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红军军长(全)

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红军军长(全)

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红军军长(全)
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红军军长(全)

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军长

何畏五十年代在博鳌老家

编者的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命运沉浮,身不由已。回顾历史,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日子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远离我们而去……抚今追昔,70多年以前,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活跃着一名红军将领,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何畏。何畏是何许人?他的身世、其人其事,至今鲜为人知。前不久,笔者随同市政协原副主席卢家昭等几位老同志以及何畏的长子何任老先生,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调查取证,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对何畏的身世和他的有关情况进行核实,确认何畏是琼海博

鳌玉堂村人,基本上弄清何畏的人生轨迹以及其人其事。在此之前,何任老先生和卢家昭同志曾经为了此事,去过广东和香港调查,上过省城和北京请示。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央党史办的有关工作人员对此事十分重视,要求何任老先生详细收集关于何畏的历史资料,以便加以甄别和澄清。笔者根据调查考证的历史资料,从本期开始,将借用网络等传媒,连续发出有关何畏的历史纪事和纪实文章,对其一生做一个较为完整的勾勒,恳请斑竹给予大力支持!也希望知悉何畏历史情况的天下朋友,向我们提供真实资料,本人携何畏的后人何任老先生等家人以及琼海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北伐时期,后排右一为何畏

年轻时的何畏

在调查考证何畏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琼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卢家昭同志查阅了大量权威资料和有关网络资料,亲自采访知情者,经过他的精心汇撰,形成了《琼海籍红军将领—何畏》一文,现全文予以刊发,以供参考。

琼海籍红军将领——何畏

作者 卢家昭

一、根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提供资料记载: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1935.4—1936.3)军长:何畏(1935.4—7)、孙玉清(1935.7—1936.3)。政治委员:陈海松(1935.7—1936.3)。副军长:许世友(1935.4—7)。司令部参谋长:王学礼(1935.4—1935)、陈伯钧(1935.7—9)(摘自《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二卷、第四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2450页)。

根据张国焘原警卫排长何福圣自述《带刀侍卫》一书记述(作者:罗学蓬)以及报刊、网络转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以及张国焘《我的回忆》等书记载。

特别是笔者多次亲自采访何畏军长今年已79岁高龄的长子何达梧,字名何任老先生,笔者并于今年9月中同何任先生赴北京全国政协文史委、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央党史编委《百年潮》杂志编辑部等有关部门,并于今年11月22日随同数位退休老同志前往何畏军长家乡博鳌镇朝烈村委会玉堂村(又名后塘村),向十余位曾认识何畏并曾相处工作过的老村民了解何畏1955年至1960年间在家乡村里工作生活情况,同时随摄像记者到何畏墓地、何氏大宗祠拍录墓碑、神主牌、老屋旧址及子孙现居房屋,进一步深入了解何畏军长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境长期以来遭遇的情况,现将搜集的有关资料及了解的相关情况记述于下。

二、何畏,原名何世富,又名何敬贤。祖籍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朝烈村委会玉堂村(又名后塘村)人(原属广东省乐会县人),出生于1900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童年时随父亲何良炳带往马来亚(当时马来地区仍属殖民地,称为马来亚,与后来的马来西亚有所区别)就读于中华学校。早期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并担任马共的领导人,曾担任过英(国)荷(兰)两族中区委员(马来亚当时系英国、荷兰殖民地),后被英政府逮捕,被驱逐出境回国。

回国后曾就读厦门大学和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外参加革命工作。曾参加过广西百色起义,参加过省港大罢工。

