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例方案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例方案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例方案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例方案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

城市规划GIS展示平台实例

摘要:通过GIS的分析工具,主要是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3D分析、地图代数、网络分析等壹些常用的分析功能,结合GIS的高级制图输出,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适建性分析容、积率分析、区域现状分析、绿地率、空地率分析视线通廊、可视区域评价、交通可达性评价、土地估价等壹些方面进行应用。对具体的ArcgisDesktop的操作流程未做详细的介绍,本文仅是简单总结了近年来于规划过程中壹些具体实例的应用。

关键字:城市规划;GIS;应用分析;

城市规划是壹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问题变得日渐繁多复杂,对城市规划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GIS 作为工具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服务对城市规划影响深远,作为科学启发规划思维。于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城市规划的设计、规划设施过程中的公众参和、城市基础信息库的建立等方方面面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是把GIS作为城市规划的展示工具,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工具及高级制图功能来实现规划思想的精确表达。对于城市规划和GIS的壹些基本理论本文不于做介绍,结合实例来展示GIS于城市规划制图输出方面的应用以及规划思想的创新表达。

1.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敏感分析主要考虑以下的壹些因素指标,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人口压力、地形要素和洪水灾害5个方面,其中权重值确定如下:

2.综合适建性分析

对坡度,坡向,高程综合考虑

————坡度适建性分析

考虑到地面排水问题,要求坡度不小于0.3%,但地形过陡也将出现水土冲刷等问题,以及地形坡度的大小对道路的选线、纵坡的确定及土石方工程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壹般适合居住建筑的坡度要求于0.3%-10%。这样有如下优点:a排水防涝:利于雨雪积水,防止洪涝淹没房屋,又便于交通;

b视域宽阔:斜坡地形能够消除视景的幽闭感,而使建筑多层次展开,景色相对平地建筑和自然景观来说更为优美;

c健康环保:通风好、自然采光和日照很少受阻碍,微气候较好,地下水位低,排除污水较易。

————坡向适建性分析

规划区地处我国南方,争取良好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之壹。根据关联研究最佳建筑朝向为南、西南向,适宜朝向东、西、东南向,低适宜东北、西北向,不适宜北向。

————潜于地质灾害分析

规划区内地形总体中高西低,有大量陡坎分布其中,容易造成滑坡,本研究选取规划区内坡度于35度之上面积大于100m2的陡坎区域,设定缓冲距离,防止潜于的地质灾害发生。

————最佳建设用地综合分析

通过对古人“风水宝地”的认知,结合基地坡度、坡向、潜于滑坡危险区、贡江洪水淹没区,山洪淹没范围几个方面的分析,且赋予壹定的权重后,经GIS计算得到基地内高、中、低和不适宜的建设区域。

3.容积率分析

————基于服务条件的容积率分析。考虑到开发效率的因素,服务条件越好地区开发强度越高。服务条件主要是指商业、金融、企业总部等服务中心,以功能区为源进行可达性分析。

以功能分区总图中的金融办公、商业服务、企业总部等服务中心为依据,基于不同服务影响范围进行服务条件分区,建立基于服务条件的容积率分布模型。基于市级中心影响的服务条件分区的参数赋值采用:中心区内部赋值4;10分钟步行距离(700米)范围内赋值3,公交10分钟运距(3500米)范围内赋值2,其它地区赋值1(具体赋值见下表)

————基于交通条件的容积率分析。交通条件关联理论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对各个区域的土地开发强度存于以下的级差关系:轨道交通+干道>轨道交通>干道>其它地区。结合已开展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的实践经验,依据轨道交通和城市干道的影响范围进行参数赋值,具体见下表:

————基于绿地条件的容积率分析。公共绿地对于容积率分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距离衰减效应,直接面临公共绿地的土地价格往往会特别高,从而导致容积率也特别高。根据经验,假设公园绿地对于周边100米范围内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公共绿地影响的环境条件分区的参数赋值采用:面临公园绿地100米范围内赋值3,步行10分钟(700米)范围内赋值2;其余地区赋值1;公共绿地本身作为非开发用地,赋值0

————综合各因素的容积率分析。将交通、服务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模型加权叠加,获取容积率的基准模型。参数按如下公式计算:修基准容积率=基于交通条件的容积率分区参数×交通区位权重+基于服务条件的容积率分区参数×服务区位权重+基于环境条件的容积率分区参数×环境区位权重。权重赋值见下表:

