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29.《满井游记》练习

【基础积累】

一、解释词语

1.冻风时作

2.局促一室之内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 娟然如拭

6.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7. 柔梢披风 8.麦田浅鬣寸许

9.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10.风力虽尚劲 11.呷浪之鳞

12.夫不能以游堕事 13.而此地适与余近

14.恶能无纪

二、翻译句子

1.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对比阅读】

一、比较阅读《满井游记》与《虎丘记》,完成下列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

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髻鬟之始掠也() B.风力虽尚劲()C.得数十人而已() 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时冰皮始解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一人缓拍而歌

C.竟以歌喉相斗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2)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4.文段理解。

(1)甲文写______景,以_______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的热闹场面。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满井游记》《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来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垂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释:①棹(zhào),橹,这里指划船。②东阿王,即三国时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写《洛神赋》中人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徒步则汗出浃背(2)从武林门而西

(3)土膏微润(4)娟然如试

2.跟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冷光乍出于匣也。

A.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如倩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4.从全文看,【甲】第①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3分)

5.【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中都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捎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爨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柔梢披风 (2)泉而茗者

(3)波色乍明(4)石篑数为余言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呷浪之鳞

A.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B.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C.宴酣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D.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4.在甲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满井春色?写出了满井早春怎样的特点?(3分)

5.甲乙两文同是写景,甲文作者在游满井时,生发出怎样的感悟?(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乙文抒发了作者游西湖时怎样的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节选)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①。水抵②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③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④。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选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右溪记》节选)

注:①营溪:即营水,河流名。②抵:击拍。③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敲“;倾斜。④洄悬激注:洄(hui),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⑤逸民退士:指不为官的隐者扣归隐的官宦。

1、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1)柔梢披风披:________(2)罍而歌者罍: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满井春色?突出了满井初春怎样的特点?

4.【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从两文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9.《满井游记》参考答案:

一、

【乙文译文】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

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下至小户人家,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路边,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

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群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嘹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

答案:1.A. 梳掠B.猛,强有力C.有D.大约(2分) 2.B(2分)3.(1)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2)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4.(1)春(初春之、早春之)自然游人聚饮斗歌(意对即可。若只扣住“聚饮”或“赛歌”一个元素不得分)(3分。每空1分)

(2)答案示例:①面:“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点:“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②面:“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点:“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无得而状。”

③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

蚊,不可辨识。”点一:“分曹部置,……才三四辈。”点二:“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听者魂销。”(2分。答出其中一种点面结合的方式即可)

二、

【附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参考答案: 1.(2分)(1)湿透(2)向西。(3)肥沃(4)美好的样子。2.(2分)C.从,在。(A.被 B.“比”

D 向)

3.(4分)(1)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2)这时想用一个词

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4.(2分)欲扬先抑。

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3分)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示例一:【甲】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示例二:【乙】中“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写出了西湖的妩媚与迷人。(修辞1分,例句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三、

【附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

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和俗人说呢!

1.(1)开,分散。(2)煮茶喝(3)初、始(4)屡次,多次。

2.C(2分)

3.(1)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2)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2分)

4.柳条、麦田、水波、山峦、鱼鸟、游人(1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2分)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分)喜悦、赞美。(意思对即可)(1分)

四、

【附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

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1.(1)开、分散。(2)酒杯,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端着酒杯。2.(1)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

(2)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3.水光山色、柳条麦田、游人欢欣、鱼鸟之乐;

乍暖还寒,万物复苏。

4.甲文: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的惋惜。乙文:对右溪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对有大好景色却无

人欣赏的怅然和惋惜,借此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 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 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 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①微润,一 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 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风力虽尚劲,然徒 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②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③,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④也。而此地适与 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⑤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注)①膏:肥沃。②毛羽鳞鬣(liè):泛指一切动物。③堕(huī)

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④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⑤恶(wū)能:怎能。 12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_______(2)余拏.一小舟拏:______________ (3)未百步辄.返辄:________(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然:________ 1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127.[甲][乙]两文都是写景的散文,请分别概括两文抒发的情感。 【答案】 124.消失撑(船)就……的样子 125. C 126.(1)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湖中哪能还有您这样的人呢!)

