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周琳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信科1001 10271029

摘要:当前国学热是指以传统文化复兴为主体内容的文化现象。其兴起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论域的转变有关。国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更是在全世界都炙手可热!这种现象反映了民众对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望,但是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个现象。下面,我就当今国学热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学热文化复兴理性对待

“国学热”的出现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全球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乃至文化的全面反应。

从前几年的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到如今的各种私塾的涌现、孔子学院广泛的成立,甚至稚龄儿童也纷纷朗诵四书五经。“国学热”的大潮已经从中国涌向了世界!而由“国学热”更是带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各种古典元素开始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从各国领导人着唐装出席会议到《功夫熊猫》备受好评。这种现象让我们有这么一种感觉:中国传统文化要复兴了!中国不仅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实力也将大大提升。确实,对于我国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大家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在高兴的同时我们应该让大脑冷静下来,理智地看待“国学热”背后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学热”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学热”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在国际方面, 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某些消极的作用, 为了解决科技发展出现的负面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大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孔子学院的创建, 正是适应了这种思潮的要求。在国内方面,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民族意识勃兴, 同时又遇到了在青少年一代的道德修养中出现的问题, 于是便思考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解决的内容和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与教育, 就成为传承的重点。所以“国学热”的兴起, 是历史的必然。

2012年,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文学院。同时,今年新学期伊始,山东大学新设置的儒学学科开始单独招生。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是经过几十年的蛰伏与能量积蓄。除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外,国内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人文课程,就如我们学校开设了国学概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大学语文等课程。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在专家眼中,还有社会转型作为催化剂。王学典解释建立儒学学科时也称:“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结构的转

型,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道德危机、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社会对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极为迫切,当前的‘国学热’、‘读经热’,即是社会诉求的反映与表达。儒学经过现代转化,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日,海南省宣布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面铺开国学教育的省份。消息一出,国学热自2004年启动后再度升温。体制内外门类繁多的国学教育机构开始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生长,国学成为“仅次于股市麻将的第三热”。教育体制内对于国学的关注固然令人欣喜,但就目前而言体制内国学教育的覆盖人群十分有限。相比于现代教育体制,国学教育短短几年的历程,书院可谓是在被迫中断之前承载了国学教育千年。书院近年来历经复兴与改良却始终徘徊于教育体制之外的命运令人牵挂。

而读史诵经也愈加偏向幼龄化,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进了私塾式教学的幼儿园,让他们坐在蒲团上朗诵四书五经。大多数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让孩子先接触这些东西,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理解这些经典的含义,只需要现在有这个意识,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就能豁然开朗,真正理解了国学经典的深刻意义,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文化源自中国,但是他们今天仍旧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日本人穿和服上街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今中国人可还会将汉服当做平常衣服穿上街?或许当大家看到街上有个穿着汉服的人的时候,恐怕他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不是汉服有多美,而是这个人是在玩什么角色扮演之类的吧!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保存的已经不多了,我们非常需要有人在背后推我们一把,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文化需要复兴!

“国学热”的出现正符合人们的愿望,政府和各媒体的支持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此看来,“国学热”的出现是一件大好事啊!由“国学热”带来的各种争议、讨论也是极有好处的,没有百家争鸣,中国古文化也不可能繁荣昌盛。但是我们要知道,物极必反!“国学热”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挑战。如果不能因势利导,那国学将会进入一个可笑的境地。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因势利导紧扣时代加强研究,从而为重建新时期文化体系服务。

如有些地方高校办国学班,把学员瞄准老板、总裁,平均一天花费在千元左右也有些地方官员大力鼓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现在国学方面出版物中,大部分都是泥沙俱下,谈的大都是权谋风水之类,使国学走向了庸俗化;再如央视运用现代传媒,造出了一些学术明星,这些学术明星在网上被冠以“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等名号,颇有选秀的意思,注入了娱乐化的因素。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对当前国学热仔细辨析,加以引导。

我们应该明确知道,推动“国学热”的一部分是有良心的学者文人及有责任心的人民,但极大部分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因此,对待那些炒作、包装国学的行为,我们不应该给它们生存的机会,避免让国学陷入一个庸俗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尴尬境地。保有本心、潜心修学才是对国学的尊重。要以负责的态度来作传承,不能做误导,要对古人负责,对经典负责;要对后人负责,对学习对象负责。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方能识其真谛,