4.区域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评价主要包括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洪水淹没分析、流域分析。通过对现状的评价能够得出适建的区域和不适建的区域,流域分析能够对区域于雨季时雨水的自流方向,为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5.绿地率、空地率分析

————基于通风要求的空地率分区

基于风环境考虑,空地率的分区应着重于保障主风道的开敞性,以便于引入风源,减少热岛效应。以主要风道为源,根据风道距离进行最小阻力面计算,且深入研究建筑的布局对城市通风的影响,从而确定基于通风要求的空地率分区。

————基于采光要求的空地率分区

城市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所需要的采光不同,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可分为四个区域:

○1低空地率:包括商业用地和办公用地;

○2中低空地率:包括文化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

○3中高空地率:包括居住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

○4高空地率:包括体育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

————采光、通风条件叠加下的空地率分区

基于为城市创造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的考虑,结合公园、广场等用地,于空地布局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块进行空地率分区,尽可能满足通风、节能的要求;空地率分区参数=基于通风要求的空地率分区参数*通风要求权重(0.4)+基于采

光要求的空地率分区*采光要求权重(0.6)。

绿地率是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控制。规划的绿地率管制主要通过合理的组织通风和采光,通过植物密植,减少夏季阳光的直射,营造干爽宜人的微气候。同时提供足够且分布均匀的公共空间,促进居民的交往和互信。结合各功能单元的空地率分布,判断绿地率的初步分区情况。

6.视线通廊、可视区域评价模型

于城市规划中需要对研究区域的视线通廊或可视区域进行分析,以便于预留景观通廊或建筑高度限制。可视区域分析需要确定观测点位置和观测者的高度,建立TIN模型后进行可视区域分析。视线通廊分析中,为了不遮挡住对远景、中景、近景的山体的观测视线,对视线通廊下建筑物的限制高度进行分析,该分析首先需要确定视线所及处的标高和观测者所于的位置标高建立视线模型,和现状地形模型相减得出不遮挡视线下的建筑高度限制图。

以最大限度保留完整的山体轮廓线为目的,确定山脊线保护范围。根据可视度分析,建立需保护的山脊线和远景、中景、近景视点间建筑高度控制网。依据远景视点和近景视点的视觉体验规划得出的建筑高度控制网,取最低值综合叠加,得到综合建筑高度控制网。

7.交通系统通行时间评价模型

道路交通的通行时间和壹个区域的地形,地貌有密切的关系,于高山峻岭的地方通行成本要高于丘陵地带,而丘陵地带又大于平原地区。现状道路也是影响道路交通通行时间的壹个重要因素。为了考虑壹个区域的道路通行情况,GIS分析方法是壹个很好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有道路通行花费的栅格,坡度和高程是俩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坡度和高程栅格进行重分类叠加形成花费栅格,分值越大,

花费的通行成本越高。如下表:

生成通行成本栅格后于ArcGIS中用distance-costweighted工具生成交通通行时间评价图。这个方法可用于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见下图:

8.城镇地价评估

综合以下因素:交通、环境和服务区位优劣度,通过叠加分析得出区域内地价模型。以绿地,公园,水域为考虑对象分析区域内环境情况,得出环境优劣度。根据研究区域的区域中心,服务中心,公共设施中心的辐射范围进行分析,大级别和小级别中心分别考虑,得出区位条件优劣。对区域道路的可达性进行缓冲叠加分析,考虑交通性主干道,次干道,生活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得出区域内道路可达性的优劣。

9.基于ArcSWAT的径流分析

径流分析采用国外特别的基于ARCGIS9.2版本的ArcSWAT流域模拟软件,模拟出来效果要比直接用ARCGIS软件模拟出来的要好得多,最关键的是模拟出来的径流能够设置有分级属性。模拟结果会生成Reach图层即径流线图层,属性表中有From_node和To_node俩个属性项,根据这俩个属性项就可设置径流的等级,越接近源头的为壹级,随后的增加为更大等级。分级后的河流可用不同颜色表示,见图