由于何畏被驱逐出境,其原配夫人曾国彩没有生活依靠,只好带着长子何达梧回海南博鳌后塘村老家。

何畏回国后一直音信全无,时至1946年,曾国彩接到丈夫何畏自广州寄回家乡的信,

说其现在广东省救济院安老所(地址为:广州市珠光路),并已娶罗明新女士为妾,生有一男一女(儿子何达桐现居住加拿大,女儿何汤月明现居住香港,同何家一直都有来往)。

1955年,何畏因与小妾罗明新发生婚姻纠纷,毅然回到阔别几十年的老家,同原配夫人曾国彩和儿子何达梧一起生活。

在回老家当年,村里人大多数人不认识他,连其媳妇都问他:“伯爹你从哪里来,你要找谁?”,何畏只说了一句:“我是阿公,达梧去哪了?”(当时,正好何达梧去了三亚)。

在老家数年,他一直缄默寡言,从不透露在外几十年参加革命工作及其生活经历的丝毫情况。

其几年间,仅在家干一些轻活以及为村里夜校当业余辅导老师。在我们采访村里那些曾经同他相处过的老人都说,何畏中等身体,五官端正,体格健壮,脚有伤疾(战伤),走路一拐一拐的。他知书识礼、知识面宽,精通医术,能说善道,出口成章,毛笔书法流利,是个非常有文化知识的人,且精音乐,见歌会唱。

村里请他当义务教师,协助扫盲工作,曾教孙子及村民唱《东方红》、《国际歌》等歌曲。

他会说国话,并从教拼音开始,教村里的青年们学讲普通话,他经常对村里的年轻人说:“一定要学普通话,要不以后赚不到吃的。”

他吃苦耐劳,曾经跟村里的人做过木工、泥水工,社里安排他干什么重活,他也从不推卸,唯命是从,劳动纪律很好,老老实实地干,从不怨言。他有一嗜好,身不离书,工作之余,就拿起书来看,甚至连上厕所都看书,《水浒传》、《三国演义》非常娴熟,讲得津津乐道。

他平时缄默寡言,从不谈论政治,不流露其身世和经历。由于身体壮实,吃量颇大,在村里艰苦生活几年。

其媳妇钟家蓉说:粮食紧张时期,他曾经教村里人摘“革命菜”充饥,直至1960年粮食紧张时期因病饿交困、缺医少药之时,何畏在老家寿终正寝,长眠于世,享年60岁。

出殡的那天,村里的人都来参加送葬,那些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何畏在临终前对妻子曾国彩说过,他的同事都在北京,都是当大官的,并拿出一把铜片压印“校长蒋中正赠”的宝剑和一枚纪念勋章交给儿子何达梧收藏。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何达梧怕红卫兵抄家受株连,一天夜里,偷偷地把宝剑及勋章扔到老家门前的万泉河里,至今回想起来,何达梧老人懊恨不已。

何畏的原配夫人曾国彩,娘家在朝阳维礼村,年轻时参加红色娘子军,与红色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第一批去红色学校参加娘子军的红军战士,曾参加过多次战斗并负过伤。

据何达梧先生回忆,小时候,由于家里没有人,他的童年几乎在外祖母家渡过,母亲参加革命工作,他只好依靠外婆扶养长大成人。

解放后的1950年至1951年间,曾国彩曾担任乐会县博鳌乡第一届妇联主任,后因丈夫何畏的历史不明问题受株连,被免职回家务农,于2003年病逝,享年100周岁。

何畏的小妾罗明新于50年代初带着女儿何汤月明、儿子何达桐移居香港。

1983年罗明新经多方打听,得知丈夫何畏已于1960年在家去世的消息,独自一人几经周折从香港一直探路回到后塘村,并到何畏墓前烧香叩拜。

之后,曾多次带着女儿何汤月明回乡祭拜父亲,罗明新于2002年在香港病逝,何汤月明现在一直与何达梧一家联系来往,且对何达梧一家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

罗明新千里问路寻夫的消息,引起琼海新闻界的注意,曾在《琼海市报》上作过报道,受到广大读者啧啧称赞。

三、笔者从多方面搜集的历史资料记载得知,何畏系黄埔军校毕业,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广西百色起义,参加过广西越南边境的游击战争,曾与越南革命党人一起在越南与法国军队作战,先后十一次负伤。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刘伯承任校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是张国焘的亲信将领,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1938年因党内路线斗争怕受其害,加上身上带伤,为治疗养病带着腿伤而离开延安回到广州,在安老所过着稳居生活。关于何畏离开延安后的去向,有资料记载说何畏已被枪决,有的说他已跳河身亡,有的说他回到广东琼海老家务农等等,何畏何去

何从?成了不解之谜。

至于何畏的籍贯考证问题,党史资料上没有明确,是因为当时他参加革命而埋名隐姓,不愿意把具体家庭地址暴露,以免连累家庭,所以在史料上记载有两地址:一个是广西龙州人,一个是广东人。

