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资料

(邱学青著(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表明儿童区别游戏与上课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内容、二是活动的形式、三是名称。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1) 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游戏文化,另一种是缺游戏文化。

(2)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1) 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在梵语中游戏有四层含义: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风或浪的运动

(二)汉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主要有玩、游、嬉、遨等

从汉语中有关游戏的解释中,可以窥见游戏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

第二,游戏有不认真、不严肃等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练习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技能和活动,儿童先天的本质不能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大成人的。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二是在人类的群体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三是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

(2)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即一个健康的孩子拥有那些一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便能够造就充实的人性的所有特性。即继续发出欢笑、歌唱、跳舞、恋爱、尝试和探索。

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都是各心里学派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了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

(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

(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

(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

制定。

(5)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

从体育的观点,游戏是一种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种,从社会学的观点,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从教育的观点,游戏和学习及教育有关,从人类学的观点,游戏是了解人类发展的途径。

用三种方法来界说游戏,一是按照心理学上的倾向和定势来界说游戏二是按照可观察的行为种类来界说游戏三是按照情景来界说游戏,引起倾向或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被确认为游戏的行为。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1)游戏是内部动机控制的行为

(2)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行为

游戏本身是非生产性的

(3)游戏是与探究不同的行为

(4)游戏是一种模拟的、假装的行为

(5)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动

游戏包括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要求参加者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游戏的操作性定义: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材料等可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第三节儿童游戏的特质

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心理学家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把儿童的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九种需要:

(1)三个层次:生存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2)九种需要:尊敬认可的需要、理解环境的需要、身体活动需要、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认知需要、基本生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安全需要

在智力游戏中,认知的需要所占比重会多些;在角色游戏中,社会性交往的需要所占的比重更大些;体育游戏中身体活动的需要所占的比重更大。

(一)游戏是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还不成熟、不平衡,总是表现为兴奋强于抑制,兴奋性强的外部表现形式就是好动。

(二)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提出儿童有四种基本的感性需要:“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和“对责任感的需要”。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多样化的探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模仿和再现周围的人和事物,来使自己理解和影响环境的需要得以满足,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三)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游戏是儿童与人交往的媒介,在与成人和儿童的交往中,体验并形成最初的人际关系。

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一)游戏与工作对立

杜威认为游戏的基本属性是:活动即目的,探索自然的趋势及意外性;而工作的属性是:目的是主要的,结果是可预见的。

皮亚杰也认为游戏带有自发、娱乐性和自由的组织结构,而工作具有强制性、功利性和有序性。都认为游戏是自愿的活动,是假想的、自由的、愉快的;而工作是计划性的任务,是真实的活动,是因身体需要而强加的严肃的活动。工作的本质即是物质生产劳动,它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物质财富。工作是生活于社会中每个成年人应尽的义务,工作具有强制性、攻利性,其目的是外加的。游戏在成人的生活里是第二位的,工作是第一位的。从成人的工作和游戏来看,二者是对立的。

(二)游戏与工作相互转换

游戏包括工作。“工作”是非强制性的、非生活性的。

(三)儿童游戏就是工作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儿童就是在自动自愿的活动中体验着游戏性,严肃认真地工作、学习。儿童游戏就是工作,儿童期的工作就是游戏。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一)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

在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二)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

(三)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部分儿童还不能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

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相对游戏活动中语言掌握得最快。

语言运用的复杂程度与儿童的游戏水平、年龄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游戏特别是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发出多样性联想的态度及其心理结构的形式与发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一节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把儿童游戏解释为“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优势”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令人兴奋的、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的过程。

一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1.语言发展

对游戏及语言游戏的指导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2.语言促进游戏

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符号往往最先在游戏情景中使用,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不同游戏性质对儿童创造力的形式和发展有影响

将儿童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性质不同的游戏,一组进行“集中性游戏”另一组进行“扩散性游戏”扩散性游戏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假想游戏对于儿童内部表征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假想游戏通过让儿童怀着好奇心去探索其他的情境和组合、不断接触新经验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

象征游戏是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重要途径。在象征性游戏中的以物代物的形式是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成分参与的心理过程。

辛格夫妇还强调象征性游戏在社会心理方面的意义:参加假想游戏较多的儿童在遇到新环境时可能会感到更快乐、更能灵活地适应其变化。每当环境变化时,他总是选择游戏性个体。

3.创造性游戏行为物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关,且存在性别差异

男孩在早年游戏中的创造性越好,他将来的发散性思维就越强。

落后,使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充分游戏的权利:1.活动场地不足 2.游戏设施不普及 3.玩具设计不合理,价格昂贵

社会成员对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重学轻玩”的思想

1.家长对儿童保护的误区

2.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偏差

3.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视不够

保护儿童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1.把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纳入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把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与儿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把儿童看做

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

展。

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1.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儿童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并在客体与观念之间形成某些联想。

自主、自由的创造性成分较高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发散性、多样性,有利于多种途径地解决问题。

游戏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它保证着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即获得保证其在社会中成功地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对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办法的心理活动能力,它是认知能力的重要部分。游戏能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自由游戏组对解决灵活性的,创新的问题更有优势。