10.土地利用转移矩阵GIS生成

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jpg

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jpg 2005——2008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ARC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Arc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专题制图(图框、图例、风玫瑰)、空间叠加技术分析(现状容积率统计、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三维分析技术(三维场景模拟、地形分析和构建、景观视域分析)、交通网络分析技术(交通网络构建、设施服务区分析、设施优化布局分析、交通可达性分析)、空间研究分析(空间句法、空间格局分析)、规划信息管理技术(规划管理信 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等,尤其在空间分析研究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甚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状调研阶段 利用GIS管理现状数据(例如土地使用现状数据、道路数据、市政设施数据等)。 利用手持GIS设备辅助现场勘测。融合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和GIS的手 持设备可以告诉规划师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关地理数据,使规划师更快、更准确的掌握现场情况。 ?现状分析阶段 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功能,统计容积率,评价用地的适宜性;叠加分析将有关数据进 行空间叠加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图层,例如把建筑和地块叠加,就能使建筑要素拥有地块的属性。 制作各类现状图纸; 利用空间统计功能,挖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例如分析人口规模等。 分析空间结构;对空间格局的分析首先要判断空间分布是否存在规律,即空间分布是 集聚的还是发散的,或是随机的,然后还要分析空间集聚的类型,在什么区域集聚,集聚区域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最后还要分析集聚的原因。 分析交通可达性和交通网络结构;交通可达性分析可在路网优化、土地使用规划、地价评估、区位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GIS精确地构建城市交通网络,包括道路线 形、道路畅通情况、车速、路口禁转、单行线、高架路、路障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最短车行路径和设施的服务区域。 利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城镇的吸引力和势力圈,用于行政区划调整;

gis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与GIS 冯春晓 2010/4/25 0601020209

GIS与城市规划 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而迅速地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一、GIS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现状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GIS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于80年代中期。GIS有着十分强大的管理空间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把社会、经济、人口等属性信息与地表空间位置相连,以组成完整的规划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管理、分析、调用和显示;同时GIS也提供了许多地埋空间分析功能如图层叠加、缓冲区、最佳路径、自动配准等。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设计到管理,从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到成果出图,从小范围的详细规划到大的区域规划,从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从项目选址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不同用户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应用重点,如在规划管理部门主要应用GIS空间数据库功能,以查询显示为主。而在设计部门则要用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其在GIS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入规划专业分析模块[1]。举例如用GIS生成土地适应性分析图辅助规划方案的制定,如笔者曾做的科研工作,GIS技术辅助武汉市木兰生态旅游区生态敏感性与适宜度分析,利用 AutoCAD软件、Automap软件、ArcView软件完成,为武汉市木兰生态旅游区的用地提供科学合理决策依据。总之GIS引入城市规划领域,可以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改善规划成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能监控城市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GIS主要应用于管理部门,如许多城市规划局建立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其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GIS应用系统,以解决建设项目“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为核心,是为土地管理服务的,最基本的是把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地许可资料记录到图形、属性数据库里,可随时查询、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2]。GIS真正应用于规划设计分析(区别于规划管理)还较少,大部分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我国规划编制单位(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还仅仅是画图,而根本没有用到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辅助规划决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涉及到许多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现分析如下: (1) GIS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当的分析数据的取得及合理的数据组织。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涉及城市、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信息量极大,且城市每天都在更新,变化,其信息是动态的,时刻变化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是信息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其数