经琼海市党史办原主任陈锦爱同志去函询证广西龙州县党史研究室,回复:“陈锦爱主任:贵单位关于要求协助考证何畏祖籍问题的来函已悉,经调查回答如下:何畏是1929年10月,随李明瑞所率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相当一个步兵团)到龙州的。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时,何畏任第一纵队中一个连的连长;1930年底离开龙州,此后去向不明。经考证,其确实不是龙州县人。此复,龙州县党史研究室2006年6月29日。”

后我们经同广东省党史有关部门及有关史料以及几位将军的回忆录,证实何畏是广东人。因此,事实证明,关于何畏祖籍系为海南省(原广东省)琼海市博鳌镇朝村委会玉堂村(后塘村)是不能再有异议的了。

写到这里,笔者回忆起一件十分凑巧的事:1988年12月中旬,本人赴新加坡探亲,行前,同单位司机李传生交来一封信,要求我在新加坡帮助寻找他从未见面的舅父(文昌籍人),原名叫王士丁。我按其地址发信寻找。第二天已有七十余岁王士丁老人亲自来到我住处并问我,怎么还用我王士丁这个名字,他悄悄地说,这是我年轻时参加马共时的名字,是列入通缉档案的黑名单。并说:“在马共时我是你们乐会县一个叫何畏司令员的警卫员,后来他不知去向,我潜到新加坡当了海员……”可见何畏早期已是马共的领导人物。

根据何畏的儿子何达梧先生回忆说,其父母亲都是早期加入共产党的党员,曾为革命负过伤、流过血,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脱离了革命队伍,但他们一生从不背叛党和人民。由于父母参加革命,家庭曾遭受过不少曲折和磨难。其家庭最悲惨的遭遇是1938年日本鬼子侵琼时期,日本鬼子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说其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将他和母亲关押起来审问殴打,幸好村里的保长钟运深出面担保,才把他和母亲救了出来。

还有在1948年,莫壮刚(国民党官员)带兵连夜搜他的家,捉不到他的母亲,便捉他到外面审问,问他母亲是否参加共产党活动,昨夜有共产党在你家做饭吃吗?我说不知道,便受到国民党兵的凌辱谩骂。

解放后,特别是文化革命期间,父亲何畏虽尸骨已寒,但由于他早期长期背井离乡在外参加革命工作,同家庭少联系的缘故被受怀疑,因而家庭同样受到不公正的冷遇,受人歧视,一家人一直抬不起头。

说及这些事,何达梧老先生记忆犹新,凄然泪下。

以上综述,是笔者经利用二年多时间搜集有关资料,查访有关人员而写成的。何畏在土地革命时期主要任职经历摘录如下:

1929年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到广西从事兵运工作。

1929年12月参加广西百色起议,历任红七军连长、营长。

1930年—1931年战斗负伤,到上海治疗养病。

1931年3月西河红色警卫营任营长。

1931年10月—1932年2月上猷县红色独立营长。

1932年10月—1933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副师长。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

1935年4月—1935年7月中共工农红军第九军军长。

1935年7月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委员。

1935年8月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1935年10月—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委员。

1936年4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委员。

海南籍红军将领——何畏,沉淀在历史里的军长(续)

50年代,回到老家琼海博鳌朝烈玉堂村后照的相片

何畏的故乡——就在琼海博鳌亚洲论坛旁边的朝烈村玉堂村小组。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何畏1960年在家乡去世后,神主位就立于这里(何氏大宗祠)

何畏的墓碑、神主位

何畏的墓碑

何畏的原配夫人——曾国彩(摄于1993年),曾经与冯增敏一起参加红色娘子军,是红色娘子军老战士(2003年去世,享年100岁)

何畏二十年代在马来亚就加入了共产党,回到国内后投读厦门大学、黄埔军校,参加了

北伐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相片后排右一为何畏。

回到老家后的何畏,经常研究华佗的医书,这是他曾经身手不离的医书。

治病救人是何畏的美德,被村里人广为传颂。这是何畏回到家乡后给病患者开出的药方之一二。

这是何畏的出生地,1900年他在此出生。

1960年,何畏饿病交加,在此屋中去世。

这是何家第二次搬迁的家,离老宅仅50米。目前,此地已被征用,此屋很快被拆除。

村民们说,这个村,有好几个人因参加革命被杀头,有一个革命者被杀头后,头颅被放在他家的八仙桌上!