游戏,尤其是以儿童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创造性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创造性游戏中,儿童是按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来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的,和价值观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游戏是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自我意识是人社会化的关键。一个人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存在时,才具备接受社会文化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正确,就越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对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才能够去理解别人,逐渐学会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克服“自我中心”

三游戏与同伴关系

一是儿童与儿童之间通过玩具或游戏材料结成的现实伙伴的关系,一是通过角色扮演结成的角色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正是在这两种关系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游戏的类型影响了同伴关系的发展

1~2岁之间对同伴的反应经历了“物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二)游戏促进了儿童的同伴交往

游戏是儿童相互交往的媒介,在游戏中使用玩具,能促进儿童更活跃地交往。

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儿童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正是儿童模仿、练习成人生活技能的良好时机。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其效果至少能保持一星期。表演游戏可以提高日后儿童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通过游戏,儿童首先学会了发现自我,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知道了自己的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然后在扩展到发现他人,能了解别人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以及自己对别人会有什么反应。

儿童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互相理解,进行相互间的语言交流。游戏也帮助儿童确定社会角色,使儿童从尝试中学习如何扮演老师、母亲、学生、医生等。

同时,游戏使儿童产生兴趣,使他们进入了新的社交环境,学会如何去应付新的情境。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性协作也可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所以说游戏是促使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第三节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

游戏成为儿童表现积极情绪、调整消极情绪的媒介

(1)游戏与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

儿童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活动。

(2)游戏与消极情绪的宣泄

游戏是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游戏能帮助孩子消除愤怒的心情。在儿童受到挫折和困扰时,游戏可以宣泄儿童的焦虑、害怕、气愤和紧张等情绪,从而减轻或克服不良心理。

游戏作为调节和治疗情绪障碍儿童的手段,目前在我国已开始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

(一)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

(二)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第四节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一、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

通过对已经习得的协调动作的练习和运用,使儿童不断掌握了新的技能。

儿童时期特别是学龄前时期,基本动作的练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是发展基本动作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儿童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去选择游戏内容,并在游戏中逐渐发展运动能力,随之又根据提高了的运动能力去选择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游戏活动。儿童的运动能力便伴随游戏水平的提高而

三、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专门的体育游戏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活动性游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其身体机能。身体健康的儿童比身体不健康的,营养不良的儿童更喜欢游戏。

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

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二)娱乐论(松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三)复演论(种族复演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

(四)生活预备说

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

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从本能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的生活预备说或练习说。

二、对经典游戏理论的评析

(一)经典的游戏理论的贡献

对游戏分类的影响:物质上过剩的体力上的游戏,审美上过剩的艺术的、戏剧的或象征性的游戏。

对于儿童游戏重过程轻结果的特征的描述,最早源于格罗斯的观点。

(二)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限制太多,只能对一小部分游戏行为作解释,不能解释儿童游戏的全部行为。把儿童游戏与小动物的游戏需要等同起来,认为游戏是儿童生物本能的表现,是儿童内在的游戏需要,是儿童基本生活欲望的表现。儿童游戏是本能活动,否认并抹煞了儿童的社会性;从本能、欲望、生物性的角度来解锁和分析游戏,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但却缺乏科学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

他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

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游戏中由于愿望的满足和痛苦的消失而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二是现实真实的东西。

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儿童通过游戏自由的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发端于精神病学,所以该派的游戏理论带

有明显的临床诊断的色彩。

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

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

第一阶段称自我宇宙阶段,以自己的身体为宇宙。第一时期是探索活动的中心,第二时期,探索活动渐渐扩大到他人和客体。

第二阶段称微观阶段,学步儿用小型玩具和物体来表现主题。第三阶段,儿童与他人共享这个世界,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为合作性的角色游戏。

阶段一:0~1.5岁,口唇期

表现为本能与社会要求之间交锋的开始,软弱无能的阶段,完全依赖他人的养育和保护。基本的信任或不信任是新的社会成员形成的对社会的最初的态度。

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

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

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游戏开始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岛。

阶段三:3~6岁,阴茎期

恋母斥父、恋父斥母情节。逐渐认识到现实中不可能满足这种愿望。这一阶段也称为游戏期。

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学校是社会的最初代表,他(她)意识到必须在同伴之间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游戏可帮助孩子获得胜任和成功感,游戏中存在性别差异。

三、佩勒的角色扮演

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喜欢模仿他们热情和敬佩的人,尤其是成人,以使他们快快长大成人,像成人一样的愿望得到满足。

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感情,儿童常扮演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食物。

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和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

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

(一)宣泄说

游戏具有宣泄敌意和报复冲动的功能,如果人身上的焦虑、问题不宣泄出来,就会形成病症,伤害个体健康。采取游戏治疗的方式,儿童玩攻击性或侵犯性的游戏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二)相关研究:攻击性游戏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1.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

2.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的

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人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联系,这是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对研究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极大启发,游戏治疗的手段—“娃娃游戏”的方法,缺乏普遍代表性。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游戏理论本身就带有局限性。

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创始人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

一、游戏的实质

要么同化大于顺应,要么顺应大于同化。当同化大于顺应,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当顺应的作用大于同化时,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动作,即具有模仿的特征。游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

二、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

第一阶段:反射练习期(0~1个月)