浅谈GIS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浅谈GIS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行业,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针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日益繁重的任务,传统的人工作业和分析手段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GIS是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工作流技术,建立服务于城市规划审批、辅助决策、信息发布、批后管理、信息管理等环节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也因此GIS成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里的一个重要管理应用程序。 关键词:GIS 城市规划应用 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专业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收集、存储、分析和传播地球上关于某一地区信息的系统,一个完整的GIS系统必须具备输入,存储、操作和分析、表达和输出四大公能。GIS为人们收集、存储、处理各种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从而帮助使用者做出正确预测及制订相关对策。近年来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其已经成为建立数字城市规划的技术平台,是现代城市规划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管理和分析手段。 一、GIS与传统数据库模型的比较 在GIS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领域之前,CAD软件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要工具。CAD 的数据模型起源于六七十年代,通过点、线、面将地理数据存储在二进制格式的文件中。由于CAD模型数据库缺乏对属性数据的支持,且空间数据不是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在数据分析、数据量化统计、查询等方面给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模型技术,GIS技术能把现实世界中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邮寄地结合起来,满足用户对空间信息管理的要求,并借助其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利用GIS的建模技术,可以存储海量的基础数据;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动态查询与统计分析;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与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模拟及预测,促进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GIS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的应用 GIS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的应用主要是运用缓冲区分析,以解决在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时未注意到的服务盲区,造成服务盲区的要是因为受居住规模、形式的限制和人口分布不均衡。运用该技术可以统计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再结合人口密度图对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扩建或者新建,以满足人民大众的不同需求。 2.在城市规划中用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中,如果遇到地形复杂的规划地块,可以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柱子高程模型数据(DEM)对规划地块进行坡度分析、坡向分析、等高线分析、流域分析等,以作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参考依据。利用各种空间分析可以确定坡度在某个区段的范围,计算出面积,进而结合坡向分析、等高线分析、流域分析为确定建设用地的范围和布局提供依据。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 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的普及给当今城市规划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本文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和主要功能,并通过相关案例具体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应用 1前言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与社会面貌。作为全球信息化浪潮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日益引起科技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城市规划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80年代末、90年代初,GIS 在我国的应用进入了城市。如今,在城市规划领域,GIS 技术被用于城市规划的辅助设计、工程选址等工作,以及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决策等工作。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2.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际上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这一特点使得GIS 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捕捉、储存、合成、处理、分析和表示具有地理坐标属性的空间数据的操作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组织管理系统所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学空间信息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二是以地学研究和地学决策为目的,以地学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产生高层次高质量的派生信息。三是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获得专门数据的地学分析方法或模型,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20 世纪中叶,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第一次信息革命的开始,人类社会随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巨大物化力量使得它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动力源,从而引起社会职能、模式、结构、价值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工作的重点从单独的物质生产转移到对信息的采集、处理、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其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监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信息化程度正逐年提高,特别是以GIS技术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2.GIS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2.1 GIS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GIS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它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GIS把空间位置数据与属性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了,这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数据库所不及的。 2.2 GIS的基本功能 2.2.1空间可视化(Spatial Visualization) (1)空间地物轮廓特征的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强调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模拟,使我们对于在空间中各事物的状态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无论是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可以无级缩放和信息查询的地图,还是展现一幅三维的地形模型,都使我们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 (2)空间地物专题属性信息的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可视化功能还包括对空间分布的地物的属性信息的图形可视化,这一点是由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来保证的,即GIS实现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成管理,并能够完善地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2.2.2空间导向(Spatial Navigation) 一个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空间数据库功能,可以以小比例尺查看全局,以中比例尺查看局部,以大比例尺查看细部。在比例尺不断增大的同时,展现给用户的空间信息内容会不断更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导向功能还可以从空间查询功能中得到体现。 2.2.3 空间思维(Spatial Thinking)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在存贮各地物的空间描述信息的同时,还存贮了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一特点为进行空间分析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思维,就是要利用GIS数据库中已经存贮的信息,通过GIS的工具(例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生成GIS空间数据库中并没有存贮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思维功能能够揭示空间关系、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发展趋势等其它类型信息。城市与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发展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

一、城市规划 目前国内城市规划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大致分为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两大部分。城市规划又分为区域规划、市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工作;专项规划包括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服务设施规划、景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从近十年的历史看,最大量的工作是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在综合规划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分区规划在特大城市受到重视。区域、市域规划因体制的原因,期中试的程度不够。转型规划方面,和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人才、经费的承受能密切的联系。从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到城市规划学术界,目前都在呼吁增加城市规划工作内容。 二、GIS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领域的必要性 1.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 世界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 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 环境污染、耕地减少、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工作量急剧上升, 这些对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城市需要一种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G IS 能科学地管理和综合地分析具有

空间特征的城市海量数据, 保证数据现势性和准确性, 科学、准确地反映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是提出合理决策、辅助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先进的技术工具。 2.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数据迅速增长, 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胜任 数据的急速膨胀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 其信息的产生、交换、融合无时不在, 并涉及地理、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各个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数据的类型和层次呈多样化发展。反映城市现状、规划、变迁的各类数据以海量方式呈现, 并且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分析, 其工作量相当大, 并且分析的深度难以加强, 分析的广度难以扩展, 也缺乏现势性和直观性。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存储, 利用遥感技术可对数据及时更新, 准确反映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的现势和变迁。 3.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要建设好城市, 必须有科学的城市规划, 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现代城市急剧发展的人口和产业、复杂的设施、有限的土地、环境资源的状况不允许城市盲目建设。从城市社会和经济方面来说,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建设项目的确定、规模的大小、标准的高低、建设效益的分配都必须合理统筹安排, 而不能凭主观意志盲目决定。城市规划的任务主要是对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分析、论证、决策, 同时要具体地定质、定量、定形、定位地确定城市

