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一章 动机

第十一章 动机

专业及班级 心理咨询专业08级 周次 第十一周 日期
教学课题 第十一章 动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够:
1、了解动机的种类
2、了解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3、掌握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4、掌握并运用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5、评价各种动机理论

教学重点 1、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3、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4、动机理论

教学难点 1、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2、动机理论

教学进度 第十一周 4课时
教学设计 讲授法

课后作业 1. 解释概念:动机、需要、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意志、动机冲突、本能、归因、自我效能
2. 如何应对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3.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一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例如:小明为了在自己生日时,父亲能给买辆自行车而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

(二)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
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表现:生理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
2、需要的种类
(1)按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
自然需要(生物需要):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反映了人类的生物自然方面的要求。
社会文化需要: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紧密的联系:
人在追求物质产品时,常

有审美的需要,如住房常要求整洁、雅静。
精神需要又常以物质需要为载体,如阅读需要有报纸、杂志等;艺术欣赏,要有乐器,表演场地等。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的对象,从而产生了动机。如:热时寻找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孤独时寻找朋友等。
三、动机与活动效率
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关系。即动机强度处在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每种活动都有最佳动机水平,但是相对于不同个体,各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不同。另外,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动机最佳水平相对较高,而任务越难,动机最佳水平越低。这就是耶基斯-多得森定律。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图如下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一、动机的一般的分类
(一)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人有权利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等,产生的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性动机。
(二) 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的。
习得的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或者说,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例如,获得赞扬、成就、交往等。
(三) 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有意识的动机是指发生在意识水平上的动机,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无意识的动机是指没有意识或没有清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
(四) 外在的动机与内在的动机
外在的动机是指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如获得赞许,避免惩罚。
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兴趣、信念等引发的动机。
二、生理性动机
(一) 饥饿
由于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张不安,从而形成个体内在的紧张压力,并使个体产生求食活动。
1. 坎农(Cannon,1934)认为,胃部痉挛收缩是饥饿感产生的原因。
2. 沃根斯坦和卡尔森(Wangansteen &Carlson 1931)等人研究表明除胃壁的收缩外,饥饿感的引起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口腔的感觉也是吃饱

感觉的一个信息来源。
3. 动物研究发现“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说明饥饿还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的功能有关。
(二) 渴
由于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它能推动有机体产生找水的活动。研究表明,渴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某种化学变化有关系。
(三) 性
这是人和动物比较强有力的一种动机或驱力。它的产生是以性的需要为基础的。
1. 性驱力是由性荷尔蒙的刺激引起的。
2. 性激素并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外界刺激和学习对人类性驱力的影响往往超过性激素的作用。
(四) 睡眠
由于机体疲劳产生睡眠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叫睡眠动机或睡眠驱力。研究证明,睡眠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一个人的睡眠被剥夺,那么,只需几天时间,人就不能忍受,以致出现精神错乱。
三、社会性动机
(一) 成就动机
1. 定义: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2. 意义:①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两个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地可能性一般都要高。②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成就动机高的人相反。
3. 成就动机的形成: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 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领导者的愿望。
从个体行为的目标上,权力动机可以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
持个人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和利益。持社会化权力动机的个体,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动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
(三)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希望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找寻支持,参加某个团体并在其中活动,因而成为交往动机。

第三节 意志行动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识具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作用,比一般

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
意志可以看成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成为意志行动。
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般把意志行动分成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在意志行动中,目标的社会意义和人对目标的自觉程度对意志行动有重要的意义。目标的社会意义有大有小,人对目标的自觉程度有高有低。
(二) 执行阶段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是对行动和手段做出决定,而执行阶段则是执行所采取的决定。
在执行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
二、 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具有一下三个特征。
1.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受意识的控制
三、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 什么叫冲突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二) 冲突的种类
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接近—接近型冲突。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时,通常出现这种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 回避—回避型冲突。当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冲突。如渔夫的故事中,魔鬼让渔夫选择死法。
3. 接近—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投资股票的人,既有升值的可能,又有贬值的可能。
4.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四、 意志品质
(一) 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二) 果断性
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
(三) 坚定性
坚持性也叫顽强性。它表现

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
(四) 自制力
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第二节 动机理论
一、 本能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1890)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孤独。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1926),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二、 驱力理论
20世纪20年代伍德沃斯(S. Woodworth, 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
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
后来,赫尔(C,L. Hull,1884-1952)提出驱力减少理论(Hull,1943)。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要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
驱力减少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行为,如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等。
三、 唤醒理论
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的,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而对于过低或过高的刺激,个体是不喜欢的。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第二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降低。第三个原理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如,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
四、 诱因理论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的诱因的概念。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五、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等级,如图所示。
生理需要:食物、水

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最有力的。
安全需要:对稳定、安全、得到保护、秩序等的需要。幼儿的安全需要很强烈。
归属和爱的需要: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
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的等级。需要的力量: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在减弱。需要满足顺序: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谈到高级需要,但是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例如有人为了革命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需要的满足与健康:低级需要又叫做缺失需要,它的满足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而高级需要又叫做生长需要,它的满足则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有活力。
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导行为,又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
(一)期待价值理论 这种理论是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这次成功(或失败)了?这种理论把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成3个方面:
(1)控制点(控制位置):是外在归因还是内在归因;
(2)稳定性:是稳定的原因还是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性:是可控制的原因还是不可控制的原因。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4种主要原因。最后,韦纳将这4种基本原因分成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根据控制源这一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例如,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因为它们源于一个人的内部;相反,任务难度和运气则源于一个人的外部,因此是外部原因。根据稳定性维度,又可以将原因分成稳定的和不稳定的。韦纳认为,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因素,因为在反复从事某一任务时它们不会变化,而努力和运气则是不稳定的因素,它们会随时间或场合的不同而变化。
归因研究发现,人们对决定自己活动和命运的力量的稳定看法将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已区分出内控与外控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具有内控特征的人认为,自己

能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因素如能力或努力所决定的;具有外控特征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受命运、机遇和他人的摆布。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部控制者或外部控制者是不多的。一般说来,内部控制者具备较高的成就动机,外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要低些。要改变一个人的稳定的归因看法涉及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通过改变人格特征来影响其行为动机。
(三)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1975)提出来的。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动机。认为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一种能力,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便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
(四)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Bandura1977)年提出的概念。Bandura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其次,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
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首先,个体行为的结果(成与败)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之。其次,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第三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源是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第四种影响源是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这四种信息常常综合起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