部编版初中语文《满井游记》阅读合集

部编版初中语文《满井游记》阅读合集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23分)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部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 布席⑤之初,呕者百千,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⑥,竞以新艳相角,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②下迨(dài)部(bù)屋:下至小户人家。部,遮蔽光明之物。③交衢间:指路边。衢,大路。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辊,车轮转动之声。霍,疾速闪动的样子。⑤布席:安设筵席。 ⑥分曹部署: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⑨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髻鬟之始掠也(2)风力虽尚劲 (3)虎丘去城可七八里(4)而中秋为尤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时冰皮始解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一人缓板而歌 C.竞以新艳相角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2)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4.文段理解。(4分+6分=10分) (1)甲文写__ _景,以_____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 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 的热闹场 面。

【《满井游记》教案(第二课时)】满井游记 教案

【《满井游记》教案(第二课时)】满井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精妙之处。 2、研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课文中运用白描、比喻和拟人手法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4、学习描写春景,练习写作。 教学重点

1、感受文中描绘的优美的春天景色,再现课文图景。 2、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文中所流露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绘写春天的诗词曲赋,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 二、导入新课 1、谈话:(从本单元的课文学习说起)同学们,我国南方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一起踏青去,走进春的世界,花的海

洋。 2、播放视频录像资料,学生欣赏春景,创设情境。 在众多的绘春描春作品中,清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不能不读的。 3、出示课题:满井游记(板书) 三、深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初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满井早春图,同时也知道了作者是一位无意于政治进取的小官,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游览观光,寄情山水。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又将随作者细腻而又富有诗情画的笔调,去领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那份圆润丰满的自在自得。现在请同学齐读课文,在大脑中再现美丽的春景画面。并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景?

2019精品教育《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24. 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郊游时欢快的心情,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层次分明、准确生动地描绘景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生动贴切的比喻。教学重点: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niàn)鹄(hú)鬣(liè)茗(míng)罍(léi)

蹇(jiǎn)倩(qiàn)髻(jì)鬟(huán)浃(jiá) 乍(zhà)澈(chè)靧(huì)曝(pù)呷(xiā) 2.朗读课文,对照注解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峻难攀的恒山。今天,春暖花开的好日子,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三、作者简介 作者袁宏道(1568~1610年),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明末散文家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四、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满井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 29《满井游记》 本文教学总目标: 1.了解本篇写景小品文的特点。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写法。 4.体会作者返回自然的欢快心情。 本文教学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初二语文备课组,主备课人:杨菲 授课时间:第14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篇写景小品文的特点。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二)难点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本篇写景小品文的特点。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三)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小石潭、岳阳楼、醉翁亭这些地方都处在我国的南方,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随着袁宏道的足迹去看一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四)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简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写作背景】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于是他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是明代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因有一口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每逢早春三月,是郊游的好去处,作者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二十二日游满井,写了这篇文章。 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

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05兰州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汗流浃背(2)呷浪之鳞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3分)。 【二.(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2006荆州(8分) 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 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9.C (2分)10.①争着②大约③好像④在(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1.①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意思相近即可) ②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此题评改时注意不要死扣参考答案)12.C (2分)】 2008年常德市 (甲)湖心亭看雪(乙)满井游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最新《满井游记》《小石潭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满井游记》《小石潭记》比较阅读及答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16分)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⑵其岸势犬牙差互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⑴鳞浪层层鳞⑵泉而茗者茗

⑶日光下澈澈⑷悄怆幽邃邃 7.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潭西南而望溪深而鱼肥 B.夫不能以游堕事以其境过清 C.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胡不已乎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 8.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3分)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分) 9.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两文作者观景后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参考答案: 5.(2分)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6.(4分)⑴像鱼鳞一样⑵喝茶⑶穿过,透⑷深 7.(2分)B 8.(5分)⑴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羽毛和鱼鳞鱼鳍之间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⑵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9.(3分)修辞手法上,甲乙文都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来描写景物。(或:两文在写景中都融入作者的感受。或:两文都通过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一今天上了《醉翁亭记》的第一课时,课堂上给学生很多的朗读时间,与以前不同的是,即使是常态课,也特别注重朗读指导,但今天只给学生讲了,朗读的节奏不要过快,还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要注意品味语言,读准语气语调,这一点很重要,朗读的的时间没有安排好,教师似乎喜欢书声朗朗的课堂,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拿来读的,尤其是段落的翻译,是不应该让学生读,即使为了提醒学生注意,也应该引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子即可。所以在朗读上,要注意分配好学生的时间与内容。另外,有时候学生的朗读不是在自己的安排计划之内,就如今天本来是打算带着学生读的,但学生急于读课文,都自行读下去了,教师也就顺其自然,这一点非常好,要根据课堂的变化,及时调整。另外,导入部分,我的设计是昨晚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欧阳修,一起去琅琊山,他豪情壮志,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我问他写什么时,刚刚想说闹钟响了。那么他究竟说了什么,就在醉翁亭记里。学生开始信以为真,结果开始怀疑,他们觉得这是骗他们的,但作为最后一节课,疲劳的他们,一下子就被调动了情绪,并且效果非常好。短短的两分钟时间,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课堂的确需要创意,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及时讲话,而不能每时每刻,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走,未免有些生硬。但作为年轻老师,也应该把握好一个尺度,不能过近,否则,课堂秩序不好掌控。在解决字词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行解决,这一点很好,但由于备课不够充分,很多没有意义的实虚词,也让学生解决,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

