语中早有体现,“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有了生产力,即使失去了财富,还可以生产出来;但使只有财富而没有生产力,财富用完时便会一无所有。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道理。

斯密并没有否认财富决定于生产力这一点,他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早就进行了说明。但是为什么斯密对生产力并没有重点分析?关键在于斯密认为生产力的改进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原因是人类交易的倾向。④因此斯密就把理论重点从生产力转向了分工和交易,从而构造了他的自由市场理论。斯密的思路是否可以总结为:交易→分工→生产力→交换价值。按照这一思路,分工和交易是决定财富更根本的因素,生产力被忽略便是很自然的事了。这样的理论结果是斯密强调分工与交易,而李斯特强调生产力。

这种分歧的关键之处在于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只是分工吗?生产力与分工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李斯特的理论中,生产力水平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有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制度与法律的公正、自由,国家力量的强大等。分工属于制度的范畴,这说明李斯特

①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薛永应、张德霖、李晓帆著:《生产力经济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④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也把分工作为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而且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历史上,是先有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先有分工?很明显,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有剩余产品,才能发生交换,从而产生分工;反过来,分工又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斯密对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理解的太狭窄了。这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斯密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狭义的,比李斯特狭义得多;二是斯密要构建一个抽象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理论,在这个完美的自由市场中,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源配置到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生产力的提高自然是分工和交易的结果。但是抽象的理论是否能充分地解释现象呢?这需要放宽理论的假设。斯密用抽象的方法构建的理论有很严格的假设条件:持久的和平,世界范围的共和国存在或只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制度是完备的,信息是充分对称的等等。很明显,这些理论前提是不符合现实的。李斯特的理论价值正好在于将斯密的假设条件放宽,考虑了国家对生产力提高的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斯特是在批判斯密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从而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后发的大国如何实现经济赶超的经济理论;也正是从这一个理论角度,李斯特发现了生产力才是更根本的因素,生产力在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比交换价值和分工要重要得多。

三、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按照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一个国家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这种对经济发展阶段判断的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相比之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则是依据生产关系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

生产力的发展和扩散有其自身规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经济政策和国家间经贸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在李斯特的著作中有多处论述。“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转入畜牧、转入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实现这种转变的最迅速有利的方法是对先进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但是要使工业、海运业、国外贸易获得真正大规模的发展,就只有依靠国家力量的干预,才能实现。”①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可以把自己建成工业国家,从而在文化、物质繁荣和政治力量各方面达到高度发展,只是由于还存在着一个比它们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使它们在前进道路上受到了阻碍——只有处于这样情况下的国家,才有理由实行商业限制以便建立并保护他们自己的工业”。②看来,即使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也有很严格的条件,其目的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如果把李斯特的理论简单归结为贸易保护主义是不恰当的,发展生产力才是其国家经济学的理论核心。

生产力在地区、国家间的扩散也有其相应的规律。对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生产力的扩散和结合是先国内、后国际;而对于土地狭小、人口无多的小国情况,“它只有靠了与强大的国家结成同盟,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并加倍地努力,然后可以有希望勉强保持独立地位”,③这种小国生产力的扩散是在国际间更好,更适于自由贸易和投资。国家间的联合可以“通过自由协商的方法,使不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归于一致”。④李斯特从生产力在国家间扩散的角度勾画了国家间联合,从而导致经济一体化的雏形。这一反面保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156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3-154页。

④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证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性、自主性,另一方面保证了生产力跨越国界的发展。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就避免了单纯鼓吹自由贸易的教条。

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理论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为了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应动用一切力量,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证法律的公正,保证国内市场的自由、统一,与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贸关系,有效地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另外,不能仅仅把交换价值(如GDP)作为衡量国力的主要尺度,应综合运用各种测度生产力的指标来衡量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四、生产力的均衡发展是大国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条件

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包含着系统性的思想,生产力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庞大系统,包括精神生产力(或政治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中还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商业力以及自然生产力。这个系统要发挥最大的效力,必须使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特别是对于实现经济赶超中的大国更是如此。这一思想在李斯特的著述中多有体现。