喜欢学习的何畏,看书时特别投入,在书上做批注,这是他看书做批注的手迹。

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西征 1934年末,在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剿压迫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路红军被迫离开苦心经营的苏区根据地,相继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全国红军主要分成四路,一路是从江西苏区西征北上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一路是从湘赣苏区北上的红二方面军;一路是从鄂豫皖苏区北上的红四方面军;还有一路是红四方面军的25军,作为偏师从鄂豫皖苏区出发单独北上。在差不多整整2年时间里,各路长征红军穿梭强敌,倦旅奔袭,披荆浴血,无日不战,其间几度分合,兄弟阋墙,二涉雪山,三过草地,万里征尘,埋骨路畔,其所遇之艰难困苦,其所为之英勇豪迈,均可至人类超越自身极限之峰巅。 1935年9月,红25军首先到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胜利完成长征。1个月后,毛泽东、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第二个结束长征。又过了1年,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辗转万里,也到达了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3大方面军胜利会师,全国规模的红军长征终于结束。[然而,此时的形势依然十分危急。蒋介石见全国红军都集中到了陕北,立即调集大批国民党中央军入陕,配合当地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准备发起“通渭会战”,乘红军立足未稳,一举将共产党和红军围歼在陕北狭小的地域里。当时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都很同情红军,但又不能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只好一面尽量拖延时间,一面速通情报给中共中央,要红军速做定夺。为了求生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意红军向黄河以西的宁夏和甘肃方向发展,力争打通与当时被苏联所控制的新疆之间的“国际交通线”,得到苏联援助的大批武器弹药,再杀回河东。为此,中央军委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决定由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和彭德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部组成西征部队,在10月下旬执行打过河西的作战计划。 1936年10月21日,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各路国民党军队向红军发起攻击,蒋介石亲自飞到西安督战。当时红四方面军第30军已控制了黄河岸边的靖远渡口,正在抓紧时间造船准备抢渡。国民党中央军集中了3个军的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由南向北推进,与红四方面军的后卫部队4军、5军和31军发生激战。国民党军在火力上占有很大优势,而战场上又到处是光秃秃的黄土坡,无险可守。红四方面军部队长征方息,弹药缺乏,武器也很差,虽拼死奋战,付出巨大牺牲,但仍然抵挡不住国民党军的进攻,被迫步步后退。 危急关头,10月24日夜,李先念率红30军由靖远偷渡黄河成功,经过战斗,打垮了对岸的国民党军,占领了渡河桥头堡。红军立即在河上架设了浮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及前敌指挥部于27日渡过黄河,后续的红9军也于28日渡河成功。按照原定计划,红四方面军的4军、5军和31军应相继在靖远渡河,而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一部在打退南线国民党军的进攻后,应于中卫渡口西渡黄河。然而国民党军的推进速度太快,29日就追至靖远渡口。看守渡口的红5军抵挡不住,只好仓促渡河。国民党军的飞机迅即炸断了渡河浮桥,渡口亦被占领。未来得及渡河的红4军和31军独对强敌,只好退向打拉池一带,与彭德怀的红一方面军会合。 此时,红军如要继续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只有击退国民党军队,重新控制黄河渡口,打通与河西部队的联系。可这时彭德怀却不能统一指挥部队,原因是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张国焘想保存实力,不想让红4军和31军与强大的国民党军拼消耗。彭德怀既指挥不动红四方面军,而红一方面军的力量又太单薄,阻挡不住国民党军的进攻。结果国民党军快速推进,相继占领靖远、打拉池和中卫等黄河渡口,截断了宁夏通道,过河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与河东红军的联系也被隔断。至此,“宁夏战役计划”已无法实行。 11月8日,毛泽东及中央军委电令彭德怀、朱德和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退回

揭开五万红军喋血湘江之惨败内幕(组图)