第二阶段: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

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

第四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

第五阶段: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

第六阶段: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第一,由于象征的增加而变成象征性游戏;

第二,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趋向于规则游戏;第三,向真正的适应发展,变成严肃的工作。

三、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练习性游戏(0~2岁),这是游戏的最初形式

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2~7岁),是一种符号系统

第三阶段:规则游戏(7~11、12岁),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它主要在学龄期。规则在游戏中成为中心,儿童按此规则进行游戏,按既定的规则控制自己的行动。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游戏,它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

结构游戏:伴随着上面三个阶段的发展,结构游戏作为一种从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形式,一直存在于儿童游戏的各阶段之中。

四、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象征性游戏:假装、假扮和幻想的世界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符号机能的出现和发展。反应了对环境的同化倾向。象征性游戏活动有两个特征。首先,这些活动是从实际获得、使用或实践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其次,尽管这些活动是从这些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并且与这些情境不同,但儿童仍把它们归属于那些情境。在练习游戏中,已获得的适应行为通过重复和重新组织而得到巩固。在假装游戏中,巩固是在两个层次上发生的。第一个层次是符号制作,第二个层次是更为本质的。假装(和游戏)被假定为从个体性向社会性发展

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阶段一: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

1.象征性的对应或等同发生在模仿动作之前

2.模仿性动作与儿童原先的活动发生分离

阶段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五、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第一,开括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崭新的途径,尤其是他反对把游戏看做是一种本能活动。

第二,强调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只有当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才能给予证实或否定,这是很有见地的。

第三,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第四,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第五,皮亚杰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游戏,对于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皮亚杰的儿童游戏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识、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他只强调智力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单向性影响,而未看到游戏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剥夺了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游戏与智力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关系。

第二,试图用儿童游戏作为例证之一来说明儿童认知的特征,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而只是智力活动的派生物,把游戏看成是缺乏主动性的被动的活动。

第三,皮亚杰把个体作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儿童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视了人的作用和影响;注重让儿童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称列鲁学派,主要成员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2.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性活动。

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4.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孩子不会生来就会游戏的。

一、维果茨基的游戏学说

(一)游戏的起源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强调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考察儿童游戏活动的诱因与动机这一特殊的方向开始,立即满足的愿望变成一种情感诱因,使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以一种想象的、虚幻的方式实现。他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

(二)游戏的发展价值

第一,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把词作为一个符号来掌握,在游戏中儿童能根据物体和动作的意义去行动。儿童在游戏中以物代物是有选择性的,关键要看代替物本身的某些特征。

第二,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达到的另一种水平。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差异的消除就是最近发展区。由此他提出:受到特殊的鼓励去进行集体性游戏的儿童,在解决阐明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规则等社会问题时会变得更为熟练,首先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第三,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最重要的特征是想象和规则,象征性游戏包含了行为规则,儿童必须遵循,才能成功地进行游戏的情节。儿童游戏的发展,就是由明显的想象情境和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展到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所构成的游戏,想象情境的内隐的规则反映出游戏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的本质,它也是游戏乐趣的来源。

二、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

(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他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儿童认识人类的实物世界的基础,规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学前期成了儿童活动的主导形式。

(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

他认为游戏的特点是游戏行为的动机不在于行为的结果而在于行为过程本身。

三、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角色游戏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由于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独立性的提高,婴儿期特有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瓦解,他还特别强调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四、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1,在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儿童游戏发生发展的现象和规律,而是注重于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到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实际活动中。2,强调用游戏组织儿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通过游戏,把教育、劳动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维列鲁学派游戏理论赋予儿童游戏重要的认知价值。认为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着符号机能,形成了儿童象征性观念和想象力并理解着成人的行为,区别着人与人之间从属的相互关系,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把象征性游戏的象征的发展看做是在成人的教育与影响支配下的过程,是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肯定了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

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柏莱恩、艾利斯、赫特、费恩。

1.柏莱恩的理论模式

游戏是一种多方式探索,增加刺激来降低激发,当激发到达最适宜水平时,游戏即停止。

2.艾利斯的理论模式

他提出了另一种相关理论,他认为有刺激时,激发水平高,无刺激时,激发水平低。3.赫特的理论模式

赫特提出激发水平短暂起伏说,她认为环境的刺激不断从太多向太少循环。只有一个短时间是经过中等水平的,正是在这个水平上才产生了游戏。中等水平的觉醒是最佳觉醒状态。

4.舒尔茨的理论模式

他提出了游戏调节激发论,他认为游戏在没有紧迫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求时,在熟悉的环境中,起着调节激发的作用。

赫特认为儿童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而不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的。认为游戏和学习是对立的。

第六节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在游戏中,儿童必须同时操作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一是游戏中的意义;扮演角色并从事假装的活动,操纵物体;二是真实生活的意义:知道自己的角色与真实身份、其他人的角色与身份,以及游戏所用的材料及活动在真实生活里的意思。

第七节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力量。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对游戏的解释