斯密等人的“流行学派只是由于对生产力的性质没有作适当的研究,对国家情况不作综合考虑,因此对于农工商业,政治力量和国内财富作等比例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特有各工业部门取得充分发展是这种工业力量的价值等方面,就格外地不重视”。①李斯特在批评流行学派的同时,是在强调生产力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对于物质资产势必多少有所牺牲或放弃,借以获致文化、技术和协作生产的力量;就是说,必须牺牲些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②这说明资源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间应有一个均衡的配置,为了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值得放弃某些眼前的物质利益。在实际政策中则是加大对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使生产力得到尽快提升,使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实现相互促进。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行业间协作与均衡发展也很重要。“工业和农业彼此靠得越近,则工农业之间交流的量越大,在各种产品交流过程中受到的种种事故的阻碍也越少。”③“一个国家没有工业,只经营农业,就等于一个个人在物质生产中少了一支只膀子。”④李斯特把没有工、农业互动的农业国状态成为“农业的残缺状态”⑤生产力在地区间的均衡分布也很重要,“为了整个广大平原地区的发展,应当有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位于它的中心。”⑥对于大国经济,这种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尤为重要。“凡是一个国家,既培养了在它领域以内工业的一切部门,使工业达到了高度完善的阶段,又拥有广大疆土和充分发展的农业,使它工业人口在生活必需品和原料方面的需要,绝大部分可以由本国供应,那么它就拥有最高的生产力,因而也就最富裕。”⑦大国有足够的条件培育较完善的生产力体系,具有较充分的行业间范围经济。但是这与外向型经济并不矛盾。美国是一个外向型的大国,对外积极倡导自由贸易,但它的外贸依存度仅达到20%多一点;而中国这样开放不久的大国,外贸依存度早已超过40%,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的生产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发展方向,生产力的均衡发展仍然有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5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8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8页。

④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1页。

⑤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6页。

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9页。

⑦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必要成为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原则。

总之,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经济理论和赶超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利用。我们既不能像西方主流经济学那样因为李斯特倡导贸易保护而将其排除在正统经济学之外,也没有必要像有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那样给李斯特戴上庸俗的和唯心的帽子而将其有价值的理论一同抛弃,①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的态度寻找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赶超的经济思想。

参考文献:

[德]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37)著,杨春学译,王进邦校:《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 亚当·斯密(1776)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 大河内一男(1940)著,胡企林、沈佩林译,朱绍文校:《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 M.H.雷季娜等著,周新城等译:《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薛永应主编:《生产力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朱彤书主编:《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①[苏] M.H.雷季娜等著,周新城等译:《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118