揭开五万红军喋血湘江之惨败内幕(组图) 揭开五万红军喋血湘江之惨败内幕(组图)近日,我赴广西界首红军血战湘江旧地凭吊,虽经近八十年的岁月流淌,湘江战役留给后世的惨烈并未由此而消减分毫。站在江畔,仿佛又看到当年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五万红军惨烈牺牲的场面,又看到那座血肉铸成的丰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相继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设置在江西、广东、湖南等省的三道封锁线,蒋介石对此极为恼怒,他判断出中央红军是拟前往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湘江是必经之地。 对此,11月12日蒋介石紧急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并将他追剿红军的嫡系部队薛岳、周浑元纵队等统归何键指挥,共调集近30个师,以近40万大军对8万的绝对优势,在湘江以东地域布下第四道封锁线,欲将红军全歼。 红军总部面对如此严重的敌情,在讨论作战方案时,绝大部分人不同意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对此毛泽东与李德发生激烈争执,毛泽东主张应从文市向北从黄沙河附近渡过湘江,择机建立湘中革命根据地。此建议遭到李德严厉粗暴的否决。

于是按照命令,红军主力---林彪红一军团、彭德怀红三军团分别担负左右前锋,董振堂红五军团担负后卫,掩护中央纵队从界首西渡湘江。 11月27日晚,经红一、三军团浴血奋战,从界首到屏山渡,硬是以血肉之躯,将蒋介石精心构筑的湘江防线撕开一个30公里宽的缺口,垒砌了两道血火走廊,为中央纵队渡江创造了条件。 11月28日是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最佳时机。此时由于红军主力部队的顽强阻击,江上的浮桥已架设完毕,渡口四周除盘旋的敌机外,无大的严重敌情威胁。如果中央纵队最迟在30日前渡过,整个中央红军的命运将是另外一种走向。 但是,由于李德等“左”倾错误领导者把长征视为“大搬家”,想把根据地从江西搬到湘西,故动用了五千多民夫,把十几个人才抬起来的山炮底盘、制造枪弹的机床、出版刊物的印刷机、造币机、成包成捆的资料文件、整挑整挑的苏区钞票等等,整个苏区社会的笨重辎重都挑在扁担上

红军各方面军历史沿革和编制

红军各方面军历史沿革和编制 一、红一方面军 【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其前身主要是参加南昌起义、平江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农民军。1930年6月间,根据中央指示,红1军团在闽西汀州成立,红3军团在鄂东南成立。两军团成立后即分别以南昌和长沙为目标实施战略进攻,并于8月23日在浏阳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参谋长朱云卿,全军共计3万多人。1931年11月,方面军总部撤销,其所属各部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称中央红军。1932年6月,中央红军复称红一方面军,同年底进行整编,方面军辖红1、红3、红5军团,共有兵力7万。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并兼红1方面军总部。1934年1月,红军总部合并于中革军委,红二方面军再称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甘孜和红4方面军会师后,红1方面军第1军团和第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先行北上,于10月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全军共一万余人。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

师。 红一方面军组成后,征战不断,战绩辉煌。1930年冬至1933年春,取得了第1、2、3、4次反“围剿”的胜利,扩大了中央根据地,先后增编了第5、第7、第8、第9等军团,部队发展到10万之多。尽管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领导,导致第5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苏区开始长征,且湘江一战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人;但遵义会议之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下,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此后,红一方面军又先后进行了直罗镇战役、东征山西、西征甘宁边,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苏区,使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历史沿革】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举行南昌起义。后失败,部队向广东东江地区转移。一部经潮汕抵达海陆丰;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经大埔,沿粤闽、粤赣边界,于1928年1月抵达湘南宜章地区,并与当地农军发动湘南起义。 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领导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移,10月抵达井冈山,开创根据地。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案及测评试卷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2.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3.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教学难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激动人心的战斗就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四支先遣队