三个层次: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

在微观系统中,儿童是自己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游戏是儿童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中间系统在儿童面前的展现,意味着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开始体验更为复杂的现实;外系统是对儿童生活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些背景。如果外系统使父母、教师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则可促进儿童的发展。外系统对儿童游戏影响的另一方面是某些决策因素,教育机构如在早期教育阶段采用过多的课程安排来代替自由游戏,或在本该让儿童自由游戏的场地上建造成人的娱乐场所,剥夺了儿童的游戏,儿童再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

二、生态心理学对游戏的探究

生态心理学家较注重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单元分析和研究。他们对游戏的研究并不停留在简单的自然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对游戏进行分类学的结构分析工作,这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确定一个更为准确的描述游戏行为的系统。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以儿童生长发育中出现明显的重要变化为分界线,是以儿童发展阶段为参照系统的分类方法,游戏的类型也不同。

(一)认知的分类

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四类:

1. 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与人交往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或重复的操作物体的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角色游戏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3.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

4.规则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在两人以上。根据集中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这两种思维类型,把游戏分为集中性游戏与扩散性游戏

(二)社会性的分类

1.偶然的行为(或称无所事事)

2.旁观(游戏的旁观者)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们提出问题。

3.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

4.平行游戏,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的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联合游戏,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儿童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

6.合作游戏,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三)情绪体验的分类

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四大类:

1.机能性游戏

2.想象性游戏

3.接受性游戏,通过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

4.制作性游戏

(四)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

1.探索性活动

2.感觉运动/练习性游戏

3. 假装/象征性游戏

4.规则游戏

5.结构游戏,小年龄儿童的结构游戏较多地反映具体的事物

6.象征性规则游戏

(五)按发展顺序对假想游戏的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

2.初期的假想游戏

3.物体假想性游戏

4.代替性假想游戏

5.社会戏剧性游戏

6.角色的知觉,从六岁开始

7.规则性的比赛,从7~8岁开始出现并一直发展下去,儿童逐渐开始用特殊的规则的比赛来替代假想游戏。

二、根据游戏活动的分类法

(一)以游戏的特征分类

1.功能游戏:指一些简单的肌肉活动,包括行动的和言语的,开展游戏的目的是对表现形式加以操作。

2.建构游戏:儿童从形式创造中获得乐趣。

3.扮演游戏:用以展示身体技能、创造能力以及社会性技能的象征性游戏。是对成人现实世界的模仿和想象、装扮非现实的游戏。产生了扮演游戏的最高形式。

4.规则游戏:开始于学龄期,延续到成年期的主要活动。

(二)以游戏的内容分类

六种主要的游戏类型:探索、自我检验、模仿、构建、竞赛游戏、社会角色游戏、而后又将此六种游戏合并为四大类:

1.模仿游戏:儿童从出生到1岁,重复做自己会做的事情。

2.探索游戏:在婴儿6个月时便出现,以舌和手当做探索的工具。

3.尝试游戏:包括对身体技能和社会性技能的自我评价。

4.造型游戏:开始于四岁,儿童以富于想象的建造房子等活动为游戏的目的,并常常伴随着扮演角色或社会角色游戏活动。

(三)以游戏的主题分类

1.未分化型:最简单的游戏类型,无规则的

2.累积型:把片断性的游戏活动连接起来的游戏类型。

3.连续型:对同一类型的游戏能连续玩耍近1小时的游戏

4.分节型:把完整的游戏分成两次或三次来进行的游戏

5.统一型:延长分节型游戏的时间(1个小时左右)就是统一型游戏;也有人将它的发展分为三种类型:(1)无主题(2)有简单的主题但不稳定(3)有明确而稳定的主题(四)以利用的代替物分类

游戏替代物的变化,体现了儿童游戏中的抽象性、概括性的发展

1.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

2.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

3.不依赖于实物(用语言、动作等)的替代:思维逐渐向抽象性、概括性过渡,对事物的关系、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依据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

注重从教育角度研究游戏,根据教育实践中将游戏分成两大类:1.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以儿童生长发育中出现明显的重要变化为分界线,是以儿童发展阶段为参照系统的分类方法,游戏的类型也不同。

(一)认知的分类

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四类:

1. 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境与人交往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或重复的操作物体的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

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角色游戏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3.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

4.规则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在两人以上。根据集中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这两种思维类型,把游戏分为集中性游戏与扩散性游戏

(二)社会性的分类

1.偶然的行为(或称无所事事)

2.旁观(游戏的旁观者)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们提出问题。

3.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

4.平行游戏,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的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联合游戏,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儿童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

6.合作游戏,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三)情绪体验的分类

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四大类:1.机能性游戏2.想象性游戏3.接受性游戏,通过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4.制作性游戏(四)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