李斯特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关于李斯特经济思想的述评

摘要: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学派众多、群星 璀璨。本文主要是对经济学历史学派的著名经济思想家李斯特的经济思想进行评述,浅析其创立的重要理论:国民经济学,生产力理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并就其经济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乃至当时的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理论贡献 Summary: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history, its history, the school's many bright stars,. This article mainly on historical School of Economics of the famous economic thinkers Liszt economic thought for review, an analysis of its founding critical theory: a theory of national economy, productiv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 relation to its economic ideas on economics and even at that time, the realit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szt jahrbucher productivity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theory 弗里德曼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已征服欧洲而德国处于自由主义强势盛行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著作是18462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在这部理论著作中他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了阐明这一经济思想,他运用了大量史料和事实来说明问题。其因独特的经济思想成就而被誉为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其独特的经济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当时德国的经济的发展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重大理论成就 在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中,他反对英法的政治经济学,反对所谓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经济学;反对价值理论,主张生产力理论;反对贸易自由,主张实行贸易保护。实行贸易保护,发展本国的生产力,是李斯特经济学说的中心思想。为阐明这一经济思想,他运用大量史料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关于国家经济学理论 英法流行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假设“世界上的一切国家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下的”,它是教导全人类如何才能幸福的科学。这一经济学的缺点在于它完全没有顾及到国家的不同利益,即不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不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 学号: 姓名: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后发现代化”,尚未走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路程,因而它的发展必然关涉到西方国家原初的经典现代性模式的参照系问题。从现代化的发展史来看,现代性生成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现实诉求。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系统的扩张和升级,早发国家现代性生成的动力是创新性地采取了市场和资本这一扩张发展型经济体制。市场和资本体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这种经典现代性模式具有“物”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深刻的悖论性质,造成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既带来了人类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又带来了经济危机与生态灾难;既带来了理性秩序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带来了非理性的拜金主义和唯GDP发展观的混乱与疯癫;既带来了人类个性的自由与张扬,又带来了社会理性机器对人的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30T11:36:20.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3期作者:杨瑞娟 [导读] 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和MPN计数法相结合,避免样品细菌培养法检测出阳性结果,定量检测时重新取样而导致的结果差异,减短检验周期和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云南省丽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74100 摘要:目的:单增李斯特菌定性检测结合实时荧光PCR和MPN计数法,在食品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快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将单增李斯特菌的菌悬液样品依据不同浓度用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比较;分别对当日、冷冻2小时和6小时的增菌液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对三种情况下MPN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两者结果一致;MPN计数法定量检测,(1)和(2)结果吻合,与(3)结果有差异。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和MPN计数法相结合,避免样品细菌培养法检测出阳性结果,定量检测时重新取样而导致的结果差异,减短检验周期和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 连年来,因食品污染单增李斯特菌导致食品中毒的事件逐渐增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1],多存在于土壤、水产品和动物中,食物中涉及较多的是急冻食品、生菜食物和熟食店食物等。易感人群为新生儿、孕妇和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化脓性结膜炎和败血症等,死亡率高达30%以上。本文将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MPN计数法相结合,对单增李斯特菌定量检测进行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 标准菌株采用我市提供的50000株单增李斯特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离心机,选取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培养基选自李氏增菌肉汤等,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基和试剂。用脑心浸液培养基将80℃标准菌株过夜培养温度控制在30℃,科玛嘉单李斯特显色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温度设置为36℃至37℃。菌落的挑选规格为天蓝色、大小适中和周围有白色晕环,将菌落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平板分纯24小时30℃,菌液的浓度利用生理盐水控制在0.5至0.6麦氏单位,将调整好的菌液作为原液,1ml菌液和9ml无菌生理盐水放在试管中,把试管的液体进行均匀搅拌,制作成10-1菌液,重复上面的步骤,菌液制作成10位系列菌液。每进行稀释一次菌液,都要换用1次1ml的无菌吸管[2],依次稀释到10-9,将2ml菌悬液分别加入2个无菌平皿,将单增李斯特显色培养基放满平皿,培养24小时,温度控制在36℃,计数平皿中天蓝色、大小适中,周围有白色晕环的菌落数,作好空白对照。 1.2制备样品和检验样品 制备样品:从市场采集10份熟食制品,检验阴性结果使用细菌培养法,得出检验结果为阴性结果后,按照每份50g分为5份,分别加入每个标准菌液混合拍打,再取出样品25g,加入225ml混合搅匀。将剩余的25ml保存在冰箱中。检验样品:将LB1增菌液取出40ml保存在冰箱,剩余的LB1按照单增李斯特的检验方法用MPN计数法进行定量检测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LB1和LB2分别进行荧光定量RCR检测。按照2d至6d后,将样品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在研究中,样品增菌LB1经过24小时培养和LB2经过18小时培养后,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10-7细菌培养法和PCR法LB1增菌培养比较时,10-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法和PCR法LB2增菌培养后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2不同时间MPN计数法检验结果比较 经检测,加标识的样品定量检测同时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2d后用冷藏的LB1增菌液定量检测结果和MPN定量检测结果一致,6d 后冷冻加标样品和冷冻6d后重新取样定量检测的结果有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x±s) 3.讨论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单增李斯特具有准确性和快捷性。国标中单增李斯特菌常用的三种检验方法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PN计数法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平板计数法[3],主要通过制备培养基、处理样品增菌和生化试验等,用时较长,分离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通过标准的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使结果更加直观明确。 在本次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优于细菌分离培养法。样品增菌LB124小时和LB218小时培养后,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中国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分析 [关键词] 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经济发展;适应性 铁路运输生产力,就是在铁路运输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而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则关系到资源配置、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效益、劳动用工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前的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是在经济落后状况下形成的,铁路分局管理跨度小,大而全、小而全;设备的检修制度落后;车站布局不合理;站段数量多、管辖范围过小等问题导致铁路运输的效率非常低,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亟须调整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 经过调整和改革,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经营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将会不断调整和变化,适应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1、适应性分析 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必须要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而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客运和货运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非常强的话,那么铁路运输生产力就必须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分析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可以从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各有其侧重点。比如说:在工业经济起步时,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数量上,那个时候只是一种非常粗放化的规模经营。在今天,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经济增长越来越快,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除了体现在数量、质量、结构上,还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在今天,经济发展要求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能够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铁路运输的经营效益,满足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1.1 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硬件系统主要指的是铁路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它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有效提高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的高要求。 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软件系统,则是指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运输组织模式、管理体制等,这些关系到铁路运输工作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各个环节的衔接性,关系到劳动用工的素质及铁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如果没有相适应的软件系统,那么就有可能带来各种烦琐的工作程序,进而影响到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所以说,软件系统也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增强动力和活力。 1.2 运输子系统和整体系统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铁路运输系统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要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整体系统也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子系统和整体系统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铁路运输的资源配置、布局和服务水平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和协调,满足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同时又促进经济建设。 1.3 不同层次的适应性。前文就已说过,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铁路运输生产力的布局、结构、功能、效益、效率、运输能力等的要求都是有所不同的。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也要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简单来说,就是现代经济发展要求有现代化、智能化和高效的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的批判及其启示 院、系:经济系 学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04月