接近原意。这不仅要依靠国家、媒体的诱导,更需要我们的自觉。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的那样“国学研究要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既要潜心钻研探幽发微求本溯源,又要着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总之,出现“国学热”是好事,在热中有争议更是好事。但不要由“发热”变为“发烧”,由争议变为攻忏。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黄济:《再谈如何看待“国学热”?》,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1期。

3.黄亚娟:《当前“国学热”现象反思》,价值工程,2011年第35期。

“国学热”背后的“三乱”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国学热”背后的“三乱”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近些年来,“国学”不仅成为一个热词,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热潮。诸如“国学讲堂”“国学讲座”“国学班”“国学培训”和各式各样的“国学馆”“国学堂”犹如春天田野里的杂草,蓬勃而繁茂。“国学热”的出现,体现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国学进入了蓬勃复兴的时期。“国学热”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几千年历史中秉承不堕、坚持不懈的气节、精神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国学热”背后的乱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办学行业乱。目前,国学传播没有门槛,没有主管部门,没有行业自律组织和自律规范,随便什么人谁都可以开设“国学馆”、“国学堂”、“国学讲坛”,甚至有的茶馆、餐厅也堂而皇之的挂上了“国学馆”的招牌,借弘扬“国学”之名行敛财之实。 二是办学内容乱。“国学”传播内容缺乏把关监督,有的以讹传讹,有的漏洞百出,有的甚至将一些封建腐朽的糟粕作为“国学”传播,严重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 三是办学人员乱。目前,我国没有“国学”传播者的准入门槛,不论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职业,似乎什么人都可以讲“国学”,有的人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却自命为“国学专家”、“国学大师”。

以上“三乱”,严重损害了“国学”传播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为此建议: 1、明确教育行政或者文化行政部门为“国学”传播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学”传播进行管理。对现有“国学”传播机构进行清理、规范,对新设“国学”传播机构设定准入门槛,引导其依规有序健康发展。 2、成立“国学”传播行业自律组织,对“国学”传播内容进行把关和监督,对“国学”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监督。 3、制定“国学”传播人员资质条件,治理传播人员队伍乱象,还“国学”传播领域以清明。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2013.06.16) 今年六月四号我在微信“管普公众平台”上发表过一篇探究“国学热”背后原因的文章,文中说到“国学热”是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结果,而非其他原因。现在想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做一个说明。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中国社会跨越了三个阶段,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又从工业朝着知识社会迈进。以往的农业社会缺少组织,而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必须是一个组织型社会。组织型社会也是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特征。任何组织,如企业、学校、医院,都需要管理,而管理只能在组织内完成。 管理的任务包括:变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或革新管理,冲突管理,生产管理,组织建设等等、等等。做好这些工作,完成管理者的任务,企业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科学知识无关,除了生产管理之外。 管理者是组织人才。对组织人才的要求与技术人才不同。组织人才必须是通才,技术人才则是专才。通才教育,源于西方的Liberal Education,也有人译为“自由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学问。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企业管理必须从做人和管人开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核心是人”。 有必要在这里将管理与经营做一个区分。许多人将管理与经营混淆。经营是如何做事,如何做生意、做买卖,如何将企业做大。管理是如何将企业做强。企业大与否看其资产规模,企业强与否则需要看其是否有人才,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关于如何培养组织人才,前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1943年就有明确的论述。他在1943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重建与工业发展的问题。重温一下梅先生的论述也许对我们理解“国学热”有一定的帮助。

国学培训的内容及意义

国学培训的内容及意义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培训包括哪些内容?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 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现代国学含义包括诸