1.探索性活动

2.感觉运动/练习性游戏

3. 假装/象征性游戏

4.规则游戏

5.结构游戏,小年龄儿童的结构游戏较多地反映具体的事物

6.象征性规则游戏

(五)按发展顺序对假想游戏的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

2.初期的假想游戏

3.物体假想性游戏

4.代替性假想游戏

5.社会戏剧性游戏

6.角色的知觉,从六岁开始

7.规则性的比赛,从7~8岁开始出现并一直发展下去,儿童逐渐开始用特殊的规则的比赛来替代假想游戏。

二、根据游戏活动的分类法

(一)以游戏的特征分类

1.功能游戏:指一些简单的肌肉活动,包括行动的和言语的,开展游戏的目的是对表现形式加以操作。

2.建构游戏:儿童从形式创造中获得乐趣。

3.扮演游戏:用以展示身体技能、创造能力以及社会性技能的象征性游戏。是对成人现实世界的模仿和想象、装扮非现实的游戏。产生了扮演游戏的最高形式。

4.规则游戏:开始于学龄期,延续到成年期的主要活动。

(二)以游戏的内容分类

六种主要的游戏类型:探索、自我检验、模仿、构建、竞赛游戏、社会角色游戏、而后又将此六种游戏合并为四大类:1

.模仿游戏:儿童从出生到1岁,重复做自己会做的事情

2.探索游戏:在婴儿6个月时便出现,以舌和手当做探索的工具

3.尝试游戏:包括对身体技能和社会性技能的自我评价

4.造型游戏:开始于四岁,儿童以富于想象的建造房子等活动为游戏的目的,并常常伴随着扮演角色或社会角色游戏活动

(三)以游戏的主题分类

1.未分化型:最简单的游戏类型,无规则的

2.累积型:把片断性的游戏活动连接起来的游戏类型。

3.连续型:对同一类型的游戏能连续玩耍近1小时的游戏

4.分节型:把完整的游戏分成两次或三次来进行的游戏

5.统一型:延长分节型游戏的时间(1个小时左右)就是统一型游戏;

也有人将它的发展分为三种类型:(1)无主题(2)有简单的主题但不稳定(3)有明确而稳定的主题

(四)以利用的代替物分类

游戏替代物的变化,体现了儿童游戏中的抽象性、概括性的发展

1.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

2.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

3.不依赖于实物(用语言、动作等)的替代:思维逐渐向抽象性、概括性过渡,对事物的关系、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依据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

注重从教育角度研究游戏,根据教育实践中将游戏分成两大类:

1.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第二节幼儿园游戏分类

一、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二)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1.主动性游戏:(1)操作性游戏(2)建造性游戏(3)创作性游戏(4)想象性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

(三)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前者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后者则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体验的条件。

二、幼儿园游戏分类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两类游戏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第二,把教学游戏等同于有规则游戏。第三,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游戏的功能。

三、两类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1.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相互关联。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从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玩耍游戏的规则是隐性的、多元化的,采纳不同的规则会导致不同的游戏行为发生。而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游戏者必须接纳同一个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2.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

特征:(1)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3)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四、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作用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

0~2岁儿童的游戏是练习性游戏,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象征性游戏;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规则游戏。2~7岁儿童的游戏主要是象征性游戏。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二)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第三节自主性游戏

一、自主性游戏及其含义

(一)自主性游戏概念的出现

(二)自主性游戏的含义:自主有两个尺度:一是相对于客观状况、生活环境等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活动的权利与可能;二是相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

自主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

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二、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计划的生成性(二)游戏环境的多样性

(三)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四)游戏机会的均等性

三、自主性游戏中的几对关系

(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因此,游戏中自由必须是建在一定规则约束之上的。在培养儿童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当儿童在日常活动中不断练习并逐步将规则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

(二)自主与指导的关系:在游戏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

(三)愉悦与教育的关系:因此,游戏的愉悦和教育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四)材料提供与儿童需要满足的关系:研究发现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使儿童兴奋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儿童更倾向于玩独自的或平行的游戏,使同伴交往的机会减少。适时地提供有助于满足儿童继续游戏的愿望。

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第一节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一、游戏机会

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到学习各门学科的困难。

所谓“均等”即有平均、平等的意思,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要为儿童提供平等的,适宜的参加游戏的时机。

为儿童提供均等、适宜的游戏机会,对儿童游戏的发展极其重要。

二、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儿童都需要充裕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

三、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

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行为。

空间密度是指每个儿童在游戏环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即室内拥挤程度。

将每个儿童的平均密度从7.0平方米降至2.32平方米时会使儿童的大动作游戏如追赶、混战等的活动量减少;再将空间密度从2.32平方米降至1.4平方米,则会使攻击性行为增加、团体游戏减少,空间密度为2.32平方米是有效的可用空间。

空间密度计算公式: 空间密度=(活动室的大小—不可用空间的大小)/儿童的人数

希汗和德发现将大型托儿所分隔成较小的区域,可降低粗暴行为的发生,并使自由活动时时社会交往的机会增多。

四、游戏材料

第二节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一、同伴

同伴主要是通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同伴的年龄、性别、熟悉程度等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儿童一般喜欢与同年龄、较熟悉的同伴在一起玩游戏,而不愿意比自己年幼、不熟悉的儿童一起玩戏剧性游戏。

从16~18个月,熟悉的同伴就开始在儿童的游戏中占着父母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三、健康状况

四、认知风格

个体的认知风格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个性、智力和社会性行为的因素,其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有普遍影响。

场依存性个体主要表现有以下行为特征:

1、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

2、倾向于对环境作出整体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响。

3、相信权威。

4、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

5、对人有兴趣。

6、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的关系。

7、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社会性技能。

8、喜欢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场独立性个体主要表现以下行为特点:

1、在感知物体时,能把物体从场景中区分出来。

2、能解决在不同场景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和稍作改变的问题。

3、不服从权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

4、对事情积极努力。

5、冷淡、疏远。

6、不合群,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7、喜欢自己能独立工作的职业。

场依存性认识风格儿童的社会性兴趣更加明显,他们在自由游戏时间花更多的时间玩社会性游戏,对人等感兴趣,对他人的需要及成人的批评等都较为敏感,能更多地运用社会性线索去解决问题;而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儿童更喜欢单独游戏,他们对人际交往较冷淡、不合群,不迷信权威,遇事有自己的标准,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对非社会性刺激的记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想象力的高低对儿童游戏也会产生影响。

第三节家庭的影响

一、父母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生活的气氛、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儿童的抚养方式、家庭的结构以及家庭的居住环境等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父母对待男、女儿童的不同方式,对儿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影响极大。

二、电视

第一: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

第二: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

第三:电视妨碍或干扰儿童的想象性游戏。

第四:看电视时是否伴随玩玩具对游戏的影响。

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第一节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法规地位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首次提出

幼教界对游戏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政策法规上、观念上强调重视幼儿游戏权利的保障

第二,从理论上探讨了游戏的功能及其在学前期的意义,并试图建立中国自己的幼儿游戏理论。

第三,用科学的方法对游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第四,在幼儿园游戏实践的研究中、积累了许多较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和推广。

游戏在幼儿园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再次重申

第一,幼儿园教育以及游戏为基本活动。

第二,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第三,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第二节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地位

一、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游戏盒课程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

二、幼儿园课程中几种诠释游戏存在的模式

1、游戏是附加的娱乐活动

2、游戏是改装的教学活动

3、游戏是发展社会性及情绪的活动

4、游戏是与儿童全面发展相整合的活动

三、我国游戏和课程融合的几种形式

1、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2、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者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3、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第三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

(一)对幼儿园游戏理解的误区

误区一:游戏就是指自由游戏,其作用就是让幼儿自己随便玩玩的。

误区二:游戏是休息、闲暇,游戏中幼儿不能学到知识。

误区三: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指的游戏有些是游戏本身,而有些则是游戏者的行为或游戏活动的过程。

游戏是一种自主性活动,是一种自由的、自主的活动。

(二)对游戏的哲学诠释

1、游戏是永恒存在的

2、游戏者的参与使游戏得以外显

游戏是使游戏者所进行的往返重复的运动。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非仅仅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

(三)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误解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该避免形成以下几种错觉:

1、给任何活动都冠以游戏的名称

2、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

3、以单一的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

(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关注的问题

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这是对活动的趣味性和可

操作性的强调;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游戏性,同时要能反映幼儿近期的经验及幼儿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是对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强调。

2、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

3、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园教育,游戏不应是孤立的、分割

的,它应该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一)生活活动

(二)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将教学活动游戏化,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

(三)游戏活动

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

第一节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

一、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

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时期是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

陈鹤琴主张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使孩子能有生气地活动。

(一)论游戏的发生发展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一种复杂的动作,只有当儿童具备了游戏的力量和游戏的能力时,游戏才能发生。他把游戏按其本身的因素分为简单的游戏和复杂的游戏。

他强调儿童游戏的主动性游戏的趣味性。

(二)论游戏与工作的关系

1、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一种复杂的动作。因此明确提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的观点。

2、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性教育

教学游戏化,就是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运用,强调儿童主动、积极的参与使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

(三)论游戏的价值

1、发展身体

2、培养高尚道德

3、能使脑筋敏锐

4、为休息之灵丹

(四)论尊重儿童的游戏

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与儿童非常亲近一起玩耍就容易明了各个儿童的性情、能力、便于更好地指导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父母亲也应成为儿童的游戏伴侣这样可以加深感情也便于父母了解儿童的性情、习惯、能力等。

(五)论玩具

玩具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中小学的教科书一样不可缺少。

1、玩具的价值

活的玩具。活的玩具能丰富儿童的经验发展儿童的个性。

自制的玩具。儿童在自做的过程中需不断探索、学习、了解材料的性能、用途等,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恰当的玩具。买玩具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如果买许多不适合年龄特点的玩具儿童不能玩、不会玩或不要玩有时甚至会把玩具弄坏。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全盘苏化时期

强调游戏对儿童的发展作用把游戏放在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他们还认为象征性游戏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影响支配下儿童与成人的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他们注重游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性研究注重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组织儿童开展游戏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三、儿童游戏研究的停滞时期

(一)民间儿童游戏的特点

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3、玩具操作的简便性。

(二)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1、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3、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第二节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

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也还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

2、对儿童游戏的年龄特征缺乏了解。

3、对儿童游戏的分类认识不清。

4、对游戏评价的内容把握不清。

5、对儿童游戏缺乏系统的观察。

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第一节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做用:

1、为游戏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工作创设包括游戏经验、游戏时间、游戏环境等几个方面的条件。

2、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发展情况。

3、视游戏需要参与游戏促进游戏的发展参与介入的方式有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垂直式介入。

4、根据游戏开展情况引导幼儿分享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并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一、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