的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在者,教师讲解的很多,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背诵时间,导致课堂上得很快,但简单的小检测一下,就发现其实学生掌握的很不牢固。应该注意如果不在后面留十分钟训练,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巩固,背诵,反复抽查,重点一句话的翻译,应该注意让学生挨个重复,以各种方法重复,记忆就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再说课堂秩序,有些学生的状态非常不好,读书拖音,懒洋洋的,转笔,很容易被外面其他的东西吸引,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目前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意识到课堂的紧张高效,这样效率才能提高。今天的作文课,就是看精彩语段和范文,但缺少对作文的详细点评的过程,以至于学生都不能够注意力集中。如果纯理论的东西,学生不愿意听,要注意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优秀作文的好在哪里。最好能够给予讨论,不在乎有多少,关键是要点评到位。下一次作文评讲时,用一篇好的和一篇差的对比讲,让学生当堂修改,会更好可以试一下。毕竟作文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靠自己修改出来的。醉翁亭记教学反思二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节课的主导思想。《醉翁亭记》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思想都与学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课堂效果较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1、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重点、难点2、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正确对待挫折。3、赏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对于难点的突破,借助重温以前

袁宏道《满井游记》《初至西湖记》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来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垂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棹(zho),橹,这里指划船。②东阿王,即三国时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写《洛神赋》中人物。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徒步则汗出浃背(2)从武林门而西 10.跟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冷光乍出于匣也。 A.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如倩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文言文对比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3.两文都涉及环境,其用意有什么不同?表明了他们各自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答: (二)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2)造饮辄.尽 (3)环堵萧然 ..(4)香远益.清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译文: 3、莲花的品质和五柳先生的精神有什么相似之处?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是否需要这种精神? 答:

八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同步练习语文

第24课《满井游记》 我夯基·我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地()廿.二日()浅鬣.()曝.沙()呷.浪()蹇.者()面()笼之鹄.()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认知和注音。 答案:yān niàn liè pù xiā qiān huì h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 (2)波色乍.明 (3)娟然 ..如拭……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柔梢披.风 解析:“作”“乍”“掠”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要注意通过课本注释来记住其特殊 意义。 答案:(1)作:起(2)乍:初、始(3)娟然:美好的样子;:洗脸;掠:梳理(4)披:开、分散。 3.文言文中的“而”字连接两句话或两个短语时,有的可译为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却”,有的可译为“而且”“并且”,有的可用本字或省译,有的可译为别的字或用逗号代 替。试分析下面句子中的“而”字各属于哪一种情形。 (1)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析:“而”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短语或句子,分析时注意前后的关系。 参考答案:(1)可用逗号代替(2)译“可是”或“可”(3)可省略或译成“就”。 4.《满井游记》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与 其兄_____________和其弟_____________合称“三袁”。因为他们是公安人,所以人们称其 为“_____________”。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常识的积累,要注意与上一篇课文的区分。 答案:《袁中郎全集》袁宏道明袁宗道袁中道公安三袁

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回答问题。完成小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①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②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注)①堕事:耽误公事。②恶wū:怎么。 12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廿二日天稍.和(_______)⑵若.脱笼之鹄(_______)⑶麦田浅鬣寸许.(_______)⑷呷浪之鳞.(_______) 127.与“余之游将自此始”的“自”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B.自.富阳至桐庐《与朱元思书》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D.自.非亭午夜分《三峡》128.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两处)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29.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130.文章画线句子“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26.(1)略微、稍微(2)好像(3)上下、左右(4)代鱼 127.B 128.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29.①(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②只是少有我们两个这样的人罢了。 130.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情于山川草木的人生态度。