摘要 在经济思想史上,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做了深刻的批判,为德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初级阶段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重温李斯特对李嘉图的批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其次分析了李斯特批判“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原因和内容,再次分析了李斯特对李嘉图理论批判的功与过,最后阐述李斯特对“比较成本理论”批判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成本理论;幼稚工业保护论;贸易自由;贸易保护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history,the Germany economist Liszt do a deep criticism for the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of the UK classical economist David Ricardo in market economy, which provides a theory basis for Germany to market economy for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primary stage.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protect its childish industry, h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renew Liszt's economic theory, for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This article except preface and conclusion outsid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and its essence of Ricardo’s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Liszt’s critical theory, and reanalyzes the fault and contribution of Liszt’s criticism to Ricardo. Finally, the paper show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szt’s critic to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Key words:comparative cost theory; Native industrial protection theory ; Trade freedom; Trade protection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一、选择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关系是:是否承认矛盾。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基本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6、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7、生产力系统中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非实体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2)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强烈的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解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了: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制积极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 17、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国家计划。2经济政策。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18、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的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党目前面临的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2、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二,判断题: 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正确)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思想,主观主义是从主观思想出发,脱离了客观规律。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形式主义从某种主观主义出发。 2、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归纳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错)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位的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由要素构成,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正确)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二建继续教育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

(74)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视 频) 考试时长:15 分钟,总分:100 分,合格分数:60分 ======单选题部分====== ? 1.在我国,项目生产力理论的来源主要是()。 ? o A 建筑行业改革的实践 o B 建筑行业改革的实践和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启迪 o C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启迪和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成果 o D 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成果 ? 2.企业层次是一个法人的责任范畴,包括三个主体:()。 ? o A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约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 o B 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外开拓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 o C 质量安全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 o D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项目利润的主体 ? 3.()是提升和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的关键。 ? o A 知识管理 o B 信息管理 o C 集成管理 o D 文化管理 ? 4.在( )上,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 ?

o A 资本运营 o B 承包方式 o C 生产方式 o D 经营方式 ======多选题部分====== ? 5.项目经理责任制具有()的特点。 ? o A 对象终一性 o B 内容全面性 o C 主体直接性 o D 责任风险性 o E ABC都不对 ? 6.现代项目管理包括()。 ? o A 知识管理 o B 信息管理 o C 集成管理 o D 资源管理 o E ABC都不对 ?7.“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有哪些()。 ? o A 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 o B 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管理中心 o C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的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

食品微生物检验——单增李斯特菌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检测技术 李斯特氏菌属包括七个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绵羊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西尔李斯特氏菌 格氏李斯特氏菌 默氏李斯特氏菌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致病性强,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无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 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 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 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度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2.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古代朴素辩证法: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 、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在肯定否定规律中重点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2、 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反抗力,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反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1、形态与染色