(一)充分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标志制约法

(二)多种质地材料的诱发作用——材料提供法

(三)不同场地布局的互动作用——场地规划法

第二节参与介入游戏

当游戏中出现下列三种情形时,教师可以介入幼儿的游戏:

1、当幼儿并不投入自己所安排的想像或虚构的游戏时。

2、当幼儿产生难以与其他同伴一起相处的游戏时。

3、当幼儿进行想像或虚构的游戏时想一再重复自己玩过的情节或是将游戏延续下去有困难时。

平行介入是教师在幼儿的旁边玩和幼儿相同材料或游戏情节给幼儿提供榜样和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指导的目的。

交叉式介入是教师主动参与游戏教师通过游戏中与幼儿的互动来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一、幼儿园游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作用。

2、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3、垂直介入法:是指在幼儿游戏中如果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二、以语言为媒介的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根据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的目的和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游戏中的指导语言归为以下几类:

1、询问式语言: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把游戏进行下去,及时反馈幼儿的游戏行为,启发幼儿的思维。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游戏中总是反映自己原有的经验,教师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经验,使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

2、建议式语言:有些建议的语言也是以询问的方式出现的,与询问式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给予具体的暗示。

3、澄清式语言: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教师不能随便评价,而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鼓励式语言:老师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面语言,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5、邀请式语言: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可以运用邀请式的方式。

6、角色式语言: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

7、指令性语言: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的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的指导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转移其注意,但这样做也许效果不佳,二是明确告诉幼儿这样做的后果。

第三节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建构指导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问题帮助幼儿自己建构新的经验体系的方法。

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建构经验的价值:

1、幼儿的经验需要整理

2、幼儿的经验需要提升

3、幼儿的经验需要分享

二、讨论、建构的内容和要求

三、讨论的形式:

1、评判是非型

2、总结概括型

3、陈述答案型

4、解决问题型

5、分享经验型

四、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

1、情景讲述法:教师将游戏中观察到的典型事例以情景描述的形式提出来供幼儿讨论以帮助幼儿将游戏中的错误而验及违反常规的行为纠正过来。

2、绘画法:是指教师在讲评游戏时以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来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等。

3、角色反串法:教师在讲评游戏的过程中不妨大胆尝试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作为游戏讲评的主持人。

4、点面结合法:是指教师在讲评游戏的时候根据部分幼儿对游戏情况的讲述大概了解幼儿游戏的过程然后对其中一个问题进入深入的讨论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纠正错误的经验、分享成功的经验、以幼儿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一节游戏环境的概念

一、游戏环境

1、环境。是指个体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游戏环境。是指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气氛包括师幼关系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等。

二、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

2、有利于儿童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

三、游戏环境的要求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学前儿童游戏价值(精选.)

举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最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与游戏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促进大脑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在跳跃奔跑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 儿童活泼好动,游戏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身体素质的需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管哪种游戏都能促进儿童的身体机能发展。如表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这些表演动作都能让儿童的身体体能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健康地发展。在各体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都能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平衡、钻、爬等身体动作,也还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如沙包、绳子、皮球、键子等让儿童得到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例如,小班小孩喜欢自言自语,他们满足于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快感。3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且交往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充分证明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语言交往成为区别角色游戏和其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儿童从同伴那儿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提供了机会。游戏又提供了重复练习语言及同伴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学的有趣和自然,游戏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以其特有的没理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由的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例如,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会发挥自己想象力,用积木或者雪花片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 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验类活动的教学设计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科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1.启蒙性 2.全面性 3.生活化 4.探究性 5.合作性 6.多样性 1.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发展 3.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4.有利于儿童语言表达的发展 5.有利于培养儿童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教学反思:举例讲解,学生更感兴趣且易于理解。 身心发展规律 学科教育目标 学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向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月目标、周目标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日目标 横向目标 1.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2.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3.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科学情感态度内容 2.科学方法的内容 3.科学知识的内容教学反思:。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原则。 2.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3.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方法教学内容: 观察认识动、植物 探索自然现象 操作各种材料 体验科学技术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掌握科学方法 科学性和启蒙性 系统性和整体性 广泛性和代表性 地域性和季节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 1.以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为主导,进行分科教学 2.以主题活动课程模式为主线,选择科学教育内容 3.已季节为主线,选编教学内容 1.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方法。 2.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科学小实验 3.劳动 1.玩中学 2.做中学 3.想中学 4.试中学 5.用中学教学反思: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 2.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3.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2.其他领域教育活动 3.游戏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学反思: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习题汇总优选稿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习题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 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 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 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 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5.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6.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 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7.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 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8.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 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学前儿童游戏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 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一)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二)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三)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 (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 【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主要观点: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1、儿童从事一段时间的智力活动后,需要追逐、奔跑等活动 2、孩子的精力看上去总比成人旺盛 3、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更有精力 启示与评价启示:儿童游戏时间的保证和机会的提供评价:1、试图说明游戏的物质前提 2、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的作用 3、缺乏以实验为依据的证明 4、无法解释孩子游戏到精疲力尽后又开始游戏 【松弛消遣说(娱乐论)】 主要观点:1、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 2、对于幼儿来说,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来使其轻松一下,以便恢 复精力; 3、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是儿童自然的、积极的生活。 启示与评价启示:教育及学习活动中的动静交替、有张有弛评价:1、无法解释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游戏? 2、如何解释儿童的游戏(儿童还不会去从事工作) 3、排除了许多有智力参与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非脑力性的活动) 4、不适合解释儿童游戏,适合解释动态静态关系。