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对比阅读答案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答案: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燕地寒y4n 鳞鬣li8 倩女qi4n 蹇者ji3n B.花朝zh1o 脱笼之鹄h* 堕事hu9 靧面hu @ C.飞沙走砾l@ 辄zh6 罍而歌者l6I 己亥h4i D.廿二日ni4n 山峦lu2n 茗m0ng 鲜妍y 2n 2.与“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与“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语法功能相同的项是 [ ] A.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与“鳞浪层层”修辞手法不相同的项是 [ ] A.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麦田浅鬣寸许。 D.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5.与“呷浪之鳞”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 ] A.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6.品味下面译句,选出译得好的一句

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 ] A.局束在一间房子的里面,想出去也出去不得。 B.只好躲在房子里面,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②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A.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B.好像镜子的刚刚磨光,冷光闪射从匣子里发出一样。 ③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 ] A.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就露出明光。 B.冰层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来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①冻风时作②于时冰皮始解 B.①呷浪之鳞②鳞浪层层 C.①于时冰皮始解②始知郊田之外 D.①欲出不得②偕数友出东直 8.选出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 ] A.①娟然如拭②悠然自得 B.①游人虽未盛②风力虽劲 C.①未之知也②曝沙之鸟 D.①泉而茗者②红装而蹇者 9.试说“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的含义。 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1

《满井游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写景小品文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2.了解袁宏道相关情况 【温故互查】 1.给下列字注音。 辄()廿()鹄()靧()髻()鬟()鬣()茗()罍()蹇()浃()曝()呷()堕()恶()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 1)袁宏道,字,一字,号,朝文学家,公安人。与其兄袁宗道、其弟 袁中道并称“”,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 2)记是古代的一种,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设问导读】 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晰;能指出对方在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 处及改正的方式。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给有疑惑的字词注音,划出之前朗读中有问题句子的正确停顿。然后自读, 再次互相听读课文,相互纠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同桌合作,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4.按照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板块,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词汇 和句式。

【当堂检测】 1.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巩固练习】 1.重点句子翻译。(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拓展延伸】 1.赏析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满井游记》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 3.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运用比喻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 2.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温故互查】 1.解释下列词语(有词类活用需标明)。 冻风 ..:..时作:___________ 泉.而茗.者:___________ 辄.返:___________于时 ___________ 呷.浪之鳞.:___________ 波色乍.明:___________ 堕.事:___________局.促.:___________

最新文言文《满井游记》课后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满井游记》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茗míng罍léi髻鬟jìhuán汗出浃背jiá B、偕jiē膏gāo 娟然juān飞砂走砾shòo C、蹇jiǎn靧huì倩女qiàn脱笼之鹄hú D、呷xiā廿niàn明媚mèi羽鳞鬣liè 2、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3、画线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 B、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于时冰皮始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冻风时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E、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

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波光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后的鲜艳明媚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译文不正确的是() A、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高大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地有点湿润,一眼望去天地显得很开阔,(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一只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河水)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C、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译文:柳条有舒展开的,没舒展开的,柔嫩的梢头像一件披风披在柳树上,麦苗出土了,刚一寸左右。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满井游记(袁宏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3、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德育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 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疏通课文 、导语设计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多媒体显示) (1)学习巩固生字 (2)强调长句子的断句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读,并点评(①读音是否正确;②停顿是否分明) (二)译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发现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多媒体显示) 内容如下: ①常用实词。 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满井游记练习题

满井游记练习题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 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 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 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 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 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 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汗流浃背呷浪之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3.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 钱塘湖春行满井游记 4.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 B.局促一室之内 C.娟然如拭 D.泉而茗者 5.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6.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8.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9.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廿二日天稍和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④ 呷浪之鳞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29.《满井游记》练习 【基础积累】 一、解释词语 1.冻风时作 2.局促一室之内 3.于时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 5. 娟然如拭 6.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7. 柔梢披风 8.麦田浅鬣寸许 9.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10.风力虽尚劲 11.呷浪之鳞 12.夫不能以游堕事 13.而此地适与余近 14.恶能无纪 二、翻译句子 1.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对比阅读】 一、比较阅读《满井游记》与《虎丘记》,完成下列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