常州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

生产力布局是生产力各要素、各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中的分布和组合。布局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时序安排”。合理布局区域生产力,有利于发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以及分工与协作适当的产业分布格局,促进区域错位协调发展;有利于依据不同产业的地位、作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或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提升产业效益与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发展集约经营、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的多向集聚或梯度转移,加速城市功能和城镇体系的不断优化。总之,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是发挥城市最佳效益之前提,是提高常州综合竞争力之根本,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与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一、关于常州市生产力布局现状及调整优化的动因 市域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是我市目前生产力空间布局现状演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域外部宏观发展环境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市域生产力布局的总体特点 常州自上世纪初就开始了民族资本兴办工商实业的历史,但到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1.48亿元。建国以来的生产力布局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代,常州通过筹集地方财力和开展行业协作,依托纺织业相继发展出机械冶金、化工医药、轻工电子、塑料建材等工业行业,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工业城市,这是常州市区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的历史原因。(2)70年代开始的农村工业化进程,由于受农村改革超前于城市改革和1983年市管县体制的双重推动,带来了长达20年的乡镇企业大发展和城市工业大扩散,从而形成了全市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较为分散的状态。(3)90年代以来,受开放型经济及开发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国企改革和城市综合改革的深入,以及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兴起这三股力量的推动,加上近几年来市、县、乡(镇)、村(居)四级行政区划的大规模调整,全市生产力布局正在进入以加速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当前全市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1、新的城镇布局体系初步建成,中心城市极化趋势明显加快。常州是江苏省省辖市,现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区和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1.52万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59.79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兼与斯密的价值理论作比较 东北财经大学安岗 内容提要李斯特立足于德国当时经济落后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经济理论,其目的是实现对英、法等先发国经济的赶超,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在重读李斯特著作时认识到,把李斯特经济思想简单归于贸易保护主义是不适当的,生产力理论才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在大国经济赶超中要坚持生产力的均衡发展。这些重要的结论对我国的经济赶超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价值理论赶超思想国家经济学 作者简介:安岗,1970年生,陕西富平县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 一、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值得重新审视 由于斯密过于重视“分工”的概念,使他不能深入探讨“生产力”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力量。与斯密的价值理论相对应,李斯特主张建立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虽然李斯特对“生产力”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中找出他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李斯特认为,斯密把劳动本身看成是国家财富的“泉源”,但是没有回答劳动的起因是什么?李斯特的回答是,劳动的起因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这就是说,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国内的物质发展、农工商业这些因素是否受到一视同仁的、相称的培养;国家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保障它的国民在财富和教育方面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可以使他们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天然资源,而且通过国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战友,还能够把国外的天然资源供他们自己来利用。”①“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使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国家所拥有的作为个人以前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②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中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制度与法律以及国家力量、自然资源等方面,是一种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他的生产力概念实质上是指国家生产力,而不是个人生产力,这是与斯密理论的不同之处。“国家生产力的综合并不等于在分别考虑下一切个人生产力的综合;这些力量的综合量主要决定与社会和个人情况,特别有赖于国家在国内分工和国内生产力协作这些方面进行时的有效程度。”③在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上,李斯特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因为李斯特是从国家这一角度研究生产力状况,所以他被认为是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0-121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2-193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简述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简述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在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的强大压力以及美国汉密尔顿最先提出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早期重商主义理论。李期特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生产力论”和“国家经济学说”为基础,充分论证了保护贸易的必要性、阶段性和具体措施,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的进步意义,深刻影响了德国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 ist,1789-1846)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早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其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一直影响到俾斯麦时代”, 一浅略分析,相信对当今的发展中国家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李斯特生活的时代,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最流行的经济学派,在欧洲大陆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李斯特敢于独辟蹊径,提出与流行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完全不同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中既有现实的影响,又有理论上的渊源。 首先,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从自己祖国的实际需要,特别是1815年后德意志工场手工业的艰难处境出发” 维也纳会议后,德国没有迎来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家统一,它仍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上的国家存在着。新建的德意志联邦,“实际上是中欧地区中世纪封建传统的最后表现形式”,③它由38个主权邦组成,保持各邦的独立性和不可侵犯性,联邦议会“对成员国几乎没有任何行政权威”。另一方面,在经过了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拿破仑战争的洗礼,特别是“大陆封锁政策”的保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萨克森和西里西亚地区出现了发达的棉、麻纺织业,莱茵地区的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800到182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从6000万英镑增至8500万镑。⑤但是“大陆封锁政策”结束,特别是 1815年和平时期以后,英国商品大规模地涌入欧洲大陆。法、俄等国严格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把关税当作“民族的围墙和砥柱”。只有德国缺乏统一的国家对工业的保护,缺乏统一御外的关税,在国际商战中处境恶劣, “大多数工厂或濒于萎缩,或苟延残喘,集市与市场都被外国产品所淹没,大部分商人已无所事事。”在这种形势下,摆脱外国自由竞争的威胁,促进德国大工业的发展成为德国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一面积极投身于促进德国工商业发展的实践活动,一面致力于创立一套符合德国国情和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贸易经济理论。1819年,他组织建立了“德国工商业者协会”,“其目的在于取消德意志各邦在各自为政情况下设立的关税,同时在于争取成立一个德意志全国统一的商业与海关制度。” 在他起草的给法兰克福议会的请愿书中,提出了国内商业自由和对邻国实行建立在报复原则基础上的全德关税制度的要求。这是他第一次从整个德国的角度表述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 其次,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还深受美国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影响。 1825年,李斯特因抨击财政,被迫流亡美国。在这里,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关于保护贸易的一般观点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汉密尔顿在给美国国会的《制造业报告》(1791)中,“强调国家在制造业方面自给自足的必要性和一个相当大的非农业消费阶层对于一个稳定而繁荣的农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应利用奖金和津贴制度以及保护关税来鼓励国内制造的增长,使之能够扩大经营规模,获得与外国竞争者相当的规模节约。通过这种方式,使“幼稚工业”很快成熟起来,逐渐把生产成本降低到至少和外国制造者同等的水平。李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汉密尔顿的这些观点,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对汉密尔顿保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美国经济生活的实际同样给李斯特以强烈的震撼,加强了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李斯特流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实践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重点布局时期。经过三年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建设时期,但在人财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集中力量,在沿海和内地搞了若干工业基地建设的区域政策选择是正确的。历史也证明它对于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促进全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均衡布局时期。1958年大跃进之后,提出各地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政策主张,于是建设项目星罗棋布,全国总数达20多万个,划为七大行政区推进经济协作。自成体系的政策实践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也难以发挥经济协作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3)战略布局时期。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均衡”布局转向“战略”布局,“三五”、“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高达68.5%和57.5%。这种布局在客观上对边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破坏了已有的均衡布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上严重的损失和浪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4)梯度布局时期。1976年以后,国家投资重点向经济基础较好又便于对外交流的东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比重增大,“三线”投资比重相应降低。进入8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格局基本形