【预演说(生活预备说)】 主要观点:1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2 、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3 、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就越复杂,所以游戏期就越长。 启示与评价 启示:在游戏中让儿童学习,在实践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让儿童学习。 【复演论】 1、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 主要观点: 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2、游戏的发展过程同种族的演化过程相吻合,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 现代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 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作准备。 启示与评价 启示:不能忽视儿童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阶段。 1 、复演说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2、复演说也不能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的内容。 3、霍尔在某种程度上是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内 容不同。 4、但是,他没有能够对这种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唤起了后人考察游戏的社会历史性的兴 趣。 四种理论的关系:统一中蕴含着对立 粘力过剩说, ?游戏是能虽的调节形式 松弛消遣说J 取演说 -游戏是一种本能 复演论. 经典游戏理论的评价: 经典游戏理论的贡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1.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分析 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服泉。 周围环境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安的促进作用。周围环境是可以被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物质世界,对培养幼儿的求知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周围环境美的姿态,可以为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提供有利的因素。 周围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 ~ (二)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 1.通过科学教育,能满足这种好奇心,使幼儿对学习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幼儿长大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2.幼儿的智力、语言处于迅速发展区,但他们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3.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发展期,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来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即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含《指南》)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 1.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脚,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 》 (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1.总目标

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 A .内部动机 B .内部控制 C .直接动机 D .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 ) A .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 .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 .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 ) A .游戏主题 B .游戏情节 C .游戏形式 D .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 ) A .玩具 B .场地 C .时间 D .生活 6.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 ) A .具有教育性 B .符合年龄特点 C .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 .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7.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 ) A .平行游戏策略 B .合作游戏策略 C .领导游戏策略 D .指导游戏策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游戏形式: 2. 同化和顺应: 3、练习性游戏: 4、智力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2、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请简述表演游戏的意义及指导要点。

4、简述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19分。) 1、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游戏

1、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主的愉快的假想性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循一定 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2、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2)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3)游戏是一种伴随假想的活动(4)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3、游戏的分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 习性游戏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 4、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 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5、角色游戏的总教育作用:一、发展幼儿的智力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角色游戏有 助于幼儿发展恰当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2)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同伴交往,发展了他们的交往技能。(3)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社会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五、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6、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一般性指导: 答:游戏前指导(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①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②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③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的准备④游戏材料便于幼儿随时取放(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1)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①教师参与游戏,通过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②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4)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后的指导(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3)评价、总结游戏①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②就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进行讲评③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评 7、一般情况下,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三种:①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 ②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③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 8、角色游戏观察线索提示:(1)主题的确定(2)材料的运用与游戏技能(3)新颖性与创新性 (4)游戏常规的执行(5)社会参与水平,与伙伴合作与交往行为(6)游戏持续时间 (7)独立自主性(自定主题,自选伙伴,主动交流,协调关系等) 9、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 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10、表演游戏的指导: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表演性 (2)具有表演性(3)起伏的情节(4)较多的对话 11、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的指导:小班最初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做具体的示范表演,也可以请大班幼儿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幼儿跟着学习。也可以在教师边提示内容、边指导帮助下,由幼儿试着表演逐步过渡到自己进行表演,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对中、大班幼儿的指导应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主,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 12、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13、结构游戏的指导: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①.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③.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④.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 ⑤.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建构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4、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资料 (邱学青著(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第一节游戏的定义 表明儿童区别游戏与上课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内容、二是活动的形式、三是名称。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1) 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 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游戏文化,另一种是缺游戏文化。 (2) 游戏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1) 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在梵语中游戏有四层含义:动物、儿童、成人的游戏、风或浪的运动 (二)汉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 主要有玩、游、嬉、遨等 从汉语中有关游戏的解释中,可以窥见游戏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 第二,游戏有不认真、不严肃等意思,有玩世不恭之意。 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练习成年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技能和活动,儿童先天的本质不能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游戏是人类从生存需要发展到追求享受的需要,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大成人的。因此,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 游戏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二是在人类的群体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摆脱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三是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 (2)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即一个健康的孩子拥有那些一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便能够造就充实的人性的所有特性。即继续发出欢笑、歌唱、跳舞、恋爱、尝试和探索。 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三大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都是各心里学派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了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 (1)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 (2)游戏有着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 (3)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 (4)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动态活动。 (3)科学是世界观。 2、什么是学前儿童的科学?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2)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3)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4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到十七八岁)。认知结构的图式:动作图式、符号图式、运算图式。 动作时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 5、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动作式、映像式、象征式。 6、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8种智能: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自省、交流、自然观察智能。 7、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重要部分。 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官的训练。 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循序渐进、自我教育。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儿童发展需要(终身发展观、全面发展、年龄层次观)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0、学前教育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 (1)科学性与启蒙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尊重客观规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违背科学事实。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以此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广泛性与代表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指选编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尽量涉及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学、现代科学技术的方面,确保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经验。 (3)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