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学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学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学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学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学习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

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3.严重失误:“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

年,我国的发生严重困难。

4.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__。

5.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

6.1966年,“”全面发动起来。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9.大庆石油工人“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10.193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二、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三、练习巩固

1.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

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①广大知识分子遭到批斗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③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

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誊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出现了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2)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1956 主要矛盾农业国工业国 2.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国民经济 4.经济规律 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6.文化大革命1976 7.挫折 8.工业体系

9.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10.氢弹 1970 籼型杂交水稻

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会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1.D 2.B 3.C 4.B 5.A

6.(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实事求是,立足于基本国情;要考虑制定政

策的实用性和长远性;要立足于改善国民生活和提升国家实力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秀教案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就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2.小组探讨、分析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列表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就。说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旧知回顾,提问。 我国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呢? 二、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3.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说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标志。 4.分析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原因及从这些错误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师: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是什么会议? PPT出示问题: (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师播放:影音资料:中共八大的召开。 生1: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生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生3: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带学生进入当时历史情境,并从视频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党中央又制定了经济建设的总路线。 PPT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总路线中的“多快好省”四个方面中哪些方面容易被人们忽视?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路线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学习,出现左倾错误做铺垫。 生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易使人们过于重视经济建设的“多”和“快”,而忽略了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优秀教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贡献。 2.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3.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年我们伟大祖国成立68周年了。几经风雨,几番沉浮,中国共产党把一个破败凋敝的中国改造的朝气蓬勃、万象更新。循着60多年的历史长河逆流而上,一幅幅绮丽的风景随之跃入我们的眼帘。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1956年至1966年探索社会主义时期的别样风景。据你所知,这段探索历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学生:不是,为什么不是?把你了解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说的对,但是不太全面,本节课,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这段探索历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就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材料一: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对总路线做了如下解释:“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讨论: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甘人后、急切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同时,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 材料二: 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在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中指出:“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从此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那时的炼钢指标是:1957年535万吨,1958年1070万吨,1959年3000万吨,1962年9000万吨。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产量指标完成,但只有800万吨合格,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提出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高指标、瞎指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设计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设计 一 以下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设计一,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转入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有利条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庐山会议”及彭德怀上书;“反右倾”斗争;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能力方面:通过对十年探索史的讲解与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十年探索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 ·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在前进中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2)通过十年探索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3)通过十年探索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她也有能力解决探索中的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十年探索中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结构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本章教材中的文献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是重点。“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很多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 学生: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 女真 四、金的建立1、建立者:2、时间:3、定都:4、民族:女真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 会宁(阿城) 《大金国志》记载,说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 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时 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1127年,金灭北宋。 展示:历史事实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这就是岳飞词中提到的“靖康耻”。同年南宋建立。 教师: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 学生:赵构,临安。 教师:赵构是谁的儿子?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后来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 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 学生:岳飞。 活动: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岳飞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大家思考一下,为 什么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912 13 1110 ①916 ②960年③1038④1115⑤①②③④辽10世纪初 西夏11世纪前期金12世纪前期北宋960年 南宋 1127年 ⑤1127 ①916年②960 ③1038④1115年⑤1127年 感悟一: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感悟二: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最理想 感悟三:岳飞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思考,少数民族对我国有什么历史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6课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薛力 时间2014.2.26 地点305室召集人薛力 课题6课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的道路 课时 1 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讨论探索。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重难点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 1. 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的提出。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 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 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主要任务、意义是什 么? 2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 开端? 3. 严重失误的表现、主要标志、失误的原因、党是如 何纠正的? 4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有哪些? 5.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 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 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 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教研活动记录自主备课记录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2018新教材)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做了哪些工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图片展示: 中共八大主席台 (一)中共八大——良好的开端 2.教师讲述: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展示总路线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 提示: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3.史料展示: 材料: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产量指标完成,但只有800万吨合格,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学生分组讨论: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提示1:以钢为纲,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提示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提示3: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5.史料展示: 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纪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棵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6.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大跃进”在农业上的表现是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人民群众和很多党员干部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损失,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挽回损失,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7.提出问题: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原因: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一)“文革”的开始 1.史料展示: 材料一:196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夺取他们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 材料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 女真族兴起,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南宋开始后,金兵数次进攻南宋。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金兵,给金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大捷后,抗金斗争一度出现很好态势。但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后达成了宋金和议,从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岳飞抗金是本目的重点,而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二、课程标准 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景儿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女真政权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五、教学流程