子百家,这诸子百家概括起来是“三教九流”,分别是道教、儒教、佛教,合称儒释道三教;道家(汉景帝时立为国学)、儒家(汉武帝时立为国学)、佛家(南北朝时立为国学,相对于史记为新增)、墨家、法家、农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传统国学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仪、音乐、绘画、书法、外交、数学、逻辑、历史、宗教、哲学、文学。 国学培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几千年的国学并不是一笔有形财富,而是一种让心灵深处充满营养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回声。这就像现代美国许多亿万富翁都不把家产传给儿女,而只教会他们关于自己成功的精神力量一样,我们的祖先也留给了我们这样的精神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我们民族心理的一个强大的回声:这种民族的强大回声就叫做爱国。这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需要一代代文化的传承和接力,才能让世界听到我们民族体内源源不断的文化震撼力——而不是“东亚病夫”,精神和文化上的侏儒国,这最是让别国瞧不起。 一个民族国学传承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将达到的层次;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的层次,又直接决定这个民族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多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让世界刮目相看,但国学却常常冷落在“寂寞古行宫”,为了现实层面的功利而学习,这就有点像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段足够长的历史,才能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国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博大精深最为恰当。说来幸运,本学期跟随邓老师畅谈国学与人生智慧,从中感触颇深。 现代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范围,市场经济文化领衔世界,传统文化退居二线,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人们快步向前追寻的同时,当人们逐渐发现进步的同时也意味着某种东西的丧失时,猛一回头,顿时醒悟,原来老祖宗用生命践行出来的那些精神财富是丢不得的,我们应该带着他们出发。于是,最近这些年不少领域出现了“国学热”。也许有些人仍然不明白,那些“过时的”的东西对于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我想说,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朝代怎么更替,人性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是必须长存的,一旦真的缺失,那将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就拿《论语》中的一则故事来说吧。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踌躇满志,徘徊于列国之间,虽说在这一点上孔子是失败的,但很显然,他十几年的传播与游说为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失败。身处乱世,依然能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学和主张并道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般敬重的话,足以寂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仪人奉劝孔子的弟子,不必为丢失官职二忧虑,这个世道早就乱了套,唯有你们夫子的仁义主张才能安抚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世安稳。孔子这几个学生就像如今满腔热血的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个人利益的得失,更应胸怀天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正确的方式共同去创造太平盛世,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则小小的论语故事便能给世人以重大警示,时过境迁,这样的品德难道不适用了吗?显然不是。

现代文化与思想反思

现代文化与思想反思 林自勇 近两百年来的中国的士人和社会精英在社会的变革的冲击下看到西方的强大和现代文明成果之后,为奋起直追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走西方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全盘西化,一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是不可能的,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国民性也不相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体得到了传承。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才有了洋务运动,我们现代的许多制度包括教育体制也都是按西学的模式建立的,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大二大经济实体,有人预言,最远还有二十年,中国就能成为世界大一大经济实体,似乎前途在望,然而在这个时候,国人并没有欢心鼓舞,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无疑需要反思问题穷竟出在哪里,伴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开始把矛头直指现代的教育体制,清华成了官学思想的堡垒,北大成了扼杀天才的摇篮,有了提出要重建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有人要重建当代中国的知识体系,都在为医治社会寻找良方四处出击,我不相信今人对西方的认识,越过了上个世纪初,胡适、梁秋实那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的思考,在那之前的一百年里,那些先贤大儒们通过东西方的比较进行了举国上下几代人的“宏大论证”,最终确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混乱的认识,依我看只不过是当代这些在西式的教育体制下,基本上都留过学、培养起来的知识精英们,因为丢失了中学的知识体系,已经丢失了“东方视角”,没有能力比较中西方文化得失,就像没有吃过苹果的人,无法品尝梨的味道的好坏,大多无法

意识到西方的知识体系不能解释自己的问题,更不可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东西,或是死搬硬套,强作解释、乱开药方。就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法制问题、体制问题,随便发表一通见解,要弄清楚原因,我们只需聪最基本的认识着手,就可以解开这个谜团,那边是知识与思想的问题。 什么是知识?有人说是人类来自社会实践的认识成果,有人说是经验的固话,要解释这个问题,是非常不容易,在西方有关知识的定义,可以说从哲学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存在的争论,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对知识提出过一个定义,叫做知识的三元定义,简单地说,知识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但是这个定义被20世纪的盖蒂尔的一篇论文推翻了,文中提出的“盖蒂尔反例”构成有力反驳,此外还有普特南的“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也构成有力反驳,所以知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这其实是西方知识体系的角度。 我们再来看20世纪被人们称之为新儒家“三圣”熊十力,梁濑溟,马一浮之一的马一浮,这个一生坚持传授知识,拒绝有用的独立思想者是怎么理解知识的,他认为知识分为“闻见知识”和“自性本具之义理”的知识。所谓“闻见知识”是每一个人通过耳朵(闻)和眼睛(见)获得的经验和认识。“自性本具之义理”的知识,就是所见所闻经过自己的思维过滤化作生命本体的一部分。其实“自性本具之义理”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所以他说:“古人之书固不可不读,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问学私记》)马先生在江西泰和对浙大毕业生的讲词,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泰和宜山会语》)就是说,知识和思想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是“外铄”的,属于“闻见”的范围,不化入本我的生命体,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 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 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还有在生活中要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 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 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 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2、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 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J 同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 验而感受快乐。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詠,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要读书,要静坐,要修养自己。要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四书五经。 3、智力教育 儿童背一点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等,背一点《论语》《孟子》《老子》,背一点古代诗词等,很有好处。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语言记忆能力很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背,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我这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一一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 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 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一一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如何看待国学热现象