成,服从于提高经济效益目标的梯度布局观点成为区域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国家一是投资于沿海地区、进行大中城市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建设和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在中部地带进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这一时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而且对于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这个时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了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差别。 (5)网络布局时期。进入80年代中期,在实行梯度开发的同时,也根据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经济规划试点。先后成立了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组织了西南四省五方经济协作区、环渤海经济区、西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办事处等,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促进经济网络布局的形成。但是,由于已有的生产力布局基本形成和条块分割体制的束缚,网络布局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改变已有的生产力布局收效甚微。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评析 由上述历史回顾可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平衡与非平衡,平衡与效益两大主题展开的。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受着平衡发展观的影响和支配,其政策特点表现为: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以条条为主的集中统一的产业管理体制,较少考虑地方积极性和自主权的发挥;②在区域发展方针上,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的模式;在区域发展目标上,强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较少考虑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地区布局

生产力布局及中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112078771.html, 生产力布局及中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课题组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08期 目前中国的生产力存在的问题有: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有所上升,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虽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程度超越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间的连结性和分工合作较弱,城镇化的聚集效应需进一步发挥。 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一)“生产力布局”起源于前苏联,也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空间规划以及产业集聚政策有相似之处 “生产力布局”起源于前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前苏联,生产力布局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而地域分工指社会分工在各生产地点及其总和之间的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决定地域分工首先需要对包括一般条件、部门条件和地方条件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综合地域(综合区)”。综合地域(综合区)就是要确定不同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为生产这些物质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劳动,考虑到劳动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和在各个区域间的配置。苏联的工业配置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工业在全国的合理有计划地配置;工业接近原材料产地、燃料动力资源地、产品消费地;民族边疆和过去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全国经济区的经济和工业的正确工业化和综合发展。 那么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类似的情形呢?比较接近的是德国的空间规划,共有四级规划,分别为联邦级、州级、地区级、乡镇级规划。在联邦层次上由联邦建筑与地区规划办公室编写并经由联邦运输、建设和住房部提交给联邦议会的《德国空间规划报告》,对密集地区、乡村地区、居住区和交通走廊、中心地区系统(高级中心、中级中心)等区域类型在全国的分布作出指导性的安排。更为宽泛的则是对应于区域政策,换言之,也就是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对于政府如何参与到地区的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20世纪70年代曾有大量的讨论,现在则比较少见。 中国的学者对生产力布局的认识存在一个深化的过程。按照刘再兴先生1995年的看法,生产力布局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指工业布局,改革开放后,范围逐渐扩展,指经济布局和区域发展。事实上,有很多的学者如陈栋生先生在1991年认为区域经济学和生产力布局二者的研究实体是一致的:生产力布局从俯视角度,分析资源与要素分布、流动与空间聚合,包括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区域经济学从平视角度,研究区域的结构、差异、发展、耦合与区际关联。因此,中国学者对于生产力布局的使用应该是对于前苏联做法的扬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