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四支先遣队 新华网 ( 2006-08-08 14:05:57 ) 来源: 资料卡片2006年第8期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四支先遣队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先后组建过4支先遣部队,分别担负宣传抗日、牵制敌人对苏区的进攻、为主力红军长征探路、策应和配合主力红军北上以及开路先锋等战略任务,为中国工农红军顺利实施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苏区的西南方向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次战略转移之前,中央决定派出一支部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到闽浙赣皖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建立新苏区,发展反日运动,以调动敌人北上,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直接目的是以这一行动威胁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吸引和调动一部分“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的战略转移。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下达训令,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6日,红七军团由瑞金出发,在红九军团的掩护下向闽中前进。为了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中央公开发表了毛泽东与项英、张国焘、朱德、周恩来、王稼祥联名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文件,并发出了《关于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动给各级党部的指示》,要求广泛宣传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政治意义,拥护抗日先遣队的行动,组织抗日统一战线等。中央指出:“红军的主力虽因国民党五次‘围剿’挡住了北上的路……却在此时派出了自己的先遣部队。这个部队虽然只是一个先遣部队,但有充分的战斗力……我们的抗日先遣队,将很快壮大成为抗日作战的大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的抗日先遣队已经出动了!我们英勇的工农红军已经以实际的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 7月29日,红七军团攻占闽江南岸的尤溪口。翌日,攻占樟湖坂,并于当晚北渡闽江,占领黄田、谷口。8月1日,占领水口,召开“八一”纪念大会,正式宣布红七军团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随后,北上抗日先遣队按照中革军委“继续彻底地破坏进攻我红十军及闽北苏区的敌人的后方”的训令,在闽浙赣皖

红军长征时领导人的年龄

红军长征时领导人的年龄 楼主作者:文哥【发信资料编辑】↓道具发帖时间:2008-4-1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叁、五、八、九军团) 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28岁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乘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 司令员叶剑英37岁 政委陈云29岁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 第叁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 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31岁 政委宋任穷25岁 2、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 军团长林彪28岁 政委聂荣臻35岁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 参谋长左权29岁 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30岁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 第一师(下辖第1、2、3团) 师长李聚奎30岁 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 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 第2团政委邓发24岁 第二师(下辖第4、5、6团) 政委刘亚楼23岁 第4团团长耿飙24岁 政委杨成武20岁 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 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 师长彭绍辉28岁 政委肖华18岁 3、红叁军团(下辖第 4、 5、6师。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第10、11、12、13团)

军团长彭德怀36岁 政委杨尚昆27岁 李富春34岁 参谋长邓萍26岁 第四师 师长张宗逊26岁 政委黄克诚32岁 第五师 师长李天佑20岁 政委钟赤兵20岁 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 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 政治处主任王平27岁 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 4、红五军团(下辖第13、34师) 军团长董振堂39岁 政委李卓然35岁 参谋长陈伯钧24岁 第十叁师政委朱良才34岁 5、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 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 军团长周昆 政委黄苏 参谋长张云逸42岁 6、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 军团长罗炳辉31岁 政委蔡树藩 参谋长郭天民29岁 注: 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出发时人数为8万6千人,到达陕北只剩约7千人,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二、红二方面军(下辖红二、六军团) 总指挥贺龙38岁 副总指挥肖克26岁 总政委任弼时30岁 副总政委关向应32岁 参谋长李达29岁 7、红二军团(下辖第4、5、6师) 军团长贺龙(兼) 政委任弼时(兼) 副政委关向应(兼) 参谋长李达(兼)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岁

延安革命史

延安革命斗争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1922年8月,陕西也建立了党团组织。陕西的党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的革命斗争推向高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陕西出现了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刘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和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红26军、27军总指挥、红2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和红28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东征抗日时,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英勇牺牲,时年34岁。毛泽东称他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命名为“志丹县”。谢子长,1897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组织领导了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 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26军第42师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曾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后在清涧河口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因伤势恶化在安定县逝世。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安定县命名为“子长县”。 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今耀县境内),创立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12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1933年3月,陕甘边特委成立。11月,红26军42师回到南梁地区,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政府主席。与此同时,谢子长率领陕北游击队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