如何看待国学热现象: 何谓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认为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但国学是不能和儒学或经学化等号的。它包括我国传统的哲学、史学、文学等。而“国学热”简单来说即是一种探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国学热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以《河殇》为代表,而后90年代国学热进入公共领域,以《人民日报》发表的《久违了,“国学”》为标志,2004年,对读经事件的争论,《甲申文化宣言》的签布,与《原道》十年纪念这三件事,预示着另一场国学热的开始,而后06年的《百家讲坛》等事件使国学热持续升温。 国学热为什么会产生呢?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和我们这个正在迅猛发展着的国家有关。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国民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道德法制层次的东西。我国打开国门发展经济,在接收西方的文化的同时,对自身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的欲望也相应越来越迫切了。其次,临近国家,如日本,韩国不仅在经济上迅猛发展,对社会文化塑造的重视,让我们感受到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寻根)的重要。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大国地位逐渐清晰,这种国力的日益强大,更加需要一种“文化认同”,要拉近国家与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光靠经济是不行的,必须有某种“文化认同”,形成“公共性”。最后一点,我认为必提不可的一点:当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严重,人们感伤“小悦悦”惨痛命运的同时,更慨叹社会的冷漠,人情的缺失。不仅如此,当今社会,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横行,人们渴望从传统的仁义道德中唤醒人们的意识。 因此,我觉得国学热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在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不该遏制和批判的。但是,现今掀起这股热潮的方式我真的不敢苟同。 儿童读经、大众理解国学经典、评选“国学大师”、重建私塾,重设传统节日……我觉得这些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用来给3~12岁的儿童背诵。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过,让那么小的孩子,在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和人生看法的情况下就去记诵这些“经典”,这样灌输式的方式无疑会让学生很反感,并且不能真正理解国学。再来看《百家讲坛》,这种给大众讲解国学经典的方式,由于与现代的传媒渠道结合,起初还是得到很多赞许的,但我觉得,把国学搬上电视,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方式反而有可能让本是神圣的纯学术变得庸俗化,娱乐化。易中天的《品三国》,很多人是很喜欢读没错,可是它却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原作的创作意图。我们看过易中天的百家讲坛就会发现,他刻意地把三国通俗化了,有意思是有意思,可是那种感悟书本的领会没有了,更加快餐化了。再说于丹的《论语心得》,很多人直言不讳,说那是心灵鸡汤,为了迎合当今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而对《论语》作了解读。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丹的做法,无疑对人们自身去理解《论语》是不利的,极易造成误读。很多看了易中天讲三国的人,就不想去看原著了,他们按照易的想法去理解这部经典之作,也就不能形成自己心目中独有的“诸葛亮”了。不可否认,《百家讲坛》的初衷:让老百姓一起来看国学,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电视台还是忽视了。关于重设传统节日,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前些年,就端午节的起源问题,韩国已经发表申明认为是他们的了,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对传统节日的设定,那将是我国的巨大损失。我想仅仅重设是不够的,因为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也是我国人民情感的延续,这样的身份认同,如果被忽视,就会造成人心灵的荒芜。像春节,中秋,除夕,端午这些古老的节日,是咱们老百姓心中极具温情,贴近生活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当今,我们悲痛地发现,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热情日渐减退,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甚是推崇。对西方文化的认可不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此而淡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遗失了我们自己的根,就不应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学热的兴起也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_国学热_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当前“国学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曾 亚 雄 摘 要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关键词 国学热 问题 探讨 作者曾亚雄,福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泉州 362021)。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及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民族自信心也获得了有力的支撑,“国学热”作为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当然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偏颇。一般说在文艺领域,可以说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如唐诗、宋词、京剧、昆曲等);但在价值领域,却不能说愈是民族的就愈是普世的。故笔者拟就“国学热”中价值领域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国学热”的动因与时代课题 关于当前“国学”兴起的原因,学界已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如有的学者认为,当今的国学热是对20多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带来的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的全面反应。然而,“国学”兴起的原因与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是否相符呢?或者说,“国学”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呢? 首先,以为“国学”可解决当前世界的生态问题缺乏根据。自从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以来,学术界已有无数的文章把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解释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然而,生态问题与生态哲学的出现都是有时代性及条件性的,一是现代大工业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生活于其中的西方学者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它既是20世纪中叶的产物,又是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的。而古代农业社会并不具备产生这种哲学的经济土壤与知识基础。《孟子?告子上》曾讲到“牛山之木尝美矣”,但由于“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所以它就光秃秃了),这表明古人确实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现实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生态问题认识最深、对生态危机解决最好的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而不是有“天人合一”文化传统的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兴起以来,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推销“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却在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宣扬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在齐头并进,这让人如何相信它能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呢? 其次,把“国学热”与反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主张“文化多样性”挂钩看似理由正当,但却经不起推敲。文化权利确实是人权的组成部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各种文明之间和平共处、宽容、对话,这是建立在现代自由民主的基础上的。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层面上,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这种自由民主原则在民族国家内部是否得到尊重。从国际关系看,美国当然无权把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穆斯林国家;但从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看,那些非民选产生的穆斯林政权是否有权把它的价值观和中世纪的生活方式强加给自己的人民?但如果该政权公然强奸民意,却叫嚷“别国不能把它们的价值观强加给我们民族”,那究竟是谁在强加呢?此外,也不能笼统地以“文化多样性”为理由去消解原则的一元性。例如在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都有存在的权利,但也有尊重国家宪法的义务。国际社会也是如此,各种文明虽有存在的权利,但也有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义务,“文化多样性”只有在这种原则的“一”与形式的“多”的和谐关系中才能成立。我们在世界上推销“国学”也是这样,它可以要求自己存在的权利,但不可像某些新儒家那 29 科学社会主义 2008年第1期