GIS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城市规划分析

GIS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城市规划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体系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城市规划设计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环境,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势在必行,对解决城市发展建设的部分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GIS技术支持下的城市规划发展使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城市科学化布局及合理化结构设计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数据。 一、GIS技术支持的现代城市规划应用背景 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合理配置城市发展资源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城市的现代化设计,按可持续发展及长效化管理标准执行城市管理规划,从而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夯实建设基础。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多参考城市区域面积人口、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及城市交通管理等数据信息做规划设计,信息交互能力不足且执行周期较长,不利于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GIS技术运用则较大意义上解决城市规划工作效率不足问题,从技术角度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及时效性,以目前的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城市发展布局为基础,对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城市规划发展方向提供合理参考依据,为城市信息化、经济化及全球性发展建立完善的

信息技术管理机制,使城市现代化规划更符合我国经济体制建设总体目标。 二、GIS技术支持的现代城市规划运用特征 GIS技术支持下的城市规划结合农业、交通及环境等多方面发展要素,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及地理布局状况为城市规划制定科学的建设管理目标。传统形式的城市规划对人为因素的考虑相对较多,对于社会要素及文化要素等内容的分析不够透彻,导致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失衡,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倾向性严重,未能充分的发挥现代化城市规划的实际优势。GIS技术最早用于对地理环境信息分析,技术内容涉及宽泛,相比于传统城市规划管理模块信息分析内容更为全面,且具备独立的数据提取能力,可以按照城市发展现状为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提供可用的信息指数,进而促进城市规划的多元化发展,使城市规划更注重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多体系融合 (一)高效的立体空间数据重组 传统城市规划更多的考虑平面空间结构设计,对立体空间设计运用尚有不足,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GIS技术运用为城市立体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内容,从更高的维度理解城市规划内涵,塑造更具多样化发展元素的城市空间发展环境,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将各不同的城市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GIS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在分析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发展。 关键词:GIS;城市规划;规划管理;规划监测 Abstract:ThispaperfirstlyelaboratestheconceptandbasicfunctionofGIS.Basedontheanalysisoft heapplicationofGISinurbanplanning,FurthersummarizesthedevelopmentofGISinurbanplanning. Keywords:GIS;Urbanplanning;Urbanplanningmanagement;Urbanplanning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其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监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信息化程度正逐年提高,特别是以GIS技术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2.GIS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2.1GIS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GIS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它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GIS把空间位置数据与属性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了,这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数据库所不及的。 2.2GIS的基本功能 2.2.1空间可视化(SpatialVisualization) (1)空间地物轮廓特征的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强调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模拟,使我们对于在空间中各事物的状态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无论是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可以无级缩放和信息查询的地图,还是展现一幅三维的地形模型,都使我们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 (2)空间地物专题属性信息的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可视化功能还包括对空间分布的地物的属性信息的图形可视化,这一点是由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来保证的,即GIS实现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成管理,并能够完善地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2.2.2空间导向(SpatialNavigation) 一个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空间数据库功能,可以以小比例尺查看全局,以中比例尺查看局部,以大比例尺查看细部。在比例尺不断增大的同时,展现给用户的空间信息内容会不断更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导向功能还可以从空间查询功能中得到体现。

浅谈GIS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GIS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G I S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信息技术科学,在城市规划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基于G I S 技术本身的发展特点,探讨了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优势、存在问题,并对G I 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字】地理信息系统,GI S,城市规划,应用 【abstract 】G I S as in recent years, an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ien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re used widely and deep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 I S technology itsel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problems, and the G I S technology in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 S, urban plann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

城市规划设计是处理空间分析与决策问题的,在许多情况下,传统的定量分析技术难于从空间分布中发现新知识。平面的,静态的城市设计方法难于对建设场景与生态环境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和评价。因此,GIS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城市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再者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城市规划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8 0年代末、9 0年代初.G I S在我国的应用进入了城市。如今,在城市规划领域,GIS技术被用于城市规划的辅助设计、工程选址等工作,以及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决策等工作。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 I S ) 是一种用来捕捉、储存、合成、处理、分析和表示具有地理坐标属性的空间数据的操作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组织管理系统所组成。它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学空间信息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二是以地学研究和地学决策为目的,以地学模型方法为手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