红军西征在海原时期民族统战工作的成功实践

红军西征在海原时期 民族统战工作的成功实践 赵廷虎田玉龙 内容提要 1936年5 月18日,全国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燃烧起来的时候,党中央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增强抗日力量,发展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以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方针,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西征命令,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战役。6月,西征红军先后解放了海原县境内的七营、李旺、高崖、关桥、郑旗等地区。 红军西征在海原期间,认真贯彻党的抗日主张和少数民族政策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和推动东北军、十七路军的抗日,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西安事变”的爆发和国共二次合作,实现全国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西征红军途径海原县境在回汉群众中通过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广泛宣 传和实际行动,特别是积极开展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统战工作,得到了回汉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同时,在宁夏豫(旺)、海(原)地区,建立了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革命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并创建了地方组织和地方武装。 西征红军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几乎走遍了海原全境,以革命行动团结教育了回汉各族人民,并为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撒下了革命的火种,把革命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使西征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西征战役的胜利,开创了党的民族统战工作在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形成。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第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宗教人士统战工作 第三,中国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红色政权的创建 (作者单位:中共海原县委党史研究室)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那你知道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和彝族人民心连心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

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 阅读精选(1): 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长征是一场伟大的行动,他对于中国社会之后的几十年都是意义深远的。他不但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研究的人,最终都会发现中国历史的规律,以及估计出中国社会未来的前景。毛泽东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讲到中央红军的长征时,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透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用心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之后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红军长征资料

红军长征资料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但是,为什么要举行长征?红军为什么能够胜利地完成这个伟大的壮举?其中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一党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统治。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中央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一九三二年十月的宁都会议,根据六届四中全会的错误纲领,污蔑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改变了中央根据地正确的党的领导和军事领导。到一九三三年初,临时中央因为白区工作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遭受严重损失,而迁入中央根据地,更使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 “左”倾路线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主观地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低估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第三次“左”倾路线更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完全否认由日本侵略所引起的国内政治的重大变化反而把同国民党反动统治有矛盾,而在当时积极活动起来的中间派别断定为所谓“最危险的敌人”。他们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就从而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 但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中以前,一九三三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仍然得到胜利。而在一九三三年底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极端错误的军事路线就取得了完全的统治。一九三四年一月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这时,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危机已到了新的尖锐的阶段——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心得体会

发扬红军精神,实现中华振兴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心得体会 2020年5月10日,我和二十多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陕西汉江技工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城固县小河镇小河口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会议遗址,开展了“发扬红军精神,实现民族振兴”为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 步入城固县小河镇的地界,公路指示牌上“红色小河口”五个大字与红军塑像熠熠生辉。走进古朴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纪念馆,我们参观了红军的遗物,瞻仰了红军领导人的塑像,看了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用过的刀枪、梭镖、马灯、电话等珍贵物件,仿佛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到了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这里召开的重大转折性会议——小河口会议,红四方面军在生死存亡关头自我纠正、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展现在我眼前。 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大家了解到红四方面军行军的路线,知道了小河口会议是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城固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识到这次会议对红四方军的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的重要历史意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发展壮大。1932年7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执行临时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方针、坚持不停顿进攻政策,虽经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大转移。1932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战;11月初,全军到达鄂豫陕交界的南化塘,国民党军队4个师尾追而至,三面围攻南化塘,红四方面军决定突围入陕,向汉中方向转移。在国民党军队的穷追下,红四方面军一路激战,踏冰卧雪、忍饥挨饿,终于在1932年12月7日抵达秦岭南麓城固县的小河口(今小河镇),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第一次进入集镇休息。由于这次转移张国焘既未向部队说明原因,又借口军事秘密对行动方向缄口不言,红四方面军部分高级干部对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和“左倾”

长征的历史意义和评价

长征的历史意义和评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 两万五千里的艰苦路途就在先烈们德脚下一步一步走了来,他们走出了胜利,走出了尊严沿,途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这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一次极具意义的大转移。长征是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的“左”的错误领导下失败后做出的一个艰难的决定:进行战略打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就是这次长征,红军的主干才得以保存,才没有牺牲在国民党的又一次集结大量兵力的反围剿下。这次长途的大转移是艰苦的、苦难的,我们的工农红军兄弟翻过雪山、跨过草地、渡过金沙江……,即使很多生命在这次转移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不会消失的,正是这种精神鼓舞了一个又一个士兵,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红军沿途经过的地区的人们,这种精神让革命之花开得漫山遍野,是这种精神保住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工农红军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别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间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虽然说长征是在我们犯下错误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的决定,但是这个决定是那么的及时和正确,我们不能忽略我们之前的失误,但我们更不能忽略我们现在作出的优秀决定。我们必须积极正面地区评价这次长征,虽然它的路途遥远,但是它却不是茫然、毫无目的的,它是一次带有历史使命的大转移。虽然这次大转移几乎让红军覆灭,但是它却留下了革命的种子,为革命的延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剿共的失败。宣告了共产党要从胜利走向新的胜;长征是宣传队。打土豪,分田地。使沿途老百姓看到了自己的队伍,看到了希望,主动积极投身红军;长征是播种机。沿途撒下了无数革命的火