解读国学对于当今的意义

解读国学对于当今的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时下兴起的国学热进行了历史分析,指出国学是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同时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分析了人性的后天性,从人性教化角度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良善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最后指出,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学的研究和应用,只有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开阔的胸襟吸收先进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才能让中国文化历经弥新,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关键词】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人性 一个国家的核心是历史,而历史的重要载体就是文化。中国作为唯一至今仍然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并保持着历久弥新的活力,这和中国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国情下持续受到关注,以“国学热”的形式在社会层面广为流行。对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清醒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民族素质的提升。 一、从现代化角度看“国学热” 中国传统文化以“国学”作为代名词受到关注,

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1902 年秋,梁启超在给黄遵宪的信中,商议创办《国学报》,强调该报应“以保国粹为主义”。如果说这种论调具有保守主义色彩,那么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观点更多了一层文化自觉和主体意识。一战以后,人们认识到西方这种以物质文明为主体的文化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梁启超去欧洲考察以后,1920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来成了小册子,叫《欧洲心影录》,1921年梁漱溟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到东西文化各有优缺点,是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一时代的人在反思:完全抛弃中国传统化到底行不行。 1933年中山大学教授陈序经,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提出关于中西文化争论共有三派:第一派是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二派是折衷派,提倡调和的办法使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第三派是西洋派,也就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自己则是主张第三派,他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文化唯有彻底西 化才有出路。 无论对国学采取何种态度,认同赞赏也好,否定批评也罢,其实都是希望中国实现现代化,区别只是在于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梁启

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的国学热现象的透析

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的国学热现象的透析 法学院10级1班学号:1002010119 摘要: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 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而现在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当然,对国学也同样有个扬弃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国学热的讨论,是今天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国学国学热传统文化 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谈国学,这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学院,很多高校也成立了国学研究机构,或教学组织,厦门大学则于2006年恢复了创建于1926年的国学院,《光明日报》也开设了《国学》专版……我们称之为“国学热”。在当今国学热潮下,许许多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国学班里,背诵“人之初、性本善”,背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穿汉服、学经典……,而在目前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出现国学热现象,我们则应该理性的思考其出现的原因并且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来正确的对待。 我认为当前“国学热”现象主要以下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人们的思想走出了过去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人们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了,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或许就是当今“国学热”产生的一个原因。 第二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宣传和鼓励。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国学热现象与之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因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则主要包括了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这里的软实力则主要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