真人 “ 俗勇悍,喜战斗,耐 饥,骑马上下崖壁如 渴苦辛 ,济江河不 、金的建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八 千 里 路 云 和 月 三 十 功 名 尘 与 土 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 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 学生:12 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 四 说女 飞用舟楫,浮马 而渡。 ” 真 女 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 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 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 1127 年,金灭北宋。 展示:历史事实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这就是岳飞词中提到的“靖康耻”。同年南 宋建立。 教师: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 学生:赵构,临安。 教师:赵构是谁的儿子?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后来南宋与金之间的战 争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 学生:岳飞。 活动: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岳飞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学习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 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3.严重失误:“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 年,我国的发生严重困难。 4.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__。 5.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 6.1966年,“”全面发动起来。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9.大庆石油工人“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10.193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二、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目标导学: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探索失误带来启示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其主要涉及了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2)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革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并在一定范围交流,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的有关史实,总结指出: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党和政府的最主要任务是什么?为实现这一任务又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新课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前提示”及课文子目,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教师指出人民政权建立后,必须重视经济建设,安定民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经济领域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这些工作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课时练习题(有答案)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每课一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提起常熟土布,那兰布、青布、兰白花布……曾经是风靡城乡的时尚服装流行色。1953年常熟各乡镇的土布庄先后关闭,苏州城里的常熟土布庄仅剩三户,后又于1956年归于苏州花纱布公司。这是由于实行() A.公私合营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D.“一五”计划 解析:材料显示的时间是1953~1956年,因此与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关。 答案:A 2.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相统一 解析:“三大改造”旨在变革生产关系,“一五”计划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

方针,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仅与“三大改造”相关。 答案:A 3.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A.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B.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公私合营 D.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完成。强行没收是对官僚资本的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合作化道路是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D本身明显有误。 答案:C 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B.②④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布置) 二、合作交流 (一)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组织(二)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 根据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7 根据“动脑筋”: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及答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掌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中共八大的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难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自学指引:本节书要求掌握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问题。学生首先要清楚这段历史的阶段特征: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主要任务是恢复和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打下基础;1956-1966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有成就也有失误;1966-1976年是动乱的十年,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影响。从中理 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的曲折性。 【自主学习】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年) 1.社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开展大规模的运动和工作。 2.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2)方针:社会主义与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和进行改造(2)开展概况:到_____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大都________________完成。 (3)意义:中国开始改变的面貌。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1)措施:对农业走道路;手工业组织;工商业掀起高潮。(2)结果: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评价:意义:在中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局限:改造后期,存在、改变过快等缺点。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1966年) 1.成功探索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的召开:对国内主要形势和作了正确判断。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2.失误 (1)表现:1958年“”运动和运动。 (2)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第九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九章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萦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5、“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6、1970—1971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7、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第一颗 氢弹爆炸在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 8、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 合公报,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 1972年,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1、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分析 P189-190 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其次,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找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 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党无法以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正确分析: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犯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其次,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第三,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习题精选 例题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 请回答: 1.“颜公”指的是哪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年代? 2.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其代表作是什么? 3.如何评价这个人?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如“颜公”“细筋入骨”等,有此可以判断出人物以及有关书法的代表作、评价等问题。 答案:1.颜真卿,唐朝2.他的书法雄浑敦厚,人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3.我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 1.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是( )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五代时期 D.隋唐时期 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颜真卿 C.钟繇 D.欧阳修 3.“画圣”是指( ) A.展子虔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唐玄宗 4.擅长人物故事画的唐代画家是( ) A.展子虔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唐玄宗 5.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家是( ) A.朱耷 B.吴道子 C.阎立本 D.石涛 6.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外国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雕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 7.隋唐时绘画作品的类别有( ) ①人物画②仕女画③山水画④花鸟画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8.下列关于隋唐的音乐、舞蹈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②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③呈现出气势恢弘、风格多样,既优美和谐,又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④融合了南朝的优美和北朝的雄健 A.①②B.③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以及金灭辽、灭北宋相关史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金、西夏、南宋并立图》,运用比较法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 难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 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来揭开这些谜团。 (二)、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的崛起 女真即隋唐时期的靺鞨,又名女贞、女直,满族的祖先,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 当时,女真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相关史事: 女真族勇敢勤劳,擅长狩猎。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把鹿引诱出来。他们住的房屋,门窗向东或向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中国北方地区还在使用火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艰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 教学设计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第6课。本课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和建设成就。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情况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中国实际,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中国共产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走了弯路。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许多建设成就,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 二.学生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对历史作出一定的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文化大革命”,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文字资料、列表整理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类型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总结归纳这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学会归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是艰苦探索的过程;尝试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感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6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经济规律,学生对此不易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资料引导学生去探究;“文化大革命”离我们并不遥远,许多长辈亲身经历过动荡的十年,并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学生容易获得第一手学习资料。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较以前有所增长,但其认识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左”的错误。 三、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本课讲述了从1956 年至1966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探索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但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出现过挫折和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这些错误,也给我们以深刻的提醒,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教训和借鉴。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立即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10 年的探索中,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主流。 2.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了反复的曲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后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提供了借鉴。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史实具体分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具 1957—1966 年主要成就示意图(放大、着色)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总结学生回答情况,逐步导入新课。 指出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955 年和

1956 年,相继出现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 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的改造。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 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远比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艰难和复杂得多。革命道路不能照搬 外国,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外国。当时的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本章的引言。然后指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只 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56 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授新课: 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为了开好党的“八大”,党中央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主席 从1956 年2 月开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有关34 个部门的汇报。汇报结束后,政治局开过几次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的经 验和教训作为借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引这个报告中的10 个纲目。然后以前3 个目为例,指出: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 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里涉及的实 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强调这篇报告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