红军与毕节

红军与毕节 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道回顾红军与毕节这段历史,我感到非常荣幸!让我们一起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再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增进大家对毕节试验区的了解。 一、红军长征两次经过毕节地区 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因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毕节地区而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缘于1934年底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利。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红军长征之前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主要成果有:(一)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三)东征(1925年5-11月)和北伐战争的胜利(1927年);(四)1927年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五)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其中第五条的重大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一些武装和宣传了她的主张,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自己的正规武装。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在南京政府“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下,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对国民党的血腥大屠杀实行武装抵抗,决定在南昌

举行武装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军队的标志。后来又相继发生了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张太雷、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组建了后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组建红军第四方面军。1931年3月,红二军团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改编而成红三军,活动在川、陕、鄂、豫交界地区,(1934年10月,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复称红二军团,就是1936年长征经过我们毕节地区的红二、六军团的一部分。)至此,中国工农红军的规模基本形成。(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的称谓,有一个演变过程,“八一”南昌起义后,部队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因为起义是以国民党左派的旗号进行的,故仍以国民党左派旗帜号召革命。秋收起义部队用的是工农革命军的称号。1928年5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中共中央发布通告,取消工农革命军名义,正式命名为红军。到1930年10月,红军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自此,“中国工农红军”这一称谓一直沿用到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后才正式结束。)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革命可谓命运多舛,据史料记载:1930年11月,蒋介石在取得对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胜利后,调集十万大军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展开了第一次“围剿”。从1930年12月底到到1931年1月初,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将要结束之时创作的一首 七言律诗,字里行间,我们看得出来,在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份喜悦和激动。 现在回头看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多年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这也许就是长征精 神吧。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长征精神,温室中的我们也需牢记先烈给我们的教诲,下面是我罗列的一些关于学习长征精神的要点: 一、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

二、现如今,我们应该跟随胡总书记的思想步伐,积 极响应党的号召,这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这几 点。第一,充分认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党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7500多万党员、370多万个基层组织、正领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执政党来 说,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至关重要。只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保持全党思想的高度一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一致是党的集中统一的前提。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全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同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立足于共同的思想基点。 第三,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中央是党的集中统一的核心,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 孙树君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战略转移 o背景: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没有能突围,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o第五次饭“围剿”失败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 的错误。 o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o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o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攻克重镇遵义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 跳出了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突破天险腊子口 进入甘肃 到达吴起镇 与陕北红军会师 o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o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 o时间:1935年1月。 o主要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o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1页/共1页

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意义——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40周年 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是遥远,其中的性质便愈能清楚地展现。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使当时处在危机中的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后来的历史证明,长征的意义已远超出长征事件本身,它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并引导着它的方向。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的加速器 困难是政党前进最稳固和最靠得住的阶梯。真理往往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的,困难是寻找真理的加速器,困难越大,人们离真理就越近。艰苦卓绝的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接近、检验和接受真理。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为什么说这么多“那样”?因为革命的道理不是陈独秀们说的和做的那个样子。会议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定,而促成大家接受这个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决定的直接因素就是从1927年的血泊中学到和找到的经验。 秋收起义,毛泽东把队伍拉上了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65年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的路上告诉身边的同志:“战争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己的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己路线正确,八万人过了两次草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时期检验路线的正确不正确,要难得多。”[2]和平时期不容易找到真理。因为没有残酷的环境,检验真理比较慢,相反战争时期就比较容易找到真理。残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 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 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长征的意义和长征精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 3.教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人。 4.出示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刘伯承 5.教师讲述:面临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有必要纠正之前的错误的军事指挥和决策。因此。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谈一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7.教师强调: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目标导学二:过雪山草地 1.图片展示:出示红军长征途中的图片 2.学生自主学习: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提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红军长征(片段) 4.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目标导学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两次。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阅读图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3.教师讲述: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