如何看待“国学热”现象

如何看待“国学热”现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上海市委在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海派文化特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显著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江泽民同志把“先进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之一”。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把文化放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等位子。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先人先哲积累,创导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在清朝以前,传统文化的推进下的四大发明使中国以强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巅。 第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有其明显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其一是以象形文字的基础的汉字,汉字使用者一些思维和表达习惯是独特的。 其二从家庭,家属乃至国家而构成的社会形态,由此发展的儒家伦理和意识刑态, 是中国独有的;其三儒佛道“三教合一”理念、信仰可以交叉;其四以自我为中心 的“天下观”想象世界,影响到对世界的看法,其五中国文化有一套以阴阳五行为 基础衍生出来的观念,技术和信仰,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特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推进,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推进。构成了一个时代的 中国。 第二,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好东西,而且影响很深。 海外华人,华侨,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和认同,都是炎黄子孙和 龙的传人的归属和认同;具有共同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所以,这些 海外华人认为,不管他们在外漂泊多久,他们的根始终在中国,他们会非常强烈的 表现出对根的追寻,对故土的眷恋。他们希望祖国强大,支持祖国的发展。 列如:百善孝为先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配套制度没有及时 跟上,拜金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没有跟上,在家庭伦理道德在部分家庭中缺失。上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说课讲解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的作用 授课人-----王峻岭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二、国学的作用 1、国学形成良好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主聚会上,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是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2、国学可以开发智力。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国藩小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躲在走廊,想等曾国藩睡下后偷点东西,可是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老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是很聪明的,他听来听去听会了,可曾国藩有毅力,一直背下去,这个小偷实在是憋不住了,出来说:“你这个样子读的什么书,连我都会背了。”小偷大模大样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可曾国藩继续诵读,后来曾国藩正是靠毅力,用传统的诵读办法实现了由愚变智。 3、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学与国学的当代意义

国学与国学的当代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继清代汉学而有国学。国即本国之义,中国人言国学,是特指中国固有文化学术,所以国学也称国故。国学原是对西学而言。20世纪初年,国内一些学者编印《国粹学报》,章太炎著《国故论衡》。到“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设立了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清华大学办了国学研究院,编印《涸学论丛》;章太炎在上海等地讲演国学,出版《国学概论》,国学研究之风大兴,于是国学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文化学术通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热继续高涨。这个时期国学热具有了新的特征,这就是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成为传播国学的重要基地。于丹讲《论语》、《庄子》,易中天讲《三国》,以及其他学者讲历史文化,推波助澜,兴盛一时。这个时期的国学热,更加理性,参与面更广,群众性更强,实践性也更强。人们既从学术的角度探讨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更从国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现实的文化建设和社会需求出发,考量国学的价值和功能,从建设性的一面衡量发掘国学资源。 国学的当代意义是围绕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宏伟目标来实现的。如果仅仅从国学中寻找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简单化了。国学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 国学的当代意义还在于将国学思想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改革创新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国学的研究和应用,应当在这个时代精神的引领之下进行,并且在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 周琳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信科1001 10271029 摘要:当前国学热是指以传统文化复兴为主体内容的文化现象。其兴起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论域的转变有关。国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更是在全世界都炙手可热!这种现象反映了民众对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望,但是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个现象。下面,我就当今国学热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学热文化复兴理性对待 “国学热”的出现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全球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乃至文化的全面反应。 从前几年的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到如今的各种私塾的涌现、孔子学院广泛的成立,甚至稚龄儿童也纷纷朗诵四书五经。“国学热”的大潮已经从中国涌向了世界!而由“国学热”更是带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各种古典元素开始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从各国领导人着唐装出席会议到《功夫熊猫》备受好评。这种现象让我们有这么一种感觉:中国传统文化要复兴了!中国不仅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实力也将大大提升。确实,对于我国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大家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在高兴的同时我们应该让大脑冷静下来,理智地看待“国学热”背后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学热”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学热”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在国际方面, 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某些消极的作用, 为了解决科技发展出现的负面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大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孔子学院的创建, 正是适应了这种思潮的要求。在国内方面,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民族意识勃兴, 同时又遇到了在青少年一代的道德修养中出现的问题, 于是便思考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解决的内容和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与教育, 就成为传承的重点。所以“国学热”的兴起, 是历史的必然。 2012年,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文学院。同时,今年新学期伊始,山东大学新设置的儒学学科开始单独招生。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是经过几十年的蛰伏与能量积蓄。除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外,国内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人文课程,就如我们学校开设了国学概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大学语文等课程。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在专家眼中,还有社会转型作为催化剂。王学典解释建立儒学学科时也称:“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结构的转

