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2008.02(上旬刊)科教文汇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是一种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该特点决定高职专业教育应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同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它要求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素质,该特点决定高职教育不是单纯的“工匠”型人才培养,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因此,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备会计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较快地从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胜任会计主管及以下岗位群工作,对未来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块

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深入人才市场调研,全面掌握市场需求及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从职业分析入手,列出会计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各项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根据各项能力及所需的知识要素确定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块。

(二)建立“两结合”的教学模式

1.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职业资格直接表现为各种会计从业资格证证书。这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一套会计职业准入制度,这一准入制度为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既考虑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又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内容。采取专业证书获取与课堂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用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代替相应课程的考核。

2.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

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参与“实战”的、能独立完成工作的、能适应企业高速运作的毕业生是企业的首选。把专业知识理论转化为专业基本技能,这要通过一种有效的载体,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单项实训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如“会计原理”课程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训练;“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进行报表编制实训;“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形成制造成本核算训练等等。

综合实训,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某方面的能力。会计专业主要在“会计实务模拟”、“电算会计”等课程中进行。“会计模拟”方法采用的是设立模拟财务科,由3-4人组成,学员轮流担任科长、出纳、会计等角色,对不同角色技术技能进行实训,最后要求每个学员独立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

3.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校内教学是指随堂进行的理论实践活动。一般在教师讲授、演示和指导下进行,它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服务是指对学生试行“科研项目小助手”工程,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在为社会承担课题研究时带上一批学生,让他们当助手,帮助查资料,整理、汇总数据等等,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课题的研究中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新的信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建立适宜的考试、考核模式

建立以“口试与笔试”、“单页开卷”、“课业+X”、“毕业证书+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的新型考核体系。

1.口试+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时,现场抽题,从服装举止、口才表达、内容充实、时间掌握等方面评分;笔试时不直接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是考利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单页开卷”考试法是一种半开卷形式的考核方式,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规定规格、上面附有有关考试科目内容的纸入场,并可参照纸上内容进行答题。其目的在帮助考生加深知识记忆的基础上,缓解学生记忆的压力,重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课业+X”考试法。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案例分析”、“课业+口试”等等。课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不同,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有课业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其训练目的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练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以促进其自我提高。

(四)实施案例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言之有物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会计实务案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一种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在案例教学法实施之前,要精心设计并建立近几年的以会计实践为基础的会计案例库。案例库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其次,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第三,将校内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类模拟实习案例结合起来,以强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

为了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高职优秀会计人才,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比如,可以与银行、税务部门、工厂、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一些用人单位的会计部门加强联系,把实习环节纳入人才培养的程序。由于学校实验室的演练不能等同于实际工作。实验教材开设的实验课往往具有统一性;而不同单位的实际工作却千差万别,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对内部控制和岗位设置的理解,通过实习比通过实验来学习更直观、更深刻。为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应该加强对实习效果的监控。一方面,可以把考察用人单位的“实习证明”改为考察实习生的“实习设计”。学生必须在“实习设计”中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设计情况,财务岗位设置、凭证传递程序及账务处理流程,最重要的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账户设置,综合用人单位主要经济业务,设计某月份的典型业务,设计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该月份的会计报表。同时,应该组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实习设计”情况进行答辩,最终评定实习效果和专业胜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开展有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如银行、外贸企业、工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企业等的会计工作进行总结,以便为学生传授更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使之尽快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魏幼芳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57)

摘要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高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2-052-01

教研教改

52

相关文档