国学的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16 顾娟 【摘要】我国文化领域近来形成了国学热,国学热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艺术的复兴。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增加,反映了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在这轮人们对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当代价值、弘扬国学的当代价值,发挥国学在塑造当代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等方面问题,都非常关注。本文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些探讨。 【关键词】国学当代价值民族精神 一、什么是国学 所谓国学,其实是一门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及其研究的学问。对它进行研究所产生成果也算在国学范围之内,这在学术上来讲是这样划分的。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切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学说,中国固有的风俗习惯,中国自己所产生的天文易经,方术、巫术、烹饪、中医学、艺术戏曲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的范畴,这是广义的国学。今天我们讲的国学是狭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学说,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价值形态以文史哲经为主要载体,这些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在这新的文化条件下,一般将国学等同于儒学而提倡普遍的读经,或将国学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知识,或将国学涵盖中国一切传统学术而继承国粹。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一脉相承,堪称不朽。其中传统文化之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套合理的核心价值观,是它让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离开它,就不能叫中国文化,不能叫国学。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国学中主体是儒学,如果说国学是条河流,儒学就是主流,国学是一棵树,儒学就是主干,儒学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的代名词。 二、国学的特点和当代价值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中国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建设,因为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强大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未来的中国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所以,弘扬传承中国的国学文化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今天就国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国学热弊大于利

国学热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同学,两方辩友,大家好。本世纪初,曾经被人们淡忘的国学日渐升温,如果说开始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其后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方认为,当前的国学热是整个社会范围内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目推崇,是一种民间的非理性的行为,这种盲目推崇,致使传播国学的方式方法出现偏差,以至于普及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精神的良好愿望偏离了轨道,奇怪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使得国学热弊大于利。 一. 各大高校和社会机构针对企业高管开办形形色色价格不菲的国学班。比如,清华大学孙子兵法与领导者战略思维研修课程,每月上一次课,一年的学费是5万元。湖北某高校开办的国学讲堂, 招收的对象号称“社会中坚”, 因为是清一色的博士生导师授课, 所以价钱也是高得离谱——一年只上24 天课, 学费 2.8 万元。真正的国学告诉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的国学也告诉我们,教育要有教无类,而现在近乎抢劫的国学班却成了奢侈品和高消费的对象,拉大了国学与普通民众间的距离。国学成了可以计价和买卖的商品,消费国学则成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国学班热的背后最主要的是利益的驱动,而并非对国学本身的需求引发的市场。在这种功利化的动机下,国学丧失了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真正功用,长此以往,商业化、功利化必定会使文化变味, 也必定会让人们对国学敬而远之。

二.幼儿园以及其他早教机构对儿童开展国学教育。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然而目前的幼儿国学教育仅仅局限于让儿童一知半解地诵读文句。美国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告诉我们,道德是可以教的,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道德条目。在德育方法上,把学生看作单纯的受动方,无视其兴趣和需要,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立人格,道德教育所具有的情感性和丰富性就会消失殆尽。在这种忽视道德主体的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自主和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也提出人类大量的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我国先贤圣人也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言传不如身教,要想从小提高儿童的道德素质,榜样的作用会远远大于诵读经书。 三.一些打着国学旗号的新闻版面以及电视媒体节目,竟然成了宣扬迷信的阵地。一些所谓的风水师、国学大师等利用“国学”知识助人升官发财,趋福避祸,逢凶化吉,他们告诉人们星期一不能出行,星期二不能搬家,星期三不能嫁娶等等。近年来,这些掺杂着大量非科学因子的古老学问,被人们奉若神明,顶礼膜拜,这究竟是媒体管理者的脑子被迷信思想当成了跑马场?还是这些管理者为了追逐利益迎合了民间的负面需求呢?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利用人们对国学热情有余而认识不足的状况,将国学吹嘘得神乎其神,甚至以国学的名义兜售低劣的文化产品,比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